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旋葡聚糖硫酸钠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探讨 被引量:40
1
作者 胡仁伟 欧阳钦 陈代云 《胃肠病学》 2002年第6期331-334,共4页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建立适当的结肠炎动物模型对于研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发的小鼠UC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1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建立适当的结肠炎动物模型对于研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发的小鼠UC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1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中一组饮用5%DSS溶液7天诱发急性结肠炎,另一组饮用5%DSS溶液7天后继续饮用蒸馏水14天诱发慢性结肠炎;对照组饮用蒸馏水。观察小鼠每日的体重、大便性状和隐血情况以及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饮用5%DSS溶液7天,BALB/C小鼠可发生腹泻、血便等症状,全结肠表现为以隐窝破坏为特征的多灶性小溃疡,伴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急性炎症细胞浸润。停止饮用5%DSS溶液14天后,BALB/C小鼠的腹泻、血便等症状消失,全结肠表现为更局限的灶性小溃疡伴邻近上皮细胞再生、修复,以及突出的隐窝扭曲变形伴以淋巴、单核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急、慢性期肠道病变均以远段结肠为重。结论:单次使用DSS诱发的小鼠急、慢性结肠炎是一种较理想的UC动物模型,可作为研究UC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较理想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葡萄糖硫酸钠 小鼠 溃疡性结肠炎 病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恶唑酮结肠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烜 欧阳钦 罗文杰 《胃肠病学》 2004年第2期77-80,共4页
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有助于炎症性肠病(IBD)的研究,然而目前尚缺乏类似人类溃疡性结肠炎(UC)的动物模型。目的:建立恶唑酮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并评估其在IBD研究中的价值。方法:予BALB/c小鼠皮肤涂搽0.2ml3%恶唑酮(溶解于100%乙醇中)2... 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有助于炎症性肠病(IBD)的研究,然而目前尚缺乏类似人类溃疡性结肠炎(UC)的动物模型。目的:建立恶唑酮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并评估其在IBD研究中的价值。方法:予BALB/c小鼠皮肤涂搽0.2ml3%恶唑酮(溶解于100%乙醇中)2次致敏,5天后予0.15ml1%恶唑酮(溶解于50%乙醇中)灌肠。观察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病变结肠的组织学改变,并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鄄α﹑干扰素(IFN)鄄γ和白细胞介素(IL)鄄4的含量。结果:结肠炎模型小鼠的DAI、组织学损伤评分和MPO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变,病变结肠组织的IL鄄4含量显著增高,TNF鄄α和IFN鄄γ含量则基本正常;结肠炎症可持续2周左右。结论:恶唑酮诱导的结肠炎是一种IL鄄4介导的2型辅助性T细胞(Th2)型炎症,其组织学特征和炎症分布均类似人类UC。恶唑酮小鼠结肠炎模型可作为研究UC发病机制和评估药物疗效的有益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唑酮 溃疡性结肠炎 动物模型 炎性细胞因子 组织学损伤
下载PDF
金银花水提物对卵清蛋白致敏小鼠的免疫调控作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斐 黎海芪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52-857,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金银花水提物(以下简称金银花)对卵清蛋白(OVA)致敏小鼠的免疫调控作用,探索中药治疗食物过敏的可行性。方法取BALB/c小鼠40只,均分为5组,每组8只,按照肠道激发后灌服不同浓度的金银花水提物分为100 mg/100 m l(H)、50 mg/1... 目的研究中药金银花水提物(以下简称金银花)对卵清蛋白(OVA)致敏小鼠的免疫调控作用,探索中药治疗食物过敏的可行性。方法取BALB/c小鼠40只,均分为5组,每组8只,按照肠道激发后灌服不同浓度的金银花水提物分为100 mg/100 m l(H)、50 mg/100 m l(M)、25 mg/100 m l(L)浓度组,激发后不给药组(Ch),以及正常生理盐水(NS)对照组。取空肠行HE及甲苯胺蓝染色;组织荧光法测定小肠组胺含量;ELISA法测定外周淋巴组织单个核细胞(PLN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及血清OVA特异性IgE(OVA-sIgE)水平;RT-PCR测定PLNMC中IL-12p40 mRNA表达;足垫肿胀实验检测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果H、M组浓度的金银花水提物可缓解过敏小鼠小肠绒毛炎症,减轻肥大细胞聚集和脱颗粒,提高固有层完整肥大细胞比率,减轻过敏小鼠肠道组胺释放,降低过敏小鼠体内IL-4、OVA-sIgE水平及IL-4/IFN-γ比值,抑制PLNMC中IL-12 mRNA表达;三种浓度金银花可缓解OVA介导的小鼠足垫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结论证实金银花水提物可参与OVA致敏小鼠的免疫调控,对缓解OVA介导的小鼠IgE及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有利,用于食物过敏治疗具有潜在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食物过敏 卵白蛋白 小鼠 近交balb c
