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低速冲击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董慧民 安学锋 +3 位作者 益小苏 闫丽 苏正涛 包建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100,共12页
综述了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低速冲击响应研究进展。讨论了测试方法及相关影响参数,例如冲头的形状、冲击速率对复合材料冲击的影响;介绍了冲击损伤的类型,进一步描述了层压板结构参数(如层合板厚度,铺层和缝纫)、复合材料组... 综述了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低速冲击响应研究进展。讨论了测试方法及相关影响参数,例如冲头的形状、冲击速率对复合材料冲击的影响;介绍了冲击损伤的类型,进一步描述了层压板结构参数(如层合板厚度,铺层和缝纫)、复合材料组分材料性能(如纤维,树脂和纤维/树脂界面)以及预应力、环境条件等的影响;提出了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冲击响应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聚合物 冲击损伤 动态冲击 失效模式
下载PDF
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弹道冲击实验及破坏模式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元坤 张继伟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09年第1期24-28,56,共6页
本文用钢芯弹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作弹道冲击测试。得到了弹体的入射速度和剩余速度,比较了常见几种材料的弹道性能评价参数的差异,并考察侵彻破坏模式和靶体最后的损伤破坏形态。在300-800m/s冲击速度范围下观测了材料的冲击破坏形态,... 本文用钢芯弹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作弹道冲击测试。得到了弹体的入射速度和剩余速度,比较了常见几种材料的弹道性能评价参数的差异,并考察侵彻破坏模式和靶体最后的损伤破坏形态。在300-800m/s冲击速度范围下观测了材料的冲击破坏形态,发现机织复合材料受弹面和子弹出射面破坏形态不一样,受弹面主要是以纤维的压缩、剪切破坏以及基体开裂为主,出射面以纤维的拉伸、厚度方向的纱线断裂为主要破坏模式。通过对破坏模式和形态的分析,可以帮助建立更加准确的破坏准则,从而在设计抗弹材料时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 弹道冲击 破坏模式
下载PDF
破片模拟弹侵彻钢板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侯海量 朱锡 +2 位作者 谷美邦 梅志远 陈昕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83,88,共7页
根据破片模拟弹侵彻钢板的实验研究,采用MSC.Dytran对破片模拟弹侵彻钢板的侵彻过程、侵彻特性、钢板的破坏模式以及弹体的侵彻速度、靶板的侵彻阻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破片模拟弹冲击钢... 根据破片模拟弹侵彻钢板的实验研究,采用MSC.Dytran对破片模拟弹侵彻钢板的侵彻过程、侵彻特性、钢板的破坏模式以及弹体的侵彻速度、靶板的侵彻阻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破片模拟弹冲击钢装甲的侵彻过程可大致分为初始接触、弹体侵入、剪切冲塞和穿甲破坏4个阶段.有限元分析的破片模拟弹侵彻特性及靶板破坏模式与实验观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在靶板破口的正面,与弹体平面凸缘两端接触的部分,变形以剪切为主,而与切削面接触的部分,以挤压变形为主;靶板破口背面为剪切冲塞破坏;有限元模拟的弹体剩余速度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弹体侵彻过程中弹靶作用界面的速度和侵彻速度近似呈线性变化.有限元分析结果还表明,采用适当的模型,有限元法能较好地模拟破片模拟弹侵彻钢板的侵彻过程、侵彻特性以及钢板的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破片模拟弹 侵彻 冲击 破坏模式 装甲
下载PDF
低速冲击下金属蜂窝夹芯板抗侵彻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尚军 秦庆华 +5 位作者 张威 夏元明 于学会 张建勋 王彬文 王铁军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利用落锤冲击试验系统,研究了金属蜂窝夹芯板在低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抗侵彻行为。试验获得了平头、半球形和锥形锤头冲击下蜂窝夹芯板的破坏模式和力-位移曲线,分析了锤头形状和芯材厚度对夹芯板最终破坏模式、力-位移曲线和临界破坏能... 利用落锤冲击试验系统,研究了金属蜂窝夹芯板在低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抗侵彻行为。试验获得了平头、半球形和锥形锤头冲击下蜂窝夹芯板的破坏模式和力-位移曲线,分析了锤头形状和芯材厚度对夹芯板最终破坏模式、力-位移曲线和临界破坏能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夹芯板在平头、半球形和锥形锤头冲击下上面板分别产生了圆形剪切、圆形拉伸和钻石形的最终失效模式,下面板的最终失效模式分别为圆形剪切、瓣形开裂和瓣形开裂;金属蜂窝夹芯薄板在锥形锤头和半球形锤头冲击下的力-位移曲线会出现单峰模式,金属蜂窝夹芯厚板在锥形锤头和半球形锤头冲击下的力-位移曲线则是双峰模式,而在平头锤头冲击下的金属蜂窝夹芯板的力-位移曲线均为双峰模式;金属蜂窝夹芯薄板抵抗半球形锤头侵彻的能力最好,抵抗平头锤头侵彻的能力最差,而金属蜂窝夹芯厚板抵抗锥形锤头侵彻的能力最好,抵抗平头锤头和半球形锤头侵彻的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蜂窝 夹芯板 抗侵彻 低速冲击 破坏模式
