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高立
李凯
+5 位作者
祁小乐
高玉龙
高宏雷
王永强
孔宪刚
王笑梅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7-894,共8页
为了获得本实验室3株(HuB-1、HeB10XS02、SD10LY01)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了解其序列特征,首先测定了这3株毒株对SPF鸡的致死率,然后利用融合PCR技术扩增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
为了获得本实验室3株(HuB-1、HeB10XS02、SD10LY01)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了解其序列特征,首先测定了这3株毒株对SPF鸡的致死率,然后利用融合PCR技术扩增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株毒株对SPF鸡的致死率均在60%以上,为IBDV超强毒株(vvIBDV)。遗传进化分析表明,3株分离毒株的A节段均位于超强毒分支。IBDV的B节段分为明显的3个亚群,其中HuB-1、SD10LY01的B节段属于第Ⅲ亚群,HeB10XS02的B节段则属于第Ⅱ亚群。第Ⅰ、Ⅱ、Ⅲ亚群之间在VP1蛋白上存在17个保守氨基酸差异位点,其中第145~147位氨基酸形成独特的'三联体'基序,不同亚群具有不同的基序。本研究结果为更好地了解vvIBDV基因组特征以及致病性分子基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vvIBDV)
全基因组克隆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
2
作者
柳佳佳
梁海英
+6 位作者
曾智勇
汤德元
王彬
边孟婷
黄书
潘向英
田红利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4-1400,1407,共8页
为了解致贵州省某鸡场幼鸡死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GZGY2022分离株的基因组特征、遗传变异及毒株类型,本试验设计引物对其进行全基因组的扩增、克隆、测序,遗传演化和毒株类型分析。结果显示,扩增...
为了解致贵州省某鸡场幼鸡死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GZGY2022分离株的基因组特征、遗传变异及毒株类型,本试验设计引物对其进行全基因组的扩增、克隆、测序,遗传演化和毒株类型分析。结果显示,扩增IBDV全基因组的A、B片段分别为3260、2827bp,分别编码VP2~VP5、VP1基因。该毒株A、B片段与VvIBDV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2%~98.7%、87.7%~98.9%,均与NN1172株同源性最高,与其他毒株同源性分别为83.1%~94.7%、90.1%~91.0%。遗传演化及毒株类型结果显示,IBDV毒株按抗原及毒力主要分为6个分支,该毒株A、B片段均聚类在VvIBDV分支,根据新基因型分类方法,该毒株为A3B3基因型。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A、B片段分别有3、7处独有的氨基酸位点变异,全基因组编码区与超强毒株有13处一致且独有的特征性氨基酸位点。A片段的VP2序列与超强毒株有19处相同的特征氨基酸,其中高变区222A、242I、253Q、256I、279D、284A、294I、299S是超强毒株的特征性的氨基酸位点,七肽区序列SWSASGS与强毒株一致;B片段的VP1序列与超强毒株有10处相同的特征氨基酸,其中61I、145T、287A是超强毒株的特征性的氨基酸位点,777~782核苷酸序列为GGTGCC,未能形成Kpn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结合三联体位点145/146/147(TEG),则B片段与NN1172株一致,其毒力稍弱于B2型VvIBDV毒株。重组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序列无断裂和重组位点,未发生重组事件。结果表明,GZGY2022株属于A3B3型非重组超强毒株,特殊氨基酸位点均与VvIBDV分子特征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超强毒株
全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猪圆环病毒2型全基因组的克隆及病毒拯救
3
作者
王紫凝
高章照
+2 位作者
董沁芳
全滟平
姜永厚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68-473,共6页
为构建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2型(PCV2)感染性DNA克隆,以淋巴结病料组织中分离的PCV2细胞培养适应毒株为材料,通过基因序列分析比对,在PCV2基因组序列XbaⅠ酶切位点区设计重叠引物,进行全长扩增并克隆至pMD-18T和pBluescri...