原文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敲除对尘肺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傅玉琼 周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基因敲除对尘肺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160只雄性BALB/c白色纯合子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尘肺模型组、TGF-β1及FGF基因敲除组,每组40只。TGF-β1及FGF基因敲除组分...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基因敲除对尘肺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160只雄性BALB/c白色纯合子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尘肺模型组、TGF-β1及FGF基因敲除组,每组40只。TGF-β1及FGF基因敲除组分别敲除TGF-β1及FGF基因。除空白对照组气道内灌入生理盐水外,其他3组于气道内灌入煤粉尘生理盐水混悬液,继续饲养,第16周测定TGF-β1、FGF水平并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分析血清及肺组织匀浆TGF-β1与FG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尘肺模型组、TGF-β1及FGF基因敲除组第16周肺系数、血清及肺组织匀浆TGF-β1、FGF水平增高(P<0.05);与尘肺模型组比较,TGF-β1及FGF基因敲除组第16周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尘肺模型组血清及肺组织匀浆TGF-β1与FGF呈正相关(r=0.420、0.512,P<0.05)。结论 TGF-β1及FGF参与尘肺小鼠肺纤维化过程,TGF-β1及FGF基因敲除能抑制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敲除技术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肝爽颗粒对CCl_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和肝损伤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孙海青 王小琪 +3 位作者 时红波 娄金丽 陈煜 段钟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拟初步探讨肝爽颗粒通过细胞自噬在保护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和肝损伤细胞模型中的作用和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CCl4腹腔注射构建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CCl4体外诱导肝细胞系7702细胞构建肝损伤细... 目的本研究拟初步探讨肝爽颗粒通过细胞自噬在保护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和肝损伤细胞模型中的作用和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CCl4腹腔注射构建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CCl4体外诱导肝细胞系7702细胞构建肝损伤细胞模型。建模成功后给予肝爽颗粒进行干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和未给予肝爽颗粒的CCl4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抑制细胞自噬并观察肝爽颗粒对细胞凋亡的影响。HE染色观察肝组织损伤情况;生化法测定血清ALT、AST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Western Blot观察细胞自噬情况;流式细胞术及Annexin V/PI双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采用Dunnett T3检验。结果 HE染色显示肝爽颗粒干预组小鼠肝组织损伤程度较CCl4组明显减轻,3组间ALT和AST总体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76、13.35,P值均<0.05);体内细胞实验和体外动物实验免疫荧光结果均显示肝爽颗粒干预组细胞自噬表达较CCl4组明显增加,肝细胞凋亡较CCl4组明显减少。加入3-MA后肝爽颗粒的保护性作用减弱,细胞凋亡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5组7702细胞凋亡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37,P<0.01)。结论肝爽颗粒对肝脏损伤具有保护性作用,其抗凋亡机制可能与肝爽颗粒增强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自噬 细胞凋亡 肝爽颗粒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藤梨根提取液抗肺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孙雪飞 陈景寒 +1 位作者 王德江 李希波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68-1272,共5页
目的:观察藤梨根提取液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为其治疗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检测法、集落形成试验观察药物对细胞的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同时分析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 目的:观察藤梨根提取液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为其治疗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检测法、集落形成试验观察药物对细胞的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同时分析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并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计算抑制率。结果:各浓度的藤梨根提取液对肺腺癌A549细胞有较强的抑制效应,呈现出明显的时相性和量-效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藤梨根提取液作用后,G0/G1期细胞数增加,细胞出现凋亡,并随药物浓度增大,作用增强。移植瘤体内试验显示,藤梨根提取液高剂量组(按1 000 mg/kg)和低剂量组(按500 mg/kg)的抑瘤率分别为71.40%和40.35%,治疗组移植瘤生长缓慢,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藤梨根提取液在体内外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体外作用与G0/G1期阻滞有关,并有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胞凋亡 藤梨根提取液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 G3BP by differential display in human cancer cell sublines with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s G3BP as highly expressed in non-metastatic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宇欣 郑杰 +4 位作者 方伟岗 由江峰 王洁良 崔湘琳 吴秉铨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genes involved in cancer metastasis, 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levels of gene expression in two cell sublines derived from human giant cell carcinoma of lung (PG) whic...