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尔沁沙地冷蒿和差巴嘎蒿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差异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海燕 《中国草地》 CSCD 1999年第6期13-17,共5页
在土壤正常水分条件下,冷蒿的ΨW、Ψπ和Ψπ100 远远低于差巴嘎蒿,而RWD、Va 及Va/Vs远远大于差巴嘎蒿,维系其生命活动的膨压只占差巴嘎蒿的30 % 。土壤极端干旱时,差巴嘎蒿的上述参数发生大幅度变化,抗旱能力... 在土壤正常水分条件下,冷蒿的ΨW、Ψπ和Ψπ100 远远低于差巴嘎蒿,而RWD、Va 及Va/Vs远远大于差巴嘎蒿,维系其生命活动的膨压只占差巴嘎蒿的30 % 。土壤极端干旱时,差巴嘎蒿的上述参数发生大幅度变化,抗旱能力随之提高。极旱的午后,两种灌木均遭旱害威胁,其水分状况参数值(ΨW ,Ψ0 、Va 和RWD) 相差很小。旱后复灌的情况下,差巴嘎蒿上述参数同样发生大幅度变化,各参数值可恢复到对照水平;冷蒿在干旱和复灌期间参数相对变化较小。多水环境使两种灌木束缚水含量明显提高,从外观生长状况看差巴嘎蒿优于冷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冷蒿 差巴嘎蒿 水分状况 菊科
原文传递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铃铛刺和披针叶野决明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严子柱 李得禄 +2 位作者 满多清 姜生秀 吴昊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4,共7页
水是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直接影响着干旱区植被的分布和多样性。以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和披针叶野决明(Thermopsis lanceolata)种子为研究材料,用不同浓度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干旱胁迫对铃铛刺和... 水是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直接影响着干旱区植被的分布和多样性。以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和披针叶野决明(Thermopsis lanceolata)种子为研究材料,用不同浓度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干旱胁迫对铃铛刺和披针叶野决明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均降低了铃铛刺和披针叶野决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日相对发芽率和平均发芽速率,延缓了种子萌发进程,胚芽和胚根生长也受到抑制。不同浓度处理中,12%是相对高萌发率的浓度,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日相对发芽率、平均发芽速率、胚根及胚芽长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近。干旱胁迫对铃铛刺和披针叶野决明种子萌发影响不完全一样,如对胚芽和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铃铛刺种子胚芽和胚根作用相近,披针叶野决明则对胚根作用较胚芽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6000 干旱胁迫 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 披针叶野决明(Thermopsis lanceolata) 种子萌发
原文传递
差巴嘎蒿叶浸提液对4种沙地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丁杰萍 闫志强 +2 位作者 陈银萍 李玉强 罗永清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36-1443,共8页
差巴嘎蒿是沙地恢复过程中植被演替的重要物种,是半流动沙丘的优势物种之一。本文从化感作用角度,研究了不同浓度差巴嘎蒿叶浸提液(0、10、20、40、60、80 g·L^-1和100 g·L^-1)对狗尾草、达乌里胡枝子、大果虫实和冰草的种... 差巴嘎蒿是沙地恢复过程中植被演替的重要物种,是半流动沙丘的优势物种之一。本文从化感作用角度,研究了不同浓度差巴嘎蒿叶浸提液(0、10、20、40、60、80 g·L^-1和100 g·L^-1)对狗尾草、达乌里胡枝子、大果虫实和冰草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差巴嘎蒿叶浸提液对狗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低浓度浸提液处理对其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其他3个物种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效应,且随处理浓度增加,抑制效应增大。差巴嘎蒿对其他物种的种子萌发均具有强烈的化感作用,通过叶片凋落后的物质释放形成的化感作用可能是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化感指数 植被演替 通辽市
原文传递
