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时间基准的体系构造及立法完善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天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我国工作时间基准体系成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已运行20年并未有任何系统修订,难以有效应对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长时间工作、无序加班等问题。为此,应当从市场化的劳动关系本质出发,厘清现有工时制度的内在矛盾,界定工作时间的概念内涵... 我国工作时间基准体系成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已运行20年并未有任何系统修订,难以有效应对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长时间工作、无序加班等问题。为此,应当从市场化的劳动关系本质出发,厘清现有工时制度的内在矛盾,界定工作时间的概念内涵,确立工时法制的调整边界,以指导司法裁判。工时基准法制的立法完善应沿袭现有的标准工时规定,细化特殊工时的适用范围并强化保障手段,实现工作时间调整的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时间 劳动基准 加班 标准工时 劳动弹性化
原文传递
中国劳动者过度劳动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郭凤鸣 曲俊雪 《劳动经济研究》 2016年第1期89-105,共17页
基于2000-2010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本文对中国劳动者过度劳动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中国劳动者过度劳动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男性、低技能和私营企业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概率较高。... 基于2000-2010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本文对中国劳动者过度劳动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中国劳动者过度劳动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男性、低技能和私营企业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概率较高。因此,政府一方面从劳动者角度,应通过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低技能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应监督企业对劳动法规中关于劳动时间及加班报酬方面规定的执行,并对私营企业等劳动者过度劳动严重的部门进行重点监管。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抑制中国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日益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劳动 工作时间 劳动供给
原文传递
城乡差分与内外之别——流动人口劳动强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菊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6,共9页
本文利用全国性数据,比较分析了城—城流动人口、乡—城流动人口、流入地户籍市民的劳动强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外来人口的实际工作时间都远远超过,但标准劳动时间却低于本地市民,表明"内外之别"对劳动强度的影响大于&qu... 本文利用全国性数据,比较分析了城—城流动人口、乡—城流动人口、流入地户籍市民的劳动强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外来人口的实际工作时间都远远超过,但标准劳动时间却低于本地市民,表明"内外之别"对劳动强度的影响大于"城乡差分"。而乡—城流动人口的劳动时间最长,处于外来人、农村人的双重弱势,凸显出"城乡差分"的特点。可见,外来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益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亟待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城流动人口 乡—城流动人口 劳动时间 劳动保护 社会融入
下载PDF
工作时间的法理重述及规范构造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天玉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92,共15页
工作时间具有多义性并对应不同的法律效力。在学理上,工作时间认定存在"实际劳动说"与"指挥命令说",我国大陆地区司法事实上采取了"实际劳动说",将不符合劳动给付要求的值班等时间归入工作与休息之间的... 工作时间具有多义性并对应不同的法律效力。在学理上,工作时间认定存在"实际劳动说"与"指挥命令说",我国大陆地区司法事实上采取了"实际劳动说",将不符合劳动给付要求的值班等时间归入工作与休息之间的第三类时间。而"指挥命令说"在劳动形态日益灵活多元的趋势下也面临解释力不足的困境。因此,应引入"劳动解放法理",以"劳动者可依自己之目的充分利用时间"为标准,划定工作与休息的时间分界,排除第三类时间。判断劳动者是否获得解放之状态,可适用饮酒测试的分析方法,旨在具象化劳动者是否负有保持劳动力之义务。在工作时间定性基础上可进行类型化,根据劳动强度和"业务遂行性"分为正常工作时间与非正常工作时间,前者受劳动基准法上标准工时的强制规范,后者可由劳雇双方协商后报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以基准强制与约定审批相结合的路径实现工作时间的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时间 业务遂行性 劳动基准 指挥命令
原文传递
网约平台从业者工作时间与劳动强度的立法规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红梅 《人权》 CSSCI 2021年第6期48-69,共22页
