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层状复合岩体变形破坏特征的围压效应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周辉 宋明 +3 位作者 张传庆 卢景景 刘振江 史林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5-473,共9页
为研究不同围压下深部复合地层岩体变形和破坏特征,结合地质赋存条件制作了类层状复合岩石试样,通过开展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围压对水平层状复合岩体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不断增加,峰后偏应力-应变... 为研究不同围压下深部复合地层岩体变形和破坏特征,结合地质赋存条件制作了类层状复合岩石试样,通过开展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围压对水平层状复合岩体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不断增加,峰后偏应力-应变曲线的降低速率逐渐变缓,应变软化程度逐渐减弱;随着围压的增大,水平层状复合岩石的破坏形态呈现出明显差异,整体上破坏形态逐渐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过渡;在一定围压状态下,围压对软岩膨胀变形的约束效果相对硬岩较弱,导致水平层状复合岩石试样的软、硬分层之间的膨胀变形不协调,在层间黏结力作用下,软、硬分层之间发生相对错动现象。该研究成果对于施工单位预防深部复合地层隧道掘进机(TBM)工程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状 复合岩石 围压 破坏形态 膨胀变形
下载PDF
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锚喷支护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钟放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3,共5页
基于水平层状围岩结构特征,提出层状围岩中隧道开挖支护优化工况,进行桐木湾隧道锚喷支护参数优化对比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锚喷支护参数优化前后的锚杆受力和围岩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层... 基于水平层状围岩结构特征,提出层状围岩中隧道开挖支护优化工况,进行桐木湾隧道锚喷支护参数优化对比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锚喷支护参数优化前后的锚杆受力和围岩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锚喷支护参数优化工况可行,可为类似条件下隧道支护的设计与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状围岩 ABAQUS 优化 锚啧支护
下载PDF
水平层状围岩离层特征及离层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吴盛发 周旺 +1 位作者 施作伟 隆家锟 《科技资讯》 2024年第8期137-139,共3页
以南宁市东风路水平层状岩体隧道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了水平层状围岩的离层特征及离层影响因素。离层的形成,是由于相邻岩层间的不协调变形引起的。当相邻岩层的层厚或力学性质差异较大时,隧道围岩离层便会产生。此外,... 以南宁市东风路水平层状岩体隧道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了水平层状围岩的离层特征及离层影响因素。离层的形成,是由于相邻岩层间的不协调变形引起的。当相邻岩层的层厚或力学性质差异较大时,隧道围岩离层便会产生。此外,离层的产生还受到岩体结构、围岩力学特性、地应力以及洞室尺寸等因素的影响。离层的产生及发展范围还受到关键层所在位置的影响,关键层距开挖断面越近,受到关键层的支撑和阻挡作用,离层所能影响范围越小,当围岩中不存在关键层时,离层影响范围大致为洞室跨度的一半。研究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状 岩体隧道 离层特征 关键层
下载PDF
水平层状围岩隧道稳定性及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涂瀚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5-79,87,共6页
研究目的:水平层状砂质板岩隧道围岩施工稳定性是一个难点,为研究水平层状砂质板岩围岩隧道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安全稳定性,本文以同马山隧道工程为依托,对水平层状砂质板岩隧道的稳定性及破坏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随着岩层厚度减... 研究目的:水平层状砂质板岩隧道围岩施工稳定性是一个难点,为研究水平层状砂质板岩围岩隧道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安全稳定性,本文以同马山隧道工程为依托,对水平层状砂质板岩隧道的稳定性及破坏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随着岩层厚度减小,洞室爆破开挖后成形困难程度增加,拱顶塌落范围增大,边墙、拱顶等位置破碎程度增加;(2)随着岩体坚硬程度及层理面结合程度降低,洞室由边墙部位发生轻微破坏到整体发生较大变形,成形困难,其中层理面对隧道洞室成形影响的最大段落是破碎带和裂隙带;(3)洞室失稳破坏是围岩压力与爆破动载共同作用的结果,拱顶与边墙处最易发生破坏,拱顶处破坏程度最大,边墙次之,拱腰处最小;(4)本研究成果可为水平层状围岩隧道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水平层状围岩 稳定性 破坏机理
