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分析与探讨(上) 被引量:16
1
作者 胡志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52,共8页
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和教育家刘天华先生,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民族器乐的创作、演奏、教学和研究,通过他成功的创作实践对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珍视、继承... 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和教育家刘天华先生,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民族器乐的创作、演奏、教学和研究,通过他成功的创作实践对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珍视、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洋音乐,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来融化西洋音乐因素、技法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他的作品乐音形态上体现了哪些中国传统音乐的具体特点,借鉴运用了哪些西洋音乐的因素和技法,他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融化西乐因素、技法在具体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都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文章主要通过对刘天华二胡曲的乐音形态、技法特点、内涵气质的分析探讨,以获得对刘天华二胡艺术更深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天华 二胡艺术 乐音形态 宫调 结构 音调 技法
下载PDF
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分析与探讨(下) 被引量:9
2
作者 胡志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57,43,共9页
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和教育家刘天华先生,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民族器乐的创作、演奏、教学和研究,通过他成功的创作实践对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珍视、继承... 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和教育家刘天华先生,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民族器乐的创作、演奏、教学和研究,通过他成功的创作实践对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珍视、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洋音乐,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来融化西洋音乐因素、技法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他的作品乐音形态上体现了哪些中国传统音乐的具体特点,借鉴运用了哪些西洋音乐的因素和技法,他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融化西乐因素、技法在具体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都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文章主要通过对刘天华二胡曲的乐音形态、技法特点、内涵气质的分析探讨,以获得对刘天华二胡艺术更深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天华 二胡艺术 乐音形态 宫调 结构 音调 技法
下载PDF
论《敦煌乐谱》的乐调性质 被引量:9
3
作者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8-25,共8页
文章从研究《三五要录谱》着手,来解开《敦煌乐谱》乐曲的调式之谜。像《伊州》等曲都是唐代有名的乐曲,历史文献明确记载为商调曲,但目前对《敦煌乐谱》的解译,却都是宫调曲,这个问题自林谦三研究以来,就一直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谜。现在... 文章从研究《三五要录谱》着手,来解开《敦煌乐谱》乐曲的调式之谜。像《伊州》等曲都是唐代有名的乐曲,历史文献明确记载为商调曲,但目前对《敦煌乐谱》的解译,却都是宫调曲,这个问题自林谦三研究以来,就一直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谜。现在根据日本留存的、传自唐代的五种六式定弦法中,双调总体比壹越调、平调、大食调、黄钟调、般涉调要低大二度为基点,采用逆向追溯和相比对的方法,似乎可为这个难解之谜提供一个解决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乐谱》 《三五要录谱》 双调定弦法 越调定弦法 雅乐音阶 重乐音阶 宫调式 商调式
下载PDF
中国当代声乐协奏曲创作及其本土化特征
4
作者 杨正君 朱越文 《北方音乐》 2024年第1期45-53,35,共10页
声乐协奏曲作为人声与器乐相结合的特殊音乐体裁,在中国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更有不少有影响力的作品问世。文章试图通过梳理中国声乐协奏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体裁属性、子体裁类型等创作概况,进而分析归纳出当代中国声乐协奏曲创作... 声乐协奏曲作为人声与器乐相结合的特殊音乐体裁,在中国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更有不少有影响力的作品问世。文章试图通过梳理中国声乐协奏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体裁属性、子体裁类型等创作概况,进而分析归纳出当代中国声乐协奏曲创作中音乐风格的民族性、人声与乐队协作的中国性、人声的炫技性与叙事性等本土化发展特征,并指出当代中国声乐协奏曲创作的某些局限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体裁 声乐协奏曲 人声与乐队 本土化
