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甲烷逃逸排放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马翠梅 戴尔阜 +2 位作者 刘乙辰 王亚慧 王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1-322,共12页
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一类重要温室气体,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是中国最大的CH4排放源。为编制高质量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有必要对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不同排放源的CH4逃... 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一类重要温室气体,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是中国最大的CH4排放源。为编制高质量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有必要对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不同排放源的CH4逃逸开展系统研究。根据《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方法,对中国煤炭逃逸关键排放源井工煤矿开采和矿后活动采用本国特征排放因子法,其他排放源采用缺省排放因子法,计算了2010—2016年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量,分析了上述期间的排放趋势及排放构成,并开展了同其他国家隐含排放因子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不考虑回收利用量时,2010—2016年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量先升后降,2010年排放量为2525万t,2013年达到峰值2716万t,之后缓慢下降到2016年的2269万t,最大的排放环节为井工开采,研究期年平均占比为83%。②2010—2016年CH4回收利用量年均上升17%,2016年回收利用量占总排放量的27%,扣除回收利用量后净排放量峰值年份前移到2011年。③不同国家本地化隐含排放因子差距较大,中国在主要产煤大国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波兰相当,低于德国、俄罗斯和美国,位于IPCC缺省值下限。④从排放源范围、方法选择和排放因子等方面来看,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清单在非附件I国家中属于领先水平,但同附件I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未来进一步提升计算范围的完整性,加强活动水平数据收集,以及深入开展中国特征排放因子研究,同时从管理和技术方面加强对煤矿瓦斯的回收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工煤矿 露天煤矿 煤炭开采 矿后活动 温室气体清单 本国特征排放因子 逃逸排放 甲烷
原文传递
石油化工无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及处理技术综述 被引量:21
2
作者 袁晓华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10年第2期32-35,共4页
分析了石油化工企业无组织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和处理技术,包括储罐密封、罐组蒸汽平衡、轻质油品装卸车及污水系统蒸汽平衡、污水集输和处理设施的密闭技术、油气回收技术和污水处理场构筑物释放气的催化焚烧技术。
关键词 石油化工 无组织排放 密闭 油气回收 催化焚烧
下载PDF
石化企业无组织排放源强核算方法综述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鹏 赵东风 牛麦针 《四川环境》 2012年第6期115-121,共7页
石化企业的无组织排放源众多,排放量计算方法各异,源强的确定一直是石化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认识石化企业的无组织排放出发,着重讨论了各类无组织排放的产生节点,并进一步分析了石化企业的无组织排放源强... 石化企业的无组织排放源众多,排放量计算方法各异,源强的确定一直是石化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认识石化企业的无组织排放出发,着重讨论了各类无组织排放的产生节点,并进一步分析了石化企业的无组织排放源强的核算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可为石化企业设计者和环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企业 无组织排放 源强核算
下载PDF
煤炭开采的温室气体逸散排放估算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永均 张绍良 侯湖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研究分析了煤炭开采温室气体逸散排放源及其过程、排放量、估算目标与组织、数据与方法学、质量控制,结果表明逸散排放的地质分异性、数据非完整性等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估算过程数据组织困难,估算结果不确定性较大;针对我国估算过程中... 研究分析了煤炭开采温室气体逸散排放源及其过程、排放量、估算目标与组织、数据与方法学、质量控制,结果表明逸散排放的地质分异性、数据非完整性等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估算过程数据组织困难,估算结果不确定性较大;针对我国估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建设基础数据体系、构建混合估算方法、加强质量控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碳效应 逸散排放 清单估算
下载PDF
中国井工煤矿开采过程的二氧化碳逃逸排放因子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于胜民 朱松丽 张俊龙 《中国能源》 2018年第5期10-16,33,共8页
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没有提供关于井工煤矿开采过程CO_2逃逸排放的方法论和排放因子数据。本文首先梳理了井工煤矿开采过程CO_2逃逸的排放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排放因子先计算CO_2排放总量,再分别考虑瓦斯气回收的减量贡... 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没有提供关于井工煤矿开采过程CO_2逃逸排放的方法论和排放因子数据。本文首先梳理了井工煤矿开采过程CO_2逃逸的排放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排放因子先计算CO_2排放总量,再分别考虑瓦斯气回收的减量贡献和/或火炬销毁的增量贡献的计算方法。其次根据中国2011年7575处井工煤矿矿井CO_2相对涌出量的测定数据,对中国井工煤矿开采过程的CO_2逃逸排放因子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井工煤矿CO_2逃逸排放因子95%的置信区间为[0.00,22.39]m^3 CO_2/t原煤产量,中位数为5.23 m^3CO_2/t原煤产量,平均值为6.57 m^3 CO_2/t原煤产量,样本标准差为6.67 m^3 CO_2/t。分析发现不同瓦斯等级矿井之间均值差异显著,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突出矿井均值分别为5.41、9.38和10.50 m^3 CO_2/t煤炭。相关分析发现中国井工煤矿CO_2逃逸排放因子与CH_4逃逸排放因子存在弱到中等的正相关关系,与矿井最大采深几乎不相关或有较弱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工开采 逃逸排放 二氧化碳 中国
