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简化的暴雨灾害风险及影响评估方法和应用研究——以京津冀“7·21”暴雨事件为例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秀荣 吕终亮 +2 位作者 王莉萍 蒋卫国 马国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3-220,共8页
文章综合考虑中国区域范围内降雨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地理地貌等特征,将全国降雨区划分为4大类,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降雨类区暴雨致灾因子的强度等级评定方法;同时,研究确定了与暴雨灾害密切相关的地形高程、高程标准差、河网密度、土壤类... 文章综合考虑中国区域范围内降雨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地理地貌等特征,将全国降雨区划分为4大类,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降雨类区暴雨致灾因子的强度等级评定方法;同时,研究确定了与暴雨灾害密切相关的地形高程、高程标准差、河网密度、土壤类型等环境脆弱性影响要素,并对各类要素分别进行了分级评定;将各类环境脆弱性影响要素结合暴雨致灾因子要素,运用加权求和方法建立了暴雨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GIS技术,将城市、农村人口分布情况、用地等数据叠加到风险分布格局中,最终分析得出不同风险等级下影响的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土地面积等内容。该评估模型相较于以往其他暴雨风险评估模型,其适用范围更广,可以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任意区域暴雨灾害风险评估;实时评估业务能力更强,将该模型结合降雨实况资料或预报资料可以对全国任意区域降雨灾害综合风险进行事后、跟踪评估或预评估;评估对象更有针对性,结合GIS技术,可以针对得出的风险分布结果分别给出不同风险等级范围内的承灾体受影响的定量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致灾因子 孕灾环境 灾害风险 承灾体 定量评估
下载PDF
钒矿带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陕西山阳-商南钒矿带中村镇钒矿开采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苏艳军 梁鑫 《地质与资源》 CAS 2019年第3期280-288,共9页
在查明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发育现状、矿区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定性结合定量的评价方法,开展了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和野外调查情况,总结采矿活动对矿区主要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成果如下:1)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发育... 在查明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发育现状、矿区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定性结合定量的评价方法,开展了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和野外调查情况,总结采矿活动对矿区主要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成果如下:1)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及分布特征;2)综合分析矿区孕灾环境及地质灾害致灾因子,构建了研究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以ArcGIS为工作平台,以斜坡单元为最小评价单元,进行了由地质灾害易发性到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价;3)针对评价结果,理论分析了采矿活动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塌陷等灾害发生的影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矿区 地质灾害 孕灾背景 ARCGIS 危险性评价 陕西省
下载PDF
中国近海海表温度变化的极端特性及其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齐庆华 蔡榕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6-51,共16页
本文基于1982–2017年日再分析数据,分析了中国近海海表温度变化的极端特性、历史演变、空间格局及可能影响,并探讨了与全球变化和区域气候变率的关联性。近30多年来,中国近海海表总体升温明显,尤以春季长江口附近及以南的外部近岸海域... 本文基于1982–2017年日再分析数据,分析了中国近海海表温度变化的极端特性、历史演变、空间格局及可能影响,并探讨了与全球变化和区域气候变率的关联性。近30多年来,中国近海海表总体升温明显,尤以春季长江口附近及以南的外部近岸海域升温最为显著,线性升温速率高达0.2℃/(10a)。相比而言,沿岸海域对气候变暖暂缓的响应可能更为明显;极端高(低)温强度以显著增强(减弱)为主,尤以春(夏)季幅度最大。沿岸海域春季极值温差增强显著,易通过物候变化引起生物迁移和赤潮等生态灾害突发、频发;北部海域极端事件持续天数大于南部,其中,黄海、东海极端高温持续天数增加显著,可能对渔业资源产生较大影响。受气候变暖暂缓影响,极端低温持续天数亦显著增加;极端高温在长江口附近,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等海域累积频次上升显著,未来极端海洋热浪事件可能持续增加,将对南海珊瑚礁等产生较大影响。极端低温累积频次以显著降低为主。然而长江口及以南沿岸极端低温在冬春季增强明显,可能对红树林等产生一定影响;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暖位相期间,ENSO暖事件得到增强,易引起中国近海海表极端低温的频发。北极涛动(AO)正位相时,限制了极区冷空气向南扩展,中国近海海表极端高温频次趋于增加,其危险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 海洋热浪 海洋生态系统 孕灾环境 区域气候变率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西南地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孝松 陈洪凯 +5 位作者 王先进 唐红梅 褚春超 覃庆梅 梁学战 陈远川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6,共6页
