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肝损伤中铁代谢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曹治宸 白玉 +3 位作者 杨学农 刘金星 李兵顺 李凤林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铁代谢对乙型肝炎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103例乙型肝炎患者按临床分型,观察铁代谢血清学指标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与乙型肝炎肝损伤的关系。结果 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血清铁和总铁结... 目的 探讨血清铁代谢对乙型肝炎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103例乙型肝炎患者按临床分型,观察铁代谢血清学指标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与乙型肝炎肝损伤的关系。结果 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血清铁和总铁结合、乙型肝炎肝损伤相关。其中血清铁蛋白、血清铁随肝损伤加重而增加,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随肝损伤加重而减少。结论 铁负荷过重可能协助HBV加重肝损伤,因此检测铁代谢指标可以对乙型肝炎的治疗和预后作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代谢 肝损伤 乙型肝炎
原文传递
几种多酚化合物对H_2O_2和CCl_4诱导人肝细胞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欣 赵新淮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2-266,共5页
以α-生育酚作为对照,研究茶多酚、没食子酸、槲皮素、山奈素、芹菜素五种多酚化合物对H2O2和CCl4诱导的人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多酚化合物(5、10、20mg/L)与肝细胞预先作用1h,再进行诱导损伤,可以提高肝细胞的细... 以α-生育酚作为对照,研究茶多酚、没食子酸、槲皮素、山奈素、芹菜素五种多酚化合物对H2O2和CCl4诱导的人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多酚化合物(5、10、20mg/L)与肝细胞预先作用1h,再进行诱导损伤,可以提高肝细胞的细胞活率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水平,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渗出率和丙二醛(MDA)生成量。显示它们对H2O2和CCl4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保护能力大小顺序为没食子酸>槲皮素>茶多酚>芹菜素>α-生育酚>山奈素。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多酚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化合物 肝细胞 诱导损伤 过氧化氢 四氯化碳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苷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亮 彭景华 +4 位作者 冯琴 刘林 梁春耕 海亚美 胡义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1-215,共5页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造模9周。造模6周后绞股蓝总皂苷组给予200mg/kg鼠重的绞股蓝总皂苷灌胃,而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饮水...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造模9周。造模6周后绞股蓝总皂苷组给予200mg/kg鼠重的绞股蓝总皂苷灌胃,而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饮水对照灌胃,共3周。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氢移酶(ALT)活性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肝组织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Tunel染色,以及免疫组化以及免疫组化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蛋白表达;肝组织α-SMA、Col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受体(PDGF-βR)、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7(caspase 7)、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 9)、Bax、Bak、Bcl-2 m RNA表达。结果:病理观察显示绞股蓝总皂苷有显著的抗损伤和抗肝纤维化作用,与模型组比较,绞股蓝总皂苷组的大鼠血清ALT、肝组织Hyp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α-SMA、ColⅠ蛋白阳性表达及其m 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Tunel染色显示绞股蓝总皂苷组凋亡的肝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且TGF-β1、PDGF-βR、caspase 7、caspase 9、Bax、Bak m 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P<0.05),Bcl-2 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抑制线粒体通路介导的肝细胞凋亡是绞股蓝总皂苷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肝纤维化 肝细胞凋亡 线粒体损伤
原文传递
姜黄素、甘草次酸和香菇多糖联合对CCl 4诱导的建鲤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曹丽萍 杜金梁 +4 位作者 贾睿 殷国俊 Galina Jeney 丁炜东 高崧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0-1106,共7页
