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釉砖的放射性水平及制定限值管理的建议 被引量:12
1
作者 毛亚虹 刘怡刚 +4 位作者 张光 胡晓雷 朱飞 谢明义 朱朝晖 《中国辐射卫生》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测定居室内装饰彩釉砖的放射性水平并制定其限值。方法 对成品及原材料的核素放射性比活度、釉面砖表面氡析出率等进行测量 ,由实验数据并根据UNSCEAR 1993的理论推导出彩釉砖的放射性限值。结果 彩釉砖表层釉面和基质的放射性... 目的 测定居室内装饰彩釉砖的放射性水平并制定其限值。方法 对成品及原材料的核素放射性比活度、釉面砖表面氡析出率等进行测量 ,由实验数据并根据UNSCEAR 1993的理论推导出彩釉砖的放射性限值。结果 彩釉砖表层釉面和基质的放射性水平相差较大 ,高的达两个数量级 ;彩釉砖表面α、β污染水平超过豁免限值的 ,核素分析结果却未超过建材标准 ;装彩釉砖的居室内的氡浓度普遍较未装釉面砖的室内氡浓度高 ;装釉面砖和未装釉面砖的室内γ外照射量率无显著差别。结论 当彩釉砖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满足 :CTh/ 2 30 +CRa/ 310 +CK/ 35 0 0≤ 1同时 ,釉面料中2 2 6Ra的比活度CRa≤ 12 0 0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釉砖 天然放射性 限值 管理
下载PDF
杀菌陶质釉面砖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马铁成 高文元 +1 位作者 刘贵伟 蔡英骥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1-43,共3页
本文研究了以Ag3PO4、CuO为杀菌剂制作杀菌陶质釉面砖的配方组成,同时研究了烧成温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Ag3PO42%或Ag3PO42%、CuO1%,釉烧温度1050℃可获得良好的杀菌效果,样品性能达... 本文研究了以Ag3PO4、CuO为杀菌剂制作杀菌陶质釉面砖的配方组成,同时研究了烧成温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Ag3PO42%或Ag3PO42%、CuO1%,釉烧温度1050℃可获得良好的杀菌效果,样品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对样品的杀菌耐久性进行了检验,经过3个月的酸、碱溶液浸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陶瓷 釉面砖 陶瓷 建筑陶瓷
下载PDF
故宫出土元代孔雀蓝釉琉璃瓦的原料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康葆强 李合 +3 位作者 段鸿莺 丁银忠 赵兰 雷勇 《故宫学刊》 2018年第1期191-199,共9页
孔雀蓝釉是中国古代陶瓷上一种特殊的釉色,它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本文对故宫出土的元代孔雀蓝琉璃瓦的胎体、化妆土和釉进行科学分析,揭示其制作原料、工艺,与故宫明清琉璃瓦、北京公主坟琉璃瓦和内蒙古元上都遗址孔雀蓝琉璃瓦进行比... 孔雀蓝釉是中国古代陶瓷上一种特殊的釉色,它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本文对故宫出土的元代孔雀蓝琉璃瓦的胎体、化妆土和釉进行科学分析,揭示其制作原料、工艺,与故宫明清琉璃瓦、北京公主坟琉璃瓦和内蒙古元上都遗址孔雀蓝琉璃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故宫元代孔雀蓝釉琉璃瓦件胎体原料为黄土,与故宫明清琉璃瓦胎体的化学成分及物相均有显著区别。化妆土为高铝、高钾成分,物相组成为云母类矿物。故宫孔雀蓝釉的成分为SiO2-PbO-K2O体系,应为元大都的窑厂生产,且与元上都孔雀蓝釉烧制技术是一脉相承的。为探讨技术来源,与金元时期多种类型的孔雀蓝釉器皿相比,故宫元代孔雀蓝釉与PbO含量较高的磁州窑孔雀绿釉成分一致,说明元代工匠可能已经认识到PbO掺入碱釉中可以提高釉面光泽,降低釉的热膨胀系数减少釉面开裂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 孔雀蓝釉 琉璃瓦 原料 技术来源
原文传递
利用铅锌银矿尾矿研制琉璃瓦 被引量:6
4
作者 邹小玲 成岳 洪光照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58,共5页
