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网络关系对风险投资行为的影响及经济后果研究——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刘芬 周泽将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124,共15页
本文基于地理学视角实证检验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上联合投资网络对风险投资行为的影响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风投机构拥有的良好网络关系不仅有助于拓展其投资的地域范围,而且对远程风险投资的退出绩效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具体来讲,风投机... 本文基于地理学视角实证检验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上联合投资网络对风险投资行为的影响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风投机构拥有的良好网络关系不仅有助于拓展其投资的地域范围,而且对远程风险投资的退出绩效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具体来讲,风投机构越是处在网络的中心位置,其投资的地域范围越广,远距离投资成功退出的可能性越大,从投资到成功退出所需的时间越短。进一步研究显示,网络关系的正向影响是"项目选择功能"和"价值增加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联合投资网络类似,本次投资是否采取联合投资策略也会影响风投机构的投资行为和绩效。综合本文研究结果,VC机构可通过加强与同行之间的关系联结、改善在联合投资网络中的位置来降低对地域的敏感程度,增强向外部省份或更远地区拓展自身投资范围的"软实力",从而有效缓解风险投资过于集中、地区竞争压力过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风险投资 地域范围 退出绩效 作用机理
原文传递
近断层地震动记录中速度大脉冲及其影响范围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恩 周锡元 +1 位作者 彭凌云 赵作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3-249,共7页
通过对不同断层距的台湾集集地震(1999年)和美国北岭地震(1994年)中强震加速度记录的统计分析和参数拟合,发现速度脉冲出现的频度随断层距的增大而减少的规律比较明显.当断层距大于40 km时,出现速度脉冲的频度很小,速度脉冲的影响通常... 通过对不同断层距的台湾集集地震(1999年)和美国北岭地震(1994年)中强震加速度记录的统计分析和参数拟合,发现速度脉冲出现的频度随断层距的增大而减少的规律比较明显.当断层距大于40 km时,出现速度脉冲的频度很小,速度脉冲的影响通常可以忽略不计.脉冲峰值随断层距增大而衰减的规律也很明显,无论是集集地震还是北岭地震,峰值速度(vg)和速度脉冲的峰值(vp)随距离的衰减总体都是较快的,N-S方向的衰减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衰减 断裂带 速度脉冲 断层距 地域性
下载PDF
大禹治水地域范围新论——以出土文献和考古发现为参照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磊 《古代文明》 CSSCI 2015年第1期41-47,113,共7页
出土文献和考古发现为研究大禹治水范围提供了新的材料。尧舜禹时期洪水在多地不同程度地发生,但主要发生地应是河济之间,即古兖州地区,位于华夏、东夷两大部落相邻地带,这主要由于该地区的社会条件,即人口数量、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 出土文献和考古发现为研究大禹治水范围提供了新的材料。尧舜禹时期洪水在多地不同程度地发生,但主要发生地应是河济之间,即古兖州地区,位于华夏、东夷两大部落相邻地带,这主要由于该地区的社会条件,即人口数量、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及治水工具等所决定。大禹治水涉及的范围更广些,北到冀州部分地区,东到大海包括青、徐等州,东南及扬州,南达荆州北部,西到豫州、雍州部分地区,但主要治理对象是黄河下游河道,还包括附近的河流、湖泊和沼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治水 华夏、东夷 地域范围
下载PDF
秦汉时期的“中国观”
4
作者 刘洁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共8页
“中国”一词在秦汉时期最普遍的用法是与“四夷”并称。以地理范围而论,“中国”或指“京师”,或指“十二州”,但主要指“中原”或者“北方”。语境的差异导致了“中国”含义的不确定性,但“中国”本质上是一种“优越性”,即当以“中... “中国”一词在秦汉时期最普遍的用法是与“四夷”并称。以地理范围而论,“中国”或指“京师”,或指“十二州”,但主要指“中原”或者“北方”。语境的差异导致了“中国”含义的不确定性,但“中国”本质上是一种“优越性”,即当以“中国”自居时,必然会产生“差序”。至汉代,“汉”作为“领有天下之号”的王朝之名,其统治的合法性不仅囊括了整个华夷,而且在超越了“汉国”的同时,也高居于“中国”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四夷 地理范围 王朝 汉国
下载PDF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谭瑶 《东南亚纵横》 2016年第3期81-86,共6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以来,便成为学术界讨论与研究的重大主题。它不仅可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而且对于推进国际区域间经济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有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以来,便成为学术界讨论与研究的重大主题。它不仅可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而且对于推进国际区域间经济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有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内涵、战略意义、所涉地区范围及其建设途径、挑战和建议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已有文献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方面的情况,寻找可能的研究方向,以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意义 地域范围 挑战与建议