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genes involved in cancer metastasis, 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levels of gene expression in two cell sublines derived from human giant cell carcinoma of lung (PG) which had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s. METHODS: Using in vivo tumorigenicity and a spontaneous metastasis assay in nude mice, two sublines (BE1, LH7) from human giant cell carcinoma of lung (PG) with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s were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levels of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them and the obtained results were confirmed by Northern hybridization. RESULTS: On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band was nearly identical (99% homology) to Ras-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SH3 domain binding protein (G3BP). G3BP displayed a strong expression in LH7 (non-metastatic in recipient nude mice) and a very weak expression in BE1 (100% metastatic frequency). The same different expression level of G3BP was detected in Northern hybridization with another panel of cell sublines with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s (established in our lab) derived from human prostate carcinoma cell line PC-3M. CONCLUS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G3BP was implicated in cancer metastasis because of its differential expressions in the two panels of cell sublines with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Animals Blotting Northern carrier Proteins Humans Lung Neoplasms MIcE Mice inbred balb c Mice Nude Neoplasm Metastasis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Tumor cells cultured
原文传递
低氧预适应对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光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跃红 牛膺筠 +2 位作者 王红云 周占宇 刘成桂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31-635,共5页
目的研究低氧预适应对光损伤后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基因调控机制。方法将54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单纯光照组、低氧预适应组和正常对照组,并将前两组动物在自制光照箱中连续光照3h,制成光损伤动物模型。应... 目的研究低氧预适应对光损伤后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基因调控机制。方法将54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单纯光照组、低氧预适应组和正常对照组,并将前两组动物在自制光照箱中连续光照3h,制成光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光镜、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法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的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cfos和caspase1的表达。结果单纯光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学改变出现的早且明显,光照后视网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且损伤主要发生在光感受器细胞层。随着光照后时间的延长,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数增加,视网膜光损伤逐渐加重,cfos和caspase1在该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低氧预适应组同单纯光照组相比,各时间段损伤均较轻,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层明显得到了保护,同单纯光照组比较,caspase1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而cfos无明显变化;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外核层排列规则,无cfos和caspase1的阳性表达。结论低氧预适应通过抑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对光感受器细胞有神经保护作用,且caspase1参与了低氧预适应的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感受器细胞 caspase-1 防护作用 应对 低氧预适应 c-fos balb/c小鼠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正常对照组 基因调控机制 视网膜光损伤 阳性表达 神经保护作用 凋亡相关基因 中华眼科杂志 不同程度 组织学改变 病理学改变 视网膜组织
原文传递
