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 被引量:152
1
作者 胡鞍钢 赵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119,共9页
转型时期我国就业模式从计划分配的、集中、刚性、单一的传统正规就业向市场配置的、分散、灵活、多元化的非正规就业模式转变。城镇非正规就业迅速发展,1990—2004年间年均增长率相当于城镇就业增长率的3.9倍;其创造的就业岗位远高于... 转型时期我国就业模式从计划分配的、集中、刚性、单一的传统正规就业向市场配置的、分散、灵活、多元化的非正规就业模式转变。城镇非正规就业迅速发展,1990—2004年间年均增长率相当于城镇就业增长率的3.9倍;其创造的就业岗位远高于传统正规部门消失的就业岗位,2004年占城镇就业比重的58.69%,成为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导就业模式。城镇非正规经济增长率大大超过全国经济增长率,1990—2004年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城镇非正规部门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22.2%,相当于GDP平均增长率的2.4倍;非正规经济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到2004年已达1/3,其产出高增长对全国新增GDP的增长贡献越来越大,在1990—2004年期间为44%,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非正规经济 转型时期
原文传递
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非正规经济实践 被引量:83
2
作者 黄宗智 《开放时代》 CSSCI 2010年第10期134-158,共25页
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解主要来自"新制度经济学",特别强调市场化的私有公司以及相关法律所起的作用;Andrew Walder和钱颖一等则指出,地方政府,尤其是其乡村企业,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但两种分析都不能解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 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解主要来自"新制度经济学",特别强调市场化的私有公司以及相关法律所起的作用;Andrew Walder和钱颖一等则指出,地方政府,尤其是其乡村企业,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但两种分析都不能解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经验:发展的主要动力变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竞争下为外来企业所提供的大力支持。它们普遍用低于其成本的土地和配套基础设施,另加各种显性和隐性补贴以及税收优惠,并允许绕过国家劳动和环保法律来招引外来投资。正是它们的这种非正规实践以及伴之而兴起的庞大的非正规经济,而不仅是外来企业,才是中国惊人的GDP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其日益加剧的社会与环境危机的来源。本文的分析来自历史+理论的视角,所指向的是对中国改革经验的新的理解和实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非正规经济 集权的分权主义 重庆经验
原文传递
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形成机理研究:理论、实证与政策框架 被引量:35
3
作者 闫海波 陈敬良 孟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89,共9页
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庞大非正规就业部门日益引起关注,传统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结构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转型中国的现实。本文运用比较研究、计量经济等方法,对中国独特的四元就业结构进行了分析,梳理了非正规就业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讨论... 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庞大非正规就业部门日益引起关注,传统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结构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转型中国的现实。本文运用比较研究、计量经济等方法,对中国独特的四元就业结构进行了分析,梳理了非正规就业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形成机理与主要驱动因素,并提出了消解非正规就业部门就业压力的政策框架。研究表明:中国的非正规就业部门有其独特的形成机理,是多项公共政策综合作用和主动选择的结果。城乡人均收入落差、伪城镇化、经济垄断程度等则是其主要驱动因素。因此,在坚持小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精细化同时推进的同时,要践行去管制政策以释放自由市场力量,建立统一且平权的劳动力市场以推进非正规就业部门与正规就业部门的融合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部门 非正规经济 结构联系主义 阶跃演进
下载PDF
中国的非正规经济再思考:一个来自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视角的导论 被引量:33
4
作者 黄宗智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63,共11页
本文主要从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的视角对中国的非正规经济进行新的综述,试图澄清其概念起源、构成、性质、规模和近三十五年的变化。文章特别关注到最近十来年"劳务派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兴起。文章介绍了《中... 本文主要从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的视角对中国的非正规经济进行新的综述,试图澄清其概念起源、构成、性质、规模和近三十五年的变化。文章特别关注到最近十来年"劳务派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兴起。文章介绍了《中国乡村研究》"中国非正规经济再思考"专辑的六篇论文和两篇点评,集中讨论的问题是中国的"非正规经济"和之前被广泛使用的"无产阶级"、新近被使用的"危难工人"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劳务派遣 新生代农民工 “无产阶级” “危难工人”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发展特征与城市化效应 被引量:26
5
作者 黄耿志 薛德升 张虹鸥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2-454,共13页
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未进入城市正规部门,而进入非正规部门,但关于非正规就业对城市化的作用却不清楚。基于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估算方案,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测度与解释非正规就业对城市化的作... 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未进入城市正规部门,而进入非正规部门,但关于非正规就业对城市化的作用却不清楚。基于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估算方案,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测度与解释非正规就业对城市化的作用。自1990年以来,非正规就业已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就业的主要方式和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其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自东部、中部到西部依次减少的特征,其在城市就业的比重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符合倒U形的规律。模型显示:尽管短期内非正规就业、正规就业和城市化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长期看非正规就业对城市化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非正规就业每增长1%,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0.1%。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正规就业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的转移过程与劳动力在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之间的流动过程。结论强调,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失业问题,而更多是如何应对处于社会保障系统以外的非正规就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非正规就业 发展 城市化
