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驱砂岩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气水二相渗流机理 被引量:21
1
作者 石磊 廖广志 +2 位作者 熊伟 高树生 耿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87,135-136,共3页
水驱砂岩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的渗流机理具有特殊性及复杂性,并客观上决定了地下储气库多周期运行的注采效果。为此,针对其储层特征,开展了多轮次气、水互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储气库储层气、水二相渗流特征,分析了储气库储层孔隙空间可... 水驱砂岩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的渗流机理具有特殊性及复杂性,并客观上决定了地下储气库多周期运行的注采效果。为此,针对其储层特征,开展了多轮次气、水互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储气库储层气、水二相渗流特征,分析了储气库储层孔隙空间可利用率的变化规律,并揭示了该类储气库建设及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该类储气库经长期注采运行,水相渗流能力相应增强,导致边水运移越发活跃,储层孔隙空间出现大量残余气、束缚水,气相渗流阻力相应增加,气库扩容及注采效果受到影响;②储气库运行中边水往复运移造成储层空间形成大量死气区,导致储层孔隙空间利用效果变差,库容可利用率降低,储层孔隙空间可利用率介于40%~70%;③该类储气库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应重视储层含水量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水侵对储气库运行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砂岩气藏 地下储气库 渗流机理 注采循环 储层孔隙空间可利用率 水互驱物理模拟
下载PDF
水淹枯竭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气水相渗变化规律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学良 黄世军 +3 位作者 孙常伟 徐俊杰 张雄君 阳小平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储气库注采过程中气水过渡带上两相交互驱替的渗流特征,直接影响其注采能力和库容量,有必要开展多周期的注采气水相渗变化实验,研究气水过渡带上多周期气水交互驱替的气水运移规律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多周期气水互驱后,气相相对渗透... 储气库注采过程中气水过渡带上两相交互驱替的渗流特征,直接影响其注采能力和库容量,有必要开展多周期的注采气水相渗变化实验,研究气水过渡带上多周期气水交互驱替的气水运移规律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多周期气水互驱后,气相相对渗透率升高,水相相对渗透率降低,导致气体指进更加严重,水的残余量增大;随着注采周期的增加,气水相渗在两相区的残余气饱和度增加,加之残余水饱和度本身仍占大部分,造成储气库库容量和运行气量的损失;在多周期气水互驱过程后,束缚水对气相的渗透率影响不大,残余气对水相渗透率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注采周期 相对渗透率 残余气饱和度 残余水饱和度
原文传递
交变载荷对储气库注采井出砂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隋义勇 林堂茂 +3 位作者 刘翔 赵志宏 刘建东 王余宝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307,共5页
储气库生产压力周期性变化使骨架岩石受到交变载荷的作用,岩石在强注强采交变载荷作用下会出现损伤使其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影响井壁与骨架岩石的稳定性从而引起出砂。通过实验模拟强注强采交变载荷作用下注采井出砂规律,采用岩石损伤量... 储气库生产压力周期性变化使骨架岩石受到交变载荷的作用,岩石在强注强采交变载荷作用下会出现损伤使其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影响井壁与骨架岩石的稳定性从而引起出砂。通过实验模拟强注强采交变载荷作用下注采井出砂规律,采用岩石损伤量、加载次数及加载频率等参数修正出砂指数公式,分析注采井出砂风险并预测出砂时间,可得注采周期对注采井出砂的影响规律。修正后的出砂指数公式能够预测注采井的出砂周期和出砂程度,有效指导储气库注采井先期防砂完井方式的选择,合理制定生产制度控制注采井出砂,保证储气库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载荷 储气库 注采井 出砂规律 注采周期
原文传递
储气库注采井井筒温度场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建军 曾祥俊 +3 位作者 贾善坡 隋晓凤 张赟新 贺海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890-7902,共13页
