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管穿孔气举排水采气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易劲 顾友义 +1 位作者 潘云兵 李秋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3-105,共3页
龙岗礁滩气藏为高温、超深、中高含硫气藏,试采期间气井普遍产水,受水侵影响气井产量降低,井筒携液能力变差,甚至因积液严重而关井,影响气井正常生产,现有排水采气工艺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根据气藏气井超深、中高含硫、产液量大、管... 龙岗礁滩气藏为高温、超深、中高含硫气藏,试采期间气井普遍产水,受水侵影响气井产量降低,井筒携液能力变差,甚至因积液严重而关井,影响气井正常生产,现有排水采气工艺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根据气藏气井超深、中高含硫、产液量大、管柱有封隔器以及消泡难等特点,提出采用油管穿孔配合压缩机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并制定了工艺施工步骤。该工艺不需要改动生产管柱,无需井下气举工具,有效地解决了设备抗硫、耐高温等问题,为气藏排水采气的优先选择工艺。在龙岗001-18井进行了首次试验,通过优化注气压力、生产制度等工艺参数,实现了超深、高温、中高含硫气井排水采气,气井成功复产,降低了系统内其他生产井的水侵风险,可为同类气藏超深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油管穿孔 气举 排水采气 水侵
下载PDF
外环流反应器中气含率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宝璋 许晓增 +1 位作者 姜信真 杨文选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3-59,共7页
本文研究了外环流反应器中气含率的轴向分布,不同环路阻力下气含率与气速、液速之间的关系,以及降液管中的气泡夹带。用流动模型对三种结构下的气含率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了有意义的结果。
关键词 外环流反应器 气含率 轴向分布
下载PDF
吐哈油田气举采油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伊向艺 卢渊 马红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0-732,共3页
气举是人为地将高压气体从地面注入到油井中,依靠气体的能量将井中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人工举升方法,如气举完井工艺优化设计技术、气举完井管柱配套技术、气举阀投捞技术、气举井测试及工况诊断技术、气举系统优化技术。在实践中,针对吐... 气举是人为地将高压气体从地面注入到油井中,依靠气体的能量将井中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人工举升方法,如气举完井工艺优化设计技术、气举完井管柱配套技术、气举阀投捞技术、气举井测试及工况诊断技术、气举系统优化技术。在实践中,针对吐哈两个油田(鄯善油田、丘陵油田)的应用实际,从采油方式、油管尺寸、井口回压、气举阀工作参数、完井管柱、气举阀投捞技术、气举测试等具体问题解决中,对气举采油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了适合吐哈油田的气举采油配套技术和配套工具系列,从而部分解决吐哈油田气举采油中适应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油田 气举采油 气举采油配套技术 适应性分析
下载PDF
滩海人工岛大斜度井整体气举采油技术 被引量:8
4
作者 于洋洋 欧开红 +4 位作者 高翔 詹婷婷 黄晓蒙 黄梅 田晶蒙 《油气井测试》 2013年第2期72-74,78,共3页
冀东南堡油田1-3人工岛国内第一个在浅海人工岛实施整体气举采油的平台。该岛是南堡油田1-5区的三个开发平台之一,地面上处于水深3~7 m的滩海区,将建成国内最大的气举采油平台。岛上气源充足,油井造斜点浅,井斜角大,井眼轨迹复杂,油井... 冀东南堡油田1-3人工岛国内第一个在浅海人工岛实施整体气举采油的平台。该岛是南堡油田1-5区的三个开发平台之一,地面上处于水深3~7 m的滩海区,将建成国内最大的气举采油平台。岛上气源充足,油井造斜点浅,井斜角大,井眼轨迹复杂,油井分布集中(井组内井距为4 m)。同时。该区气油比高、含水低,气举是最适合的举升方式。岛上气举管柱全部采用半闭式气举管柱,连续气举的采油方式。从已实施的44口井来看,人工岛实施气举采油可以有效降低运行成本且管理方便,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举 人工岛 浅海 管柱
下载PDF
气举井效率与控制图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三威 李颖川 +2 位作者 王海 李小奇 刘永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47,共3页
按抽油机井效率的基本定义 ,气举井简化效率定义为有效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结合气举井特点 ,建立了考虑井口剩余能量与地层产出混合物能量的气举井效率数学模型 ,包括注气与举升两部分。举升系统的有效功率考虑井口举升混合物所具有的... 按抽油机井效率的基本定义 ,气举井简化效率定义为有效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结合气举井特点 ,建立了考虑井口剩余能量与地层产出混合物能量的气举井效率数学模型 ,包括注气与举升两部分。举升系统的有效功率考虑井口举升混合物所具有的剩余能量与位能增量 ,其能耗损失包括综合滑脱损失与摩阻能耗损失。结合气举井的经济效益分析 ,建立了气举井效率控制图 ,为气举系统科学化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也是进行实施提高气举系统效率措施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举井 有效功率 输入功率 地层 井口剩余能量 滑脱损失 摩阻能耗损失 气举采油法
下载PDF
