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黄帝内经》中“五态人”对针刺得气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林法财 费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1,107,共3页
《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得气是针灸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灵枢·行针》和《灵枢·通天》所述内容,分析阴阳"五态人"的特点及其对针刺得气的影响。提出了因质施针,并对&... 《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得气是针灸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灵枢·行针》和《灵枢·通天》所述内容,分析阴阳"五态人"的特点及其对针刺得气的影响。提出了因质施针,并对"五态人"的发病特点及疗效预后进行了分析推测,为针灸在临床中因人制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态人 针刺 得气
原文传递
《内经》针刺补泻探讨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炜 王朝阳 +2 位作者 陈思思 路数超 刘清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4,共4页
通过分析《内经》对针刺补泻的记载,以针刺补泻的目的、原则、判断、操作到疗效的思路,勾勒《内经》针刺补泻的完整框架,较翔实反映《内经》针刺补泻的整体风貌。通过研究发现,《内经》针刺补泻以调气为根本目的,以调神为核心内涵;在以... 通过分析《内经》对针刺补泻的记载,以针刺补泻的目的、原则、判断、操作到疗效的思路,勾勒《内经》针刺补泻的完整框架,较翔实反映《内经》针刺补泻的整体风貌。通过研究发现,《内经》针刺补泻以调气为根本目的,以调神为核心内涵;在以补虚泻实为针刺补泻总则的基础上重视先补虚后泻实和据二十五种人不同体质补泻;以脉象虚实,皮肤寒热坚软为判断补泻的依据;记载了迎随补泻等7种补泻手法,为后世补泻手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视"神""心""意"的变化和调节;以患者感觉、脉象及皮肤温度的变化为针刺补泻施术后的疗效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针刺补泻 针灸理论
原文传递
道家养生思想析论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文钦 许利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33,共13页
道家养生理论,是以《老子》《庄子》《黄帝内经》三大经典为核心,建构了以道为本体,以阴阳为根本,以气为基础,以五行为框架,以天人相应与顺应四时为指南,以“追求无我修炼自我”为终极目的天体与人体的互动循环系统。这一套系统一旦确立... 道家养生理论,是以《老子》《庄子》《黄帝内经》三大经典为核心,建构了以道为本体,以阴阳为根本,以气为基础,以五行为框架,以天人相应与顺应四时为指南,以“追求无我修炼自我”为终极目的天体与人体的互动循环系统。这一套系统一旦确立,便成为了用以解释生命活动与长生保健的养生思想,也成为了后世的养生家、医家、道教徒面对生命活动问题的基础解答,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挥,在这一套生命科学的养生思想上,创造出更多元的养生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养生 《老子》 《庄子》 《黄帝内经》
下载PDF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新议 被引量:11
4
作者 高也陶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7-30,共4页
当今学者多以马王堆出土医书为据,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之上限在其之后。文章根据《左传》、《史记》、《黄帝内经》的有关内容,以及国学对《周官经》成书时代的考证,提出《黄帝内经》成书时代可以限定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531年后的20... 当今学者多以马王堆出土医书为据,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之上限在其之后。文章根据《左传》、《史记》、《黄帝内经》的有关内容,以及国学对《周官经》成书时代的考证,提出《黄帝内经》成书时代可以限定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531年后的200~300年之间。某些篇章成书更早,可能追溯至殷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书时代 左传 黄帝内经 周官经 史记
下载PDF
《黄帝内经》关于形神理论的诠释 被引量:9
5
作者 孟闫燕 李友林 +2 位作者 王伟 晁恩祥 胡立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13-15,共3页
《黄帝内经》关于形神理论的诠释,是对生命和谐延续的描述,全面体现了躯体、内脏、精微物质与生命现象、精神活动的辨证统一,初步奠定了形神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神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有形才能... 《黄帝内经》关于形神理论的诠释,是对生命和谐延续的描述,全面体现了躯体、内脏、精微物质与生命现象、精神活动的辨证统一,初步奠定了形神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神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神的盛衰是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形神理论 诠释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肖苗苗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631-63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治疗AD的文献,分析该病的治疗方法。结果:中医药治疗AD形成了多种理论,制定了多种治疗策略。结论:中医药疗法可以有效用于治疗AD。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性痴呆 黄帝内经 本草备注 丹溪心法 中医药治疗 中医病机 文献综述
