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水蛭肽对兔抗凝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珊 盖鲁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5期421-422,共2页
目的研究国产水蛭肽在兔体内的抗凝活性,为水蛭肽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兔静脉注射水蛭肽前及后心脏采血,应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观察其量效和时效关系及与肝素的抗凝... 目的研究国产水蛭肽在兔体内的抗凝活性,为水蛭肽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兔静脉注射水蛭肽前及后心脏采血,应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观察其量效和时效关系及与肝素的抗凝疗效比较。结果水蛭肽能明显延长TT、PT、APTT,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抗凝作用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作用持续时间约60min,水蛭肽抗凝疗效至少与肝素相同。结论水蛭肽具有明显抗凝作用,量效关系明确,不亚于现有抗凝药肝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肽 抗凝
下载PDF
水蛭肽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化甘蓝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大力 王丹 +1 位作者 杨树林 汪信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5,共2页
将合成的水蛭肽基因转入甘蓝。构建了水蛭肽的植物表达载体pROK-L,使用甘蓝的下胚轴和根癌农杆菌的共培养实现转化,再生植株经卡那霉素筛选,检测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抗性植株均为转基因植株。获得了转水蛭肽基因的甘蓝植株。
关键词 水蛭肽基因 克隆 转化 甘蓝
下载PDF
新型合成水蛭肽Hirulog-s抗家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艳 韩国柱 +3 位作者 吕莉 于凤 路倩 戴秋云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1-615,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合成水蛭肽Hirulog-s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作用。方法:采用凝血酶(100 U.kg-1×1 h)和氨基己酸(50 mg.kg-1×1 h)静脉滴注造成家兔急性DIC模型,观察给药前后家兔全血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目的:研究新型合成水蛭肽Hirulog-s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作用。方法:采用凝血酶(100 U.kg-1×1 h)和氨基己酸(50 mg.kg-1×1 h)静脉滴注造成家兔急性DIC模型,观察给药前后家兔全血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3P)试验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采用放免测定法检测血浆血栓素(TXA2)和前列环素(PGI2)水平。结果:静脉注射高、中、低剂量(125.00,62.50,31.25μg.kg-1)Hirulog-s后DIC的抑制率用PT表示分别为69.72%,42.48%和24.48%;用PLT表示分别为62.13%,47.93%和31.52%;用FIB表示分别为66.73%,48.90%和28.19%;MAD含量显著下降,下降百分率分别为25.00%,14.47%和6.58%,SOD活性显著上升(P<0.01),上升百分率分别为198.52%,150.08%和42.05%;TXA2/PGI2比值显著下降(P<0.01),相同剂量的Hirulog-s的上述作用明显强于阳性对照药比伐卢定。结论:Hirulog-s具有明显的抗凝血酶诱发的DIC作用,其作用强于已上市同类药物比伐卢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ulog-s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素A2 前列环素Ⅰ2
原文传递
新型抗凝血多肽Hirulog-S的质量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会芹 王于 +2 位作者 付超 姬泓巍 戴秋云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30-193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新型抗凝血多肽Hirulog-S含量及杂质的分析方法,以及其水分和三氟乙酸(TFA)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含0.1%TFA的水为流动相A,含0.1%TFA的乙腈为流动相B,流...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新型抗凝血多肽Hirulog-S含量及杂质的分析方法,以及其水分和三氟乙酸(TFA)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含0.1%TFA的水为流动相A,含0.1%TFA的乙腈为流动相B,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4 nm,柱温25℃,测定样品中的含量及有关物质。采用卡尔菲休库仑滴定法测定水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其TFA含量。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Hirulog-S与相邻杂质峰能较好分开,在25.4~508μ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3批样品含量分别是99.7%±1.3%,100.4%±1.1%,99.4%±0.96%,总有关物质分别为0.59%~0.97%,样品中水分含量在2.1%~2.3%之间,TFA含量在9.08%~12.76%之间。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Hirulog-S的质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多肽 hirulog-S 高效液相色谱 有关物质 水分 三氟乙酸
原文传递
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辛中帅 李克坚 +1 位作者 杨化新 梁成罡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865-1868,共4页
目的:建立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TNHH)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抗凝血酶活性试验和抗白细胞黏附试验测定活性;通过胰蛋白酶消化分析该蛋白还原型肽图;利用RP-HPLC法和SEC-HPLC法分别测定有关物质和高分子蛋白质含... 目的:建立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TNHH)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抗凝血酶活性试验和抗白细胞黏附试验测定活性;通过胰蛋白酶消化分析该蛋白还原型肽图;利用RP-HPLC法和SEC-HPLC法分别测定有关物质和高分子蛋白质含量;其余检测项目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三部相关规定进行。结果:用建立的方法分别对一批TNHH原液和成品进行了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和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结论:建立的质控方法可有效地控制TNHH产品质量,并可用于TNHH原液及成品的常规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抑制因子 水蛭肽 质量标准
下载PDF
两种新型抗血栓药物——水蛭素与水蛭肽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于杰 陈劲春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0年第5期60-61,共2页
水蛭素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天然凝血酶抑制剂 ,水蛭肽是模仿水蛭素与凝血酶的相互作用机制而合成的肽类化合物。本文介绍了他们的作用机理及其临床研究 ,叙述了他们与肝素相比的优越之外 ,认为水蛭素与水蛭肽是两类非常有前途的抗栓新药。