环空注气气举反循环钻井工艺及关键参数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黔 张小林 +2 位作者 李郑涛 李娟 代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3,共9页
利用气举反循环钻井技术解决长宁页岩气表层钻井漏失问题,需要解决常规气举反循环钻井技术井口敞开、井底压力控制不精确等问题。为此,在常规气举反循环钻井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环空注气气举反循环钻井新工艺,新工艺加装旋转防喷器... 利用气举反循环钻井技术解决长宁页岩气表层钻井漏失问题,需要解决常规气举反循环钻井技术井口敞开、井底压力控制不精确等问题。为此,在常规气举反循环钻井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环空注气气举反循环钻井新工艺,新工艺加装旋转防喷器、钻杆旋塞等工具,具备井控能力。通过调节注气量、钻井液排量等关键施工参数,控制井底压力,减少钻井漏失。在多相流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与新工艺匹配的环空注气气举反循环井底压力计算模型,分析了关键施工参数对井底压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关键参数设计方法,在安全窗口范围内优选关键施工参数,保证安全钻井。结果表明:井底压力随注气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存在临界注气量;井底压力随井深增大而增大;井底压力随钻井液排量增大而增大。在长宁某井表层进行了现场试验,与同井段井漏地层相比,较常规钻井工艺技术井漏减少83.6%。研究成果为解决四川长宁页岩气表层井漏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举 反循环 井漏 多相流 井控
下载PDF
GPIG气举排水采气优化设计软件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寒冰 曹世昌 蒲蓉蓉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3期52-54,61,共4页
为促进气举工艺的深入推广应用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采气工艺研究所研制了具有经济评价功能的气举工艺优化设计软件 ,以尽可能减少无功作业 ,提高气举效率。文中论述了气举排水采气优化设计软件 (以下简称“软件”)的结构、功能和现场推... 为促进气举工艺的深入推广应用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采气工艺研究所研制了具有经济评价功能的气举工艺优化设计软件 ,以尽可能减少无功作业 ,提高气举效率。文中论述了气举排水采气优化设计软件 (以下简称“软件”)的结构、功能和现场推广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IG 气举工艺 排水采气 优化设计 软件 研制 应用
下载PDF
气举法控制深水混合立管严重段塞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金金 李晓平 +4 位作者 邓道明 彭明 冯玮 李清平 于达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83,共4页
利用深水混合立管系统模拟流动实验装置进行了严重段塞流的注气控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立管底部进行气举法控制可以减小流型图中不稳定流区域,并能明显减小管内压力大小和波动幅度,但过大的注气量会增大柔性管段的摩阻损失,使整个立... 利用深水混合立管系统模拟流动实验装置进行了严重段塞流的注气控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立管底部进行气举法控制可以减小流型图中不稳定流区域,并能明显减小管内压力大小和波动幅度,但过大的注气量会增大柔性管段的摩阻损失,使整个立管系统的压力增大,对流动反而不利。根据实验中管内压力随注气量增大的变化趋势的不同,将混合立管系统的气举控制过程分为4个阶段,不同控制阶段垂直立管内流型有所不同;注气控制不能完全消除深水混合立管系统中的不稳定流,但将垂直立管流型控制在段塞流与过渡流分界处时可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举法 深水混合立管 严重段塞流 流动控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气举测井找水方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贤圣 《海洋石油》 CAS 2005年第3期78-81,共4页
结合注水油田的开发实际,简要介绍了气举测井找水方法的工艺原理、目前应用的几种主要方法。明确了在油井不同含水条件下,测井系列选择的原则、数据解释分析的注意事项。重点阐述了解释结果应用的范围以及每种情况下要采取的适当措施。... 结合注水油田的开发实际,简要介绍了气举测井找水方法的工艺原理、目前应用的几种主要方法。明确了在油井不同含水条件下,测井系列选择的原则、数据解释分析的注意事项。重点阐述了解释结果应用的范围以及每种情况下要采取的适当措施。该方法测试速度快、准确度高、应用性强、措施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举 水淹层 识别 测井方法 工程措施
下载PDF
Finite Element Investigation of Flow Field Below Asymmetric Drill Bits for Reverse Circulation in Drilling Tight Oil and Gas Reservoirs
10