以西南地区公路洪灾为研究对象,在孕灾因子分析基础上构建由6个因子组成的孕灾环境分区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和专家效度相耦合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建立孕灾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在Arc-GIS软件平台支持下获取各评价指... 以西南地区公路洪灾为研究对象,在孕灾因子分析基础上构建由6个因子组成的孕灾环境分区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和专家效度相耦合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建立孕灾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在Arc-GIS软件平台支持下获取各评价指标数据,并计算得到各网格孕灾环境综合指数值,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进行公路洪灾孕灾等级区的划分。研究表明:西南地区孕育公路洪灾发生的环境条件较充分,孕灾环境综合指数值在33.13~77.46,孕灾分区主要集中在中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其中高易发区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57.18%,中易发区占40.39%,低易发区占2.43%,公路管理部门在汛期防治洪灾的任务较繁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洪灾 孕灾环境 综合分区 西南地区
原文传递
云南省维西县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及易发性分区 被引量:8
5
作者 何燕 杨顺 潘华利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81,共8页
维西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高山峡谷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年降水量大且集中,决定了该区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受自然、气候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全县境内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十分发育,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不均,暴发... 维西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高山峡谷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年降水量大且集中,决定了该区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受自然、气候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全县境内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十分发育,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不均,暴发时段集中在5—9月;暴发区域多集中在人口聚集的澜沧江干流、永春河、腊普河等河谷区域.通过网格划分、选取致灾因子及对主要致灾因子赋值的方法,将维西县按照0.0~7.5,7.5~15.0,15.0~25.0的区间划分为低、中、高易发区.其中,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沿岸及永春河沿岸,占县境总面积40.43%,中等易发区分布在腊普河流域,占县境总面积6.99%,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和东岸部分区域,占县境总面积5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西县 地质灾害 孕灾环境 易发分区
下载PDF
河北省旱涝灾害孕灾环境本底条件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邵晓梅 刘劲松 许月卿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1年第2期1-3,共3页
从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出发 ,着重分析了河北省旱涝灾害孕灾环境的气候、地貌、水文三要素 。
关键词 地域分异规律 旱涝灾害 孕灾环境 本底条件 河北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山区洪灾孕灾环境综合评价与分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燕 李溢龙 +1 位作者 田佳 林孝松 《绿色科技》 2015年第8期208-212,共5页
山区洪灾是山区特殊的自然灾害,是造成区域内社会经济严重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山区洪灾孕灾环境合理分区对区域内灾害防治、风险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以重庆市巴南区主要乡镇洪灾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孕... 山区洪灾是山区特殊的自然灾害,是造成区域内社会经济严重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山区洪灾孕灾环境合理分区对区域内灾害防治、风险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以重庆市巴南区主要乡镇洪灾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孕灾因子分析基础上构建了由7个因子组成的孕灾环境分区指标体系,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在ArcGIS软件平台支持下获取了各评价指标数据,采用综合得分法得到研究区孕灾环境综合得分模型,以镇域为单元进行了洪灾孕灾等级区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中危险区面积为269.795km2,占区域总面积的24.27%;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的面积分别为270.144km2,280.481km2,290.991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4.31%、25.24%、26.18%。经分区统计到各乡镇后,得到研究区各乡镇孕灾环境综合等级得分,其中石龙镇和石滩镇为危险区,惠民街道和南彭街道为高易发区,二圣镇、跳石镇和安澜镇为中易发区,东泉镇、姜家镇、天星寺镇和接龙镇为低易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洪灾 孕灾环境 综合分区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突发性洪涝灾害孕灾环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布仁 哈斯珠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1-576,582,共7页
