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稳深 邓剑 胡斌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3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4~2009年腹腔镜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或内科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球部溃汤18例。结果随诊8月到5年,其中17例未见有溃疡复发,... 目的探讨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4~2009年腹腔镜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或内科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球部溃汤18例。结果随诊8月到5年,其中17例未见有溃疡复发,1例胃镜检查时有十二指肠球部炎症,I度糜烂。结论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创伤少,病人恢复快,术后病人疗效理想。选择合适病例,正确的手术操作,是合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高选择性 迷走神经切断术 十二指肠溃疡
下载PDF
微通道腹腔镜高选择性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姜华龙 张云珍 +1 位作者 杨春亭 严跃龙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微通道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74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微通道腹腔镜高选择性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32例行显微镜经外环口... 目的探讨微通道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74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微通道腹腔镜高选择性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32例行显微镜经外环口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不同术式间手术情况、有效性、安全性及医疗费用等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更短,切口更小,疼痛评分更低,切口美容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住院费用更低(P<0.05);两组在缓解阴囊胀痛和改善精液质量方面均有较好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曲张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通道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结扎术安全、有效,且手术时间短、疼痛轻、疤痕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可作为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可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结扎术 腹腔镜 显微镜 微通道 高选择性 双侧
下载PDF
微通道腹腔镜技术在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华龙 林佳钦 +2 位作者 何利兵 严跃龙 李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3期2069-2073,共5页
目的探讨微通道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47例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28例行微通道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19例行显微镜经腹膜后精索静脉结扎术。术后随访6~12个月,比... 目的探讨微通道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47例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28例行微通道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19例行显微镜经腹膜后精索静脉结扎术。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手术情况、有效性、安全性、恢复情况及医疗费用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切口更小,疼痛评分更低,术后恢复快,切口美容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微镜组住院费用更低(P<0.05);两组均能明显缓解阴囊胀痛、均无阴囊水肿和睾丸萎缩,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通道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且手术时间短,疼痛轻,疤痕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可作为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 显微镜 微通道 高选择性 精索静脉结扎术
下载PDF
我国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进展 被引量:65
4
作者 许友好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4,共12页
自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于1965年实现工业化以来,先后开发出沸石催化剂-提升管催化裂化、渣油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变径串联提升管催化裂化和正在开发的高选择性催化裂化;经历了催化裂化装置从无到有,技术水平由低到高,装置规模... 自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于1965年实现工业化以来,先后开发出沸石催化剂-提升管催化裂化、渣油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变径串联提升管催化裂化和正在开发的高选择性催化裂化;经历了催化裂化装置从无到有,技术水平由低到高,装置规模和加工能力从小到大,研究思路从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到目前为止,全国催化裂化装置总加工能力已达到近150 Mt/a,其中渣油占催化裂化总进料约40%,所生产的汽油和柴油组分分别占全国汽油和柴油成品总量的70%和30%左右,所生产的丙烯量约占全国丙烯总产量的40%.同时,此催化裂化装置还可为烷基化装置和醚化装置提供原料.这些成果对我国炼油行业加工重质原料、提高轻质油收率和改善产品质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催化裂化 提升管 变径串联提升管 催化裂解 高选择性催化裂化
原文传递
低温等离子翼管神经高选择性分支切断术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细胞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何平 金晓杰 赵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翼管神经高选择性分支切断术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细胞中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AR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一时间来本院进行鼻中隔矫正术且不伴AR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施行...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翼管神经高选择性分支切断术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细胞中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AR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一时间来本院进行鼻中隔矫正术且不伴AR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施行低温等离子翼管神经高选择性分支切断术,观察鼻黏膜细胞中VIP水平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低温等离子翼管神经高选择性分支切断术治疗后,显效28例,治疗效果为64.3%~92.1%,平均(77.4±4.5)%;有效19例,治疗效果为31.2%~56.4%,平均(43.2±2.9)%;仅3例无效,治疗效果均<30%。