作者 Yi Luo Erxiu Shi +2 位作者 Yin Feng Boyun Guo Liehui Zhang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19年第10期105-122,共18页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tight oil and gas reservoirs such as shale pays presents a huge challenge to the petroleum industry due to the naturally low permeability of shale formations and thus low productivity of ...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tight oil and gas reservoirs such as shale pays presents a huge challenge to the petroleum industry due to the naturally low permeability of shale formations and thus low productivity of oil and gas wells.Shale formations are also vulnerable to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water in the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fluids,which further reduces reservoir permeability.Although gas-drilling(drilling with gas)has been used to address the issue,several problems such as formation water influx,wellbore collapse,excessive gas volume requirement and hole cleaning in horizontal drilling,still hinder its application.A new technique called gas-lift drilling has recently been propos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but the optimal design of drilling operation requires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fluid flow field below the asymmetric drill bits for evaluating the fluid power needed to clean the bottom hole.Such an 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in this work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implemented in an open source computational framework,FEniCS.Pressure and flow velocity fields were computed for three designs of drill bit face characterized by radial bit blades and one eccentric orifice of discharge.One of the designs is found superior over the other two because it generates relatively uniform flow velocities between blades and provides a balanced fluid power needed to clean all the bit teeth on each bit blade.To quantify the capability of borehole cleanup presented by three drill bit designs,the energy per unit volume is calculated in each region of drill bit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quired value suggested by the literature.In addition,the developed FEM model under FEniCS framework provides engineers an accurate tool for optimizing drill bit design for efficiently gas-lift drilling unconventional tight oil and gas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lift DRILLING reverse CIRCULATION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bit design.
下载PDF
石油矿井筒的气举卸载优化控制仿真研究
11
作者 李梦霞 廖锐全 +1 位作者 李军亮 罗威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4-128,共5页
由于井筒作业成本的限制,气举卸载优化控制的关键是按照选取合理的卸载参数进行作业,以避免因卸载不稳定导致重复作业。已有的研究表明数值仿真是作业前检验卸载参数合理性的唯一可行方法,但卸载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数值仿真的效果受到很... 由于井筒作业成本的限制,气举卸载优化控制的关键是按照选取合理的卸载参数进行作业,以避免因卸载不稳定导致重复作业。已有的研究表明数值仿真是作业前检验卸载参数合理性的唯一可行方法,但卸载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数值仿真的效果受到很大影响。针对某油田的某口井,首先建立了与井产物对应的流体组份模型,然后按井身结构数据建立了井眼轨迹模型,最后针对设计的气举阀的参数:阀深度、阀的过流特性,基于卸载瞬态动力学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对卸载过程进行仿真,得到了卸载过程中的套管头压力等数据。在一定的设计参数下,仿真的结果和实测的数据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表明所采用的仿真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举 卸载 特性曲线 模型 模拟
下载PDF
