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通释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伟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26,共3页
本文对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进行全面考释。在整理者工作基础上,读"吏"为"事"、"箸"为"书",改释"流"为"故"、"今"为"令"、&... 本文对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进行全面考释。在整理者工作基础上,读"吏"为"事"、"箸"为"书",改释"流"为"故"、"今"为"令"、"县"为"繇"、"援"为"扰",从而对这篇重要文献作出更为准确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子山 秦二世 诏书 木牍
原文传递
《红楼梦》“木石”考论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洪 《文学与文化》 2016年第3期24-35,共12页
"木石"一词在《红楼梦》中有点题的功能,意蕴深厚。其词源意义则含有士大夫相对于统治者的疏离姿态。而雍正皇帝在一部颁行天下的《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之中,大量使用"非木石"一语,形成十分鲜明的文本特征。考虑... "木石"一词在《红楼梦》中有点题的功能,意蕴深厚。其词源意义则含有士大夫相对于统治者的疏离姿态。而雍正皇帝在一部颁行天下的《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之中,大量使用"非木石"一语,形成十分鲜明的文本特征。考虑到曹家与雍正皇帝的刻骨怨怼,小说中这一词语以及相关意象,不无"违碍"之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石 红楼梦 雍正 谕旨 违碍
下载PDF
唐墓埋葬告身的等级问题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静 沈睿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41,共7页
告身是中国古代任官授职的一种官文书。已知随葬的告身抄件见诸唐代各个品级的官员墓葬,它与墓志所载墓主仕宦经历相辅相成,可知随葬告身抄件实为唐代丧葬的一项制度。若结合墓志,根据已有情况可构建唐墓随葬告身抄件的如下等级序列。即... 告身是中国古代任官授职的一种官文书。已知随葬的告身抄件见诸唐代各个品级的官员墓葬,它与墓志所载墓主仕宦经历相辅相成,可知随葬告身抄件实为唐代丧葬的一项制度。若结合墓志,根据已有情况可构建唐墓随葬告身抄件的如下等级序列。即,太子陵寝使用哀册、墓志,而王、公主(长公主)使用告身(甚或石告身、乃至石册文)抄本、墓志,其他官员使用告身纸抄本、墓志,而庶民则仅使用墓志,甚而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告身 册文 墓志 等级
原文传递
诏书与西汉时期的儒学传播——以《汉书》帝纪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夏增民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5期6-10,共5页
西汉中期,儒学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大大提高,这也反映在诏书内。西汉诏书大多由儒学化的学士撰草,在行书过程中,有着与儒家经典相同的思维方式和论述模式。儒学化诏书形成于汉武帝时期,并成为古代社会通行的诏书形制。西汉诏书不仅广... 西汉中期,儒学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大大提高,这也反映在诏书内。西汉诏书大多由儒学化的学士撰草,在行书过程中,有着与儒家经典相同的思维方式和论述模式。儒学化诏书形成于汉武帝时期,并成为古代社会通行的诏书形制。西汉诏书不仅广泛引用儒家经典如《尚书》、《诗经》等的文字,其内容也体现了儒学的思想价值,是儒学思想的重要载体。这个载体因为由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发布,较之儒学典籍的传播和学校教育,其覆盖面更为广大,从而成为西汉儒学传播的另一重要渠道。儒学化诏书的出现,不仅是西汉中后期主流政治价值观转向的体现,也是政府意欲推行儒学以教化民众的措施。国家以诏书形式参与儒学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促进了儒学对当时民众社会的"涵化",推进了汉代社会以儒家价值观为核心的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诏书 儒学 传播
