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椭圆翅片管空冷器流动传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屠珊 杨冬 +2 位作者 黄锦涛 陈听宽 罗毓珊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用稳态的恒壁温法对 3个椭圆翅片管空冷器和 1个圆翅片管空冷器的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 ,得到空冷器空气侧的传热与阻力性能。在相同的迎风面流速下 ,椭圆翅片管比圆翅片管空气侧换热系数约大 3~ 7倍 ;在相同的换热系数下 。
关键词 椭圆翅片管 空冷器 传热系数 换热设备
下载PD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Cu-water nanofluid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强 宣益民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2年第4期408-416,共9页
An experimental system is built to investigat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nofluid in a tube. Both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friction factor of Cu-water nanofluid for ... An experimental system is built to investigat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nofluid in a tube. Both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friction factor of Cu-water nanofluid for the laminar and turbulent flow are measured. The effects of such factors as the volume fraction of suspended nanoparticles and the Reynolds number on the heat transfer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spended nanoparticles remarkably increase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the base fluid and show that the friction factor of the sample nanofluid with the low volume fraction of nanoparticles is almost not changed. Compared with the base fluid, for example,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s increased about 60% for the nanofluid with 2.0 vol% Cu nanoparticles at the same Reynolds number.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the nano- fluid, a new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rrelation for nanofluid under single-phase flows in tubes is establishe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rrelation describes correctly the energy transport of the nanoflu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fluid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rrelation FRICTION factor.
原文传递
国内换热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7
3
作者 汪波 茅靳丰 +2 位作者 耿世彬 韩旭 魏鹏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0年第5期61-65,共5页
叙述了影响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几个因素以及评价换热器性能的标准,对国内换热器研究的发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换热器的进一步研究作出展望。
关键词 换热器 肋片效率 换热因子 摩擦因子
下载PDF
异形凹槽螺旋槽管传热及流动阻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崔海亭 袁修干 +1 位作者 姚仲鹏 朱玉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7-220,共4页
在螺旋槽管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型强化管-异形凹槽螺旋槽管,对5根不同结构参数的异形凹槽螺旋槽管的换热特性和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时Re在8000~30000间,所有实验数据均在管外冷凝条件下获得的, 对大量实验数据用多元线... 在螺旋槽管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型强化管-异形凹槽螺旋槽管,对5根不同结构参数的异形凹槽螺旋槽管的换热特性和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时Re在8000~30000间,所有实验数据均在管外冷凝条件下获得的, 对大量实验数据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得到了具有较高精度的异形凹槽螺旋槽管的传热系数及摩擦系数的统计关联式,分析了影响异形凹槽螺旋槽管传热与流阻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换热器的设计及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异形凹槽螺旋槽管 传热 流动阻力 实验
下载PDF