原文传递
低速冲击下纤维金属层合板的损伤模式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马玉娥 胡海威 熊晓枫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2-566,7,共7页
为研究低速冲击下纤维金属层合板(FMLs)的损伤特点,对由玻璃纤维和2024-T3铝合金交替层压而成的层合板进行了落锤低速冲击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2024-T3铝板进行了对比;分析了FMLs的动态冲击响应并根据各能量下的损伤情况总结了其损伤规... 为研究低速冲击下纤维金属层合板(FMLs)的损伤特点,对由玻璃纤维和2024-T3铝合金交替层压而成的层合板进行了落锤低速冲击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2024-T3铝板进行了对比;分析了FMLs的动态冲击响应并根据各能量下的损伤情况总结了其损伤规律。结果表明:冲击后裂纹长度、凹坑深度等随冲击能量的变化关系曲线上存在裂纹产生、裂纹分叉和完全穿透三个转折点。为研究冲击过程中层间相互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FMLs的低速冲击后动态响应,讨论了FMLs中铝层和纤维层之间的分层等情况,各分层大致呈椭圆状,其长轴与轧制方向垂直。同时将冲击能量为15J和45J下的模拟载荷-时间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其最大载荷误差分别为10.2%和5.6%,从而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金属层合板 低速冲击 动态响应 损伤模式 损伤演化
下载PDF
球形弹丸超高速正撞击Whipple防护结构损伤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林木森 庞宝君 +1 位作者 龚海鹏 张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86-1692,共7页
为了掌握航天器防护结构受空间碎片高速撞击的防护性能及其损伤破坏模式,采用二级轻气炮结合高速X光照相系统,对球形弹丸超高速正撞击5A06铝合金Whipple防护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铝合金Whipple防护结构的防护屏和舱... 为了掌握航天器防护结构受空间碎片高速撞击的防护性能及其损伤破坏模式,采用二级轻气炮结合高速X光照相系统,对球形弹丸超高速正撞击5A06铝合金Whipple防护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铝合金Whipple防护结构的防护屏和舱壁在弹丸撞击速度为2.0~5.2km/s、弹丸直径为4mm和6.35mm及防护屏厚度为0.5mm、1.5mm、2mm和3mm区间的损伤模式,总结了防护屏穿孔和舱壁损伤随弹丸撞击速度、弹丸直径以及防护屏厚度变化的规律。根据高速X光照片分析了碎片云速度和形态的变化趋势,进而从碎片云角度对舱壁损伤模式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超高速撞击 损伤模式 WHIPPLE防护结构 5A06铝合金
下载PDF
铝蜂窝夹层板低速冲击响应及损伤模式的参数化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谢素超 井坤坤 +2 位作者 冯哲骏 马闻 汪浩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60-3074,共15页
以铝蜂窝夹层板为对象,通过低速落锤试验及包含面板、胶层及蜂窝的细节仿真模型,探究了蜂窝胞元直径、蜂窝壁厚、面板厚度及冲头半径参数影响下低速冲击响应曲线及损伤模式的变化情况,确定在试验工况下的3种损伤模式:芯层屈曲、芯层剪... 以铝蜂窝夹层板为对象,通过低速落锤试验及包含面板、胶层及蜂窝的细节仿真模型,探究了蜂窝胞元直径、蜂窝壁厚、面板厚度及冲头半径参数影响下低速冲击响应曲线及损伤模式的变化情况,确定在试验工况下的3种损伤模式:芯层屈曲、芯层剪切及夹层板穿透,其中芯层剪切模式具有更好的吸能分布。结果表明:蜂窝胞元直径与蜂窝壁厚对冲击响应与损伤模式具有类似的影响,面板厚度增加可以较大程度地提升抗冲击性能,冲头半径的大小会显著影响损伤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上述参数相关的损伤模式极限载荷公式,绘制相应的损伤模式图,为铝蜂窝夹层板的抗冲击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蜂窝夹层板 低速冲击 参数化影响 冲击损伤模式 极限载荷
原文传递
不同层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纬平针织复合材料冲击损伤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翠玉 杨雪 +1 位作者 冯亚男 罗岳文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7-564,共8页
研究了不同层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环氧树脂纬平针织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并讨论了其冲击损伤模式。复合材料板分别为4、6、8层纬平针织结构,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层合而成,以不同的冲击能量(10~55J)冲击复合... 研究了不同层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环氧树脂纬平针织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并讨论了其冲击损伤模式。复合材料板分别为4、6、8层纬平针织结构,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层合而成,以不同的冲击能量(10~55J)冲击复合材料板直至层合板被穿透,得到冲击能量与吸收能量关系图以及接触力-挠度曲线。分析了不同冲击能量下,复合材料中织物的损伤形式和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针织结构复合材料中,8层纬平针织结构承受载荷的能力最强,6层纬平针织结构次之,4层纬平针织结构最差;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3种试样的冲击挠度均增大;基体开裂、纤维断裂是试样被渗透时有效的损伤模式,基体和纤维断裂是试样被穿孔时有效的损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平针织结构 复合材料 VARTM 冲击性能 损伤形式