黄芪在同种移植排斥中对CD4^+CD25^+T细胞及Foxp3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春霞 侯桂华 +3 位作者 宋静 张超 梁婷 郑永先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0-764,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AST)在同种移植排斥中对CD4+CD25+T细胞动态变化及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和BALB/c小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建立皮肤移植模型。对照组:术后注射生理盐水;AST组:术后给予黄芪注射液;AST+脾细胞(SP)组:术前输注供体鼠... 目的:探讨黄芪(AST)在同种移植排斥中对CD4+CD25+T细胞动态变化及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和BALB/c小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建立皮肤移植模型。对照组:术后注射生理盐水;AST组:术后给予黄芪注射液;AST+脾细胞(SP)组:术前输注供体鼠脾细胞,术后给予黄芪注射液,CsA+SP组:术前输注供体鼠脾细胞,术后给予环孢素A(CsA)。术后逐日观察移植皮肤存活情况及小鼠一般状况;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组织中CD4+CD25+T细胞动态变化;RT-PCR检测Foxp3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T组、AST+SP组、CsA+SP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移植后14 d,CD4+CD25+T细胞数量及Foxp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黄芪体内用药可延长同种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上调CD4+CD25+T细胞及Foxp3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同种异体移植 T淋巴细胞 调节 免疫耐受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屠文震 赵凯 陆磊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78-481,T001,共5页
目的 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方法 取雌性BALB/C和C3H小鼠各 14只 ,平均分为造模组1和对照组。造模组1用 2 0 0 μg/ml的博来霉素 (bleomycin ,BLM ) 0 1ml注射于小鼠背部皮肤 ,每日 1次 ,共 3周 ;对照组用磷酸盐缓冲液 (PBS) 0 1ml... 目的 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方法 取雌性BALB/C和C3H小鼠各 14只 ,平均分为造模组1和对照组。造模组1用 2 0 0 μg/ml的博来霉素 (bleomycin ,BLM ) 0 1ml注射于小鼠背部皮肤 ,每日 1次 ,共 3周 ;对照组用磷酸盐缓冲液 (PBS) 0 1ml作背部皮内注射 ,每日 1次 ,共 3周 ;观察两组皮肤和肺组织学改变 ,应用医学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测定真皮厚度 ;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皮肤中羟脯氨酸和蛋白的含量来推断胶原含量 ;进行Ⅰ、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计算了免疫组织化学指数。用SPSS软件对两组的检测值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造模组1小鼠的皮肤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 (P <0 0 0 1)。皮肤胶原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皮肤Ⅰ、Ⅲ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指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P <0 0 0 1)。皮肤TGF β1免疫组织化学指数比对照组亦有极明显增加 (P <0 0 0 1)。结论  2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小鼠模型 实验研究 博来霉素
原文传递
大黄素诱导裸鼠体内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PI3K/AKT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春光 刘北忠 +4 位作者 曾丽 刘永立 刘俊霞 刘谢添 王维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73-579,共7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作用后裸鼠体内白血病K562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分子变化,以探讨大黄素是否依赖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K562细胞凋亡发生。方法:建立裸鼠K562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腹腔连续给药12d后,处死裸鼠,称取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 目的:观察大黄素作用后裸鼠体内白血病K562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分子变化,以探讨大黄素是否依赖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K562细胞凋亡发生。方法:建立裸鼠K562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腹腔连续给药12d后,处死裸鼠,称取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HE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I3K、AKT和FoxO3a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I3K、AKT和FoxO3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大黄素作用后肿瘤相对体积(V/V0)分别为8.90±0.24、5.62±0.17和2.06±0.31,与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V/V0为11.83±0.47)相比,大黄素处理组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大黄素能够诱导K562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RT-PCR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大黄素能够引起PI3K和AKT mRNA的表达下调,而FoxO3a mRNA表达上调,且有剂量依赖性。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表明,大黄素处理组移植瘤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FoxO3a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大黄素能够明显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实验性 大黄素 异种移植模型抗肿瘤试验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小鼠 近交balb c K562细胞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
原文传递