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吴海军 钱坤 曹海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3,31,共4页
选择几种不同组织结构的试样,探讨了织物结构参数,如厚度、平均浮长、覆盖系数对织物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利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得到织物热传递性能随织物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结果证明:织物厚度的增加,会使织物的克罗值增大,但是增大的... 选择几种不同组织结构的试样,探讨了织物结构参数,如厚度、平均浮长、覆盖系数对织物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利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得到织物热传递性能随织物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结果证明:织物厚度的增加,会使织物的克罗值增大,但是增大的幅度在减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有减少的趋势;平均浮长愈长,织物的克罗值愈大,但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小,平均浮长过大,克罗值反而减少;随着覆盖系数的增大,织物的克罗值随之减小,织物的热传递性能随之增加;随着覆盖系数的减小,织物的克罗值相应增大,热传递性能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结构 热传递 克罗值 覆盖系数 平均浮长
下载PDF
高速铁路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付山 曾志平 +1 位作者 吴斌 张志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6-93,共8页
基于传热学原理,建立高速铁路连续式无砟轨道三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以CRTSⅡ型轨道板温度场为研究对象,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分析轨道板内部温度场分布的时变规律和太阳辐射、风速、砂浆层热传导性能、环境变化速度等因素对轨... 基于传热学原理,建立高速铁路连续式无砟轨道三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以CRTSⅡ型轨道板温度场为研究对象,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分析轨道板内部温度场分布的时变规律和太阳辐射、风速、砂浆层热传导性能、环境变化速度等因素对轨道板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刻轨道板内温度场随深度非线性变化;轨道板侧面日照情况对轨道板横向温度梯度有较大影响;轨道板表面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越强或太阳辐射越强,轨道板温度梯度幅值越大;轨道板温度梯度随风速增加而减小;砂浆层导热性能对轨道板温度场影响较小;环境变化速度越快,轨道板温度梯度最大值越大。以上结果能够为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效应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轨道板 温度场 有限元 传热学 环境因素
下载PDF
H型鳍片管束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新 商宇薇 +1 位作者 王军龙 任钢炼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3,共6页
在传热风洞实验台上对5组不同结构参数的H型鳍片管束气侧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考虑了管径、鳍片净高度、鳍片节距以及管排横纵向间距等影响因素,并将实验结果与前苏联锅炉热力计算标准进行了比较.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得... 在传热风洞实验台上对5组不同结构参数的H型鳍片管束气侧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考虑了管径、鳍片净高度、鳍片节距以及管排横纵向间距等影响因素,并将实验结果与前苏联锅炉热力计算标准进行了比较.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得到了管径38 mm、管排纵向间距变化的H型鳍片管束的传热及阻力系数关联式和适用于不同结构参数下H型鳍片管束的传热总关联式;96.5%的实验数据与H型鳍片管束传热关联式计算数值误差小于±15%.同时,将关联式计算值与现有两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传热准则数的最大误差分别为11%和17.7%.该研究为H型鳍片管束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鳍片管束 传热 阻力系数 关联式
下载PDF
复杂结构微通道热沉液体强化传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翟玉玲 夏国栋 +1 位作者 刘献飞 李艺凡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403-3409,共7页
微通道液体流动与传热是一个典型的不可逆过程,有必要减小传递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大小,提高其有效利用程度,属于'质'的范畴。首先,根据热力学第一及第二定律,推导出了熵产率及热能传输系数,指出降低微通道热沉内液体温度梯度净... 微通道液体流动与传热是一个典型的不可逆过程,有必要减小传递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大小,提高其有效利用程度,属于'质'的范畴。首先,根据热力学第一及第二定律,推导出了熵产率及热能传输系数,指出降低微通道热沉内液体温度梯度净值可以提高热能的有效利用程度;然后,基于前期的研究基础,设计出新型复杂结构微通道热沉,并模拟其三维流动与传热过程,对比分析微通道热沉结构的变化对熵产率及热能传输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流体温度梯度的净值可以减少热能不可逆损失的大小,使热沉底面温度更均匀,有利于延长微电子器件的寿命;最后,由强化传热因子、熵产率及热能传输系数的定义指出用强化传热因子来评价微通道的综合传热性能更合理,而应该用熵产率及热能传输系数来评价能量的不可逆大小及利用程度。总之,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微通道的综合传热性能提供了评价标准,而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影响微通道内部强化传热的本质因素,二者相互联系,为微通道的优化设计提供热力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热沉 强化传热 熵产 强化传热因子
