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流动网络演化中小世界效应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健宇 袭希 苏屹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81,共12页
针对知识流动网络演化中的小世界效应问题,分析了合作伙伴选择与知识流动的本质。通过界定主体属性和互动规则建立了智能体仿真模型,模拟了知识流动的网络形成与演化过程。结合网络演化的巨元组特征控制小世界效应参数的计算时刻,观测... 针对知识流动网络演化中的小世界效应问题,分析了合作伙伴选择与知识流动的本质。通过界定主体属性和互动规则建立了智能体仿真模型,模拟了知识流动的网络形成与演化过程。结合网络演化的巨元组特征控制小世界效应参数的计算时刻,观测知识流动网络演化过程中小世界效应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网络程度的深化,知识流动总量和小世界效应参数逐渐趋于稳定,网络中出现核心主体并产生了主体和知识的区域性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流动 小世界 巨元组 智能体仿真
原文传递
圈养大熊猫乳汁香气成分探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鲜义坤 李果 +3 位作者 李裕冬 王承东 熊铁一 张贵权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19年第12期1513-1524,共12页
为了探寻圈养大熊猫乳汁香气的物质组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4只圈养大熊猫母兽(6岁、9岁、12岁、14岁各1只)在仔兽10日龄、23日龄、56日龄时乳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质,通过不同型号的SPME头、不同的SPME温度和时长、不同的G... 为了探寻圈养大熊猫乳汁香气的物质组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4只圈养大熊猫母兽(6岁、9岁、12岁、14岁各1只)在仔兽10日龄、23日龄、56日龄时乳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质,通过不同型号的SPME头、不同的SPME温度和时长、不同的GC-MS联用仪、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不同的程序升温进行了6次测试,共计发现46种香气成分,可归类为醇9种、酚3种、醛12种、酮7种、羧酸7种、酯1种、内酯2种、杂环化合物4种、芳香烃1种,主要香气成分为:己醛、2-丁酮、苯酚、3-甲基丁醛、己酸、戊醛、2-戊酮、2-甲基-3-丁烯-2-醇、1-辛烯-3-醇、3-己烯-1-醇,醛类是圈养大熊猫乳汁香气的重要贡献物质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乳汁 挥发性有机成分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四川卧龙
下载PDF
补饲大熊猫幼仔奶粉的气味特点与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鲜义坤 王承东 +5 位作者 林俊帆 李果 李裕冬 孔凌 熊铁一 张贵权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0年第2期164-173,217,共11页
为了探寻大熊猫幼仔食物中的香气物质,用嗅感品评、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补饲大熊猫幼仔的两种奶粉(A和B)进行气味特点与香气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而言,奶粉A的气味特点是香气韵调较多,浓度较强,甜度明显,气味扩散... 为了探寻大熊猫幼仔食物中的香气物质,用嗅感品评、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补饲大熊猫幼仔的两种奶粉(A和B)进行气味特点与香气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而言,奶粉A的气味特点是香气韵调较多,浓度较强,甜度明显,气味扩散性较好;奶粉B的气味特点是腥气突出,气味持久性较好。在奶粉A中,共发现58种香气成分。在奶粉B中,共发现40种香气成分。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讨论了大熊猫幼仔喜欢的食物香气韵调与用HS-SPME-GC-MS法分析奶粉中VOCs的关键技术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幼仔 奶粉 气味 挥发性有机物质 香气成分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四川卧龙
下载PDF
π-Extended giant dimeric acceptor as a third component enables highly efficient ternary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efficiency over 19.2%
4
作者 Mengran Peng Haotian Wu +7 位作者 Liming Wu Jianhua Chen Ruijie Ma Qunping Fan Hua Tan Weiguo Zhu Hongxiang Li Junqiao Di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63-270,I0006,共9页
Ternary strategy with a suitable third component is a successful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of organic solar cells(OSCs).Very recently,Y-series based giant molecule acceptors or oligomerized acce... Ternary strategy with a suitable third component is a successful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of organic solar cells(OSCs).Very recently,Y-series based giant molecule acceptors or oligomerized acceptors have emerged as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achieving 