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龙的映衬下:对中国的想象与美国国家身份的建构 |
王立新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9
|
|
2
|
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之间:七百年来西方中国观的两个极端 |
周宁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8
|
|
3
|
印度主流英文媒体报道与公众舆论对华认知 |
唐璐
|
《南亚研究》
CSSCI
|
2010 |
35
|
|
4
|
阿根廷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基于对“中共十九大”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
曹韦
赵媛媛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
2019 |
19
|
|
5
|
非遗传承人口述志的理论拓展及其文化价值 |
孙正国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13
|
|
6
|
隐藏了欲望与恐怖的梦乡:二十世纪西方的中国形象 |
周宁
|
《华文文学》
|
2008 |
9
|
|
7
|
俄罗斯的中国想像:深层结构与阶段转喻 |
刘亚丁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8
|
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文学张力——论谭恩美小说中的中国意象书写 |
佘军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9
|
《在中国屏风上》的三种中国形象 |
胡水清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6
|
|
10
|
《纽约时报》涉华社论所建构的中国形象——语料库驱动的搭配研究 |
朱锡明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9
|
|
11
|
欧洲中世纪一部最流行的非宗教类作品——《曼德维尔游记》的文本生成、版本流传及中国形象综论 |
葛桂录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2
|
试析美国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及对策思路 |
武曼兮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7
|
|
13
|
政治隐喻与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评介 |
刘卫红
|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
2017 |
9
|
|
14
|
现代中国的自我想象——跨文化形象学的终极问题 |
李勇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5
|
美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中国形象”塑造——探析《时代》周刊(1949~2008年)的中国报道 |
陈勇
张昆
|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6
|
《好逑传》英译史与中国形象的异域构建 |
卢静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7
|
“雄化女性”、文化身份及其他——兼谈木兰故事的东西方演绎 |
李祥林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18
|
幻象与真相——论赛珍珠小说《同胞》中的中国形象 |
徐清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19
|
文化重建与“中国形象”塑造的当下使命 |
吴秀明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20
|
习近平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要义和价值 |
何得桂
宋依文
|
《治理现代化研究》
|
202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