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发展态势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秋华 吴国华 +3 位作者 魏东晓 苗功勋 徐艳飞 任一支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55,共10页
工业互联网安全是实现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本文针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安全在产业政策、标准体系、产业结构、产业规模等方... 工业互联网安全是实现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本文针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安全在产业政策、标准体系、产业结构、产业规模等方面的发展现状,研判了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面临的历史机遇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的发展路径。研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与转化,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注重供应链安全与稳定,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立足全局、统筹联动,坚持"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探索出适合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安全 产业生态体系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自主可控
下载PDF
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博 金校名 +2 位作者 杨俊 韩增林 苏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273-4283,共11页
海洋强国战略以及蓝色农业计划的实施亟需加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以脆弱性为切入点,采用三轴图法剖析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从敏感性、应对能力两方面构建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01—201... 海洋强国战略以及蓝色农业计划的实施亟需加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以脆弱性为切入点,采用三轴图法剖析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从敏感性、应对能力两方面构建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01—2015年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1—2015年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单一且长期处于初级阶段;②时间维度上,以2008年为节点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呈现由小幅波动向大幅提升转变的阶段性特征;③空间维度上,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布呈现南高北低的集群化特点,依据系统脆弱性等级演变轨迹将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划分为“U”型、“线性上升”型、“波浪”型、“平稳”型脆弱性演化结构;④增强海洋渔业近海海域环境整改力度、优化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发展远洋渔业、加强海洋灾害预警、引进先进科技设备和优秀专业人才是降低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产业生态系统 脆弱性 时空演化 中国
下载PDF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与管理方法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云燕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07-1714,共8页
建立产业生态系统是循环经济最终得以实现的关键。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特点、构建原则、管理理念等作了一些研究,但还缺乏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特点、构建途径与管理方法方面的深入系统研究。文章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 建立产业生态系统是循环经济最终得以实现的关键。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特点、构建原则、管理理念等作了一些研究,但还缺乏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特点、构建途径与管理方法方面的深入系统研究。文章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阐明产业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循环性、层次性、本土性、经济性、演进性、调节性的特点;认为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使物质和能量高效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链和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并从生态产业链、产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关键种企业、产业共生网络、信息网络等方面探讨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提出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要结合区域特点,在生态产业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采取生命周期评价、产品生态设计、生态产业园的规划设计、生态产业孵化、生态产业链的风险评价等管理方法,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产业生态系统管理体系,实现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系统 构建途径 管理方法
下载PDF
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支撑平台与行业生态构建 被引量:24
4
作者 蔡泽祥 孙宇嫣 郭采珊 《机电工程技术》 2019年第6期1-4,17,共4页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能源转型背景下电网企业提升自身建设、运维、管理水平,增强不同行业及用户互动的有益探索。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主要特点进行阐述分析,从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梳理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支撑平台的关键技术,...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能源转型背景下电网企业提升自身建设、运维、管理水平,增强不同行业及用户互动的有益探索。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主要特点进行阐述分析,从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梳理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支撑平台的关键技术,从技术角度深入理解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要特点。最后,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生态构建的思考,为相关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拓展开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电力物联网 关键技术 云计算 行业生态
下载PDF
竹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及演化规律——以贵州省赤水市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喜 文弢 +6 位作者 李丹 李继伟 霍达 姜霞 杨守禄 沈晓君 袁克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310-7322,共13页
以"中国竹子之乡"命名的贵州省赤水市为例,研究了竹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竹子各构件都有开发价值,包括生态服务、食药、竹材加工和文化产品等5方面,产业系统呈3级链环模式,第二、第三产业链环由近200家加工企... 以"中国竹子之乡"命名的贵州省赤水市为例,研究了竹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竹子各构件都有开发价值,包括生态服务、食药、竹材加工和文化产品等5方面,产业系统呈3级链环模式,第二、第三产业链环由近200家加工企业及6大系列近300个竹加工品种组成,包括一般加工和深加工产品,第一产业链环主要由占全市森林面积47.3%的竹林资源构成。第一产业链环是环境保障与原材料的基础,第二和第三产业链环是产业化能力,三者互相依存。(2)竹产业生态系统由环境资源、原生产业、外生产业、共生产业和产业创新5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间相互作用、重要性不同,出现原生产业子系统为主(Ⅰ)、外生-原生产业子系统为主(Ⅱ)、原生-外生产业子系统为主(Ⅲ)和外生产业子系统为主(Ⅳ)4种状态,赤水市竹产业生态系统处于Ⅱ→Ⅲ级状态。竹外生产业子系统产值占全市GDP的40%以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4年竹产业生态系统中原生、外生和共生产业子系统产值分别为0.95×10^9、2.85×10^9元和2.30×10^9元,总产值6.10×10^9元。(3)依据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及生产要素转化过程,赤水市竹产业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原始发展阶段(约1950年以前)处于Ⅰ级状态,手工利用阶段(1951—1980年)整体处于Ⅰ级、毛竹林资源及加工利用部分有向Ⅱ级转化的趋势,工业利用阶段(1981—2000年)处于Ⅱ级状态,系统利用阶段(2001年至今)整体处于Ⅱ级、杂竹林资源及加工利用部分有向Ⅲ级转化的趋势。现时竹产业发展需提高原生产业子系统规模与生产力,依靠产业创新子系统引领竹产业生态系统走创新驱动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产业 产业生态系统 演化阶段 原生产业 外生产业 共生产业 产业创新