在网约平台用工模式下,从业者工作时间的延长与劳动强度的加大,不仅受网约平台企业及劳动关联第三方发派订单任务驱使,同时或更主要是基于从业者自身有希望多接受订单多获取收入的内驱力。保障从业者工作时间与劳动强度权益,无法适用既... 在网约平台用工模式下,从业者工作时间的延长与劳动强度的加大,不仅受网约平台企业及劳动关联第三方发派订单任务驱使,同时或更主要是基于从业者自身有希望多接受订单多获取收入的内驱力。保障从业者工作时间与劳动强度权益,无法适用既有劳动法的管制制度。建议由国家出台专门劳动立法作出以下有针对性的规定:对从业者实施劳动管理控制的网约平台企业及劳动关联第三方应当在遵守劳动基准和行业性规则的前提下,通过规则合理设定工作时间与劳动强度的各项指标,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控制工作时间与劳动强度,使从业者避免严重过劳。此外,通过鼓励为从业者间歇性休息提供一定便利以及共建跨网约平台的兼容性系统并确立相关运行规则,抑制从业者严重过劳。这实际为一种多方合作的助推型立法规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约平台 从业者 工作时间 劳动强度 立法规制
原文传递
论隐性加班及其法律规制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建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4-74,共11页
管理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升,然而这非但没有使普通劳动者从烦冗的劳动中得到解脱,反而加剧了隐性加班带来的困扰。在这一现象背后,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依然持续地承受着工作上的负担,使其个人生活逐渐陷入物化的处境,工作与... 管理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升,然而这非但没有使普通劳动者从烦冗的劳动中得到解脱,反而加剧了隐性加班带来的困扰。在这一现象背后,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依然持续地承受着工作上的负担,使其个人生活逐渐陷入物化的处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冲突日渐加剧。研究认为,在资本与科技的相互交织之下,法定的工时标准及其民主管理方式逐渐被重塑和弱化,制度的漏洞又在现实中降低了加班的法律保障力度。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隐性加班泛滥的成因。研究建议,对隐性加班的法律规制,应当以规范雇主权力的运行为核心,妥善处理职工民主管理与企业劳动管理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合理的加班认定标准,从而促进劳动者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加班 民主管理 工作时间 劳动管理 法律规制
下载PDF
“加班时间安排”规制的劳动基准立法:国际镜鉴与中国进路
7
作者 曹燕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93,共11页
工时弹性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采用变形工时制,实现加班时间的劳动基准弹性化规制,并通过扩张劳动者的时间自主权,减轻因缺乏加班时间上限的强制基准而产生的负面效应。为了解决我国加班时间安排劳动基准法律规制僵化的问题,《劳动法》... 工时弹性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采用变形工时制,实现加班时间的劳动基准弹性化规制,并通过扩张劳动者的时间自主权,减轻因缺乏加班时间上限的强制基准而产生的负面效应。为了解决我国加班时间安排劳动基准法律规制僵化的问题,《劳动法》应打破综合计算工时制与标准工时制的界限,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拓展标准工时强制基准规制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以现行的年工时总量为上限,实施以3个月为参考期的加班时间弹性化规制,降低年加班时间总量。同时,明确规定加班时间弹性化规制参考期内日和周的最高工时数,完善加班的补偿休息制度和加班安排的决定程序,确保劳动者的时间自主权。从而实现“加班时间安排”兼顾“弹性”与“安全”的规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班时间 加班 劳动基准 工作时间安排 知情同意权
下载PDF
平台外卖配送员工时管理与收入保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辰煜 《工会理论研究》 2022年第3期38-53,共16页
平台经济的崛起催生出各类平台用工方式,无不展现对工作时间的弹性化需求,其中以外卖平台最为显著。在新型平台用工模式下,外卖平台用工无法被认定为劳动关系,平台配送员在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劳动报酬等涉及切身利益的方面无法得到劳... 平台经济的崛起催生出各类平台用工方式,无不展现对工作时间的弹性化需求,其中以外卖平台最为显著。在新型平台用工模式下,外卖平台用工无法被认定为劳动关系,平台配送员在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劳动报酬等涉及切身利益的方面无法得到劳动法保障。相较于集中力量论证平台配送员的法律身份属性,更现实的需要是围绕外卖平台用工的特殊性,完善有效保障平台配送员权益的制度措施。在工作时间管理方面,可以适用或参照特殊工时制制定合理的工作办法,并通过技术手段对连续累计工时以及劳动强度予以控制;在劳动报酬给付方面,应该通过多方协商确定行业计件报酬标准,加强对平台交易资金的监管,推动建立区域性和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加强平台配送员群体话语权建设,同时辅以有效的反克扣机制,保障劳动报酬的及时与足额支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用工 工作时间 特殊工时制 劳动强度 劳动报酬保障
下载PDF
洛阳市劳动就业问题研究
9
