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注不同浓度及速度的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发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龙连园 刘薇群 陈红琢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药物浓度及输液速度与兔耳缘输液静脉血管之间的关系,观察兔耳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以七叶皂苷钠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作为研究因素,用0.9%氯化钠将4mg七叶皂苷钠稀释成不同浓度组(0.4mg/mL、0.13mg/mL),并以生...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药物浓度及输液速度与兔耳缘输液静脉血管之间的关系,观察兔耳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以七叶皂苷钠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作为研究因素,用0.9%氯化钠将4mg七叶皂苷钠稀释成不同浓度组(0.4mg/mL、0.13mg/mL),并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按不同输液速度(80gtt/min、50gtt/min、30gtt/min),以54只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析因设计方法将研究因素组合成9组实验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给药12h后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S)制定的静脉炎分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生理盐水不同输液速度组均未发生静脉炎,给药组均有静脉炎发生;七叶皂苷钠输液速度对兔耳缘静脉炎的发生率和表现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浓度对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速度和浓度对静脉炎的发生率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药物自身作用是导致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七叶皂苷钠输液速度对静脉炎发生率和表现程度均无影响,浓度的单独作用及浓度与输液速度的交互作用对静脉炎的发生率有影响,提示护理人员可采取维持正常或适当加快输液速度的措施,以降低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静脉炎 浓度 输液速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速度遵医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慧 《护理管理杂志》 2008年第2期19-21,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速度的遵医依从性情况并分析原因。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315名正在使用普通输液器输液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护理级别、输液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速度遵医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速度的遵医依从性情况并分析原因。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315名正在使用普通输液器输液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护理级别、输液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速度遵医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患者遵医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患者的输液相关知识宣教及输液巡视,提高患者静脉输液速度遵医依从性,减少因患者静脉输液速度的遵医依从性问题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发护患纠纷或医疗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输液速度 依从性
下载PDF
持续颅内压监测下观察甘露醇不同输注速度的降压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周秀红 黄水英 +1 位作者 林御贤 刘利兰 《护理学报》 2008年第6期1-2,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速度静脉滴注甘露醇降压效果及作用维持时间。方法将需要定时使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1组:10min内输完,观察2组:11~20min输完,观察3组:21~30min输完,分别在输注甘露醇前和输完甘露醇时、输完甘露醇后30min、输... 目的了解不同速度静脉滴注甘露醇降压效果及作用维持时间。方法将需要定时使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1组:10min内输完,观察2组:11~20min输完,观察3组:21~30min输完,分别在输注甘露醇前和输完甘露醇时、输完甘露醇后30min、输完甘露醇后6h记录颅内压I(CP)值,观察不同速度输注甘露醇患者ICP的变化。结果3组输完甘露醇后30min内患者的ICP都有下降,以观察1组变化的幅度最大。6h后患者ICP恢复至使用甘露醇前的水平。结论使用甘露醇降压时,输注速度越快,其降压效果越好,建议甘露醇使用的间隔时间以6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颅内压监测 甘露醇 输液速度 降压效果
下载PDF
依托咪酯静脉不同速度输注对胸科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肌阵挛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车昊 卿恩明 卢家凯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78-480,491,共4页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静脉不同速度输注,对胸科手术患者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胸科手术男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在麻醉诱导期首先以不同的速度静注0.3 mg/kg的依托咪酯。V200组30例,输注速度为200μg/s;V400组30...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静脉不同速度输注,对胸科手术患者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胸科手术男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在麻醉诱导期首先以不同的速度静注0.3 mg/kg的依托咪酯。V200组30例,输注速度为200μg/s;V400组30例,输注速度为400μg/s;V800组30例,输注速度为800μg/s。3组患者均在入睡后静注肌松剂和芬太尼镇痛。记录各组在开始静注依托咪酯即刻(T0)、停止注药时(T1)及停止注药后2 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参数、输注时间以及T0至T2期间是否发生肌阵挛及其程度。