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le binary OSCs,while application as third component for ternary OSCs is limited.Here a novelπ-extended giant dimeric acceptor,GDF,is developed based on central Y series core fusion and rigid BDT as linker,and th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state-of-the-art PM1:PC6 system to construct ternary OSCs.The GDF has a near planar backbone,resulting in increasedπ-conjugation,excellent crystallinity,and good electron transport capacity.When GDF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M1:PC6 system,it ensues in a cascade like the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s(LUMO)energy level alignment,a complementary absorption band with PM1 and PC6,higher and balanced hole and electron mobility,slightly smaller domain size,and a higher exciton dissociation probability for PM1:PC6:GDF(1:1.1:0.1)blend film.As a consequence,the PM1:PC6:GDF(1:1.1:0.1)ternary OSC achieves a champion PCE of 19.22%,with a significantly higher open-circuit voltage and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compared to 18.45%for the PM1:PC6(1:1.2)binary OSC.Our findings show that employing aπ-extended giant dimeric acceptor as a third component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of ternary O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ant dimeric acceptor Third component Ternary organic solar cells
下载PDF
巨型稻与超级稻秸秆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崔延春 王曼玲 +1 位作者 吴端钦 夏新界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285-2290,共6页
通过测定分析巨型稻(Oryza sativa)秸秆中营养成分含量,探讨两个巨型稻品种(巨丰5号和丰超6号)与超级稻Y两优1号的饲用价值。结果发现,1)巨型稻品种的单株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Y两优1号(P<0.05),分别是Y两优1号单株鲜重的2.74和2.15倍;... 通过测定分析巨型稻(Oryza sativa)秸秆中营养成分含量,探讨两个巨型稻品种(巨丰5号和丰超6号)与超级稻Y两优1号的饲用价值。结果发现,1)巨型稻品种的单株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Y两优1号(P<0.05),分别是Y两优1号单株鲜重的2.74和2.15倍;2)3个水稻秸秆中,以丰超6号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7.21%,比对照Y两优1号高约9.24%,但三者间的粗脂肪含量及总能值无显著差异(P>0.05);3)巨丰5号与丰超6号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比Y两优1号高20.70%和7.72%,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比Y两优1号高10.96%和18.49%;4)丰超6号的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巨丰5号与Y两优1号(P<0.05);5)Y两优1号的饲用价值及有机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两个巨型稻品种(P<0.05)。综上所述,巨型稻秸秆的饲用价值虽低于Y两优1号,但其生物量、粗蛋白、氨基酸含量均较高。因此,巨型稻秸秆应用于动物生产实践中的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稻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动物生产
下载PDF
大熊猫10种潜在食竹营养成分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蒋婵 李青青 +5 位作者 刘莉莉 周杰珑 陈粉粉 杨亚晋 张璇 郭爱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8-154,共7页
【目的】大熊猫作为"国宝"级的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过程中受到食竹资源的限制。对大熊猫分布区以外的潜在食竹的营养组成进行研究,与主食竹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筛选出大熊猫潜在的可食竹,为大熊猫的迁地保护和保护区竹种... 【目的】大熊猫作为"国宝"级的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过程中受到食竹资源的限制。