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99
1
作者 周建军 曾维新 +3 位作者 周康荣 王建华 曾蒙苏 程伟中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 CT 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7例,术前均经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复习 CT 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 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 CT 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7例,术前均经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复习 CT 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 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中,右侧6例,左侧1例。肿瘤直径3.7~7.5 cm,平均4.6 cm。肿瘤平扫 CT 值16.2~31.7 HU,平均24.3 HU;动脉期增强 CT 值20.9~36.6 HU,平均30.2 HU;门静脉期增强 CT 值27.4~45.5 HU,平均36.0 HU。所有肿瘤边界清楚,瘤体自身受压变形4例,形成伪足样尖角3例。5例肿瘤推移下腔静脉,其中,2例瘤体部分包绕下腔静脉,所有病例下腔静脉形态均正常。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呈嵌入性生长,容易推移或包绕但不压迫邻近血管。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动态增强呈进行性轻度延迟强化,但动脉期强化轻微,类似囊性肿瘤。CT 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此病的诊断有明显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瘤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郭学军 刘鹏程 +4 位作者 王成林 赵艳 罗莉丽 石桥 向先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43-144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1例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11例中8例接受B超检查;5例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10例接受CT平扫,其中8例接受CT增强扫描。结果1... 目的探讨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1例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11例中8例接受B超检查;5例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10例接受CT平扫,其中8例接受CT增强扫描。结果11例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中,病灶位于右侧者7例,位于左侧者4例。所有病灶均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6例,不规则形5例。CT平扫8例病灶密度均匀,与囊性病变密度接近,3例密度不均,可见少许斑点状、小条状钙化灶;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可见渐进性强化。T1WI病灶呈较均匀等或低信号,T2WI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延迟期可见不均匀轻或中度强化。结论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小儿神经节细胞瘤的病理分型及治疗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常林 王伟 +3 位作者 王宪刚 赵国贵 吕庆杰 王之章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9-120,共2页
手术治疗小儿神经节细胞瘤20例,并对其进行病理分型。神经节细胞是镜下恒有成分,依据神经节细胞与神经纤维成分的多少以及有无神经母细胞分为三型,A型:神经节细胞占少数,以神经纤维成分为主,此型最常见;B型:上述两种成分大... 手术治疗小儿神经节细胞瘤20例,并对其进行病理分型。神经节细胞是镜下恒有成分,依据神经节细胞与神经纤维成分的多少以及有无神经母细胞分为三型,A型:神经节细胞占少数,以神经纤维成分为主,此型最常见;B型:上述两种成分大致相等;C型:有神经母细胞存在,此型少见。术前MR、CT、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并为手术提供依据。强调该肿瘤虽为良性,并非都能切除;术中要重视解剖变异,避免神经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神经节细胞瘤 病理 分型 治疗
原文传递
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MRI表现 被引量:27
4
作者 赵越 杨斌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6-321,共6页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术前行CT或MRI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后纵隔脊柱旁19例(右侧14...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术前行CT或MRI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后纵隔脊柱旁19例(右侧14例,左侧5例);肾上腺10例(右侧7例,左侧3例);椎管内外多发6例,其中3例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合并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椎管内外单发2例;腹膜后5例。43例均边界清楚,25例呈椭圆形或梭形,9例呈类圆形,9例形态不规则。22例伴有伪足或呈嵌入式生长,13例脊柱旁病灶部分嵌入椎管内,造成相应椎间孔扩大。CT平扫9例出现钙化,30例CT增强扫描,其中22例动脉期及静脉期无明显强化,5例轻度不均匀强化,3例中度强化,9例延迟期可见条片状或絮状强化。MR 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以高信号为主,其中8例可见条索状稍低信号。12例MR增强扫描,其中8例呈轻度斑片状或絮状不均匀强化,1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若病灶位于后纵隔、腹膜后或肾上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呈伪足或嵌入式生长,密度/信号均匀,CT可见钙化或MR见漩涡征,增强扫描条索状或絮状轻度强化,应首先考虑诊断节细胞神经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后纵隔 肾上腺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5