水分胁迫对冷蒿和差巴嘎蒿溶质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海燕 《中国草地》 CSCD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冷蒿干物质累积高于差巴嘎蒿 ,水分胁迫出现时差值更显著 ;差巴嘎蒿可溶性蛋白质在土壤含水量为 10 %时即开始大量分解 ,冷蒿分解的时间稍后 (在土壤含水量 7%时 ) ;正常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冷蒿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差巴嘎蒿 ,... 冷蒿干物质累积高于差巴嘎蒿 ,水分胁迫出现时差值更显著 ;差巴嘎蒿可溶性蛋白质在土壤含水量为 10 %时即开始大量分解 ,冷蒿分解的时间稍后 (在土壤含水量 7%时 ) ;正常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冷蒿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差巴嘎蒿 ,极端干旱时两种牧草上述指标均降至很低且数值相近 ;冷蒿在土壤水分轻度胁迫时脯氨酸大量累积 ,累积量可达胁迫前的 8.2倍 ,差巴嘎蒿只达原来的 2 .2倍 ;缺水使冷蒿可溶性糖大量累积 ,冷蒿达胁迫前的 1.2 9倍 ,差巴嘎蒿只达胁迫前的 0 .3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冷蒿 差巴嘎蒿 溶质累积
原文传递
沙埋对差巴嘎蒿幼苗存活、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哈林 曲浩 +3 位作者 周瑞莲 云建英 李瑾 王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1,共6页
为了解沙埋对差巴嘎蒿幼苗的生理生态影响,2010~2011年在科尔沁沙地研究了不同沙埋深度下差巴嘎蒿幼苗高度、存活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3/4株高的沙埋对差巴嘎蒿幼苗存活没有显著影响,1/4株... 为了解沙埋对差巴嘎蒿幼苗的生理生态影响,2010~2011年在科尔沁沙地研究了不同沙埋深度下差巴嘎蒿幼苗高度、存活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3/4株高的沙埋对差巴嘎蒿幼苗存活没有显著影响,1/4株高的沙埋对其株高没有抑制作用。随着沙埋深度的进一步增加,其存活率明显下降,株高受到显著抑制,但即使沙埋深度达到株高的200%仍然有2.04%幼苗存活,说明其幼苗具有较强的耐沙埋能力。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和沙埋时间的延长,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下降趋势,200%沙埋处理和非沙埋对照相比,沙埋第5d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下降了17.0%、15.3%和37.4%,第15d分别下降了69.3%、24.1%和2.6%。随着沙埋深度增加,差巴嘎蒿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在第5d和第15d呈上升趋势,第10d呈下降趋势。沙埋胁迫所导致的差巴嘎蒿幼苗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降低是其存活率下降和株高生长受到抑制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巴嘎蒿 沙埋胁迫 存活 株高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两种蒿属固沙半灌木的开花物候比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星星 王铁娟 魏小萌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6-451,共6页
对科尔沁沙地的乌丹蒿和差不嘎蒿的开花物候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头状花序、花序枝、个体以及群体水平比较两种植物的开花物候特性。结果表明:(1)乌丹蒿的群体始花期为6月18日,较差不嘎蒿的早9 d,持续时间为19 d,差不嘎蒿开放持续16 d,两... 对科尔沁沙地的乌丹蒿和差不嘎蒿的开花物候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头状花序、花序枝、个体以及群体水平比较两种植物的开花物候特性。结果表明:(1)乌丹蒿的群体始花期为6月18日,较差不嘎蒿的早9 d,持续时间为19 d,差不嘎蒿开放持续16 d,两种植物群体花期重叠约10 d。在个体水平上,乌丹蒿始花日期比差不嘎蒿早7 d,单株花期长2 d;(2)乌丹蒿二级花序枝上头状花序数比差不嘎蒿的少,开放持续时间更长。两种植物开花频率均为单峰型,二级花序枝开放持续时间频率均以8 d为最高,其次为9 d,头状花序水平上两者开放持续时间频率较高的均为5 d、4 d、6 d,5 d频率最大;(3)差不嘎蒿二级花序枝上近基部的头状花序先开放,自基部向上的第2和第3个位置最先开放的频率相对为高,分别为12.7%和11.9%。而乌丹蒿则是顶端的头状花序先开放,最先开放的频率高达56.3%;(4)两种植物的开花振幅曲线均呈单峰曲线,其中乌丹蒿开花后第9 d开花量达到高峰,差不嘎蒿开花后第6 d开花量达到高峰。两种植物开花物候的相似性反映出它们的亲缘关系及对共同环境的适应性,不同点尤其是最先开放顺序的差异性,表明了两者长期进化的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丹蒿 差不嘎蒿 开花物候
下载PDF
不同生境中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生长特征及地下生物量分布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永清 赵学勇 +3 位作者 周欣 朱阳春 岳祥飞 张腊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159,共8页