为构建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2型(PCV2)感染性DNA克隆,以淋巴结病料组织中分离的PCV2细胞培养适应毒株为材料,通过基因序列分析比对,在PCV2基因组序列XbaⅠ酶切位点区设计重叠引物,进行全长扩增并克隆至pMD-18T和pBluescript SK,获得载体pMD-PCV2和pBluescript SK-PCV2。将pMDPCV2重组质粒大量扩增后,用XbaⅠ切出PCV2全基因组,在体外用T4DNA连接酶使其自环化。通过脂质体法将PCV2自环化产物转染至PK15细胞,并且经15次连续传代,分别用PCR、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测定(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到PCV2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表达。该研究成功构建具有感染性的PCV2全基因组DNA,为PCV2致病机理和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全长基因组克隆
细胞转染
病毒拯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高立
李凯
祁小乐
高玉龙
高宏雷
王永强
孔宪刚
王笑梅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禽免疫抑制病创新团队
出处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7-894,共8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nycytx-42-G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01922)
文摘
为了获得本实验室3株(HuB-1、HeB10XS02、SD10LY01)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了解其序列特征,首先测定了这3株毒株对SPF鸡的致死率,然后利用融合PCR技术扩增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株毒株对SPF鸡的致死率均在60%以上,为IBDV超强毒株(vvIBDV)。遗传进化分析表明,3株分离毒株的A节段均位于超强毒分支。IBDV的B节段分为明显的3个亚群,其中HuB-1、SD10LY01的B节段属于第Ⅲ亚群,HeB10XS02的B节段则属于第Ⅱ亚群。第Ⅰ、Ⅱ、Ⅲ亚群之间在VP1蛋白上存在17个保守氨基酸差异位点,其中第145~147位氨基酸形成独特的'三联体'基序,不同亚群具有不同的基序。本研究结果为更好地了解vvIBDV基因组特征以及致病性分子基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vvIBDV)
全基因组克隆
序列分析
Keywords
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vvIBDV)
full
-
length
genomic
cloning
sequencing
analysis
分类号
S852.659.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
2
作者
柳佳佳
梁海英
曾智勇
汤德元
王彬
边孟婷
黄书
潘向英
田红利
机构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4-1400,1407,共8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162项目)。
文摘
为了解致贵州省某鸡场幼鸡死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GZGY2022分离株的基因组特征、遗传变异及毒株类型,本试验设计引物对其进行全基因组的扩增、克隆、测序,遗传演化和毒株类型分析。结果显示,扩增IBDV全基因组的A、B片段分别为3260、2827bp,分别编码VP2~VP5、VP1基因。该毒株A、B片段与VvIBDV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2%~98.7%、87.7%~98.9%,均与NN1172株同源性最高,与其他毒株同源性分别为83.1%~94.7%、90.1%~91.0%。遗传演化及毒株类型结果显示,IBDV毒株按抗原及毒力主要分为6个分支,该毒株A、B片段均聚类在VvIBDV分支,根据新基因型分类方法,该毒株为A3B3基因型。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A、B片段分别有3、7处独有的氨基酸位点变异,全基因组编码区与超强毒株有13处一致且独有的特征性氨基酸位点。A片段的VP2序列与超强毒株有19处相同的特征氨基酸,其中高变区222A、242I、253Q、256I、279D、284A、294I、299S是超强毒株的特征性的氨基酸位点,七肽区序列SWSASGS与强毒株一致;B片段的VP1序列与超强毒株有10处相同的特征氨基酸,其中61I、145T、287A是超强毒株的特征性的氨基酸位点,777~782核苷酸序列为GGTGCC,未能形成Kpn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结合三联体位点145/146/147(TEG),则B片段与NN1172株一致,其毒力稍弱于B2型VvIBDV毒株。重组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序列无断裂和重组位点,未发生重组事件。结果表明,GZGY2022株属于A3B3型非重组超强毒株,特殊氨基酸位点均与VvIBDV分子特征相符。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超强毒株
全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Keywords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very
virulent
strain
full
-
length
genomic
cloning
sequencing
analysi
分类号
S852.6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猪圆环病毒2型全基因组的克隆及病毒拯救
3
作者
王紫凝
高章照
董沁芳
全滟平
姜永厚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68-473,共6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5C010006)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18C370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831)
文摘
为构建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2型(PCV2)感染性DNA克隆,以淋巴结病料组织中分离的PCV2细胞培养适应毒株为材料,通过基因序列分析比对,在PCV2基因组序列XbaⅠ酶切位点区设计重叠引物,进行全长扩增并克隆至pMD-18T和pBluescript SK,获得载体pMD-PCV2和pBluescript SK-PCV2。将pMDPCV2重组质粒大量扩增后,用XbaⅠ切出PCV2全基因组,在体外用T4DNA连接酶使其自环化。通过脂质体法将PCV2自环化产物转染至PK15细胞,并且经15次连续传代,分别用PCR、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测定(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到PCV2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表达。该研究成功构建具有感染性的PCV2全基因组DNA,为PCV2致病机理和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全长基因组克隆
细胞转染
病毒拯救
Keywords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full
length
genom
e
cloning
cell
transfection
virus
rescue
分类号
Q939.47 [生物学—微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高立
李凯
祁小乐
高玉龙
高宏雷
王永强
孔宪刚
王笑梅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原文传递
2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
柳佳佳
梁海英
曾智勇
汤德元
王彬
边孟婷
黄书
潘向英
田红利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3
猪圆环病毒2型全基因组的克隆及病毒拯救
王紫凝
高章照
董沁芳
全滟平
姜永厚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