下载PDF
石化企业储罐区无组织排放的源强核算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红旭 张鹏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7期115-117,共3页
石化企业无组织排放源强的核算是设置防护距离的重要前提,而储罐区在整个石化企业的无组织排放量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为进一步研究各核算方法核算储罐区无组织排放源强的应用情况,分别采用了《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推荐公式、美国石油学... 石化企业无组织排放源强的核算是设置防护距离的重要前提,而储罐区在整个石化企业的无组织排放量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为进一步研究各核算方法核算储罐区无组织排放源强的应用情况,分别采用了《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推荐公式、美国石油学会(API)推荐公式、中国石油化工(CPCC)推荐公式和地面浓度反推法对某石化企业储罐区进行了无组织排放烃类的核算,计算结果分别为95.50t/a、201.30t/a、86.73t/a和94.92t/a。通过分析讨论,最终以《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推荐公式的计算结果95.50t/a为最终结果。并建议石化企业储罐区以《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推荐公式和中国石油化工推荐公式的计算结果为基础,并结合地面浓度反推法等其他方法进行复核,最终再根据罐区自身特点决定最终源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组织排放 源强核算 石化企业 储罐区
下载PDF
中国油气系统甲烷逸散排放估算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春赐 吕永龙 贺桂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905-4913,共9页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正致力于推动能源低碳化转型,这促进能源由煤炭向油气资源的转变.因此,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系统(油气系统)的甲烷(CH_(4))排放日益受到关注.逸散排放包括设备泄漏、排空和火炬燃烧,涉及油气资源的开发、生产、...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正致力于推动能源低碳化转型,这促进能源由煤炭向油气资源的转变.因此,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系统(油气系统)的甲烷(CH_(4))排放日益受到关注.逸散排放包括设备泄漏、排空和火炬燃烧,涉及油气资源的开发、生产、运输、储存和分配等过程.但目前油气系统CH_(4)逸散排放缺乏统一的核算方法,逸散排放量亦未被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统计之中.基于相关方法,评估了1980~2020年中国油气系统的CH_(4)逸散排放.结果表明,油气系统的CH_(4)逸散排放随着油气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增长而快速增加,由1980年不足60万t增长至2020年的超过260万t.石油系统和天然气系统在2020年的CH_(4)逸散排放分别达到约60万t和200万t,是1980年的1.38倍和16.6倍.油气系统的CH_(4)逸散主要源于天然气生产、石油生产、天然气分配、天然气运输和储存,分别占总排放的41%、 20%、 18%和13%.天然气管道是主要的逸散设施.相比于常规油气资源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排放强度更高.研究完善了CH_(4)逸散排放清单,可为CH_(4)减排提供重要科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排放 逸散排放 油气系统 气候变化 甲烷排放清单
原文传递
首钢迁钢绿色炼钢生产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时庆宾 胡卫东 +1 位作者 杨晓艳 刘志强 《河北冶金》 2023年第4期70-73,共4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企业大幅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形势越发严峻,河北省推出一系列治理措施,制定了多项工作方案,明确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指标。首钢迁钢公司积极落实河北省唐山市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全面推进深度治理工...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企业大幅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形势越发严峻,河北省推出一系列治理措施,制定了多项工作方案,明确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指标。首钢迁钢公司积极落实河北省唐山市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全面推进深度治理工程,率先实现超低排放。本文以炼钢工序为例,从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智能管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治理。通过在1#~3#转炉OG系统后增设防爆圆筒型湿式卧式电除尘器、4#~5#转炉LT干法电除尘器升级为三相高频恒流高压直流电源、将滤筒由折叠式改为光面式、在炼钢各区域安装移动式烟尘捕集罩、研发环保智能监控平台等措施,实现了绿色炼钢。结合生产实践,建议钢铁企业应充分利用并发掘资源,使炼钢向着更健康安全、高质清洁、智能高效的绿色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 绿色发展 有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 智能管控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M10 Emission Rates from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Cement Silos in Concrete Batching Facilities