以四氯化碳(CCl4)构建建鲤体内急性肝损伤模型,对姜黄素、甘草次酸和香菇多糖联合护肝作用进行研究。分别采用含有姜黄素、甘草次酸、香菇多糖和低、中、高剂量姜黄素+甘草次酸+香菇多糖联合中草药的饲料投喂60 d后,各组建鲤腹腔注射30%... 以四氯化碳(CCl4)构建建鲤体内急性肝损伤模型,对姜黄素、甘草次酸和香菇多糖联合护肝作用进行研究。分别采用含有姜黄素、甘草次酸、香菇多糖和低、中、高剂量姜黄素+甘草次酸+香菇多糖联合中草药的饲料投喂60 d后,各组建鲤腹腔注射30%CCl4,注射剂量为每1 g鱼体注射0. 005 ml,禁食72 h,以诱导建鲤急性肝损伤。通过测定各组建鲤生长指标、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及肝组织炎性细胞因子m RNA的表达情况,观察姜黄素、甘草次酸和香菇多糖联合用药的保肝效果。结果显示:甘草次酸单味用药及中、高剂量姜黄素+甘草次酸+香菇多糖联合用药能显著提高建鲤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饵料系数;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能显著抑制CCl4导致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升高,显著恢复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抑制丙二醛(MDA)生成,能显著抑制C-Rel、i NOS、IL-1β、TNF-α、IL-6和IL-8表达量的升高;与姜黄素、甘草次酸或香菇多糖单味用药相比较,姜黄素+甘草次酸+香菇多糖联合用药的保肝效果更明显,随着联合用药剂量的升高,作用愈加显著。说明姜黄素、甘草次酸和香菇多糖联合用药,对CCl4诱导的建鲤肝损伤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四氯化碳 肝损伤 中草药
下载PDF
Hepatic senescence, the good and the bad 被引量:8
5
作者 Nazmul Huda Gang Liu +3 位作者 Honghai Hong Shengmin Yan Bilon Khambu Xiao-Ming Yi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34期5069-5081,共13页
Gradual alterations of cell’s physiology and functions due to age or exposure to various stresses lead to the conversion of normal cells to senescent cells.Once becoming senescent,the cell stops dividing permanently ... Gradual alterations of cell’s physiology and functions due to age or exposure to various stresses lead to the conversion of normal cells to senescent cells.Once becoming senescent,the cell stops dividing permanently but remains metabolically active.Cellular senescence does not have a single marker but is characterized mainly by a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markers,such as,morphological changes,expression of cell cycle inhibitors,senescence 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 activity,and changes in nuclear membrane.When cells in an organ become senescent,the entire organism can be affected.This may occur through the 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SASP may exert beneficial or harmful effects on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tissues.Research on senescence has become a very exciting field in cell biology since the link between age-related diseases,including cancer,and senescence has been established.The loss of regenerative and homeostatic capacity of the liver over the age is somehow connected to cellular senescence.The major contributors of senescence properties in the liver are hepatocytes and cholangiocytes.Senescent cells in the liver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 etiology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s including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n the interference of liver regeneration.This review summarizes recently reported finding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enesc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ive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ESCENCE SENESCENCE 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hepatocyte CHOLANGIOCYTE HEPATIC stellate CELL CELL cycle ARREST DNA damage
下载PDF