原文传递
城市流动摊贩的微区位选择机制——基于广州市200个摊贩访谈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黄耿志 薛德升 金利霞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4,共8页
要:流动摊贩对缓解城市失业和贫困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广州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研究了摊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摊贩区位因子的微观作用机制。摊贩在不同空间尺度呈现集聚分布,在不同时间尺度呈现有规律的数量变... 要:流动摊贩对缓解城市失业和贫困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广州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研究了摊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摊贩区位因子的微观作用机制。摊贩在不同空间尺度呈现集聚分布,在不同时间尺度呈现有规律的数量变化。摊贩的区位选择主要受市场因素作用,但同时受到住地与摆卖地之间的距离、政府管制、外部相关利益主体(商户、公共场所管理者、居民)的干预以及摊贩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微妙影响,结果不是市场最大化原则下的最优区位,而是合理的区位。强调市场因素的内涵不仅包括人流量,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需求。摊贩区位选择没有偏离现代区位论的思想,其区位决策是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摊贩 非正规经济 空间分布 微区位 广州
原文传递
“同乡同业”:“社会经济”或“低端全国化”? 被引量:23
7
作者 吴重庆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7,共9页
“同乡同业”是指同一区域的人群依托乡土社会网络,以非正规经济活动的方式,在乡土社会之外从事相同行业或属于同一产业链的经济活动。“同乡同业”的出现与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生计方式、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有关。“同乡同业”作为社... “同乡同业”是指同一区域的人群依托乡土社会网络,以非正规经济活动的方式,在乡土社会之外从事相同行业或属于同一产业链的经济活动。“同乡同业”的出现与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生计方式、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有关。“同乡同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种形式,体现了“经济”与“社会”的互嵌互动。本文以莆田沿海、平原、山区的区域差异为例,说明经济与社会能否相互嵌入,取决于一定规模人群在适当时机选择适当行业的经济活动能否借助传统社会网络。不过,随着资本在经济领域的不断扩张,今天的“同乡同业”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去技术化与标准化、品牌化、垄断化,高可替代性与“打工化”,产业链缩短,价值链社会分层等特点,正逐渐趋向“低端全国化”。研究“同乡同业”是落实“区域研究”、丰富中国研究的重要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乡同业 社会经济 非正规经济 低端全国化
下载PDF
流动摊贩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兼议流动摊贩包容性治理策略 被引量:22
8
作者 周晓穗 吴晓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89-96,共8页
本文通过实地勘察、问卷调查与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岳麓山大学城周边的流动摊贩的人群构成及经营活动的时间特征、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寻流动摊贩在区域内的时空分布规律,旨在从规划角度提出流动摊贩治理策略。研究发现流动摊贩的... 本文通过实地勘察、问卷调查与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岳麓山大学城周边的流动摊贩的人群构成及经营活动的时间特征、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寻流动摊贩在区域内的时空分布规律,旨在从规划角度提出流动摊贩治理策略。研究发现流动摊贩的集聚特征呈现相对稳定性,为流动摊贩的疏导规划提供了依据。文末基于包容性的多方融合协同原则,分别从规划主体、城市管理主体及流动摊贩主体出发,提出治理策略,以期为新时期的城市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包容性城市 布局模式 规划策略
下载PDF
国外非正规部门研究的主要学派 被引量:20
9
作者 黄耿志 薛德升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90,共6页
根据所依据的理论思想,将当前非正规部门的主要理论学派划分为二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对其核心观点、存在的争论及综合途径进行了分析。认为非正规部门的多样性和地理差异性既是争论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实现理论综合的基... 根据所依据的理论思想,将当前非正规部门的主要理论学派划分为二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对其核心观点、存在的争论及综合途径进行了分析。认为非正规部门的多样性和地理差异性既是争论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实现理论综合的基础。据此从特定地理背景与非正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非正规经济体系与非正规经济政策建议三方面探讨了我国非正规部门理论研究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 非正规经济 非正规就业 理论 中国
原文传递
城中村非正规经济的空间演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广州大学城南亭村为例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毅华 陈浩龙 +1 位作者 林彰平 吴大放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6-134,共9页
针对国内外对非正规经济空间研究的不足,以广州大学城南亭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空间集聚及其功能分化特征,进而探讨了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非正规经济在城中村集聚与碎片化现象并存,并... 针对国内外对非正规经济空间研究的不足,以广州大学城南亭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空间集聚及其功能分化特征,进而探讨了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非正规经济在城中村集聚与碎片化现象并存,并产生了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微观非正规经济空间集聚与分化行为,导致了城中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的变化,进而使得城中村中心迁移,空间发生重构,土地利用冲突明显。非正规经济空间形态及格局的演化在大学城城中村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和双向建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空间形态 空间结构 土地利用 城中村 广州大学城
原文传递
中国非正规经济规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永兴 景维民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23,共7页