下载PDF
唐宋燕乐调命名系统的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5
作者 张红梅 《北方音乐》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唐宋燕乐调存在“之调式”“为调式”两种不同的命名系统,正确辨析不同时期的宫调称谓对理解燕乐宫调理论的内涵与本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唐会要》《乐府杂录》《新唐书》等文献中二十八调的称谓表述是统一的“之调式”体系,体现出唐... 唐宋燕乐调存在“之调式”“为调式”两种不同的命名系统,正确辨析不同时期的宫调称谓对理解燕乐宫调理论的内涵与本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唐会要》《乐府杂录》《新唐书》等文献中二十八调的称谓表述是统一的“之调式”体系,体现出唐人对雅、燕两种不同性质音乐的明确区分;《景祐乐髓新经》《梦溪笔谈》《补笔谈》中的二十八调则采用“为调式”命名体系,反映出北宋时期燕乐二十八调逐渐被纳入雅乐系统,在丰富了雅乐内涵的同时也被雅化改造;南宋复古崇雅意识强烈,遵从儒家正统雅乐制度的同时,深受民间俗乐及唐乐遗音的影响,采用“之调式”称谓体现出南宋雅乐俗化、燕乐雅化的音乐实践与乐调理论的折衷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燕乐调 二十八调 之调式 为调式 宫调
下载PDF
腔套布局试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耀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41,共21页
腔套的布局主要体现在宫调、板式与节奏、腔韵与腔音列以及音色等的对比统一之中。本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重点阐述腔套的布局,以期说明各种类型的腔套是如何在布局的对比统一中,通过音乐形态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各自独特的特点。
关键词 腔套布局 宫调 板式 腔韵 腔音列
下载PDF
例解《敦煌乐谱》乐曲调式 被引量:3
7
作者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65,共11页
文章通过对《敦煌乐谱》中两首《伊州》曲的对照,将现在乐曲谱面的宫调式转回商调式。通过对日本《三五要录谱》中"壹越调[上]"沙陁调(正宫)的固定调"重乐音阶"谱面,以及将越调曲商调式误判为宫调式的现象发现,由... 文章通过对《敦煌乐谱》中两首《伊州》曲的对照,将现在乐曲谱面的宫调式转回商调式。通过对日本《三五要录谱》中"壹越调[上]"沙陁调(正宫)的固定调"重乐音阶"谱面,以及将越调曲商调式误判为宫调式的现象发现,由于唐时对黄钟宫与后来的正宫这两个相差大二度的乐调(调性、调式)存在有一定的概念障碍,才会产生这种情况。今天所见到的《敦煌乐谱》第二、三组乐曲中,《伊州》曲的有关历史文献明确记载是商调曲,而解译出来的乐谱均落在宫音上构成宫调式,文章对此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乐谱 五弦谱 三五要录谱 壹越调 正宫 越调 固定调 首调 重乐音阶 宫调式 商调式
下载PDF
“三色”析李艳妃的“打”与“跪”——展示京剧皮黄腔的表现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正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9年第2期52-58,I0003,共8页
京剧《二进宫》,表现明穆宗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执意要让其父李良代理朝政,遭到开国将徐延昭与兵部侍郎杨波在金銮殿的坚决抵制。以致李妃怒到要“打”砸玉玺。李良终于得势,图谋篡位,将李妃封锁在“昭阳”。李妃悔,“跪”求徐杨,终于... 京剧《二进宫》,表现明穆宗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执意要让其父李良代理朝政,遭到开国将徐延昭与兵部侍郎杨波在金銮殿的坚决抵制。以致李妃怒到要“打”砸玉玺。李良终于得势,图谋篡位,将李妃封锁在“昭阳”。李妃悔,“跪”求徐杨,终于平息叛乱。本文依据徵羽宫三色“三音列”,剖析“打”和“跪”的两段戏,展示京剧皮黄腔特殊的表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徵羽宫 三音列 三色论 生旦净
下载PDF
“折”与宫调之关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玉卿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2期34-39,共6页
"折"为宋代词调音乐中重要的概念,在宋代的不少文献中可以寻找到"折"的记载,但其具体含义不尽相同。文章从"宫调转换"层面上,对"折"的产生与使用作了探究,认为"折"的出现与宫调的转... "折"为宋代词调音乐中重要的概念,在宋代的不少文献中可以寻找到"折"的记载,但其具体含义不尽相同。文章从"宫调转换"层面上,对"折"的产生与使用作了探究,认为"折"的出现与宫调的转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调 白石道人歌曲
下载PDF
关于构建中国音乐基本乐理的几点想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荣坤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文章谈了以下四点:其一,我国传统"宫调"理论,自古以来就比较纷乱繁杂,其中尤其是关于三种传统七声音阶的诠释,基本上都是不确切的,因此决决不应一再因袭旧的误识而继续贻误读者;其二,在对待传统乐学遗产和借鉴西方乐理问题时... 文章谈了以下四点:其一,我国传统"宫调"理论,自古以来就比较纷乱繁杂,其中尤其是关于三种传统七声音阶的诠释,基本上都是不确切的,因此决决不应一再因袭旧的误识而继续贻误读者;其二,在对待传统乐学遗产和借鉴西方乐理问题时,应取客观公允的态度,既反对盲目崇洋,也不应固步自封;其三,在术语改动问题上,宜采取审慎的态度,不应采取崇古复古,为改而改的做法;其四,对编写和出版中国音乐基本乐理教程,应取严肃负责的态度,出版部门应采用"同行三审"制度,把严出版关,广大媒体和评论界应开展和树立良好的批评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乐理 中国乐理 宫调 术语
下载PDF
苦音记谱与调式辨别——从苦音宫调再谈调式辨别问题之一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善武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17,共8页