随着冬季对天然气需求的持续增加,对储气库的调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注采井作为连接地面与地下的通道,井筒温度受注采周期的影响发生变化,如何准确地预测井筒内温度变化,对于预测环空压力、保证油管和套管安全、水泥环密封性和储气... 随着冬季对天然气需求的持续增加,对储气库的调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注采井作为连接地面与地下的通道,井筒温度受注采周期的影响发生变化,如何准确地预测井筒内温度变化,对于预测环空压力、保证油管和套管安全、水泥环密封性和储气库运行安全至关重要。根据流体力学中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定理,将气体的压强、温度、密度和流速进行耦合分析,利用显式四阶Runge-Kutta数值求解方法,输出油管内气体不同深度的流动参数,并对影响油管内气体温度的敏感性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了储气库注气过程、采气过程、关井阶段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注气过程井底处温度受注气量影响较大,注气时间和注气压力对井底温度影响较小;在采气过程,井口处气体温度随采气量的增加而增大,油管内气体压力由井底到井口逐渐减小,并且随着采气量的增加,减小趋势越明显;在关井初期,油管内气体温度变化速率较大,随着关井时间的持续增加,油管内气体温度逐渐趋于地层温度,并且越接近于井口气体温度变化速率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井筒温度 注采周期 数值求解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氮气吞吐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马铨峥 杨胜来 +2 位作者 韩伟 孙丽婷 宋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通过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室内岩心氮气吞吐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吞吐周期、生产压力和渗透率对致密油储层吞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吞吐周期增加,周期采收率降低,吞吐效果变差;经过5个吞吐周期,累积采收率提高6.81%~13.88%,约... 通过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室内岩心氮气吞吐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吞吐周期、生产压力和渗透率对致密油储层吞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吞吐周期增加,周期采收率降低,吞吐效果变差;经过5个吞吐周期,累积采收率提高6.81%~13.88%,约为弹性衰竭采收率的2.5~3倍,但采收率提高主要在前3个吞吐周期;生产压力越低或渗透率越高,周期采收率和注气利用率越高,吞吐效果越好。根据实验结果认为,研究区氮气吞吐具有可行性,当储层渗透率较低时,应优先考虑采用压裂、酸化等措施改善储层渗透率,提高吞吐效果,但吞吐周期应控制在3个周期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储层 氮气吞吐 注气周期 生产压力 气油比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枯竭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损耗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6
作者 张平 黄发木 +5 位作者 付亚平 孙云峰 苏海波 鲁俊 王健 杨火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2,共7页
地下储气库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天然气损耗。目前对储气库气体损耗的研究仅停留在定性描述阶段,无法满足储气库经济性定量评价的要求。结合清单分析理论和注采机理实验,针对地下储气库注采过程中存在的微渗漏、溶解扩散、... 地下储气库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天然气损耗。目前对储气库气体损耗的研究仅停留在定性描述阶段,无法满足储气库经济性定量评价的要求。结合清单分析理论和注采机理实验,针对地下储气库注采过程中存在的微渗漏、溶解扩散、异常漏气和宏观漏气现象,建立了天然气损耗评价数学模型,对地下储气库气体损耗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宏观驱替过程中的气体损耗是储气库气体损耗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注采周期的增加而减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储气库型储气库天然气损耗定量评价方法,并以中原油田某地下储气库天然气损耗计算结果为例,利用该方法核算了该储气库自建库以来的各部分损耗情况并制定了降低损耗的技术对策。依托该计算方法可合理制定降低储气库天然气损耗政策,提供泄漏风险预警,提高储气库经济效益和注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天然气损耗 宏观驱替 注采周期 定量评价
下载PDF
Mechanism of gas-water flow at pore-level in aquifer gas storage 被引量:4
7
作者 石磊 王皆明 +2 位作者 廖广志 熊伟 高树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620-3626,共7页