9
作者 Ahmed El-Said Rady Mokhtar S. Beheary +1 位作者 Mossad El-Metwally Ashraf A. Zahran 《Open Journal of Air Pollution》 2023年第2期67-77,共11页
This research study quantifies the PM<sub>10</sub> emission rates (g/s) from cement silos in 25 concrete batching facilities for both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scenarios by applying the USEPA AP-42 guide... This research study quantifies the PM<sub>10</sub> emission rates (g/s) from cement silos in 25 concrete batching facilities for both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scenarios by applying the USEPA AP-42 guidelines step-by-step approach. The study focuses on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ement dust fugitive emissions from 176 cement silos located in 25 concrete batching facilities in the M35 Mussafah industrial area of Abu Dhabi, UAE. Emission factors are crucial for quantifying the PM<sub>10</sub> emission rates (g/s) that support developing source-specific emission estimates for areawide inventories to identify major sources of pollution that provide screening sources for compliance monitoring and air dispersion modeling. This requires data to be collected involves information on production, raw material usag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cess-related details, this was obtained using various methods, including field visits, surveys, and interviews with facility representatives to calculate emission rates accurately.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cement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rates for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sources of the targeted facilities. The data shows that the average cement consumption among the facilities is approximately 88,160 (MT/yr), with a wide range of variation depending on the facility size and production rate. The emission rates from controlled sources have an average of 4.752E<sup>-04</sup> (g/s), while the rates from uncontrolled sources average 0.6716 (g/s). The analysis shows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p < 0.05) and perfect positive correlation (r = 1) between cement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rates, indicating that as cement consumption increases, emission rates tend to increase as well. Furthermore, comparing the emission rates from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scenarios. The data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cenarios, highligh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trol measures in reducing PM<sub>10</sub> emissions. The study’s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ssion Factors Concrete Batching Cement Dust PM10 fugitive emissions SILOS Environmental Impact Air Quality Ready-Mix Industrial Facilities
下载PDF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Fugitive Dust Emissions from Cement Silos at Cluster of Concrete Batching Facilities Using Air Dispersion Modeling
10
作者 Ahmed El-Said Rady Ashraf A. Zahran +1 位作者 Mokhtar S. Beheary Mossad El-Metwall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S 2023年第5期373-391,共19页