作者 薛鹏 郑红伟 +2 位作者 马秀华 陈勇 张斯佳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7期779-781,共3页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特征,提高CT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影像学特征。结果:6例中4例病灶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病灶呈圆形、椭圆形(5例...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特征,提高CT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影像学特征。结果:6例中4例病灶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病灶呈圆形、椭圆形(5例)或不规则形(1例),边界清晰,无周围软组织和血管受侵犯征象。6例病灶密度均匀,其中2例病灶内有沙粒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5例肿块无强化,1例无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6例均呈轻度线条样或云絮样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节细胞神经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节细胞神经瘤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文慧 李红文 +1 位作者 钱银锋 刘文冬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节细胞神经瘤及2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28例节细胞神经瘤中,位于肾...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节细胞神经瘤及2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28例节细胞神经瘤中,位于肾上腺区15例、胸段脊柱旁6例、腰段脊柱旁2例、颈鞘区4例、骶前区1例;肿瘤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水滴状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边缘光滑;14例可见点状钙化;16例有伪足征;24例密度均匀,4例密度不均匀,1例含有脂肪成分。增强扫描轻度强化,11例呈片絮状延迟强化。2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均位于肾上腺区,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其内见明显坏死、囊变、粗大钙化,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伴淋巴结转移。结论:节细胞神经瘤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对其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出现肿块内粗大钙化、边界模糊、周围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时,应考虑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I表现及病理对照 被引量:21
7
作者 范谋海 王永军 +3 位作者 熊艾平 吴俊 李志伟 夏黎明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15例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患者行MRI扫描,其中l例患者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 目的:总结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15例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患者行MRI扫描,其中l例患者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19例病灶均为单发,位于右侧肾上腺者14例(73.6%),左侧肾上腺者5例(26.3%)。病灶最小者为2.0cm×2.0cm,最大者为10cm×7.0cm。肿瘤边界清楚,CT平扫密度低于肌肉组织,CT值20~30HU,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呈轻度强化。2例(10.5%)肿块边缘见点状钙化。5例行MRl扫描的病例中,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l呈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呈轻度强化。结论:CT、MRI能很好地显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并能清晰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有助于和肾上腺其他病变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肾上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节细胞神经瘤的MSCT表现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永华 巴照贵 +1 位作者 赵绍宏 郭爱桃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节细胞神经瘤的MSCT影像特征及病理表现,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以期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24例节细胞神经瘤的MSCT影像特点与病理表现。结果:24例神经节细胞瘤病例中,位于肾上腺7例、腹膜后11例、后纵隔... 目的:通过分析节细胞神经瘤的MSCT影像特征及病理表现,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以期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24例节细胞神经瘤的MSCT影像特点与病理表现。结果:24例神经节细胞瘤病例中,位于肾上腺7例、腹膜后11例、后纵隔3例、盆腔2例,盆腔及后纵隔同时发病者1例,共计26个病灶。26个病灶中7个呈嵌入性生长,包绕或推移周围血管,但血管形态正常。CT平扫19个病灶表现为均匀低密度,7个表现为混杂低密度,16个病灶内可见散在点状或小斑块状钙化;增强扫描后4个病灶未见强化,18个病灶可见条片状或斑片状不均匀轻中度进行性强化,4个病灶表现为团块状或斑片状不均匀明显强化,6个病灶可见包膜强化。术后组织病理示:肿瘤主要由成熟的神经轴突、神经束和纤维组织构成,其间散在成熟的节细胞、Schwann细胞。其中4个明显不均匀强化的病灶内部分区域见分化不成熟的节细胞。结论:节细胞神经瘤的MSCT影像特征与病理表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正确认识其MSCT表现,可对绝大多数病例做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19
9
作者 吴青霞 刘玉 +2 位作者 丁蓓 凌华威 陈克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4-416,共3页