原文传递
弹体头部形状对碳纤维层合板抗冲击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邓云飞 蔡雄峰 +1 位作者 曾宪智 杨永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6-92,共7页
为研究弹体头部形状对碳纤维层合板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利用一级气炮发射卵形头弹、半球形头弹和平头弹,对2 mm厚碳纤维层合板进行了冲击实验。利用公式拟合处理实验数据,揭示弹体头部形状对靶板弹道极限与能量吸收的影响,并且分析靶板冲... 为研究弹体头部形状对碳纤维层合板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利用一级气炮发射卵形头弹、半球形头弹和平头弹,对2 mm厚碳纤维层合板进行了冲击实验。利用公式拟合处理实验数据,揭示弹体头部形状对靶板弹道极限与能量吸收的影响,并且分析靶板冲击损伤形貌及机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平头弹弹道极限最高,半球形头弹次之,卵形头弹最低。弹体在低速度冲击时,弹体头部形状对靶板能量吸收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平头弹冲击时,靶板迎弹面受到均匀分布的环向剪切力,纤维同时被剪切,基体发生大面积剪切破坏。半球形头弹冲击时,靶板迎弹面受到非均匀分布的剪切力和挤压作用,纤维发生剪切断裂和拉伸断裂,基体发生剪切破坏和挤压破碎。卵形头弹冲击时,纤维发生单一的拉伸断裂,而基体则发生挤压破碎。弹体头部形状对靶板损伤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迎弹面和中部纤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体 靶体 弹道极限 撞击 损伤模式
下载PDF
船舶撞击荷载作用下高桩墩的破坏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宇 吕杨 +1 位作者 齐广政 孙熙平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2,共8页
提出了以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试算输入不同简化撞击力-时间荷载曲线,计算结构的动力响应与现场检测结果一致为准则,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船撞结构损伤破坏的数值分析方法。以中泉石化船撞高桩系缆墩事故为背景,运用通用有限元显示动力分... 提出了以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试算输入不同简化撞击力-时间荷载曲线,计算结构的动力响应与现场检测结果一致为准则,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船撞结构损伤破坏的数值分析方法。以中泉石化船撞高桩系缆墩事故为背景,运用通用有限元显示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建立了高桩系缆墩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所提出的方法计算分析了受撞系缆墩的破坏过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撞击时间为13.75 s时,系缆墩残余位移与现场检测结果一致,系缆墩在船舶撞击作用下墩台发生剪切破坏的现象与事故现场相符;同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系缆墩灌注桩混凝土在嵌岩端上部发生不同程度破坏,钢套筒进入屈服阶段;对系缆墩结构整体进行损伤等级评估,属于中等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系缆墩 撞击 损伤 破坏模式
下载PDF
Peridynamic modelling of impact damage in three-point bending beam with offset notch 被引量:4
11
作者 Ning LIU Dahsin LIU Wu ZHOU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7年第1期99-110,共12页
The nonlocal peridynamic theory has been proven to be a promising method for the material failure and damage analyses in solid mechanics. Based upon the integro-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eridynamics enables predicting... The nonlocal peridynamic theory has been proven to be a promising method for the material failure and damage analyses in solid mechanics. Based upon the integro-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eridynamics enables predicting the complex fracture phenomena such as spontaneous crack nucleation and crack branching, curving, and