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遥感图像分割模型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航 汪西莉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172,共11页
针对遥感图像目标密集、尺度不一、存在遮挡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遥感图像分割模型用于目标分割。该模型建立在深度图像分割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在高低层特征融合之前采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对低层特征进行加权处理,增强目标特征... 针对遥感图像目标密集、尺度不一、存在遮挡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遥感图像分割模型用于目标分割。该模型建立在深度图像分割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在高低层特征融合之前采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对低层特征进行加权处理,增强目标特征并抑制背景特征,提高信息的融合效率。为进一步增强模型对目标特征的响应能力,提出位置注意力机制对解码阶段最后的特征进行处理。最后,将加权融合后的特征图上采样到原图大小并预测像素类别。在两个遥感道路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并与相关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遥感影像道路提取中性能优异,可应用于复杂的遥感影像目标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神经网络 遥感图像 目标分割 注意力机制
原文传递
P-GMAW熔池双面视觉传感与图像处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闫志鸿 张广军 +1 位作者 高洪明 吴林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3-596,共4页
视觉是手工焊接最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为了模拟这一过程,建立了一套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P-GMAW)的双面实时视觉传感系统.利用被动光源视觉传感方法,研究了P-GMAW正反面熔池成像的滤光方法、成像时间、成像机理.结果表明,利用中心波长... 视觉是手工焊接最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为了模拟这一过程,建立了一套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P-GMAW)的双面实时视觉传感系统.利用被动光源视觉传感方法,研究了P-GMAW正反面熔池成像的滤光方法、成像时间、成像机理.结果表明,利用中心波长为665nm的窄带滤光片在脉冲基值结束期间取像,可以获取清晰的P-GMAW正面熔池图像;利用中性减光技术,可以获取清晰的反面熔池图像.分析表明,正反面成像的主要光源均来自于熔池的自身辐射,因此,成像质量可靠.针对不同的熔池图像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图像处理算法,实现了正反面熔池边界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MAW 熔池 视觉传感 成像机理 边界提取
下载PDF
免疫抑制宿主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及发病机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伍建林 施裕新 +1 位作者 刘晋新 张志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5-419,共5页
免疫抑制宿主并发肺结核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影像学检查在该类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介绍常见的免疫抑制宿主如艾滋病和糖尿病等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发病机制,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影像学诊断水平。
关键词 肺结核 免疫抑制 艾滋病 影像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基于YOLOv3改进的火焰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彬彬 帕孜来·马合木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81-288,共8页
针对火灾中小目标、多目标、边缘模糊等导致的检测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3(You only look once, v3)改进的火焰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改进的特征金字塔网络对局部信息进行二次利用。然后,设计大尺度全卷积模块以获取不同... 针对火灾中小目标、多目标、边缘模糊等导致的检测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3(You only look once, v3)改进的火焰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改进的特征金字塔网络对局部信息进行二次利用。然后,设计大尺度全卷积模块以获取不同尺度的全局空间信息,用改进的通道空间注意力机制提高有效信息,并抑制无用信息。最后,用完全交并比和Focal Loss作为损失函数,以提高难识别目标的检测精度和缓解数据集不平衡的问题。在自制火焰数据中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较快的检测速度,平均精度均值高达89.82%,检测速度可达到20.2FPS(每秒传输帧数),能满足火灾检测的实时性和高效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目标检测 特征金字塔 全卷积模块 注意力机制 损失函数
原文传递
地下方形空洞地质雷达成像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韩佳明 牛宇凯 +2 位作者 刘明明 郭亚南 金超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5-692,共8页
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等原因,城市地下方形空洞“多”、“密”、“乱”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地质雷达方形空洞扫描图像解析并不明确。基于地质雷达扫描探测全过程,将雷达紧贴地面扫描地下方形空洞的图像对称轴左侧细分为3个阶段,建立各阶段... 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等原因,城市地下方形空洞“多”、“密”、“乱”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地质雷达方形空洞扫描图像解析并不明确。基于地质雷达扫描探测全过程,将雷达紧贴地面扫描地下方形空洞的图像对称轴左侧细分为3个阶段,建立各阶段水平距离与回波延时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不同埋深、不同大小条件下方形空洞地质雷达扫描图像的变化情况,结合探测实例实现地下方形空洞地质雷达成像机理的科学解释。总结出均匀介质中地下方形空洞雷达扫描图像对称轴左侧3个阶段分别为斜率不变的连续直线,单调递减的连续凹曲线和与水平距离无关的连续水平直线;随着埋深与空洞大小的增大,曲线图像趋于缓和,曲线的特征体现出张开弧度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形空洞 地质雷达 探测 成像机理 图像解释