目的:分析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表现特点,提高节细胞神经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I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对照。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灶。4例位于后纵隔,... 目的:分析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表现特点,提高节细胞神经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I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对照。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灶。4例位于后纵隔,9例位于肾上腺,8例位于腹膜后间隙,病灶平均大小约4.2cm,CT平扫为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T1WI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延迟后可进行性增强,肿瘤包绕血管但管腔不狭窄,5例肿瘤内出现点状或条状钙化。结论: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节细胞神经瘤的内部结构和影像学特点,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有助于其它病变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诊断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吉华明 陈自谦 +1 位作者 丁洪彬 张波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研究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节细胞神经瘤行CT和MRI检查,9例均做CT平扫加增强,8例患者行MRI,其中4例MRI增强。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6例位于腹膜后,2例位于纵隔,1例位于颈部,表现为椭圆... 目的:研究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节细胞神经瘤行CT和MRI检查,9例均做CT平扫加增强,8例患者行MRI,其中4例MRI增强。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6例位于腹膜后,2例位于纵隔,1例位于颈部,表现为椭圆形,所有病变边缘都非常锐利。在CT平扫上均为低至中等密度,在MRI上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上呈非均匀高信号;增强后表现为轻度或不均匀的中等度强化。结论:CT与MRI相结合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节细胞神经瘤的特性,是目前诊断该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胸部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15
11
作者 关玉宝 张卫东 +5 位作者 何建行 曾庆思 陈国勤 雷永霞 邱源 钟南山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 探讨胸部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CT(14例)、MR(6例)平扫和增强扫描及所有病理学资料.结果 20例胸部节细胞神经瘤中,发生于... 目的 探讨胸部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CT(14例)、MR(6例)平扫和增强扫描及所有病理学资料.结果 20例胸部节细胞神经瘤中,发生于后纵隔17例、侧胸膜2例、右侧整个胸腔1例.14例肿瘤平扫CT值20~40 HU,平均30.5 HU,4例伴有小结节状钙化,1例伴有斑片状脂肪密度影;动脉期增强CT值0~12 HU,平均6.2 HU,延迟期增强10~20 HU,平均14.3 HU.MRI检查5例在T1 WI上为均匀低信号,1例在T1WI上低信号内夹杂斑片状高信号脂肪影;T2WI上6例为不均匀高信号,其中1例呈旋涡状征象;增强后动脉期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延迟期逐渐进行性轻度强化.结论 增强后CT及MRI显示肿瘤在动脉期不强化或轻微强化、延迟后逐渐轻度强化是胸部节细胞神经瘤的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节细胞神经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adrenal pheochromocytoma and ganglioneuroma 被引量:11
12
作者 SHI Bing-bing LI Han-zhong CHEN Cheng RONG Shi FAN Hua WEN Jin LI Hong-ju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5期1790-1793,共4页
Background Adrenal ganglioneuroma is a rare adrenal pathogenic disease with difficult differential diagnosis from adrenal pheochromocytoma. Currently, very limited literature is available to allow a differential diagn... Background Adrenal ganglioneuroma is a rare adrenal pathogenic disease with difficult differential diagnosis from adrenal pheochromocytoma. Currently, very limited literature is available to allow 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se two conditions from each other.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profil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s of both conditions. Method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36 patients with adrenal pheocheomocytoma and 18 patients with adrenal ganglioneuroma were analyzed. Data from CT scans and surgical treatments from 1999 to 2007 were collected. Endocrine hormone tests and ^131I-metaiodobenzylguanidine (MIBG) were performed. Neither ^131I-MIBG nor endocrine hormone tests were available in 9 cases of asymptomatic adrenal ganglioneuroma with tumor size less than 4 cm and there were negative findings from contrast enhanced CT scans. The level of urine catecholamine of patients was compared by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Results The mean age of patients in the adrenal ganglioneuroma group was 41.2 years (16-67 year) and in the adrenal pheochromocytoma patients 38 years (17-74 year). Contrast enhanced CT showed that the foci were intensified in 5 cases (27.8%) of adrenal ganglioneuroma and there were obvious contrast indications in 30 (83.3%) of the pheochromocytoma. Catecholamine levels in a 24-hour urine sample were normal in 4 patients with adrenal ganglioneuroma