下载PDF
几种涡流发生器对矩形通道流阻和传热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9
作者 高猛 周国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55-60,共6页
在雷诺数Re=7 000~26 800范围内,对矩形通道分别布置单排一对斜截半椭圆柱面、矩形小翼等6种涡流发生器的强化传热效果和压降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用综合评价因子对比分析各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与流动阻力综合性能。结果表明,斜截半椭圆... 在雷诺数Re=7 000~26 800范围内,对矩形通道分别布置单排一对斜截半椭圆柱面、矩形小翼等6种涡流发生器的强化传热效果和压降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用综合评价因子对比分析各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与流动阻力综合性能。结果表明,斜截半椭圆柱面综合性能最好,分别比矩形小翼、斜截半圆柱面、斜截半椭圆柱体高11.40%~21.88%、1.98%~2.11%、2.53%~3.50%;具有较小迎流截面和流线型设计的斜截半椭圆柱面产生的流阻最低,最高可比矩形小翼低22.45%,比斜截半圆柱面和斜截半椭圆柱体略低。斜截半柱面是一种具有较低阻力损失和较好综合性能的新型涡流发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流动阻力 数值模拟 斜截半椭圆柱面 综合评价因子
下载PDF
微热管阵列式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集热性能 被引量:14
10
作者 朱婷婷 刁彦华 +2 位作者 赵耀华 马骋 李凤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0-257,共8页
该文在传统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基础上,结合高效热导元件—微热管阵列(micro-heat pipe arrays,MHPA),提出一种全新的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阐明了该集热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深入分析了该新型集热器的传热机理。对集热器的热损... 该文在传统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基础上,结合高效热导元件—微热管阵列(micro-heat pipe arrays,MHPA),提出一种全新的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阐明了该集热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深入分析了该新型集热器的传热机理。对集热器的热损失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该新型集热器的非稳态集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测试该集热器在不同条件下的集热特性,分析了运行参数及气象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集热器在风量为290 m3/h,瞬时集热效率稳定在68%,且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集热效率稳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传热 微热管阵列 空气集热器 集热特性 摩擦因子
下载PDF
管内扭带传热与流动阻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华 周强泰 《物理测试》 CAS 2005年第5期15-18,共4页
为了研究管内强化换热技术,对3根不同结构参数的扭带插入光管的换热特性和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以空气为工质,Re在8 000~100 000之间,管外被水冷却.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得到了具有较高精度的扭带管的传... 为了研究管内强化换热技术,对3根不同结构参数的扭带插入光管的换热特性和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以空气为工质,Re在8 000~100 000之间,管外被水冷却.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得到了具有较高精度的扭带管的传热系数和摩擦系数的统计关联式,分析了扭带管的传热与流阻性能,为换热器的设计及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带 强化传热 Nu数 摩擦因子
下载PDF
平板型双流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林军 高章维 +1 位作者 张东 刘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62-2568,共7页
基于已产业化应用的平板型太阳集热器,在长度方向上加工形成空气流道,进出口位置以对角线形式布置,提出一种平板型双流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搭建空气集热器实验平台,对改型后的集热器进行空气集热实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太阳辐射强... 基于已产业化应用的平板型太阳集热器,在长度方向上加工形成空气流道,进出口位置以对角线形式布置,提出一种平板型双流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搭建空气集热器实验平台,对改型后的集热器进行空气集热实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太阳辐射强度及环境温度平均值分别为535.2 W/m^2和22.2℃、空气质量流量为0.024 kg/s时,基于采光面积的集热效率平均值与最大值分别为51.29%和53.93%,空气最大温升与最大温差分别为60.4℃和40.6℃,热迁移因子为0.55;以对角线形式布置的空气进、出口和空气的双流道式流动,可增加空气流道长度,强化与吸热板的对流换热。这种空气集热器具有改型方便、成本低廉、易于产业化生产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采暖、干燥、通风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集热效率 总热损系数 热迁移因子 归一化温差