下载PDF
防空识别区国家实践:地理范围、识别对象以及识别程序 被引量:4
6
作者 苏金远 《国际法学刊》 2020年第3期76-96,158,共22页
本文旨在从地理范围、识别对象、识别程序三个方面对全球范围内的防空识别区国家实践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尽管有一些防空识别区完全在划设国的领空内,多数则超出领空范围,并覆盖划设国的专属经济区甚至公海的上空空域。大多超出领空的... 本文旨在从地理范围、识别对象、识别程序三个方面对全球范围内的防空识别区国家实践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尽管有一些防空识别区完全在划设国的领空内,多数则超出领空范围,并覆盖划设国的专属经济区甚至公海的上空空域。大多超出领空的防空识别区未明确将无意进入领空的"穿越航空器"排除于识别对象范围之外。其中,穿越军用航空器通常拒绝通过提交飞行计划、报告飞行方位等程序主动识别身份,但它们仍可能通过雷达发现跟踪、无线电通信、抵近目视查证等程序被动识别。事实上,即便是极少数在规则中未将"穿越航空器"列为识别对象的国家,也在实践中对穿越军用航空器进行被动识别。就穿越民用航空器而言,由于多数防空识别区在划设国管理的飞行情报区内,对它们的识别可以通过民用航空交通管理"悄然"进行。在与他国管理的飞行情报区重叠的防空识别区里,大多穿越民用航空器选择遵守主动识别程序,这很可能是因为这些程序带来的额外负担甚微。未遵守主动识别程序的穿越民用航空器可通过雷达发现跟踪、无线电通信等措施识别,一般情况下无需进行抵近目视查证,其安全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识别区 飞行情报区 地理范围 识别对象 识别程序
原文传递
论“南极条约地区”的地域范围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慧 张欣波 《国际法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3-19,共17页
明确"南极条约地区"的地域范围是适用南极条约体系和中国进行南极立法面临的基础性问题。经考察,"南极洲""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和"南极条约地区"的三者表述应为同一概念。基于南极条约体系的... 明确"南极条约地区"的地域范围是适用南极条约体系和中国进行南极立法面临的基础性问题。经考察,"南极洲""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和"南极条约地区"的三者表述应为同一概念。基于南极条约体系的各项条约和《南极条约》原始缔约国的相关立法实践,"南极条约地区"在不同时期所指代的具体范围,已从最初只包含南纬60度以南的大陆、岛屿、冰架和所谓"领海",扩展为当前包含南纬60度以南的整个地区。鉴此,中国可考虑将"南极条约地区"视为南纬60度以南、包括海域在内的整个地区,但应在立法和政策实践中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条约》 南极条约体系 国别南极立法 南极条约地区 地域范围 南极海域
原文传递
从“雪的住所”到“拉链缝合区域”:喜马拉雅地理概念、区域范围与人文特点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秧 徐君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5-91,共7页
"喜马拉雅"是最老的地理学概念之一,源于梵文,意为"雪的住所",历史上曾不断被周围人们神圣化和神秘化;随着其地质学及人类学意义的逐渐被认知,其跨族群、跨国界的特点被描述为"拉链缝合区域",并以不同的... "喜马拉雅"是最老的地理学概念之一,源于梵文,意为"雪的住所",历史上曾不断被周围人们神圣化和神秘化;随着其地质学及人类学意义的逐渐被认知,其跨族群、跨国界的特点被描述为"拉链缝合区域",并以不同的标准被分为不同的地理单元和文化区。本文从历史角度梳理了喜马拉雅及其相关概念的源起,界定和呈现了喜马拉雅区域的地理范围和跨族群及国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区域 地理概念 区域范围 人文特点
下载PDF
测绘技术在地下水污染地理范围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利用由GPS、GIS和相关传感器构成的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科学分布式布局等方式精准设置测量监测点坐标,对研究地区的地下水污染地理数据进行大范围和连续化地采集,将各采集模块获取的数据通过GPRS或者4G网络传输至数据汇聚模块,数据汇聚模... 利用由GPS、GIS和相关传感器构成的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科学分布式布局等方式精准设置测量监测点坐标,对研究地区的地下水污染地理数据进行大范围和连续化地采集,将各采集模块获取的数据通过GPRS或者4G网络传输至数据汇聚模块,数据汇聚模块将所得的监测数据和采集节点坐标定位数据等打包处理之后,利用GPRS或者4G网络发送到监测中心,实现地下水污染地理范围测量与事故预警。搭建实验平台实现所建系统,经验证,该系统可高效实现地下水污染地理范围监测模拟可视化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技术 水污染 地理范围 测量 4G网络 数据 污染预警
下载PDF