and increased in 36 (100%) cases with adrenal pheochromocytoma. ^131I-MIBG nuclear scan showed negative results in 4 patients (100%) with adrenal ganglioneuroma and positive results in 25 (96.2%) with adrenal pheochromocytom. Laparoscopy for adrenal tumors was performed through a transperitoneal or retroperitoneal approach during a follow-up period of (43±6) months, and all cases survived well. Conclusions CT, urinary catecholamine and ^131I-MIBG are standard and efficient tools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drenal ganglioneuroma from pheochromocytoma. Laparoscopic surgery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OCHROMOCYTOMA ganglioneuroma laparoscopy
原文传递
小儿神经节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常林 赵国贵 +6 位作者 侯英 杨屹 朱贝贝 陈辉 蔡炜嵩 王浩 张宝欣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 为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小儿神经节细胞瘤。方法 观察 2 4例小儿神经节细胞瘤的超声、CT、核磁共振 (MR)影像检查所见 ;总结其临床特点 ,并对该肿瘤进行病理分型。结果 术前经彩超、CT、MR检查 ,17例确定诊断 ,7例误诊为其他肿瘤。... 目的 为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小儿神经节细胞瘤。方法 观察 2 4例小儿神经节细胞瘤的超声、CT、核磁共振 (MR)影像检查所见 ;总结其临床特点 ,并对该肿瘤进行病理分型。结果 术前经彩超、CT、MR检查 ,17例确定诊断 ,7例误诊为其他肿瘤。患儿年龄偏大 ,一般状态好 ,瘤体增长速度缓慢 ,骨穿、尿 3 甲基、4 羟基苦杏仁酸 (VMA)为阴性。依据神经节细胞与神经纤维成分的多少及有无神经母细胞 ,病理分为三型 ;A型以神经纤维成分为主 ,神经节细胞占少数 ,此型多见 ;B型两种成分大致相等 ;C型除上述两成分外 ,还可见到神经母细胞。手术完整切除 19例 ,5例部分残留。术中副损伤以腔静脉破裂多见。术后随访 19例 ,16例正常 ,3例死亡 ,其中 2例起源于肾上腺。结论 神经节细胞瘤虽为少见 ,但了解其影像学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瘤 诊断 治疗 病理 儿童
原文传递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4
作者 余庆华 薛蕴菁 邹松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分析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学征象,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节细胞神经瘤行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的临床资料。结果CT平扫为均匀低密度(5/5例),伴有钙化(1/5例),增强扫描后强化不明显(4/5例)或仅见少量条线形强化(... 目的分析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学征象,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节细胞神经瘤行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的临床资料。结果CT平扫为均匀低密度(5/5例),伴有钙化(1/5例),增强扫描后强化不明显(4/5例)或仅见少量条线形强化(1/5例),注射对比剂后呈延迟强化(1例);肿瘤大多边界清晰,沿周围器官间隙呈嵌入性生长,邻近大血管被包绕穿行于肿物之中或受压移位为其特征性表现之一。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有一定的CT影像特点,CT可正确定位和做出较准确的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瘤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与节细胞神经瘤CT表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蔚 陆超 +2 位作者 刘剑羽 赵殿江 曹沙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91-495,共5页
目的分析腹膜后肾上腺外良性神经鞘瘤与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腹膜后肾上腺外良性神经鞘瘤及16例腹膜后肾上腺外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特征,并进行... 目的分析腹膜后肾上腺外良性神经鞘瘤与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腹膜后肾上腺外良性神经鞘瘤及16例腹膜后肾上腺外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特征,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4个神经鞘瘤灶与20个节细胞神经瘤灶在边缘、有无钙化、有无出血、长径、平扫CT值、动静脉期强化差值(ΔCTV-A)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部位、形态、短长径比、有无囊变坏死、有无包绕大动脉、有无伸入椎间孔、动脉期强化值(ΔCTA)、静脉期强化值(ΔCTV)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鞘瘤病灶共24个,多呈偏侧生长,14个(58%)见于盆腹膜外骶前区,19个(79%)呈圆形或卵圆形,短长径比为0.80±0.14,13个(54%)见囊变坏死,1个(4%)包绕大动脉,11个(46%)伸入椎间孔。节细胞神经瘤病灶共20个,易跨中线生长,8个(40%)见于腹主动脉前/后方,16个(80%)形态不规则,短长径比为0.64±0.16,1个(5%)见囊变坏死,11个(55%)包绕腹腔干等大动脉,1个(5%)伸入椎间孔,强化程度低于神经鞘瘤。结论腹膜后肾上腺外良性神经鞘瘤及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各具特征,CT增强扫描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腹膜后肿瘤 神经节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钟明 李汉忠 +1 位作者 肖河 纪志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561-2563,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1999至201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30例肾上腺节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诊治的疗效与经验。结果本组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龄7~63(23....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1999至201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30例肾上腺节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诊治的疗效与经验。