植物根系活动是植物-土壤系统物质周转的关键环节。为研究不同坡位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根系生长特征,用土钻法调查了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不同坡位0~60cm深度差不嘎蒿活根与杂质(包括死根与根表脱落物)的生物量。结果表明:... 植物根系活动是植物-土壤系统物质周转的关键环节。为研究不同坡位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根系生长特征,用土钻法调查了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不同坡位0~60cm深度差不嘎蒿活根与杂质(包括死根与根表脱落物)的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坡位间差不嘎蒿活根与杂质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差不嘎蒿活根的垂直分布特征在各坡位不同,在坡中和坡顶,主要分布在0~20cm层,而在坡底和背风坡,垂直分布较均匀;总生物量和杂质生物量在各坡位的垂直分布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差不嘎蒿群落特征与植株生长特征在不同坡位间存在显著差异,坡底盖度及物种数高于其他部位,坡底和背风坡差不嘎蒿植株密度减小,单株高度增加。差不嘎蒿活根生物量与自身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但与自身高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差不嘎蒿根生长和分配是其在不同沙丘生境生长策略变化的重要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 坡位 活根 杂质 垂直分布 科尔沁沙地
原文传递
沙丘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群落与裸地土壤呼吸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马立群 刘廷玺 +3 位作者 王冠丽 段利民 韩春雪 何韬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6,共11页
沙丘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群落与裸地的土壤呼吸是荒漠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运用LI-6400土壤呼吸配套系统对科尔沁半流动沙丘差巴嘎蒿群落与裸地土壤呼吸进行测定,分析了沙丘差巴嘎蒿群落与裸地土壤呼吸的日、季变化... 沙丘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群落与裸地的土壤呼吸是荒漠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运用LI-6400土壤呼吸配套系统对科尔沁半流动沙丘差巴嘎蒿群落与裸地土壤呼吸进行测定,分析了沙丘差巴嘎蒿群落与裸地土壤呼吸的日、季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沙丘差巴嘎蒿群落与裸地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夜间显著高于昼间(P<0.01和P<0.05),且呈多峰型,与空气湿度呈显著的幂函数正相关(P<0.05)。(2)土壤呼吸的季变化,除重度干旱胁迫的7月7日、19日以外,其余观测日均为差巴嘎蒿群落显著高于裸地(P<0.01)。(3)土壤呼吸的季变化与土壤温度相关不显著(P>0.05),但在控制测试日土壤含水量的条件下,沙丘差巴嘎蒿群落与裸地土壤呼吸和土壤温度的偏相关显著(P<0.05),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02与0.562;在控制测试日土壤温度的条件下,沙丘差巴嘎蒿群落与裸地土壤呼吸和土壤含水量的偏相关显著(P<0.05),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804与0.624。土壤表层(10 cm深处)细菌数量与土壤呼吸呈极显著的幂函数正相关(P<0.01),可解释沙丘差巴嘎蒿群落与裸地土壤呼吸变化的80.8%与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 沙丘裸地 土壤呼吸 影响因子
原文传递
科尔沁沙地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水分利用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贺超 刘廷玺 +2 位作者 段利民 王冠丽 郝丽娜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0-198,共9页
深入剖析科尔沁沙地固沙植被水分利用特征,可为科尔沁沙地生态修复和区域荒漠化防治提供参考。测定了科尔沁沙地典型固沙植被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2020年生长季的植物水及其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土壤水与降水的δD值,采用多源... 深入剖析科尔沁沙地固沙植被水分利用特征,可为科尔沁沙地生态修复和区域荒漠化防治提供参考。测定了科尔沁沙地典型固沙植被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2020年生长季的植物水及其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土壤水与降水的δD值,采用多源线性混合模型定量分割了差巴嘎蒿的水分利用来源。结果表明:(1)研究区大气降水方程斜率小于全国大气降水方程,说明该区域大气降水蒸发强烈,方程截距较大,表明研究区水汽再循环强烈。