文章首先利用简单现金比率模型对我国非正规经济规模进行了实证估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年份存在非常规的估计结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模型的各种假设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结果表明现代交易形式的急剧变化是引起奇异值... 文章首先利用简单现金比率模型对我国非正规经济规模进行了实证估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年份存在非常规的估计结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模型的各种假设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结果表明现代交易形式的急剧变化是引起奇异值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模型进行矫正,本文得到了更符合实际的非正规经济规模估测结果。我们的研究显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非正规经济规模变化呈现"双驼峰"形态,最高规模与同期官方GDP的比值曾超过30%,尽管近期其发展趋势相对变缓,但绝对数量非常庞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现金比率模型 交易形式
下载PDF
“区域竞次”、“非正规经济”与“不完全城市化”——关于中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一个观察视角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锋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区域竞次""非正规经济"、"不完全城市化"等三个关键词,分别表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劳动用工方式和城市化模式,这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的关联,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模式"的整... "区域竞次""非正规经济"、"不完全城市化"等三个关键词,分别表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劳动用工方式和城市化模式,这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的关联,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模式"的整体制度设计和安排。文章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劳动用工方式和城市化模式形成的背景、主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指出其既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巨大绩效,也带来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长期负面影响;从中梳理和提出了可供规划工作者思考的三个方面的启示,就城市规划工作者进一步提高认识,自觉地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模式,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转变城镇化和城市治理模式、加强城镇化的社会引导等问题提出了有关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竞次 非正规经济 不完全城市化
原文传递
中国城镇非正规经济与城镇化发展的倒U型关系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耿志 张虹鸥 +1 位作者 薛德升 姚华松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6-83,共8页
非正规经济已成为21世纪世界城镇化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文章从经济和就业两方面揭示了中国城镇非正规经济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发现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下非正规经济的作用不同。在... 非正规经济已成为21世纪世界城镇化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文章从经济和就业两方面揭示了中国城镇非正规经济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发现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下非正规经济的作用不同。在城镇化初级阶段,非正规经济在经济系统的份额随城镇化发展而不断上升;城镇化发展至某一水平后,伴随经济结构转变和全球竞争力增强,非正规经济扩张速度减缓,在经济系统的比重出现下降。这表明非正规经济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城市化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相关政策应对应有所不同。尽管非正规经济/就业在经济/就业系统的份额趋于降低,但不能认为它会完全消失,新的经济模式可能产生新的非正规经济来源。呼吁对非正规经济与城镇化、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关系开展更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非正规就业 隐性就业 经济贡献 城镇化 创新驱动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大城市非正规住房与社区营造:类型、机制与应对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宇琳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6,共7页
中国大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十分多元的非正规现象。以往对非正规居住空间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城中村,本文试图从更为综合的社区视角,对包括住房、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的非正规社区空间进行研究,以丰富对非正规性理论与... 中国大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十分多元的非正规现象。以往对非正规居住空间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城中村,本文试图从更为综合的社区视角,对包括住房、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的非正规社区空间进行研究,以丰富对非正规性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并为理解非正规经济提供社区日常生活的视角。首先,基于对中外非正规居住现象的比较,提出"准入—使用—运行"的分析框架,并从政府职能和市民需求结合的角度,阐释非正规居住现象产生的原因。其次,对计划经济时代以来的传统街区、商品房社区和流动人口社区三类典型社区的非正规现象及其特征进行解读。最后,提出非正规居住和社区营造的规划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非正规性 非正规经济 社区营造 住房 公共服务 公共空间 大城市 治理
原文传递
国外非正规部门相关概念辨析及启示 被引量:9
15
作者 尹晓颖 闫小培 薛德升 《世界地理研究》 2007年第1期21-26,39,共7页
非正规部门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初被提出以来的。由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征和规制背景不同,出现了多种概念。本文对国外非正规部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指出不同概念界定,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核心大致经历了从“自我雇佣”到“... 非正规部门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初被提出以来的。由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征和规制背景不同,出现了多种概念。本文对国外非正规部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指出不同概念界定,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核心大致经历了从“自我雇佣”到“不受规制”再到“半正规”的发展演变过程,提出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动态的视角界定和研究我国的非正规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 非正规工作 非正规经济 地下经济 影子经济
