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髂骨钉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苏汝堃 刘兴漠 +2 位作者 邓颖辉 潘滔 李佛保 《广州医药》 2007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髂骨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稳定性。方法 取4具新鲜冷藏的人尸体腰骶椎、骨盆标本,依次实施3种固定术式:(1)髂骨翼拉力螺钉;(2)L5~S1椎弓根钉棒系统;(3)髂骨钉与L5椎弓根钉连接系统。对上述... 目的 探讨髂骨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稳定性。方法 取4具新鲜冷藏的人尸体腰骶椎、骨盆标本,依次实施3种固定术式:(1)髂骨翼拉力螺钉;(2)L5~S1椎弓根钉棒系统;(3)髂骨钉与L5椎弓根钉连接系统。对上述试件分别与无固定组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比较。同时还对22例应用髂骨钉行腰骶骨盆固定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髂骨钉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稳定性最好,各种运动状态下的活动度均明显减少,与无固定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结论应用髂骨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是维持腰骶骨盆间稳定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钉 腰骶骨盆间固定 生物力学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髂骨钉置入深度对腰椎-骨盆重建结构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辉 于滨生 +4 位作者 郑召民 吕游 张奎渤 刘辉 李佛保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比较髂骨长钉和短钉对腰椎-骨盆重建结构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7具成年防腐尸体L3-骨盆标本用于实验。使用脊柱椎弓根钉后路系统对L4~S1椎间活动度进行固定,并将这一状态定义为骶髂关节完整状态。完整状态测试后,将骶骨全部切除... 目的比较髂骨长钉和短钉对腰椎-骨盆重建结构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7具成年防腐尸体L3-骨盆标本用于实验。使用脊柱椎弓根钉后路系统对L4~S1椎间活动度进行固定,并将这一状态定义为骶髂关节完整状态。完整状态测试后,将骶骨全部切除,联合髂骨钉行L4-L5-骨盆的稳定重建。根据髂骨钉置入长度顺序分为短钉组和长钉组。其中短钉长度定义为过坐骨切迹水平2mm,长钉长度定义为穿透髂前下棘前方皮质2mm。在858型MTS材料实验机上,给标本施加800N轴向压缩和7Nm轴向旋转载荷后,行髂骨钉轴向拔出实验,记录压缩和旋转刚度、最大拔出力,并加以分析。结果髂骨短钉和长钉的置入长度分别为(70±2)mm和(138±4)mm。髂骨短钉和长钉的重建结构,在压缩实验中分别获得脊柱-骨盆间初始刚度的53.3%±13.6%和57.6%±16.2%;在旋转实验中,分别恢复脊柱.骨盆间初始刚度的55.1%±11.9%和62.5%±9.2%;长钉和短钉结构间的压缩和旋转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两者的轴向压缩及旋转刚度均显著低于完整状态组(P〈0.05)。髂骨长钉的最大拔出力显著高于髂骨短钉(P〈0.05)。结论在生理载荷下,髂骨短钉的脊柱-骨盆重建结构可获得与髂骨长钉同等的力学稳定性;髂骨短钉的置入深度仅为长钉的一半,可降低置入的风险。但是,无论髂骨长钉或短钉的脊柱-骨盆重建装置均难以恢复局部的初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骶骨切除 脊柱-骨盆重建 髂骨钉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6
3
作者 范少勇 邹鸿星 +4 位作者 杨淮河 邵银初 李浩 胡炜 双锋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腰5骶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8例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对其进行固定。骨盆前环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目的探讨腰5骶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8例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对其进行固定。骨盆前环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全部患者垂直旋转移位纠正,骨盆外形均恢复。神经功能恢复理想。结论腰5骶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固定技术对于涉及垂直和旋转不稳定的骨盆环损伤有良好的复位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髂骨螺钉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一期后路腰骶或腰骨盆重建治疗腰骶椎结核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晓亮 郑明辉 +4 位作者 马洋洋 朱永健 杨德鸿 陈建庭 瞿东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188-1193,共6页
[目的]评估一期后路腰骶重建及腰椎骨盆重建治疗合并不同程度骶骨破坏腰骶椎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本院一期后路治疗L5/S1为中心的腰骶椎结核患者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18~83岁,平均(50.24±... [目的]评估一期后路腰骶重建及腰椎骨盆重建治疗合并不同程度骶骨破坏腰骶椎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本院一期后路治疗L5/S1为中心的腰骶椎结核患者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18~83岁,平均(50.24±11.22)岁,所有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骶骨破坏,其中S1椎体破坏小于椎体高度1/2者13例,采用腰骶椎弓根螺钉行腰骶稳定性重建;S1椎体破坏超过1/2者6例,采用腰椎椎弓根螺钉配合髂骨钉行腰椎骨盆稳定性重建。术前、术后规范四联抗结核治疗。通过对比手术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腰痛VAS评分、腰椎前凸角度、结核愈合情况等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8~48个月,平均(23.11±9.30)个月,所有患者结核得到控制并获得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6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下降至正常水平。