结果:3组肌阵挛发生率分别为3.3%、33.3%及73.3%,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间肌阵挛程度分级比较,V200组,低于V400组低于V80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200组和V400组程度以1级为主,而V800组程度以3级为主。HR和SpO2值在组间和组内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AP值分别在T1、T2时点组间比较V800组均低于V20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400组和V800组MAP值分别在组内比较T1、T2时点均明显低于T0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慢依托咪酯的输注速度,可以明显降低肌阵挛的发生率及肌阵挛的程度,合理的输注速度还可以避免依托咪酯对平均动脉压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肌阵挛 输注速度 麻醉诱导 胸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给药方式对长春新碱致化疗性静脉炎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章飞飞 韦义萍 +2 位作者 高文 关颖 廖海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4期856-858,共3页
[目的]通过采用不同药物输注速度和配制容量,探讨不同给药方式对长春新碱致化疗性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采取多组完全随机分配方式,将实验兔分为快速低容量组、快速高容量组、慢速低容量组、慢速高容量组,48 h后观察兔耳静脉局部肉眼改... [目的]通过采用不同药物输注速度和配制容量,探讨不同给药方式对长春新碱致化疗性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采取多组完全随机分配方式,将实验兔分为快速低容量组、快速高容量组、慢速低容量组、慢速高容量组,48 h后观察兔耳静脉局部肉眼改变及光学显微镜下病理改变情况。[结果]肉眼观察显示,Ⅱ级、Ⅲ级静脉炎发生率快速低容量组为16.67%,快速高容量组为50.00%,慢速低容量组为66.67%,慢速高容量组为58.33%。4组病理改变在血管周围水肿、炎细胞浸润、管腔充血、血管周围出血、血栓形成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速低容量组致静脉损伤程度最重,快速低容量组致静脉损伤程度最轻。[结论]静脉损伤的程度与药物输注速度和配制容量均有密切关系,在临床实践中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寻找最佳静脉给药方式,才能更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和静脉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药方式 静脉炎 输液速度 容量
下载PDF
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输注速度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盛冬娟 王文强 +2 位作者 张孝英 杨海英 沈爱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8期14-15,共2页
目的探索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合理、优化的输注速度,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将97例上消化道肿瘤术后48 h内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分别采用10 h、24 h匀速滴注法观察其生命体征、疗效及并发症,同时比较两组中不... 目的探索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合理、优化的输注速度,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将97例上消化道肿瘤术后48 h内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分别采用10 h、24 h匀速滴注法观察其生命体征、疗效及并发症,同时比较两组中不同年龄段患者对两种输注速度的耐受程度。结果甲、乙两组出现胃肠道并发症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乙两组中不同年龄段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0 h匀速滴注法缩短了输注时间,也适用于60岁以上老年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肠内营养 输注速度
下载PDF
滴速-滴系数对应关系及对静脉输液速度计算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郝芳芳 柳文娟 +1 位作者 潘新亭 孙运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滴速-滴系数对应关系及对输液速度计算精度的影响。方法在同一温度下[(20±1)℃],测定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4种常用溶媒在不同滴速下的滴系数,并对不同溶媒滴系数进行比... 目的探讨滴速-滴系数对应关系及对输液速度计算精度的影响。方法在同一温度下[(20±1)℃],测定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4种常用溶媒在不同滴速下的滴系数,并对不同溶媒滴系数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溶媒的滴系数随着滴速变化趋势类似,即低速输液(0~20 gtt/min)时,滴速-滴系数关系呈非线性关系(以生理盐水为例,曲线拟合函数关系式:Y=22.75-0.27X+0.0069X^2);中高速输液(21~120 gtt/min)时,滴速-滴系数关系呈线性关系(以生理盐水为例,直线拟合函数关系式:Y=20.31-0.022X)。以输液器包装的标称滴系数计算输液速度会导致±10%左右的计算误差。结论滴系数随着滴速的变化趋势并非是线性的,滴速-滴系数对应关系明显影响输液速度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输液速度 滴速 滴系数
下载PDF
肠内营养不同递增输注速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喂养耐受性、生存质量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鹿振辉 刘娜 +2 位作者 石颖 赵海颖 董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0期1846-1850,共5页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不同递增输注速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喂养耐受性、生存质量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速组、中速组和高速组,各为40例,输注速度...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不同递增输注速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喂养耐受性、生存质量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速组、中速组和高速组,各为40例,输注速度递增幅度由低到高给予肠内营养。对比三组患者的腹内压、喂养耐受性、生存质量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8 h后、干预16 h后、干预20 h后低速组腹内压低于高速组、中速组,而中速组低于高速组(P<0.05)。低速组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短于中速组、高速组,中速组则短于高速组(P<0.05)。低速组干预7 d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明量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中速组、高速组,中速组则高于高速组(P<0.05)。低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中速组、高速组,中速组则低于高速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低速递增输注有利于防止腹内压升高,提高SAP患者喂养耐受性,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输注速度 重症急性胰腺炎 喂养耐受性 生存质量 胃肠功能
