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易》:中国传统美学思维的源头 被引量:13
1
作者 刁生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67,共9页
《周易》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源头。其所奠定的天人合一、阴阳和谐、隐喻象征、直觉体悟等思维方式开启了中国美学的东方传统,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思维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 周易 传统美学 思维方式 天人合一 阴阳和谐 隐喻象征 直觉体悟
下载PDF
基于中医“阴阳自和”理论探讨自噬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克亮 林晓生 +4 位作者 吴小绸 王宏波 张震 肖庆华 朱建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5-918,共4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属于中医“骨痿”的范畴。自噬是真核细胞清除受损细胞成分或老化蛋白质的过程,属于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调节骨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自噬清除和代...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属于中医“骨痿”的范畴。自噬是真核细胞清除受损细胞成分或老化蛋白质的过程,属于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调节骨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自噬清除和代谢的过程,与中医“阴阳自和”相互为用、相互制约,有着极其相似的内涵。本文将从“阴阳自和”角度探讨自噬与OP之间的关系,进而丰富OP发病机制的理论内涵,为防治OP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痿 阴阳自和 自噬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中医临证四大核心理念之中和观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应科 孙光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7,共7页
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崇奉"中和"之道,创建中和医派,倡导治疗目的是实现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因此要重视自然、社会、气候、食物、水源、情志、劳逸、阴阳、气血津液代谢与人体的关系。将中和观视为中医学健康观、疾病观、... 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崇奉"中和"之道,创建中和医派,倡导治疗目的是实现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因此要重视自然、社会、气候、食物、水源、情志、劳逸、阴阳、气血津液代谢与人体的关系。将中和观视为中医学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和养生观的核心与精髓:认为身体健康有中和;身体疾病为失中和;主张治疗疾病求中和;养生保健顺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证理念 中和观 阴阳和合 气血中和
下载PDF
从扶阳理论解读自愈机制及其对血管性痴呆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余磊 王晋平 +3 位作者 唐农 莫斯思 李伟茜 张耀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4,共3页
对自愈力的探讨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神圣的自愈机制是与生俱来的。对自愈机制的重视是中医学先天的印记。文章立足于中医经典著作,尝试从中医扶阳派的角度解读中医的自愈机制,探讨其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自愈机制 阴阳和 道法自然
原文传递
论《伤寒论》太阳荣卫、阳明津胃、少阴水火的联系 被引量:8
5
作者 穆杰 王雪茜 +3 位作者 王庆国 程发峰 鲁法庭 冯全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377-6379,共3页
"荣-卫""津-胃""水-火"在《伤寒论》中分论于太阳、阳明、少阴,是基于"和"思想引申的3组相对独立的配对关系,在太阳荣卫、阳明津胃、少阴水火各自相对独立的配对关系中,3种配对关系以"阴... "荣-卫""津-胃""水-火"在《伤寒论》中分论于太阳、阳明、少阴,是基于"和"思想引申的3组相对独立的配对关系,在太阳荣卫、阳明津胃、少阴水火各自相对独立的配对关系中,3种配对关系以"阴阳和合"为基础构成了"和"状态下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阴平阳秘的内在联系,而其相互制衡的内在联系又构成了以此消彼长为特点的失和状态;此外太阳荣卫、阳明津胃、少阴水火三者之间又存在联动关系,即"阴阳和合"阴层面的"荣-津-水"与阳层面的"卫-胃-火"的双线联动关系,而太阳荣卫、阳明津胃、少阴水火的"失和"又会分别作为制动点通过"荣-津-水"与"卫-胃-火"引起系统的、整体的盛衰联动,这种联动不仅体现了《伤寒论》的传变体系,同时也暗言了《伤寒论》即病防变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荣-卫 津-胃 水-火 阴阳和合 整体 联动
原文传递
经方的“中和”理念 被引量:7
6