By means of the pore-level simul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water flow and gas-water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alternative displacement of gas and water were observed directly from etched-glass micromodel. The res... By means of the pore-level simul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water flow and gas-water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alternative displacement of gas and water were observed directly from etched-glass micro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gas-water distribution styles are divided into continuous phase type and separate phase type. The water lock exists in pore and thro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gas-water displacement, and it reduces the gas flow-rate and has some effects on the recovery efficiency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gas storag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quifer gas storage in X area, the differences in available extent among reservoirs are significant,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pore space is 33% 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ifer gas storage gas-water flow injection-withdrawal cycle etched-glass micromodel water lock
下载PDF
储气库注采管柱多周次循环交变载荷力学分析
8
作者 伊伟锴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3期58-62,共5页
储气库是实现天然气调峰保供、高效利用的有效手段。储气库井主要以同井进行注采的方式生产,相较于常规油气藏的开发井,注采过程具有强度高、周期长、反复吞吐的特点,采用常规油气井的管柱强度设计方法不能满足储气库井的设计需要。本... 储气库是实现天然气调峰保供、高效利用的有效手段。储气库井主要以同井进行注采的方式生产,相较于常规油气藏的开发井,注采过程具有强度高、周期长、反复吞吐的特点,采用常规油气井的管柱强度设计方法不能满足储气库井的设计需要。本文开展了储气库注采管柱在多周次循环交变条件下的力学载荷分析研究,分析了注采过程主要的附加载荷作用,建立了鼓胀效应、温度效应与地层作用的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管柱的自重效应,建立了考虑鼓胀、温度与地层等多种效应下的力学分析模型。以文23储气库为例开展了注采管柱的载荷力学分析计算,通过计算表明,注采管柱在注气期与采气期的不同阶段、管柱的不同深度下呈现不同的拉压载荷作用,且随着多个注采周期的时间推进,交变载荷呈累加效应。该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可为储气库注采管柱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注采管柱 交变载荷 多周次 模拟分析
下载PDF
烟气脱硫技术探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宫少卿 《煤炭与化工》 CAS 2018年第5期144-148,共5页
对目前应用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介绍,重点对氨法脱硫的工艺原理和工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基于原理,对氨法脱硫的设计重点循环吸收脱硫段、中和注氨点的选择、氧化反应的分布重点、吸收盐液罐进出口管路的设计关键细节进... 对目前应用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介绍,重点对氨法脱硫的工艺原理和工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基于原理,对氨法脱硫的设计重点循环吸收脱硫段、中和注氨点的选择、氧化反应的分布重点、吸收盐液罐进出口管路的设计关键细节进行了阐述;结合装置实际运行经验,分析了烟气脱硫常出现的问题(如烟囱拖尾等),并提出解决措施;对设计和运行过程的关键环节和参数,包括气相线速、p H值、喷淋密度、温度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氨法脱硫 注氨 拖尾 循环吸收
下载PDF
致密油藏微量气气水交替注入参数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大融 李相方 李元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3-107,114,共6页
致密油藏中孔喉狭小,且非均质性很强,油水两相间形成较高的毛管阻力,水驱过程中水相将首先突破毛管压力较小的大孔道。随着大孔道的连续性被突破,一个水窜通道将逐渐形成,之后注入的水将沿着水窜通道流动而失去驱油作用,若储层中存在微... 致密油藏中孔喉狭小,且非均质性很强,油水两相间形成较高的毛管阻力,水驱过程中水相将首先突破毛管压力较小的大孔道。随着大孔道的连续性被突破,一个水窜通道将逐渐形成,之后注入的水将沿着水窜通道流动而失去驱油作用,若储层中存在微裂缝该现象更明显。研究致密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及水驱过程可能的毛管压力分布,针对气水交替中油气水毛管压力压降特征,提出了注入微量气段塞及大量水段塞调堵致密油藏天然裂缝及较大孔隙的气水交替法,设计了一种新的微量气注入实验,并且从注入强度、注入周期和注入次数3个方面进行优化,预测采收率的变化。研究表明,采用微量气气水交替法对致密油藏水驱水窜后提高开发效果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气水交替 毛管压力 微量气 注入周期 注入量
下载PDF