以铅锌银矿尾矿为主要原料,辅以红泥、高岭土,在1160~1170℃煅烧形成结构致密琉璃瓦。结果表明:采用配方组成为铅锌银矿尾矿36~37%、红泥45~46%高岭土18~19%、制得的琉璃瓦坯体,XRD分析主晶相有石英、钙长石、莫来石等,扫描电镜(SEM)结... 以铅锌银矿尾矿为主要原料,辅以红泥、高岭土,在1160~1170℃煅烧形成结构致密琉璃瓦。结果表明:采用配方组成为铅锌银矿尾矿36~37%、红泥45~46%高岭土18~19%、制得的琉璃瓦坯体,XRD分析主晶相有石英、钙长石、莫来石等,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琉璃瓦坯体颗粒紧密排列,颗粒之间有少量的空隙。釉面较平整,釉坯中间层紧密。试样的吸水率、弯曲破坏荷重、热稳定性能和抗冻性等指标均能达到《建筑琉璃制品》JC/T765-2006标准要求。这不仅利用了铅锌尾矿,缓解其对环境的污染,又降低了琉璃瓦生产成本,变废为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银矿尾矿 红泥 琉璃瓦
下载PDF
明代三都琉璃瓦胎体工艺的初步比较研究
5
作者 杨桂美 王志 +1 位作者 徐海峰 龚巨平 《陶瓷》 CAS 2023年第10期25-30,共6页
明中都、南京明故宫与北京故宫明代琉璃瓦胎体的物理性能、物相、烧成温度和化学组成的对比分析显示,明中都与南京明故宫的琉璃瓦样品在胎体化学组成、物相等方面有较强的一致性,与北京故宫明代琉璃瓦差异明显。三都建筑琉璃瓦胎体烧成... 明中都、南京明故宫与北京故宫明代琉璃瓦胎体的物理性能、物相、烧成温度和化学组成的对比分析显示,明中都与南京明故宫的琉璃瓦样品在胎体化学组成、物相等方面有较强的一致性,与北京故宫明代琉璃瓦差异明显。三都建筑琉璃瓦胎体烧成温度则基本一致。表明明代三都琉璃瓦的胎料有不同来源,烧制工艺具有延续性。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明初琉璃瓦的传统制作工艺信息和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三都 琉璃瓦 胎体工艺 化学组成 物理性能
下载PDF
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出土琉璃瓦制作工艺研究
6
作者 袁枫 胡胜 +3 位作者 郁永彬 江凌 朱丽辉 高健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6,共8页
为探索明代中国琉璃瓦制作工艺技术水平与工艺特点,本文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对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明代地层出土琉璃瓦样品胎釉化学组成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热膨胀仪、煮沸法和扫描电镜等仪器设备对样品胎体的烧成... 为探索明代中国琉璃瓦制作工艺技术水平与工艺特点,本文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对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明代地层出土琉璃瓦样品胎釉化学组成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热膨胀仪、煮沸法和扫描电镜等仪器设备对样品胎体的烧成温度、吸水率、抗折强度与显微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上清宫琉璃样品原料来源比较多元,胎体中Al_(2)O_(3)含量较高,可能使用了铝含量较高的黏土原料;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琉璃瓦釉有绿釉、黄釉和酱色釉三种,绿釉以PbO作助熔剂,CuO作着色剂;黄釉也以PbO作助熔剂,以Fe作着色剂;酱色釉以RxOy作助熔剂,以Fe作着色剂;烧成温度在953℃~1108℃之间,平均烧成温度为1023℃,吸水率较大的抗折强度小,烧成温度低,吸水率较小的,抗折强度高;胎体基本是由基质、颗粒物质、孔隙组成,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原料成型的工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上清宫遗址 琉璃瓦 化学组成 制作工艺
原文传递
圆明园琉璃瓦片状云母氧化铁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3
7
作者 窦金海 王彩旗 +2 位作者 崔剑锋 金和天 张中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2-499,共8页