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前和术后VIP光密度值分别为1 723.3±215.4和2 732.3±324.5,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IP光密度值为1 855.4±429.3,与研究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组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翼管神经高选择性分支切断术可以显著降低AR患者鼻黏膜细胞中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缓解患者鼻塞和阵发性喷嚏症状,有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翼管神经高选择性分支切断术 鼻炎 变应性 血管活性肠肽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振华 崔广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7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与远期复发率情况。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1月住院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30例(单纯缝合修补术),B组26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及高选择性迷走神...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与远期复发率情况。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1月住院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30例(单纯缝合修补术),B组26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及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加修补术),比较手术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对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以术后及随访不同时间的复发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75.2±10.1)min]、术中出血量[(82.6±11.6)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2.4±2.4)h]、住院时间[(9.0±3.2)d]均明显短于B组[(95.2±20.4)min、(126.6±13.1)ml、(72.7±25.0)h、(14.0±2.8)d](均P<0.05)。A组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6.67%)低于B组(26.92%)(P<0.05),A组溃疡愈合率(93.33%)明显高于B组(88.50%)(P<0.05),随访3年时,A组溃疡复发率(6.67%)明显低于B组(11.54%)(P<0.05)。结论:单纯缝合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及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加修补术两种术式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单纯缝合修补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复发率低,疗效优于其他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单纯缝合修补术 胃大部分切除术及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加修补术 并发症 复发率
下载PDF
慢性反复给予烟碱对中枢毒蕈碱受体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汪海 崔文玉 刘传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6,共4页
每天2次sc烟碱2.0mg·kg-110d后,大鼠对烟碱诱发体温下降,转杆操作能力下降和行为惊厥的作用产生耐受,槟榔碱诱发大鼠脑电癫痫样放电的剂量下降.每天2次sc烟碱2.0和/或sc槟榔碱5.0mg·kg-... 每天2次sc烟碱2.0mg·kg-110d后,大鼠对烟碱诱发体温下降,转杆操作能力下降和行为惊厥的作用产生耐受,槟榔碱诱发大鼠脑电癫痫样放电的剂量下降.每天2次sc烟碱2.0和/或sc槟榔碱5.0mg·kg-1ip14d后,烟碱与槟榔碱联用可诱发大鼠大脑皮层毒蕈碱受体数目减少,并为美加明1.0mg·kg-1sc14d对抗.提示慢性反复给予烟碱可增强大鼠中枢毒蕈碱受体对其激动剂槟榔碱介导脑电癫痫样放电和受体下行性调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 受体功能 胆碱能受体 烟碱 毒蕈碱受体
下载PDF
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切除术对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文亚渊 王代科 +1 位作者 刘宝华 李为书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59-160,共2页
为探讨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切除术(HSV+MA)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作者对12只犬及3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HSV+MA前后胃窦运动功能及胃电图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在空腹状态下,犬手术前后胃窦压力无明显差别,但术... 为探讨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切除术(HSV+MA)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作者对12只犬及3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HSV+MA前后胃窦运动功能及胃电图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在空腹状态下,犬手术前后胃窦压力无明显差别,但术后胃动作电位频率较术前明显减慢;肌注5肽胃泌素后,其手术前后的胃压力及动作电位频率也无明显差别。空腹状态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术后胃动作电位频率较术前明显降低,但胃电图值变化不大;餐后,其手术前后的胃电图值及频率较餐前明显升高,但术前、术后变化不大。表明HSV+MA对胃运动功能及胃电图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粘膜切除术 十二指肠溃疡 胃电图 HSV
下载PDF
高选迷走神经切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曾庆东 吕丽红 +3 位作者 吕斌 公伟 周勇 李占元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高选迷走神经切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27例门脉高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高选迷走神经切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研究组,另一组行常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对照组。术后以血清胃泌素、胃酸的变化及胃蠕... 目的高选迷走神经切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27例门脉高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高选迷走神经切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研究组,另一组行常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对照组。术后以血清胃泌素、胃酸的变化及胃蠕动的恢复情况为观察指标。结果血清胃泌素研究组为(88·70±13·07)pg/ml,对照组为(75·17±11·43)pg/ml,两组对比P=0·046。基础胃酸排出量研究组为(2·36±1·01)mEq/ml,对照组为(1·03±0·88)mEq/ml,两组对比P=0·033。最大胃酸排出量研究组为(5·87±1·83)mEq/ml,对照组为(3·89±1·02)mEq/ml,两组对比P=0·026。胃肠功能恢复研究组平均为2·9d,对照组平均组为5·2d,P=0·01。结论高选迷走神经切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既治疗了原发病,又保护了胃功能,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高选迷走神经切断 胃功能 血清胃泌素 胃酸排出量 胃肠功能恢复 对照组 保护作用 门脉高压 观察指标 恢复情况 生活质量 胃蠕动 原发病 并发症 病人 平均