1例患者出现一侧髂骨钉松动,但不影响骨性愈合。腰椎前凸角度由术前(28.13±10.95)°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37.62±1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腰痛VAS评分由术前(6.32±1.25)分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2.47±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恢复至术前正常生活水平。[结论]对合并骶骨破坏的腰骶椎结核病例,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后,根据患者骶骨破坏的严重程度,采用腰骶椎弓根内固定或髂骨钉骨盆固定可重建病灶局部稳定性,手术创伤较小,安全性高,可为结核病灶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结核 骶骨破坏 髂骨钉 腰骶重建 腰椎骨盆重建
原文传递
髂骨钉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苏汝堃 李佛保 +1 位作者 潘滔 刘兴漠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髂骨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稳定性。方法取6具新鲜冷藏的人尸体腰骶椎、骨盆标本,依次实施3种固定术式:①髂骨钉(B组);②L5S1椎弓根钉棒系统(C组);③髂骨钉与L5椎弓根钉连接系统(D组)。将上述三组分别与... 目的探讨髂骨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稳定性。方法取6具新鲜冷藏的人尸体腰骶椎、骨盆标本,依次实施3种固定术式:①髂骨钉(B组);②L5S1椎弓根钉棒系统(C组);③髂骨钉与L5椎弓根钉连接系统(D组)。将上述三组分别与无固定组(A组)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比较。结果髂骨钉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稳定性最好,D组在各种运动状态下的活动度均明显减少,在6.4Nm力矩下的三维运动度为:旋转(1.07±0.86)°、侧弯(0.95±0.47)°、前屈(1.22±0.67)°、后伸(1.80±0.73)°;与无固定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用髂骨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是维持腰骶骨盆间稳定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钉 腰骶骨盆间固定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S_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被引量:6
6
作者 校佰平 徐荣明 李明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探索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评价两者结合对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1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用脊柱内固定系统(TSRH)之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进行固定。该组患者涉及骶... 目的探索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评价两者结合对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1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用脊柱内固定系统(TSRH)之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进行固定。该组患者涉及骶髂关节的垂直移位及旋转的骨盆环变形,归于Tile分型的B类或C类骨盆损伤。11例患者均伴有前环损伤,其中9例予以加压钢板(smithnephew)内固定,余2例患者单纯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结果7例患者垂直移位完全复位,9例旋转畸形纠正,未发现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即刻稳定性并良好地维持了复位的效果。这一混合技术对于涉及垂直及旋转损伤的骨盆环损伤有稳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骨折脱位 髂骨螺钉 椎弓根螺钉
原文传递
骨盆后环及髋臼后柱骨折经皮螺钉置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明 刘列华 蒋电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68-173,共6页
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先后经历了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三个阶段。骨盆后环是骨盆生物力学重要的压力侧,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骨盆后环骨折约占1/4。髋臼后柱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多需手术重建髋臼的完整性并维持其稳定性。近年来... 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先后经历了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三个阶段。骨盆后环是骨盆生物力学重要的压力侧,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骨盆后环骨折约占1/4。髋臼后柱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多需手术重建髋臼的完整性并维持其稳定性。近年来,以经皮螺钉内固定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术式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骨盆后环及髋臼后柱骨折的几种常用经皮螺钉,包括骶髂关节螺钉、髋臼后柱螺钉、Magic螺钉、LC-2螺钉、髂骨螺钉的置入技术作一综述,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骨折 髋臼后柱骨折 骶髂关节螺钉 髋臼后柱螺钉 Magic螺钉 LC-2螺钉 髂骨螺钉
下载PDF
脊柱骨盆固定中髂骨钉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5
8
