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冬季一次雾过程宏微观结构的突变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9
1
作者 陆春松 牛生杰 +2 位作者 杨军 刘新 赵丽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1-690,共10页
2006年冬,利用系留气球探测系统、雾滴谱仪、能见度仪等仪器在南京北郊进行了雾的综合观测。本文选取2006年12月14日的一次浓雾过程,利用边界层廓线、雾滴谱、能见度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深入研究雾顶和地面雾浓度的突变特征(爆发性增强... 2006年冬,利用系留气球探测系统、雾滴谱仪、能见度仪等仪器在南京北郊进行了雾的综合观测。本文选取2006年12月14日的一次浓雾过程,利用边界层廓线、雾滴谱、能见度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深入研究雾顶和地面雾浓度的突变特征(爆发性增强和迅速减弱过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雾顶的爆发性发展是湍流促使水汽向上输送、在上层逆温下累积并伴随大幅降温引起的;地面雾浓度爆发性增强时,近地层冷平流降温导致饱和水汽压减小,同时上层系统性的下沉增温引起逆温增强,水汽得以累积;雾顶的迅速下降过程中,雾顶部湍流发展,同时下沉运动引起了气层增温、雾体双层结构和低空急流的出现;地面雾的迅速减弱是太阳辐射和动量下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沉运动对雾生消的作用具有双重性;雾的双层结构出现在雾顶大幅下降过程中,并加快了雾顶的下降速度,这与以往研究中双层结构促使雾顶爆发性发展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顶 地面雾浓度 突变特征 双层结构 下沉运动
下载PDF
高地温水工隧洞围岩喷层结构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梦婷 姜海波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21,共9页
为研究水工隧洞在高地温复杂环境下喷层结构的受力特性,以新疆某高地温引水隧洞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高地温引水隧洞喷层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线膨胀系数、围岩不同深度温差以及地应力水平侧压力系数对... 为研究水工隧洞在高地温复杂环境下喷层结构的受力特性,以新疆某高地温引水隧洞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高地温引水隧洞喷层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线膨胀系数、围岩不同深度温差以及地应力水平侧压力系数对隧洞喷层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由计算结果可知:在高地温情况下,理论计算的径向压应力最大值为2.07 MPa,环向压应力最大值为35.37 MPa;数值模拟的径向压应力最大值为4.36 MPa,环向压应力最大值为34.37 MPa。通过对比发现:理论计算的径向位移最大值为1.2 mm,环向位移最大值为0.75 mm;数值模拟的径向位移最大值为2.1 mm,环向位移最大值为0.95 mm。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隧洞围岩喷层结构承受的应力随着线膨胀系数增加会增大;喷层的拱顶与拱底处承受的环向应力随着温差的增加会增大,喷层的拱腰处承受的环向应力随着温差的增加会减小;喷层结构承受的应力随着地应力水平侧压力系数的增加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温 水工隧洞 喷层结构 承载特性 应力
下载PDF
表层结构调查中的地质雷达探测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谭绍泉 《油气地球物理》 2003年第1期28-31,共4页
常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多是解决一个点上的问题,只能利用间隔较大的多点测量对速度界面进行划分,不能准确确定表层的岩性界面和结构,对岩性的分析也存在多解性。地质雷达(GPR)探测是利用不同界面的电性差异识别岩性变化的特征,能快速、... 常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多是解决一个点上的问题,只能利用间隔较大的多点测量对速度界面进行划分,不能准确确定表层的岩性界面和结构,对岩性的分析也存在多解性。地质雷达(GPR)探测是利用不同界面的电性差异识别岩性变化的特征,能快速、准确地查明表层结构和确定岩性,从而提供合理的野外地震采集参数。目前,该项技术正在我国东部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结构调查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 GPR技术 岩性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地仗层结构对中国古代大漆家具漆皮加固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天星 吴智慧 +1 位作者 孙湉 黄琼涛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6-161,共6页
漆皮加固是中国古代大漆家具修复的关键,其强度受地仗层结构的影响。结构粗糙的地仗层,漆皮的加固强度较大;结构较细腻的地仗层,漆皮的加固强度减弱。通过内结合强度测试的方式,对被黏结在料灰地仗与漆灰地仗上的漆皮进行强度测试。漆... 漆皮加固是中国古代大漆家具修复的关键,其强度受地仗层结构的影响。结构粗糙的地仗层,漆皮的加固强度较大;结构较细腻的地仗层,漆皮的加固强度减弱。通过内结合强度测试的方式,对被黏结在料灰地仗与漆灰地仗上的漆皮进行强度测试。漆皮、黏结材料(生漆、骨胶与乳胶)以及木方(附着料灰与漆灰)是本实验所用的材料,通过力学试验机,可得漆皮(分别以生漆、骨胶与乳胶为黏结材料)在料灰地仗与漆灰地仗上的内结合强度;通过扫描电镜,可对料灰地仗的结构、漆灰地仗的结构以及黏结材料的渗透性进行观察;通过裸眼观测法,可知黏结材料在料灰地仗与漆灰地仗上的黏结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料灰地仗结构粗糙,漆灰地仗结构较细腻。以生漆、骨胶与乳胶黏结漆皮的内结合强度在料灰地仗层上较在漆灰地仗上强。生漆、骨胶与乳胶在料灰地仗上的渗透性与黏结情况较在漆灰上好。分析可知,地仗层结构对漆皮的加固强度具有影响作用,在结构粗糙的地仗层上,生漆、骨胶与乳胶的渗透性与黏结情况良好,以三者黏结漆皮,其加固强度较大;在结构较细腻的地仗层上,生漆、骨胶与乳胶的渗透性与黏结情况较差,以三者黏结漆皮,其加固强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修复 大漆家具 漆皮 地仗层结构 加固强度 内结合强度
下载PDF
高地温深埋特长隧道热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范磊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共10页