使用光学显微镜、EDXRF、SEM、XPS和XRD对圆明园出土的部分黄色琉璃瓦釉黄中泛红现象进行分析,以研究琉璃瓦的变色机理。分析表明:琉璃瓦的釉层属于一种铅硅系玻璃,釉层呈现黄中泛红现象是由于红色区域和黄色区域中Fe存在形式不同所致,... 使用光学显微镜、EDXRF、SEM、XPS和XRD对圆明园出土的部分黄色琉璃瓦釉黄中泛红现象进行分析,以研究琉璃瓦的变色机理。分析表明:琉璃瓦的釉层属于一种铅硅系玻璃,釉层呈现黄中泛红现象是由于红色区域和黄色区域中Fe存在形式不同所致,釉层红色区域中Fe主要是以α-Fe_2O_3晶体形式存在,黄色区域中Fe是以Fe^(3+)与Fe^(2+)的形式存在。这种现象产生的本质是由于黄色区域中的Fe^(2+)在高温条件下被O_2氧化为Fe^(3+),然而高温导致釉层流失,进而导致釉层中的Fe^(3+)析出富聚为六角片状的α-Fe_2O_3晶体颗粒所致。α-Fe_2O_3显红色又被称为云母氧化铁红,是非常重要的防锈防腐涂料以及珠光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明园 琉璃瓦 颜色变化 Α-FE2O3
下载PDF
湖北丹江口庞湾琉璃窑址出土窑业遗物的科技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华烽 马仁杰 +3 位作者 崔剑锋 王光尧 康予虎 李毅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2-106,135,共16页
湖北丹江口庞湾窑址,是明代专供武当山琉璃烧制的皇家官窑,时代为明代早中期到清代早期。本文重点对出土于庞湾窑址的琉璃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庞湾琉璃普遍采用一类低铝低硅、高铁高钙高镁的黏土制胎,在庞湾村... 湖北丹江口庞湾窑址,是明代专供武当山琉璃烧制的皇家官窑,时代为明代早中期到清代早期。本文重点对出土于庞湾窑址的琉璃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庞湾琉璃普遍采用一类低铝低硅、高铁高钙高镁的黏土制胎,在庞湾村中河南岸发现有类似组成的原料,表明琉璃的胎料很可能取自本地。琉璃的铅釉化学组成比较稳定,成分接近于PbO-SiO;-CaO-Al;O;低共熔混合物。配制铅釉时应该直接加入了石英类的原料,釉层中一定含量的Al;O;和CaO很可能来自于胎体,并非古代工匠有意识引入。综合现代矿床数据,庞湾琉璃具有与豫西洛宁县铁炉坪矿床一致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为研究庞湾窑的铅料来源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庞湾窑 琉璃 高铁高钙胎 石灰碱釉 生产背景
原文传递
琉璃瓦复合预制外挂墙板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欣 张宗军 +3 位作者 段国军 李观 范立成 杨超 《施工技术》 CAS 2021年第9期89-92,共4页
提出琉璃瓦复合预制外挂墙板生产工艺,并研发适用于异形不规则薄壁预制构件的精密组合模具,不仅解决了传统后贴琉璃瓦装饰层易脱落、安装困难等问题,还提高了琉璃瓦复合预制外挂墙板质量、接缝平整度和美观度,减小外挂墙板生产误差,使... 提出琉璃瓦复合预制外挂墙板生产工艺,并研发适用于异形不规则薄壁预制构件的精密组合模具,不仅解决了传统后贴琉璃瓦装饰层易脱落、安装困难等问题,还提高了琉璃瓦复合预制外挂墙板质量、接缝平整度和美观度,减小外挂墙板生产误差,使材料损耗<1%,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采用三维可调节干式滑动型连接节点,便于预制外挂墙板安装与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预制 墙板 琉璃瓦 干式连接
下载PDF
关于紫禁城琉璃瓦款识的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文涛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1-158,共8页
建筑用琉璃构件的生产和使用起源于我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家宫殿建筑琉璃构件的大荟萃,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琉璃构件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紫禁城古建筑所使用的琉璃构件当中,很多都带有印章式文字款识,这些... 建筑用琉璃构件的生产和使用起源于我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家宫殿建筑琉璃构件的大荟萃,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琉璃构件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紫禁城古建筑所使用的琉璃构件当中,很多都带有印章式文字款识,这些款识的种类繁多,内容各异,有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出了明清两代琉璃窑作管理制度,表达出不同历史时期琉璃构件制作工艺水平,这对于我们研究琉璃构件的发展历史和烧制工艺有很大帮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璃瓦 款识 印记 窑作制度 历史信息