作者 李喜荣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7-50,共4页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劳动就业问题关系到城市的协调发展与社会劳动力自身的发展。通过对洛阳市区1000名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从劳动时间、劳动关系、就业状况等3个维度探究洛阳市劳动就业方...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劳动就业问题关系到城市的协调发展与社会劳动力自身的发展。通过对洛阳市区1000名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从劳动时间、劳动关系、就业状况等3个维度探究洛阳市劳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市 劳动就业 劳动时间 劳动权益
下载PDF
马克思时间观的生成图景、内涵叙事与当代价值——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文本考察
10
作者 黄婧 鲍金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5-21,共7页
在资本主义工作日的时间构序下,马克思深刻意识到时间与人生存发展的深度勾连,并在西方传统时间观的思想土壤上开启了对时间问题的探索。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学说三个维度创造性地解答了自... 在资本主义工作日的时间构序下,马克思深刻意识到时间与人生存发展的深度勾连,并在西方传统时间观的思想土壤上开启了对时间问题的探索。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学说三个维度创造性地解答了自奥古斯丁以来的“时间之问”: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将时间视为实践基础上生成的社会时间;通过对资本主义时间统治的批判,揭示资本剥削的时间机制;在实现自由时间普遍占有的基础上,勾画未来社会的蓝图。当今时代,时间加速、紧迫与匮乏仍然是现代社会的症候。深入解读马克思的时间理论,对消解消费主义的时间异化、破除资本的加速逻辑以及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节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时间观 《资本论》 劳动时间 自由时间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总承包视角下的巴西劳务分包概述--以巴西Candiota Pampa sul 1×345MW火力发电工程为例
11
作者 文道静 丁俊明 王腾 《价值工程》 2021年第4期29-31,共3页
虽然海外项目的自身属性在发生着变化,但劳务分包管控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本文以巴西Pampa sul项目为例,将巴西当地的劳务分包从现场劳务单价、工种及工效、工作时间、工人考勤、当地工会组织等影响... 虽然海外项目的自身属性在发生着变化,但劳务分包管控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本文以巴西Pampa sul项目为例,将巴西当地的劳务分包从现场劳务单价、工种及工效、工作时间、工人考勤、当地工会组织等影响劳务分包费用的关键因素展开阐述,并根据劳务分包在该项目上的实际执行情况,总结其优缺点,对国际项目的劳务分包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承包 劳务分包 Pampa sul 工作时间 工人考勤 工种 工效 工会
下载PDF
韩国缩短工作时间的实践研究
12
作者 金承泽 《中国劳动》 2019年第12期79-92,共14页
根据2018年修订的《劳动基准法》,韩国从2020年开始在规模50-299人的中小企业中适用周工作时间不超过52小时的工作时间上限规制。本文旨在分析此政策对韩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通过简要回顾韩国缩短工作时间的过程,根据统计数据和已实施... 根据2018年修订的《劳动基准法》,韩国从2020年开始在规模50-299人的中小企业中适用周工作时间不超过52小时的工作时间上限规制。本文旨在分析此政策对韩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通过简要回顾韩国缩短工作时间的过程,根据统计数据和已实施周52小时制的企业调查情况,研究缩短工作时间的效果,并为了政策的顺利推进,提出了将所有企业和大多数劳动者适用周52小时制的期限改为5年以上;对于招工难的中小制造业,建议改变其外国劳动者配额,推行就业支援补贴政策;对于每周需要工作52小时以上的劳动者,建议经该劳动者的同意,可以在3个月、6个月或1年的总工作时间内遵守周52小时制,修订相关法律,降低灵活工作制度引入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时间 劳动基准 52小时 韩国
下载PDF
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劳动供给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吗?——基于空间面板Durbin模型的分析
13
作者 韩笑 张世伟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通过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劳动供给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劳动供给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最低工资对农民工的就业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农民工工作时间存在显著消极的空间溢... 通过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劳动供给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劳动供给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最低工资对农民工的就业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农民工工作时间存在显著消极的空间溢出效应。最低工资对女性农民工就业呈现出倒“U”型的影响,对男性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不显著;最低工资对女性农民工和男性农民工工作时间呈现出倒“U”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 工作时间 劳动供给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Legislation to Regulate the Working Hours and Labor Intensity of Practitioners in the Platform Economy