气井气举阀气举排液采气工艺参数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汪海 鲍志强 +2 位作者 栾艳春 耿新中 杨鹏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5年第2期35-38,i004,共5页
受井筒流态差异的影响,气井气举阀气举诱喷排液不同于油井气举阀气举采油,简单照搬油井气举阀排液设计模式,难以在气井诱喷中获得成功。在气举阀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气举排液采气工艺特点及影响因素,设计了气举阀诱喷排液采气工艺参... 受井筒流态差异的影响,气井气举阀气举诱喷排液不同于油井气举阀气举采油,简单照搬油井气举阀排液设计模式,难以在气井诱喷中获得成功。在气举阀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气举排液采气工艺特点及影响因素,设计了气举阀诱喷排液采气工艺参数,并编制了程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液采气 工艺参数 气举阀 设计研究 气井 气举采油 设计模式 工作原理 工艺特点 油井
下载PDF
球塞气举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颖川 覃斌 刘永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球塞气举是一种特殊的气举方式,具有举升效率高、稳定性好、特别适应低压且液相滑脱损失严重的油气井条件。根据球塞连续气举的采油原理,2000年建立了一套高14.2 m、(?)40 mm的U型可视化球塞气举实验装置,其实验研究的目的为:一是优化... 球塞气举是一种特殊的气举方式,具有举升效率高、稳定性好、特别适应低压且液相滑脱损失严重的油气井条件。根据球塞连续气举的采油原理,2000年建立了一套高14.2 m、(?)40 mm的U型可视化球塞气举实验装置,其实验研究的目的为:一是优化设计地面投球器和井下气液混合器等主要配套部件;二是系统地开展球塞连续气举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测试对比不同球塞直径、材料和投球频率对气举特性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对于研发配套装置、观测认识球塞气举气液球三相流动规律和指导现场应用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气举 物理模拟实验 举升效率 油气井 现场应用 流动规律 采油 可视化 观测 频率
下载PDF
氮气气举采油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东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B09期90-91,共2页
油田常规排液存在速度慢、不灵活、深度浅且安全性差等问题。现场制氮注氮装置采用先进的膜分离技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制取氮气,车载、可移动、现场制氮的特点,使氮气气举采油技术应用范围更广,适应性更强。几年来,成功地进行了氮气气... 油田常规排液存在速度慢、不灵活、深度浅且安全性差等问题。现场制氮注氮装置采用先进的膜分离技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制取氮气,车载、可移动、现场制氮的特点,使氮气气举采油技术应用范围更广,适应性更强。几年来,成功地进行了氮气气举返排压裂液,氮气气举排水采气,氮气气举深度掏空地层排出泥浆等工艺试验。氮气气举不仅成为常规油井排液的主要手段,而且在高凝油井的成功尝试,使辽河油田利用氮气气举工艺技术在特种油的开采方面拓展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气举采油 膜分离 注气开采 辽河油田
下载PDF
适用于水平气井的新型自缓冲柱塞气举排液装置的设计及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区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韩强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7-71,共5页
柱塞气举工艺技术已成为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区排水采气的主要技术,但现有柱塞装置存在大斜度井段卡定器难以卡定等问题,致使该技术只能应用于直井,而无法应用于大斜度井筒轨迹的水平井。目前,长庆气区共有水平气井1 200余口,积液问题逐... 柱塞气举工艺技术已成为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区排水采气的主要技术,但现有柱塞装置存在大斜度井段卡定器难以卡定等问题,致使该技术只能应用于直井,而无法应用于大斜度井筒轨迹的水平井。目前,长庆气区共有水平气井1 200余口,积液问题逐渐显现。为了实现水平气井应用柱塞气举工艺进行排液采气的目标,通过柱塞和井下工具结构一体化、动力学理论模型分析,并结合水平气井井身结构特点,自主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水平气井的新型自缓冲柱塞装置。该装置不仅可进入水平井底部大斜度井段或水平井段,而且还简化了现有柱塞装置的井下工具。水平井柱塞装置由柱塞本体、抗冲击总成组成,柱塞本体确保举液效率,抗冲击总成实现自缓冲柱塞落地冲击力的功能。结合工况条件测试,认为该装置能够满足柱塞安全运行的要求,保证柱塞落地冲击力不破坏管柱和柱塞本体。该新型水平气井柱塞气举排液装置已在长庆气区成功投放运行,抗冲击性能满足现场应用要求,且大幅降低了井筒液柱高度,增加了产气量,应用效果显著,可解决水平气井排液采气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 水平气井 气举排液 自缓冲 大斜度 变径短节 冲击力 弹簧 鄂尔多斯盆地 长庆气区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反硝化与甲烷化耦合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操家顺 周文理 +1 位作者 张玉涛 韦启信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8-542,547,共6页