作者 贺云 段洪 +5 位作者 张云峰 陈戈 周兆文 李兴国 刘宗良 闵捷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1-615,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固定术中髂骨钉入钉点、钉长及直径、植钉方向,为其正确植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35侧成人尸体髋骨标本(左16侧,右19侧,男30侧,女5侧),经髂后上、下棘间切迹上缘至坐骨大切迹顶弧做一直线并延续至髋臼缘,定为基线(...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固定术中髂骨钉入钉点、钉长及直径、植钉方向,为其正确植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35侧成人尸体髋骨标本(左16侧,右19侧,男30侧,女5侧),经髂后上、下棘间切迹上缘至坐骨大切迹顶弧做一直线并延续至髋臼缘,定为基线(a),通过坐骨棘和髂前上棘做一直线(b),该线与a线相交于C点上。经过a线和C点在髂骨后部向上做5°、10°、15°、20°、15°、30°、35°的扇形线,之后经过10°~30°5个角度做髂骨斜截面。观察各斜截面形态,并从截面上面进行相关数据测量。同时观察髂骨后部内外侧唇、中间线的形态和可辨性。确定髂骨钉入钉点、直径、长度及进钉方向后,以2具尸体标本进行验证。结果 35°扇形线已到达髂窝,髂骨臀盆面间距明显变窄,5°扇形线紧邻坐骨大切迹弧顶,坐骨大切迹弧顶A点到各截面垂直距离变短明显。f线在各截面最为狭窄。髂骨后部中间线明显可辨,呈一规则弧形,为后部髂嵴最凸出部,在所选实验标本中均可观察到。进钉点至髋臼顶软骨距离(k)测得值最小为109.38mm。结论通过基线(a)、C点及10°~30°之间髂骨外侧板能准确、安全植入髂骨钉;钉长以不超过100mm、直径不超过9m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盆固定 髂骨钉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经皮骶2髂骨三皮质螺钉治疗老年无神经症状下腰椎椎间盘炎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谢雁春 项良碧 +3 位作者 刘军 轩安武 李卓 于海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研究经皮骶2髂骨三皮质螺钉(S2AI)治疗老年无神经症状下腰椎椎间盘炎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于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脊柱病区接受S2AI内固定术的无神经症状的下腰椎椎间盘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完成,共完成56枚经皮S2AI... 目的研究经皮骶2髂骨三皮质螺钉(S2AI)治疗老年无神经症状下腰椎椎间盘炎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于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脊柱病区接受S2AI内固定术的无神经症状的下腰椎椎间盘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完成,共完成56枚经皮S2AI内固定术,年龄71~79岁,所有病变节段均为L4~L5和L5~S1节段,术后平均随访时间6.67个月,分析本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日、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并比较分析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并通过复查术后CT分析内固定松动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8.12±4.32)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25.34±3.23)ml、术后平均下床时间为(1.34±0.35)d、平均住院日为(7.29±1.34)d、术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S2AI切口愈合不良,术后切口愈合率为96.42%,1例患者右侧S2AI螺钉出现松动,螺钉松动率为1.79%;术后1周和6个月Oswestry功能评分分别为32.21和23.2,且与术前比较P值均<0.05;术后1周和6个月目测类比评分分别为2.17和1.25,且与术前目测类比评分比较P值均<0.05,术后1周和6个月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分别为15.32 mm/h、7.89 mg/L和14.56 mm/h、8.9 mg/L,且与术前比较P值均<0.05。结论经皮S2AI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术后下床时间早,且能够明显改善无神经症状下腰椎椎间盘炎的症状等优点,具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炎 脊柱微创固定 骶骨骨盆内固定 髂骨螺钉 经皮骶2髂骨三皮质螺钉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及脱位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理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3期203-204,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髂骨钉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效果,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骶髂关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n=24)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采用后路双钢板固定治疗,治疗组(n=24)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 目的分析应用髂骨钉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效果,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骶髂关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n=24)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采用后路双钢板固定治疗,治疗组(n=24)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髂骨钉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临床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2—18个月,Majeed评分治疗组优良率为95.8%(23/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8%(17/24),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髂骨钉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的临床治疗效果佳,能够最大程度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骨折 内固定术 髂骨钉 椎弓根钉棒系统