不同pH值培养液对肝细胞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舒志军 韩伏莅 +2 位作者 Jung M Beger HG Nuessler AK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 pH值条件对肝细胞培养时一氧化氮 (NO)产生的影响及对肝细胞的损伤程度。方法 本研究首先将成年健康大鼠经静脉注射灭活有毒棒状杆菌 ,感染 4天后处死动物取肝脏作肝细胞分离并培养 ,2 4h后在培养液中加入L 精氨酸 ,同... 目的 探讨不同 pH值条件对肝细胞培养时一氧化氮 (NO)产生的影响及对肝细胞的损伤程度。方法 本研究首先将成年健康大鼠经静脉注射灭活有毒棒状杆菌 ,感染 4天后处死动物取肝脏作肝细胞分离并培养 ,2 4h后在培养液中加入L 精氨酸 ,同时将培养液调节成pH7.0、pH7.4及 pH7.8三组 ,又在每一 pH处理组中分出对照组 (CP组 )、大肠杆菌内毒素刺激组 (CP +LPS组 )及单甲基精氨酸抑制组 (CP +LPS +NMA组 ) ,继续培养 2 4h。结果 CP组产生约 10 0 μmol/L的NO ,pH值的改变对其无明显影响。在CP +LPS处理的肝细胞 ,pH7.4及 pH7.8组的值分别为 (2 39.3± 18) μmol/L及(2 2 8.4± 14.7) μmol/L ,显著高于pH7.0组 ((16 3.2± 5 .7) μmol/L ,P <0 .0 1)。加用NMA后 ,一氧化氮的产生明显减少 ,但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加用LPS后肝细胞的损伤加重 ,pH7.0组LDH及ALT值显著高于 pH7.4及pH7.8组。当应用NMA抑制NO生成时 ,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和丙氨酸转氨酶 (ALT)值显著升高 ,并以酸性组为明显。在CP组肝细胞 ,iNOS的产生量在三种不同 pH处理间无明显差别 ,加用LPS刺激后 ,iNOS的合成明显增加 ,而且酸性或碱性情况下iNOS的合成较 pH7.4时更高。结论 对处于炎症状态的肝细胞 ,酸性环境会抑制一氧化氮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成 肝细胞损害 PH值 培养液
原文传递
黄芩苷对急性胆道感染大鼠血清炎症指标及肝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孙庆宇 朱晟 +2 位作者 胡玉霆 刘意 李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726-2730,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baicalin,BAI)对急性胆道感染(ABTI)大鼠血清炎症指标及肝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80只雄性SD大鼠采取胆总管注入大肠埃希菌制备ABTI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BAI低剂量(BAI-L)组、BAI中剂量(BAI-M)组和BAI高剂量(BAI... 目的探讨黄芩苷(baicalin,BAI)对急性胆道感染(ABTI)大鼠血清炎症指标及肝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80只雄性SD大鼠采取胆总管注入大肠埃希菌制备ABTI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BAI低剂量(BAI-L)组、BAI中剂量(BAI-M)组和BAI高剂量(BAI-H)组,BAI-L、BAI-M和BAI-H组分别接受10、25、50 mg/kg的BAI灌胃处理,每日1次,连续1周。另选取20只大鼠仅胆总管注入生理盐水作对照。比较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浆内毒素水平、肝脏相关指标及凋亡指标(Bcl-2和Bax)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炎症因子、血浆内毒素、肝脏相关指标及Bax mRNA水平均升高,而Bcl-2 mRNA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BAI-L组、BAI-M组和BAI-H组的血清炎症因子、血浆内毒素、肝指数、肝功能指标、肝组织脂质及Bax mRNA水平均降低,而Bcl-2 mRNA水平升高(P<0.05);BAI-H组以上指标均优于BAI-L组和BAI-M组(P<0.05)。结论 BAI可降低ABTI大鼠血清炎症指标,并减轻肝细胞损伤程度,且改善效果与剂量有关,可能与其改善炎症及肝细胞凋亡有关,在ABTI防治中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急性胆道感染 炎症 肝细胞损伤
原文传递
硒拮抗氟致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和DNA损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段鹏 陈晋 +5 位作者 杨波 杨锐 马丹 李满 李功波 王建洲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26-1629,共4页
目的探讨硒对氟诱导的原代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原位2步非循环灌流法及多次过滤低速离心法分离原代大鼠肝细胞,实验设空白对照组、氟染毒组(氟化钠250、500、1 000、2 000μmol/L,染毒24 h)和硒干预组(... 目的探讨硒对氟诱导的原代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原位2步非循环灌流法及多次过滤低速离心法分离原代大鼠肝细胞,实验设空白对照组、氟染毒组(氟化钠250、500、1 000、2 000μmol/L,染毒24 h)和硒干预组(亚硒酸钠10或100 nmol/L,干预4 h);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和微核实验检测DNA损伤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 000μmol/L氟染毒组ROS(16.75±8.32)和MDA[(11.54±3.83)nmol/mg·prot]含量明显增加,SOD[(19.53±5.28)NU/mg·prot]和GSH[(21.73±15.32)μg/mg·prot]明显下降,彗星率[(46.25±10.60)%]、彗星尾长[(31.74±9.25)μm]、尾矩[(15.57±7.92)]和微核率[(42.80±24.61)‰]明显增加(均P<0.01);与等剂量氟染毒组比较,10 nmol/L硒干预组ROS(12.36±5.15)和MDA[(7.33±4.01)nmol/mg·prot]含量明显下降,SOD[(23.72±7.15)NU/mg·prot]与GSH[(26.36±14.24)μg/mg·prot]明显增加,彗星率[(39.27±15.0)%]、彗星尾长[(24.06±8.77)μm]、尾矩[(9.64±4.80)]和微核率[(31.28±12.65)‰]分别降低(P<0.05)。结论适量的硒可拮抗氟对原代大鼠肝细胞的氧化应激和DNA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氧化应激 DNA损伤
原文传递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伴肝细胞损害患者血清甘胆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樊晓东 刘孝文 +2 位作者 王武满 张成伟 陈彪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1345-1347,1401,共4页