下载PDF
内置转子换热管强化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姜鹏 阎华 +3 位作者 关昌峰 张震 丁玉梅 杨卫民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13,共4页
针对光管中加入3种不同导程的洁能芯转子后的换热特性及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壳程和管程的工作介质分别为热水和冷水,研究表明:插入转子后,努赛尔数Nu和阻力系数f均增加,并且二者均随转子导程的增大而增大;对插入转子的换热管... 针对光管中加入3种不同导程的洁能芯转子后的换热特性及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壳程和管程的工作介质分别为热水和冷水,研究表明:插入转子后,努赛尔数Nu和阻力系数f均增加,并且二者均随转子导程的增大而增大;对插入转子的换热管进行了强化传热性能评价分析,其传热性能评价因子η的数值均大于1,证明其具有强化传热的应用价值,转子导程为150 mm时,实验范围内η最大值为2.01,强化传热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导程 洁能芯 努赛尔数 阻力系数
下载PDF
新型管内插入物--立交盘强化传热的实验与模拟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春江 刘辉 +1 位作者 陆寒冰 袁希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1-308,共8页
对装有新型强化传热管内插入物-立交盘的管路压降与传热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了结构参数变化对传热及压降的影响。实验方面,通过不同黏度的测量物系,测定了Reynolds数为2×10-4~4×104时装有立交盘... 对装有新型强化传热管内插入物-立交盘的管路压降与传热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了结构参数变化对传热及压降的影响。实验方面,通过不同黏度的测量物系,测定了Reynolds数为2×10-4~4×104时装有立交盘管路的压降,得到了摩擦系数与Reynolds数的关系曲线,并拟合了关联式,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装有立交盘的管路其压降为空管的7~40倍。其次,利用蒸气加热麦芽糖浆的传热实验,测量了水平放置与垂直放置条件下空管与装有立交盘时管路传热情况,拟合了相应的传热关联式,结果表明爬流条件下水平放置时传热强化倍数为2~3.5倍,垂直放置时传热强化倍数为2.5~4倍。最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立交盘的传热及流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考察了结构参数变化对传热及压降的影响,整合了内外流道直径比及长径比对传热及压降的影响关联式,为立交盘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立交盘 摩擦系数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玻璃熔窑内传热与流动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岳爱文 江斌 +2 位作者 赵修建 姜宏 宋力昕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2期21-25,共5页
研究了浮法玻璃熔窑内传热与流动以及投料池宽度变化对熔窑内流场、温度场和玻璃熔制质量的影响 ,采用了 SIMPL EC算法计算了温度和速度场 ,计算了不同投料池宽度下的熔制因子分布和滞留时间微分分布。研究得出 ,熔窑纵向存在三个主要回... 研究了浮法玻璃熔窑内传热与流动以及投料池宽度变化对熔窑内流场、温度场和玻璃熔制质量的影响 ,采用了 SIMPL EC算法计算了温度和速度场 ,计算了不同投料池宽度下的熔制因子分布和滞留时间微分分布。研究得出 ,熔窑纵向存在三个主要回流 ;投料池宽度变化对玻璃液流动变化影响较大 ,其宽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有利于节能 ,并且能提高玻璃液熔化质量 ,但当投料池与熔化部池宽相等时 ,能耗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熔窑 传热 流动 计算机模拟 熔制因子
原文传递
双层中空玻璃盖板太阳能平板集热器集热性能实验测试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思宇 赵耀 代彦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25-1130,共6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双层中空玻璃盖板且吸热板表面镀有蓝钛膜的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并在不同的工质流量和进口温度条件下对该集热器的集热性能进行实验测试,得到该集热器的瞬时集热效率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该集热器的集热效率曲线截距为0.... 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双层中空玻璃盖板且吸热板表面镀有蓝钛膜的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并在不同的工质流量和进口温度条件下对该集热器的集热性能进行实验测试,得到该集热器的瞬时集热效率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该集热器的集热效率曲线截距为0.83,热损系数为3.1 W/(m^2·K),该集热器的集热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结构的平板集热器。此外,文章建立了该集热器的数学模型,得到该集热器的总热损系数和热迁移因子的数学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集热器 双层盖板 集热效率 热损系数 热迁移因子