下载PDF
唐代宦官养子制度探略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文斌 《云梦学刊》 2002年第4期42-43,共2页
德宗前,宦官收养子嗣之风盛行。德宗时颁布诏令,在收养资格、养子数量等方面加以限制,但却给宦官收养子嗣以制度上的保证,宦官养子在德宗时成为一种制度。养子制度与宦官典掌禁军及出任监军在德宗时的制度化促成唐代后期宦官大权独揽,... 德宗前,宦官收养子嗣之风盛行。德宗时颁布诏令,在收养资格、养子数量等方面加以限制,但却给宦官收养子嗣以制度上的保证,宦官养子在德宗时成为一种制度。养子制度与宦官典掌禁军及出任监军在德宗时的制度化促成唐代后期宦官大权独揽,以致废立皇帝如同儿戏,对唐代后期的政治冲击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宗 诏令 宦官 养子制度 唐代
下载PDF
五一广场东汉永初三年诏书研究
6
作者 罗小华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6,共7页
长沙五一广场出土东汉简牍412、413、399、410、411承载了一份完整的诏书,大部分内容与《后汉书·樊准传》的记载相吻合,亦有部分内容可与《后汉书》《续汉书志》互相补充,进一步体现了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在历史学和文化学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 长沙五一广场简 诏书 简牍
原文传递
《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解读与秦亡原因新说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方基 《兰台世界》 2019年第10期149-153,共5页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为进一步厘清秦二世时期的历史问题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特别是对秦亡原因的传统史学观点加以反思。诏书指出胡亥当政时期并不完全是司马迁、贾谊等人所说的法令与吏治刻深、“赋敛无度”“...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为进一步厘清秦二世时期的历史问题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特别是对秦亡原因的传统史学观点加以反思。诏书指出胡亥当政时期并不完全是司马迁、贾谊等人所说的法令与吏治刻深、“赋敛无度”“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等情况,而是重视赦免罪人,“德惠”吏、民。秦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关东民心不安,尚未完全归附于秦,而不完全为“天下苦秦”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二世 诏书 律令“德惠” 秦亡原因
下载PDF
“属邦”发微 被引量:5
8
作者 史党社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2-17,共6页
秦文字资料中的"属邦",其管理对象包括"臣邦",后者并非指的是战国时秦境内封国或臣服的诸侯。"属邦"与"诏事"是并存的中央机构,看不出二者有明确的演变关系。从"属邦"组秦器铭文出发... 秦文字资料中的"属邦",其管理对象包括"臣邦",后者并非指的是战国时秦境内封国或臣服的诸侯。"属邦"与"诏事"是并存的中央机构,看不出二者有明确的演变关系。从"属邦"组秦器铭文出发,延伸到秦简牍、封泥、传世文献,可知秦境内的非华夏族群,曾在秦社会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邦 臣邦 诏事 郡县制
下载PDF
南宋初期诏令与文风的演变
9
作者 彭民权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1,共10页