下载PDF
髂骨螺钉联合磷酸钙骨粉在腰骶椎结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资兵 曾荣 +4 位作者 魏波 魏劲松 孙欣 林颢 陈思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病灶清除、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抗生素-磷酸钙骨粉填充椎间隙的方法治疗腰骶椎结核。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腰骶椎结核患者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23例,年龄19~75岁,平均38岁。病变节段为L4/5~S1/2,... 目的探讨后路病灶清除、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抗生素-磷酸钙骨粉填充椎间隙的方法治疗腰骶椎结核。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腰骶椎结核患者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23例,年龄19~75岁,平均38岁。病变节段为L4/5~S1/2,术前后凸成角5°~18°,平均9°。治疗组21例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髂骨螺钉联合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隙及骨缺损区填充抗生素/磷酸钙骨粉;对照组21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入和椎体钉棒固定。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个月。结果术后治疗组3~6个月骨缺损区修复、植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4个月;对照组融合时间5~9个月,平均7个月。治疗组术后后凸成角0~4°,平均2°;对照组术后后凸成角3~11°,平均7°(P〈0.05)。疗效按Chen等标准评定,治疗组优17例,良2例,总优良率90.5%;对照组优13例,良3例,总优良率76.2%。术后末次随访结果显示脊柱病变节段稳定,病例无复发。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抗生素-磷酸钙骨粉填充椎间隙及骨缺损区、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的方法治疗腰骶椎结核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结核 病灶清除 磷酸钙 髂骨钉 固定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髂骨螺钉系统固定治疗骨盆后环不稳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顺贵 党洪胜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复位固定治疗骨盆后环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复位固定。结果患者骶髂关节均达到解剖复位,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2例均获随访,时...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复位固定治疗骨盆后环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复位固定。结果患者骶髂关节均达到解剖复位,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2例均获随访,时间6~16个月。骶髂关节均获融合。结论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固定对于骨盆后环不稳定骨折脱位有良好的复位固定作用,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髂骨螺钉 椎弓根螺钉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内置法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明聪 魏攀登 +6 位作者 胡旭昌 王振山 陈宝 张苍宇 杨同群 万麟 张谦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IN-FIX(internal-fixator,外固定支架内置法)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IN-FIX技术复位固定18例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2~62岁,平均... 目的观察IN-FIX(internal-fixator,外固定支架内置法)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IN-FIX技术复位固定18例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2~62岁,平均44.8岁;道路交通伤11例,坠落伤5例,挤压伤2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评估骨折复位质量,通过Majeed评分系统评价功能状态和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4个月。手术时间35~50min,平均42.7min。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5.1周。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其中1例最终恢复正常,另1例运动完全恢复,感觉恢复欠佳。1例出现术后尿频,去除内固定后恢复正常。结论 IN-FIX是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肯定,但应注意避免医源性损害导致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神经损伤 髂骨螺钉 外固定架内置法
下载PDF
髂骨螺钉在成人腰椎骨盆固定术中的置钉路径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臧振华 金昌洙 张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7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骨盆融合术中髂骨螺钉入路。方法随机抽调进行过CT骨盆扫描的男女成年患者图像各20份,将其64排CT薄层图像重建转换为三维立体图像。选取可以进钉的螺钉入点O,从O点分别向髂前上棘、髂前下棘、髋臼上缘最高点处切割骨盆,得出... 目的探讨腰椎骨盆融合术中髂骨螺钉入路。方法随机抽调进行过CT骨盆扫描的男女成年患者图像各20份,将其64排CT薄层图像重建转换为三维立体图像。选取可以进钉的螺钉入点O,从O点分别向髂前上棘、髂前下棘、髋臼上缘最高点处切割骨盆,得出3个切割平面(OX、OY、OZ),测量每个平面的钉道长度及宽度。结果 3个切割平面(OX、OY、OZ)在最窄横径超过7 mm的条件下,均可以置入髂骨钉。钉长范围为:男性OX平面为(101.0±22)mm,OY平面为(122.3±6.5)mm,OZ平面为(110.8±9.0)mm;女性OX平面为(92.9±23.9)mm,OY平面为(113.0±11.7)mm,OZ平面为(110.6±11.2)mm。统计结果同时表明,螺钉钉道的尾向偏角及外向偏角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结论通过骨盆的3个切割平面(OX、OY、OZ)均可以置入髂骨钉;通过进钉点"O"指向髂前下棘走向的骨盆平面(OY)是理论上稳固性较好的腰椎骨盆固定术置入髂骨螺钉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三维重建 髂骨钉 腰椎骨盆固定