关键词 抗血栓药物 水蛭素 水蛭肽 性质 结构 抗凝血机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从水蛭到抗栓肽蛋白质工程——发展我国中药生物工程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劲春 王于杰 李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8-179,共2页
目前已利用 DNA重组技术克隆水蛭素编码基因 ,并通过工程菌发酵生产 ,仍有若干实验室通过蛋白质工程对它进行改造 。
关键词 水蛭 水蛭素 抗栓肽 蛋白质工程 生物工程 中药
下载PDF
1种新型合成水蛭肽的纤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付强 田宏 +6 位作者 傅诗情 张静怡 胡健力 余硕 包斌 戴秋云 吴文惠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6年第6期79-87,共9页
目的研究水蛭肽Hirulog-s影响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纤溶酶原相互活化作用考察新型合成水蛭肽的纤溶作用特性。方法构筑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ro-uPA)和纤溶酶原(plg)相互活化反应体系,添加Hirulog-s成反应体系不同浓度,... 目的研究水蛭肽Hirulog-s影响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纤溶酶原相互活化作用考察新型合成水蛭肽的纤溶作用特性。方法构筑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ro-uPA)和纤溶酶原(plg)相互活化反应体系,添加Hirulog-s成反应体系不同浓度,比较pro-uPA和plg相互活化反应体系中纤溶酶(plm)作用于pro-uPA反应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Km,kcat),分析Hirulog-s对plm作用于pro-uPA反应的催化速率及亲和性。纤溶活性作用检测采用底物酶促反应法,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测定基于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激活纤溶酶原的反应。结果在plm作用于pro-uPA的反应体系中,30μmol·L^(-1) Hirulog-s与对照相比kcat值增大了3.1倍,Km值减小了1.6倍,表明Hirulog-s可以显著提高plm的最大催化速率同时增强亲和性。30μmol·L^(-1) Hirulog-s与对照相比kcat/Km值增大了4.75倍,表明Hirulog-s明显提高了plm的催化效率。通过活性对比表明Hirulog-s的纤溶活性强于水蛭肽Hirulog-1。结论 Hirulog-s促进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纤溶酶原相互活化作用而发挥纤溶作用,新型合成水蛭肽从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显示出优良的纤溶作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ulog-s 纤溶作用 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原 酶促反应动力学
原文传递
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 被引量:3
9
作者 冀成法 马鲁南 +4 位作者 柳常青 滕学东 邵明学 刘忠 张贵民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1年第3期250-255,共6页
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TNHH)是治疗用生物制品Ⅰ类新药,具有多种功效,可用于治疗脑卒中。本文旨在优化TNHH工程菌发酵工艺,以实现该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和目的蛋白的高效表达。笔者采用摇瓶试验和发酵罐发酵,从培养基碳、... 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TNHH)是治疗用生物制品Ⅰ类新药,具有多种功效,可用于治疗脑卒中。本文旨在优化TNHH工程菌发酵工艺,以实现该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和目的蛋白的高效表达。笔者采用摇瓶试验和发酵罐发酵,从培养基碳、氮源配比正交试验入手,对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影响较大的单因子条件进行重点考察,如温度、pH、诱导策略、诱导剂和抗生素替代及补料流加方式。通过优化,6批50 L发酵工艺稳定,菌体密度(OD 600)均能达79以上,目的蛋白表达量均在30%以上,质粒丢失率均低于10%。优化后的发酵工艺稳定,产量提高258%,质粒丢失率保持在10%以内,为TNHH项目进一步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TNHH 大肠杆菌 高密度发酵 质粒丢失率 水蛭肽
下载PDF
抗凝血多肽Hirulog-S的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余硕 郭会芹 +1 位作者 董铭心 戴秋云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4-937,共4页
目的考察抗凝血多肽Hirulog-S原料药及冻干剂的稳定性,为该药临床应用及保存条件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影响因素实验、加速实验和长期稳定性实验测定Hirulog-S原料药及冻干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变化。结果影响因... 目的考察抗凝血多肽Hirulog-S原料药及冻干剂的稳定性,为该药临床应用及保存条件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影响因素实验、加速实验和长期稳定性实验测定Hirulog-S原料药及冻干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变化。结果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湿度对Hirulog-S原料药、冻干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变化影响不大;加速实验(40℃,RH75%)、24个月室温及4℃长期稳定性实验显示,Hirulog-S原料药及冻干剂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Hirulog-S原料药及冻干剂具有较高稳定性,原料药室温避光密封保存、冻干粉4℃避光密封保存,暂定有效期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剂 硬脂酸链修饰多肽 hirulog-S 稳定性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原文传递
Hirulog-s纤溶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常数测定
11
作者 付强 张静怡 +4 位作者 胡健力 余硕 包斌 戴秋云 吴文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8-1479,共2页
Hirulog-s为军事医学科学院通过对水蛭素结构改造获得的一种新型合成水蛭肽,其序列为:(D)-FPRP-GK(Stearic acid)-GG-QGDFEPIPEDA-YDE-NH2,Hirulog-s半衰期达到T1/2=212.2±58.4min.水蛭素具有间接促进尿激酶诱导的纤溶作用,... Hirulog-s为军事医学科学院通过对水蛭素结构改造获得的一种新型合成水蛭肽,其序列为:(D)-FPRP-GK(Stearic acid)-GG-QGDFEPIPEDA-YDE-NH2,Hirulog-s半衰期达到T1/2=212.2±58.4min.水蛭素具有间接促进尿激酶诱导的纤溶作用,为考察新型水蛭肽Hirulog-s影响纤溶因子亲和性的程度,本文基于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ro-uPA)和纤溶酶原(plg)的相互活化作用研究Hirulog-s通过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体现出来的纤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ulog-s 合成水蛭肽 纤溶作用 酶促反应动力学 催化常数 米氏常数
下载PDF
水蛭素样肽对兔颈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林 沈卫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84-787,共4页