诏令不应该仅仅是研究文学历史语境的史料来源,它与文学的深层纠葛更应该受到重视。在两宋之交的历史语境下,南宋初期与文学相关的诏令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文学摆脱了北宋后期的封禁枷锁,开始恢复生气,诗赋取士重新成为国家的基本政... 诏令不应该仅仅是研究文学历史语境的史料来源,它与文学的深层纠葛更应该受到重视。在两宋之交的历史语境下,南宋初期与文学相关的诏令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文学摆脱了北宋后期的封禁枷锁,开始恢复生气,诗赋取士重新成为国家的基本政策。南宋初期由于皇帝对苏轼的偏爱,全国上下掀起崇苏热潮,促使江西诗派勃兴并成为文坛主流,对南宋文学影响深远。绍兴年间,朝廷实行严厉的言禁制度,尤其是震惊朝野的多起诗文获罪案例,对全国的诗文作者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这种高压的文艺政策促使献赋颂成为一代文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初期 江西诗派 南宋文论 诏令 诗赋 苏轼
下载PDF
明帝富贵还乡仪式的象征与实效——以赋役优免诏书的颁行为中心
10
作者 宋继刚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52-55,共4页
明太祖、成祖、世宗均以皇帝身份富贵还乡,效仿古圣帝王泽被乡里之举,优免当地官民赋役。但是,优免诏书多停留在颁布环节,实效大打折扣。皇帝富贵还乡的象征意义更大,突显了政治影响力。优免诏书服从于政治需求,使其本应发挥的经济效用... 明太祖、成祖、世宗均以皇帝身份富贵还乡,效仿古圣帝王泽被乡里之举,优免当地官民赋役。但是,优免诏书多停留在颁布环节,实效大打折扣。皇帝富贵还乡的象征意义更大,突显了政治影响力。优免诏书服从于政治需求,使其本应发挥的经济效用被严重削弱。皇帝故乡扩城池、修陵墓等大工程与富贵还乡有直接联系,需要大量的人、财、物投入,远非当地百姓所能承受。地方政府为按时完工,无法贯彻执行优免赋役的政策,导致本地民众没能因优免政策而真正达到家给人足,仍要变相承担沉重的赋役。今人对旧时代帝王在纸面上的善政不应该盲目赞扬,要从实际执行角度重新审视其影响,认识到旧制度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富贵还乡 赋役优免 诏书
下载PDF
论宋代臣僚书写的太学文
11
作者 牛思仁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1-95,共5页
宋代太学是传授和研习儒家经典、培养经世治国人才的中央官学,为最高学府。围绕太学这一特定教育机构,宋代臣僚创作了规模宏大、体质庞杂的太学文。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臣僚编撰学官任免之制诰文;其二,皇帝视学之后的赋表等幸学... 宋代太学是传授和研习儒家经典、培养经世治国人才的中央官学,为最高学府。围绕太学这一特定教育机构,宋代臣僚创作了规模宏大、体质庞杂的太学文。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臣僚编撰学官任免之制诰文;其二,皇帝视学之后的赋表等幸学文;其三,围绕太学内部诸项事务,臣僚所作奏疏文。太学文对宋代太学的发展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学文 臣僚 制诰 幸学 奏疏
下载PDF
诏法之争与嘉靖初年政治——以李阳凤案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佳红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03-110,共8页
发生于嘉靖二年(1523年)的李阳凤案引起了刑部尚书林俊对世宗以诏废法的强烈抗议,最终,林俊间接因此案被迫辞职自解。但随之而来的由杨廷和等人发起的声势浩大的言官抗疏运动扩大了林俊所发起的“诏法之争”,对李阳凤案的讨论持续发酵,... 发生于嘉靖二年(1523年)的李阳凤案引起了刑部尚书林俊对世宗以诏废法的强烈抗议,最终,林俊间接因此案被迫辞职自解。但随之而来的由杨廷和等人发起的声势浩大的言官抗疏运动扩大了林俊所发起的“诏法之争”,对李阳凤案的讨论持续发酵,主要集中在对皇帝遵从祖宗法度的守统意识及君主亲贤远佞的道德自觉的争辩上,前者关涉的是长久以来明代司法危机的爆发,后者则是统治危机延伸的结果,这与嘉靖初年“大礼议”的政治背景是分不开的。由李阳凤案所引发的诏法之争和其他一系列冲突事件的发生,都是嘉靖初期君臣政治角力的一种体现,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考察当时政治情势的崭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阳凤案 嘉靖 中旨 “大礼议” 明代
下载PDF
乾隆“圣谕”与《四库全书》纂修 被引量:1
13
作者 门庭 《滨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94-96,共3页