下载PDF
水平层状岩体隧道超欠挖控制爆破技术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运良 曹伟 +1 位作者 王剑 雷明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0-74,共5页
在水平层状岩体中进行隧道钻爆施工,由于岩层间夹制力非常小,极易受到震动而松弛、掉块,难以形成设计要求的拱形轮廓,超、欠挖现象严重。从大林隧道水平岩层的具体特点出发,分析了影响光面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不断调整各爆破参数... 在水平层状岩体中进行隧道钻爆施工,由于岩层间夹制力非常小,极易受到震动而松弛、掉块,难以形成设计要求的拱形轮廓,超、欠挖现象严重。从大林隧道水平岩层的具体特点出发,分析了影响光面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不断调整各爆破参数和加强施工管理等现场试验,总结了一套水平层状围岩光面爆破的施工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减少了超欠挖,改善了开挖质量,较好地解决了水平岩层成型困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控制爆破 水平层状岩体 超欠挖控制
下载PDF
基于3DEC模拟的高地应力水平层状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亚琼 杨强 +3 位作者 潘红伟 高启栋 张士朝 王志丰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7-136,146,共11页
为深入研究高地应力环境下水平层状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以云南昭乐高速轿顶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现场地应力测试结果与围岩变形破坏情况,采用三维离散元(3DEC)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不同岩层厚度d、地应力水平s及侧压力系数k条件下... 为深入研究高地应力环境下水平层状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以云南昭乐高速轿顶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现场地应力测试结果与围岩变形破坏情况,采用三维离散元(3DEC)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不同岩层厚度d、地应力水平s及侧压力系数k条件下隧道围岩变形与破坏规律,并对水平层状隧道围岩的受力特征及变形破坏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水平层状围岩变形沿隧道中轴线对称分布,节理方向与隧道轮廓相切处围岩位移最大,节理方向与隧道轮廓正交处围岩位移最小;随着层厚的增加,隧道围岩位移量逐渐减小,厚度在0~0.3 m时位移变化较快,超过0.3 m时变化减缓,当层厚达到3.0 m时位移量基本趋于稳定;随着地应力水平的增大,隧道围岩位移量逐渐增大,且变化速率保持稳定;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增大,隧道围岩位移量逐渐增大,且拱腰处位移增大最为显著。在高地应力环境下,若围岩层状节理发育,即便岩石本身强度较大,仍有可能发生强烈的挤压变形,表现出软岩大变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水平层状围岩 岩层厚度 地应力水平 侧压力系数 3DEC模拟
下载PDF
水平层状岩体连拱隧道施工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峰 卿笃干 方坚宇 《公路工程》 2008年第6期20-24,共5页
针对水平层状岩体火麻冲连拱隧道,考虑不同强度岩层组成的软硬互层岩体,利用数值模拟手段进行隧道施工全过程分析。结合现场实测,探讨了水平层状岩体条件下连拱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变形受力特点。指出连拱隧道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的薄弱环... 针对水平层状岩体火麻冲连拱隧道,考虑不同强度岩层组成的软硬互层岩体,利用数值模拟手段进行隧道施工全过程分析。结合现场实测,探讨了水平层状岩体条件下连拱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变形受力特点。指出连拱隧道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的薄弱环节,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状岩体 连拱隧道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地应力水平层状Ⅲ级围岩隧道支护结构变形控制措施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麟晨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061-1069,共9页
