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rectional Functionalization of MOF-74 Analogs via Ligand Pre-install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Liang Hao Qiming Qiu Hui 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20-224,共5页
A MOF-74 analog derived from non-DOBDC linkers, Cu(II)-MOF-74-L^1,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ased on this, directionanl functionalizations of the hexagonal pore were introduced through well-designed pre-in... A MOF-74 analog derived from non-DOBDC linkers, Cu(II)-MOF-74-L^1,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ased on this, directionanl functionalizations of the hexagonal pore were introduced through well-designed pre-installation of ligands. By this strategy, two MOF-74 analogs with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surfaces of pore had been achieved by equiping with CI or OH groups respectively and proved with excellent catalysis and luminescent sensing properties. Herein, the synthetic strategy and functional regulation were reported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MOF-74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IZATION MOF-74 hydrophobic pore hydrophilic pore pre-installation
原文传递
盐种类和浓度对蛋白质疏水性吸附过程有效孔扩散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建华 史清洪 +1 位作者 陈捷 孙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4,共6页
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在配基密度不同的两种疏水性吸附剂Phenyl Sepharose FFlowsub和Phenyl Sepha-rose FF high sub上的吸附平衡和孔内传质动力学,重点考察了盐种类和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O4溶液中盐浓度的增加导致蛋白质吸附容量... 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在配基密度不同的两种疏水性吸附剂Phenyl Sepharose FFlowsub和Phenyl Sepha-rose FF high sub上的吸附平衡和孔内传质动力学,重点考察了盐种类和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O4溶液中盐浓度的增加导致蛋白质吸附容量的增大和解离常数的降低比(NH4)2SO4溶液更显著.利用孔扩散模型得到的有效扩散系数随盐浓度及配基密度的增大而提高,表明表面扩散作用对孔内传质的贡献随吸附容量提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吸附 牛血清白蛋白 孔扩散 表面扩散 孔扩散系数
下载PDF
Tailoring mesoporous-silica nanoparticles for robust immobilization of lipase and biocatalysis 被引量:3
3
作者 Mohammad Kalantari Meihua Yu +6 位作者 Yannan Yang Ekaterina Strounina Zhengying Gu Xiaodan Huang Jun Zhang Hao Song Chengzhong Yu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605-617,共13页
The rational design of nano-carriers is critical for modem enzyme immobilization for advanced biocatalysis. Herein,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of octadecylalkyl- modified mesoporous-silica nanoparticles (C18-MSNs) with... The rational design of nano-carriers is critical for modem enzyme immobilization for advanced biocatalysis. Herein,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of octadecylalkyl- modified mesoporous-silica nanoparticles (C18-MSNs) with a high C18 content (-19 wt.%) and tunable pore sizes (1.6--13 nm).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creased hydrophobic content and a tailored pore size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size of lipas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 performance of immobilized lipase. The optimized C18-MSNs exhibit a loading capacity of 711 mg/g and a specific activity 5.2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ree enzyme. Additionally, 93% of the initial activity is retained after reuse five times, which is better than the best performance reported to date. Our findings pave the way for the robust immobilization of lipase for biocatalytic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a hydrophobic lipase immobilization HYPERACTIVATION pore size
原文传递
原材料对泡沫混凝土吸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韩磊 李应权 +3 位作者 扈士凯 陈志纯 任强伟 黄文辉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5期73-77,共5页