作者 许琛珂 贾成祥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158-1161,共4页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观念,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故“中和”观念与中医学更是水乳交融,互补互用。《伤寒论》的精髓和创造性发明在于六经辨证,六经辨证就是把病证按病性分为阴阳,按病位可分表里(包括半表半里)。故“经...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观念,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故“中和”观念与中医学更是水乳交融,互补互用。《伤寒论》的精髓和创造性发明在于六经辨证,六经辨证就是把病证按病性分为阴阳,按病位可分表里(包括半表半里)。故“经方”所论亦无外乎“阴阳”“表里”和“半表半里”3个层面,所体现的“中和”理念相应为“调和阴阳”“表里双解”与“和解少阳”。《伤寒论》中提到的“和”,并不是作为一种具体的治疗方法提出的,主要是指机体生理机能的和谐、平和,或者是指使处于病理状态的机体恢复到协调、和谐的生理状态这一治疗的根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中和” 《伤寒论》 六经辨证 调和阴阳 表里双解 和解少阳
下载PDF
经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7
7
作者 苏少华 王晓辉 +2 位作者 孙宁宁 吕明惠 高剑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7期1265-1267,共3页
围绝经期综合征即更年期综合征(menopausalsyndrome,MPS),现代医学认为,女性在围绝经期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会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伴神经心理症状。西医主要通过激素替代和精神心理等对症治疗,病情多反... 围绝经期综合征即更年期综合征(menopausalsyndrome,MPS),现代医学认为,女性在围绝经期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会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伴神经心理症状。西医主要通过激素替代和精神心理等对症治疗,病情多反复,且多发生并发症。本病在中医学上归于"脏躁""百合病""经断前后诸症"等病的范畴。仲景之方被后世誉为经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虽没有专门对这一病名进行论述,但在妇人产后病、妇人杂病、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并治等章节中的某些方药,对治疗现在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将结合临床案例来具体谈谈经方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的临床心得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经方 调和阴阳 临床体会
下载PDF
肺阳虚辨证诊疗新解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东晖 杨慧艳 王国斌 《光明中医》 2019年第14期2132-2135,共4页
肺阳虚其源为肺虚寒,肺阳与肺气可分而不可离,肺阳虚证必然兼有气虚的症状,鉴别关键是有无寒象,并提出肺气虚病变轻浅,寒象不著,气虚乃阳虚之渐,阳虚乃气虚之甚的辨证观点。肺阳虚辨证治疗上应以温补肺阳为主,佐以滋阴润燥之剂,以宗阴... 肺阳虚其源为肺虚寒,肺阳与肺气可分而不可离,肺阳虚证必然兼有气虚的症状,鉴别关键是有无寒象,并提出肺气虚病变轻浅,寒象不著,气虚乃阳虚之渐,阳虚乃气虚之甚的辨证观点。肺阳虚辨证治疗上应以温补肺阳为主,佐以滋阴润燥之剂,以宗阴中求阳,阴阳和合之旨,顺应五脏相生相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阳虚 辨证论治 温阳补虚 阴阳和合
下载PDF
《内经》“阴阳和,故能有子”探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智慧 王小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238-240,共3页
比较分析古今中外医家对《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阴阳和,故能有子"的注释,探析其深层含义。认为"阴阳和"是指男女气血的调和,不仅仅指男女之间的"阴阳和合";男女夫妻双方的气血调和,是达到正常生育... 比较分析古今中外医家对《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阴阳和,故能有子"的注释,探析其深层含义。认为"阴阳和"是指男女气血的调和,不仅仅指男女之间的"阴阳和合";男女夫妻双方的气血调和,是达到正常生育年龄时能够怀孕生子的必要条件;而男女夫妻的气血失和是发生不孕不育症的基本病机;以"阴阳和,故能有子"为临床指导思想,采用气血辨治方法治疗不孕不育症具有较好疗效;逍遥散作为调和气血的经典方剂,恰合这一病机,可广泛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和 气血 不孕不育症 内经
下载PDF
基于“阴阳中和”理念探讨《黄帝内经》的诊疗养生观
10
作者 刘思淇 马峰彪 +2 位作者 刘瑶 乔宝华 张其成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0期12-16,共5页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先行者,是助推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力量,而“阴阳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悠久的理念,可将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的诊疗养生观念进行统合。《黄帝内经》讲求“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意蕴,在...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先行者,是助推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力量,而“阴阳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悠久的理念,可将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的诊疗养生观念进行统合。《黄帝内经》讲求“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意蕴,在“阴阳中和”理念下,疾病的发生会导致两种面向——“有失动态生和之道”和“违逆聚合守中之理”,而治疗的原则是借助天地自然之道来“调和致中”。《黄帝内经》诊疗养生的最终目标皆是“归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黄帝内经》给出的“归一”方法纲领,“形神合一”与“内外合一”则是“归一”的两个具体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阴阳中和 天人合一 诊疗观 养生观