对大熊猫分布区以外的潜在食竹的营养组成进行研究,与主食竹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筛选出大熊猫潜在的可食竹,为大熊猫的迁地保护和保护区竹种的引种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南林业大学竹园中箭竹属的云南箭竹(Fargesia yunnanensis)、元江箭竹(F. yuanjiangensis)、扫把竹(F. fractiflexa)和棉花竹(F. fungosa),簕竹属的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青皮竹(B. textilis)、孝顺竹(B. multiplex)和绵竹(B. intermedia),慈竹属的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牡竹属的大叶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等10种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竹叶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总能、总磷、钙、能量蛋白比等9个指标,探讨竹叶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季节性变化。【结果】竹叶营养含量中粗蛋白最高的为大叶慈竹(19. 54±2. 76)%,最低的为元江箭竹(11. 64±0. 70)%,10种竹叶粗蛋白季节性变化明显;粗脂肪以孝顺竹的最高(3. 59±0. 32)%,青皮竹的最低(1. 91±0. 76)%,粗脂肪季节性变化明显;粗纤维以棉花竹的最高(43. 29±4. 10)%,慈竹的最低(37. 58±2. 45)%,粗纤维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竹叶总能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能量蛋白比以元江箭竹的最高((162. 44±10. 17) k J/g),元江箭竹、棉花竹、孝顺竹、云南箭竹的能量蛋白比显著高于慈竹、大叶慈竹、佛肚竹和青皮竹的(P <0. 05); 10种竹叶中钙质量分数为(0. 85±0. 05)%^(0. 93±0. 07)%,钙季节变化不明显;总磷质量分数为(0. 15±0. 01)%^(0. 27±0. 03)%,粗灰分质量分数为(12. 06±4. 32)%^(16. 16±3. 80)%,总磷和粗灰分的季节性变化明显。【结论】通过与大熊猫主食竹营养成分比较,发现云南箭竹、元江箭竹、扫把竹、慈竹和孝顺竹等5种竹子从营养组成上符合大熊猫主食竹的需求,将在实际饲养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潜在食竹 竹叶 营养成分 季节变化
原文传递
圈养大熊猫选择5种竹叶采食的气味机理初探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楠 林俊帆 +5 位作者 刘张育 王慧 杨进 黄明亚 冯志新 鲜义坤 《特产研究》 2021年第2期17-31,共15页
为了探索圈养大熊猫选择竹叶采食的气味机理,用毛竹、牛儿竹、硬头黄竹、清甜竹及孝顺竹5种新鲜竹子饲喂大熊猫,观察记录大熊猫在同时提供多种食物的条件下自由选择竹叶的采食行为,随机多点采集的竹叶样品通过嗅感品评、电子鼻测试和HSS... 为了探索圈养大熊猫选择竹叶采食的气味机理,用毛竹、牛儿竹、硬头黄竹、清甜竹及孝顺竹5种新鲜竹子饲喂大熊猫,观察记录大熊猫在同时提供多种食物的条件下自由选择竹叶的采食行为,随机多点采集的竹叶样品通过嗅感品评、电子鼻测试和HSSPME-GC-MS分析以研究竹叶的气味特点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受试圈养大熊猫嗅闻5种供试竹叶后均有不同数量的采食,但采食毛竹叶存在个体差异,采食孝顺竹叶存在个体和季节性差异;这5种竹叶均有多种气味韵调,相同之处在于青香、叶香、草香、甜气、新鲜感和嫩气,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气味韵调的相对强度或带有木质气息等其他微弱的气味;电子鼻测试结果证明了这5种竹叶间气味韵调的差异性,可通过PCA和LDA分析有效地区分;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证实了这5种竹叶中多种气味形成的物质基础,醛类和醇类香气成分是这5种竹叶中香气及其强度的主要贡献物质类别;竹叶中突出的青香、轻微的甜气和新鲜感是诱导圈养大熊猫选择这5种竹叶采食的主要气味韵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竹叶 气味 香气成分 嗅感品评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择食机理
下载PDF
圈养大熊猫选择6种竹秆采食的气味机理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鲜义坤 王慧 +5 位作者 李松柏 林俊帆 杨进 杨楠 冯志新 包清彬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0年第12期1395-1403,共9页
为了探索圈养大熊猫选择竹秆采食的气味机理,用佛肚竹、毛竹、牛儿竹、硬头黄竹、清甜竹、孝顺竹6种竹子的新鲜竹秆饲喂大熊猫,进行自由选择采食试验,录像记录摄食过程,经摄食行为的回放分析和样品的嗅感品评、电子鼻测试和HSSPME-GC-M... 为了探索圈养大熊猫选择竹秆采食的气味机理,用佛肚竹、毛竹、牛儿竹、硬头黄竹、清甜竹、孝顺竹6种竹子的新鲜竹秆饲喂大熊猫,进行自由选择采食试验,录像记录摄食过程,经摄食行为的回放分析和样品的嗅感品评、电子鼻测试和HSSPME-GC-MS测定挥发性有机物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圈养大熊猫嗅闻6种竹秆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采食,6种竹秆的气味均由多种韵调组成,共同之处在于新鲜感、青香、甜气和木质气息,不同之处在于甜气和木质气息的强度或有草香等其他微弱的韵调;电子鼻测试结果支持了竹秆间的气味差异性,挥发性有机物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证实了这些竹秆中多种气味韵调形成的物质基础,竹秆中较明显的青香、甜气和新鲜感是诱导圈养大熊猫选择这6种竹秆采食的主要气味韵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竹秆 气味机理 香气成分 嗅感品评 电子鼻 HS-SPME-GC-MS
下载PDF
基于大熊猫择食机理的斑苦竹鲜叶和干叶气味及成分差异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鲜义坤 李果 +6 位作者 殷永玲 黄明亚 冯志新 杨楠 刘张育 杨进 张贵权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6-487,共12页