秦汉以来“齐地”区域地理范围考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庆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明确界定"齐地"区域的地理范围,是开展相关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必要前提。"齐地"作为一个地理概念,秦汉以来内涵多有变化,历代文献中对"齐地"范围的描述大多语焉不详,必须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齐地&qu... 明确界定"齐地"区域的地理范围,是开展相关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必要前提。"齐地"作为一个地理概念,秦汉以来内涵多有变化,历代文献中对"齐地"范围的描述大多语焉不详,必须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齐地"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疆域曾经涵盖的地理范围,其基本部分就是齐国以临淄为中心扩展时遇到山川阻隔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西汉时,"齐地"区域的地理范围为,东到即墨、琅琊一带的黄海沿岸,西到黄河河道,南到泰沂山系,北到千乘郡的渤海沿岸;东汉以后,黄河改道使"齐地"区域的地理范围更加完整,西、北到黄河,东到大海,南到泰沂山系,四周自然地理坐标的长期稳定使人们对"齐地"这一地理概念形成了持久不变的认识,"齐地"从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等多个层面皆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以来 "齐地"区域 地理范围
下载PDF
国际法委员会危害人类罪条款草案中防止义务的地域范围
11
作者 宋天英 《国际法研究》 2016年第3期89-101,共13页
2014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将"危害人类罪"专题列入其工作方案,该专题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可作为拟订一项防止及惩治危害人类罪公约基础的条款草案。2015年,委员会暂时通过了四条条款草案。这四条草案规定了整套条款草案的范围,... 2014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将"危害人类罪"专题列入其工作方案,该专题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可作为拟订一项防止及惩治危害人类罪公约基础的条款草案。2015年,委员会暂时通过了四条条款草案。这四条草案规定了整套条款草案的范围,国家防止与惩治危害人类罪的一般义务,以及防止危害人类罪的具体义务,还给出了该罪的定义。草案中相关义务的内容和措辞借鉴了一些现有公约的文本,尤其是1948年的《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和1984年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本文将探讨条款草案规定的防止义务的地域范围,尤其是,将具体的防止义务限于缔约国管辖或控制的领土是否影响到没有地域限制的一般义务,或者与一般义务的规定相矛盾。本文将结合这四条草案的制定历史及国际法院在"《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适用案"的判决中对防止灭绝种族罪义务的分析等,讨论条约制定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委员会 危害人类罪专门公约 防止义务 地域范围
原文传递
简述丝绸之路地域范围的变迁及其与新乡的联系
12
作者 苏东鹏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98-100,共3页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而在长达两千年的丝绸之路发展史中,在不同历史时期,其重心和地域范围,却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河南新乡在丝绸之路发展史上曾经扮演了重要角色,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地域范围 新乡
下载PDF
从自然地理学辨《山海经》的地域范围
13
作者 张箭 《大自然探索》 1996年第3期125-127,共3页
本文针对把《山海经》说成是世界地理书的一篇代表作,剖析了它在自然地理学方面的错误,批驳了这种观点。此观点错误在于:(1)方位上南辕北辙,乾坤颠倒。(2)时间上做时光倒流、时空隧道之类的科学幻想。(3)把传说中的大西洲... 本文针对把《山海经》说成是世界地理书的一篇代表作,剖析了它在自然地理学方面的错误,批驳了这种观点。此观点错误在于:(1)方位上南辕北辙,乾坤颠倒。(2)时间上做时光倒流、时空隧道之类的科学幻想。(3)把传说中的大西洲、太平洲当作真实。(4)随意篡改各地区、各时代的气候冷暖。(5)无限拔高中国古代的地理学成就。本文认为,《山海经》的地理范围基本上在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地理范围 自然地理学
下载PDF
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地域范围之司法认定——以无线星球诉华为案为例
14
作者 郑悦迪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2-68,共7页
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法院超出本国法域认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地域范围是全球性的。英国高等法院审理的无线星球诉华为案是此类判决的典型代表之一。综合该案及其他类似案件的裁判结论可知,司法机关确实无法协调、引导争议双方就许可的... 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法院超出本国法域认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地域范围是全球性的。英国高等法院审理的无线星球诉华为案是此类判决的典型代表之一。综合该案及其他类似案件的裁判结论可知,司法机关确实无法协调、引导争议双方就许可的地域范围达成一致时,需要考量双方的经营范围、谈判过程、专利劫持与反向劫持情况、效率原则和商业惯例等因素作出判决。标准必要专利权利人所主张的全球性专利组合许可可能构成搭售或捆绑销售,应当允许实施人在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使用纠纷中提出竞争法抗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必要专利 许可 地域范围 司法认定 全球性