下载PDF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朱万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9期7-10,共4页
《黄帝内经》是我国首部阐述中医理论的医学典籍,它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治疗思想,主要有形神同治、治形以疗神和调神以治形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思想表现出4个方面的特点:首创由形及神、由表及里、形神同治的治疗... 《黄帝内经》是我国首部阐述中医理论的医学典籍,它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治疗思想,主要有形神同治、治形以疗神和调神以治形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思想表现出4个方面的特点:首创由形及神、由表及里、形神同治的治疗理念;强调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协调性;注重阴阳平衡性和提出情志互治。另外,它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养生方法,包括调神摄生法、情志互治法、静心调神法、情志相胜法、言语疏导法、暗示法、顺意法、祝由疗法、导引吐纳法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心理治疗理论 特点 方法
下载PDF
浅议中医四大经典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宋素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8期7-8,共2页
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建构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是中医理论之渊薮。本文从中医四大经典的相互关系、研读与临床实践、科学创新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认为只有遵循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规律,... 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建构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是中医理论之渊薮。本文从中医四大经典的相互关系、研读与临床实践、科学创新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认为只有遵循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把中医经典理论知识的深厚积淀和临床经验的活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与现代科学研究技术融会贯通,才能使中医经典更好地继承并发扬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 发展 黄帝内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下载PDF
《素问·阴阳离合论》“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渊源考释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建宇 董时军 +2 位作者 吕红 刘士敬 赵艳玲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探讨《内经》"大敦""阴之绝阳"与《周髀算经》"北极璇玑"的关系。方法:受大汶口文化遗址之"玉璇玑"覆于死者胸前启发,将《素问.阴阳离合论》"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罢... 目的:探讨《内经》"大敦""阴之绝阳"与《周髀算经》"北极璇玑"的关系。方法:受大汶口文化遗址之"玉璇玑"覆于死者胸前启发,将《素问.阴阳离合论》"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罢极"与《尚书》《周髀算经》"北极""璇玑"概念相比较,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内经》"大敦""阴之绝阳"与5 000年前的玉璇玑有渊源关系。结论:从《尚书》《周髀算经》"北极""璇玑"这一天文和地理概念去理解《内经》有关条文则可加深对厥阴在人体中作用和地位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尚书 周髀算经 厥阴 阴之绝阳 璇玑 罢极 四极 大敦 大汶口文化 红山文化
下载PDF
论《黄帝内经》的生态医学思想 被引量:4
10
作者 齐南 上官曌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生态医学"是现代医学建立的新概念。对《黄帝内经》的生态医学思想作了深入发掘,认为《内经》时代中医已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生态医学思想体系,进而阐述了《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对当代医学发展的启示,试图... "生态医学"是现代医学建立的新概念。对《黄帝内经》的生态医学思想作了深入发掘,认为《内经》时代中医已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生态医学思想体系,进而阐述了《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对当代医学发展的启示,试图探寻中西医结合的新途径,并对21世纪医学发展的战略走向作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医学 黄帝内经 比较与关联