原文传递
防止外墙瓷砖脱落的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胜涛 鞠德祥 《丹东纺专学报》 2000年第4期24-24,22,共2页
外墙瓷砖发生脱落已成通病,其造成的危害显而易见,本人经过多年的分析研究与实践,总结防治这一现象的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 外墙瓷砖 脱落 防止 通病 分析研究
全文增补中
西夏陵瓷质和琉璃建筑构件的工艺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若瑀 温睿 +4 位作者 马强 师培轶 刘峰 温涛 王文轩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46,共10页
琉璃建筑构件在中国历史悠久,起源于北魏,唐宋时期已在高等级建筑上大量使用,鼎盛于元明清时期。西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同宋辽金并立,处于琉璃瓦技术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西夏陵遗址是西夏时期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 琉璃建筑构件在中国历史悠久,起源于北魏,唐宋时期已在高等级建筑上大量使用,鼎盛于元明清时期。西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同宋辽金并立,处于琉璃瓦技术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西夏陵遗址是西夏时期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经考古调查与发掘,出土了大批文物,包括大量建筑构件,以白瓷板瓦与各种类型的绿釉琉璃建筑构件为主,即为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当前对西夏陵的考古工作及出土文物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对西夏的瓷质和琉璃建筑构件,主要是通过考古类型学与历史文献对其社会功能等加以考释,对工艺研究甚少,同时相关的技术特点与来源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研究西夏时期官式建筑材料的工艺特点,选取该遗址出土的白瓷板瓦、绿釉琉璃瓦30件,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成分分析、物相分析及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白瓷板瓦胎体Al_(2)O_(3)含量较高,存在莫来石,釉料配方属于钙碱釉,工艺精细,与同时期灵武窑白瓷接近,应采用白瓷技术制作;绿釉琉璃瓦胎体CaO与Fe_(2)O_(3)含量较高,属于北方普通高钙易熔黏土,釉料为铜作着色剂的铅釉,与宋代绿釉琉璃瓦成分相近,符合传统的低温铅绿釉体系,可能是借鉴中原技术完成的。两种材质的瓦件都是西夏时期高等级建筑构件,官式建材的典型代表,是同时存在的,展现出西夏时期在官式建材生产技术上的多元性。但这两种技术差别较大,来源不同,反映出西夏在官式建材生产中兼容并包,在学习中原传统的同时又能紧密结合佛教文化,极具党项族的民族特色。更重要的是,西夏时期的建筑体系已趋于复杂化,可能会根据建筑不同部位、性质、等级与功能来使用不同的琉璃瓦构件,这对建筑琉璃体系的丰富与发展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陵遗址 琉璃瓦 科技分析 功能复杂化
下载PDF
绿辉石墙地砖的开发应用
13
作者 杨绍文 《矿产保护与利用》 1997年第6期12-16,共5页
蒋马金红石矿选矿产生大量含绿辉石的尾矿,以该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合理配方及低温快烧工艺可生产出符合企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瓷质砖和炻质砖,对两种砖施釉可得到合格的釉面砖。绿辉石尾矿在坯体中用量可达55%~75%。
关键词 墙地砖 绿辉石墙地砖 釉面砖 开发应用
下载PDF
隋代琉璃工艺的发展及何稠的贡献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承遇 卢琪 陶瑛 《玻璃与搪瓷》 CAS 2019年第6期50-53,49,共5页