原文传递
髂骨垫片对髂骨螺钉疲劳载荷后下沉位移的影响
15
作者 于滨生 曾丽雯 +2 位作者 李泽民 周治宇 王丽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8-591,共4页
目的:评价自主设计的髂骨垫片对髂骨螺钉疲劳载荷后下沉位移的影响。方法:6具成人新鲜尸体腰椎-骨盆标本用于实验。经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L1L4平均骨密度后,随机将髂骨垫片放置在一侧髂骨进钉点处(A组),另一侧无垫片作为对照(B组)... 目的:评价自主设计的髂骨垫片对髂骨螺钉疲劳载荷后下沉位移的影响。方法:6具成人新鲜尸体腰椎-骨盆标本用于实验。经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L1L4平均骨密度后,随机将髂骨垫片放置在一侧髂骨进钉点处(A组),另一侧无垫片作为对照(B组)。将直径7.5mm、长度70mm的髂骨螺钉分别置入左右侧髂骨,在MTS材料实验机上,向螺钉尾部施加100400N垂直循环载荷20000次,记录每5000次载荷后两侧髂骨螺钉的下沉位移并比较。结果:6具标本的腰椎骨密度为0.781.06g/cm2,平均0.89±0.06g/cm2。所有螺钉顺利承受20000次的垂直载荷。在第5000、10000、15000和20000次轴向压缩载荷点上,A组髂骨螺钉的下沉位移分别为0.28mm、0.36mm、0.48mm和0.66mm;B组髂骨螺钉的下沉位移分别为0.34mm、0.69mm、0.88mm和1.07mm。在第5000次载荷点上,A组和B组螺钉下沉位移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第10000、15000和20000次载荷点上,A组与B组螺钉下沉位移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0000次载荷后X线片发现A组无螺钉松动,B组5枚螺钉松动。结论:髂骨垫片可有效减少髂骨螺钉疲劳载荷后的下沉位移,防止髂骨螺钉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盆固定 髂骨螺钉 髂骨垫片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改良Galveston术式在脊柱-骨盆固定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凯宁 任延军 +3 位作者 邹德波 吴莹光 杨允 张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改良的Galveston技术向髂骨内植入髂骨螺钉在脊柱骨盆固定融合术中的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10年9月在腰骶部肿瘤、结核、陈旧骶骨骨折手术中应用改良Galveston术式进行脊柱-骨盆固定融合术(腰骶髂融合术)10例。男7例,... 目的探讨通过改良的Galveston技术向髂骨内植入髂骨螺钉在脊柱骨盆固定融合术中的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10年9月在腰骶部肿瘤、结核、陈旧骶骨骨折手术中应用改良Galveston术式进行脊柱-骨盆固定融合术(腰骶髂融合术)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46-62岁,平均58岁。随访时间10-25个月,平均16个月。通过术前、术后影像学及随访症状缓解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90-250分钟,平均210分钟。术中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平均出血量1200ml。术后未出现感染、内固定物失败病例。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价,优3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达90%。结论通过改良的Galveston技术向髂骨内植入髂骨螺钉在脊柱骨盆固定融合术中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veston技术 髂骨螺钉 脊柱骨盆固定融合术 腰骶髂融合术
下载PDF
髂骨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腰骶段骨折脱位的初步应用
17
作者 彭朝华 杨彬 +2 位作者 杨军 袁自生 王瀚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4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髂骨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骶段骨折脱位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9年2月对11例腰骶段骨折脱位行髂骨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AO分型均为C型损伤;术前ASIA神经功能分级中,B级3例,C级6例,D级2例。手... 目的:探讨髂骨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骶段骨折脱位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9年2月对11例腰骶段骨折脱位行髂骨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AO分型均为C型损伤;术前ASIA神经功能分级中,B级3例,C级6例,D级2例。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首先暴露伤椎后方结构及双侧髂后上棘,在上位一正常腰椎置入椎弓根螺钉,然后选髂后上棘为入点,平行于髂嵴置入髂骨钉,再行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预弯棒置棒,行撑开或加压使骨折脱位复位,最后行后外侧植骨。通过比较术前、术后和随访的X线片,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1例获随访,平均16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脱位复位满意,骨折6个月时均愈合,植骨全部融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所有患者在术后12个月时ASIA神经功能分级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恢复。结论:髂骨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复位固定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钉 椎弓根螺钉 腰骶段骨折脱位