原文传递
高选择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晓光 陈建伟 +2 位作者 姜霞 姜嘉鑫 姜彦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高选择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经规范的药物和(或)免疫治疗1年以上疗效欠佳的中重度常年性AR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双侧鼻内镜下高选择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选取同一...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高选择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经规范的药物和(或)免疫治疗1年以上疗效欠佳的中重度常年性AR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双侧鼻内镜下高选择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选取同一时期上述疗效欠佳的30例AR患者作为对照组,继续接受药物治疗。根据中重度常年性AR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对主要症状进行治疗前后VAS评分,通过积分法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年进行随访评价,对照组有效6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20.00%;观察组有效2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两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塞、鼻漏、喷嚏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显著。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活动性鼻出血、干眼及腭部麻木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高选择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常年性AR短期内疗效确切,能够完全切断鼻后神经的3个主要分支及细小分支,有效避免损伤翼腭窝内容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中重度 常年性 内镜术 高选择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 手术疗效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高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的进展与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石革 宋菲 马国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3年第5期277-280,共4页
目的 :介绍高选择性环氧化酶 - 2抑制剂———昔布类药物进展 ,并评价其临床疗效 ,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 :昔布类高选择性环氧化酶 - 2抑制剂进展十分迅速 ,对环氧化酶 - 2的选择性... 目的 :介绍高选择性环氧化酶 - 2抑制剂———昔布类药物进展 ,并评价其临床疗效 ,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 :昔布类高选择性环氧化酶 - 2抑制剂进展十分迅速 ,对环氧化酶 - 2的选择性高 ,在治疗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抑制剂 昔布类 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抗炎镇痛作用
下载PDF
腹腔镜下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ill术式)治疗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德宁 张杰 +3 位作者 霍红军 阎玉矿 孙昊 刘继东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Hill术式)治疗急性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及其效果。方法腹腔镜下行溃疡穿孔修补,游离胃迷走神经并行迷走神经后干切断和前干高选择性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19例。结果 19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Hill术式)治疗急性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及其效果。方法腹腔镜下行溃疡穿孔修补,游离胃迷走神经并行迷走神经后干切断和前干高选择性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19例。结果 19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者。术后17例溃疡症状消失,6个月后复查胃镜示溃疡已经愈合;2例患者术后溃疡症状明显减轻,药物治疗可控制。结论腹腔镜下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腹腔镜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原文传递
基于靶向多肽探针的蛋白质分析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嫣嫣 赵睿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84-1190,共7页
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蛋白质分析检测方法是复杂生命体系研究的有力工具,能为疾病的发现、治疗以及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有价值的思路和手段。该文围绕蛋白质与多肽的分子识别,针对疾病相关多肽、蛋白质的分离、分析与检测新方法,综... 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蛋白质分析检测方法是复杂生命体系研究的有力工具,能为疾病的发现、治疗以及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有价值的思路和手段。该文围绕蛋白质与多肽的分子识别,针对疾病相关多肽、蛋白质的分离、分析与检测新方法,综述了近几年取得的研究进展,可为复杂生命体系中生理活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多肽探针 分子识别 高选择性分析
下载PDF
逆行游离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道达 陈剑英 +4 位作者 卢晓明 尤伟 陈贞信 陈振勇 冯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44-646,共3页
目的 探讨逆行游离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评估该术式的远期效果 ,为临床治疗提出新思路。 方法 应用逆行游离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穿孔、出血和狭窄患者 70例 ,... 目的 探讨逆行游离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评估该术式的远期效果 ,为临床治疗提出新思路。 方法 应用逆行游离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穿孔、出血和狭窄患者 70例 ,其中溃疡穿孔 61例 ,出血 6例 ,狭窄 3例。 结果  65例患者获得随访 ,总的溃疡复发率为 7 69% ,再出血率为 0。随访 30~ 1 2 0个月 ,属改良VisickⅠ级 56例占 86 2 % ,Ⅱ级 4例占 6 1 % ,Ⅲ级 2例占 3 0 % ,Ⅳ级 3例占 4 6 % ,Ⅰ、Ⅱ级共占92 3 %。 结论 逆行游离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 ,具有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患者远期预后好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术后 并发症 逆行游离 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RLHSV
