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时桥梁碰撞分析的等效Kelvin撞击模型 被引量:51
1
作者 李忠献 岳福青 周莉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8-133,共6页
建立地震时桥梁碰撞分析的Kelvin撞击模型的参数确定方法。基于Hertz接触理论,考虑波动效应,按照最大撞击力与最大撞击变形的比值,确定Kelvin撞击模型的碰撞刚度;数值分析了影响Kelvin撞击模型阻尼系数取值的邻梁碰撞恢复系数。结果表明... 建立地震时桥梁碰撞分析的Kelvin撞击模型的参数确定方法。基于Hertz接触理论,考虑波动效应,按照最大撞击力与最大撞击变形的比值,确定Kelvin撞击模型的碰撞刚度;数值分析了影响Kelvin撞击模型阻尼系数取值的邻梁碰撞恢复系数。结果表明:Kelvin撞击模型的碰撞刚度随Hertz接触刚度、撞击速度以及短梁与长梁的长度比的增大而增大;波动效应对碰撞刚度的影响明显,不能忽略;邻梁碰撞恢复系数随撞击速度增大而减小,随短梁与长梁的长度比减小而减小;确定Kelvin撞击模型的碰撞刚度和邻梁碰撞恢复系数对城市桥梁的合理取值范围应分别为3×105kN/m―6×105kN/m和0.7―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地震 碰撞 Kelvin撞击模型 碰撞刚度 Hertz接触刚度 恢复系数 波动效应
下载PDF
点弹性碰撞问题之解析解 被引量:38
2
作者 诸德超 邢誉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9-103,共5页
把处于碰撞状态下之碰撞体与靶体看作是一个振动体系,于是可把弹性碰撞问题转化成该体系在部分体系(碰撞体)具有初始扰动速度下的振动响应问题而纳入常规的振动分析范畴.典型示例表明用这种对策可以方便地得到与波动解完全相同的结果.
关键词 碰撞 振动 波传播 接触 模态
下载PDF
冲击载荷作用下多孔材料复合结构防爆理论计算 被引量:41
3
作者 王宇新 顾元宪 孙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5-379,共5页
多孔材料具有减震和吸收冲击能量的特点,但是单一的多孔材料强度较低,为降低爆炸冲击载荷对结构的破坏,在混凝土墙壁或者两层装甲钢板中间添加一层或者几层多孔吸能材料(多孔聚氨酯、泡沫铝、铁等)构成多层复合抗爆结构,实现防爆和衰减... 多孔材料具有减震和吸收冲击能量的特点,但是单一的多孔材料强度较低,为降低爆炸冲击载荷对结构的破坏,在混凝土墙壁或者两层装甲钢板中间添加一层或者几层多孔吸能材料(多孔聚氨酯、泡沫铝、铁等)构成多层复合抗爆结构,实现防爆和衰减冲击波的功能。当炸药爆炸驱动飞片高速冲击多层复合结构时,多孔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被压实。由于多孔材料冲击波阻抗很低,能够大大地削减应力波的强度。在这个过程中,飞片的冲击能量被减小,和单层结构相比,防爆能力被提高。为研究多层复合结构的防爆机理,应用冲击载荷下的材料动态本构关系,对冲击波在“钢板—多孔材料—钢板”3层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和各层介质中的冲击载荷进行计算,并对应力波在多孔材料复合结构中的衰减变化过程进行一维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炸冲击 复合结构 多孔材料 应力波 防爆
下载PDF
用模态法识别结构弹性碰撞载荷的可行性 被引量:26
4
作者 邢誉峰 诸德超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60-566,共7页
本文在探讨杆的纵向和横向碰撞问题基础上,论证了用模态叠加法求解结构弹性撞击载荷的可行性。发展了识别撞击载荷的数值方法。用波传播理论、弹性接触理论和模态理论等有关知识对载荷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验证了所给方法的精度和... 本文在探讨杆的纵向和横向碰撞问题基础上,论证了用模态叠加法求解结构弹性撞击载荷的可行性。发展了识别撞击载荷的数值方法。用波传播理论、弹性接触理论和模态理论等有关知识对载荷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验证了所给方法的精度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接触 工程结构 工程动力学
下载PDF
半无限长弹性直杆受轴向冲击载荷作用的分叉问题 被引量:18
5
作者 滕宁钧 苏先樾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91-595,共5页
受轴向冲击载荷作用的弹性杆的屈曲问题曾被许多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过。本文以半无限长弹性直杆为研究对象,把这个问题作为由于轴向应力波的传播而导致的分叉问题,给出了它的正确提法,并通过实例作了具体的说明。
关键词 弹性 直杆 冲击 载荷 分叉 应力波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匣碰摩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书国 洪杰 陈萌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82-1288,共7页