下载PDF
骶骨部分切除四种脊柱-骨盆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
18
作者 苏保辉 李曰众 +3 位作者 王炳武 于明东 史玉林 孙良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173-2176,共4页
[目的]比较骶骨部分切除后四种脊柱-骨盆固定方式(spinopelvic fixation,SPF)的生物力学特点,为临床实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4具L_(3)-骨盆成人尸体标本,行S_(1)以下骶骨部分切除,依次进行以下双侧L_(4)-L_(5)-髂骨SPF固定和力学测试,... [目的]比较骶骨部分切除后四种脊柱-骨盆固定方式(spinopelvic fixation,SPF)的生物力学特点,为临床实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4具L_(3)-骨盆成人尸体标本,行S_(1)以下骶骨部分切除,依次进行以下双侧L_(4)-L_(5)-髂骨SPF固定和力学测试,包括:(1)单钉单棒固定(single iliac screw and single rod,SISSR),(2)双钉单棒固定(dual iliac screws and single rod,DIS-SR),(3)双钉双棒固定(dual iliac screws and dual rods,DISDR),(4)双钉双棒连接固定+横连固定(dual iliac screws and dual rods plus transverse links,DISDR-TL)。施加5个循环的0〜500 N轴向压力,以及-7-7 N·m轴向扭转,记录第4个循环的数据,计算样本的压缩刚度和扭转刚度值。[结果]压缩刚度和扭转刚度由小至大依次为:SISSR组〈DISSR组〈DISDR组<DIS-DR-T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SDR组和DISDR-TL组的压缩刚度高于SIS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ISSR组,DISDR组和DISDR-TL组三组间的压缩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SDR组和DISDR-TL组的扭转刚度均显著高于SISSR组和DISSR组(P<0.05);DISDR-TL组扭转刚度显著高于DIS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SPF结构复杂程度的提升,其结构压力刚度和扭转刚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部分切除 脊柱-骨盆固定 髂骨钉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髂骨钉进钉外展角度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19
作者 陈辉 刘明军 王志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通过对成人螺旋CT三维重建骨盆的影像解剖学测量,了解髂骨钉进钉时在水平面上的外展角度,从而保证髂骨钉置入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例患者的骨盆螺旋CT电子影像资料(男107例,女93例,排除明显骨盆畸形、外伤等疾病),平均年龄... 目的通过对成人螺旋CT三维重建骨盆的影像解剖学测量,了解髂骨钉进钉时在水平面上的外展角度,从而保证髂骨钉置入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例患者的骨盆螺旋CT电子影像资料(男107例,女93例,排除明显骨盆畸形、外伤等疾病),平均年龄(55.6±18.3)岁。通过骶1水平的CT平面,测量脊柱-髂骨角(Thespino-iliacangle,S-I角),该角度是通过骶骨棘突中心的垂线与此处髂骨内外板中心线间的交角。结果男性组S-I角为(30.1±7.7)°,女性组为(29.9±8.1)°,统计学检验2组间无明显差异,故2组合并后为(30.1±7.8)°。结论对于大多数人群采用外展约30°的进钉角度可以保证髂骨钉置入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钉 影像测量 腰骶融合
下载PDF
经骶2髂骨螺钉内固定在腰骶段结核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孝宾 王冰 +3 位作者 李晶 吕国华 卢畅 康意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2-398,共7页
目的 :评价徒手置入骶2髂骨(S2AI)螺钉的安全性,评估其在腰骶段结核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采用病灶清除、腰椎椎弓根-S2AI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骶段结核患者16例,女9例,男7例,年龄38~73岁(63.... 目的 :评价徒手置入骶2髂骨(S2AI)螺钉的安全性,评估其在腰骶段结核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采用病灶清除、腰椎椎弓根-S2AI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骶段结核患者16例,女9例,男7例,年龄38~73岁(63.5±14.3岁),其中11例大于60岁。10例患者术前骨密度检查T值<-3.5。术前、术后均规范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术后采用X线片和CT评价S2AI螺钉的位置,观察螺钉的相关并发症以及结核愈合情况。结果:10例采用单纯后路内固定联合病灶清除术,6例采用一期后-前路联合的手术方式。徒手置入30枚S2AI螺钉,冠状面螺钉的外展角(α)为50°~80°(65°±14°),矢状面螺钉与S1上终板的夹角(β)为-15°~16°(0°±12°),横断面上螺钉与中垂线的夹角(θ)为45°~57°(50°±9°)。术后CT检查发现1枚(3.3%)螺钉穿破髂骨内皮质,2枚(6.7%)螺钉穿破髂骨外皮质,穿破均小于5mm,没有神经、血管损伤的情况发生。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1例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的2枚(6.7%)S2AI螺钉周围出现明显透光带(screw halo)。所有患者结核症状得到控制,术后6个月时血沉、C反应蛋白均降至正常,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无内固定断裂的情况发生,植骨均获得融合。腰背部疼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7±2.1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3.2±0.7分(P=0.03)。结论:徒手置入S2AI螺钉是可行且相对安全的,可用于腰骶段结核患者的稳定性重建,为结核病灶治愈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腰骶段 骶2髂骨螺钉 手术治疗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