内蒙古是洪涝灾害多发区,介绍了近几十年内蒙古突发性洪涝灾害情况,分析了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内蒙古突发性洪涝灾害孕灾环境,提出了评估突发性洪涝灾害风险、营造水土保持林、改善生态环境、完善防洪基础工程、建立洪涝灾害监测... 内蒙古是洪涝灾害多发区,介绍了近几十年内蒙古突发性洪涝灾害情况,分析了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内蒙古突发性洪涝灾害孕灾环境,提出了评估突发性洪涝灾害风险、营造水土保持林、改善生态环境、完善防洪基础工程、建立洪涝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防灾、救灾体系等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孕灾环境 内蒙古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Debris Flow Runoff Process Based on Hydrological Model: a Case Study at Shenxi Gully,Regarding a Long-Term Impact by Wenchuan Earthquake
9
作者 王钧 潘华利 +2 位作者 欧国强 宫清华 魏新峰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7年第3期398-404,共7页
Debris flow runoff process is one of key parameters for the design of emergency measure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The Shenxi gully in Dujiangyan region,located in the meizoseismal areas of Wenchuan earthquake,was sele... Debris flow runoff process is one of key parameters for the design of emergency measure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The Shenxi gully in Dujiangyan region,located in the meizoseismal areas of Wenchuan earthquake,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hazard inducing environment,a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SCS) hydrological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water flow,and then the debris flow runoff process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empirical formula combining the results from the SCS hydrological model. Taking the debris flow event occurred on July 9th,2013 as an example,the peak discharges of water flow and debris flow were calculated as 162. 12 and 689. 22 m3/s,with error of 6. 03% compared to the measured values. The debris flow confluence process lasted 1. 8h, which was similar with the actual result.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can be applied to predict the debris flow runoff process in quake-hit area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debris flow mi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ris mitigation runoff quake emergency hazard triggered rainfall watershed disaster
下载PDF
安徽省暴雨致灾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五三 唐为安 王胜 《暴雨灾害》 2023年第3期353-359,共7页
致灾危险性评估是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关键。基于安徽省所有国家气象观测站及区域自动气象站建站至2020年逐日逐时降水量及地理信息等资料,采用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单站暴雨过程四个特征量的权重,并计算出暴雨过程强度指数及年雨涝指... 致灾危险性评估是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关键。基于安徽省所有国家气象观测站及区域自动气象站建站至2020年逐日逐时降水量及地理信息等资料,采用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单站暴雨过程四个特征量的权重,并计算出暴雨过程强度指数及年雨涝指数,运用百分位数法将暴雨过程强度等级划分为四级,依据海拔高度和地形变化,分别计算山洪和平原内涝的孕灾环境影响指数及致灾危险性指数,并将两者进行叠加,得到安徽省暴雨综合致灾危险性分布。结果表明:基于50%、75%和90%三个百分位数的安徽省暴雨过程强度指数的阈值分别为0.059、0.095和0.154;年雨涝指数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大别山区、沿江中西部及江南西南部较高,而沿淮淮北及江淮之间中部相对较低;山洪和平原内涝的孕灾环境影响指数与地形密切相关,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山洪孕灾环境影响指数较高,合肥以北、沿江大部及江南东部平原内涝孕灾环境影响指数较高;根据风险就高的原则,将山洪和平原内涝进行叠加,得出融合山洪和平原内涝的暴雨综合致灾危险性分布图,高危险区主要位于安徽省西南部,而低危险区主要位于淮北北部、沿淮中西部及江淮之间中部。评估结果可用于全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专项工作、实时气象防灾减灾业务服务以及规划计划、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灾危险性 雨涝指数 孕灾环境影响指数 暴雨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