下载PDF
“神”的中医内涵及醒神理论应用探析
11
作者 张超 乔利军 蔡业峰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6期180-184,共5页
在中医学中,“神”具有多重含义和功能。深入探讨中医学中“神”的概念,分析其在《黄帝内经》中的演变与发展。详细讨论了“神”在生命生成、生理机制、病理机制及疾病诊疗和预后中的作用。探讨了醒神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及其在现代医学... 在中医学中,“神”具有多重含义和功能。深入探讨中医学中“神”的概念,分析其在《黄帝内经》中的演变与发展。详细讨论了“神”在生命生成、生理机制、病理机制及疾病诊疗和预后中的作用。探讨了醒神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及其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地位。对于“神”的理解和醒神的应用是中医治疗的关键部分,强调了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相结合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神 《黄帝内经》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基于“八虚”理念探析机关之室“代偿”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龙云 陈旭青 +4 位作者 田子睿 崔学军 施杞 王拥军 卞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357-5360,共4页
八虚者,机关之室,然其非仅称谓之语,更纳涵着所指"本气不足,劳易虚损"的内在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机体求于平、和,而表现出诸多代偿之象。文章即从"八虚"之内涵、"八虚"之"代偿"及"代偿&qu... 八虚者,机关之室,然其非仅称谓之语,更纳涵着所指"本气不足,劳易虚损"的内在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机体求于平、和,而表现出诸多代偿之象。文章即从"八虚"之内涵、"八虚"之"代偿"及"代偿"之意义三方面,立于"八虚"理念,探讨机关之室"代偿"其及所提示的摄身御病之理。笔者以为,机关之筋肉者,应其本气不足,衡其内在不坚之生理性"代偿",以示摄身防病之则;筋骨衰损,骨端渐进者,应其正气虚惫,和其内在空乏之病理性"代偿",以昭缓疾治病之理。而摄身防病、缓疾治病者,因生命之时不同而用法不一,少壮长阳,中老勿用则为其不变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虚 黄帝内经 治未病 代偿 机关之室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的医学教育思想及其现代观照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红霞 《中医教育》 2017年第3期30-33,共4页
被后世称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不仅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而且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医学教育思想,构筑了中医学教育的理论体系和思想宝库。聚焦于《黄帝内经》的医学教育思想研... 被后世称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不仅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而且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医学教育思想,构筑了中医学教育的理论体系和思想宝库。聚焦于《黄帝内经》的医学教育思想研究,认为黄帝内经的医学教育思想主要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医学教育的功能在于"治民、治身、传后世";医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上工、圣人、天下师";医学教育的规范是"德术兼备";医学教育的方法是"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深入探究和挖掘《黄帝内经》中的医学教育思想,积极加以传承、发扬与创新,将对当前我国的中医教育改革和深入推动中医教育国际化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医学教育思想 中医教育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的临床医学理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安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182-2185,共4页
《黄帝内经》的临床医学理论非常丰富,它包括临床指导思想、病因病机理论、临床诊察理论、临床辨证理论、临床论治理论等,其临床指导思想包括以人为本思想、以防为主思想、以和为贵思想;其临床论治理论包括治病求本理论、阴阳求衡理论... 《黄帝内经》的临床医学理论非常丰富,它包括临床指导思想、病因病机理论、临床诊察理论、临床辨证理论、临床论治理论等,其临床指导思想包括以人为本思想、以防为主思想、以和为贵思想;其临床论治理论包括治病求本理论、阴阳求衡理论、气血求和理论、正邪求谐理论、时势求顺理论、五行制胜理论、以此治彼理论、各有所宜理论等。《黄帝内经》的这些理论及其方法,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临床医学 指导思想 治则治法 治病求本
下载PDF
中医研究生《针灸流派概论》教材的编写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希言 魏稼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220-1221,共2页