为解决成昆铁路复线保安营1号隧道水平层状Ⅲ级围岩支护结构变形破坏问题,采用现场调查、测试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高地应力环境下砂岩、页岩互层的水平层状Ⅲ级围岩支护结构变形机理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安营1号... 为解决成昆铁路复线保安营1号隧道水平层状Ⅲ级围岩支护结构变形破坏问题,采用现场调查、测试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高地应力环境下砂岩、页岩互层的水平层状Ⅲ级围岩支护结构变形机理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安营1号隧道开挖后周边围岩出现塑性区域,拱顶以上塑性区深3.5 m左右,边墙两侧3.0 m左右,仰拱以下塑性区深4.0 m左右,且仰拱底部围岩表现为剪切破坏;高地应力环境下近水平、中薄和软硬相间的Ⅲ级围岩发生弯曲变形是引起支护结构变形、开裂的主要原因;控制变形的主要措施为加强初期支护刚度,二次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系统锚杆可仅设置于拱部及仰拱,单根长度不小于5 m;保安营1号隧道采用以上措施施工后变形控制效果显著,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西地区 单线铁路隧道 水平层状 砂岩、页岩互层 Ⅲ级围岩 支护结构 受力特征
下载PDF
高地应力水平层状岩体结构特征对隧道底鼓影响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郑长青 汤印 路军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5-120,140,共7页
隧道穿越高地应力区水平层状岩体时易导致仰拱底鼓,对铁路运行造成安全隐患。以西南地区某铁路隧道仰拱底鼓病害为对象,针对隧道底部水平层状岩体分布深度、单层厚度、弹性模量及地层竖向应力等因素对仰拱底鼓变形特征及影响规律开展研... 隧道穿越高地应力区水平层状岩体时易导致仰拱底鼓,对铁路运行造成安全隐患。以西南地区某铁路隧道仰拱底鼓病害为对象,针对隧道底部水平层状岩体分布深度、单层厚度、弹性模量及地层竖向应力等因素对仰拱底鼓变形特征及影响规律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底鼓特征为仰拱中部底鼓量最大,越靠近墙脚底鼓量越小,墙脚处竖向位移几乎无变化;隧道底鼓变形量随水平层状岩体分布深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分布深度由0增至5 m时底鼓变形增幅最大;底鼓变形量随层状岩体单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层状岩体单层厚度对底鼓量影响为薄层>中厚层>厚层>巨厚层;底鼓变形量随层状岩体弹性模量的增加呈非线性降低,弹性模量小于8.4 GPa时底鼓变形量降幅较大;竖向地应力的增加导致仰拱底鼓变形增大,仰拱底鼓量与竖向应力基本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隧道底鼓 高地应力 水平层状岩体 岩体结构特征 底鼓影响规律
下载PDF
水平层状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参数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苑俊廷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59,共4页
针对水平岩层的工程地质特性,依托吕梁—临县铁路车赶隧道工程实例,依据室内室外试验、现场监测结果综合分析在该类岩层中隧道开挖支护的锚杆轴力、围岩压力、钢架应力及喷射混凝土应力的变化规律,探讨初期支护参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 针对水平岩层的工程地质特性,依托吕梁—临县铁路车赶隧道工程实例,依据室内室外试验、现场监测结果综合分析在该类岩层中隧道开挖支护的锚杆轴力、围岩压力、钢架应力及喷射混凝土应力的变化规律,探讨初期支护参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拱部锚杆受力较大,边墙锚杆受力很小,可取消边墙锚杆,适当增加拱部锚杆长度;开挖后围岩压力释放较快,建议在不良地质段或有水地段增设超前支护;全环安设格栅拱架偏于安全,可优化为仅对拱部增加格栅拱架,形成"格栅拱架拱部带帽+锚网喷"支护;水平岩层施工控制的关键点在拱部,当围岩较差或遇水时,可优先考虑对拱部围岩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采用优化后的初期支护参数安全顺利地通过了水平岩层地段,说明支护参数取值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水平岩层 工程特性 初期支护参数 合理性
下载PDF
水平层状岩体隧道爆破施工对临近隧道影响的DLSM模拟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建群 金小华 +3 位作者 吴雯雯 李革 李博 马建军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2-17,共6页
在水平层状岩体中进行爆破施工,临近隧道不可避免地受到爆破振动的影响.文中通过一种新的计算模型DLSM(Distinct Lattice Spring Model),以吉怀高速大林隧道为研究背景,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层状岩体中临近隧道的爆破振动响应.DLSM真实地... 在水平层状岩体中进行爆破施工,临近隧道不可避免地受到爆破振动的影响.文中通过一种新的计算模型DLSM(Distinct Lattice Spring Model),以吉怀高速大林隧道为研究背景,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层状岩体中临近隧道的爆破振动响应.DLSM真实地再现了应力波传递、反射、折射、叠加和耗散过程;重点监测了隧道的拱顶、腰墙、墙角和底部的动力响应特征.研究发现,临近隧道靠近爆破源一侧的腰墙受到的应力波冲击最大,但是控制好爆破装药量,即可满足规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状岩体 爆破 DLSM 临近隧道