目的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伴肝细胞损害患者血清甘胆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Graves病伴肝细胞损害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自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单纯Craves病3... 目的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伴肝细胞损害患者血清甘胆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Graves病伴肝细胞损害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自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单纯Craves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胆碱酯酶(ChE)含量,血清甘胆酸(CG)含量。结果观察组血清AST、GGT和ALT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血清ChE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甘胆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 <0. 05);Graves病伴肝细胞损害血清甘胆酸与AST、GGT和ALT呈线性正相关,而与ChE呈线性负相关。结论 Graves病伴肝细胞损害患者血清甘胆酸明显升高,且与肝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为Graves病伴肝细胞损害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肝细胞损害 甘胆酸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硒对氟致人肝细胞DNA损伤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夏涛 邓淑凯 +1 位作者 王爱国 陈学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3,26,106,共4页
目的 体外研究氟、硒对人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分别接触一定剂量的氟和(或)硒12 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人肝细胞DNA的损伤率。结果 氟组人肝细胞DNA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氟+硒组(均为P<0.05)... 目的 体外研究氟、硒对人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分别接触一定剂量的氟和(或)硒12 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人肝细胞DNA的损伤率。结果 氟组人肝细胞DNA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氟+硒组(均为P<0.05),硒组DNA损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体外氟可导致人肝细胞DNA损伤,适量的硒对氟所致DNA损伤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DNA损伤 拮抗作用
下载PDF
FoxO1经ATF6调控Hcy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青青 焦运 +6 位作者 吴欣妍 海秀玲 徐龙 张辉 郭伟 郝银菊 姜怡邓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目的探讨叉头状转录因子(FoxO1)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0周龄雄性cbs^+/-与cbs+/+小鼠各8只饲以2%高蛋氨酸饮食12周,qRT-R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中FoxO1和ATF6的表达;100μmol·L^-1 Hc... 目的探讨叉头状转录因子(FoxO1)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0周龄雄性cbs^+/-与cbs+/+小鼠各8只饲以2%高蛋氨酸饮食12周,qRT-R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中FoxO1和ATF6的表达;100μmol·L^-1 Hcy处理肝细胞(HL-7702)48 h后,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oxO1和ATF6的表达改变;转染FoxO1和ATF6 siRNA后,Western blot检测ATF6、Bax和Bcl2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FoxO1过表达腺病毒与ATF6 siRNA共转至肝细胞,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cbs+/+组相比,cbs^+/-组肝脏中FoxO1和ATF6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Control组相比较,Hcy组FoxO1和ATF6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Hcy+siNC组相比,Hcy+siFoxO1组的ATF6和Bax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cl2的表达显著增加,肝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与Ad-FoxO1组相比,Ad-FoxO1+siATF6组Bax的表达显著降低,Bcl2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FoxO1介导的ATF6表达上调是Hcy致肝细胞凋亡进而引起肝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FOXO1 ATF6 内质网应激 肝细胞凋亡 肝损伤
下载PDF
芝麻素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雷红 王毅 +1 位作者 蔡亮亮 张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31-335,共5页