缸内喷射CO_2对柴油机均质压燃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曲栓 邓康耀 +1 位作者 石磊 崔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8-492,共5页
采用气体喷射系统向气缸内喷射CO2,研究了CO2喷射始点和循环喷射量对均质压燃(HCCI)柴油机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O2缸内喷射可以有效控制燃烧始点和降低NOx排放。随着CO2喷射始点提前和循环喷射量增大,爆发压力和缸... 采用气体喷射系统向气缸内喷射CO2,研究了CO2喷射始点和循环喷射量对均质压燃(HCCI)柴油机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O2缸内喷射可以有效控制燃烧始点和降低NOx排放。随着CO2喷射始点提前和循环喷射量增大,爆发压力和缸内温度降低,低温和高温放热始点推迟,压力升高率降低;NOx排放降低,碳烟、HC和CO排放升高。另外,燃烧相位的改善,减小了压缩负功,使指示热效率也比未喷射CO2时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压燃 气体喷射系统 CO2 喷射始点 循环喷射量
下载PDF
新型注空气循环燃气轮机技术进展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吉才 林枫 何彬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9-564,655,共6页
燃气轮机注空气循环是指将经过额外压缩机压缩的空气直接或者加湿后,吸收燃气轮机排气余热,并注入燃烧室的一种循环方式,回收了排气余热的同时,增加了流体工质的质量流量,提高了燃气轮机的功率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注气量受压气机喘振... 燃气轮机注空气循环是指将经过额外压缩机压缩的空气直接或者加湿后,吸收燃气轮机排气余热,并注入燃烧室的一种循环方式,回收了排气余热的同时,增加了流体工质的质量流量,提高了燃气轮机的功率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注气量受压气机喘振、燃气发生器转速和排气温度的限制存在最大值;干空气注入时应首选燃油量不变模式;湿空气注入时首选注气湿度高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注空气循环 分轴气轮燃机 功率 效率
原文传递
长庆气田陕224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东升 牛智民 +1 位作者 郑欣 孙晓艳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7年第9期68-71,共4页
为了满足天然气调峰、应急和战略储备的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长庆气田开展50×l08 m3储气规模的马五5气藏储气库群筛选工作。包括陕224储气库和陕43储气库等5座含硫气藏储气库。鉴于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含硫气藏型... 为了满足天然气调峰、应急和战略储备的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长庆气田开展50×l08 m3储气规模的马五5气藏储气库群筛选工作。包括陕224储气库和陕43储气库等5座含硫气藏储气库。鉴于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含硫气藏型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可借鉴。通过开展陕224含硫气藏储气库建设和注采试验研究,提出了"井口双向计量,注采双管,水平井两级降压,直井高压集气,开工注醇,中高压采气,加热节流,脱硫脱碳,三甘醇脱水"的地面工艺模式。在总结含硫气藏储气库H2S和CO2等气体组分在注采周期的变化规律的同时,并提出几点建议:(1)考虑到注采井场内管道和双向输气管道均属注采同管,管道在强注强采的同时将长期承受交变应力,应开展抗硫管材在交变应力影响下的选取和适应性分析工作;(2)气藏型储气库受垫底气的影响,采出气的压力和H2S和CO2等气体组分在不断变化,将对净化工艺产生较大影响;(3)储气库宜进行分期建设,初期建设规模不宜过大,以掌握注采周期的组分变化规律,提高净化装置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224储气库 含硫气藏 地面工艺 增压 节流 注采周期
下载PDF
含边水枯竭气藏型储气库动态达容理论研究
14
作者 孙照勇 王曦 《工业技术创新》 2020年第3期91-96,共6页
含边水枯竭气藏型储气库达容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需要数个注采周期才可以达到方案设计值。以文96储气库为研究对象,开展动态达容理论研究。对储气库构造完整性、井筒密闭性进行评价,不断优化注采参数,得到达容方案:位于构造高部位的... 含边水枯竭气藏型储气库达容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需要数个注采周期才可以达到方案设计值。以文96储气库为研究对象,开展动态达容理论研究。对储气库构造完整性、井筒密闭性进行评价,不断优化注采参数,得到达容方案:位于构造高部位的气井注气,采气期均衡采气,在构造低部位部署排液井。历经多个周期的注采运行,文96储气库动态库容超过设计指标,工作气量同步提升,第五周期理论工作气量达到1.80×10~8 m^3,占整体库存的36.5%。若地层压力达到27 MPa,则冬季理论工作气量将达到2.24×10~8 m^3,占整体库存的41.8%。文96储气库实现了动态达容,工作气量显著提升,边水得到有效控制,为榆济管网平稳运行提供了充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边水枯竭气藏 储气库 动态达容 工作气量 注采周期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studies for optimization of waterealternating-gas(CO2)flooding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15