为了进一步探索大熊猫择食的气味机理,选择不同性别、年龄和繁殖生理阶段的7只圈养大熊猫作为供试动物,用来自同株斑苦竹的新鲜竹叶和经2d或3d室内自然阴干的竹叶饲喂同一只大熊猫,观察大熊猫摄食竹叶的整个行为过程,并对竹叶样品进行... 为了进一步探索大熊猫择食的气味机理,选择不同性别、年龄和繁殖生理阶段的7只圈养大熊猫作为供试动物,用来自同株斑苦竹的新鲜竹叶和经2d或3d室内自然阴干的竹叶饲喂同一只大熊猫,观察大熊猫摄食竹叶的整个行为过程,并对竹叶样品进行嗅感品评和相关仪器分析。结果表明:受试大熊猫在嗅闻后均喜欢取食鲜叶,几乎不取食干叶;鲜叶和干叶的气味强度、愉悦度、透发性、青香、甜气、木质气、新鲜感、嫩感和多汁感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与竹叶水分含量之间存在极强的或正或负的线性相关关系;鲜叶与干叶之间整体气味信息的差异性,可通过PCA和LDA分析进行有效区分;鲜叶与干叶之间在挥发性有机物和典型香气成分上存在类别、种数和相对含量的不同;斑苦竹叶变干的过程是多种气味韵调及成分此消彼长的过程;斑苦竹鲜叶中突出的青香、明显的新鲜感和轻微的甜气等是诱导大熊猫取食的主要气味韵调,而干叶的新鲜感大量散失,青香和甜气大幅减弱,木质气大幅上升,导致干叶缺失了诱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竹叶 气味 香气成分 嗅感品评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择食机理
下载PDF
大熊猫幼仔两种补饲奶粉中挥发性成分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鲜义坤 李果 +3 位作者 李裕冬 王承东 熊铁一 张贵权 《饲料博览》 2019年第10期5-10,共6页
为探寻大熊猫幼仔食物中的香气物质,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2种大熊猫幼仔补饲奶粉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奶粉A中测出的挥发性成分有46种,归类于醇4种、酚1种、醛4种、酮2种、酯2种、烷烃12种、烯烃6种、芳香烃14种、含硫化合... 为探寻大熊猫幼仔食物中的香气物质,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2种大熊猫幼仔补饲奶粉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奶粉A中测出的挥发性成分有46种,归类于醇4种、酚1种、醛4种、酮2种、酯2种、烷烃12种、烯烃6种、芳香烃14种、含硫化合物1种,相对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是己醛、1,2,3-三甲基苯、1-戊醇、2-乙基-1-己醇、1,2-二甲基苯;奶粉B中测出的挥发性成分只有6种,归类于醇1种、醛2种、酮1种、杂环化合物1种、含硫化合物1种,相对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是己醛、二甲基二硫醚、2-庚酮、1-戊醇。可见奶粉A比奶粉B的挥发性成分多40种,己醛可能对2种奶粉的香气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幼仔 奶粉 挥发性成分 香气成分 补饲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下载PDF
圈养大熊猫所食2种竹笋的气味特点和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楠 林俊帆 +5 位作者 邓虹 杨进 王慧 赵仁仟 冯志新 鲜义坤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0-857,共8页
为探索大熊猫选择竹类食物采食的气味机理,选用新鲜的3种可食竹秆、2-3种可食竹叶、1种供试竹笋饲喂大熊猫,观察记录大熊猫在同时提供多种竹类食物的条件下自由选择采食行为过程,随机采集的竹笋样品通过嗅感品评、电子鼻测试、HS-SPME-G... 为探索大熊猫选择竹类食物采食的气味机理,选用新鲜的3种可食竹秆、2-3种可食竹叶、1种供试竹笋饲喂大熊猫,观察记录大熊猫在同时提供多种竹类食物的条件下自由选择采食行为过程,随机采集的竹笋样品通过嗅感品评、电子鼻测试、HS-SPME-GC-MS联用法测定,以研究竹笋的气味特点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受试大熊猫在嗅闻雷竹笋或斑竹笋之后均优先于其他竹类食物选择竹笋采食,这2种供试竹笋的气味均有多种韵调,相同之处在于青香、新鲜感、嫩感、水润多汁感、甜气、果香、木质气息、草叶香和壤香,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气味韵调的相对强度大小或有花香气息、油脂气息、药味等其他细微的韵调;电子鼻测试结果证明了这2种竹笋间气味韵调的差异性;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证实了这2种竹笋中多种气味形成的物质基础,醛类和醇类香气成分是这2种竹笋中香气韵调及其强度的主要贡献物质类别。竹笋中明显的青香、新鲜感、嫩感、水润多汁感、轻微的甜气和果香等可能是诱导圈养大熊猫优先选择雷竹笋或斑竹笋采食的主要气味韵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竹笋 气味 VOCs 香气成分 电子鼻 HS-SPME-GC-MS
下载PDF
产品标准网络的建立和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雷 袁梦 +2 位作者 贾佳 狄矢聪 石念 《标准科学》 2020年第5期65-69,共5页
随着社会发展趋于多元化,创意性、高品质和个性化的服务越来越多走进生活,日化用品行业作为发展较为成熟的制造业之一,质量和标准化工作转型升级成为大环境下的迫切要求。本文思考标准、产品、企业和行业间的相互作用,建立系统,借助网... 随着社会发展趋于多元化,创意性、高品质和个性化的服务越来越多走进生活,日化用品行业作为发展较为成熟的制造业之一,质量和标准化工作转型升级成为大环境下的迫切要求。本文思考标准、产品、企业和行业间的相互作用,建立系统,借助网络科学理论,构建网络模型,利用K-核和连通性对网络进行优化,计算全局拓扑结构相关指标实现对优化过程的全程监控,为打造信息化标准和标准的智能型个性化服务模式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 标准 复杂网络 K-核 最大连通子图 日化用品行业
下载PDF
具有弱依赖组的复杂网络上的级联失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倩倩 刘润然 贾春晓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3-76,共14页