Hepatic differentiation from embryonic stem cells in vitro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安斌 蔡继业 +3 位作者 郑启昌 何晓青 潘运龙 李凌松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893-1897,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 method for hepatic differentiation from embryonic stem cells (ES cells) in vitro and the resulting differentiation ratio, in order to develop a procedure for producing a new type of hepat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 method for hepatic differentiation from embryonic stem cells (ES cells) in vitro and the resulting differentiation ratio, in order to develop a procedure for producing a new type of hepatocyte for hepatocyte replacement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failure. METHODS: ES cells from Balb/C mice were cultured and maintained in an undifferentiated state in gelatin-coated dishes using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 (DMEM) containing 1000 U/ml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 Then, LIF was withdrawn from the DMEM to allow the ES cells to develop into embryonic bodies (EBs). EBs were plated onto tissue culture dishes, and growth factors such as acid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FGF) and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 were added to the medium to promote directional differentiatio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was observed dynamically using an inversion microscope. The expression of hepatic proteins, such as alpha-fetoprotein (AFP), albumin (ALB), cytokeratin 8 (CK8), cytokeratin 18 (CK18), in cytoplasm was analyz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ICC). The concentration of ALB in the medium was determined dynamically by radioimmunoassay (RIA). RESULTS: ES cells replicated as clones, without differentiating, in DMEM containing LIF. They developed into EBs in medium without LIF. Our ICC assay showed that differentiating cells did not express hepatic proteins, such as AFP, ALB, CK8, and CK18 until day 7, day 9, day 11, and day 11, respectively (up to 2 days later when growth factors are not present). The concentration of AFP in the medium was first detected on day 8, at a concentration of 3.4 ng/ml, and increased to 22.8 ng/ml by day 15. The concentration of ALB in the medium was 0.2 micro g/ml on day 11, and increased to 2.2 micro g/ml by day 15. ALB-positive cells under ICC manifest morphological structures were consistent with normal mouse hepatocytes. The differentiation ratio of hepatocytes in the ES cell differentiation system was 30% on day 15 (significantly lower with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s cell Differentiation cells cultured EMBRYO HEPATOcYTES Liver MIcE Mice inbred balb c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Stem cells
原文传递
微米中药复方抗癌一号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时间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初侃 师建国 闫庆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8期1268-1269,共2页
目的通过微米中药复方抗癌一号对小鼠S180肉瘤的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探讨该微米中药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S180肉瘤细胞接种到BALB/C小鼠皮下及腹腔,成功建立BALB/C小鼠肿瘤模型后,灌胃和腹腔注射复方抗癌一号微... 目的通过微米中药复方抗癌一号对小鼠S180肉瘤的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探讨该微米中药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S180肉瘤细胞接种到BALB/C小鼠皮下及腹腔,成功建立BALB/C小鼠肿瘤模型后,灌胃和腹腔注射复方抗癌一号微米中药及其提取液。结果荷瘤小鼠体内实验表明该微米中药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腹水的产生,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肿瘤抑制率为44%,生命延长率达到41.6%。