下载PDF
水平层状围岩铁路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欧尔峰 马学宁 严松宏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93,共6页
研究目的:中国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均出现了大量隧道结构的严重震害。国内学者对隧道结构抗震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杂地质及破碎地段隧道地震反应、偏压隧道与隧道洞口段地震反应、隧道抗减震研究等方面。虽然目前关于隧... 研究目的:中国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均出现了大量隧道结构的严重震害。国内学者对隧道结构抗震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杂地质及破碎地段隧道地震反应、偏压隧道与隧道洞口段地震反应、隧道抗减震研究等方面。虽然目前关于隧道与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研究颇丰,但大多是按照均匀连续介质模型进行模拟,考虑水平层状围岩特性的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还不多见。本文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离散元方法软件CDEM模拟水平岩层的结构面特性,主要针对不同水平岩层的厚度和不同地震动输入方向,共计12种计算工况,分析隧道衬砌关键部位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结论:(1)结构面(层面)存在会引起主应力增加,产生相对位移,降低加速度,尤其对穿越中厚层状围岩的隧道要加强措施;(2)地震动方向对隧道衬砌大主应力的影响比较明显,特别对拱顶、墙腰、仰拱的大主应力(压应力)影响比较大,对拱顶的影响尤其明显,且岩层越薄,影响越大;(3)地震动方向对隧道衬砌拱顶的拉应力影响特别大,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拱顶的拉应力将超过1.54 MPa,当岩层层厚为0.2 m时将超过2.66 MPa,已经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水平层状围岩隧道拱顶衬砌需加强;(4)该研究结论对类似地质条件下地下工程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状围岩 地震响应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离散元方法 数值分析
下载PDF
高地应力水平岩层隧道初期支护适应性研究
13
作者 袁铁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59,66,共6页
研究目的:蒙华铁路宜川县境内隧道地层多为水平砂泥岩互层地层,区域水平地应力高,在地应力和水平岩层共同作用下,隧道初期支护发生大面积起皮、开裂、掉块、钢架扭曲,对施工带来较大安全隐患,针对高地应力水平岩层采取什么类型的措施是... 研究目的:蒙华铁路宜川县境内隧道地层多为水平砂泥岩互层地层,区域水平地应力高,在地应力和水平岩层共同作用下,隧道初期支护发生大面积起皮、开裂、掉块、钢架扭曲,对施工带来较大安全隐患,针对高地应力水平岩层采取什么类型的措施是亟须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次共研究了常规支护、加强型支护、加筋底板+长锚杆、限阻耗能型支护四种支护类型,结合3DEC离散元软件以及现场实际变形应力量测数据对四种支护类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高地应力水平岩层应对工程措施。研究结论:(1)高地应力水平岩层开裂主要表现为拱顶喷混凝土剥皮、掉块、钢架扭曲;(2)单一加强支护参数方案、加筋底板+长锚杆支护方案对控制变形收敛具有效果,但拱部仍然存在开裂掉块现象,不能完全解决施工安全风险;(3)限阻耗能型支护可达到释放围岩压力的效果,限阻结构变形后初期支护未出现开裂现象;(4)在高地应力水平岩层中采用限阻耗能型支护在经济性、安全性上成效显著,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岩层 地应力 开裂 初支 限阻器
下载PDF
水平层状围岩离层机理研究
14
作者 常二鹏 何珅鋆 +1 位作者 黄懿 黄学智 《科技资讯》 2024年第9期127-129,共3页
以南宁市东风路水平层状岩体隧道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水平层状围岩的离层特征,分析了离层产生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层状围岩的变形是由水平应力导致的,水平应力引发岩层结构变形,最终导致围岩产生离层。相邻岩层非同步、非... 以南宁市东风路水平层状岩体隧道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水平层状围岩的离层特征,分析了离层产生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层状围岩的变形是由水平应力导致的,水平应力引发岩层结构变形,最终导致围岩产生离层。相邻岩层非同步、非协调结构变形是离层产生的本质表现;水平层状围岩的离层可分为协调变形阶段、离层产生前的临界阶段、离层产生与发展阶段;从力学条件上看,离层的产生与发展仅与水平应力和岩层自重有关;用薄板理论分析了考虑岩层自重和水平应力条件下的层状围岩离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状围岩 离层机理 离层条件 薄板理论
