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建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胡银平 宋艳华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8,共4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主体,伴随高校育人工作形势的新变化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两者间的互补性和融合性越来越密切,合力育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已经获得广泛共识。现阶段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思政课教师与辅...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主体,伴随高校育人工作形势的新变化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两者间的互补性和融合性越来越密切,合力育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已经获得广泛共识。现阶段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的现状不容乐观,两者各自为营,尚未真正形成育人合力。本文对两支队伍合力育人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着力探索建立两者合力育人机制的路径和平台,提升高校合力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辅导员 合力育人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高校教师提升思政课教学语言表达效果的策略刍论
2
作者 刘应佳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9期13-16,共4页
高校思政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效的诸多要素中,教师语言凝练、逻辑严密、修辞恰当的语言表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语言表达效果,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构建和谐师... 高校思政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效的诸多要素中,教师语言凝练、逻辑严密、修辞恰当的语言表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语言表达效果,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来提升教学语言表达效果:明确政治立场,精确传达思想;强化逻辑训练,清晰阐述观点;注重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兴趣;锤炼提问语言,引领思维深度;贴近学生生活,用语亲切易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课教师 教学语言 表达效果 政治立场 逻辑训练 语言艺术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主体性危机与应对策略
3
作者 王明霞 殷开达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34-341,共8页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具有极强的爆发力,它的“智能”属性必然对人类社会尤其是人的主体性造成剧烈的冲击。思政课是一门与社会价值观、思想动态密切相关的学科,思政课教师主体性发挥的样态和程度决定着思政课教学的实际形态和效果。人...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具有极强的爆发力,它的“智能”属性必然对人类社会尤其是人的主体性造成剧烈的冲击。思政课是一门与社会价值观、思想动态密切相关的学科,思政课教师主体性发挥的样态和程度决定着思政课教学的实际形态和效果。人工智能信息传播的丰富性和个性化对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价值引导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如果在教学中过度依赖智能技术会影响思政课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造成其主体性消解。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性危机,思政课教学要立足立德树人的价值立场,彰显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性,强化教育权威,确保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摆脱人工智能技术工具的束缚,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传导主流意识形态,为学生拨清迷雾;要制定相应政策,规范思政课教学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确保意识形态的主战场不能被智能技术所左右;建立常态化培训制度,注重对思政课教师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数字化能力、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升,以保证其跟上时代和技术发展的步伐,助力其持续学习成长,不断提升其主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思政课教师 主体性
下载PDF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路径研究
4
作者 李金生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69-71,共3页
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基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存在短板,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把握不足,对马克思主义的学理化阐释能力不足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运用能力不足三个方... 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基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存在短板,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把握不足,对马克思主义的学理化阐释能力不足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运用能力不足三个方面。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高职院校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体系化认知能力作为基础,将强化思政课教师的学理化阐释能力作为重点,将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系统化运用能力作为关键,多措并举提升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师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路径
下载PDF
“经师”与“人师”相统一: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探析
5
作者 吴国强 杨瑞锋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5-60,共6页
思政课教师肩负立德树人重要使命,应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持自我革命、自我提升、自我净化,终身学习,以德施教。既要坚持理论武装,终身学习,补足精神之“钙”,弘扬教育家精神,做师德高尚的“经师”;又要做政治素质过硬、情怀... 思政课教师肩负立德树人重要使命,应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持自我革命、自我提升、自我净化,终身学习,以德施教。既要坚持理论武装,终身学习,补足精神之“钙”,弘扬教育家精神,做师德高尚的“经师”;又要做政治素质过硬、情怀深厚、守正创新、视野宽广、自律严格、人格高尚的“人师”;还要坚持政治导向、责任导向、问题导向、质量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既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真经,又启智润心铸魂育人,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思政课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师” “人师” 思政课教师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冯薇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年第9期125-128,共4页
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思政教师队伍存在着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科研能力较低,教师队伍泛化,一线专职教师短缺,教师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等问题。为此,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应不断... 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思政教师队伍存在着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科研能力较低,教师队伍泛化,一线专职教师短缺,教师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等问题。为此,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让自身尽快"胖"起来,并且"长胖"后应避免"膨胀",同时思政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扩展教学手段和形式,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思政教师
下载PDF
