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称布置液滴在波纹状基底上的聚并过程 被引量:2
1
作者 林瑜茜 叶学民 +1 位作者 卢丽芳 李春曦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基于润滑理论建立在波纹基底上两个含表面活性剂液滴聚并的演化模型,模拟液滴位于波纹基底波峰和波谷处的聚并过程,分析液滴初始间距和基底高度对聚并的影响,并与对称布置液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液滴高度随时间呈现五个阶段变化;活性... 基于润滑理论建立在波纹基底上两个含表面活性剂液滴聚并的演化模型,模拟液滴位于波纹基底波峰和波谷处的聚并过程,分析液滴初始间距和基底高度对聚并的影响,并与对称布置液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液滴高度随时间呈现五个阶段变化;活性剂浓度在短时间内完成三个阶段变化;初始间距的增大将延长液滴及活性剂聚并时间;增大基底高度将缩短液滴及活性剂聚并时间;非对称液滴相较于对称液滴聚并时间短,聚并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液滴 聚并 初始间距 基底高度
原文传递
波纹状基底上含表面活性剂液滴的聚并特征
2
作者 叶学民 林瑜茜 +1 位作者 卢丽芳 李春曦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82-2990,共9页
针对两个相同的含表面活性剂液滴在波纹基底上的聚并行为,基于润滑理论建立了液滴运动演化模型,模拟了液滴在波纹基底波峰上的聚并历程,探讨了液滴初始间距,波数和基底高度对聚并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液滴在毛细力驱动下逐渐相遇并叠... 针对两个相同的含表面活性剂液滴在波纹基底上的聚并行为,基于润滑理论建立了液滴运动演化模型,模拟了液滴在波纹基底波峰上的聚并历程,探讨了液滴初始间距,波数和基底高度对聚并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液滴在毛细力驱动下逐渐相遇并叠加,最终在tf时聚并形成一"新"液滴。液滴随时间的变化分为5个不同阶段;活性剂浓度在短时间内完成三个阶段变化;增大间距a将延长液滴聚并时间;增大波数k会使液滴的聚并趋向于不稳定;基底高度D的增大将缩短液滴聚并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并 表面活性剂 初始间距 波数 基底高度 “新”液滴
下载PDF
提早满足盾构始发条件的几个关键施工部署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文锋 《广州建筑》 2016年第5期43-48,共6页
以广东东莞某实际工程为例,对地铁项目中车站工程和盾构区间隧道工程进行分析,研究了盾构区间隧道工程施工所需满足的几个关键条件,包括盾构始发空间、盾构龙门吊的布置、盾构渣土池、管片堆场、搅拌站的布置以及场内运输道路布设等,通... 以广东东莞某实际工程为例,对地铁项目中车站工程和盾构区间隧道工程进行分析,研究了盾构区间隧道工程施工所需满足的几个关键条件,包括盾构始发空间、盾构龙门吊的布置、盾构渣土池、管片堆场、搅拌站的布置以及场内运输道路布设等,通过进行合理的施工部署,将这些盾构始发的关键准备工作在车站施工期间穿插完成,从而实现加快盾构隧道始发施工、缩短施工工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盾构隧道 施工部署 始发空间 地面设施 设备安装
下载PDF
层片状珠光体生长形貌的相场法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冯力 高亚龙 +3 位作者 朱昶胜 安国升 肖荣振 路妮妮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6,共6页
采用相场法,以共析钢为例,模拟研究了不同初始共析层片间距及不同初始过冷度条件下层片状珠光体微观组织的生长形貌,探讨了不同初始层片间距及不同初始过冷度条件下层片状珠光体微观组织生长的规律.模拟结果表明:过冷度不变时,随着初始... 采用相场法,以共析钢为例,模拟研究了不同初始共析层片间距及不同初始过冷度条件下层片状珠光体微观组织的生长形貌,探讨了不同初始层片间距及不同初始过冷度条件下层片状珠光体微观组织生长的规律.模拟结果表明:过冷度不变时,随着初始层片间距的增大,共析层片振幅增大,共析层片生长形貌的变化是规则对称的层片状→非规则非对称形状→棒状;层片间距不变,初始过冷度在19.6~20K时,随着初始过冷度的减小,共析钢中碳原子扩散能力增大,层片间距的失稳,致使共析层片由规则状向非规则形状变化;初始过冷度在20~22K时,随着初始过冷度的增大,共析钢中碳原子的扩散能力减弱,渗碳体相前沿碳原子浓度无法使其规则对称地生长,渗碳体相向碳原子浓度高的地方生长,从而产生倾斜生长以及层片合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片状珠光体 相场法 初始层片间距 初始过冷度 组织形貌
下载PDF
英语句首空间附加语的语篇功能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克定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33,共6页
英语句首空间附加语是指具有空间意义且居于句首的句子附加语。从语法结构来讲,这种句子附加语通常为句子中的任选成分,而不是必备成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来看,句首空间附加语为有标记主位,通常表达已知信息。因... 英语句首空间附加语是指具有空间意义且居于句首的句子附加语。从语法结构来讲,这种句子附加语通常为句子中的任选成分,而不是必备成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来看,句首空间附加语为有标记主位,通常表达已知信息。因此,在语篇建构过程中,句首空间附加语具有空间设定、语篇衔接、新话题引入、信息对比等语篇功能。然而,一个句首空间附加语往往不只具有一种语篇功能,而是可以同时起到多种语篇建构作用。由于这种空间附加语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句首空间附加语在语篇建构中往往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首空间附加语 句子附加语 有标记主位 语篇功能 承上启下
原文传递
飞行时间质谱峰形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利 李海洋 +2 位作者 花晓清 白吉玲 吕日昌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39-144,共6页
从离子运动方程出发,用峰形分析方法对离子的质谱峰进行数据再处理,首次从飞行时间质谱谱峰峰形中获得离子产生时的空间分布信息。这种峰形分析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分析飞行时间质谱的各种离子源中离子的分布。
关键词 TOF-MS 峰形分析 离子空间分布 飞行时间质谱