复杂系统的功能通过节点之间的连接而维持,部分节点的失效会对系统的连通性造成破坏而影响整体的功能.除此之外,部分节点还会通过隐含依赖性而形成“依赖组”,其中一个节点的失效会对依赖组中其余节点造成损害.本文研究了“依赖组”的... 复杂系统的功能通过节点之间的连接而维持,部分节点的失效会对系统的连通性造成破坏而影响整体的功能.除此之外,部分节点还会通过隐含依赖性而形成“依赖组”,其中一个节点的失效会对依赖组中其余节点造成损害.本文研究了“依赖组”的平均规模,规模分布和节点之间的依赖强度对网络级联失效和鲁棒性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发现,网络的级联失效在尺度层次上可以分为“组内级联”和“组间级联”两个过程.在组内级联过程中,一个节点的失效会通过节点之间的依赖性对组内其他节点造成破坏,从而诱发更多节点的失效,进而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在组间级联过程中,失效节点会引起网络发生破碎而导致组外节点脱离网络巨分支而失效,这就引起了失效节点的跨依赖组传播.在这两种失效过程的共同作用下,网络在级联失效过程中会表现出连续和不连续的两种渗流相变现象,这两种相变现象的发生与节点间的依赖强度、网络度分布以及依赖组规模分布有关.这意味着通过控制依赖组的特征,如依赖组中节点之间的依赖强度或依赖组规模分布,可以避免系统突然崩溃进而提高网络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组 弱依赖 级联失效 巨分支 鲁棒性
下载PDF
Multi-Axis Projection Based Giant Component Formation in Random Unit-Disk Graphs
14
作者 Pengfei Hu Kai Xing +3 位作者 Liusheng Huang Yang Wang Dapeng Wang Pei Li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553-558,共6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axis projection (MAP) based giant component formation strategy via the Maximal Independent Set (MIS) in a random unit-disk graph. We focus on the problem of virtual backbone constructio... 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axis projection (MAP) based giant component formation strategy via the Maximal Independent Set (MIS) in a random unit-disk graph. We focus on the problem of virtual backbone construction in wireless ad hoc and sensor networks, where the coverage areas of the nodes are disks with identical radii. In the simulation, we show that the MAP-based giant component has the ability to connect most nodes and serves as a backbone in the network. The algorithm is localized and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fficiently constructing a virtual backbone for ad hoc and sensor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 and sensor networks maximal independent set giant component
原文传递
区域创新网络演化趋势仿真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立岩 《生产力研究》 2015年第7期44-46,97,共4页
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演变趋势的Giant Component仿真预测模型,利用Net Logo软件对区域创新网络演化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在演化前三个阶段,核心企业主动寻找并确定伙伴,达到一定规模后,结网能力明显增强,之后企业对伙伴进行整合,加... 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演变趋势的Giant Component仿真预测模型,利用Net Logo软件对区域创新网络演化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在演化前三个阶段,核心企业主动寻找并确定伙伴,达到一定规模后,结网能力明显增强,之后企业对伙伴进行整合,加入创新网络的网络主体数的比例图像呈"S"形;网络成熟阶段,企业创新网络趋于稳定。最后,通过以往文献的分析验证模拟仿真预测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 演化 仿真 预测 giant component
下载PDF
演化网络模型中的巨分支相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彦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92-395,共4页
提出了一个演化无标度网络模型,研究了网络中出现巨连通分支的相变.在模型中每步加入一个新节点,其带的边数服从泊松分布,这些边按照择优连接机制与网络中的旧节点进行连接.通过求解网络中连通分支演化满足的率方程,得到了网络中出现巨... 提出了一个演化无标度网络模型,研究了网络中出现巨连通分支的相变.在模型中每步加入一个新节点,其带的边数服从泊松分布,这些边按照择优连接机制与网络中的旧节点进行连接.通过求解网络中连通分支演化满足的率方程,得到了网络中出现巨分支的条件,给出了模型的完整相变图.相变点表达式说明择优连接机制有助于巨分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网络 无标度网络 巨分支 相变
下载PDF
基于渗流模型的影响力最大化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花勇 陈伯伦 +2 位作者 朱国畅 袁燕 金鹰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62-1270,共9页
多数社交网络影响力最大化算法的研究只关注于所选种子节点集合的影响力是否最优,忽略网络自身传播影响力的固有能力。本文对网络进行渗流模拟,计算渗流后网络的主连通分量随着传播概率改变的趋势,并且求得主连通分量大小增加开始变快... 多数社交网络影响力最大化算法的研究只关注于所选种子节点集合的影响力是否最优,忽略网络自身传播影响力的固有能力。本文对网络进行渗流模拟,计算渗流后网络的主连通分量随着传播概率改变的趋势,并且求得主连通分量大小增加开始变快的相变点,从而计算网络自身传播影响力的固有能力。通过相变值与种子节点集合大小的换算,求得当前网络最佳的种子节点集合大小。将种子节点集合大小限制在最佳大小范围内即可获得最佳的影响力。在kareteclub、football、highschool和socdolphins社交网络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影响力最大化 种子节点集合 渗流 传播概率 主连通分量 相变点 相变值