原文传递
微量注射泵输注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林陶玉 程青虹 +1 位作者 王水莲 王凤菊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操作过程中输注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将使用微量注射泵并采用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306例患者按输注结束时间与预设时间是否相符分为输注异常组67例和输注正常组239例。记录两组排气方式、快进键的使用方法、微量注射泵...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操作过程中输注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将使用微量注射泵并采用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306例患者按输注结束时间与预设时间是否相符分为输注异常组67例和输注正常组239例。记录两组排气方式、快进键的使用方法、微量注射泵的高度、移动方法及静脉回血的次数,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微量注射泵操作过程中发生输注异常的影响。结果微量注射泵输注异常组与输注正常组相比,排气方式、快进键使用方法、微量注射泵的高度、垂直移动、平行移动及静脉回血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排气方式一、垂直移动及静脉回血是微量注射泵输注异常独立的危险因素(OR为7.284,3.273,3.275),快进键方法二、微量注射泵高度三是微量注射泵输注异常的保护因素(OR为0.255,0.295)。结论微量注射泵操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排气方式、快进键的使用方法、微量注射泵的高度及移动方法有利于减少输注异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微量注射泵 输注速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无线蓝牙的静脉输液监控器的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玉忠 严荣国 +2 位作者 赵伟兵 刘亚萍 孙琦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21期21-26,共6页
为了避免传统人工输液系统人力物力耗费大、控制精度低、安全度较低等原因造成的风险,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蓝牙的静脉输液监控系统。通过ATmega32L精确检测与控制输液滴速,在输液即将结束,进行预报警;App端设计护士监控管理软件,能够利... 为了避免传统人工输液系统人力物力耗费大、控制精度低、安全度较低等原因造成的风险,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蓝牙的静脉输液监控系统。通过ATmega32L精确检测与控制输液滴速,在输液即将结束,进行预报警;App端设计护士监控管理软件,能够利用蓝牙与下位机设备进行远距离信息通信,使医护人员能够实现集中监测与管理患者输液信息。患者输液数据存入单片机内部的EEPROM中,确保掉电后数据不会丢失。通过算法分析及实验测试,该设计可以确保输液在结束前的5min进入报警状态,可以避免静脉输液过程中的风险,达到安全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ega32L 静脉输液 滴速 蓝牙 APP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治疗重型肝炎致胃肠道反应的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穗芳 吴诗品 吴惠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3年第7期844-845,共2页
目的 :通过调节静脉输液速度及浓度 ,减少前列腺素E1治疗重型肝炎的胃肠道反应。方法 :将6 9例使用前列腺素E1治疗的重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两组病人实施不同静脉输液速度与浓度。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胃肠道反应明显减少 ,与对照... 目的 :通过调节静脉输液速度及浓度 ,减少前列腺素E1治疗重型肝炎的胃肠道反应。方法 :将6 9例使用前列腺素E1治疗的重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两组病人实施不同静脉输液速度与浓度。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胃肠道反应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降低前列腺素E1的静脉输注浓度与减慢速度可减少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1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输液速度 胃肠道反应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输注速度对川崎病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查旋 许周媚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7期1149-1154,共6页
目的评估免疫球蛋白(IVIG)输注速度治疗川崎病(KD)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KD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IVIG不同输注速度,将KD患儿分为12 h组和24 h组。本研究主要观察结局包括发热持续时间和... 目的评估免疫球蛋白(IVIG)输注速度治疗川崎病(KD)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KD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IVIG不同输注速度,将KD患儿分为12 h组和24 h组。本研究主要观察结局包括发热持续时间和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次要观察结局为IVIG无应答比例、IVIG总剂量、三线治疗比例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白蛋白、肌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钠离子、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结果研究共纳入60例KD患儿,12 h组和24 h组分别有41例和19例。