在高地温地区修建特长隧道存在较高的风险,给隧道施工及运营带来极大挑战。文章以我国在建的最长交通隧道——大理至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开展特长隧道热害综合防治成套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研究确定了高地温隧道热环境控制标... 在高地温地区修建特长隧道存在较高的风险,给隧道施工及运营带来极大挑战。文章以我国在建的最长交通隧道——大理至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开展特长隧道热害综合防治成套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研究确定了高地温隧道热环境控制标准及施工热害控制的合理区域,形成了热害隧道通风降温、制冷降温、地下热水治理相结合的成套降温设计方法,提出了高地温条件下的隧道衬砌结构支护体系及防开裂措施;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发了适用于高温热害环境下的成套新型建筑材料;根据传热学理论,建立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模拟研究了隧道运营环境温度场,并制定了隧道运营期间采用通风井分段进行纵向通风的降温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温 特长隧道 热害综合防治 通风降温 制冷降温 地下热水超前预注浆处理 双层复合式隔热衬砌结构 衬砌变形缝 耐热建筑材料 运营环境控制
下载PDF
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贯通段变形控制方案研究——以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为例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沿宗 尤显明 赵爽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46-1152,共7页
为了解决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越岭核心贯通段大变形控制难题,以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施工为例,通过现场试验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确定了越岭核心贯通段的长度;2)提出了越岭核心贯通段"4层初期支护结构+径向注浆+长锚杆+长锚索&q... 为了解决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越岭核心贯通段大变形控制难题,以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施工为例,通过现场试验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确定了越岭核心贯通段的长度;2)提出了越岭核心贯通段"4层初期支护结构+径向注浆+长锚杆+长锚索"综合变形控制方案;3)得到了贯通段多层初期支护结构变形控制效果;4)说明贯通段施工及变形控制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软岩隧道 贯通段 4层初期支护结构 径向注浆 长锚杆 长锚索 变形控制
下载PDF
考虑深厚覆盖层结构特性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正权 刘小生 +2 位作者 赵剑明 田智海 杨玉生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5-182,共8页
复杂深厚覆盖层的存在,使得从底部基岩输入的地震波在向上传播至结构-地基系统建基面时,地震动特性发生明显改变,进而显著影响其上修建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本文针对峡谷区土石坝复杂深厚覆盖层场地条件,建立能够考虑覆盖层结构性沿竖... 复杂深厚覆盖层的存在,使得从底部基岩输入的地震波在向上传播至结构-地基系统建基面时,地震动特性发生明显改变,进而显著影响其上修建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本文针对峡谷区土石坝复杂深厚覆盖层场地条件,建立能够考虑覆盖层结构性沿竖直和水平方向都变化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采用基于有效应力法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覆盖层结构特性对其地震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河谷基岩地形条件、覆盖层的厚度、水平向上土层结构性变化、软弱层的存在以及场地上新建土石坝结构等,均会对覆盖层的地震动特性产生明显影响;覆盖层结构性对其地震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相对复杂,覆盖层不仅使得地震动幅值显著变化,也使得输入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地震动特性: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深厚覆盖层 土层结构 加速度放大倍数 加速度反应谱
原文传递
近断层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地震反应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强 陈少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09,共6页
近断层地震动脉冲特性在2个水平分量上具有差异,采用平方和开方法分析了近断层脉冲地震动双向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和组合隔震结构的隔震层位移,并与近断层脉冲单向地震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若仅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大的分量或2... 近断层地震动脉冲特性在2个水平分量上具有差异,采用平方和开方法分析了近断层脉冲地震动双向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和组合隔震结构的隔震层位移,并与近断层脉冲单向地震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若仅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大的分量或2个方向分量均存在明显速度脉冲,则产生的隔震层位移大于单向地震动;若仅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小的分量存在明显速度脉冲,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隔震层最大位移值小于单向地震动。近断层脉冲地震作用下,相比于基础隔震结构,设置黏滞流体阻尼器的组合隔震结构可以在满足减震系数要求的同时减小隔震层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双向地震作用 减震系数 隔震层位移 组合隔震
下载PDF
基于镜像法的双层土壤接地电阻的求解 被引量:2
9
作者 于瑞红 史磊 李加波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7-49,共3页
镜像法是一种计算不均匀土壤接地电阻的求解方法,本文用该方法求出双层土壤的接地电阻,并与均匀土壤的接地电阻进行了比较,推出了上下两层土壤电阻率的不同对接地电阻的影响曲线,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接地电阻 镜像法 分层土壤结构 接地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