目的研究水蛭素样肽(HLP)对兔粥样硬化颈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干预作用。方法1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经氮气干燥法损伤颈动脉内皮后给予3周高脂饮食。于血管成形术术前30min,连续4h经耳静脉分别给予HLP(1.6mg·kg-1·h-1,n=7)和... 目的研究水蛭素样肽(HLP)对兔粥样硬化颈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干预作用。方法1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经氮气干燥法损伤颈动脉内皮后给予3周高脂饮食。于血管成形术术前30min,连续4h经耳静脉分别给予HLP(1.6mg·kg-1·h-1,n=7)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7),检测出血时间(BT)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术后4周取手术血管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因子(T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结果两组BT和APTT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HLP治疗组的新生内膜面积、新生内膜面积/中层面积比值和管腔狭窄率分别降低了62%、59%和39%(P<0.05),同时其新生内膜的TF、TGFβ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HLP通过下调TF和TGFβ因子的表达,防止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样肽 组织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再狭窄
下载PDF
Hirulog18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检测
13
作者 王东 孙自勇 +4 位作者 陈俊勇 邓华玲 王莹 唐艳春 刘建宁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84,共4页
以化学合成的H iru log 18基因为模板,经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Xho I和Kpn I消化,将编码H iru-log 18的基因片断插入表达载体pET-32b中编码硫氧化还原蛋白(Trx)基因序列的下游.用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IPTG诱导表达... 以化学合成的H iru log 18基因为模板,经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Xho I和Kpn I消化,将编码H iru-log 18的基因片断插入表达载体pET-32b中编码硫氧化还原蛋白(Trx)基因序列的下游.用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IPTG诱导表达Trx-H iru log 18融合蛋白.复性、肠激酶酶切、N i-Sepharose和HPLC纯化后,用质谱测定其分子量并进行活性测定.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PET-32b/H iru log 18能够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的H iru log 18具有较低的凝血酶抑制活性并能够竞争抑制Angiomax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ulog18 克隆 表达 融合蛋白 HPLC 抑制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保护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被引量:3
14
作者 牛荣荣 于晓彦 +3 位作者 孙玉 魏欣冰 陈琳 张岫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63-867,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TNHH)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1空白对照组,2假手术...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TNHH)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1空白对照组,2假手术组,3脑缺血损伤模型组,4溶媒对照组和5人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6.75 mg·kg-1)组。持续性脑缺血12 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处死动物后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面积,并对脑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分析(ELISA)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结果与缺血损伤模型组相比,人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可以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损伤后的神经行为,减少脑梗死面积,减轻脑水肿程度和脑组织病理损伤,显著降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结论人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水肿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TNHH) 局灶性脑缺血 抗炎作用 脑水肿
原文传递
注射用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处方的筛选及优化
15
作者 李娜 王轲 +2 位作者 张培彪 刘忠 张贵民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7-972,979,共7页
目的 对注射用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human recombinant neutrophil inhibitory factor and hirulog hybrid,TNHH)的处方及工艺进行筛选和优化,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pH范围、甘露醇用量、聚维酮... 目的 对注射用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human recombinant neutrophil inhibitory factor and hirulog hybrid,TNHH)的处方及工艺进行筛选和优化,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pH范围、甘露醇用量、聚维酮K30用量为自变量,高分子蛋白含量为响应值,采用CCF响应曲面设计试验,分析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注射用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中高分子蛋白含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优处方。为了方便操作,对最优处方调整后制备中试规模3批样品,分别置于40℃、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75%条件下2、4周,2~8℃条件下3、6个月,取样,检测外观、pH、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纯度和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SECHPLC)纯度,验证该处方和工艺的稳定性。结果 筛选出的最优处方为:pH 4.982 6,甘露醇用量7.986 4%,聚维酮K30用量1.902 7%,最终调整为pH 5.0,甘露醇用量8.0%,聚维酮K30用量2.0%。采用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的注射用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制剂质量稳定,符合临床用药要求。结论 优选的注射用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制剂处方工艺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 冻干粉 响应曲面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