高校思政教师幸福感调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瞻 吴晓丹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75-78,共4页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高校思政教师所面临的教学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其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总质量。通过测评调查分析研究高校思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实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探求提升高...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高校思政教师所面临的教学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其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总质量。通过测评调查分析研究高校思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实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探求提升高校思政教师幸福感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师 职业幸福感 测评
下载PDF
论思政课教师职业化素养提升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段益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6-58,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要文章,再次强调了思政课的关键地位和思政课教师的重大责任,为思政课教师在新时期提升职业素养提供了重要指导。学习贯彻该文章的重要精神,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和着力解...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要文章,再次强调了思政课的关键地位和思政课教师的重大责任,为思政课教师在新时期提升职业素养提供了重要指导。学习贯彻该文章的重要精神,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好“引路人”问题、“新高度”问题、筑牢“六要”问题、践行“八个统一”问题、“各级党委全面落实”问题等几个关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持续发力、综合发力,为思政课教师提升职业素养提供坚实的社会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思政课教师 职业化素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咏宝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8-79,85,共3页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幸福感偏低。探究其影响因素,与物质待遇不高,社会地位较低,价值感、成就感较弱有很大关系。为了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本文提出了社会要加大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幸福感偏低。探究其影响因素,与物质待遇不高,社会地位较低,价值感、成就感较弱有很大关系。为了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本文提出了社会要加大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支持力度,高职院校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减轻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思政课教师要积极追求和主动创造职业幸福感等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师 职业幸福感 缺失 影响因素 分析
下载PDF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价值、内生动力和实践向度
10
作者 王英洁 李玉忠 《菏泽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5-59,共5页
新时代,面对社会发展诉求、育人质量要求,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引导思政课教师明确“发展什么”的价值要求,回应“为什么发展”的教育之本,找准“如何发展”的关键支点。因此,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体自觉性... 新时代,面对社会发展诉求、育人质量要求,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引导思政课教师明确“发展什么”的价值要求,回应“为什么发展”的教育之本,找准“如何发展”的关键支点。因此,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体自觉性、发展自主性、育人自为性,要在明确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进阶方向、定位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化进路、把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化要求、建构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体系上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专业发展 立德树人
下载PDF
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乐为、敢为与有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绍伟 《煤炭高等教育》 2020年第1期35-40,共6页
"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评价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大有可为的时代,思政课教师只有"乐为、敢为、有... "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评价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大有可为的时代,思政课教师只有"乐为、敢为、有为"才能更加"可信、可敬、可靠"。思政课教师"乐为"源于坚定政治信仰、深厚家国情怀、宽广育人视野的使命初心,思政课教师"敢为"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力量的共同作用,思政课教师"有为"应具备深厚理论功底、活跃创新思维和忘我敬业精神的综合素质。"乐为、敢为与有为"三者紧密相关,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于思政课教学实践和改革创新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乐为 敢为 有为
原文传递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自律行为的现状及增强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青卫 田园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52-57,共6页
严格的自律行为是思政课教师个人素养的重要内容,增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自律行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我国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思想、言语和行为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自律现象,这主要由于教师职业理想不明确和规则意识不... 严格的自律行为是思政课教师个人素养的重要内容,增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自律行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我国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思想、言语和行为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自律现象,这主要由于教师职业理想不明确和规则意识不够强以及高校制度体系不完善所导致。增强思政课教师自律行为,要坚持以职业理想提升育人意识、以制度建设培育规则意识、以经典著作提升理论水平、以实践活动培养行为习惯,推动思政课教师实现从严自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政课教师 自律行为
下载PDF
高校思政教师与辅导员相结合加强思政教育的机制探析
13
作者 朱小玲 覃俊波 +1 位作者 覃明 赫晓玲 《科教文汇》 2012年第32期21-22,共2页
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和重要保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这两个环节来实践,即主要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这两支队伍来完成。在充分认... 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和重要保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这两个环节来实践,即主要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这两支队伍来完成。在充分认知这两支队伍工作职责的一致性和工作内容同根性的基础上,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搭建有效的平台,设置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课程体系,加强两支队伍的有效融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无缝对接,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师 辅导员 思政教育
下载PDF
论高校思政教师的素质要求——十七大精神学习的初步体会
14