荷瘤小鼠体外实验表明该微米中药具有明显的杀死瘤细胞作用,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结论微米中药复方抗癌一号与其提取液相比,能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杀死肿瘤细胞,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中药 复方抗癌一号 小鼠 存活时间 肉瘤 实验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黄芩素对肺炎支原体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肺上皮细胞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袁红霞 陈虹亮 +2 位作者 代国知 周安文 彭玉凤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919-922,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Baicalein)对肺炎支原体(MP)抑制作用及其对机体保护机制,为MP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对经MP和Baicalein处理后的BALB/c小鼠肺组织进行HE染色,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评分;采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 目的探讨黄芩素(Baicalein)对肺炎支原体(MP)抑制作用及其对机体保护机制,为MP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对经MP和Baicalein处理后的BALB/c小鼠肺组织进行HE染色,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评分;采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测定Baicalein对MP的最小抑菌浓度(MIC);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BALB/c小鼠肺组织P,黏附分子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Reverse Transcription-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肺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Baicalein能明显降低经MP处理过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Baicalein对MP的MIC为32μg/ml;Baicalein能明显下调P1黏附分子的基因转录和蛋白翻译、上调EGF基因转录和蛋白翻译。结论 Baicalein对MP有明显的抑制能力,并能通过抑制P1黏附分子的表达及促进EGF蛋白的表达来保护机体免受支原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药理学 肺炎 支原体/药物疗法 上皮细胞 小鼠 近交balb c
原文传递
沙棘油治疗造血功能障碍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振玉 郭武印 +4 位作者 王瑞 赵淑贤 刘玉林 施新猷 娄清林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6期343-347,共5页
在600余只BALB/C小鼠中建立了造血功能障碍疾病模型,观察了经60CO射线一次全身照射后外周血象、骨髓象和肝、脾、骨髓的病理学变化及死亡曲线;探讨了沙棘油治疗动物中造血功能障碍的机理。与此同时,还先后进行了沙棘油... 在600余只BALB/C小鼠中建立了造血功能障碍疾病模型,观察了经60CO射线一次全身照射后外周血象、骨髓象和肝、脾、骨髓的病理学变化及死亡曲线;探讨了沙棘油治疗动物中造血功能障碍的机理。与此同时,还先后进行了沙棘油治疗31例各类造血功能障碍疾病病人的临床观察。动物实验结果及临床观察均提示,沙棘油可作为治疗造血功能障碍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功能障碍 沙棘油 药理学
下载PDF
甘草酸对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任翠爱 张芬莲 +1 位作者 赵秀兰 张茂宏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寻求治疗免疫诱导再障的方法。方法:BALB/c小鼠7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64只)及正常对照组(8只)。实验组小鼠首先制造再障模型。将制模后小鼠再分...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寻求治疗免疫诱导再障的方法。方法:BALB/c小鼠7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64只)及正常对照组(8只)。实验组小鼠首先制造再障模型。将制模后小鼠再分为模型对照组(40只)及甘草酸组(24只)。将甘草酸组再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每天经灌胃分别给予10、20、30mg/(kg.d)甘草酸,连续14 d,于第15天脱臼处死小鼠,分别检测血象、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CFU-GM、BFU-E,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其余40只模型对照组小鼠每天经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并分别于第3、5、7、10、15天各处死一批次小鼠。8只正常对照组小鼠只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指标同上。结果:甘草酸组WBC、Hb、BMNC、CFU-GM、BFU-E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模型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凋亡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甘草酸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P<0.05,P<0.01),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甘草酸通过促进成熟淋巴细胞凋亡而有助于免疫诱导再障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甘草酸 细胞凋亡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两种小鼠皮肤硬化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凯 屠文震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 的 建 立 小 鼠 皮 肤 硬 化 模 型 ,并 比 较 不 同 品 系 的 C3H 和 BA LB/c 小 鼠 对 博 来 霉 素 诱 导皮 肤 硬 化 的 敏 感 性 。 方 法 采 用 以 磷 酸 盐 缓 冲 液 (PBS)稀 释 的 质 量 浓 度 为 200 μg/m L 的 博 来 ... 目 的 建 立 小 鼠 皮 肤 硬 化 模 型 ,并 比 较 不 同 品 系 的 C3H 和 BA LB/c 小 鼠 对 博 来 霉 素 诱 导皮 肤 硬 化 的 敏 感 性 。 方 法 采 用 以 磷 酸 盐 缓 冲 液 (PBS)稀 释 的 质 量 浓 度 为 200 μg/m L 的 博 来 霉 素0.1 m L 于 小 鼠 背 部 皮 下 注 射 3 周 ,对 照 组 以 0.1 m L PBS 于 小 鼠 背 部 皮 下 注 射 3 周 。 注 射 结 束 后 ,对 小鼠 皮 肤 、肺 组 织 的 病 理 改 变 、皮 肤 厚 度 的 改 变 和 胶 原 含 量 等 方 面 进 行 对 比 。 结 果 C3H 和 BA LB/c 小 鼠在 博 来 霉 素 诱 导 下 均 发 生 皮 肤 硬 化 ,硬 化 皮 肤 厚 度 及 皮 肤 胶 原 含 量 (6 m m ×6 m m )均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组(P < 0.01);通 过 比 较 发 现 C3H 小 鼠 在 皮 肤 厚 度 改 变 、胶 原 含 量 改 变 等 方 面 均 明 显 高 于 BALB/c 小 鼠 (P< 0.05), 而 产 生 皮 肤 硬 化 的 时 间 短 于 BALB/c 小 鼠 。 结 论 应 用 博 来 霉 素 可 在 短 期 内 诱 导 出 C3H 和BALB/c 小 鼠 皮 肤 硬 化 ,成 功 建 立 小 鼠 皮 肤 硬 化 模 型 。 二 者 比 较 C3H 小 鼠 对 博 来 霉 素 较 敏 感 ,为 博 来 霉素 诱 导 硬 皮 病 样 模 型 的 理 想 动 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皮肤硬化 动物模型 博来霉素