乾隆为巩固政权,“寓禁于征”网络知识分子,培养忠于朝廷的统治人才,降谕编纂《四库全书》,并对每项工作都有圣谕指令:规划四库体例、拟定取舍标准、编写图书提要及校审缮写、分馆贮存等。“四库”汲取前代四部分类法的长处,注重“辨章... 乾隆为巩固政权,“寓禁于征”网络知识分子,培养忠于朝廷的统治人才,降谕编纂《四库全书》,并对每项工作都有圣谕指令:规划四库体例、拟定取舍标准、编写图书提要及校审缮写、分馆贮存等。“四库”汲取前代四部分类法的长处,注重“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该书在目录编纂、提要编写、古籍整理、辑佚校勘等方面给后来的学术界以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谕 乾隆 《四库全书》
下载PDF
清代圣旨褪色墨迹显现加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豆静杰 李玉虎 +1 位作者 李宝玲 何超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4,共7页
圣旨类档案是一种珍贵的特种档案,由于自然环境的长期侵蚀,现存的圣旨书写墨迹大都产生了褪色淡化现象,现以清晚期一副五彩圣旨的显现修复为例介绍了一种针对上述现象的字迹显现加固剂,通过色差分析、附着力测试和耐老化测试以及机械强... 圣旨类档案是一种珍贵的特种档案,由于自然环境的长期侵蚀,现存的圣旨书写墨迹大都产生了褪色淡化现象,现以清晚期一副五彩圣旨的显现修复为例介绍了一种针对上述现象的字迹显现加固剂,通过色差分析、附着力测试和耐老化测试以及机械强度测试对加固剂的显现和加固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其显现加固机理以及加固工艺进行了阐述,证明了此类显现加固剂对褪色淡化的书写墨迹具有良好的显现加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旨 褪色墨迹 显现加固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地方官署与民间诏敕文书专藏场所的地点位置和形制结构考述——以敕书之室为例
15
作者 杨光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114,共3页
本文借助"E考据"的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古今文献,选择以"敕书"名室者为典型例案,按照敕体文书源流演变的线索,考证了敕书之室地点位置和形制结构的演变。唐代的敕书库和敕书楼散见于内地县治和边疆寺宇。北宋的敕书... 本文借助"E考据"的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古今文献,选择以"敕书"名室者为典型例案,按照敕体文书源流演变的线索,考证了敕书之室地点位置和形制结构的演变。唐代的敕书库和敕书楼散见于内地县治和边疆寺宇。北宋的敕书楼基本位于县治之内,地点位置应该沿革自唐代鼓角楼旧址,为复宇重楼结构,一般位于办公厅事之前,公宇大门之上。至南宋时,敕书楼逐渐被架阁库取代,仅部分县级官府保留,地点位置和形制结构应与北宋时相近。至明代时,敕书楼原址又改建为谯楼。由于官府内部机构改革和敕体地位的下降,明清敕书之室的建筑主体由北宋单一的地方政府演化为官方和民间并存,并逐渐以民间为主的结构。民间私修的敕书之室多置于富民和臣属私第、儒学、书院、庙宇祠堂等具有精神教化作用的私人建筑内部,规格呈现多样化,土木工程总体都比官修的敕书楼隆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敕书楼 敕书阁 敕书库 敕书 诏敕 编敕 E考据
下载PDF
汉代诏书与民生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万义广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6期12-19,共8页
汉代皇帝诏书中有很多是关注民生问题的,按内容可分为若干类,根据不同时期某类诏书数量的多寡,可推知不同时期诏书关注民生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大致而言西汉前期皇帝比较关注农业和刑罚吏治问题,后期赦诏和求言选贤诏较多;东汉诏书较多... 汉代皇帝诏书中有很多是关注民生问题的,按内容可分为若干类,根据不同时期某类诏书数量的多寡,可推知不同时期诏书关注民生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大致而言西汉前期皇帝比较关注农业和刑罚吏治问题,后期赦诏和求言选贤诏较多;东汉诏书较多关注刑罚吏治问题,东汉中后期赈济灾贫的诏书较多。皇帝诏书发挥的作用,取决于诏书本身的内容,更取决于官吏对诏书的贯彻执行。影响皇帝发布关注民生诏书的思想背景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神佑有德者的观念、对上古帝王德治境界描述的信仰、对阴阳灾异学说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诏书 民生