土壤水同位素方程的斜率和截距都小于研究区大气降水方程线,表明土壤水受二次蒸发影响显著。(2)土壤含水率与降雨量、植物生长期的变化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受降雨影响,浅层(0—40 cm)土壤含水率波动幅度最大,且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趋于稳定。(3)雨季,差巴嘎蒿主要利用0—40 cm和120—160 cm层的土壤水,利用率分别为30.1%和25.2%,对其他深度的土壤水利用较少;旱季,主要利用0—80 cm和160—200 cm层的土壤水,利用率分别为30.7%和21.1%,明显高于其他土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 氢氧稳定同位素 多元线性混合模型 水分来源 科尔沁沙地
原文传递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aplotype distribution of Artemisia halodendron(Asteraceae) and hydrothermal regions in Horqin Sandy Land, northern China
10
作者 WenDa Huang XueYong Zhao +2 位作者 YuLin Li YuQiang Li YaYong Luo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8年第2期151-158,共8页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Artemisia halodendron(Asteraceae), a constructive and dominant species in Horqin Sandy Land,was investigated to examin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 different hydrothermal regions in Horqin ...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Artemisia halodendron(Asteraceae), a constructive and dominant species in Horqin Sandy Land,was investigated to examin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 different hydrothermal regions in Horqin Sandy Land. We sequenced chloroplast DNA(cp DNA) fragments(trn L–F) of 243 plants from 10 populations across the Horqin Sandy Land.The analyses of cp DNA variation identified seven haplotypes. A low level of haplotype diversity(H_d=0.706) and nucleotide diversity(π=0.0013) was detected. Haplotypes clustered into two tentative clades. Low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regions was consistently indicated by hierarchical analyse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 Across the sampled populations, the haplotype distributions were differentiated with hydrothermal grad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halodendron population genetics CHLOROPLAST DNA TRNL-F Horqin SANDY Land
下载PDF
ITS sequence analysis of Artemisia halodendron in different habitat gradients
11
作者 WenDa Huang XueYong Zhao +3 位作者 YuQiang Li XiaoAn Zuo Jing Feng Na Su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3年第3期347-352,共6页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TS sequences ofArtemisia halodendron Turcz. from differ- ent habitat gradients in Horqin Sandy Land, with Artemisia depauperata Krasch. selected a...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TS sequences ofArtemisia halodendron Turcz. from differ- ent habitat gradients in Horqin Sandy Land, with Artemisia depauperata Krasch. selected as the outgroup.