下载PDF
引入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高光谱图像分类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文豪 何敬 刘刚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62-169,共8页
近年来,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方法因不用进行复杂的数据预处理和特征设计逐渐成为高光谱图像分类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现有的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结合高光谱图像数据特点,提出了一种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残差结... 近年来,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方法因不用进行复杂的数据预处理和特征设计逐渐成为高光谱图像分类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现有的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结合高光谱图像数据特点,提出了一种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残差结构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空谱特征,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对提取的特征进行重标定。根据特征重要性的不同,注意力机制对不同通道上的特征赋予不同的权重,突出重要特征,抑制次要特征,从而提高分类的精度。在两个公开的高光谱数据集Indian Pines和Pavia University上进行了实验。当数据集的空间邻域大小设置为19×19,Indian Pines以3∶1∶6的比例划分样本,Pavia University以1∶1∶8的比例划分样本时,数据集的分类精度最优,平均总体分类精度为99.55%,平均分类精度为99.31%,平均Kappa系数为99.45%。实验结果表明,引入残差结构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提取高光谱图像的深层空谱特征,注意力机制对特征进行重新标定,强化了重要特征,从而有效提高了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高光谱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结构 注意力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医学影像实验室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陈珊珊 汪红志 +2 位作者 夏天 徐罗元 冷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107,共7页
针对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依赖实践场地、实践时间有限和成像过程封闭不可见等实践教学难题,在加快促进高质量健康人才培养培训的背景下,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医学影像实验室。从成像对象物理数据生成、成像数据虚... 针对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依赖实践场地、实践时间有限和成像过程封闭不可见等实践教学难题,在加快促进高质量健康人才培养培训的背景下,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医学影像实验室。从成像对象物理数据生成、成像数据虚拟采集、数字孪生驱动的迭代优化设计和应用开发4个方面给出构建过程。智能医学影像实验室具备成像参数均可开放设置、数据采集过程动态可视、可辅助设备的研发验证等优势,满足DR、CT、MRI、PET设备和放射测量设备实践教学的在线开展,推动了实践教学体系和实验室功能的重塑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元宇宙 数字孪生 医学影像 机理建模
下载PDF
Nanoparticle-immersed paper imprinting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reveals uptake and translocation mechanism of pesticides in plants 被引量:8
8
作者 Xinzhou Wu Run Qin +7 位作者 Hanxiang Wu Guangkai Yao Yue Zhang Ping Li Yizhu Xu Zhixiang Zhang Zhibin Yin Hanhong Xu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611-620,共10页
Design and discovery of carrier-mediated modified pesticides are vital for reducing pesticide dosage and increasing utilization,yet it remains a great challenge due to limited insights into plant translocation mechani... Design and discovery of carrier-mediated modified pesticides are vital for reducing pesticide dosage and increasing utilization,yet it remains a great challenge due to limited insights into plant translocation mechanisms.Nanostructure/nanoparticle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strategy has established itself as a preferential analytical tool for biological tissue analysis,where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plant sciences are hindered with regard to the inability to slice plant leaves and petals.Herein,we report gold nanoparticle(AuNP)-immersed paper imprinting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MSI)for the spatiotemporal visualization of pesticide translocation in plant leaves.This approach plays a dual role in preserving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improving ionization efficiency for pesticides regardless of imaging artifacts due to homogenous AuNP deposition.Using this MSI platform,we proposed the elaborate plant translocation mechanism of agrochemicals for the first time,which is currently poorly understood.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carrier-mediated pesticides can be clearly visualized,including crossing of plasma membranes by transporters,translocation downward in stems through the phloem,diffusion to the xylem and,conversely,accumulation at margins of the treated leaves.Moreover,this AuNP-assisted paper imprinting method could be highly compatible with laser-based MSI instruments,expediting researches across a broad range of fields,especially in nanomaterial development and life sc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 nanoparticles nanoparticle-immersed paper imprinting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plant translocation mechanism carrier-mediated pesticides