阐述了隋代玻璃(琉璃)工艺的发展,如采用了高铅玻璃成分,推广了吹制成形方法,提高了玻璃光泽,减少玻璃中气泡和砂粒。作为隋代建筑家和技术专家何稠,在利用绿瓷仿制琉璃砖瓦以及研制高铅玻璃成分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关键词 玻璃(琉璃)工艺 隋代 高铅成分 何稠 绿瓷 琉璃瓦
下载PDF
利用铜矿尾砂等工业废料研制琉璃瓦 被引量:1
15
作者 成岳 张小霞 +3 位作者 胡良锋 郑萍 廖勇 廖润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6-48,65,共4页
以铜矿尾砂为主要原料,辅以红泥、絮凝污泥,在1160℃-1175℃煅烧形成结构致密琉璃瓦。XRD分析结果表明试样的主晶相有石英、钙长石、莫来石等。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琉璃瓦坯体颗粒之间排列比较紧密,颗粒之间有少量的气泡,釉面平整光滑... 以铜矿尾砂为主要原料,辅以红泥、絮凝污泥,在1160℃-1175℃煅烧形成结构致密琉璃瓦。XRD分析结果表明试样的主晶相有石英、钙长石、莫来石等。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琉璃瓦坯体颗粒之间排列比较紧密,颗粒之间有少量的气泡,釉面平整光滑,釉和坯的中间层较为紧密。试样的吸水率、抗弯强度、热稳定性能和抗冻性等指标均能达到JC709-1998《烧结瓦》标准要求。这不仅消耗了铜矿尾砂等工业废料,缓解其对环境的污染,又降低了琉璃瓦生产成本,变废为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尾砂 絮凝污泥 琉璃瓦
下载PDF
釉面砖针孔产生原因及克服缺陷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永泰 《陶瓷》 CAS 2017年第4期26-28,共3页
主要论述了在生产釉面砖各工序中釉面砖针孔产生的原因及克服针孔缺陷的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只有加强质量管理,严格生产工艺控制,才能把釉面针孔缺陷减少到最低。
关键词 釉面砖 针孔 缺陷 粘度 氧化还原气氛
下载PDF
晶雕堆花装饰环保型高档陶瓷内墙砖的研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越清 范学运 刘欣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4-46,61,共4页
文中简要说明了晶雕堆花装饰环保型陶瓷内墙砖的特点及其研制开发的意义,介绍了无铅干粒釉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特征,详细阐述了晶雕堆花装饰的加工工艺过程。
关键词 晶雕堆花装饰 无铅干粒釉 陶瓷内墙砖
下载PDF
琉璃瓦用园子红釉的工艺条件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伟霞 包启富 郑婷 《陶瓷》 CAS 2010年第8期46-48,共3页
实验主要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工艺条件对琉璃瓦用园子红釉的影响。制备出了在1 170℃,保温30 min琉璃瓦用园子红釉。
关键词 琉璃瓦 园子红 工艺条件
下载PDF
河南明代藩王墓建筑琉璃成分分析及相关问题
19
作者 辛革 孙凯 崔天兴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120,共7页
明代分封于河南的藩府共有11个,通过采集部分藩王墓葬的琉璃瓦,经过分析测试可知,赵藩琉璃瓦可能产自磁州窑,郑藩琉璃瓦可能产自当阳峪窑,伊、崇、徽诸藩琉璃瓦则产自禹州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些窑口无论是烧造基础,还是与王陵之间的距离... 明代分封于河南的藩府共有11个,通过采集部分藩王墓葬的琉璃瓦,经过分析测试可知,赵藩琉璃瓦可能产自磁州窑,郑藩琉璃瓦可能产自当阳峪窑,伊、崇、徽诸藩琉璃瓦则产自禹州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些窑口无论是烧造基础,还是与王陵之间的距离及交通便利程度,都占有绝对优势。此外,研究表明河南诸藩使用的琉璃瓦是河南本土生产,至少和远在南京的皇室用器绝非一个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河南 藩王 琉璃瓦
原文传递
高仿真砂岩瓷质釉面砖工艺研究及应用
20
作者 张国涛 《佛山陶瓷》 2018年第6期18-21,35,共5页
以传统仿古砖生产工艺路线为基础,通过多种工艺组合研发质感更加真实,更立体的瓷质釉面砖,陶瓷砖的各项物理和化学性能都优于砂岩石材。
关键词 砂岩 瓷质釉面砖 工艺研究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