作者 Swapnil Pancholi Gudendra Singh Negi +2 位作者 Jatin R.Agarwal Achinta Bera Maunish Shah 《Petroleum Research》 2020年第3期227-234,共8页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screening of injection of water-alternating-gas(WAG)to tap the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left in the reservoir by over and above the water flooding.The detailed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has bee...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screening of injection of water-alternating-gas(WAG)to tap the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left in the reservoir by over and above the water flooding.The detailed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has been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method along with the petrophysical parameters to see their impacts of flow on Himmatnagar(India)sandstone.Saturates,aromatics,resins,and asphaltenes present in the crude oil were determined by ASTM procedure.Minimum miscibility pressure of CO2 with the crude oil was determined and it has been found at 1254 psi based on thermodynamic software.Different WAG ratios of 1:1,1.5:1 and 2:1 have been applied for EOR during studies.Simulation on water injection followed by CO2 has been performed for investigation of the WAG process efficiency.A total 2 cycles of WAG injection was done with water flow rate of 1 ml/min and gas injection pressure around 1250 psi to achieve the better contact miscibility.The experimental data has been generated,compiled and interpreted during different cycles of WAG process.It was observed that WAG ratio 2:1 exhibits highest additional oil recovery around 34%of original oil in place.Increasing WAG ratio yields more additional oil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alternating-gas injection Minimum miscibility pressure Enhanced oil recovery WAG ratio WAG cycle
原文传递
二氧化碳驱油注入方式优选实验 被引量:38
16
作者 王维波 师庆三 +2 位作者 余华贵 黄春霞 陈龙龙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7-500,504,共5页
针对二氧化碳(CO2)驱油注入方式优选问题,选择连续注气、水气交替注入、周期注气3种方式对低渗透岩心进行室内对比实验,同时对3种注气方式的主要参数(注气压力、速度、比例、段塞大小)以采出程度、水/气突破时间为评价标准进行优化研究... 针对二氧化碳(CO2)驱油注入方式优选问题,选择连续注气、水气交替注入、周期注气3种方式对低渗透岩心进行室内对比实验,同时对3种注气方式的主要参数(注气压力、速度、比例、段塞大小)以采出程度、水/气突破时间为评价标准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驱替压力及注入速度增加,见气采出程度和最终采出程度逐步增大后趋于稳定,最佳注入压力为26 MPa,最佳注入速度为2.4 cm3/min;水气交替水气比为1∶1时,最终采出程度最高,水、气突破时间较为接近;从最终采出程度看,水气交替最佳段塞为0.20 PV;周期注气最终采出程度随着注气段塞的增加而增大,小周期注入量有利于推迟见气。从见气采出程度和最终采出程度综合考虑,周期注入段塞0.03 PV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 注入方式 连续注气 水气交替 周期注气
下载PDF
淮安盐穴储气库注采循环运行压力限值确定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艳杰 马纪伟 +2 位作者 郑雅丽 王芝银 张华宾 《油气储运》 CAS 2013年第5期526-531,共6页