通过测试吸水率、孔洞微观形貌,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矿渣粉、粉煤灰、硅灰)、聚合物乳液(氯丁胶乳液、苯丙乳液、硬质环氧乳液)、憎水剂(有机硅、硬脂酸钙)对泡沫混凝土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矿渣粉对吸水率... 通过测试吸水率、孔洞微观形貌,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矿渣粉、粉煤灰、硅灰)、聚合物乳液(氯丁胶乳液、苯丙乳液、硬质环氧乳液)、憎水剂(有机硅、硬脂酸钙)对泡沫混凝土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矿渣粉对吸水率的影响程度有限,粉煤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吸水率,硅灰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吸水率;三种聚合物乳液对吸水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氯丁胶乳液>苯丙乳液>硬质环氧乳液;憎水剂能有效降低吸水率,其中硬脂酸钙的效果明显好于有机硅;憎水剂在合适掺量范围内能有效降低孔洞缺陷率,同时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好的疏水特性,进而可显著降低材料的吸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吸水率 憎水剂 矿物掺合料 聚合物乳液 泡孔孔壁
下载PDF
新型疏水剂对大坝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明 范敬冲 张利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0-194,共5页
寒冷地区混凝土大坝的渗水和冻融劣化是造成坝体破坏形成决口、甚至溃坝等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对坝体混凝土进行疏水处理是工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用表面改性后的沸石粉(YA)作为新型疏水剂对混凝土进行疏水处理,制备水胶比为0... 寒冷地区混凝土大坝的渗水和冻融劣化是造成坝体破坏形成决口、甚至溃坝等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对坝体混凝土进行疏水处理是工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用表面改性后的沸石粉(YA)作为新型疏水剂对混凝土进行疏水处理,制备水胶比为0.5,YA掺量分别为0,2%,3%和4%的疏水混凝土,研究疏水混凝土的力学与抗冻性能;同时利用吸水试验和压汞试验(MIP)测定混凝土的孔隙结构,通过分析孔径分布特征探究YA改善混凝土各项性能的机理。研究发现:YA的掺入能够增加过渡孔(无害孔)含量并抑制大孔(有害孔)的发育,改善了混凝土内部孔隙网络,进一步抑制水及溶液的侵入,从而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吸水性能和抗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剂 吸水性能 抗冻性能 孔隙结构 大坝渗漏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hydrophobic flat sheet membranes from PVDF-HFP copolymer for enhancing the oxygen permeance in nitrogen/oxygen gas mixture 被引量:1
6
作者 Bahador Akbari Asghar Lashanizadegan +1 位作者 Parviz Darvishi Abdolrasoul Pouranfard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566-1581,共16页
In this study, poly(vinilydene 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PVDF-HFP) was used for preparation of hydrophobic membranes using non-solvent induced phase inversion(NIPS) technique. PVDF-HFP copolymer with concentrat... In this study, poly(vinilydene 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PVDF-HFP) was used for preparation of hydrophobic membranes using non-solvent induced phase inversion(NIPS) technique. PVDF-HFP copolymer with concentrations of 10 wt% and 12 wt% was prepar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olymer concentration on pore structure,morphology, hydrophobicity and performance of prepared membranes. Besides, the use of two coagulation baths with the effects of parameters such as coagulant time, polymer type and concentration, and the amount of nonsolvent were studied. The performance of prepared membranes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permeability and selectivity of oxygen and nitrogen from a gas mixture of nitrogen/oxygen under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feed flow rate(1–5 L·min-1), inlet pressure to membrane module(0.1–0.5 MPa) and temperatures between 25 and 45 °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two coagulation bath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of distillated water and isopropanol,coagulant time, polymer type and concentration, and the amount of non-solvent additive have the most effect on pore structure, morphology, thickness, roughness and crystallinity of fabricated membranes. Porosity ranges for the three fabricated membranes were determined, where the maximum porosity was 73.889% and the minimum value was 56.837%. Also,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average thicknesses of membrane were 320.85 μm and115 μm. Besides, the values of 4.7504 × 10-7 mol· m-2· s-1· Pa-1, 0.525 and 902.126 nm were achieved for maximum oxygen permeance, O2/N2 selectivity and roughnes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enriched air hydrophobic flat sheet membrane PVDF-HFP copolymer Enhancing oxygen permeance pore structure