原文传递
无机纳米晶体发光颗粒—量子点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标记成像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强 赵川莉 +4 位作者 李丽珍 闫树昕 王玉珍 王鲁群 侯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53-755,759,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发光纳米材料—无机纳米晶体颗粒量子点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标记和成像,探讨它在血液细胞分化发育研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最大发射波长为550nm的绿色量子点转铁蛋白复合物分别在体外和体内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进行标记研... 目的:观察新型发光纳米材料—无机纳米晶体颗粒量子点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标记和成像,探讨它在血液细胞分化发育研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最大发射波长为550nm的绿色量子点转铁蛋白复合物分别在体外和体内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进行标记研究,并观察量子点转铁蛋白复合物对骨髓造血干细胞CFU-GM的影响。结果:量子点转铁蛋白复合物可标记骨髓中大部分造血细胞,而且荧光强度强,光学和化学稳定性好,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无影响。结论:量子点在血液细胞成像方面表现了优良的特性,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成像 骨髓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内质网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丽娟 沈洁 王丽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6-11,共6页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B3型柯萨奇病毒(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内质网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腹腔注射CVB3构建VMC小鼠模型,并分别给予10 mg/kg和50 mg/kg黄芪甲苷灌胃15 d,每天称重。15 d后摘眼球取血并取心脏组织称重...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B3型柯萨奇病毒(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内质网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腹腔注射CVB3构建VMC小鼠模型,并分别给予10 mg/kg和50 mg/kg黄芪甲苷灌胃15 d,每天称重。15 d后摘眼球取血并取心脏组织称重,计算心脏重量/体重(HW/BW)比值。HE染色检测心肌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标记蛋白和内质网应激标记蛋白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的含量。结果50 mg/kg黄芪甲苷可显著降低VMC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白介素-23和白介素-17含量以及HW/BW比值(P<0.05)。同时,50 mg/kg黄芪甲苷还能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和Bax表达,并促进Bcl-2的表达(P<0.05)。此外,50 mg/kg黄芪甲苷能显著抑制VMC小鼠内质网标记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和cleaved caspase-1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抑制VMC小鼠内质网应激和炎性反应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减轻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内质网应激 病毒性心肌炎 白介素 肌酸激酶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藏紫菀总黄酮对模拟高原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慧萍 何蕾 +3 位作者 王昕 杨芳芳 葸慧荣 何晓英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藏紫菀总黄酮对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常压密闭缺氧耐受力实验和急性减压缺氧耐受力实验联合评价藏紫菀总黄酮的抗缺氧活性;采用低压氧舱模拟海拔8000 m高原环境,观察缺氧前后小鼠脑组织病理显微结构的改变,并测定脑组... 目的研究藏紫菀总黄酮对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常压密闭缺氧耐受力实验和急性减压缺氧耐受力实验联合评价藏紫菀总黄酮的抗缺氧活性;采用低压氧舱模拟海拔8000 m高原环境,观察缺氧前后小鼠脑组织病理显微结构的改变,并测定脑组织中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乳酸(LD)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藏紫菀总黄酮可以有效延长常压密闭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降低急性减压缺氧小鼠的死亡率,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关系(P<0.01);低压氧舱模拟海拔8000 m高原减压缺氧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出现病理性损伤,脑组织中MDA、H_2O_2、LD及LDH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藏紫菀总黄酮组缺氧小鼠脑组织的病理损伤较缺氧模型组减轻,且脑组织中MDA、H_2O_2、LD及LDH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藏紫菀总黄酮能够对高原缺氧损伤小鼠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紫菀总黄酮 缺氧 高原病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