基于淮安库区盐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实验结果,结合现场地层资料和储气库设计形状资料,首先采用压力梯度原则和相关技术规程,确定内压上下限的初值,然后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恒压流变分析,仿真模拟了盐腔注采循环内压变化的全过程。通过分析... 基于淮安库区盐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实验结果,结合现场地层资料和储气库设计形状资料,首先采用压力梯度原则和相关技术规程,确定内压上下限的初值,然后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恒压流变分析,仿真模拟了盐腔注采循环内压变化的全过程。通过分析盐腔最大主应力和腔体体积收缩率模拟规律,综合考虑模拟计算结果和国外相关经验,建议淮安库区典型井的注采循环内压取12~26MPa。研究成果可为该储气库的运行及复杂地下大埋深盐穴储气库长期稳定性的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盐穴储气库 注采循环 压力限值确定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外部气辅成型技术在高光注射成型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小新 张明磊 +2 位作者 鲁韶磊 谢金林 王家昌 《模具工业》 2014年第5期40-43,54,共5页
以平板电视前壳上的螺柱结构为例,研究了外部气辅成型技术的密封和进气结构,获得了气辅参数对快速热循环高光泽塑件表面缩痕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消除塑件表面缩痕缺陷的有效方法。试验表明,在快速热循环注射成型技术中应用外部气辅成型工... 以平板电视前壳上的螺柱结构为例,研究了外部气辅成型技术的密封和进气结构,获得了气辅参数对快速热循环高光泽塑件表面缩痕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消除塑件表面缩痕缺陷的有效方法。试验表明,在快速热循环注射成型技术中应用外部气辅成型工艺,通过采用有效的进气、密封结构以及合理的气辅工艺参数,能够很好地消除塑件在筋、柱部位对应表面上的缩痕缺陷,确保塑件外观平整无缩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气辅成型 快速热循环注射 缩痕 平板电视前壳
下载PDF
电动汽车CO_(2)热泵空调系统优化及制冷性能分析
19
作者 李江峰 李帅旗 +1 位作者 宋文吉 冯自平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2-619,共8页
为提升电动汽车CO_(2)热泵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文章构建了中间补气+回热器的跨临界CO_(2)系统,通过仿真研究了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T_(go))、气体冷却器压力(P_(g))、中间补气压力(P_(m))、相对补气量(β)、回热器过热度(ΔT)对系统制冷... 为提升电动汽车CO_(2)热泵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文章构建了中间补气+回热器的跨临界CO_(2)系统,通过仿真研究了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T_(go))、气体冷却器压力(P_(g))、中间补气压力(P_(m))、相对补气量(β)、回热器过热度(ΔT)对系统制冷系数(EER)、制冷量(Q_(e))和压缩机排气温度(Tco)的影响及中间补气对回热器优化能力的提升。研究表明:存在最佳气体冷却器压力和最佳中间补气压力使得EER达到最大值,并得到两者与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关系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上升会使系统性能下降,中间补气量和回热器过热度的增加能提升系统性能,EER提升了15.64%和6.07%,制冷量提升了27.88%和4.78%;回热器过热度的增加会导致压缩机排气温度上升,中间补气可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当限定压缩机排气温度时,中间补气可使回热器对EER和制冷量的优化能力分别提升了203%和173.87%;相对于基础跨临界CO_(2)系统,文章构建的优化系统在所研究工况内可使系统EER和制冷量分别提升18.38%和3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空调 中间补气 回热器 跨临界CO_(2)循环
下载PDF
常压页岩气井早期泡沫排水采气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伟竣 《中外能源》 CAS 2020年第7期44-48,共5页
南川页岩气田平桥南区块为常压页岩气田,由于投产初期地层压力和日产气量相对较低,气井在生产一段时间后日产气量低于临界携液流量,井筒开始出现积液,需采取低成本泡沫排水采气措施才能连续生产。研究表明:区内气井采出水以压裂返排液为... 南川页岩气田平桥南区块为常压页岩气田,由于投产初期地层压力和日产气量相对较低,气井在生产一段时间后日产气量低于临界携液流量,井筒开始出现积液,需采取低成本泡沫排水采气措施才能连续生产。研究表明:区内气井采出水以压裂返排液为主,选用起泡能力强、携液量大、耐高矿化度水质的XHY-4M型液体起泡剂与采出水样配伍性好,加注浓度为气井日产水量的0.2%~0.3%携液效果最佳;XXP-1型消泡剂配伍性较好,有较强的破泡、抑泡能力,消泡剂与起泡剂的最佳比例为1∶1。对于积液严重井在泡排初期可提高起泡剂用量并辅以XHG-10E固体起泡剂。泡排注入方式采用低成本柱塞计量泵从井口注入,消泡剂在分离器入口连续注入。根据气井不同产液和压力特征,对于周期性出液井采用周期性泡排、大液量井采用大比例泡排、低压低产井采用连续泡排方式,在平桥南区块应用效果明显,措施有效率为94%。结论认为该泡排制度可以经济有效地清除井筒积液,保持气井连续稳定地生产,可以在南川页岩气田气井早期积液阶段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川页岩气田 常压 泡沫排水采气 泡排剂 加注周期 加注量 注入方式 辅助排液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