文章从苦音记谱问题切入 ,首先指出了调式与记谱关系上的一种绝对化的认识 ,然后重点剖析了苦音调式辨别的多数论、习惯论 ,揭示了这类观点、方法的盲目性的本质 ,表明了在调式辨别和宫调研究中增强理性自觉。
关键词 苦音 记谱 调式 官调 唱名
下载PDF
从中日乐律之别看隋唐乐调
12
作者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9,共13页
我国传统乐调上出现优先运用大二度转调的现象,实际上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在隋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对应(587),即郑译以宫为调首的雅乐音阶,与苏祗婆以徵为首的俗乐音阶对应,郑译将整体音阶升高大二度,成为以商为首的雅乐音阶... 我国传统乐调上出现优先运用大二度转调的现象,实际上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在隋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对应(587),即郑译以宫为调首的雅乐音阶,与苏祗婆以徵为首的俗乐音阶对应,郑译将整体音阶升高大二度,成为以商为首的雅乐音阶,保留了琵琶上相差半音的bsi、si两音,创立了八声音阶,由此产生的bsi、do之间的大二度关系,一直左右着我国传统音阶的发展,比较典型的就是传统广东音乐中的乙反调与正调。关键就在于这个bsi音直至今天都还是没有唱名的,故而在乐调理论历史上长期纠缠于此。例如,黄钟宫的几近消失;侧商调的调名由来,理论上是商调曲实际古乐谱译出的却是宫调曲等都与此有关。现在通过分析古代日本雅乐与我国唐俗乐的密切关系,可以用来解读这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二度 调式 调性 正宫 黄钟宫 侧商调 壹越调
下载PDF
西安鼓乐宫调问题研究述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晓萍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4,共5页
本文旨在对西安鼓乐宫调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从西安鼓乐“四调”的性质、音阶形态、“以上代勾”问题、“同均三宫”问题、西安鼓乐宫调与其它乐调的关系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就西安鼓乐宫调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对... 本文旨在对西安鼓乐宫调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从西安鼓乐“四调”的性质、音阶形态、“以上代勾”问题、“同均三宫”问题、西安鼓乐宫调与其它乐调的关系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就西安鼓乐宫调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对乐种的宫调研究要特别注意从与宫调密切相关的乐器、乐谱、乐律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官调 乐种
下载PDF
包公故事的传播模式及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永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117,共6页
为了探究包公故事在民间传播的模式及特征,采用了文献梳理、归纳、统计等方法,结论认为以包公为中心对众多故事的改编、附会与整合,包公故事不断被改编以建构"新内容"。包公在不同时代"接力式"的传播中为实现叙事... 为了探究包公故事在民间传播的模式及特征,采用了文献梳理、归纳、统计等方法,结论认为以包公为中心对众多故事的改编、附会与整合,包公故事不断被改编以建构"新内容"。包公在不同时代"接力式"的传播中为实现叙事的话语参与,减少传播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增殖以参与价值建构,也存在着与谣言传播类似的传播特征:受省略或空变、加强、泛化、超细节化、合理化等传播规律支配。源故事中不合理的生活逻辑细节在传播过程中将不断寻求合理化。包公故事的传播揭示出"公共知识"的形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公 传播 传播模式
下载PDF
谈“一均七调”的新观念
15
作者 翁志文 周纯一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137,共7页
为使编钟的演奏合乎礼制、仪式,阶级,以及颗数最少的需要;周纯一由雅乐团音乐的长期实践中,悟出"一均七调"的观念,与林谦三"之、为调式"不同,可解读中国宫调理论的一些争论性问题。作者最初认为,这大概是一种赞成... 为使编钟的演奏合乎礼制、仪式,阶级,以及颗数最少的需要;周纯一由雅乐团音乐的长期实践中,悟出"一均七调"的观念,与林谦三"之、为调式"不同,可解读中国宫调理论的一些争论性问题。作者最初认为,这大概是一种赞成或反对黄翔鹏"同均三宫"的说法;但经研究后,发觉对于宫调理论的认识,能启重新思考之效,或者至少可以因而看懂某些文章。而且,此一观念有可能乃中国古代早已存在的一种音阶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调 编钟 雅乐音阶 《仁智要录》
下载PDF
柱头科斗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薛建阳 梁譞文 +1 位作者 宋德军 吴晨伟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9-209,共11页
为研究竖向偏心荷载对柱头科斗栱受力性能的影响,对3个柱头科斗栱足尺试件进行不同偏心率下的竖向加载试验,得到了斗栱的破坏形态、刚度退化和变形能力。轴心受压破坏模式主要是大斗的压溃和正心瓜栱与单翘的劈裂,偏心受压时大斗和平板... 为研究竖向偏心荷载对柱头科斗栱受力性能的影响,对3个柱头科斗栱足尺试件进行不同偏心率下的竖向加载试验,得到了斗栱的破坏形态、刚度退化和变形能力。轴心受压破坏模式主要是大斗的压溃和正心瓜栱与单翘的劈裂,偏心受压时大斗和平板枋出现明显的转动,造成斗栱的抗压刚度与承载力降低。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3种偏心率的斗栱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斗栱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竖向荷载偏心率,木材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摩擦系数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竖向荷载的偏心率越大,则斗栱的转动角度越大,其承载力越低;当偏心率为0.3时,斗栱的承载力比轴心受压时降低了41.64%;进入塑性阶段后,偏心受压斗栱的刚度退化较显著;随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和顺纹弹性模量的增加,斗栱的竖向承载力提高;木材的摩擦系数越大,斗栱产生的竖向位移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古建筑 柱头科斗栱 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破坏模式 偏心受压性能