下载PDF
“阴阳失和”的三态模型构建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亭文 阎兆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09-2312,共4页
文章首先从"阴阳和"与"阴阳失和"的古代哲学原理研究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而后梳理《黄帝内经》中二者体现的生命哲学内涵,最后通过解析二者之间相互发展与回归的轨迹,构建"阴阳失和"的三态疾病... 文章首先从"阴阳和"与"阴阳失和"的古代哲学原理研究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而后梳理《黄帝内经》中二者体现的生命哲学内涵,最后通过解析二者之间相互发展与回归的轨迹,构建"阴阳失和"的三态疾病分类模型,形成新的疾病分类方法,并提出相应的以"恢复中和"为特点的治则治法用药体系,认为"阴阳失和"三态模型构建和临床应用是对疾病分类方法和中医临床治疗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和 阴阳失和 黄帝内经 疾病分类 脏腑补泻
原文传递
糖尿病从肝论治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彦杰 李真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65-466,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从肝论治的治疗方法。方法:以肝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以及肝与其他各脏腑的关系为基础,阐述肝与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和作用,并把从肝论治糖尿病用于临床治疗。结果:从肝论治可使患者肝气条达,气血、阴阳调和,而达... 目的:探讨糖尿病从肝论治的治疗方法。方法:以肝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以及肝与其他各脏腑的关系为基础,阐述肝与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和作用,并把从肝论治糖尿病用于临床治疗。结果:从肝论治可使患者肝气条达,气血、阴阳调和,而达到阴平阳秘的治疗目的。同时再给患者以精神安慰,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糖尿病从肝论治有切实的理论依据,符合中医理论特点,与现代医学研究结论也相吻合。故临床从肝论治糖尿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从肝论治 疏肝理气 阴平阳秘
下载PDF
伤寒论评话 第16章 阴阳自和生命之本 汗下同因结果迥异——误用汗、下不同结果的救治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华龙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92-494,共3页
目的:探讨《伤寒论》所记载的误用汗、下不同结果的救治。方法:对《伤寒论》第58条、第59条、第60条、第61条进行分析。结果:①天人相应是达成阴阳自和的基础,形神统一是促使阴阳自和的关键,气血调和是完成阴阳自和的结果,胃气神根是体... 目的:探讨《伤寒论》所记载的误用汗、下不同结果的救治。方法:对《伤寒论》第58条、第59条、第60条、第61条进行分析。结果:①天人相应是达成阴阳自和的基础,形神统一是促使阴阳自和的关键,气血调和是完成阴阳自和的结果,胃气神根是体现阴阳自和的征兆,扶弱抑强是恢复阴阳自和的法则。②"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不是不进行治疗,而是不要用利小便的方法治疗,要不利小便而使小便通利,需要治病求本,采用生津、养津、保津、留津的方法。结论:无论是干姜附子汤,或是四逆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等四逆汤类,均属于治疗实寒证,以祛寒为主,兼以回阳为目的,所以均用生附子而不用炮附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阴阳自和 汗下同因
下载PDF
汉画体现的阴阳和谐理念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617-621,共5页
阴阳和谐为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们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天地万物"负阴而抱阳",并且对应统一,和谐促成万物发展变化。在阴阳谶纬迷信盛行的汉代,阴阳和谐成为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这种理念在汉画中表现... 阴阳和谐为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们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天地万物"负阴而抱阳",并且对应统一,和谐促成万物发展变化。在阴阳谶纬迷信盛行的汉代,阴阳和谐成为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这种理念在汉画中表现得尤为凸显,对于当今处理天、地、人的关系,建立和谐社会,繁荣文化,发展经济也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阴阳和谐 理念 价值
下载PDF
高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介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涛 郝春芝 +4 位作者 万姜维 邹善思 崔学梯 关徐涛 高萍(指导)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9期193-197,共5页