原文传递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慧慧 朱凯铨 +1 位作者 麻琼钒 郑国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87-38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39例因中重度持续性AR行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主观症状进...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39例因中重度持续性AR行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主观症状进行疗效评估并分组,即有效组及无效组,分析影响远期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 39例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主观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比术前更低(P<0.05)。无效组合并鼻息肉及哮喘患者比有效组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鼻息肉及哮喘均为影响AR患者远期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AR患者行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合并鼻息肉及哮喘是影响远期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联合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与传统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宏 鲁鹤臻 +3 位作者 李志宏 王凯忠 任平 付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80-1284,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LNF)联合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LNFHSV)与传统LNF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效果,为LNFHSV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实施LNFHSV的GERD 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实施LNF的36例GERD患... 目的:比较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LNF)联合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LNFHSV)与传统LNF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效果,为LNFHSV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实施LNFHSV的GERD 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实施LNF的36例GERD患者作为对照,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和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烧心严重程度评分和术后Demeester评分等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和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FHSV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LNF组(P<0.05);LNFHSV组患者术后烧心严重程度评分和Demeester评分明显优于LNF组(P<0.05)。结论:LNFHSV是治疗GERD,尤其是伴有高胃酸分泌的GERD患者的有效手术方式,其治疗效果优于L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 胃食管返流性疾病 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
下载PDF
高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锦程 廖纪华 闫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4期186-188,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例60例,随机分入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β...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例60例,随机分入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β2兴奋剂”治疗,而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再联合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SGRQ评分的症状部分、活动部分、影响部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LVEF、FEV1、FEV1/FVC方面,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于COPD患者肺功能有着积极影响,并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肺功能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圆环交指谐振结构的新型频率选择吸波体设计
18
作者 许逸轩 吴微微 +2 位作者 史桐桐 颜雨晨 阎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5-1611,共7页
针对宽带天线的隐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圆环交指结构的新型频率选择吸波体(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FSR)的设计方案。所设计的两个FSR的阻抗层相同,由圆环交指谐振结构与耶路撒冷十字金属线组成,并加载电阻。FSR1的无损带通层由... 针对宽带天线的隐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圆环交指结构的新型频率选择吸波体(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FSR)的设计方案。所设计的两个FSR的阻抗层相同,由圆环交指谐振结构与耶路撒冷十字金属线组成,并加载电阻。FSR1的无损带通层由金属缝隙方环构成,FSR2的带通层由金属贴片-金属孔径-金属贴片三层结构组成。仿真结果显示,两种FSR均具有双极化性质,并且FSR1角度稳定性可达45°,FSR2为35°。FSR2在垂直电磁波入射条件下,在2.52~10.07 GHz的反射系数低于-10 dB,在5.73~6.93 GHz的透射系数高于-3 dB,其中在6.29 GHz,透波窗口的最小插入损耗为-0.11 dB。FSR2在几乎相同的频带保持反射系数低于-10 dB,但是其透波带被拓展为5.6~7.2 GHz,同时透波带的矩形系数得到很大提升,具有更好的选择性。模型仿真结果与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最终制作了两个FSR的实物模型,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保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吸波体 角度稳定性 高选择性宽通带 圆环交指谐振结构
下载PDF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兴武 王幼黎 +3 位作者 王建华 王旗 杨毅 张家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997-99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近期疗效。方法腹腔镜下修补溃疡穿孔,电刀游离迷走神经并进行高选择性切断。结果15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量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近期疗效。方法腹腔镜下修补溃疡穿孔,电刀游离迷走神经并进行高选择性切断。结果15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量150-300 ml,平均225 ml。15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9个月,13例术后1年复查胃镜溃疡消失,1例术后2年出现幽门梗阻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术后3年溃疡复发,经口服药物治疗易控制。结论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肯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
下载PDF
四氯化锡诱导的Prins环化法高选择性地合成四氢吡喃衍生物 被引量:2
20
作者 温梅姣 常卫星 李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2-455,共4页
本文通过预先将醛和四氯化锡进行配位形成高活性的醛中间体 ,同时采用滴加高烯丙醇的方法高收率和高选择性地合成了 2 ,4,6-三取代四氢吡喃 .
关键词 高选择性Prins环化 四氯化锡 四氢吡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