下载PDF
玉门花海七棱觚校释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珊 《出土文献》 2020年第4期101-122,157,共23页
1977年在甘肃敦煌玉门花海出土的一件西汉七棱觚,抄录了一份皇帝临终给皇太子的遗诏,以及一封边境士兵之间来往的私信。长期以来,学界对此已有很多研究。本文从语文学的角度重新讨论这件西汉木觚,对诏书和私信的字、词和文句都重新作了... 1977年在甘肃敦煌玉门花海出土的一件西汉七棱觚,抄录了一份皇帝临终给皇太子的遗诏,以及一封边境士兵之间来往的私信。长期以来,学界对此已有很多研究。本文从语文学的角度重新讨论这件西汉木觚,对诏书和私信的字、词和文句都重新作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诏书的历史背景和年代,认为诏书应是汉文帝给汉景帝的遗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木觚 汉简 诏书 汉文帝 晁错
下载PDF
淳化三年开封大疫与北宋政府的应对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毅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72-75,共4页
北宋淳化三年(992)五月,首都开封由于持续干旱和“大热”,引发疫病流行,造成京城地区大量民众死亡,从而引起北宋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封疫病的病因是由天气高温而引起,属中医温病学中暑温的范畴。北宋政府先后发布了三道诏令对开... 北宋淳化三年(992)五月,首都开封由于持续干旱和“大热”,引发疫病流行,造成京城地区大量民众死亡,从而引起北宋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封疫病的病因是由天气高温而引起,属中医温病学中暑温的范畴。北宋政府先后发布了三道诏令对开封疫病加以应对:一是颁布医学方书;二是派医、赐钱、赐药,令太医署负责治疗,派遣内庭人员人内侍省中黄门一人督察;三是遣使决狱。这些措施的施行,不仅使开封疫病得到有效的救治,而且也对宋代传染病防治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 疫病 宋太宗 诏令
原文传递
古鄯善国佉卢文简牍的形制、功用与辨伪 被引量:2
19
作者 关迪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93,144,共10页
本文考察了新疆古代鄯善国使用的佉卢文简牍的形制与功用,提出其形制深受汉地影响,有楔形检(kila-mutra)、矩形检(hasta-lekha)与不规则形简牍(ganana-prava爞nag'a)三种类型;就功用而言,楔形检用于国王颁布诏令,矩形检用于官员颁... 本文考察了新疆古代鄯善国使用的佉卢文简牍的形制与功用,提出其形制深受汉地影响,有楔形检(kila-mutra)、矩形检(hasta-lekha)与不规则形简牍(ganana-prava爞nag'a)三种类型;就功用而言,楔形检用于国王颁布诏令,矩形检用于官员颁发法律文书与私信往来,不规则形简牍用于记录收支。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一件征集来的佉卢文简牍进行了研究,从形制、字迹与语义三方面证明了该简牍是一件以真迹为基础的伪造文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佉卢文 简牍 鄯善 诏令
原文传递
辽代奉敕撰文墓志留白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铸 唐博闻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46-56,共11页
辽代出土墓志志石上存在着许多“留白”现象,尤其是官方奉敕墓志。除却个别志石形制上的非内容留白之外,志文内容中的留白更值得去探讨。主要有志首处的并序留白、志题换行留白、撰者官职前留白、撰者姓名间留白、奉敕处留白;墓志正文... 辽代出土墓志志石上存在着许多“留白”现象,尤其是官方奉敕墓志。除却个别志石形制上的非内容留白之外,志文内容中的留白更值得去探讨。主要有志首处的并序留白、志题换行留白、撰者官职前留白、撰者姓名间留白、奉敕处留白;墓志正文中的礼制留白和特殊留白;还有志尾的铭曰处留白、铭间留白和其他留白等。说明在辽代奉敕墓志撰刻的过程中存在一种相对固定的格式,而且这种格式在唐代墓志就已有众多体现,体现出辽代对唐代墓志撰刻风格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墓志 留白 奉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