arrest. In this paper, the bond-based peridynamic approach is used to study the impact damage in a beam with an offset notch, which is widely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ixed I-II crack propagation in brittle materials. The predictions from the peridynamic analysis agree well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fracture behaviors of the beam under the impact load, such as crack initiation, curving, and branching, rely on the location of the offset notch and the impact speed of the drop ham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DYNAMICS impact damage crack propagation fracture mode
下载PDF
ESTM-fabric/3266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响应及冲击后压缩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慧民 闫丽 +3 位作者 安学锋 钱黄海 苏正涛 益小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47,共7页
基于“离位”技术,分别开发两种新型聚醚砜(PES)点阵附载型(ES-L)和PES无规附载U3160织物型(ES-R)ES^TM-fabric织物,采用RTM工艺制备ES^TM-fabric织物增强3266中温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ES^TM-fabric/3266),对其进行冲击阻抗及冲击后压缩... 基于“离位”技术,分别开发两种新型聚醚砜(PES)点阵附载型(ES-L)和PES无规附载U3160织物型(ES-R)ES^TM-fabric织物,采用RTM工艺制备ES^TM-fabric织物增强3266中温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ES^TM-fabric/3266),对其进行冲击阻抗及冲击后压缩测试,并利用荧光显微镜、SEM结果分析离位增韧机理,还对比研究未增韧U3160织物增强3266中温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低速冲击测试结果表明:相比未增韧U3160/3266(ES-U),ES^TM-fabric/3266的起始损伤阈值载荷显著提高,冲击损伤面积明显减少,裂纹扩展更加平缓,且以层内基体裂纹、纤维束内的纤维-基体脱粘和局部铺层断裂为主。ES-L的CAI值比ES-U增大了37%。ES-R层间出现均布式相反转结构,ES-L层间存在硬相区(富BMI连续相)和软相区(富PES连续相/3266相反转结构);ES-L的相结构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应力集中、耗散冲击能量,从而使其表现出最佳的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韧技术 冲击行为 损伤容限 损伤模式 树脂转移模塑(RTM)
下载PDF
不同铺层厚度复合材料的低速冲击特性与损伤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郝扣安 王振清 周利民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1-671,共11页
复合材料凭借其轻质、高强的特性逐渐在工程材料界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的研究也一直吸引着诸多研究学者的关注.为表征不同铺层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抗冲击性能,利用自由落体冲击设备,进行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实验研... 复合材料凭借其轻质、高强的特性逐渐在工程材料界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的研究也一直吸引着诸多研究学者的关注.为表征不同铺层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抗冲击性能,利用自由落体冲击设备,进行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实验研究.给出了不同冲击能量下的损伤模式,并利用位移、速度、接触力以及能量的时间变化曲线,深入分析了侵入和穿透两种损伤模式的特点.研究发现,随着铺层厚度的增加,复合材料在冲击过程中吸收的能量也随之增加.引入能量平衡法,基于体系的能量守恒定律,利用Newton-Raphson数值方法求解了侵入损伤模式下的接触力大小,通过实验结果给定挠度求解了对应的速率变化情况,并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损伤模式 能量平衡法
下载PDF
冰雹形状及重复加载对叶表皮细胞壁仿生结构撞击损伤影响分析
14
作者 王海文 徐丹 +2 位作者 陈墨林 叶仁传 任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7-232,240,共7页