This research assesse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ement silos emission on the existing concrete batching facilities in M35-Mussafah, Abu Dhabi, United Arab Emirates. These assess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an air qua... This research assesse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ement silos emission on the existing concrete batching facilities in M35-Mussafah, Abu Dhabi, United Arab Emirates. These assess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an air quality dispersion model (AERMOD) to predict the ambient concentration of Portland Cement particulate matter less than 10 microns (PM<sub>10</sub>) emitted to the atmosphere dur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activities from 176 silos located in 25 concrete batching facilities. AERMOD was applied to simulate and describe the dispersion of PM<sub>10</sub> released from the cement silos into the air.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for PM<sub>10</sub> emissions on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cement silos scenarios. Results showed an incremental negative impact on air quality and public health from uncontrolled silos emissions and estimated that the uncontrolled PM<sub>10</sub> emission sources contribute to air pollution by 528958.32 kg/Year. The modeling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silos shows that the highest annual average concentration from controlled cement silos is 0.065 μg/m<sup>3</sup>, and the highest daily emission value is 0.6 μg/m<sup>3</sup>;both values are negligible and will not lead to significant air quality impact in the entire study domain. However, the uncontrolled cement silos’ highest annual average concentration value is 328.08 μg/m<sup>3</sup>. The highest daily emission average value was 1250.09 μg/m<sup>3</sup>;this might cause a significant air pollution quality impact and health effects on the public and workers.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average PM<sub>10</sub>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at these receptors predicted by the air dispersion model are discussed for both scenarios and compared with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air quality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Dispersion Modeling Concrete Batching Facilities AERMOD PM10 fugitive emissions Environmental Impact
下载PDF
715m^(2)烧结环冷机零排放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忠英 《河北冶金》 2023年第4期62-65,共4页
烧结环冷机的废气治理困难,绝大数处于无组织排放状态,是钢铁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无法满足国家对A类钢铁企业超低排放的要求。本文对715 m^(2)烧结环冷机零排放系统组成和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对其中的关键设备参数进行了分析,通过选... 烧结环冷机的废气治理困难,绝大数处于无组织排放状态,是钢铁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无法满足国家对A类钢铁企业超低排放的要求。本文对715 m^(2)烧结环冷机零排放系统组成和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对其中的关键设备参数进行了分析,通过选择合理的介质温度、介质流量、风机全压、风机电机,将环冷机的所有废气由无组织排放变为循环利用,实现了零排放,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为烧结环冷机的废气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环冷机 废气 无组织排放 零排放
下载PDF
基于红外掩日通量法的某石油化工企业VOCs无组织排放实测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莳文 张钢锋 +3 位作者 卜梦雅 李亚雯 费波 杨超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953-957,共5页
为进行VOCs无组织排放量的实测,应用红外掩日通量(SOF)方法获取了一家石油化工企业的非甲烷烷烃、乙烯、丙烯的通量,基于实测数据折算了苯系物的排放通量,估算了该企业的排放系数与年排放量,并与清单系数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非甲烷烷... 为进行VOCs无组织排放量的实测,应用红外掩日通量(SOF)方法获取了一家石油化工企业的非甲烷烷烃、乙烯、丙烯的通量,基于实测数据折算了苯系物的排放通量,估算了该企业的排放系数与年排放量,并与清单系数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非甲烷烷烃、乙烯、丙烯的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52 kg·h^(-1)、90 kg·h^(-1)、33 kg·h^(-1),苯系物的折算通量为10 kg·h^(-1);实验排放系数与清单系数的差异在20%以内,但应用系数计算的排放量差距达到57.7%。实测技术可为未来的总量管理与动态清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 VOCS SOF 无组织排放量
下载PDF
浙江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氨排放管控标准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浙明 徐志荣 +3 位作者 卓明 姚轶 丁琳 朱虹 《环境影响评价》 2023年第5期64-70,共7页