下载PDF
超高压锅炉再热器集箱及疏水孔内壁裂纹形成原因
7
作者 张赞赞 潘智 +3 位作者 陈超 李勇军 林庆宇 覃健彬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2年第6期70-74,共5页
利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及有限元模拟等方法,对某超高压锅炉再热器集箱及疏水孔内壁裂纹的形成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组运行状态不稳定、疏水管设置不合理导致再热器疏水回流是集箱内部产生裂纹的... 利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及有限元模拟等方法,对某超高压锅炉再热器集箱及疏水孔内壁裂纹的形成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组运行状态不稳定、疏水管设置不合理导致再热器疏水回流是集箱内部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改进措施,对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热器集箱 疏水孔 裂纹热疲劳 有限元
下载PDF
纳米吸附法降低岩石微孔道水流阻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狄勤丰 沈琛 +3 位作者 王掌洪 顾春元 施利毅 方海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研究了疏水性纳米SiO2颗粒在岩石微孔道孔壁的吸附对岩石孔壁的阻力特性的改变机制,探讨了纳米SiO2降压增注机理。疏水性纳米颗粒吸附在地层岩石微孔道表面并形成纳米吸附层,使亲水孔壁表面呈现强疏水性并形成水流滑移层,较大幅度地降... 研究了疏水性纳米SiO2颗粒在岩石微孔道孔壁的吸附对岩石孔壁的阻力特性的改变机制,探讨了纳米SiO2降压增注机理。疏水性纳米颗粒吸附在地层岩石微孔道表面并形成纳米吸附层,使亲水孔壁表面呈现强疏水性并形成水流滑移层,较大幅度地降低了流动阻力,从而提高了水流速度。通过润湿性变化、吸附电镜扫描等系列实验,证明了岩石微孔道中产生纳米滑移效应的可能性。流动实验结果表明,经含纳米颗粒流体处理后,岩心的水相渗透率大幅度提高,平均达到47%。同时用Lattice Boltzmann方法(LBM)模拟了含疏水性纳米SiO2颗粒流体处理前后的实际渗流问题,间接计算出了纳米颗粒吸附造成的滑移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降压增注机理 吸附法 岩石孔隙 流体流动 滑移效应 润湿性 渗透率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疏水膜的污染、润湿与干燥探讨 被引量:17
9
作者 吕晓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6-203,共8页
明确了疏水膜概念,分析了有机-无机复杂体系的疏水膜污染机理,通过在料液中鼓入压缩空气,可以降低料液在膜表面的浓差极化和温差极化,提高膜通量,缓解膜污染.膜润湿是气-固界面被液-固界面逐渐取代的过程,分析了疏水膜润湿机理,处理料... 明确了疏水膜概念,分析了有机-无机复杂体系的疏水膜污染机理,通过在料液中鼓入压缩空气,可以降低料液在膜表面的浓差极化和温差极化,提高膜通量,缓解膜污染.膜润湿是气-固界面被液-固界面逐渐取代的过程,分析了疏水膜润湿机理,处理料液中的表面活性物质是疏水膜分离过程中膜润湿过程的“加速器”.采用气-液界面萃取法作为疏水膜分离过程中料液的预处理过程,可有效延缓疏水膜的亲水化渗漏进程.针对疏水膜材料润湿后的干燥问题,提出了疏水膜材料的临界润湿深度概念,在膜孔润湿深度小于临界润湿深度时对疏水膜进行常规清洗,再用纯水清洗,此时膜孔中的水会在水的界面收缩力的作用下,被自动从疏水膜孔中排出,实现疏水膜的自脱水干燥,通过这种膜分离-清洗的工艺循环,可以实现疏水膜分离进程的持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膜 膜污染 膜蒸馏 膜孔干燥 临界润湿深度
下载PDF
东华大桥主墩承台疏水化合孔栓物混凝土施工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余喜平 《福建建设科技》 2012年第4期85-86,75,共3页
介绍疏水化合孔栓成分的工作机理,结合其特征,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掺入30L疏水化合孔栓成分,配制出东华大桥主墩承台大体积高性能防水抗腐蚀混凝土,采取循环冷却水管降温的方法确保了基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凝结后混凝土表现出的憎水性显著。
关键词 疏水化合孔栓物 工作机理 耐久性 吸水率 大体积混凝土 循环水冷却管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传输运移能力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金玉宝 卢祥国 +3 位作者 刘进祥 喻琴 王子健 葛嵩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0-607,共8页
针对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与油藏多孔介质孔隙尺寸的配伍性差的问题,以β-环糊精(β-CD)为疏水缔合聚合物缔合程度的调节剂,以大庆典型聚驱区块储层地质和流体为实验平台,以注入压力、表观黏度、质量浓度、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评... 针对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与油藏多孔介质孔隙尺寸的配伍性差的问题,以β-环糊精(β-CD)为疏水缔合聚合物缔合程度的调节剂,以大庆典型聚驱区块储层地质和流体为实验平台,以注入压力、表观黏度、质量浓度、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传输运移能力并分析了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内的传输运移能力较差且主要滞留在岩心前部区域。β-CD可以改善聚合物溶液的传输运移能力,有利于聚合物在多孔介质内均匀分布。随着β-CD含量的增加,聚合物溶液分子链间的缔合作用减弱,分子线团尺寸减小,聚合物溶液的传输运移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抗盐性 不可及孔隙体积 传输运移能力 Β-环糊精 驱油剂
下载PDF
疏水化合孔栓物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巩 周华新 +1 位作者 李磊 王瑞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31,共4页