下载PDF
相变玻璃窗与中空玻璃窗的动态传热特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钟克承 李舒宏 +1 位作者 周盈盈 张小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14-123,共10页
为了研究含相变材料的玻璃窗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的影响,建立了相变玻璃窗和中空玻璃窗的动态传热数学模型并对两者在夏季晴天时动态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搭建了玻璃窗动态传热性能测试装置并在夏季晴天条件下对两者进行了对比试验... 为了研究含相变材料的玻璃窗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的影响,建立了相变玻璃窗和中空玻璃窗的动态传热数学模型并对两者在夏季晴天时动态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搭建了玻璃窗动态传热性能测试装置并在夏季晴天条件下对两者进行了对比试验。获得了玻璃窗内壁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利用验证过的传热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含相变材料Na2SO4·10H2O的玻璃窗和中空玻璃窗在夏热冬冷地区冬夏两季晴天与阴雨天的动态热调节性能,得到了相变玻璃窗与中空玻璃窗内壁面温度和热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夏季晴天时,该相变玻璃窗内壁面的峰值温度比中空玻璃窗低10.2℃,通过相变玻璃窗进入室内的热量比中空玻璃窗减少39.5%。但是在夏季阴雨天、冬季晴天和冬季阴雨天时,该相变窗的动态热调节性能较差且无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玻璃窗 数值模拟 实验验证 传热 温度延迟 温度衰减因子
下载PDF
相间内插两种转子换热管的换热及阻力特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姜鹏 杨卫民 +3 位作者 张震 丁玉梅 阎华 关昌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71,共3页
对相间内插螺旋开槽转子与低流阻转子不同数目比(Y)转子的圆管进行了换热及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间内插两种转子后明显对换热效果产生影响,换热效果和阻力特性与两种转子数目比Y有关。阻力系数(f)随着Y值的增大而增加,在所有... 对相间内插螺旋开槽转子与低流阻转子不同数目比(Y)转子的圆管进行了换热及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间内插两种转子后明显对换热效果产生影响,换热效果和阻力特性与两种转子数目比Y有关。阻力系数(f)随着Y值的增大而增加,在所有相间排列方案中,螺旋开槽转子与低流阻转子的数目比Y=2时,换热效果最好,平均努赛尔数(Nu)和阻力系数(f)均比单一螺旋开槽转子高,努赛尔数(Nu)较螺旋开槽转子提高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换热 阻力系数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缩放管内湍流对流换热(Ⅱ) 结构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颖 邓先和 丁小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64-1767,共4页
根据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场协同控制机理 ,提出一种强化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改型结构 ,即保持肋高和肋距不变的前提下 ,采用平直连接收缩段和扩张段的方式 ,延长收缩段的长度 ,相应缩短扩张段的长度 ,增强管内速度场与温度梯... 根据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场协同控制机理 ,提出一种强化缩放管管内湍流对流换热的改型结构 ,即保持肋高和肋距不变的前提下 ,采用平直连接收缩段和扩张段的方式 ,延长收缩段的长度 ,相应缩短扩张段的长度 ,增强管内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的协同作用 .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 ,这种新的结构可优化缩放管中速度场与热流场的协同关系 ,提高Nusselt数 4 6 7%~ 8 34% ,但同时也增大了阻力 7 87%~ 15 2 2 % (Re=1 5×10 4~ 5× 10 4) .与惯用的优化缩放管结构 (收缩段为扩张段 2倍 )相比较 ,改型后的缩放管的Webb性能因子 η=1 0 0 8~ 1 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结构优化 换热 流动阻力
下载PDF
热管在沥青混凝土内部传热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家主 《公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31,共6页
热管在热传导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内传热降温仍处于室内试验研究阶段。热管传热效率受沥青混合料结构、石料种类、热管埋深和热管类型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定埋热管沥青混凝土内部温度随不同因素影... 热管在热传导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内传热降温仍处于室内试验研究阶段。热管传热效率受沥青混合料结构、石料种类、热管埋深和热管类型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定埋热管沥青混凝土内部温度随不同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同时揭示了热管对减缓沥青混凝土升温、加速降温、提升高温稳定性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热管 沥青混凝土 传热 温度梯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