原文传递
锂金属电池枝晶生长及其抑制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远亮 袁兴平 +6 位作者 何翠萍 苟清懿 杨妮 谢刚 张克宇 姚耀春 侯彦青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12-3827,共16页
锂金属被认为是锂电池负极材料最理想的选择之一,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3860 mA∙h/g)和最低的负还原电位(−3.040 V(vs SHE))等优点。然而在充电过程中易在负极表面生长出锂枝晶,导致电池短路和降低电池利用效率。尽管大量研究已获得了枝... 锂金属被认为是锂电池负极材料最理想的选择之一,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3860 mA∙h/g)和最低的负还原电位(−3.040 V(vs SHE))等优点。然而在充电过程中易在负极表面生长出锂枝晶,导致电池短路和降低电池利用效率。尽管大量研究已获得了枝晶的有效抑制方法,但枝晶生长和抑制机理仍不明确。本文系统讨论了锂金属负极材料表面枝晶生长机理以及表面特性、电化学性质对枝晶生长的影响机理。首先基于相场法建立了锂枝晶生长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然后结合数学模型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枝晶初始成核间距、表面能各向异性强度、界面电化学驱动力等因素对锂枝晶生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小的初始成核间距和低界面能各向异性强度均可降低负极锂金属沉积表面粗糙度,从而抑制锂枝晶生长;锂枝晶生长受界面电化学驱动力影响,降低成核过电位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金属电池 枝晶生长 相场模型 初始成核间距 表面能各向异性强度 界面电化学驱动力
下载PDF
Upper Bound in Change in Initial Value for “Time Component” of Pre Planckian Metric Tensor, for a Cosmological “Constant” Universe
8
作者 Andrew W. Beckwith 《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2017年第4期657-662,共6页
Beginning with Pebble’s restatement of the Roberson-Walker line element, we obtain a way, afterwards, to calcul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initial value of the “cosmological constant” and the value of fluctuati... Beginning with Pebble’s restatement of the Roberson-Walker line element, we obtain a way, afterwards, to calcul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initial value of the “cosmological constant” and the value of fluctuations in the time component of the metric tensor g (tot). We assume, in doing so that the value of the cosmological “constant” does not change from its initial formation. We close with speculations as to how this ties into other issues in the concl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le Factor initial SPACE-TIME Volume Modified HUP
下载PDF
含铌钢中两个NbC粒子长大行为的相场仿真
9
作者 关小军 刘千千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为了研究含铌低碳钢中NbC粒子的析出长大行为,基于所建的相场模型及其应用程序,对两个粒子的析出长大过程进行了仿真,揭示了它们的形貌演变以及初始界面间距的相关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过程延长,两个粒子均经历了从独自长大方式向相... 为了研究含铌低碳钢中NbC粒子的析出长大行为,基于所建的相场模型及其应用程序,对两个粒子的析出长大过程进行了仿真,揭示了它们的形貌演变以及初始界面间距的相关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过程延长,两个粒子均经历了从独自长大方式向相互融合长大方式的转变,界面间距不断减小直至融合,相应的动力学机制在于Nb原子扩散和局域自由能密度变化所引起的结构序参量值变化;两个粒子界面耦合时间随着初始界面间距增大而延长、直至稳定,这对于分析含铌低碳钢中NbC粒子的存在状态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相场方法 含铌钢 NbC粒子 析出长大 初始界面间距
下载PDF
被动式休闲空间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雪莲 张萍 《华中建筑》 2002年第2期86-87,共2页
被动式休闲意指人们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无意中享受到的休闲。被动式休闲空间即人们享受意外之休闲情趣的空间。其设计强调从人的日常行为入手,使人在周围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将设计由大环境渗透到小环境。
关键词 被动式休闲空间 城市规划 景观设计 建筑设计
下载PDF
非均质围岩压力隧洞混凝土衬砌的初裂间距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守拙 钟建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5-214,共10页