下载PDF
基于DICE模式的电子商务物流生态圈系统构建以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例 被引量:16
6
作者 汪传雷 朱绍平 +1 位作者 陈娇 蒋孝成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6年第2期135-141,共7页
构建电子商务物流生态圈作为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下的"及时雨",成为电商物流产业迈向低碳的重要路径。从生态学角度,借助生态学DICE理论对电子商务物流生态圈的系统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保障实施的对策建议。以安... 构建电子商务物流生态圈作为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下的"及时雨",成为电商物流产业迈向低碳的重要路径。从生态学角度,借助生态学DICE理论对电子商务物流生态圈的系统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保障实施的对策建议。以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例,对其电子商务物流生态圈构建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物流 产业生态圈 生态学 DICE模式
下载PDF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贾秀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497,共3页
在产业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概念,建立了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对模型结构各部分进行剖析,找出模型的经济运行机制,明确旅游业、生态系统及旅游产业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系统结构模型的说明,找到区域旅... 在产业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概念,建立了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对模型结构各部分进行剖析,找出模型的经济运行机制,明确旅游业、生态系统及旅游产业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系统结构模型的说明,找到区域旅游产业组织对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积极意义,从产业角度来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产业生态系统 结构模型
下载PDF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链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黎仕增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基于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形势和现状,分析制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链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新能源汽车 产业生态链
原文传递
产业生态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磊 龚新蜀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4-160,共7页
产业生态化是构建高效利用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的产业系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产业生态系统、产业生态化途径、产业生态化特征及评价标准、产业生态化与企业竞争力5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 产业生态化是构建高效利用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的产业系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产业生态系统、产业生态化途径、产业生态化特征及评价标准、产业生态化与企业竞争力5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研究表明关于产业生态化理论研究、基于产业自身规律研究产业生态化、产业生态化机制以及关于产业生态化定量研究4个方面有待丰富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 产业生态系统 竞争力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中国农业安全度的生态学评估——基于熵权修正层次分析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许芳 刘殿国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3-56,共4页
把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农业产业安全研究上,借鉴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构建了农业产业安全的生态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相对隶属度与专家评判标准赋值等方法对各指标进行了标准量化,利用熵权修正层次分析(AHP)方法得到各指标权重,从生态角度对我国... 把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农业产业安全研究上,借鉴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构建了农业产业安全的生态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相对隶属度与专家评判标准赋值等方法对各指标进行了标准量化,利用熵权修正层次分析(AHP)方法得到各指标权重,从生态角度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估,得出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基本安全,但是也没有远离不安全的结论。提升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逐渐增加农业投入,重点向农业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方面倾斜。(2)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兴办各种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的培训班。(3)做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集中度,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4)大力宣传和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安全度 产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健康 中国
下载PDF
基于创新系统的产业生态转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琨 隋映辉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1-198,共8页
本文从广义角度界定了基于创新系统的产业生态转型内涵,建立创新系统与产业生态转型互动的结构和运作模型,并设计了创新-转型互动系统的协调发展测度模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基于创新系统的产业生态转型路径。
关键词 创新系统 产业生态转型 产业生态系统 测度 路径
下载PDF
对外开放条件下产业安全研究的生态学思路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643-647,共5页
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产业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往的研究多采用经济学和数学方法,从生态学角度对产业安全进行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论题借鉴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产业安全的健... 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产业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往的研究多采用经济学和数学方法,从生态学角度对产业安全进行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论题借鉴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产业安全的健康指数和敏感性指标;借鉴生态入侵理论提出了产业入侵假说,如多样性阻抗假说、天敌逃避假说、空生态位假说、资源机遇假说、干扰假说、生态位机遇假说。生态学方法为产业安全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安全 产业生态系统 生态安全 生态系统健康 产业入侵
下载PDF
区域煤化工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思路初探——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莉 宋岭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3,共5页
基于对产业生态系统内涵的理解,在分析了区域煤化工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后,认识到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必须同时考虑产业系统因素和资源、环境及技术、信息等支持系统因素;强调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的必要性,认为煤化工产业在发... 基于对产业生态系统内涵的理解,在分析了区域煤化工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后,认识到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必须同时考虑产业系统因素和资源、环境及技术、信息等支持系统因素;强调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的必要性,认为煤化工产业在发展中只有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才能获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新疆进行实例分析,结合该区域特点,从系统要素、构建层次和系统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区域煤化工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系统 煤化工 构建思路 新疆