研究芝麻素(sesamin)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从血脂水平及游离脂肪酸组成、氧自由基代谢及肝细胞损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芝麻... 研究芝麻素(sesamin)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从血脂水平及游离脂肪酸组成、氧自由基代谢及肝细胞损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芝麻素预防剂量组(50mg/(kg.d))、治疗剂量(50、100mg/(kg.d))可有效降低NAFLD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提高NAFLD小鼠血清游离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对调节血脂水平有积极作用。芝麻素还能降低NAFLD小鼠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芝麻素能明显减轻NAFLD小鼠肝脏脂肪化病变的程度。因此,芝麻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具有防治作用,作用机理与降血脂、调节血脂组成即提高游离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抗氧化和抑制肝细胞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 血脂 抗氧化 肝细胞损伤
下载PDF
中草药对花鲈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秀琴 张春晓 +2 位作者 鲁康乐 王玲 宋凯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408-414,共7页
为探究中草药对原代培养花鲈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10种复方(记为M1、M2、M3、M4、M5、M6、M7、M8、M9、M10)和10种单方中草药,煎制成终质量浓度为5 mg/mL的水提物,用这20种水提物处理花鲈原代培养肝细胞4 h,再换用200μmol/L H... 为探究中草药对原代培养花鲈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10种复方(记为M1、M2、M3、M4、M5、M6、M7、M8、M9、M10)和10种单方中草药,煎制成终质量浓度为5 mg/mL的水提物,用这20种水提物处理花鲈原代培养肝细胞4 h,再换用200μmol/L H_(2)O_(2)处理2 h进行氧化损伤,最后测定培养液中胞内酶活性(AST、ALT和LDH)及肝细胞抗氧化指标(T-AOC、SOD和MDA)。结果显示:肝细胞受损后,其培养液中AST、ALT和LDH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肝细胞中T-AOC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先经中草药处理再用H_(2)O_(2)氧化损伤后,各中草药处理组AST、ALT和LDH活性降低,其中姜黄、五味子单方和M9复方的AST、ALT和LDH活性较其他中草药组显著降低(P<0.05);姜黄单方和M9复方的T-AOC和SOD活性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大黄、丹参、银杏、姜黄、甘草、赤芍、猪苓、五味子单方,M1、M4、M6、M7、M9复方均能缓解由H_(2)O_(2)诱导的原代培养花鲈肝细胞损伤,其中姜黄单方和M9复方的保护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肝细胞 中草药 氧化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镧、铈、钕对小鼠肝细胞核的氧化损伤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田蜜 曹丽歌 +2 位作者 谢广云 刘娜 黄沛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46-550,共5页
轻稀土元素进入生物体后主要累积于肝脏,进入肝细胞,分布于细胞核上。为探讨轻稀土元素对小鼠肝细胞核的氧化损伤作用,选用5周龄雄性封闭群(ICR)小鼠灌喂10、20和40 mg.kg-1的稀土元素镧(La)、铈(Ce)和钕(Nd),6周后测定小鼠肝细胞核中... 轻稀土元素进入生物体后主要累积于肝脏,进入肝细胞,分布于细胞核上。为探讨轻稀土元素对小鼠肝细胞核的氧化损伤作用,选用5周龄雄性封闭群(ICR)小鼠灌喂10、20和40 mg.kg-1的稀土元素镧(La)、铈(Ce)和钕(Nd),6周后测定小鼠肝细胞核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并测定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将实验数据进行ANOV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GPx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除Ce低剂量组外,各染毒组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且其活性的降低与各稀土元素的暴露剂量有剂量-效应关系;除La低剂量组和Ce低、中剂量组外,各染毒组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Ce和Nd会造成小鼠肝细胞核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La) 铈(Ce) 钕(Nd) 肝细胞核 氧化损伤
下载PDF
复方药物翁沥通对顺铂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闫亮文 李欣妍 +4 位作者 徐嘉怡 白锋云 袁芬越 孙颖 刘朋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5-821,共7页
