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研究表明,各语言中基本天气表达不外乎三种类型:1)过程表达天气意义,2)参与者表达天气意义,以及3)过程和参与者共同表达天气意义。天气现象不是动作(action),而是事件(event),它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参与者,是一种无人称结构。因此,...类型学研究表明,各语言中基本天气表达不外乎三种类型:1)过程表达天气意义,2)参与者表达天气意义,以及3)过程和参与者共同表达天气意义。天气现象不是动作(action),而是事件(event),它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参与者,是一种无人称结构。因此,过程是天气现象最根本的实现形式,如:英语中的"It is raining",汉语中的"下雨了"。本文通过对比英汉天气预报语篇发现,实际使用中,基本的天气过程很少出现,天气现象多经过语法隐喻编码为参与者参与到不同类型的过程中,如关系过程、物质过程等。就参与者角色以及过程类型而言,英语语篇语法隐喻手段更丰富。另外,英语倾向于通过及物模式表达天气现象,汉语则更多使用作格模式。英语中非特指用法的you、we等代词也会参与到天气表达中,汉语更倾向于使用无人称结构。这样的共性和差异与天气现象本身的语义特征和英汉语的类型特征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类型学研究表明,各语言中基本天气表达不外乎三种类型:1)过程表达天气意义,2)参与者表达天气意义,以及3)过程和参与者共同表达天气意义。天气现象不是动作(action),而是事件(event),它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参与者,是一种无人称结构。因此,过程是天气现象最根本的实现形式,如:英语中的"It is raining",汉语中的"下雨了"。本文通过对比英汉天气预报语篇发现,实际使用中,基本的天气过程很少出现,天气现象多经过语法隐喻编码为参与者参与到不同类型的过程中,如关系过程、物质过程等。就参与者角色以及过程类型而言,英语语篇语法隐喻手段更丰富。另外,英语倾向于通过及物模式表达天气现象,汉语则更多使用作格模式。英语中非特指用法的you、we等代词也会参与到天气表达中,汉语更倾向于使用无人称结构。这样的共性和差异与天气现象本身的语义特征和英汉语的类型特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