结果本组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龄7~63(23.8±11.4)岁。肿瘤最大径2.5~15.0em。无临床症状,查体时偶然发现肾上腺区占位14例(46.7%);因阵发心悸、头疼、头晕就诊7例,血压增高5例,腰腹痛4例。CT均表现低密度圆形或卵圆形肿物,9例(30.0%)肿物包绕周围血管生长,7例(23.3%)有散在点状或线状钙化;肿物CT值22~45(34.2±5.4)HU,增强后多呈进行性强化,延迟期CT值较平扫平均增高9.6HU。24h尿儿茶酚胺和游离皮质醇在正常水平;7例患者行间碘苄胍显像(131I-MIBG显像)均为阴性,17例行生长抑素受体(奥曲肽)显像阴性15例(88.2%),阳性2例(11.8%)。术前考虑本病诊断21例,术前发现骨转移1例。行开放手术11例,腹腔镜手术19例。随访1—11年,1例术前骨转移者病情进展,其余患者未见复发。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为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的良性病变,通过仔细询问病史,结合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术前多数能准确诊断,手术切除总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节细胞神经瘤 诊断
原文传递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诊断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沈伟明 张黄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扫描资料,重点分析其CT影像及强化特点。结果 5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3例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病灶呈椭圆形,边界清楚。5例病...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扫描资料,重点分析其CT影像及强化特点。结果 5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3例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病灶呈椭圆形,边界清楚。5例病灶密度较低且均匀,2例病灶含沙粒样钙化。增强扫描后4例病灶呈进行性均匀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其CT表现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和特定的定位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节细胞神经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后纵隔节细胞神经瘤CT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新进 曾惠良 +4 位作者 赵继泉 陈学光 梁坚豪 欧卫谦 李佩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通过CT与病理对照研究探讨CT诊断节细胞神经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例均为巨大实性椭圆形肿块,肿块包膜均完整、边缘光滑清晰;8例肿块分别位于右后... 目的通过CT与病理对照研究探讨CT诊断节细胞神经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例均为巨大实性椭圆形肿块,肿块包膜均完整、边缘光滑清晰;8例肿块分别位于右后中下、左后中下和右后下纵隔,均沿脊柱生长,无椎间孔扩大,向下伸入膈脚后;8例肿块密度均欠均匀,3例肿块伴有一砂粒状钙化影,平扫时CT值为23~33Hu;动态增强扫描时动脉期8例肿块均呈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静脉期8例肿块内均见有一条线形强化。结论节细胞神经瘤有一些特征性的CT表现,有助于提高节细胞神经瘤诊断的准确性;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及邻近结构的关系,可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纵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I影像表现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钟杰 刘源 郭仕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ganglioneuroma,GN)的CT、MR表现,旨在提高影像认识。资料与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GN,CT平扫加增强7例、仅CT平扫2例、MR平扫加增强1例。分析总结病灶部位、形态、密度、边界、强化及与周围结构关系等影像特...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ganglioneuroma,GN)的CT、MR表现,旨在提高影像认识。资料与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GN,CT平扫加增强7例、仅CT平扫2例、MR平扫加增强1例。分析总结病灶部位、形态、密度、边界、强化及与周围结构关系等影像特点。结果 10例GN病灶均单发,位于颈部(n=2)、后纵隔(n=1)、腹膜后间隙肾上腺外(n=3)、肾上腺(n=3)及跨椎管内外(n=1)。形态呈类椭圆形或不规则,在解剖间隙间呈"嵌入式"生长。CT平扫密度低于肌肉而高于水,内见斑点状钙化(n=5)及云絮状中等密度灶(n=5);MR平扫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多期增强扫描病灶内云絮状实性灶轻度渐进性强化(n=5);肿块边界均清楚,推压周围结构、但未见浸润破坏征象(n=10);1例病灶与周围结构粘连严重手术未能完整切除。结论 GN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点,掌握其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MR在显示病灶与周围结构关系方面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伟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5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临床材料完整的4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结果:4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中,右侧3例,左侧1例.肿瘤直径4~8.9cm,平均6.5cm.肿瘤大部分呈卵圆形,边界清晰,无周围组织...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临床材料完整的4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结果:4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中,右侧3例,左侧1例.肿瘤直径4~8.9cm,平均6.5cm.肿瘤大部分呈卵圆形,边界清晰,无周围组织和血管侵犯,平扫密度低于肌肉,内可见小点状钙化,增强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有一定特征性CT表现,但确诊应根据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肾上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