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otal length ofA. halodendron ITS is 696 bp, the lengths of unaligned ITS-1 and ITS-2 sequences varied from 253 to 256 bp and 264 to 269 bp, respectively, and GC content of ITS-1 and ITS-2 sequences ranged from 54.02% to 54.77% and 56.75% to 58.64%,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a high difference of length and composition of sequences in ITS-1 than ITS-2. The genetic identity between ITS sequences ofA. halodendron from nine populations ranged from 85.7% to 99.7% which indicates some genetic dif- ferentiation between sequences. In the maximum parsimony (MP) tree, most ITS sequences from A. halodendron show two major clades: Clade I and Clade II, with Clade II older than Clade I. The order is subp4→ subpl → subp2 → subp3→ subp8 → subp6 → subp7 → subp9 → subp5, and corresponding habitat order is: inter-dune lowlands → semi-mobile dune → mobile dune →semi-fixed dune -→fixed dune. This indicates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es ofA. halodendron and deserti- fication forming processe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cesses of Horqin Sandy 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qin Sandy Land Artemisia halodendron habitat gradients ITS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4种植物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5
12
作者 李雪华 蒋德明 +2 位作者 阿拉木萨 范士香 骆永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385-1388,共4页
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紫穗槐、差巴嘎蒿和胡枝子 4种植物的若干水分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小叶锦鸡儿具有低水势、高持水力和束缚水 /自由水比及水分利用效率 ,抗旱性强 ;紫穗槐的各项指标与小叶锦鸡儿相反 ,抗旱性最... 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紫穗槐、差巴嘎蒿和胡枝子 4种植物的若干水分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小叶锦鸡儿具有低水势、高持水力和束缚水 /自由水比及水分利用效率 ,抗旱性强 ;紫穗槐的各项指标与小叶锦鸡儿相反 ,抗旱性最差 ;差巴嘎蒿虽然水势较高 ,但它的持水力高 ,束缚水 /自由水比和水分利用效率都较高 ,抗旱性也较强 ,但次于小叶锦鸡儿 ;胡枝子的水势和持水力较低 ,束缚水 /自由水比及水分利用效率一般 ,它的抗旱性强于紫穗槐 ,但比差巴嘎蒿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植物 抗旱性 比较研究 小叶锦鸡儿 紫穗槐 差巴嘎蒿 胡枝子
下载PDF
低覆盖度沙蒿群丛的水平配置结构与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被引量:47
13
作者 杨文斌 赵爱国 +4 位作者 王晶莹 姚建成 田永桢 胡小龙 杨红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针对覆盖度小于28%的沙蒿群丛,通过野外测试和风洞模拟实验,研究了行带式、等株行距和随机不均匀等3种水平配置格局的防风固沙效果及其流场特征。结果表明:①行带式配置格局具有非常显著的阻碍和降低风速的作用,流场结构稳定规则;等株... 针对覆盖度小于28%的沙蒿群丛,通过野外测试和风洞模拟实验,研究了行带式、等株行距和随机不均匀等3种水平配置格局的防风固沙效果及其流场特征。结果表明:①行带式配置格局具有非常显著的阻碍和降低风速的作用,流场结构稳定规则;等株行距次之;随机不均匀配置格局内局部有风速抬升现象流场结构复杂多变。②行带式配置格局带间形成“凹月”形稳定沙面并能出现结皮,流沙被完全固定,而随机不均匀分布的沙蒿群丛内有明显的风蚀现象。③行带式配置格局在带的背风侧和迎风侧分别形成4.0m和0.5m的一个风速显著降低区,成为提高防风固沙效果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灌丛 低覆盖度 风速流场 防风固沙效果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主要植物种的生理生态学特性 被引量:33
14
作者 周海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87-590,共4页