原文传递
大曲、小曲及其他——海州五大宫调考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秋华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46-48,共3页
被列为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项目的海州五大宫调,因历代以曲牌连缀体的形式传唱,故又称海州宫调牌子曲,是江苏明清俗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音乐形态分类,可分为典雅华丽的大曲和通俗明快的小曲两大类;按其结构又可分为... 被列为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项目的海州五大宫调,因历代以曲牌连缀体的形式传唱,故又称海州宫调牌子曲,是江苏明清俗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音乐形态分类,可分为典雅华丽的大曲和通俗明快的小曲两大类;按其结构又可分为单支和套曲两个系统。套曲中有一种集曲,它是用若干曲牌的部分乐句、甚至一句或半句连缀而成,腔调转换自如,连贯如一,被视为江苏牌子曲中的绝唱。海州五大宫调曲目有百首以上,其中反映当地民间故事和民间风俗的曲目最受群众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小曲 集曲 海州五大宫调
下载PDF
《敦煌乐谱》乐曲调式释疑
18
作者 庄永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167,共9页
自林谦三率先对《敦煌乐谱》进行研究以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研究者们,正如林氏所言:“又据唐代中期的通说,《伊州》应该是商调,而在这乐谱里反倒不能理解为商调。”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对乐谱第二、三组乐曲进行技术性的“宫”与“商... 自林谦三率先对《敦煌乐谱》进行研究以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研究者们,正如林氏所言:“又据唐代中期的通说,《伊州》应该是商调,而在这乐谱里反倒不能理解为商调。”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对乐谱第二、三组乐曲进行技术性的“宫”与“商”调式转换,后来又对唐的“侧商调”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如果按第二、三组乐曲实际解译的宫调式理解,从乐调理论上来加以论证,或许更符合当时的实际。说明唐代极有可能于某一个时期,在乐调(调性、调式)概念上有将“侧商调式”作为“黄钟宫调式”的代称或另称现象,这些都是从日本留存的唐代乐曲解译中得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乐谱 黄钟宫调式 侧商调式 技术性调式转换
下载PDF
唐宋俗乐二十八调的管色实践基础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宏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9,161,共12页
唐宋俗乐二十八调是我国古代音乐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唐宋及其后的音乐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影响深远。本文在研读前辈学者成果基础上,立足中外古代音乐文献和传统音乐遗存,拟从管色乐器定律特性、使用谱字、演奏指法、二器并用等方面... 唐宋俗乐二十八调是我国古代音乐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唐宋及其后的音乐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影响深远。本文在研读前辈学者成果基础上,立足中外古代音乐文献和传统音乐遗存,拟从管色乐器定律特性、使用谱字、演奏指法、二器并用等方面,就俗乐二十八调的应律乐器机制与管色实践基础,以及二十八调与明清正宫调和小工调工尺调名体系的承继关系等问题略作申论,探讨二十八调理论的传统乐学基础和历史流变,更全面认识唐宋俗乐二十八调特征及其在中华传统音乐长河中一以贯之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乐(燕乐)二十八调 管色 工尺七调 正宫调系统 小工调系统 宫调理论 音乐实践
下载PDF
叙事模式观照下中国公案小说外译策略——高罗佩个案考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宝荣 姚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3-49,共7页
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在文学样式上与西方侦探小说相类,却有着不同的叙事模式。本文梳理"公案小说"概念的由来及定义,概述"三公案"被译成欧洲语言及域外出版的大致情况,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与西方侦探小说叙事视角差异入... 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在文学样式上与西方侦探小说相类,却有着不同的叙事模式。本文梳理"公案小说"概念的由来及定义,概述"三公案"被译成欧洲语言及域外出版的大致情况,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与西方侦探小说叙事视角差异入手,重点考察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狄公案》英译本对原作叙事视角的调整及其对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创造性改写,认为叙事模式西方化是推动公案小说"走出去"的有效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公案小说 西方侦探小说 叙事模式 翻译与改写 高罗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