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萍 许梅 屠爱芳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866-871,共6页
目的:探讨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门诊收治的14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双盲、随机临床试验设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随访3个月中脱落2例,... 目的:探讨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门诊收治的14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双盲、随机临床试验设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随访3个月中脱落2例,最终纳入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73)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73)在此基础上行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对比两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社会功能缺陷情况、遵医行为及康复疗效。结果: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npatient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Outcome Scale,IPRO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缺陷及遵医行为,提高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社交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康复训练 社会功能 遵医行为
下载PDF
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对已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婚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英洁 张华 +2 位作者 牛琪惠 王淑云 宋学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8期1107-1109,共3页
目的:研究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对已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团体社交... 目的:研究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对已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团体社交技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家庭功能满意度和婚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家庭功能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婚姻满意度评分(35.79±6.73)分、性生活(34.52±6.48)分、夫妻交流(37.22±6.26)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已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接受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家庭功能满意度和婚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婚姻状况 团体社交技能训练
原文传递
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黄丽英 马斌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19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CSZ)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SZ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小组社交技能训练。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 目的:探讨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CSZ)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SZ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小组社交技能训练。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生活质量量表(SQLS)、遵医行为调查表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治疗依从性,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训练后,观察组SANS评分、SQLS评分、PSP评分和Mo 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可有效缓解CSZ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其遵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小组社交技能训练 遵医行为
下载PDF
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峰莉 毛锶佳 +3 位作者 杨巧菲 吴琴芳 冯敏 潘鑫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本地文化的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疗效。方法:选取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常... 目的:探讨基于本地文化的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疗效。方法:选取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基于本地文化的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应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评定疗效,并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ANS、SA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干预前后SANS评分的差值比对照组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阴性症状有中等度效应;研究组干预前后IL-6水平差值和SANS差值、IL-6水平差值和SAPS差值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对照组无相关性。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采用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可改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血清白介素-6水平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社会技能 康复训练 慢性精神分裂症 长期住院患者 疗效 白介素-6
下载PDF
统合性心理护理联合团体社交训练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范如超 闫瑞雪 常俊洋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4期4252-4255,共4页
目的探究统合性心理护理联合团体社交训练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少年精神科收治的12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目的探究统合性心理护理联合团体社交训练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少年精神科收治的12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统合性心理护理联合团体社交训练,2组均干预12周。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功能[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损评定量表(SSFD-MD)]、生活质量情况[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SSFD-MD和SQL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统合性心理护理联合团体社交训练能够改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其社会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合性心理护理 团体社交训练 精神分裂症 青少年 联合干预
下载PDF
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家庭关系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水英 邓红 +3 位作者 陈颖 张倬秋 陈娟 申文武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家庭关系改善的效果。方法按照自愿原则,将101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为干预组56例,对照组45例。将两组患者均开放兴趣小组,每次活动确定1个主题,患者根据自己兴趣参与不同兴趣小组。干... 目的探讨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家庭关系改善的效果。方法按照自愿原则,将101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为干预组56例,对照组45例。将两组患者均开放兴趣小组,每次活动确定1个主题,患者根据自己兴趣参与不同兴趣小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封闭式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共6次,在3个月内完成。6次活动均有不同的主题。比较两组家庭关系、精神症状和精神残疾改善情况。结果第6个月末,干预组家庭关怀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精神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团体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改善家庭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团体社交技能训练 兴趣小组 家庭关系
下载PDF
自闭症儿童社区大社交干预新路径探索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静怡 陈羿君 刘电芝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1年第2期3-17,共15页
近年来,自闭症儿童患病率迅速增长,给社区自闭症康复服务带来挑战与发展机遇。本文介绍了最新的自闭症大社交干预理念、体系、干预效果及发展创新之处。该体系从整合心理学视角出发,整合了建构主义理论、团体动力学理论、观察学习理论... 近年来,自闭症儿童患病率迅速增长,给社区自闭症康复服务带来挑战与发展机遇。本文介绍了最新的自闭症大社交干预理念、体系、干预效果及发展创新之处。该体系从整合心理学视角出发,整合了建构主义理论、团体动力学理论、观察学习理论与最近发展区理论,将团体训练、运动训练、游戏治疗、家庭干预等要素结合,创造自然的大社交互动情境,聚焦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社交能力的干预,从而带动自闭症整体症状改善。该干预体系与社区结合,将个人、家庭、社区各个层面的资源进行整合,不仅能降低对社区人员的专业要求,还能为自闭症家庭就近抱团取暖,长期坚持干预提供便利,为自闭症群体的长期康复及人生发展提供现实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社区 大社交干预 运动 团体游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