两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CAL发生率、IVIG无应答比例、IVIG总剂量和三线治疗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12 h组和24h组患者在第2天和第7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P<0.05);而血小板计数、钠离子和免疫球蛋白G显著上升(P<0.05);白蛋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肌酐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未见显著变化(P>0.05)。此外,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h组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事件,24 h组未发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IVIG使用超过12 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使用超过24 h的IVIG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速度 川崎病 疗效 安全性 免疫球蛋白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美罗培南用于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最佳输注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丁洪琼 喻姣花 +1 位作者 左晓艳 黄海燕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4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应用于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最佳输注速度,以提高抗菌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美罗培南0.5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滴速为A组200 ml/h(30 min输完),B组100...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应用于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最佳输注速度,以提高抗菌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美罗培南0.5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滴速为A组200 ml/h(30 min输完),B组100 ml/h(1 h输完),C组33 ml/h(约3 h输完)。比较三组的药效学指标(T>MIC)、细菌学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MIC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筛选出耐美罗培南细菌6株,B组和C组均未筛选出耐美罗培南细菌。结论对于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延长美罗培南滴注时间能达到良好的抗菌作用和临床疗效,建议33 ml/h输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美罗培南 输注速度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速度输注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肌阵挛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琪瑶 秦国伟 王志萍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7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期以不同速度输注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老年患者共150例,其中男74例,女76例,年龄65~80岁,ASA分级Ⅱ~Ⅲ级,在麻醉诱导期单独恒速静脉输注...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期以不同速度输注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老年患者共150例,其中男74例,女76例,年龄65~80岁,ASA分级Ⅱ~Ⅲ级,在麻醉诱导期单独恒速静脉输注0.2 mg/kg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输注速度为0.2 mg/(kg·min);B组输注速度为0.27 mg/(kg·min);C组输注速度为0.4 mg/(kg·min)。记录各组在静脉输注药物即刻(T0),停止输注药物后1 min(T1)和2 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O_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观察输注剂量、输注时间及在T0至T2期间是否发生肌阵挛及其肌阵挛级别。观察完毕后给予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μ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待肌松后行气管内插管。结果 3组肌阵挛的发生率分别为28%、40%、70%。A组肌阵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HR和SpO_2值在组间和组内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3组MAP值在T1、T2各点均下降(P<0.05),且随速度增加降低程度明显。3组BIS值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输注速度均能在麻醉诱导期达到理想的麻醉深度(BIS值为40~60)。结论以0.2 mg/(kg·min)的速度输注依托咪酯脂肪乳剂可显著降低诱导期肌阵挛的发生率,并可获得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且无明显呼吸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老年患者 肌阵挛 输注速度
下载PDF
翻转针柄固定法在快速输液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江岚 兰晓娥 《中华全科医学》 2008年第10期1088-1089,共2页
目的探讨在特殊部位翻转针柄左平放固定法在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中对静脉输液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需要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6例采用翻转针柄左平放固定法固定针柄;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的方法固定针柄... 目的探讨在特殊部位翻转针柄左平放固定法在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中对静脉输液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需要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6例采用翻转针柄左平放固定法固定针柄;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的方法固定针柄。比较2组病例输液的通畅程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静脉输液通畅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翻转针柄法固定针柄法能加快补液速度,确保治疗效果,还能减少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减轻患者局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翻转针柄固定法 输液速度