目的探讨复方药物翁沥通(WLT)对顺铂(cisplatin,CDDP)诱导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CDDP(80μmol/L)处理小鼠肝细胞系BNL CL.2,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并进行实验分组,CDDP组仅造模,WLT组(1 g/L WLT干预)和WLT+CDDP联合用药组(CDDP作... 目的探讨复方药物翁沥通(WLT)对顺铂(cisplatin,CDDP)诱导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CDDP(80μmol/L)处理小鼠肝细胞系BNL CL.2,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并进行实验分组,CDDP组仅造模,WLT组(1 g/L WLT干预)和WLT+CDDP联合用药组(CDDP作用的同时给予1 g/L WLT);并另设对照组(正常培养)。通过CCK-8、PI染色、结晶紫染色、Western blotting、活性氧(ROS)检测和细胞凋亡分析,评价复方药物WLT对CDDP介导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DP组的细胞死亡数量增多(P<0.001),而WLT组未造成细胞毒性;与CDDP组细胞收缩形态相比,WLT+CDDP联合用药组的肝细胞形态改善,无明显收缩,PI染色阳性比例降低,同时,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与CDDP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细胞数量较多,也体现了WLT对CDDP介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在CDDP干预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加,而联合用药组Cleaved Caspase-3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增加。此外,与CDDP组比较,联合用药组ROS产生减少[DCFH-DA染色阳性率(%):56.20±1.65 vs.44.57±0.31]及细胞凋亡比例下降[早期、晚期凋亡细胞比例(%):43.60±0.44 vs.19.57±0.78;33.30±1.02 vs.14.83±0.57]。结论复方药物WLT对CDDP介导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药物可能在急性肝损伤模型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沥通 顺铂 肝损伤 细胞凋亡 氧化损伤
下载PDF
肝细胞死亡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宁琴 严伟明 王晓晶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11-714,共4页
作为一个多功能器官,肝脏在机体代谢、生物合成、排泄、分泌与解毒等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生物学效应的发挥为,一耗能过程,亦决定了肝脏的高需氧特性和易损性,而多种冈素造成的肝细胞死亡是大多数肝脏疾病的共同特征。一定比... 作为一个多功能器官,肝脏在机体代谢、生物合成、排泄、分泌与解毒等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生物学效应的发挥为,一耗能过程,亦决定了肝脏的高需氧特性和易损性,而多种冈素造成的肝细胞死亡是大多数肝脏疾病的共同特征。一定比例的肝细胞死亡可以通过肝脏的再生修复功能得以补偿,一旦肝细胞损伤超过了肝脏的再生能力,则会出现致死性的肝脏衰竭。众多的慢性肝病,在经历各种毒性物质的慢性刺激后,一段时间内肝细胞再生与肝细胞死亡将处于半衡状念,当肝星状细胞人量生成纤维瘢痕并逐渐取代功能性的肝细胞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死亡 肝细胞损伤
原文传递
天然除虫菊素诱导人肝细胞DNA氧化损伤研究
17
作者 杨韵 应梦超 +4 位作者 孙静秋 沙毅杰 洪新宇 肖萍 陶功华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1-686,共6页
[背景]天然除虫菊素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和家庭卫生领域。研究显示,其具有潜在的肝脏毒性,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天然除虫菊素对人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人肝细胞QSG7701为体外测试模型,以未处理细胞为对照组,以经... [背景]天然除虫菊素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和家庭卫生领域。研究显示,其具有潜在的肝脏毒性,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天然除虫菊素对人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人肝细胞QSG7701为体外测试模型,以未处理细胞为对照组,以经系列质量浓度(后称浓度)(5、10、20和40μg·mL^(−1))天然除虫菊素暴露6 h或24 h后作为处理组。分别采用荧光探针法经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活性氧(ROS)的荧光强度;采用比色法经酶标仪检测细胞内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的水平;采用彗星电泳试验镜下观察DNA断片迁移以检测DNA损伤程度;采用免疫荧光试验通过激光共聚焦对细胞磷酸化H2AX(γH2AX)及8-氧鸟嘌呤(8-oxoG)水平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随着天然除虫菊素浓度的升高,ROS荧光强度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与对照组相比,10μg·mL^(−1)及以上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0μg·mL^(−1)和40μg·mL^(−1)处理组ROS水平是对照组的2.17和3.05倍;TBARS水平随着天然除虫菊素浓度升高而升高(P<0.01),20μg·mL^(−1)和40μg·mL^(−1)天然除虫菊素处理组的TBARS水平是对照组2.46和3.01倍;彗星试验结果显示,各浓度组细胞DNA呈现不同程度的拖尾,随着天然除虫菊素暴露浓度的增高,尾部DNA含量(TDNA%)、尾长(TL)、尾矩(TM)和Olive尾矩(OTM)等指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与对照组相比,20μg·mL^(−1)及以上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40μg·mL^(−1)浓度组TDNA%、TL、TM及OTM指标分别为(46.92±3.52)%、(64.67±4.16)μm、30.96±2.94和22.64±3.89。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天然除虫菊素可诱导γH2AX和8-oxoG的形成,且荧光强度呈剂量依赖性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在10μg·mL^(−1)及以上浓度组相对荧光强度的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然除虫菊素可诱导人肝细胞DNA损伤,且ROS介导的氧化应激可能在其诱导的肝细胞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除虫菊素 人肝细胞 活性氧 氧化应激 DNA损伤 遗传毒性
原文传递