提出了基于隐式-显式相结合的积分方法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匣碰摩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充分考虑了结构的低频线性稳态响应和碰摩引起的高频非线性瞬态响应.以某高压涡轮结构为例,仿真叶片-机匣碰摩的瞬态动力学过程,分析叶片的动力响应特征... 提出了基于隐式-显式相结合的积分方法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匣碰摩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充分考虑了结构的低频线性稳态响应和碰摩引起的高频非线性瞬态响应.以某高压涡轮结构为例,仿真叶片-机匣碰摩的瞬态动力学过程,分析叶片的动力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机匣碰摩过程中将产生影响应力分布的应力波并在叶身传导,碰摩结束后叶片将以低阶固有模态频率进行振动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碰摩 应力波 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离散元法在求解三维冲击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凯欣 高凌天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提出了三维连结型离散模型 ,建立了可实现连结型模型 (用于连续介质 ) 接触型模型 (用于非连续介质 )转化的三维离散元计算程序 ,用来模拟连续介质转变为非连续介质的力学过程 .利用该计算程序对冲击载荷下混凝土块体内 (连续体情况下 ... 提出了三维连结型离散模型 ,建立了可实现连结型模型 (用于连续介质 ) 接触型模型 (用于非连续介质 )转化的三维离散元计算程序 ,用来模拟连续介质转变为非连续介质的力学过程 .利用该计算程序对冲击载荷下混凝土块体内 (连续体情况下 )的应力波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将计算结果的数值与LS DYNA程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验证了该计算程序的计算精度 .在此基础上 ,模拟了混凝土块体的动态破坏 (连续介质向非连续介质转化 )过程 .其计算结果可用动画显示 ,得到的破坏形式与由实验得到的破坏形式相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法 三维模型 冲击载荷 应力波 动态破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直流互击式喷注单元雾化特性准直接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佳楠 费俊 +2 位作者 杨伟东 周立新 刘昌波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3-725,共13页
为实现直流互击式喷注单元雾化过程的数值求解并探究结构及工作参数对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一种树形自适应加密算法与流体容积(Volume-of-Fluid,VOF)方法实现了雾化过程的准直接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两股射流由喷射到撞击形成液膜,... 为实现直流互击式喷注单元雾化过程的数值求解并探究结构及工作参数对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一种树形自适应加密算法与流体容积(Volume-of-Fluid,VOF)方法实现了雾化过程的准直接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两股射流由喷射到撞击形成液膜,液膜进一步破碎形成液丝、液滴的全过程,获得了液膜的破碎长度、液滴的Sauter平均直径、雾化频率等雾化特性参数。通过将典型算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的有效性,给出了数值求解精度。探讨了撞击波的形成机理,分析了雾场液滴的尺寸分布规律,撞击夹角、孔径比、射流速度、动量比对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算法可以实现多相、多尺度雾化过程的数值求解;撞击波的形成是由于两股射流撞击时惯性力的不完全对称导致的;雾场液滴的尺寸分布近似服从Rosin-Rammler分布;撞击夹角的增大与射流速度的提高导致液膜的破碎长度减小,液滴的平均粒径减小,撞击夹角增大雾化频率呈减小的趋势,射流速度提高雾化频率呈增大的趋势;动量比为1而孔径比不为1时会形成凹形液膜,雾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斜;动量比主要影响雾场的偏斜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撞击雾化 雾化特性 树形结构 自适应加密 VOF 撞击波
下载PDF
冲击荷载对煤岩内部微结构演化及表面新生裂隙分布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洪宝 王中伟 +1 位作者 张欢 李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1-979,共9页
利用自制落锤式煤岩冲击加载试验装置,配合超声波检测设备,对型煤在不同冲击荷载作用下内部微结构及表面新生裂隙的发展演化规律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分析冲击荷载对型煤内部微结构演化产生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型煤内部微结构演化... 利用自制落锤式煤岩冲击加载试验装置,配合超声波检测设备,对型煤在不同冲击荷载作用下内部微结构及表面新生裂隙的发展演化规律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分析冲击荷载对型煤内部微结构演化产生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型煤内部微结构演化与冲击荷载作用次数、单次冲击能量大小、冲击能量施加顺序、冲击能量的累计效果等因素有关;型煤内部微结构的扩展和表面新生裂隙的出现、发展均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沿冲击荷载方向上比垂直冲击方向上变化显著;相同的冲击荷载作用下,型煤内部微结构总数量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呈现出“高速增加→平缓发展→急速增加”的趋势;不同冲击荷载作用时,随着单次冲击能量的增加,型煤内部微结构总数量呈指数函数关系增大,型煤表面新生裂隙局部化分布特点更为显著;型煤内部微结构演化对冲击能量由大到小进行施加更为敏感;冲击荷载对型煤内部微结构影响的累计效果也呈非线性规律,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不可简单等效为冲击能量的增加;型煤对冲击能量的吸收率随着单次冲击能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表现为大于一定值的较小冲击能量的累计效果要大于等值单次较大冲击能量对型煤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冲击荷载 内部微结构 表面裂隙 超声波 非线性