下载PDF
文化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7
14
作者 邢志勤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1期55-60,共6页
基于对产业生态化思想的研究,提出文化产业生态化是实现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也代表着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新发展趋势。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产业生态化系统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在分析文化产业生态化系统内部主体和主体... 基于对产业生态化思想的研究,提出文化产业生态化是实现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也代表着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新发展趋势。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产业生态化系统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在分析文化产业生态化系统内部主体和主体间关系基础上,提出我国文化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应具有的特征,根据其发展特征,为我国文化产业有效实现生态化提出可借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系统 文化产业 产业生态化系统
下载PDF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校名 李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857-5867,共11页
以中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适应性循环理论将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划分三个适应性循环圈,一个贫穷陷阱及构成适应性循环圈所需的若干个适应性循环,揭示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问题。结果表明:(... 以中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适应性循环理论将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划分三个适应性循环圈,一个贫穷陷阱及构成适应性循环圈所需的若干个适应性循环,揭示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问题。结果表明:(1)1949年以来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依次经历了第一个适应性循环的前环中环阶段(1949-1965年)、贫穷陷阱(1966-1976年)、第二个完整的适应性循环(1977-1985年)以及第三个适应性循环的前环阶段(1986年至今);(2)海洋渔业产业、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海洋渔业社会环境是触发整个系统由开发到保护到释放再到更新转变的关键要素;(3)市场需求、政策制度响应和资源限制分别是推动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的外部扰沌力和内部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产业生态系统 适应性循环 驱动机制 中国沿海地区
下载PDF
基于复合Logistic发展机制的区域物流生态系统演化机理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凌云 周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145,共4页
区域物流主体在各自生态位上肩负着区域物流发展的使命,它们通过生态链联系耦合形成一类互利共存的组织生态系统。文章基于生态系统隐喻,提出区域物流生态系统概念,构建Logistic生长曲线演化方程,分析系统在内外力量的共同作用和正负反... 区域物流主体在各自生态位上肩负着区域物流发展的使命,它们通过生态链联系耦合形成一类互利共存的组织生态系统。文章基于生态系统隐喻,提出区域物流生态系统概念,构建Logistic生长曲线演化方程,分析系统在内外力量的共同作用和正负反馈机制的共同影响下自组织演化特征,进而建立复合logistic发展机制方程,对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和轨迹曲线进行分析,为区域物流的科学认识和产业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 产业生态系统 自组织 演化机理
下载PDF
循环经济的生态系统观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秦书生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50,76,共4页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基于工业生态系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利用反馈式非线性经济过程。循环经济系统...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基于工业生态系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利用反馈式非线性经济过程。循环经济系统内部物资和能量的转化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循环经济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地显示出生态系统理念在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工业生态系统 非线性
下载PDF
福州青口投资区工业系统能值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秋香 王菲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4-111,共8页
根据能值基本理论与方法,在绘制福州青口投资区生态流能量系统图、建立能值分析表的基础上,计算了2002—2006年投资区工业系统各主要能值评价指标,对青口投资区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和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数5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 根据能值基本理论与方法,在绘制福州青口投资区生态流能量系统图、建立能值分析表的基础上,计算了2002—2006年投资区工业系统各主要能值评价指标,对青口投资区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和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数5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青口投资区大量依赖外界输入的不可更新资源的能值,最主要的投入是工业用电和钢材原料;产品输出能值大,系统净能值产出率总体较高;能值自给率逐年有所提高,资源分配趋于合理;系统能值密度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并逐年稳步增加,因环境负荷率的显著增加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数总体趋势下滑,但下滑力度逐渐减缓.研究结果对总结青口投资区潜在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为工业区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工业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福州青口投资区
下载PDF
新疆煤化工发展中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莉 宋岭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2-667,共6页
在分析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及构建原则,指出发展煤化工必须全面考虑产业系统因素、资源环境因素及技术、信息等支持系统因素,强调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是获得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分析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及构建原则,指出发展煤化工必须全面考虑产业系统因素、资源环境因素及技术、信息等支持系统因素,强调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是获得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新疆的区情特点,提出新疆煤化工产业生态系统的初步构建思路,内容涉及系统要素、构建层次和产业链设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系统 煤化工产业 新疆
原文传递
互联网+分布式能源技术产业创新路径思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惠萍 《上海节能》 2016年第2期59-65,共7页
本文根据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带来的新机遇,梳理了国内外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历程,结合笔者多年工程实践和近百个项目调研,分析我国分布式能源四类市场诉求和五个可能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五类适合的重点用户和技术路... 本文根据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带来的新机遇,梳理了国内外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历程,结合笔者多年工程实践和近百个项目调研,分析我国分布式能源四类市场诉求和五个可能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五类适合的重点用户和技术路径实施的五个关键点。针对未来互联网+分布式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技术创新的4E优选要素,通过能源科技革命和体制革命引领的分布式能源创新模式,包括基于用户端个性定制的智慧能源模块化、菜单式服务方式,"你的能源你作主,你用能源我服务"的分布式能源服务业发展思维,力求还能源商品属性,"藏能于民",实现"网购能源不是梦"的愿景,形成和完善互联网+分布式能源生态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十分布式能源 商业模式 技术创新 产业生 态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