下载PDF
流动摊贩类型及其经营规律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磊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6,共5页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案例,依托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流动摊贩数据库,将流动摊贩按照经营产品作类型划分,剖析了各类型流动摊贩随季节和时段影响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数据库为基础,引入市场机制,对流动摊贩...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案例,依托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流动摊贩数据库,将流动摊贩按照经营产品作类型划分,剖析了各类型流动摊贩随季节和时段影响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数据库为基础,引入市场机制,对流动摊贩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经济 流动摊贩 类型
原文传递
中国非正规经济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波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8,共12页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非正规经济在促进我国劳动就业方面的作用不断凸显。本文通过编制2002-2017年包含非正规经济部门的投入产出序列表,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定量测度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非正规经济在促进我国劳动就业方面的作用不断凸显。本文通过编制2002-2017年包含非正规经济部门的投入产出序列表,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定量测度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居民服务其他服务业等5个行业非正规部门发展对我国劳动就业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各行业非正规部门对就业的直接贡献均高于同期同行业的正规部门,而且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非正规部门的就业效应高于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非正规部门;(2)由于制造业和建筑业两个行业非正规部门均存在较强的后向关联效应,因而对就业的间接贡献高于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非正规部门;(3)各行业非正规部门产出变化对就业的间接贡献主要集中于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在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居民服务其他服务业等行业的表现不容乐观;(4)动态来看,样本期内5个行业非正规部门产出变化对就业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均呈下降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就业效应 投入产出表
下载PDF
非正规创业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1
18
作者 于晓宇 张文宏 桑大伟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26,共13页
非正规创业是指发生在正式制度之外、非正式制度之内的创业活动,它不但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而且也是创业研究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先对非正规创业动机、机会识别和开发、资源获取和利用、绩效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 非正规创业是指发生在正式制度之外、非正式制度之内的创业活动,它不但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而且也是创业研究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先对非正规创业动机、机会识别和开发、资源获取和利用、绩效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述评,然后在分析现有研究仍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的非正规创业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创业 非正规经济 创业动机 机会识别 机会开发 创业资源
原文传递
中国非正规经济发展格局及与城镇化的关系——基于多指标多原因(MIMIC)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邢祖哥 黄耿志 薛德升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7-615,共19页
非正规经济是世界城市化过程的普遍现象,关于它的发展态势及与城市化的关系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引入多指标多原因(MIMIC)模型估算中国非正规经济规模,在分析其发展空间格局的基础上,运用计量模型揭示了非正规经济与城镇化的... 非正规经济是世界城市化过程的普遍现象,关于它的发展态势及与城市化的关系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引入多指标多原因(MIMIC)模型估算中国非正规经济规模,在分析其发展空间格局的基础上,运用计量模型揭示了非正规经济与城镇化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非正规经济不断增长,2008年后出现较快增长态势,2017年占GDP比例达到20.55%,非正规就业人员达1.59亿人。非正规经济的空间分布呈现西北-东南高、西南-东北低的不平衡特点。模型显示,中国非正规经济与人口城镇化水平存在倒U型关系,即非正规经济占整体经济的份额随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发生这一变化的城镇化水平临界值为72.48%。由此推断中国非正规经济占比还将伴随城镇化进程而继续上升,由于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非正规经济发展态势将不同。非正规经济还受到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流动人口、国有经济和政府管制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有助于加深认识非正规经济的发展规律,为制定基于城镇化发展阶段差异的非正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城镇化 倒U型 多指标多原因
原文传递
多维度治理与国家能力:增值税征管和企业排污的视角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力行 聂卓 席天扬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135,共24页
本文研究了增值税征收强度对企业排污强度的影响。本文发现,当国家能力不足以确保对税收和排污监管的严格执行时,企业通过比较两种违规行为的相对违规成本,在增加逃税和提高排污强度之间做出权衡取舍。当增值税征收强度提高时,企业可能... 本文研究了增值税征收强度对企业排污强度的影响。本文发现,当国家能力不足以确保对税收和排污监管的严格执行时,企业通过比较两种违规行为的相对违规成本,在增加逃税和提高排污强度之间做出权衡取舍。当增值税征收强度提高时,企业可能会通过提高排污强度来平衡成本,从而产生跨部门的.外部性。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并以省国税局局长是否本地调任为工具变量的.分析发现,增值税实际税负的增加导致工业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显著.上升,而其他与工业企业成本无关的政府收入的变动则无此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降低污染物的去除率,是企业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提高的主要途径。本文的发现表明,提高跨部门的协同治理能力是完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力度 排污强度 非正规经济 国家治理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