下载PDF
输液泵检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继军 章婧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0年第12期34-35,共2页
医用输液泵是一种依靠机械驱动来准确控制输液速度,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的一种仪器。在输液泵的检测过程中会有各种因素影响检测结果。本文详细介绍了输液泵检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 医用输液泵是一种依靠机械驱动来准确控制输液速度,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的一种仪器。在输液泵的检测过程中会有各种因素影响检测结果。本文详细介绍了输液泵检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速度 报警 安全
下载PDF
输液速度自动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永东 班旭东 高军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5年第3期20-22,共3页
针对目前医疗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和智能模糊控制技术的智能输液系统,来实现对输液速度自动检测和调节,使输液治疗变得更加方便和安全。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输液速度的检测精度高,输液速... 针对目前医疗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和智能模糊控制技术的智能输液系统,来实现对输液速度自动检测和调节,使输液治疗变得更加方便和安全。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输液速度的检测精度高,输液速度调节响应快、稳态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速度 模糊控制 自动检测 红外检测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智能输液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辉 王新辉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7,26,共4页
针对目前医疗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个基于CAN总线分布式测控网络智能输液系统,实现输液速度的自动检测和调节,并监视剩余药液的解决方案.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输液速度的检测精度高,输液速度调节响应快、稳态误差小,储液瓶... 针对目前医疗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个基于CAN总线分布式测控网络智能输液系统,实现输液速度的自动检测和调节,并监视剩余药液的解决方案.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输液速度的检测精度高,输液速度调节响应快、稳态误差小,储液瓶的液位监视报警输出信号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速度 CAN总线 模糊控制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慢速输注奥沙利铂对外周神经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帝娣 龙玲 +2 位作者 周小珍 陈秀雄 吴海珠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637-639,共3页
目的观察通过中心静脉导管(PICC)慢速输入奥沙利铂对患者外周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将82例用mFOLFOX6方案化疗胃癌、大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经PICC输注奥沙利铂,输注时间为5~6 h;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输入奥沙利铂,... 目的观察通过中心静脉导管(PICC)慢速输入奥沙利铂对患者外周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将82例用mFOLFOX6方案化疗胃癌、大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经PICC输注奥沙利铂,输注时间为5~6 h;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输入奥沙利铂,输注时间为2~3 h。比较两组患者外周神经毒性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外周神经毒性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PICC配合慢速度输注奥沙利铂可减轻神经毒性反应,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输注速度 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
下载PDF
肠内营养液输注速度及温度对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平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年第5期63-64,共2页
为探讨肠内营养液输注速度及温度对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科住院且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240例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恒温加热泵维持营养液温度分为加温组和常规组,再根据营养液输注速度随机分为低速组、中速... 为探讨肠内营养液输注速度及温度对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科住院且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240例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恒温加热泵维持营养液温度分为加温组和常规组,再根据营养液输注速度随机分为低速组、中速组和高速组,对比各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加热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6.66%)低于常规组(11.67%),P<0.05。中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3.75%)低于低速组(11.25%)和高速组(12.50%),P<0.05;低速度和高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热+低速组、加热+中速组、加热+高速组、常规+低速组、常规+中速组、常规+高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2.50%、10.00%、15.00%、5.00%和15.00%,其中加热+中速组最低。结果表明,使用恒温加热泵维持肠内营养液温度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80~90mL/h是最佳肠内营养液输注速度。使用恒温加热泵维持肠内营养液温度并将输注速度控制在80~90mL/h在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液 输注速度 温度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