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业氨的排放管控,研究以浙江省规模化养殖场氨排放管控为切入点,基于排污许可证中重点管理的畜禽养殖场的氨管控情况和浙江省典型万头养殖场氨的治理情况,详细探讨分析开展畜禽养殖氨的排放管控的可行性。研究发现浙... 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业氨的排放管控,研究以浙江省规模化养殖场氨排放管控为切入点,基于排污许可证中重点管理的畜禽养殖场的氨管控情况和浙江省典型万头养殖场氨的治理情况,详细探讨分析开展畜禽养殖氨的排放管控的可行性。研究发现浙江省通过对大型规模养殖场采取源头控氨、过程减氨和末端治氨等综合治理方式能有效管控畜禽养殖业氨的排放;结合氨排放与恶臭协同治理的需求、相关涉氨标准的借鉴,初步提出了以无组织排放管控为主,有组织排放管控为辅的管控方式,其相应的管控限值分别为0.4 mg/m^(3)和20 mg/m^(3)。另外,本研究也提出了加快扩大畜禽养殖氨总量减排范围、出台畜禽养殖业地方标准的起草技术指南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无组织排放 场界 排放限值
下载PDF
钢铁企业无组织排放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健 马召坤 +1 位作者 李蕾 吴彤 《中国环境管理》 2016年第1期97-102,共6页
东部老工业区是济南市大气污染重点防控区域。工业区大型企业的无组织排放废气对区域及周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对其排放量大小和污染物种类不清楚,难以进行监管。本文以济南东部老工业区一家大型钢... 东部老工业区是济南市大气污染重点防控区域。工业区大型企业的无组织排放废气对区域及周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对其排放量大小和污染物种类不清楚,难以进行监管。本文以济南东部老工业区一家大型钢铁企业为例,选取五项有代表性的特征污染物(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和氨)进行布点监测,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分析特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了解钢铁企业无组织排放特征。经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与上风向相比,下风向各污染物监测的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该厂区污染源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最后,提出防范或改进措施,如应加严相应的无组织排放标准,增加大气在线监测点位及监测项目,建议企业加强对生产工艺环节无组织排放废气的收集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无组织排放 布点监测 特征污染物
下载PDF
阀门逸散性国内外标准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明亚 胡军 +2 位作者 张继伟 黄健 彭林 《阀门》 2015年第4期34-37,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阀门逸散性检验试验标准,分析了阀门逸散性试验分为型式试验和产品验收试验,检测阀门的逸散性主要有真空法、包覆法和吸气法等,指出了加快实施阀门逸散性型式试验方面标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阀门 逸散性 型式试验 产品验收试验 标准分析
下载PDF
CFD predictions for hazardous area classification 被引量:2
16
作者 Andrey Oliveira de Souza Aurélio Moreira Luiz +4 位作者 Ant?nio Tavernard Pereira Neto Ant?nio Carlos Brandao de Araujo Heleno Bispo da Silva Sidinei Kebler da Silva Jose Jailson Nicacio Alve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21-31,共11页
This study aimed to describe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procedure using the ANSYS CFX software 16.1 and Design of Experiment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olume and extension of explosive atmospheres due to fugi... This study aimed to describe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procedure using the ANSYS CFX software 16.1 and Design of Experiment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olume and extension of explosive atmospheres due to fugitive emissions of flammable gases.The multidimensional statistical sampling technique Latin Hypercube was used, which defined 100 simulations of random methane gas leak conditions.The CFD model proved to be robust in predicting the extension and volume of the explosive atmosphere for orifice diameters from 0.1 to2.5 mm, pressure from 0.1 MPa to 12 MPa and temperatures from 0 ℃ to 400 ℃.It was found that the calculation domain must be parameterized 8 m in length for each millimeter of the diameter of the source of release to ensure the predictions.In order not to lose precision for very small diameters, the mesh was parameterized with 50 elements along the orifice diameter.It was proved that gravity does not influence the extension and volume of the explosive atmosphere at sonic emissions.The deviation from the ideal gas behavior in the reservoir,achieved by applying the Soave–Redlich–Kwong equation of state, also has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extension and volume of the explosive atmosphe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ze of the explosive atmosphere varies directly with the diameter of the source emission and reservoir pressure, and inversely with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servoir.The diameter of the source is the parameter that has the major effect on the extension of the explosive atmosphere, followed by the pressure and lastly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OMPUTER simulation Safety fugitive emissions Classified area Flammable GAS CLOUD