对科尔沁沙地主要植物种小叶锦鸡儿、差不嘎蒿、冷蒿和杂交杨进行了光合和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小叶锦鸡儿、差不嘎蒿和杂交杨的光合速率在 6 0 0最高 ,至 8 0 0剧降 ,在 8 0 0~ 16 0 0内处于低水平 ,16 0 0以后有回... 对科尔沁沙地主要植物种小叶锦鸡儿、差不嘎蒿、冷蒿和杂交杨进行了光合和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小叶锦鸡儿、差不嘎蒿和杂交杨的光合速率在 6 0 0最高 ,至 8 0 0剧降 ,在 8 0 0~ 16 0 0内处于低水平 ,16 0 0以后有回升现象 ;冷蒿由于 6 0 0光合速率低 ,下降幅度较小 .一日内光合速率降低冷蒿在6 0 0~ 8 0 0、小叶锦鸡儿在 8 0 0~ 10 0 0、杂交杨和差不嘎蒿在 6 0 0~ 10 0 0以气孔限制为主 ,其余时间均以非气孔限制为主 .4种植物对干旱适应机制有所不同 ,其中小叶锦鸡儿和冷蒿蒸腾低、水势低、束缚水含量高、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大 ,自身潜在的抗旱性强 ;杂交杨虽然水势高 ,但在干旱时气孔导度大幅度降低使蒸腾降到较低水平 ,同时体内束缚水含量较高 ,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亦大 ;差不嘎蒿则为高蒸腾、高耗水 ,水分利用效率最低 ,抗旱性最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生理生态特征 植被演替 综合治理
下载PDF
NaCl、Na_2SO_4胁迫下盐蒿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被引量:41
15
作者 史宝胜 刘冬云 +4 位作者 孟祥书 聂庆娟 吴京民 杜绍华 张彦广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48,共4页
为了明确盐蒿种子萌发过程中对NaCl、Na2SO4的抗盐能力,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种子萌发时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Na2SO4胁迫可显著抑制种子发芽,且发芽指数、发芽势显著降低。2种盐胁迫均可增加可... 为了明确盐蒿种子萌发过程中对NaCl、Na2SO4的抗盐能力,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种子萌发时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Na2SO4胁迫可显著抑制种子发芽,且发芽指数、发芽势显著降低。2种盐胁迫均可增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NaCl处理前期可降低SOD的酶活性,后期增加SOD的酶活性;而MDA的含量随盐处理的浓度增加而升高。研究认为盐蒿种子萌发时能忍受的2种盐的极限浓度在1.0%~2.0%,且NaCl的毒害作用大于Na2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蒿 种子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质
下载PDF
科尔沁草原主要牧草冷蒿和差不嘎蒿的生理生态学特性与竞争机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周海燕 赵爱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94-900,共7页
一日内冷蒿和差不嘎蒿的光合速率 ( Pn)、蒸腾速率 ( E)和水分利用效率 ( WUE)在早或晚出现了最高值 ,而其余时间则变化低缓 ,原因归结于沙地环境因子和植物内部因子的共同作用。冷蒿的 Pn和 WUE日均值高于差不嘎蒿 ,E的日均值却低于差... 一日内冷蒿和差不嘎蒿的光合速率 ( Pn)、蒸腾速率 ( E)和水分利用效率 ( WUE)在早或晚出现了最高值 ,而其余时间则变化低缓 ,原因归结于沙地环境因子和植物内部因子的共同作用。冷蒿的 Pn和 WUE日均值高于差不嘎蒿 ,E的日均值却低于差不嘎蒿 ,说明冷蒿在干旱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量和节约用水的能力。自然状态下冷蒿各生长季的水势 ( ψw)和充分膨胀时的渗透势 ( ψ10 0π )远低于差不嘎蒿 ,水分相对亏缺 ( RWD)、束缚水含量 ( BWC)、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 ( BWC/F WC)远高于差不嘎蒿 ,表明其具有更强的抗旱性 ;干旱和旱后复水条件下差不嘎蒿的 RWD、BWC和 BWC/FWC产生大幅度波动 ;长期极端干旱条件下两者 RWD、BWC和 ψw终极值相近 ;长期淹水对冷蒿生理过程的影响更大些。干旱使两种牧草蛋白质发生分解 ,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大量累积 ,其中冷蒿的累积量远远超过差不嘎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草原 牧草 冷蒿 差不嘎蒿 生理生态特性 竞争机制
下载PDF
差不嘎蒿在科尔沁沙地草场植被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常学礼 赵学勇 +1 位作者 李胜功 韩天宝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7-31,共5页
