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科类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突破与实践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俊玲 黄静华 付立新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7-10,共4页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举措,是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金课”建设的有力推手。工科类大学生思维方式和认识问题具有好奇心强、大胆质疑以及主观判断等特点;工科的课程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以培养应用技术技能...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举措,是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金课”建设的有力推手。工科类大学生思维方式和认识问题具有好奇心强、大胆质疑以及主观判断等特点;工科的课程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以培养应用技术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的特点。针对工科学生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以“科技强国”为思政元素的突破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按照“两结合”“三注重”“三步走”“三带动”的建设思路,经过两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课程建设 工科院校 三全育人 专业思政 金课
下载PDF
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优秀品格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路径探究——以泰安地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为例
2
作者 肖宏云 刘巍 《泰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0-144,共5页
泰山“挑山工”优秀品格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伟大精神高度契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是地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宝贵资源。将泰山“挑山工”优秀品格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泰山“挑山工”优秀品格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伟大精神高度契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是地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宝贵资源。将泰山“挑山工”优秀品格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必要举措,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地方高校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成立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优秀品格研究机构,打造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优秀品格宣扬阵地,组建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优秀品格宣讲团,构建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弘扬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优秀品格,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挑山工”优秀品格 高校思政课程建设 路径探究
原文传递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校党建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风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97-100,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校党建工作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党建工作目标的达成需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重要途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又需要以高校党建的宏观理论为指导方向。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与党建工作不能被分割开来,在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校党建工作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党建工作目标的达成需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重要途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又需要以高校党建的宏观理论为指导方向。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与党建工作不能被分割开来,在工作过程中也不能各自为营,相反,在当今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形势下以及我国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下,两者之间需要运用各种途径和形式建立良性互联、互动、互建。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引导和政治教育作用,以及真正使高校党建工作"接地气"和"有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党建 互联 互动 互建
下载PDF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建设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帅 徐卓钰 田景敏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34-39,109,共7页
课程思政立足“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是实现大学生媒介知识习得、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多元统一的关键抓手。研究选取高校影视后期制作课程实施媒介素养类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建设,对“知识+技能+价值”三位一体育人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学生... 课程思政立足“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是实现大学生媒介知识习得、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多元统一的关键抓手。研究选取高校影视后期制作课程实施媒介素养类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建设,对“知识+技能+价值”三位一体育人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学生参与课程的情感体验开展教学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本门课程教学效果良好,“知识+技能+价值”目标的达成度较高;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但在将积极态度转化为良好学习习惯上还需加强督导;学生对该课程的内容、方法、资源和评价较满意,但认为教学交互的时效性还有待提高。基于此,提出优化媒介素养类课程思政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 课程思政 课程建设 高校
下载PDF
西南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虎 马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67-72,共6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使命。为深入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本研究围绕思政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课程建设、课程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使命。为深入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本研究围绕思政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课程建设、课程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态度等,对西南林业大学1~2年级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对思政课教师和部分学生做深度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思政课程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要加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建设须加强课堂纪律、增强授课内容感染力、创新课堂授课方式,打造"大思政"格局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建设 实效性 高校
下载PDF
高校思政教师参与党建工作实践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苏海华 麻祺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159-159,共1页
高校党建工作有着主体多样性、内容广泛性、实践性、交叉性等特征,高校思政教师可结合专业实际积极参与党建工作,从而深化理论认识,提升综合素质,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师 党建工作 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