14
作者 赵红梅 JIANG Yu(译)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1年第6期960-984,共25页
Under the employment model of online car-hailing platforms,the extension of working hours and increase of labor intensity for practitioners are driven by the orders from these platform companies and labor-related thir... Under the employment model of online car-hailing platforms,the extension of working hours and increase of labor intensity for practitioners are driven by the orders from these platform companies and labor-related third parties.Also,they are more attributable to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practitioners themselves who hope to have more orders and earn more.It is impossible to apply the regulation system of the existing labor law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mployees in terms of working hours and labor intensity.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state should make special labor legislation to make the following targeted provisions:Online car-hailing platform companies and labor-related third parties that implement labor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ver practitioners shall,on the premise of abiding by labor standards and industry rules,set various reasonable indicators of working hours and labor intensity through rules and take effective technical measures to control these two dimensions,so that practitioners can avoid serious overwork.Besides,by encouraging the provision of certain convenience for practitioners to take intermittent breaks,jointly building a compatibility system for different online car-hailing platforms,and establishing relevant operating rules,we can restrain practitioners from being seriously overworked.This is actually a multi-cooperative boosting legislative regulation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line car-hailing platform practitioners working hours labor intensity legislative regulation
下载PDF
劳动合同期限变化对工人的影响研究——基于CHIP 2007-2008年独特面板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颖 蓝嘉俊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112,共9页
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07-2008年独特的城镇样本面板数据,通过从工人角度考察劳动合同期限变化对工人工作收入、工作时间、是否想找新工作以及幸福感的因果影响效应,结果发现:相比于合同期限无变化的工人,合同期限变为无固... 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07-2008年独特的城镇样本面板数据,通过从工人角度考察劳动合同期限变化对工人工作收入、工作时间、是否想找新工作以及幸福感的因果影响效应,结果发现:相比于合同期限无变化的工人,合同期限变为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工人其工作时间和想找新工作的可能性显著下降,幸福感显著提高,但对其工作收入没有显著影响;而合同期限由无合同或短期合同变为长期合同的工人其幸福感显著提高,但对其工作收入、工作时间以及想找新工作的可能性没有显著影响;而失去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工人其工作收入和幸福感显著下降,想找新工作的可能性显著提高,但对其工作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失去长期合同的工人其想找新工作的可能性显著提高,而对其工作收入、工作时间及幸福感均没有显著影响;合同期限在无合同和短期合同之间变化的工人,其工作收入、工作时间及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上述结论为考察《劳动合同法》影响后果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收入 工作时间 幸福感 劳动合同法