通过在虎门二桥承台结构混凝土中掺入疏水化合孔栓物,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明显降低了混凝土的吸水率、氯离子扩散系数及电通量,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从而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防止钢筋锈蚀的... 通过在虎门二桥承台结构混凝土中掺入疏水化合孔栓物,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明显降低了混凝土的吸水率、氯离子扩散系数及电通量,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从而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防止钢筋锈蚀的发生,在工程应用过程中施工反馈良好,提高了混凝土的结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化合孔栓物 吸水率 氯离子扩散系数 虎门二桥 承台
下载PDF
虎门二桥承台结构C40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华新 周旭东 +1 位作者 薛永宏 崔巩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3-156,160,共5页
研究了疏水孔栓化合物对C4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将疏水孔栓化合物在虎门二桥承台结构进行了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疏水孔栓化合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和易性,提高了混凝土7、28 d抗压强度10%~15%,同时,明显降低了混... 研究了疏水孔栓化合物对C4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将疏水孔栓化合物在虎门二桥承台结构进行了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疏水孔栓化合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和易性,提高了混凝土7、28 d抗压强度10%~15%,同时,明显降低了混凝土吸水率、氯离子扩散系数及电通量,提高了混凝土抗渗等级,从而抑制了氯离子等有害介质在混凝土中的传输,防止了钢筋锈蚀的发生,极大提高了混凝土耐久性。工程应用过程中施工反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门二桥 承台 疏水孔栓化合物 吸水率 氯离子扩散系数
下载PDF
基于疏水化合孔栓物及硅烷浸渍双重应用的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14
作者 覃艺杰 林华明 欧德阳 《广东公路交通》 2024年第4期6-11,17,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环境作用等级达Ⅲ-F的近海或海洋氯化物环境影响下结构物耐久性,研究疏水化合孔栓物及硅烷浸渍双重应用对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提升效果。通过掺加疏水化合孔栓物来改善海工混凝土的内在性能,采用硅烷浸渍涂层进一步对结构物... 为进一步提升环境作用等级达Ⅲ-F的近海或海洋氯化物环境影响下结构物耐久性,研究疏水化合孔栓物及硅烷浸渍双重应用对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提升效果。通过掺加疏水化合孔栓物来改善海工混凝土的内在性能,采用硅烷浸渍涂层进一步对结构物表层进行防护。结果显示,添加疏水化合孔栓物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延缓水化进程,减少大体积海工混凝土早期温度裂缝发生的可能且不影响其后期强度;疏水化合孔栓物及硅烷浸渍的双重应用较单一应用在海工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碳化深度、吸水率等方面均显示出更优性能,可显著提升环境作用等级达Ⅲ-F的近海或海洋氯化物环境下海工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化合孔栓物 硅烷浸渍 海工混凝土 耐久性 吸水率
下载PDF
半透膜微萃取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测定土壤间隙水中憎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晓阳 孙红文 张志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1-805,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半透膜被动采样技术的微萃取方法(semi-permeable membrane based micro-extraction,SPM-ME),并以菲为模型污染物,测试了SPM-ME用于测定土壤间隙水中自由溶解态憎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菲在该SPE-ME装...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半透膜被动采样技术的微萃取方法(semi-permeable membrane based micro-extraction,SPM-ME),并以菲为模型污染物,测试了SPM-ME用于测定土壤间隙水中自由溶解态憎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菲在该SPE-ME装置与水相间的平衡可在6h内达到,并且随着装置中三油酸甘油酯含量的增加,单元SPE-ME对于菲的富集系数也相应增加。该装置对土壤间隙水中菲的富集在10d内能达到平衡,整个过程主要受菲从土壤向间隙水的传质控制。该装置测得间隙水中菲的浓度与实际测得间隙水浓度十分吻合,而由传统的相平衡分配法计算所得间隙水浓度则高出实测值4~5倍。同时,该装置对体系中污染物的耗竭小于体系中污染物总量的1%。因此,SPE-ME是一种准确、有效、非耗竭式的微萃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透膜微萃取技术 憎水性有机污染物 自由溶解态 土壤间隙水
下载PDF
疏水材料改良黄土渗透性模型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小华 廖红建 +2 位作者 牛波 何玉琪 倪诗雨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175,共9页
【目的】改良黄土渗透性,加强黄土地基的自防水功能,能够有效降低降雨条件下湿陷性黄土地基灾害发生的概率。【方法】为此,开展了一系列不同生态环境友好型疏水材料(SHP 60 Plus)质量比改良黄土的三轴渗透试验,探究了渗流时间、孔隙比... 【目的】改良黄土渗透性,加强黄土地基的自防水功能,能够有效降低降雨条件下湿陷性黄土地基灾害发生的概率。【方法】为此,开展了一系列不同生态环境友好型疏水材料(SHP 60 Plus)质量比改良黄土的三轴渗透试验,探究了渗流时间、孔隙比和疏水材料质量比对黄土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并基于lgk-lge渗透模型和渗透试验结果,建立了改良黄土的渗透模型;通过建立疏水性孔隙通道模型和结合土-水接触角试验结果,从微观角度揭示了改良机制。【结果】结果显示:改良黄土的渗透系数随着渗流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然后趋于稳定;改良黄土稳定阶段的渗透系数随孔隙比的降低呈非线性减少趋势;1%疏水材料质量比改良黄土的渗透系数比未改良黄土降低了1个数量级。【结论】结果表明,疏水材料的掺入会提高有效孔隙通道直径的阈值,使得无法发生渗流的孔径范围增大,导致渗透系数减小,渗透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黄土 渗透系数 疏水材料 渗透模型 有效孔径