异鼠李素对人肝微粒体CYPs活性及大鼠原代肝细胞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容佳 陈俊秀 +3 位作者 只德贤 樊耀文 刘文莉 何新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627-632,共6页
目的研究异鼠李素对肝脏6种CYPs的体外抑制作用,以及对大鼠原代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人肝微粒体(HLMs)体外温孵法研究异鼠李素对6种细胞色素P450酶(CYPs)——CYP2C19、CYP2D6、CYP3A4、CYP2E1、CYP1A2和CYP2C9的体外抑制作用;使用... 目的研究异鼠李素对肝脏6种CYPs的体外抑制作用,以及对大鼠原代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人肝微粒体(HLMs)体外温孵法研究异鼠李素对6种细胞色素P450酶(CYPs)——CYP2C19、CYP2D6、CYP3A4、CYP2E1、CYP1A2和CYP2C9的体外抑制作用;使用HPLC-MS/MS法检测异鼠李素和HLMs共同孵育后的代谢产物;利用体外培养的低CYPs活性的大鼠原代肝细胞,考察不同剂量异鼠李素对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影响。结果 50μmol/L的异鼠李素对CYP2E1和CYP1A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9.48%和39.91%;异鼠李素和HLMs共同孵育后,产生去甲基化代谢产物3,3’,4’,5,7-五羟基黄酮,转化为极性和水溶性较高的代谢物;30、100、300μmol/L的异鼠李素会使大鼠原代肝细胞培养液中的ALT和LDH显著上升(P<0.01),100、300μmol/L异鼠李素使AST显著上升(P<0.05、0.01),呈浓度相关性。结论异鼠李素在体外主要经HLMs代谢,同时对CYP2E1和CYP1A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会使CYP2E1和CYP1A2的底物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产生变化,导致一系列药物的相互作用;大量使用异鼠李素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肝细胞损伤,且呈现浓度相关性。临床应用应合理设置剂量,并注意潜在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大鼠原代肝细胞 细胞色素P450酶(CYPs) 人肝微粒体(HLMs) 肝细胞损伤
原文传递
基于拉曼光谱的铅致肝细胞生物分子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邢钰 庞伟毅 徐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87-2394,共8页
利用拉曼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铅离子暴露时间(0.5,1.5,3,6,12,24h)、暴露浓度(0.05,0.1,0.5,1,5mg/L)下HepG2细胞的光谱数据,欲探究在不同铅暴露条件下肝细胞的分子变化及其相关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条件下各组细胞的光谱形态基本相同... 利用拉曼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铅离子暴露时间(0.5,1.5,3,6,12,24h)、暴露浓度(0.05,0.1,0.5,1,5mg/L)下HepG2细胞的光谱数据,欲探究在不同铅暴露条件下肝细胞的分子变化及其相关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条件下各组细胞的光谱形态基本相同,但部分特征峰的吸光度强度存在差异.经多元统计分析发现,除6h外,同一暴露时间下不同暴露浓度细胞的光谱数据在LD1上均存在离散趋势,并在暴露24h时最明显.细胞内蛋白质、脂质、核酸、类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等生物分子的特征峰表现出明显差异,但不同类型生物分子发生显著变化的时间并不相同.由此可见铅暴露可损伤肝细胞蛋白质、脂质、核酸、类胡萝卜素的结构并影响其正常功能,这种毒性效应呈剂量-效应关系,且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说明拉曼光谱可以实现铅对肝细胞生物分子变化的相关检测,这不仅为之后的细胞毒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环境污染物的安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肝细胞损伤 生物分子 多变量分析
下载PDF
次声90 dB和130 dB致大鼠肝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凤华 武毅军 +3 位作者 陈景藻 黄晓峰 刘小玲 王喜青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 :探讨相同频率 (1 6Hz)不同声压水平 (90dB与 1 30dB)次声作用下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特点及意义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 6 6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6只 )、实验 1(90dB)和实验 2 (1 30dB)组 .根据次声作用时间 ,实验 1 ,2组各分为 1... 目的 :探讨相同频率 (1 6Hz)不同声压水平 (90dB与 1 30dB)次声作用下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特点及意义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 6 6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6只 )、实验 1(90dB)和实验 2 (1 30dB)组 .根据次声作用时间 ,实验 1 ,2组各分为 1 ,7,1 4 ,2 1和 2 8d时间组 ,每组 6只 .在相同频率不同声压水平次声环境下每日暴露 1次 ,每次 2h ;取肝左右叶两个部位组织用戊二醛和锇酸固定 ,透射电镜下观察肝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 :1d组 :90dB环境作用下肝超微结构无明显损伤变化 ,1 30dB环境作用下肝细胞内有脂滴出现 ;7,1 4和 2 1d组不同环境和天数次声作用后肝损伤出现脂滴逐渐增多和肝细胞部分变性坏死改变 ,发现肝细胞内的各种结构随次声作用次数增多其损伤程度逐渐加重 ;2 8d组其损伤程度均有一定程度恢复 .结论 :次声下可以对肝细胞超微结构造成不同程度损伤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肝细胞 损伤 超微结构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