从辨病溯源,病机承古创新入手,认为脾肾两虚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病机且贯穿于整个发病的始终。治疗上有:脾肾同治,阴阳同调;气血同调,不忘活血;久病补虚疏肝,兼以养阴清热;发热鉴别内伤与外感,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且以医案1则示治疗之... 从辨病溯源,病机承古创新入手,认为脾肾两虚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病机且贯穿于整个发病的始终。治疗上有:脾肾同治,阴阳同调;气血同调,不忘活血;久病补虚疏肝,兼以养阴清热;发热鉴别内伤与外感,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且以医案1则示治疗之法,以此介绍高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脾肾两虚 阴阳同调 活血 补虚疏肝 养阴清热 内伤外感 高萍
原文传递
文化哲学视阈下丹砂文化内涵解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赖全 李文玉 《铜仁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86-93,共8页
丹砂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书画、信仰等领域,由此形成的丹砂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丹砂是宝矿,丹砂文化更是另一种宝矿。在开发丹砂文化之前,需要使其从原生态转为新生态,以适应新时代。因此,可以先从哲学、历史、民俗三个视角对丹砂文... 丹砂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书画、信仰等领域,由此形成的丹砂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丹砂是宝矿,丹砂文化更是另一种宝矿。在开发丹砂文化之前,需要使其从原生态转为新生态,以适应新时代。因此,可以先从哲学、历史、民俗三个视角对丹砂文化全面解剖,立体观察,而后重构丹砂文化的五重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矿遗迹 工业遗址 文化遗产 丹砂文化 阴阳和合
下载PDF
论“混血儿”红牡丹的文化审美意蕴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毓鸣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21-125,共5页
林语堂笔下的红牡丹是清末女子,却上演了思想解放、情欲自由的现代戏。她是作者将现代西方文化和中国道家哲学融会贯通催生的“混血儿”。在她身上,返朴归真的哲学意识和离经叛道的女性意识相互渗透,蕴涵着关于女性未来发展趋向的启迪。
关键词 红牡丹 文化寻根 女性意识 阴阳和谐
下载PDF
《淮南子》环境伦理思想解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宇祯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27-33,共7页
《淮南子》以老子"道"生万物思想为基础,以阴阳二气化生万物理论为依据,提出了"阴阳和合而万物生"的观点,将"阴阳相济"拓展到万物之"和"的层次,将天地之"道"展开,明细万物之"德... 《淮南子》以老子"道"生万物思想为基础,以阴阳二气化生万物理论为依据,提出了"阴阳和合而万物生"的观点,将"阴阳相济"拓展到万物之"和"的层次,将天地之"道"展开,明细万物之"德",以此说明"修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淮南子》继承了庄子"人亦物也,物无贵贱"的观念,进一步提出了"物之与物也,又何以相物也"的生态伦理观点,打破了主客体之间的界限。他提出的"物我同存,物我共生"的观点,强调了万物存在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使人与万物真正达到了精神层面的平等,力图实现人与万物的和谐共处。《淮南子》以"道法自然"为核心,将"人为"纳入"无为",指出了"无为者,道之体也"与"执后者,道之容也"的理念,以"无为者,道之宗"的超然态度,承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遵天之道""循天之理",真正做到无为而治,不因己之私欲对自然横加干预,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因此,《淮南子》还提出了生态保护措施,倡导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做到物尽其用,达到人与万物自然和谐的目标。《淮南子》的环保思想向我们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阴阳相济 物无贵贱 道法自然 生态伦理 生态保护
下载PDF
浅论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秋卉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8期3061-3062,共2页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自仲景提出以来受到历代医家关注但也争议不断。笔者在此浅谈对条文的理解,就判断阴阳自和的态势、促进非自愈性疾病阴阳自和的方法等谈下自己的粗浅认识以供探讨。
关键词 《伤寒论》 阴阳自和 四诊各参
下载PDF
阴阳和合:《周易》的夫妻仁义传播之道
20
作者 田素美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3年第1期108-118,223,共12页
《周易》“观物取象”,以“阴阳思想”阐发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对立统一的发展规律。以人类的家庭成员为喻,阐述了“阴阳相济,生生不息”的生命伦理观,构建以家庭亲密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基本伦理,成为协调家庭人际关系和制约人际传播的准则,... 《周易》“观物取象”,以“阴阳思想”阐发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对立统一的发展规律。以人类的家庭成员为喻,阐述了“阴阳相济,生生不息”的生命伦理观,构建以家庭亲密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基本伦理,成为协调家庭人际关系和制约人际传播的准则,并由家庭延伸到社会。《周易》文本中的家人卦、乾卦、坤卦、咸卦、恒卦,通过乾坤定位、刚柔定性、阴阳相济、心意相通共构了“阴阳和合”和谐夫妻关系的传播历程。在社会转型,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和沟通模式巨变的今天,《周易》丰富的家庭传播思想和夫妻沟通智慧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仁义传播 乾坤定位 阴阳和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