差不嘎蒿是科尔沁沙地草场退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缓冲种。在草场退化过程中能够迅速占领退出植物种遗留下来的空间,生物量由81.6g/m2增加到285g/m2;但从半固定沙丘草场到半流动沙丘草场,其生物量减少到了190g/m... 差不嘎蒿是科尔沁沙地草场退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缓冲种。在草场退化过程中能够迅速占领退出植物种遗留下来的空间,生物量由81.6g/m2增加到285g/m2;但从半固定沙丘草场到半流动沙丘草场,其生物量减少到了190g/m2,占总生物量的77.2%。差不嘎蒿在半流动沙丘草场中的繁殖力最高,当年生幼苗数和果实生物量分别为59株/m2和17.6g/m2。差不嘎蒿以无性繁殖为主,但是,在流动沙丘草场则以种子繁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不嗄蒿 生物量 科尔沁 沙地 草场植被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差不嘎蒿和冷蒿的生理变化及其抗热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海鸥 周瑞莲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56-59,共4页
通过室内测定差不嘎蒿和冷蒿两种植物在气温由30℃升到60℃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质膜相对透性、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分析研究了两种植物对沙地... 通过室内测定差不嘎蒿和冷蒿两种植物在气温由30℃升到60℃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质膜相对透性、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分析研究了两种植物对沙地高温逆境环境的生理适应机理。结果表明:受到高温胁迫时,两种植物叶片含水量都趋于下降,但冷蒿的抗高温脱水能力强于差不嘎蒿;高温对两种植物的伤害主要是由于自由基伤害所引起的膜损伤,其中差不嘎蒿的SOD、POD由于热稳定性差,在高温下失活,从而没有发挥清除自由基作用,使质膜严重受损。而冷蒿的SOD和POD由于热稳定性强,对膜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减低了高温伤害;从两种植物膜透性及MDA和蛋白质含量、SOD、POD活性变化趋势和幅度来看,冷蒿较差不嘎蒿更为耐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不嘎蒿 冷蒿 高温胁迫 生理变化
下载PDF
水分、盐分和埋深对铃铛刺和疏叶骆驼刺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占江 徐海量 +1 位作者 石书兵 李吉玫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692,共6页
在塔里木河下游通过不同水分、盐分和埋深对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和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水分显著影响铃铛刺种子的萌发(P<0.001),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种子的萌发... 在塔里木河下游通过不同水分、盐分和埋深对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和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水分显著影响铃铛刺种子的萌发(P<0.001),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种子的萌发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水分对疏叶骆驼刺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P>0.05)。(2)盐分极显著影响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P<0.05),铃铛刺种子萌发率随盐(NaCL)浓度增加呈直线下降趋势(R^2=0.935 1);疏叶骆驼刺种子的萌发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R^2=0.845 8),即低盐浓度(0~0.2 mol/L)促进骆驼刺种子的萌发,盐浓度>0.3 mol/L,种子萌发开始受到抑制。(3)埋深明显影响豆科植物种子的萌发。两种植物种子发芽率随埋深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埋深为0和2 cm时均不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发特性 铃铛刺 疏叶骆驼刺 水分 盐分 埋深
下载PDF
差巴嘎蒿和小叶锦鸡儿根系分布及生长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爱芬 《中国草地》 CSCD 1994年第3期15-19,14,共6页
用壕沟法和Minirhizotron法对差巴嘎蒿(Artemisiahalodendron)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根系形态、分布和生长动态的研究表明,差巴嘎蒿根系大量分布于5~30厘米... 用壕沟法和Minirhizotron法对差巴嘎蒿(Artemisiahalodendron)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根系形态、分布和生长动态的研究表明,差巴嘎蒿根系大量分布于5~30厘米的土层中,小叶锦鸡儿根系多分布于20~80厘米的土层中.有根瘤,一般土壤发育越好根瘤越多。围栏封育四年以后差巴嘎蒿的生长开始减弱.表现为吸收性根(直径小于1毫米)的分生数量显著少于放牧区。生物季两种植物根系数量的增减受降雨频度和降雨量的影响,与地上部分的物候期关系不明显。新根开始生长的日期晚于地上部分萌动的日期,约50%的吸收性根在冬季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差巴嘎蒿 小叶锦鸡儿 根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