非均质围岩中,水工压力隧洞混凝土衬砌间距不等,裂缝位置未知。建议一个能够确定初裂裂缝位置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利用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其可行性。阐明了典型地质条件对衬砌最大应力位置,即第一条裂缝位置的影响。通过大量计算,分析了... 非均质围岩中,水工压力隧洞混凝土衬砌间距不等,裂缝位置未知。建议一个能够确定初裂裂缝位置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利用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其可行性。阐明了典型地质条件对衬砌最大应力位置,即第一条裂缝位置的影响。通过大量计算,分析了混凝土开裂所引起的释放应力的特性,从而得出压力隧洞混凝土衬砌有关初裂间距的某些概念:相同围岩条件下,大直径压力隧洞混凝土衬砌的初裂裂缝条数少于小直径隧洞;洞径相同条件下,非均质围岩中混凝土衬砌的初裂裂缝条数少于均质围岩隧洞;各计算情况下,混凝土的初裂裂缝条数为1条4条,裂缝条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开裂时,围岩对衬砌的平均切向抗力较小(约为0.05MPa)和应力松弛范围较大,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围岩 水工压力隧洞 混凝土衬砌 初裂裂缝间距 释放应力
原文传递
顿悟问题解决中抑制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凯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27,共9页
探讨了抑制功能在顿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在实验1中,以148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Stroop任务、潜伏抑制任务、提取抑制任务等多种抑制功能任务和若干初始搜索空间不同的言语类顿悟问题,探讨了抑制功能在言语顿悟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在实... 探讨了抑制功能在顿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在实验1中,以148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Stroop任务、潜伏抑制任务、提取抑制任务等多种抑制功能任务和若干初始搜索空间不同的言语类顿悟问题,探讨了抑制功能在言语顿悟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在实验2中,以159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Stroop任务等抑制功能任务和初始搜索空间不同的空间类顿悟问题,探讨了抑制功能在空间顿悟问题解决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自发性侧抑制功能和主动性抑制功能对于顿悟问题解决均有不利影响;(2)抑制功能主要作用于顿悟问题解决的重构阶段。这些结果表明抑制功能对于顿悟问题解决的重构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悟问题解决 抑制功能 初始搜索空间
下载PDF
XLPE电缆交流工况下雷电冲击作用的起始放电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秀阁 胡起宙 贺景亮 《华东电力》 1999年第7期16-18,共3页
应用针—板电极系统模拟高压交联聚乙烯(以下简称XLPE)电缆绝缘中的杂质和半导体层中的凸起物等因素引起的电场不均匀现象,通过实验探讨了在交流电压和冲击电压共同作用下XLPE电缆电树枝老化时起始放电电压特性。
关键词 超始放电特性 试验 雷电冲击 XLPE电缆
原文传递
深孔预裂爆破在坚硬顶板工作面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杜利伟 《山西焦煤科技》 2017年第5期8-10,共3页
基于某矿8935试验综放工作面的坚硬顶板条件,对比分析实施顶板预裂爆破后顶板变化情况及来压特征的变化情况。经分析可知:8935工作面直接顶的初次垮落步距平均22.0 m,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为46.5 m,基本顶初次来压期间的矿压显现非常明... 基于某矿8935试验综放工作面的坚硬顶板条件,对比分析实施顶板预裂爆破后顶板变化情况及来压特征的变化情况。经分析可知:8935工作面直接顶的初次垮落步距平均22.0 m,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为46.5 m,基本顶初次来压期间的矿压显现非常明显;实施了深孔预裂爆破措施后,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减小至13.2 m,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降低为34.5 m,基本顶的矿压显现非常不明显,初次来压期间煤壁平整,顶煤碎裂掉落,也没有出现移架困难与支架不接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裂爆破 坚硬顶板 矿压显现 初次垮落步距 初次来压步距
下载PDF
梁侧横向挡块间隙设置对桥梁结构抗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科峰 《山西交通科技》 2020年第5期53-57,103,共6页
根据单墩横向简化力学模型,分析了桥梁横向各构件间的刚度关系;以一座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为分析对象,利用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4×50 m一联的三维模型,输入安评报告提供的3条地震波,研究其在不同挡块初始间隙下的... 根据单墩横向简化力学模型,分析了桥梁横向各构件间的刚度关系;以一座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为分析对象,利用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4×50 m一联的三维模型,输入安评报告提供的3条地震波,研究其在不同挡块初始间隙下的地震响应。通过分析桥墩、桩基、挡块碰撞及支座剪切变形随初始间隙的变化规律,得出随着间隙的增大桥墩及桩基内力整体上均呈减小趋势,在强震下适当增大挡块初始间隙有利于桥梁抗震。但挡块的碰撞力与间隙的变化不是十分规律,因此随意选取间隙是不合理的,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是不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模型 地震波 挡块初始间隙 桥墩 桩基
下载PDF
洛仑兹变换初始时空坐标的判别
16
作者 韩学鹏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3年第AS1期41-45,共5页
着重阐述了洛仑兹变换与两惯性系初始时空坐标的关系,讨论了在各种不同初始时空坐标情况下两惯性系时空坐标的变换问题以及两惯性系初始时空坐标是否完全重合的判定方法。并有对洛仑兹变换的扩空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 洛伦兹变换 初始时空坐标 判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