下载PDF
一种新型疏水剂对混凝土抗渗性及水化程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博 李庆斌 +3 位作者 张金良 谭尧升 刘春风 胡昱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4,共5页
在高湿度地区,提高混凝土对水或者其他侵蚀溶液的抗渗性是十分必要的。添加疏水剂是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常用方法。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疏水外加剂YREC,在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材料的强度。对掺入YREC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渗性... 在高湿度地区,提高混凝土对水或者其他侵蚀溶液的抗渗性是十分必要的。添加疏水剂是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常用方法。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疏水外加剂YREC,在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材料的强度。对掺入YREC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孔隙结构以及水泥水化程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应用液氮吸附/解吸等温曲线和压汞法进一步分析了YREC对混凝土砂浆基体孔隙结构的影响。试验表明YREC的填充效应改善了孔隙分布,减少有害孔的含量,对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能有一定的作用。由于YREC自身的疏水性,使得水化过程中的水体得到细化,CH晶体的发育受到抑制。伴随着更高密实度的C-S-H凝胶生成,混凝土的强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疏水剂 抗渗性 孔径分布 水化程度
下载PDF
海工疏水化合孔栓物混凝土应用研究
18
作者 丛逢 《工程质量》 2023年第4期83-85,共3页
论文旨在通过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跨通明海大桥-东海岛特大桥施工过程中,针对海域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物施工防腐措施设计与施工研究,总结疏水化合孔栓物混凝土对海工构筑物混凝土性能、防腐效果等的影响,通过施工过程试验对比... 论文旨在通过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跨通明海大桥-东海岛特大桥施工过程中,针对海域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物施工防腐措施设计与施工研究,总结疏水化合孔栓物混凝土对海工构筑物混凝土性能、防腐效果等的影响,通过施工过程试验对比发现疏水化合孔栓物不仅能满足设计要求,且后期混凝土强度增幅度较大,以为其他类似海工混凝土构筑物施工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化合孔栓物 防腐 强度
下载PDF
1-正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对聚砜分离膜的结构控制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亚梅 胡小玲 +1 位作者 管萍 薛冠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99-1305,共7页
以1-正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8mim][PF6]作为膜结构控制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具有不同孔结构的聚砜分离膜.随着[C8mim][PF6]含量的增大,聚砜膜的孔结构从典型的不对称指状孔结构、高度拉长的大孔结构、典型的大空穴,变化至海绵状... 以1-正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8mim][PF6]作为膜结构控制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具有不同孔结构的聚砜分离膜.随着[C8mim][PF6]含量的增大,聚砜膜的孔结构从典型的不对称指状孔结构、高度拉长的大孔结构、典型的大空穴,变化至海绵状孔结构,离子液体[C8mim][PF6]在聚砜膜制备中表现出孔结构控制、增塑作用.通过能谱分析表明,[C8mim][PF6]在所制备的聚砜膜中存在部分的保留,通过水与聚砜膜表面接触角的测定,[C8mim][PF6]在聚砜膜中的残留提高了膜的亲水性能.基于相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探讨了疏水性[C8mim][PF6]在铸膜液相分离过程中孔结构形成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C8mim][PF6]在铸膜液中含量越高,对于相分离的延时效应越大,体系更易发生延时分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离子液体 聚砜膜 结构控制 致孔剂
原文传递
业务核都市与东京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
20
作者 曹伟佳 卢祥国 +1 位作者 苑盛旺 姜晓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46-52,共7页
1980年代,日本政府为解决东京都严重的单极化问题,提出在东京周边地区建立若干业务核都市,以疏导部分首都功能,促进东京都市圈的空间结构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本文介绍了业务核都市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制定过程;通过四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业... 1980年代,日本政府为解决东京都严重的单极化问题,提出在东京周边地区建立若干业务核都市,以疏导部分首都功能,促进东京都市圈的空间结构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本文介绍了业务核都市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制定过程;通过四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业务核都市的开发策略;利用近30年来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就业和土地数据,对业务核都市在促进都市圈一体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评价;最后对业务核都市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核都市 东京都市圈 空间结构 多中心 城市职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