下载PDF
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资源禀赋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吴剑峰 杨震宁 邱永辉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87-1495,共9页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将组织边界跨越与地域边界跨越相结合,探讨企业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资源禀赋与技术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与技术创新绩...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将组织边界跨越与地域边界跨越相结合,探讨企业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资源禀赋与技术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的资金资源和技术资源会正向调节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研发合作 地域广度 资源禀赋 技术创新绩效
下载PDF
地理范围、注意力分配与社会企业使命偏离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志阳 庄欣荷 李斌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90,共18页
使命偏离是社会企业成长过程中普遍且重要的管理命题之一,现有研究忽视了地理范围这一关键属性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注意力基础观,利用 2017年中国社会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企业所服务的地理范围对其使命偏离的影响,深入剖析了... 使命偏离是社会企业成长过程中普遍且重要的管理命题之一,现有研究忽视了地理范围这一关键属性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注意力基础观,利用 2017年中国社会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企业所服务的地理范围对其使命偏离的影响,深入剖析了社会企业成长过程“地理范围组织注意力分配使命偏离”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地理范围较大的社会企业更可能发生使命偏离;地理范围通过影响组织对商业目标的注意力分配,进而影响使命偏离;社会创业者的财务动机和社会企业所处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分别加强和减弱了地理范围与组织对商业目标注意力之间的正向关系。本文构建的社会企业使命偏离理论框架,不仅丰富了现有社会企业成长的研究,也拓展了注意力基础观在社会创业领域的适用情境,将为社会企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社会创业 地理范围 使命偏离 注意力基础观
原文传递
“不危害或阻碍义务”适用的地理范围及其对中日大陆架争端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世杰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42,共12页
虽然《公约》未规定"不危害或阻碍义务"适用的地理范围,但国际司法实践和多数学者支持该义务适用于"争议区域"。尽管英国国际法和比较法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主张该义务适用于"未划界区域",但论证缺乏说服力... 虽然《公约》未规定"不危害或阻碍义务"适用的地理范围,但国际司法实践和多数学者支持该义务适用于"争议区域"。尽管英国国际法和比较法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主张该义务适用于"未划界区域",但论证缺乏说服力。由于当事国主张的海域不能够超过其所依据的海洋权利的界限,因此"争议区域"不得超过"权利重叠区"的范围。在当事国依据不同海洋权利主张海域时,还需分析海洋权利之间是否存在效力等级。在中日大陆架争端中,自然延伸标准与距离标准之间不存在效力等级,两国所主张的大陆架边界之间的区域就是适用"不危害或阻碍义务"的"争议区域"。而在"中间线"中方一侧海域不属于争议区域,不适用"不危害或阻碍义务",故日本无权干扰中国的油气开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危害或阻碍义务 地理范围 中日大陆架争端
下载PDF
基于语义的文本地理范围提取方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毅 王星光 +1 位作者 陈敏 刘瑜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70,共6页
为了能够处理网页文档中的地理信息,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自动提取文本地理位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一个三阶段的地理语义处理过程,实现了文本的多尺度地理标注。首先,在地理知识库的支持下,识别文本中的地名;其次,基于地理的和非地理... 为了能够处理网页文档中的地理信息,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自动提取文本地理位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一个三阶段的地理语义处理过程,实现了文本的多尺度地理标注。首先,在地理知识库的支持下,识别文本中的地名;其次,基于地理的和非地理的语义消除地名歧义并且应用证据理论合成排歧证据;最后,基于相关认知理论构建文本的地理参照树,再根据实体间的语义关系计算得到焦点地理实体,从而确定文本的地理位置。以上算法在地理信息检索原型系统GeoSeracher中得到实现,评估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检索(GIR) 文本地理范围 证据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