根据厌氧氨氧化菌、反硝化菌与甲烷菌的特征,采用气提式反应器,利用反硝化颗粒污泥进行厌氧氨氧化污泥培养,研究厌氧氨氧化、反硝化与甲烷化耦合作用,并考察其对高氨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反应器经过106 d的试验运行表明,NH3-N、TN、NO... 根据厌氧氨氧化菌、反硝化菌与甲烷菌的特征,采用气提式反应器,利用反硝化颗粒污泥进行厌氧氨氧化污泥培养,研究厌氧氨氧化、反硝化与甲烷化耦合作用,并考察其对高氨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反应器经过106 d的试验运行表明,NH3-N、TN、NO3--N及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5%、69%、94%及81%;试验过程中同时观察到了厌氧脱磷现象;反应器中接种的灰黑色絮状污泥在连续运行期间逐渐转变为深棕黄色颗粒污泥,经PCR检测表明厌氧氨氧化活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反硝化污泥 甲烷化 气提反应器
下载PDF
连续气举管柱及阀工作参数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廖锐全 汪崎生 +1 位作者 张柏年 刘想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39,共5页
利用有现货供应的可捞式阀,以一定年限内油井可预计到的终点条件为基础,进行连续气举管柱及阀的分布设计;以油井当前的条件进行阀工作参数的设计和调节,确保一定年限内不起下管柱,油井仍能高效连续工作。对某油田的S井,以3年内... 利用有现货供应的可捞式阀,以一定年限内油井可预计到的终点条件为基础,进行连续气举管柱及阀的分布设计;以油井当前的条件进行阀工作参数的设计和调节,确保一定年限内不起下管柱,油井仍能高效连续工作。对某油田的S井,以3年内不起下管柱、油井产液含水率50%为基础,进行了实例设计,说明了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案的实施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 气举采油 气举阀 油管柱 设计
下载PDF
中原油田气举井油套管腐蚀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振智 杨辉 +1 位作者 赵锋洛 黄雪松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6,59,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硫酸盐还原菌分析检测,对中原油田气举井文13-127井套管及文13-257井油管管材、腐蚀产物和两口井的水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做了窝蚀试验。结果表明,中厚油田气举井产出水高矿比度及...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硫酸盐还原菌分析检测,对中原油田气举井文13-127井套管及文13-257井油管管材、腐蚀产物和两口井的水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做了窝蚀试验。结果表明,中厚油田气举井产出水高矿比度及含CO2是发生瘸蚀的主要原因;油管螺纹处存在缝隙、套管钢材中夹杂物的局部分布及流体冲刷是加剧油套管局部腐蚀穿孔的另一原因。采取涂防腐螺纹油和在油井环空投加缓蚀剂已见到明显防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举井 油管 套管 腐蚀原因 失效分析 中原油田
下载PDF
稠油环空掺稀气举技术——以吐哈油田吐玉克区块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忠能 钟海全 +3 位作者 李颖川 刘彦哲 毛建文 王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7-223,共7页
为了提高稠油冷采开发水平,利用高18.25 m的垂直多相管流实验回路开展了稠油气举流动实验及压降模型优选。基于实验结果及井筒传热机理,建立了环空掺稀气举井筒压力-温度梯度耦合预测模型,并可通过耦合环空与油管内流动进行循环迭代求... 为了提高稠油冷采开发水平,利用高18.25 m的垂直多相管流实验回路开展了稠油气举流动实验及压降模型优选。基于实验结果及井筒传热机理,建立了环空掺稀气举井筒压力-温度梯度耦合预测模型,并可通过耦合环空与油管内流动进行循环迭代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注气有助于稠油与稀油更快更充分混合;压降模型优选表明,Ansari模型误差相对最小,为12.12%。针对吐哈油田吐玉克区块稠油井筒举升困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稠油环空掺稀+气举工艺思路,并开展了实例井掺稀气举设计,对注气量、掺稀量等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实例设计结果表明,实例井仅靠气举无法生产,其掺稀生产极限产量可达到16 m3/d,而掺稀+气举极限产量能达到52.5 m3/d;定产油量条件下,在特定范围内增加注气量能极大地减小掺稀量,且井底掺稀气举能极大地提升稠油井的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实验 压力-温度耦合 掺稀气举 工艺设计
下载PDF
连续气举单元多目标优化配气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想平 张柏年 +2 位作者 汪崎生 廖锐全 管定一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9-62,共4页
本文建立了以从连续气举单元获得日产油量和日工作现金收入最大为多目标的优化配气数学模型。用"线性加权和"法求解该模型可得到最优配气方案。据此编制了优化配气计算程序。给出了对一个含有7口连续气举井的单元的配气计算实例。结... 本文建立了以从连续气举单元获得日产油量和日工作现金收入最大为多目标的优化配气数学模型。用"线性加权和"法求解该模型可得到最优配气方案。据此编制了优化配气计算程序。给出了对一个含有7口连续气举井的单元的配气计算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目标优化配气方法更适合我国石油生产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气 连续气举 模型 优化设计 气举采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