原文传递
静载荷与循环冲击作用下岩石损伤变量定义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16
10
作者 金解放 钟海兵 +2 位作者 吴越 郭钟群 周学进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85-90,共6页
选择合理参数定义损伤变量,对研究静载荷与循环冲击组合下岩石的损伤演化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动静组合加载实验装置,对岩石开展静载荷与循环冲击组合加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并依据现有定义静载荷作用下岩石或混凝土损伤变量的方法,... 选择合理参数定义损伤变量,对研究静载荷与循环冲击组合下岩石的损伤演化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动静组合加载实验装置,对岩石开展静载荷与循环冲击组合加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并依据现有定义静载荷作用下岩石或混凝土损伤变量的方法,从能否表征岩石动态疲劳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第1次冲击造成的损伤以及最终的合理损伤等3个角度,对定义岩石损伤变量的参数进行选择研究.结果表明,残余应变和波阻抗可以定义静载荷与循环冲击组合作用下岩石的损伤变量;与波阻抗相比,残余应变计算损伤变量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冲击 三维静载荷 损伤变量 波阻抗 残余应变
下载PDF
坚硬岩石在强冲击荷载作用近区的性状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葛涛 王明洋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6-311,共6页
根据坚硬岩石的性质,利用力学模型分析了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岩石破坏过程,经由弹性状态向内摩擦状态的转变,最终达到流体力学状态。通过对内摩擦状态的分析,认为在强冲击荷载区域的变形近似为一维变形状态。冲击荷载作用在岩石中产生的... 根据坚硬岩石的性质,利用力学模型分析了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岩石破坏过程,经由弹性状态向内摩擦状态的转变,最终达到流体力学状态。通过对内摩擦状态的分析,认为在强冲击荷载区域的变形近似为一维变形状态。冲击荷载作用在岩石中产生的应力波可以看作类似于冲击波的短波,在波阵面附近的某个狭窄区域内将发生参数的急剧变化。根据近区变形状态与质量守恒导出了侵彻近区的速度场表达式。根据短波的研究,给出了近区应力波的衰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坚硬岩石 冲击荷载 内摩擦 短波
下载PDF
煤体冲击破碎中应力波传递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岳龙旺 田取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36-239,共4页
依据相似材料模拟原理,针对性地选择了相似材料,模拟了煤体的结构,在研制的煤岩冲击破碎实验台上进行了冲击破碎试验。为确定煤体中冲击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冲击参数与煤体性质的动态响应提供了必要的试验数据。
关键词 煤体 冲击破碎 模拟试验 应力波 传递规律 采煤
下载PDF
土体受冲击时Rayleigh波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牛志荣 路国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83-1589,共7页
土体受冲击作用(或称强夯)时Rayleigh波(简称R波)的产生与传播对土体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重点研究了R波在强夯加固地基中的作用,并结合土体的振动特性,对R波的传播特点、影响深度、引起的变形和体积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R波为... 土体受冲击作用(或称强夯)时Rayleigh波(简称R波)的产生与传播对土体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重点研究了R波在强夯加固地基中的作用,并结合土体的振动特性,对R波的传播特点、影响深度、引起的变形和体积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R波为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波形,其影响深度约为一个波长左右,且对锤底土能起到加密作用,对夯坑以外的土表面在R波的传播过程中有变松作用。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成层地基土中R波弥散曲线的求解方法和科学估算强夯影响深度的方法。突破了一直沿用至今的Menard估算加固深度公式的局限。由此可得出,R波在强夯加固地基中有较大的贡献,并非是单纯的有害波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荷载 强夯 RAYLEIGH波 波长 有效加固波形
下载PDF