原文传递
造影剂肾病的分子影像学诊断和防治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刘之荷 万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718-724,共7页
随着造影剂在现代医学的广泛应用,造影剂肾病(CIN)也引起临床上更多关注。造影剂肾病是指在血管造影或是其他医疗过程中使用碘造影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是仅次于肾灌注不足和肾毒性药物所致肾损伤的医源性急性肾损害的第3大病因。CIN可... 随着造影剂在现代医学的广泛应用,造影剂肾病(CIN)也引起临床上更多关注。造影剂肾病是指在血管造影或是其他医疗过程中使用碘造影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是仅次于肾灌注不足和肾毒性药物所致肾损伤的医源性急性肾损害的第3大病因。CIN可产生延长住院时间、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引起其他血管事件、增加病死率等后果,目前CIN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防治重点在于早期评估及预防。本文综述了2014年以来CIN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分子影像学诊断、危险因素以及风险预测、造影剂选择、造影剂代谢监测、药物联合水化疗法、基因治疗、中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的防治进展,以期为CIN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 分子标志物 分子影像学 病理生理机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地下圆形空洞地质雷达成像机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佳明 刘明明 +2 位作者 牛宇凯 郭亚南 金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0130-10137,共8页
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等原因,城市地下圆形空洞“多”“密”“乱”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地质雷达圆形空洞扫描图像解析并不明确。基于地质雷达扫描探测全过程,将雷达紧贴地面扫描地下圆形空洞的全过程图像细分为三个阶段,建立各阶段水平距离... 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等原因,城市地下圆形空洞“多”“密”“乱”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地质雷达圆形空洞扫描图像解析并不明确。基于地质雷达扫描探测全过程,将雷达紧贴地面扫描地下圆形空洞的全过程图像细分为三个阶段,建立各阶段水平距离与回波延时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不同埋深,不同半径条件下圆形空洞地质雷达扫描图像的变化情况,结合探测实例实现地下圆形空洞地质雷达成像机理的科学解释。总结出地下圆形空洞雷达扫描图像对称轴左侧为单调递减的连续凹函数,厚度由不断增大至稳定;对称轴右侧为单调递增的连续凹函数,厚度由稳定至不断减小;随着埋深与半径增大,曲线曲率减小,曲线图像趋于缓和,曲线的特征体现出张开弧度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空洞 地质雷达 探测 成像机理 图像解释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偏振成像目标分类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瑞 孙晓兵 +1 位作者 刘晓 宋强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95-103,共9页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可重点提取样本中关键区域的特征信息,将此特点应用于偏振图像目标分类任务中有助于充分获取不同偏振图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关键区域中提取出较多特征信息。针对杂乱自然背景中目标识别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可重点提取样本中关键区域的特征信息,将此特点应用于偏振图像目标分类任务中有助于充分获取不同偏振图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关键区域中提取出较多特征信息。针对杂乱自然背景中目标识别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偏振图像目标分类方法。首先,将注意力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出适用于数量有限样本的偏振特征提取模型;然后,选择合适的偏振图像作为模型输入并对其进行训练,使得注意力模块中易于分类的通道域特征信息和空间域特征信息具有较大的权重,以实现分类准确率的进一步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自然背景中可有效提升目标分类的准确率,在自建偏振目标数据库中准确率达到95%以上。相较于传统的深度学习分类方法,所提方法的准确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更适用于杂乱背景中目标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偏振成像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目标分类
原文传递
纳米尺度下的光声效应及纳米探针光声转换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玉娇 邢达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9-294,共6页
构建高转换效率的纳米探针是推动光声(PA)分子成像发展的关键。传统光声探针的设计思路是使探针在组织光学窗口波段的光吸收系数最大化,而对探针的光声转换性质的研究却未得到足够重视。以金纳米球为例,讨论了在热膨胀机制介导的光声效... 构建高转换效率的纳米探针是推动光声(PA)分子成像发展的关键。传统光声探针的设计思路是使探针在组织光学窗口波段的光吸收系数最大化,而对探针的光声转换性质的研究却未得到足够重视。以金纳米球为例,讨论了在热膨胀机制介导的光声效应中纳米探针的微观光声转换机制,使理性设计高转换效率探针成为可能。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发现,由于小尺寸效应,纳米探针不再满足热禁闭条件,在激光脉冲范围内即有热量从球体向周围介质扩散,从而使得纳米探针本身及其周围介质的热膨胀对光声信号均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光学 光声成像 纳米探针 光声转换 机制