下载PDF
肉毒素A介导的化学性组织结构分离在腹壁巨大计划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平 吴浩 +5 位作者 黄永刚 叶静 高国栋 张方捷 孙建良 谢平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4-1136,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因“腹部手术后出现腹部包块2年”于2017年8月25日收治入院。患者于2015年6月3日因重症胰腺炎入住我院,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而行腹腔开放治疗,治疗期间出现肠瘘、腹腔内脓肿、出血,经多次手术后缓解,形成... 1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因“腹部手术后出现腹部包块2年”于2017年8月25日收治入院。患者于2015年6月3日因重症胰腺炎入住我院,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而行腹腔开放治疗,治疗期间出现肠瘘、腹腔内脓肿、出血,经多次手术后缓解,形成计划性切口疝并进行性增大。半年前因胰尾部脓肿穿刺引流后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切口疝 巨大 疝修补术 补片修补术 A型肉毒素 弛缓性麻痹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化学性
原文传递
科研合作网络小世界结构与科研绩效关系研究——以“合作演化”研究领域为例
19
作者 刘鹏 刘惠宇 薛云霞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第1期30-33,共4页
文章以"合作演化"研究领域为例,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的文献数据构建3年动态时间窗下的合作网络,采用复杂网络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网络小世界特征与科研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作网络的最大连通子图是一... 文章以"合作演化"研究领域为例,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的文献数据构建3年动态时间窗下的合作网络,采用复杂网络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网络小世界特征与科研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作网络的最大连通子图是一个多社区的小世界网络,这一结构特征与基于文章数量的科研绩效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而利用被引次数衡量的文章质量随小世界特征的增强表现出类似钟形曲线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合作网络 最大连通子图 小世界结构 科研绩效
下载PDF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generative model of non-giant connected components in social networks
20
作者 Jianwei NIU Lei W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229-234,共6页
Most previous studie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the analyses of one entire network(graph) or the giant connected components of network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disconnected components(non-giant connected compo... Most previous studie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the analyses of one entire network(graph) or the giant connected components of network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disconnected components(non-giant connected component) of some real social networks, and report some interesting discoveries about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disconnected components. We study three diverse, real networks and compute the significance profile of each component. We discover some similarities in the local structure between the giant connected component and disconnected components in diverse social networks. Then we discuss how to detect network attacks based on the local structure properties of networks. Furthermore, we propose an empirical generative model called i Friends to generate networks that follow our observed patter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onnected components giant connected component structural properties significance profile generative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