水中冲击波传播规律及在水压爆破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林 《爆破》 CSCD 1994年第4期45-48,共4页
炸药包在一定水深爆炸时,形成水中冲击波的运劝,同时形成水中气泡。本文通过分析炸药在水中爆轰后形成冲击波和气泡等现象,研究水中冲击波的传播和气泡上升的规律,并应用在水压爆破中,确定药包重量、入水深度、注水高度等参数的数值。
关键词 爆破 冲击波 水压爆破
全文增补中
冲击载荷下软钢梁早期响应的数值模拟和简化模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虞吉林 黄锐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4-469,共6页
冲击载荷作用下,梁的早期响应既有弹性变形也有塑性变形,两者相互耦合.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弹性弯曲波的传播是梁早期变形的主要机制,刚塑性简化理论预言的初始阶段中梁的“移行塑性铰”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本文提出的弹性... 冲击载荷作用下,梁的早期响应既有弹性变形也有塑性变形,两者相互耦合.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弹性弯曲波的传播是梁早期变形的主要机制,刚塑性简化理论预言的初始阶段中梁的“移行塑性铰”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本文提出的弹性理想塑性简化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固支软钢梁的早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钢梁 数值模拟 简化模型 弹塑性变形
下载PDF
含损伤材料的热粘塑性本构关系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永池 谭福利 +1 位作者 姚磊 胡秀章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9-298,共10页
对含损伤材料的热粘塑性本构关系进行了较全面和较系统的研究。首先对"半径回归方法"的本构公式给出了最一般性的严格证明,并讨论了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接着以应力空间中的屈服函数和Drucker公设为基础,以材料本构关系的内变... 对含损伤材料的热粘塑性本构关系进行了较全面和较系统的研究。首先对"半径回归方法"的本构公式给出了最一般性的严格证明,并讨论了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接着以应力空间中的屈服函数和Drucker公设为基础,以材料本构关系的内变量理论为工具,推导并建立了增量型热粘塑性本构关系的普适形式和计算流程。然后结合实践中最常用的几类本构模型,导出了所建立的增量型动态本构关系的具体形式,并简要总结了其各自的特点和意义。最后通过一些典型的波传播和高速冲击问题的算例,介绍了所建立的本构关系及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情况和效果,从而展示了其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本构关系 计算 热粘塑性材料 损伤
下载PDF
拦阻索冲击的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沈文厚 赵治华 +1 位作者 任革学 王宁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7,94,共6页
舰载机着舰时,尾钩冲击拦阻索导致索内应力动态向甲板两端传播。为研究拦阻索应力波传播规律及峰值决定因素,本文在多体动力学框架下,发展了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的具有接触碰撞功能的大位移索单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缓冲装置的拦阻系... 舰载机着舰时,尾钩冲击拦阻索导致索内应力动态向甲板两端传播。为研究拦阻索应力波传播规律及峰值决定因素,本文在多体动力学框架下,发展了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的具有接触碰撞功能的大位移索单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缓冲装置的拦阻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揭示了拦阻索受冲击后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分别在甲板两侧的导向轮和尾钩处,因横波的反射与叠加均造成了应力尖峰,而滑轮缓冲装置与钢索末端缓冲装置均能有效的降低索内应力峰值。拦阻系统中的钢索用轻质材料代替,亦能降低索内应力峰值。此外,建立的全尺寸舰载机拦阻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为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一种计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阻索 多体动力学 冲击 应力波
下载PDF
冲击波在多层结构中的传播 被引量:11
18
作者 盖京波 王善 杨世全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13,18,共3页