原文传递
成像测井图像呈正弦形地质构造自动拾取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英明 秋英淑 冯庆付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3-526,共4页
成像测井资料解释对裂缝、层理、层界面等在图像中呈现正弦形特征的地质构造的拾取,国内外大多软件都采用人工拾取,对于深度较大的井,工作量较大,误差大。提出一种测井曲线正弦形构造自动拾取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将图像中正弦形构造... 成像测井资料解释对裂缝、层理、层界面等在图像中呈现正弦形特征的地质构造的拾取,国内外大多软件都采用人工拾取,对于深度较大的井,工作量较大,误差大。提出一种测井曲线正弦形构造自动拾取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将图像中正弦形构造与图像基质进行分离,并利用投票机制确立正弦线位置,通过遗传算法对图像搜索出的满足正弦线条件的灰度散点进行非线性拟合,实现成像测井资料的裂缝、层理、层界面等正弦形构造的自动拾取。对实际测井资料的处理表明,该方法拾取的准确度高,拾取效率符合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 图像分割 区域分割 投票机制 遗传算法 正弦形构造
下载PDF
地下三角形空洞地质雷达成像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佳明 李冠兵 +3 位作者 马鑫 郑通 黄康 高溢邈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83,共9页
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等原因,城市地下空洞现象越来越频繁,空洞形状也越来越复杂,但地质雷达三角形空洞扫描图像解析并不明确。基于地质雷达扫描探测全过程,将雷达紧贴地面扫描地下三角形空洞的全过程细分为三个阶段,建立各阶段水平距离... 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等原因,城市地下空洞现象越来越频繁,空洞形状也越来越复杂,但地质雷达三角形空洞扫描图像解析并不明确。基于地质雷达扫描探测全过程,将雷达紧贴地面扫描地下三角形空洞的全过程细分为三个阶段,建立各阶段水平距离与回波延时之间的关系,代入以雷达水平移动方向为横轴、回波延时为纵轴的坐标系,系统地分析不同埋深、不同边长条件下的三角形空洞地质雷达扫描图像的变化情况,结合探测实例实现地下三角形空洞地质雷达成像机理的科学解释。总结出地下不同三角形空洞第一、三阶段雷达扫描图像为斜率和截距不同的直线,第二阶段为曲率不同的对称双曲线,且随着三角形空洞的高和底边长与埋深的增大,各阶段的扫描曲线和扫描水平距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对地下空间探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空洞 地质雷达 探测 成像机理 图像解释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偏移感知网络的结肠息肉目标检测
15
作者 池晓鑫 杜晓刚 +1 位作者 王营博 雷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4,共8页
一些息肉目标检测方法难以充分提取全局及长距离语义信息,导致在具有环境噪声的情况下对尺寸差异较大的息肉目标检测精度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偏移感知的息肉检测网络.首先,设计了多尺度偏移感知注意力模块,通过在不... 一些息肉目标检测方法难以充分提取全局及长距离语义信息,导致在具有环境噪声的情况下对尺寸差异较大的息肉目标检测精度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偏移感知的息肉检测网络.首先,设计了多尺度偏移感知注意力模块,通过在不同尺度上对图像特征进行注意力加权和偏移感知,提高了图像特征的提取和融合能力.其次,设计了渐近特征融合模块,对不同尺度的特征图进行自适应空间加权融合,从而捕捉了更丰富的上下文信息.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三个不同类型的息肉数据集上分别达到了94.8%、94.6%和95.8%的检测精度,相比于当前主流的目标检测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息肉检测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 特征融合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Recent strategies and mechanism based applications 被引量:6
16
作者 Neha Dubey Sudeshna Chandra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343-1359,I0001,共18页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doped with lanthanides can convert near-infrared excitation into UV and visible emissions.Because of their relatively high emission efficiency,UCNPs are appealing materials for use in ...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doped with lanthanides can convert near-infrared excitation into UV and visible emissions.Because of their relatively high emission efficiency,UCNPs are appealing materials for use in a variety of sectors.UCNPs are known for low auto-fluorescence,excellent chemical and thermal photo-stability,deep tissue penetration,exceptional biocompatibility,low toxicity,color purity,and ease of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In this review,we explain a few recent strategies to boost the efficiency and luminescence of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and minimize quenching by fabricating them as core/shell,nanofibers,or heavily doped lanthanides.Applications of UCNPs in drug delivery,Photodynamic therapy(PDT),biosensors,bioimaging,and optogenetics are also discussed along with their mechanism of action.Our motivation for this review is to understand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UCNP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INESCENCE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Optical imaging mechanism APPLICATIONS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基于高分辨率SAR图像成像机理的震害信息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金玉 张景发 刘国林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65,共5页