下载PDF
炼化基地大气特征污染物的管控与减排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颖 詹华斌 +2 位作者 肖雯 潘峰 仝纪龙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5-1060,共6页
石化工业区的大气无组织排放是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以西固炼化基地为例,根据2014年特征污染物NMHC、H_2S、NH_3的区域质量浓度监测值,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对西固炼化基地的特征污染物无组织源强进行估算,其中以炼油厂为最大,分别为NMHC ... 石化工业区的大气无组织排放是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以西固炼化基地为例,根据2014年特征污染物NMHC、H_2S、NH_3的区域质量浓度监测值,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对西固炼化基地的特征污染物无组织源强进行估算,其中以炼油厂为最大,分别为NMHC 258.54 kg·h-1、H2S 4.76 kg·h-1、NH_337.18 kg·h-1。基于AERMOD模式预测特征污染物对区域敏感点的影响,根据污染物的相应环境质量标准反算出相应的管控方案,结果显示炼油厂的各项特征污染物削减量最大,分别为NMHC 1 086 t·a-1、H_2S 33 t·a-1、NH_3172 t·a-1,为主要管控对象。针对西固炼化基地特征污染物主要排放源,按近、中、长期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为城区大型炼化基地大气无组织排放的治理工作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固炼化基地 大气特征污染物 无组织源 减排措施
原文传递
锅炉生产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厚丽华 吴永会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0年第4期253-254,共2页
目的研究锅炉生产企业卫生防护距离,使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不影响居住区人群健康。方法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计算出二甲苯的无组织排放量,从而计算卫生防护距离。结果确定年生产规模3 000-7 000 MW的锅炉生产企业,所在地区近5年... 目的研究锅炉生产企业卫生防护距离,使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不影响居住区人群健康。方法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计算出二甲苯的无组织排放量,从而计算卫生防护距离。结果确定年生产规模3 000-7 000 MW的锅炉生产企业,所在地区近5年平均风速为〈2、2-4、〉4 m/s时,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分别为300、200、200 m。结论通过现场调查分析认为,无组织排放的二甲苯是影响锅炉生产企业卫生防护距离的主要因素,可据此计算出可行的锅炉生产企业卫生防护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生产企业 无组织排放 二甲苯 卫生防护距离
原文传递
工业管道阀门逸散排放技术要求解析
19
作者 何耀罡 应道宴 蔡仁良 《化肥设计》 CAS 2022年第4期31-35,共5页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石油、化工管路泄漏的重要部分,美国、欧洲等国家率先对VOCs逸散排放进行立法管控,我国于近期增加了对工业阀门逸散排放控制的要求。通过解读国内外相关工业阀门逸散排放技术标准,...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石油、化工管路泄漏的重要部分,美国、欧洲等国家率先对VOCs逸散排放进行立法管控,我国于近期增加了对工业阀门逸散排放控制的要求。通过解读国内外相关工业阀门逸散排放技术标准,结合应用实践经验,根据介质判断是否需要逸散排放要求,推荐适用于不同危害工况的逸散排放技术规范,进行对阀门制造商的资质认证和产品合格验收,以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规范管控,让工业管道设施更加安全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阀门 逸散排放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下载PDF
炼化常减压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源谱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文秀 谢晖 +2 位作者 王文利 韩源 韩雅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561-5569,共9页
以典型常减压装置中工艺管线无组织逸散VOCs为切入点,选取不同地域的多套常减压装置,参照美国EPA包袋法采样标准,并按照HJ 644-2013标准将气态样品转移到组合三吸附管内,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常减压装置无组织排放... 以典型常减压装置中工艺管线无组织逸散VOCs为切入点,选取不同地域的多套常减压装置,参照美国EPA包袋法采样标准,并按照HJ 644-2013标准将气态样品转移到组合三吸附管内,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常减压装置无组织排放的VOCs共含116种物质,以烷烃类、烯烃类和醛酮类物质占主导,其中烷烃类物质占总排放的65%以上.在此基础上,对检出物质占比量进行量化分析,明确了常减压装置VOCs无组织排放因子以2-甲基丁烷、丁烯和苯等物质为主,并检出了微量的萘.相关结论可为炼化企业构建VOCs排放清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后续精细化管理炼化行业的VOCs排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常减压装置 无组织排放 包袋法采样 源谱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