目的:探讨编写研究生教材《针灸流派概论》的意义、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方法:通过分析古今针灸的不同流派的形成因素、对针灸学术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探讨这门课程在教学中的意义及必要性。结果与结论:《针灸... 目的:探讨编写研究生教材《针灸流派概论》的意义、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方法:通过分析古今针灸的不同流派的形成因素、对针灸学术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探讨这门课程在教学中的意义及必要性。结果与结论:《针灸流派概论》的产生是针灸学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针灸体系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流派概论 研究生教材 《黄帝内经》 《针灸甲乙经》
下载PDF
论《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之道——饮食有节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磊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6年第3期26-28,共3页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其主要部分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研究价值不可估量。虽是中医学的重要典籍,其中也不乏饮食养生之道的研究,其中最值得推崇的当是饮食有节。
关键词 饮食文化 《黄帝内经》 饮食有节
下载PDF
《黄帝内经》温法特点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磊 梁天坚 《西部中医药》 2011年第8期42-43,共2页
通过归纳总结《黄帝内经》所论温法之要点,发现其主要针对寒邪而施,亦强调借助天地温和之气,以及人体的"自温"施治,而人之性情温和为《黄帝内经》温法的又一特点,提出通过调和情志以使气血温和来防治疾病。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温法 自温
下载PDF
基于“中医体质”理论辨析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的思路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昭 梁凤鸣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58-361,共4页
《黄帝内经》中蕴含的中医体质理论对眼科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干眼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中医将其归为“白涩症”“神水将枯”“干涩昏花”等范畴。本文通过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的体质特点,发现围绝经期干眼在病因方面以阴阳失调为主,... 《黄帝内经》中蕴含的中医体质理论对眼科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干眼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中医将其归为“白涩症”“神水将枯”“干涩昏花”等范畴。本文通过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的体质特点,发现围绝经期干眼在病因方面以阴阳失调为主,而肾气日衰,天癸将竭,冲任亏虚,肾之阴阳失衡是主要病机。治疗方面,以平衡阴阳为法,根据虚损、阻滞之不同施以补、泻手法。选穴方面,宜在眼周选穴基础上结合经络辨证、脏腑辨证。本文通过探讨《黄帝内经》“中医体质”理论在围绝经期干眼治疗中的应用,以期完善本病的相关针刺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针刺 围绝经期干眼 黄帝内经
下载PDF
论《摄生要义》的作者问题及其养生理念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雨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3-46,共4页
《摄生要义》是明中期出现的一部由文人撰写的养生学专著。它以"调息、摄性、缓形、节欲"为养生原则,系统地从存想、调气、按摩、导引、行景、饮食、居住、房中、四时、杂忌等方面介绍养生方法。《摄生要义》在传统养生学领... 《摄生要义》是明中期出现的一部由文人撰写的养生学专著。它以"调息、摄性、缓形、节欲"为养生原则,系统地从存想、调气、按摩、导引、行景、饮食、居住、房中、四时、杂忌等方面介绍养生方法。《摄生要义》在传统养生学领域有着推动养生理念转换的意义,但是关于其作者问题却一直聚讼纷纭。本篇论文在探讨《摄生要义》作者这一文献问题基础上,进而深刻地讨论了《摄生要义》的养生理念。可以说,《摄生要义》的养生原则与养生方法典型地体现了明中期中国传统养生学在理念上的变革。《摄生要义》的养生理念在对道教养生学批判的基础上,把其养生理念回归至中国传统养生学的起点-《黄帝内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生要义 作者 理念 黄帝内经
下载PDF
脊骨非圆骨:《黄帝内经》关键之误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也陶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2-14,共3页
《黄帝内经》将脊柱骨看作圆(长)骨,并将脊柱,乃至颅骨内的内容物都当作骨髓,实际也就是把脑与脊神经都当成了骨髓,这是《黄帝内经》解剖学的关键之误。根据《黄帝内经》相关篇章对不同骨、骨髓的论述,以及对脑脊神经的讨论,纠正这一错... 《黄帝内经》将脊柱骨看作圆(长)骨,并将脊柱,乃至颅骨内的内容物都当作骨髓,实际也就是把脑与脊神经都当成了骨髓,这是《黄帝内经》解剖学的关键之误。根据《黄帝内经》相关篇章对不同骨、骨髓的论述,以及对脑脊神经的讨论,纠正这一错误观点,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对于脑脊神经在中医理论中的定位,是极其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解剖学 脊柱 长骨 黄帝内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