为了提高纤维轻量化构件的冰雹载荷防护性能,基于高垂直刚度特性的叶表皮细胞壁仿生结构(a biomimetic isosceles trapezoid corrugated lattice cellular, bio-ITCLC),构建基体为涤纶纤维层合材料的仿生夹层结构数值模型,分析了冰雹形... 为了提高纤维轻量化构件的冰雹载荷防护性能,基于高垂直刚度特性的叶表皮细胞壁仿生结构(a biomimetic isosceles trapezoid corrugated lattice cellular, bio-ITCLC),构建基体为涤纶纤维层合材料的仿生夹层结构数值模型,分析了冰雹形状、速度及重复撞击对叶表皮细胞壁仿生夹层结构力学行为及动态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撞击接触力随冰雹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在相同撞击速度条件下,接触力峰值、初始上升率均随冰雹接触面的增大而提高,但加载时间减小;柱形及锥形冰雹的接触力峰值随撞击速度的增大而线性增长,半球形冰雹的接触力峰值与撞击速度呈抛物线关系。bio-ITCLC仿生夹层结构在柱形、半球形和锥形冰雹下的损伤模式分别为撞击区域屈曲压溃而引起纤维断裂、压痕导致的纤维断裂及基体开裂、仿生芯层与上层面板的分层失效。重复撞击并不改变仿生结构的失效模式,但bio-ITCLC仿生夹层结构的基体分层及累积损伤范围随冰雹重复撞击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表皮细胞壁仿生结构(bio-ITCLC) 冰雹形状 重复撞击 损伤模式
下载PDF
Influence of Low-velocity Impact on Damage Behavior of Carbon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被引量:3
15
作者 ZHANG Xiaoyu ZHOU Ruoyu +2 位作者 CHEN Jianzhong LV Yong CAO Dongfe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20年第3期482-487,共6页
A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was utilized to study the low-velocity impact damage of domestic carbon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CFRC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ow-velocity ... A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was utilized to study the low-velocity impact damage of domestic carbon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CFRC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ow-velocity impact damage induced pits and longitudinal cracks on the front side,oblique cracks and delaminationin on the back side.The pit depth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impact energy.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umerical analysis strain history curve was similar to th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strain history curve,which verified the accuracy of numerical analysis in which the Hashin failure criterion was used.The work provides basic data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omestic carbon fiber,and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replacing imported carbon fibers with domestic carbon fi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estic carbon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low-velocity impact Hashin failure criterion damage mode strain history curve
下载PDF
记及压应力的内聚力单元及其厚度对复合材料分层损伤预测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双喜 李雪芹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5,共6页
内聚力单元可以同时预测分层的起始和扩展,但单元尺寸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而且无法模拟压应力导致的界面失效。首先,建立不同内聚力单元计算厚度的双悬臂梁模型、端边加载模型和冲击动力学模型,模拟分层损伤演化过程,研究内聚力单元厚... 内聚力单元可以同时预测分层的起始和扩展,但单元尺寸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而且无法模拟压应力导致的界面失效。首先,建立不同内聚力单元计算厚度的双悬臂梁模型、端边加载模型和冲击动力学模型,模拟分层损伤演化过程,研究内聚力单元厚度对载荷-位移曲线和界面损伤面积的影响;然后,通过子程序自定义内聚力单元的本构关系,考虑压缩应力引起的复合材料层间界面失效;最后,分析考虑压应力引起的界面层失效对复合材料冲击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内聚力单元厚度对界面层的损伤面积影响明显;相同的载荷条件下,内聚力单元厚度越大,界面损伤面积越小;考虑压缩应力引起的界面层失效,界面损伤面积较大且界面失效包含压缩和剪切两种失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 内聚力单元 单元厚度 冲击 损伤面积 破坏模式
下载PDF
某矿山高溜井三维可视化模型的井壁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波 周德照 +1 位作者 韩文文 王瑞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1期57-59,96,共4页