下载PDF
水平泥砂互层围岩隧道受力特性及稳定性分析
15
作者 刘立宏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58-63,102,共7页
水平层岩结构特殊,分布广泛,施工中极易发生离层、掉块等工程事故,分析互层状水平层岩隧道的受力特性和稳定性对于隧道设计和施工意义重大。从水平层岩的结构特点出发,对拱顶的离层及塌落拱的形成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简化的梁模型和薄板模... 水平层岩结构特殊,分布广泛,施工中极易发生离层、掉块等工程事故,分析互层状水平层岩隧道的受力特性和稳定性对于隧道设计和施工意义重大。从水平层岩的结构特点出发,对拱顶的离层及塌落拱的形成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简化的梁模型和薄板模型,对水平互层围岩隧道受力特性和稳定性进行系统性对比分析,推导出了水平层岩可承受的最大正应力、最大剪应力和最大变形值表达式,较好的解释了拱顶水平层岩受力后的变形以及破坏过程。模型计算与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结果,在量级与趋势上基本一致,显示出及时支护、控制拱部变形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水平层状围岩 受力特性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深埋水平层状围岩拱形隧洞顶板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纯坛 梁庆国 +2 位作者 岳建平 李海宁 周彩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6-153,共8页
为了探究深埋水平层状围岩小断面拱形隧洞顶板稳定性的计算理论。针对厚层水平层状岩体,通过对现有理论的总结分析,同时采用等效刚度法,分别研究了等截面层状顶板以及变截面层状顶板跨中(拱顶)竖向相对变形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水平层... 为了探究深埋水平层状围岩小断面拱形隧洞顶板稳定性的计算理论。针对厚层水平层状岩体,通过对现有理论的总结分析,同时采用等效刚度法,分别研究了等截面层状顶板以及变截面层状顶板跨中(拱顶)竖向相对变形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水平层状围岩小断面隧洞的开挖施工过程中,层状顶板的主要受力模式为简支梁模型,采用简支梁模型对层状顶板位移稳定性进行预测是合适的;对层状顶板位移稳定性进行理论预测时,应根据层状顶板的实际情况选取等截面或变截面简支梁模型;通过工程算例以及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提出计算理论的合理性及适用性。最终表明提出的计算理论能够判定深埋水平层状围岩小断面拱形隧洞顶板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状围岩 等效刚度法 竖向相对变形 简支梁模型 变截面层状顶板
下载PDF
水平层状岩体内小断面拱形隧洞稳定性的层厚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樊纯坛 梁庆国 +2 位作者 岳建平 李海宁 周彩贵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21-30,共10页
为了探明水平层状岩体层厚对小断面拱形隧洞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某引水隧洞工程为工程背景,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多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不同工况下的隧洞变形位移、应力及应变计算结果,从而总结出了相应的影响规律。结... 为了探明水平层状岩体层厚对小断面拱形隧洞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某引水隧洞工程为工程背景,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多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不同工况下的隧洞变形位移、应力及应变计算结果,从而总结出了相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层状顶板中拱部拱顶的位置是影响水平层状岩体小断面拱形隧洞变形的重要因素;当层厚H一定时,隧洞的变形随着拱部矢高与层厚比值(L/H)的增大而增大,但L/H超过0.5时,变形发生突变;在研究水平层状岩体层厚H对小断面拱形隧洞稳定性的影响时,所有工况的L/H必须保持一致才有意义;当L/H一定时,隧洞的变形位移、应力及应变分布范围均随着层厚H的增大而减小。即当L/H一定时,层厚H越大,越有利于水平层状岩体小断面拱形隧洞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面拱形隧洞 数值模拟 水平层状岩体 层状顶板
下载PDF
水平厚层状岩质边坡地震动力破坏过程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19
18
作者 胡训健 卞康 +2 位作者 李鹏程 陈玲朱 刘振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56-2168,共13页