对水下冲击载荷在多层结构中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分界面上的应力和速度连续性条件得到透射波强度的解析表达式。从理论分析可以看出,舰船结构的多层防护体系对于减少爆炸冲击的损伤具有重要的作用,防护结构的波阻抗越大,防护... 对水下冲击载荷在多层结构中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分界面上的应力和速度连续性条件得到透射波强度的解析表达式。从理论分析可以看出,舰船结构的多层防护体系对于减少爆炸冲击的损伤具有重要的作用,防护结构的波阻抗越大,防护的效果越好,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多层防护结构在远场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毁伤或防护方面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结构 冲击波 塑性变形 破坏
下载PDF
分层介质冲击响应的SHPB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建国 高全臣 +3 位作者 陆华 梁书锋 黄博 杨卓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92-197,212,共7页
借助SHPB实验装置建立了用于分层介质动态性能研究和数据分析的实验方法,通过调整子弹速度进行反复试验,测得由C30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组成的硬-软分层介质在冲击荷载下的应力、应变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硬-软分层介质表现出... 借助SHPB实验装置建立了用于分层介质动态性能研究和数据分析的实验方法,通过调整子弹速度进行反复试验,测得由C30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组成的硬-软分层介质在冲击荷载下的应力、应变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硬-软分层介质表现出的塑性性质明显强于硬材料的塑性,在应力、应变增加时,弹性模量逐渐减小,软材料的吸能作用很好的保护了硬材料,说明硬-软分层介质具有很好的抗高速冲击和削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荷载 SHPB 分层介质 应力波 动力响应
下载PDF
Modeling on the shock wave in spheres hypervelocity impact on flat plates 被引量:10
20
作者 Ken Wen Xiao-Wei Chen De-Ning D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57-466,共10页
In hypervelocity impacts of projectiles into thin flat targets,shock initiation and interaction dominate the responses of projectiles and targets,and especially dominate the features of the debris cloud.To estimate th... In hypervelocity impacts of projectiles into thin flat targets,shock initiation and interaction dominate the responses of projectiles and targets,and especially dominate the features of the debris cloud.To estimate the geometric features of the wave front during the first complete propagation in the sphericalprojectile,the Geometric Propagation Model(GPM)is built in this paper to describe the geometry of the shock wave front,which proposes an ellipse contour as a function of time and equivalent speed.The GPM identifies the geometric features of the wave front as a function of time and impact velocity successfully.Combined with the GPM and SPH simulation,the shock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attenuation in the spherical-projectile have been obtained.Meanwhile,the attenuation of shock pressure and speed are presented as a function of impact velocity,respectively,and a method for obtaining the equivalent speed of the shock wave is proposed by the GPM.The GPM may be applicable to hypervelocity events involving any monolithic materials as long as the equivalent speed could be supplied from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GP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shock wave analysis provide a new insight into the processes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itiation of the debris clou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VELOCITY impact Shock wave NUMERICAL simulation DEBRIS CLOUD form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