与中低分辨率SAR图像相比,高分辨率SAR图像受目标复杂性和成像噪声等因素的干扰更为严重,致使应用高分辨率SAR图像检测震害目标变得更加困难。传统的适用于中低分辨率SAR图像的震害信息提取方法对于高分辨率SAR图像有一定的局限性。为... 与中低分辨率SAR图像相比,高分辨率SAR图像受目标复杂性和成像噪声等因素的干扰更为严重,致使应用高分辨率SAR图像检测震害目标变得更加困难。传统的适用于中低分辨率SAR图像的震害信息提取方法对于高分辨率SAR图像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从高分辨率SAR图像中更加准确地提取震害信息,从SAR图像成像机理和目标的后向散射特征出发,对建筑物和道路、桥梁的震害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为寻求合适的目标检测和提取方法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SAR图像 成像机理 后向散射特征 震害特征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红外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顾星 詹伟达 +3 位作者 崔紫薇 桂婷婷 石艳丽 胡家珲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3-290,共8页
由于红外探测器感应波段与可见光不同,不依赖于大气光的反射传播,而是取决于环境中物体自身散发的辐射强度,所以其在雾霾、夜晚等可见度低的条件下往往比可见光具有更好的目标检测效果。针对红外场景中目标检测精度低、实行性差的问题,... 由于红外探测器感应波段与可见光不同,不依赖于大气光的反射传播,而是取决于环境中物体自身散发的辐射强度,所以其在雾霾、夜晚等可见度低的条件下往往比可见光具有更好的目标检测效果。针对红外场景中目标检测精度低、实行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红外目标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一种轻量化网络结构;其次,采用注意力机制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然后,改进迭代特征金字塔结构提高对不同尺度目标的检测能力;最后,在训练过程中引入complet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CIoU)损失函数和梯度均衡机制(GHM)损失函数改善正负样本不平衡问题。与其他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检测精度和速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损失函数
原文传递
混合卷积神经网络用于高光谱小麦品种鉴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国厚 李泽旭 +5 位作者 金松林 赵文义 潘细朋 梁政 秦莉 张卫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7-813,共7页
不同品种的小麦满足了市场的不同需求,同时也会带来小麦品种混杂的风险。为了提高小麦品种的纯度进而提高选种、育种、加工等环节的经济价值,小麦种子的鉴别起到关键作用。传统的小麦品种纯度理化分析鉴别方法,鉴定时间长且破坏种子,已... 不同品种的小麦满足了市场的不同需求,同时也会带来小麦品种混杂的风险。为了提高小麦品种的纯度进而提高选种、育种、加工等环节的经济价值,小麦种子的鉴别起到关键作用。传统的小麦品种纯度理化分析鉴别方法,鉴定时间长且破坏种子,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高光谱成像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快速、高效、无损的新型鉴别技术,在种子品种鉴别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已有的大多数高光谱分类方法仅利用光谱信息,没有充分考虑空间信息,分类效果较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高光谱成像设备采集8个品种的小麦种子正背面的高光谱图像,基于这些高光谱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小麦品种鉴别方法,主要利用三维卷积和二维卷积的互补优势特性提取小麦的有价值特征,进而提高小麦品种的鉴别效果。具体而言,首先提取小麦品种的感兴趣区域,并利用多元散射校正方法削弱由于散射水平差异带来的同一品种的光谱差异。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减少三维数据的无用光谱波段,进而保留并压缩对鉴别小麦品种有价值的特征。随后,利用三维卷积获取空间维度和不同光谱间的特征信息,二维卷积获取空间信息和图像的自身固有的特征信息,并在二维卷积模型中引入注意力机制进一步增强图像的特征信息的提取。最后在全连接层实现同一区域不同小麦品种的鉴别。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其他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分类准确率达97.92%。此外,所提出的方法对小样本数据也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总的来说,提出的方法对于高光谱小麦种子鉴别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为小麦种子的在线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小麦品种 注意力机制 混合卷积
下载PDF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MRI影像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宫玉典 曲林涛 +1 位作者 程鑫 张仕状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MRI影像特点。方法 46例结肠癌患者,其中合并肠梗阻者30例为梗阻组,未合并肠梗阻者16例为非梗阻组,比较2组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肩样征、结肠积粪征、腹腔积液等MRI征象显示情况。结...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MRI影像特点。方法 46例结肠癌患者,其中合并肠梗阻者30例为梗阻组,未合并肠梗阻者16例为非梗阻组,比较2组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肩样征、结肠积粪征、腹腔积液等MRI征象显示情况。结果梗阻组肿瘤位于升结肠3例、结肠肝曲9例、横结肠中段5例、结肠脾曲6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5例,非梗阻组肿瘤位于升结肠12例、结肠肝曲1例、乙状结肠3例,2组肿瘤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阻组淋巴结转移率(10.00%)、肿瘤侵及外膜比例(96.67%)与非梗阻组(18.75%、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组肩样征显示率(56.67%)、结肠积粪征显示率(63.33%)、腹腔积液显示率(60.0%)与非梗阻组(0、0、18.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样征、结肠积粪征、腹腔积液是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特异性MRI征象,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可能与肿瘤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MRI 病理学特点 成像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