溜井是地下金属矿山最重要的采矿工程之一,井下开采的全部矿岩都由此集中贮藏和转运,它的稳定畅通与否对矿山生产影响极大。由于溜井工程环境复杂,又长期受冲击载荷作用,稳定条件恶劣,主溜井破坏,轻者需停产长时间进行返修,严重者井筒报... 溜井是地下金属矿山最重要的采矿工程之一,井下开采的全部矿岩都由此集中贮藏和转运,它的稳定畅通与否对矿山生产影响极大。由于溜井工程环境复杂,又长期受冲击载荷作用,稳定条件恶劣,主溜井破坏,轻者需停产长时间进行返修,严重者井筒报废,影响生产,给矿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探究某矿山高溜井井壁破坏特征,针对该高溜井垮塌部位进行三维激光探测,获得高溜井破坏部位三维实体模型,进而建立溜井垮塌三维模型及垮塌结构图。并分析溜井垮塌主要原因为矿岩对溜井壁的冲击,造成溜井垮塌。垮塌方式与矿岩运动方向和井壁法向夹角有关,当夹角小于45°时,破坏形式以冲击破坏为主;大于45°时,则以剪切破坏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溜井 冲击 损伤破坏 垮塌方式
下载PDF
温度对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葛辛辛 赵南 +3 位作者 杨骏 屈毫拓 欧阳旭宇 张攀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9期178-184,共7页
目的 研究室温和低温下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的冲击性能。方法 通过开展低速冲击试验和冲击后的压缩试验,对冲击响应曲线、冲击损伤容貌、压缩失效模式和剩余压缩强度进行分析,探讨冲击时的环境温度对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冲击性能的影... 目的 研究室温和低温下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的冲击性能。方法 通过开展低速冲击试验和冲击后的压缩试验,对冲击响应曲线、冲击损伤容貌、压缩失效模式和剩余压缩强度进行分析,探讨冲击时的环境温度对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 冲击后的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存在凹坑、分层、基体裂纹和纤维断裂等多种失效模式,压缩失效模式主要表现为横贯冲击损伤区域截断式破坏失效。结论 低温环境增强基体强度,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程度,从而提高编织复合材料结构的剩余压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损伤 失效模式 压缩强度
下载PDF
含低速冲击损伤层合板的压缩破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淡 张博平 江兴亨 《航空工程进展》 2013年第4期503-508,526,共7页
层合板低速冲击后的压缩破坏研究对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按照ASTM D7136、D 7137试验标准对CCF300/5228层合板进行低速冲击和压缩试验;基于累积损伤理论,以低速冲击数值仿真得到的损伤作为初始损伤,结合应变失效准则和材料... 层合板低速冲击后的压缩破坏研究对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按照ASTM D7136、D 7137试验标准对CCF300/5228层合板进行低速冲击和压缩试验;基于累积损伤理论,以低速冲击数值仿真得到的损伤作为初始损伤,结合应变失效准则和材料性能退化方法,建立含低速冲击损伤层合板的压缩破坏分析模型;使用该模型研究CCF300/5228层合板的损伤演化过程和剩余压缩强度。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试验过程中的损伤现象,预测含冲击损伤层合板的剩余压缩强度;损伤扩展和破坏模式与试验结果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损伤 剩余压缩强度 破坏模式
下载PDF
水下爆炸冲击下码头结构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利平 张锋 +1 位作者 彭雄 郭锦泽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5,共9页
为探究水下爆炸冲击对码头结构的结构损伤,开展爆炸荷载下高桩码头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基于ALE多物质流固耦合法,建立了码头结构的水下爆炸Lagrange-Euler全耦合模型,基于Cole经验公式,验证了模拟的可靠性,研究了起爆距离、起爆深度以... 为探究水下爆炸冲击对码头结构的结构损伤,开展爆炸荷载下高桩码头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基于ALE多物质流固耦合法,建立了码头结构的水下爆炸Lagrange-Euler全耦合模型,基于Cole经验公式,验证了模拟的可靠性,研究了起爆距离、起爆深度以及TNT当量对码头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水下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所有桩柱产生不同程度损伤,码头端部的第一根桩柱底部基岩区域以及与横梁相连的基岩区域塑形损伤破坏较为严重;当TNT炸药的起爆距离较小时,桩柱上的反射波要强于水底面的反射波,并会与之相抵消,作用在桩柱上的反射稀疏波会随之削弱;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起爆点到自由水面的距离与起爆点至基础底面距离之差的绝对值越大时,爆炸荷载作用于码头结构上的压力峰值会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爆炸冲击荷载 全耦合算法 高桩码头 动态响应 损伤破坏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