基于二维颗粒流软件(PFC2D)的人工合成岩体技术,研究岩桥长度和节理间距不同组合形式下的含水平断续节理厚层状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动力响应规律以及岩桥段应力演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地震动作用下,含水平断续节理厚层状... 基于二维颗粒流软件(PFC2D)的人工合成岩体技术,研究岩桥长度和节理间距不同组合形式下的含水平断续节理厚层状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动力响应规律以及岩桥段应力演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地震动作用下,含水平断续节理厚层状岩质边坡主要发生溃散型破坏、拉裂–滑移–块体倾倒混合破坏和拉裂–水平滑移混合破坏;水平断续节理是控制边坡动力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节理间距对边坡破坏模式起控制性作用:当节理间距较小时,易发生溃散型破坏;当节理间距较大时,易发生拉裂–滑移–块体倾倒破坏和拉裂–水平滑移混合破坏。岩桥长度和节理间距共同控制着边坡岩体破碎程度,从而控制着边坡失稳破坏时滑动面的个数,当节理间距很小或者节理间距较大、岩桥长度较小时,发生单滑动面破坏;当节理间距和岩桥长度均较大时,发生双滑动面破坏。在地震动力作用下,岩桥段首先发生破坏,随后各节理间也产生破坏并贯通。岩桥长度和节理间距对边坡动力响应均产生一定影响,随着节理间距减小、岩桥长度增大,峰值位移、峰值速度增大,对加速度PGA放大系数的影响区域集中在边坡坡表、坡脚等部位。地震作用下,含水平断续节理厚层状岩质边坡岩桥段应力演化、裂纹萌生与输入的地震波加速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水平厚层状岩质边坡 地震 动力响应 破坏模式 颗粒流软件
原文传递
水平层状软弱围岩破裂碎胀大变形机制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鹏海 刘泉声 +2 位作者 黄兴 潘玉丛 伯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508-523,574,共17页
在层状岩体中掘进隧洞后,围岩破裂碎胀大变形机制与各向同性围岩存在很大差异。对于无支护隧洞而言,其破裂模式可归结为复合破裂、V型凹槽破裂和层间剥落,不同破裂模式受控于岩体自身物理力学特性、地应力和隧洞断面形状等因素。采用有... 在层状岩体中掘进隧洞后,围岩破裂碎胀大变形机制与各向同性围岩存在很大差异。对于无支护隧洞而言,其破裂模式可归结为复合破裂、V型凹槽破裂和层间剥落,不同破裂模式受控于岩体自身物理力学特性、地应力和隧洞断面形状等因素。采用有限元-离散元法(finite-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FDEM)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了水平层状围岩破裂碎胀大变形机制,并研究了岩体强度参数(如黏聚力、内摩擦系数和抗拉强度)、变形参数(如弹性模量)、地应力和隧洞跨度对水平层状围岩破裂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破裂为层状岩体基本破裂模式,其机制为水平集中应力产生的共轭剪切裂隙F3在隧洞中心线附近不断向围岩深处扩展,同时产生平行于层理面的剪切滑移裂隙F1,由此产生中央破碎、两端相对完整的板块岩块;左右两侧板状岩块相互挤压向隧洞内翻转运动产生垂直层理面的拉伸裂隙F2。随着岩体强度的升高、侧压系数的增大或隧洞跨度的减小,F1裂隙消失、F2裂隙与层理面斜交,从而产生V型凹槽破裂。当岩体强度进一步升高或侧压系数进一步增大时,F3裂隙在层理面交界处受阻,进而产生了层间剥落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状岩体 破裂碎胀大变形 FDEM数值模拟 围岩破裂模式 圆形隧洞
下载PDF
水平薄层岩体中大跨度地下洞室工程地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院忠 王少川 +1 位作者 孙莉萍 齐俊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61-2366,共6页
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为水平薄层岩层,工程竣工发电已多年,施工及运行期安全,但工程开工前,还没有在水平薄层岩体中开挖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的成功范例,鉴于此,以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依托,从工程地质角度,对水... 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为水平薄层岩层,工程竣工发电已多年,施工及运行期安全,但工程开工前,还没有在水平薄层岩体中开挖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的成功范例,鉴于此,以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依托,从工程地质角度,对水平薄层围岩岩性特征、岩体结构特征、岩体力学特性、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围岩分类、围岩变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依据研究成果,对洞室开挖支护施工、围岩变形监测等进行了分析,依据围岩变形监测成果对围岩力学参数进行了反演,验证了前期勘察成果,取得了在水平薄层状地质环境中开挖大型地下洞室的宝贵经验,进而为在水平薄层状地质体中修建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对此类不良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群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薄层岩体 大跨度地下洞室 地下厂房 工程地质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