原文传递
消费主义文化视域下美国劳工消费研究(1923-1929)
16
作者 周余祥 《都市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184-199,共16页
基于1923-1929年美国劳工档案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美国劳工消费水平与劳资关系是否缓和直接相关.具体来说,在这一时期,资方缩短劳工工时和提高劳工工资,而商品价格相对比较平稳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商品化,使得劳工有能力进行基本... 基于1923-1929年美国劳工档案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美国劳工消费水平与劳资关系是否缓和直接相关.具体来说,在这一时期,资方缩短劳工工时和提高劳工工资,而商品价格相对比较平稳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商品化,使得劳工有能力进行基本消费和符号消费,改善了劳工的生存状况,其富裕的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劳工处于相对"富裕"的状态.这不仅提高了劳工的生存舒适度,而且提升了劳工的生活幸福感,最终促进了劳工由生产性劳工向消费性劳工的转变,引导了美国劳资关系走向相对和谐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劳工的消费状况直接影响着劳资关系的发展状态,是构建缓和劳资关系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文化 工资 工时 价格 劳工消费
原文传递
劳动市场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17
作者 樊明 《南大商学评论》 2005年第1期195-210,共16页
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劳动供给理论隐含假设:工人为实现效用最大化可自由选择工作时间,不受劳动市场制度的影响。本文提出四方面证据说明劳动市场制度对劳动供给有显著影响:工人的工作时间受产业平均工作时间的影响;相对女性,健康状况下... 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劳动供给理论隐含假设:工人为实现效用最大化可自由选择工作时间,不受劳动市场制度的影响。本文提出四方面证据说明劳动市场制度对劳动供给有显著影响:工人的工作时间受产业平均工作时间的影响;相对女性,健康状况下降对男性工人的工作时间影响较少,而对劳动力参与影响较大,因为男性劳动市场对工人工作时间限制较大;时间的影子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工资率有悖于工人对工作时间有完全的选择,实际工作时间和希望工作时间存在明显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时间 劳动力参与 劳动市场制度 健康与劳动供给
原文传递
基于区间值模糊推理的公路工程定额拟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燕 钱育锋 +2 位作者 马海燕 张春燕 李志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2-146,共5页
根据工效学理论分析了公路工程定额编制中工料机消耗影响因素及其权重,应用区间值模糊推理,研究了拟编制定额与相似定额综合相似度的确定方法和工料机消耗量估算模型,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汶川震后恢复重建工程的定额拟定,并把拟定成果与采... 根据工效学理论分析了公路工程定额编制中工料机消耗影响因素及其权重,应用区间值模糊推理,研究了拟编制定额与相似定额综合相似度的确定方法和工料机消耗量估算模型,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汶川震后恢复重建工程的定额拟定,并把拟定成果与采用传统测定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其定额基价误差仅为1.92%。结果表明区间值模糊推理用于公路工程定额的编制,能满足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要求,且能充分利用现有丰富定额资源,兼顾专家的知识和经验,适应公路工程项目单件性的特点,是一种持续改进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工程 区间值模糊推理 工料机消耗量 特征影响因素 综合相似度
下载PDF
我国无薪休假制度:现状、问题及出路
19
作者 邓若杨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19-123,共5页
作为一种弹性的人事管理手段,无薪休假制度早已在我国实践中出现,但我国劳动立法尚未对无薪休假制度作出明确规定,现行劳动立法只规定了带薪休假制度。因此,有必要基于我国无薪休假制度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将集体合同作为劳资... 作为一种弹性的人事管理手段,无薪休假制度早已在我国实践中出现,但我国劳动立法尚未对无薪休假制度作出明确规定,现行劳动立法只规定了带薪休假制度。因此,有必要基于我国无薪休假制度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将集体合同作为劳资合意的基础、建立薪资补贴机制分担工资风险以及加强劳动监察等三个方面,着力寻找我国无薪休假制度的应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薪休假 缩短工时 工资支付 劳资合意
下载PDF
工作与闲暇的经济学分析
20
作者 李贵卿 陈维政 《当代经济管理》 2008年第10期19-23,共5页
本文对工作时间与闲暇时间的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从工作决策理论、家庭劳动力供给理论、时间分配理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人们对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选择的特征,从而进一步分析了21世纪缩短工作时间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
关键词 工作与闲暇选择 工作决策理论 家庭劳动力供给 缩短工作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