作者 虞文清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8-20,29,共4页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党的十七大对高校提出的庄严使命和神圣职责。素质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作为高校德育教育主力军的广大思政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理论修养。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与造...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党的十七大对高校提出的庄严使命和神圣职责。素质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作为高校德育教育主力军的广大思政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理论修养。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与造就出高素质的人才。高校思政教师的素质要求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政治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校恩政教师 素质要求
下载PDF
基于劳动力市场理论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需求研究
15
作者 王婕妤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7-52,共6页
高校承担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而思政课是落实这一使命的关键课程。国家规定各高校需根据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配足专职思政课教师。高校的人力资源市场同其他市场一样,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通过在更大范围内的公开招聘,配置教... 高校承担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而思政课是落实这一使命的关键课程。国家规定各高校需根据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配足专职思政课教师。高校的人力资源市场同其他市场一样,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通过在更大范围内的公开招聘,配置教师资源,以满足师资队伍建设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以高校思政课教师招聘为着手点,以Z省49所高职院校的2020年招聘信息为研究样本,通过爬虫软件抓取思政课教师招聘信息,挖掘思政课教师招聘需求,分析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桎梏,提出解决方案与途径,为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补齐思政学科发展短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理论 外部劳动力市场 思政课教师 需求研究
下载PDF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探讨
16
作者 魏会卿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24期15-16,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个要"总要求,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与"六个要"总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应在师德师风、教师选配、"金师"队伍打造、身份认同和队伍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个要"总要求,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与"六个要"总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应在师德师风、教师选配、"金师"队伍打造、身份认同和队伍融合等方面采取一定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个要” 公安院校 思政课教师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义、现实挑战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6
17
作者 庞立生 郗厚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应被高度重视、全面理解和科学把握。在核心要义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应被高度重视、全面理解和科学把握。在核心要义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注重恪守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遵循协同育人的理念指导,强调“六要素养”的队伍锻造。就其面临的现实挑战而言,当前存在一些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意识不够、教师配备不足、教师素质能力不齐、教师培训和协同不强等问题。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要在打通各学段思政课教师队伍意识、配备、素质、培训、协同、管理之间的环节上下功夫、见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政课教师一体化 立德树人 推进策略
下载PDF
数智化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思维创新的意蕴与图景 被引量:1
18
作者 匡宁 徐晓莉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要走好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重要责任人,必须立足于数智化...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要走好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重要责任人,必须立足于数智化时代的特殊境遇,以培养担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时代重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引领,创新教学思维,做到由“讲”到“问”、由“独”到“众”、由“予”到“取”。惟有以创新的教学思维为引领,才能顺应时势发展、契合学生需求,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继而提升教学实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时代 高校思政课教师 教学思维创新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问题再审视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彦霖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1-128,共8页
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其角色重要性不言而喻。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不仅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质量的肯綮之举,亦是完成学校思政课教学使命的必然之策和实... 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其角色重要性不言而喻。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不仅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质量的肯綮之举,亦是完成学校思政课教学使命的必然之策和实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一环。由于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执行力度有待加大、管理精度有待提高、建设效度有待增强等原因,导致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乏力、建设效能受阻。这就需要以一体化思维贯穿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始终,以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为起点、以教学研究为着眼点、以系统管理为关键点、以评价反馈为考察点,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赋权增值、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 一体化建设 集体备课
下载PDF
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师资素质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向东平 《高教学刊》 2020年第36期169-172,共4页
近年来,民办高校思政课师资素质取得较大进步,但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师资素质仍面临诸多困境。全面提高民办高校思政课师资素质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的三方合力。政府在管理体制机制要有所突破,通过依法治校、强化监督、加大扶持,维护好思... 近年来,民办高校思政课师资素质取得较大进步,但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师资素质仍面临诸多困境。全面提高民办高校思政课师资素质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的三方合力。政府在管理体制机制要有所突破,通过依法治校、强化监督、加大扶持,维护好思政课教师的各项权益。民办高校要以高度的政治站位淡化功利化办学理念,从数量、质量和制度上配齐建强思政课师资队伍,落实好政策要求。教师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职业倦怠,努力提升理论修为、教研水平和道德修养,实现好自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思政课师资素质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