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单回交方法在大豆抗灰斑病育种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郭泰 刘忠堂 +6 位作者 何煜 齐宁 吕秀珍 韩玉章 胡喜平 王志新 吴秀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2年第5期5-10,共6页
对 3个回交组合育种效果及育种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回交育种方法是抗灰斑病育种有效方法之一 ,对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效果显著 ,对品种的产量水平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在生产上应用效果好。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利用此方法育成了... 对 3个回交组合育种效果及育种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回交育种方法是抗灰斑病育种有效方法之一 ,对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效果显著 ,对品种的产量水平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在生产上应用效果好。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利用此方法育成了合丰 2 7号、合丰 30号和合丰 32号 3个高抗灰斑病大豆品种 ,累计推广应用面积 6 6 7万hm2 ,创纯社会经济效益 4 0亿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抗病育种 回交选育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及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2
作者 肖国政 方婷 +2 位作者 侯晶晶 王伟东 孙连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0-881,共12页
灰斑病是大豆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 K. Hara)导致的世界性大豆真菌病害,在大豆主要生产区的流行有增长趋势,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大豆尾孢菌变异迅速,已演化出多个具有致病性差异的生理小种,导致现有品种抗性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随... 灰斑病是大豆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 K. Hara)导致的世界性大豆真菌病害,在大豆主要生产区的流行有增长趋势,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大豆尾孢菌变异迅速,已演化出多个具有致病性差异的生理小种,导致现有品种抗性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了获得具有广谱抗性的种质,近年来研究方向从传统的抗病育种转移到对大豆尾孢菌致病机制解析及大豆抗灰斑病基因精细定位上。本文对大豆尾孢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及其致病性、抗病遗传、抗病育种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未来大豆灰斑病的表型精准鉴定、致病机制解析、抗病基因精细定位和抗病育种进行了探讨,为大豆抗灰斑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生理小种 抗性遗传 抗病育种
下载PDF
Genomic Selection for Frogeye Leaf Spot Resistance in Soybean
3
作者 Yao Lanning Chen Yizhi +4 位作者 Li Haochen Zhang Yue Xia Mingyu Ning Shicheng Ning Hailo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Soybean frogeye leaf spot(FLS) disease is a global disease affecting soybean yield, especially in the soybean growing area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order to realize genomic selection breeding for FLS resistance of... Soybean frogeye leaf spot(FLS) disease is a global disease affecting soybean yield, especially in the soybean growing area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order to realize genomic selection breeding for FLS resistance of soybean,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 regression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were combined, and a genomic selec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40 002 SNP markers covering soybean genome and relative lesion area of soybean FLS. As a result, 68 molecular markers controlling soybean FLS were detected accurately, and the phenotypic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se markers reached 82.45%. In this study, a model was established, which could be used directly to evaluate the resistance of soybean FLS and to select excellent offspring. This research method could also provide ideas and methods for other plants to breeding in disease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SO regression stepwise regression genomic selection model SOYBEAN frogeye leaf spot(FLS)disease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产孢动态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学敏 张明厚 谢红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1-29,共9页
通过生长箱内人工接种试验和定.点取样调查两个途径,分别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斑龄及温、湿度综合作用对大豆灰斑病叶斑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湿度及其工作对病斑产孢均有显著影响,病斑日龄也是影响其产孢的重要因素。单个... 通过生长箱内人工接种试验和定.点取样调查两个途径,分别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斑龄及温、湿度综合作用对大豆灰斑病叶斑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湿度及其工作对病斑产孢均有显著影响,病斑日龄也是影响其产孢的重要因素。单个病斑的传染期一般为19-20天,以显症后第十一天产孢最多,供试三个品种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产孢动态 斑龄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丁俊杰 顾鑫 +4 位作者 杨晓贺 胡国华 陈庆山 刘春燕 申宏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0-124,共5页
明确大豆种质对大豆灰斑病的抗性,是大豆抗病育种的前提条件。2009年在大豆灰斑病病圃,对黑龙江省大豆育种单位近期新育成的大豆新品系进行抗大豆灰斑病鉴定筛选研究,为抗病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在大豆R3~R4阶段,采用孢子悬浮液人工... 明确大豆种质对大豆灰斑病的抗性,是大豆抗病育种的前提条件。2009年在大豆灰斑病病圃,对黑龙江省大豆育种单位近期新育成的大豆新品系进行抗大豆灰斑病鉴定筛选研究,为抗病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在大豆R3~R4阶段,采用孢子悬浮液人工喷雾接种鉴定方法,鉴定出10份高抗大豆灰斑病的新品种,宝交04-4036、钢0027-3、九三H07-11、垦03-944、垦06-792、牡05-742、农大15414、农大15751、农大5416和菽锦05-SH023,占供试材料的4%;鉴定出抗病材料31份,占供试材料的14%;鉴定出中抗材料126份,占供试材料的57%;其他是感病或高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品系 抗性
下载PDF
大豆抗灰斑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董志敏 厉志 +4 位作者 刘佳 陈亮 衣志刚 王博 刘宝权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之一,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主要常见病害。该病害不仅影响大豆产量也影响大豆品质。综述与大豆灰斑病抗性育种相关领域的研究,即病原菌生理小种、灰斑病抗性遗传、抗性基因定位与分子标记和传统抗病育种等4方面... 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之一,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主要常见病害。该病害不仅影响大豆产量也影响大豆品质。综述与大豆灰斑病抗性育种相关领域的研究,即病原菌生理小种、灰斑病抗性遗传、抗性基因定位与分子标记和传统抗病育种等4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的变化和传统灰斑病抗性育种效率低问题,提出提高大豆灰斑病抗性水平和育种效率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生理小种 抗性遗传 分子标记 抗病育种
原文传递
大豆灰斑病发生特点及抗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程伟 常芳国 +1 位作者 赵团结 孔杰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0期22-25,50,共5页
从抗病育种角度出发,综述了大豆灰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点、生理小种分化与鉴别、病害流行规律与防控、大豆对灰斑病抗性的鉴定方法与抗病种质(基因)发掘、抗病常规及分子育种等方面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大豆灰斑病抗性育种研究应加强病菌致... 从抗病育种角度出发,综述了大豆灰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点、生理小种分化与鉴别、病害流行规律与防控、大豆对灰斑病抗性的鉴定方法与抗病种质(基因)发掘、抗病常规及分子育种等方面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大豆灰斑病抗性育种研究应加强病菌致病机理及生理小种划分、抗病资源(基因)发掘、常规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灰斑病 生理小种分化 抗病育种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全国大豆区域试验品种灰斑病抗病性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玉芝 刘佳 邱强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5-377,共3页
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对44份大豆新品种(系)接种了东北流行的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并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免疫品种仅1份(钢95144 1),占2 0%;抗病品种15份,占34 1%;中抗品种19份,占43 2%;中感品种3份,占6 8%;感病品种4份,占9 1%;高... 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对44份大豆新品种(系)接种了东北流行的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并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免疫品种仅1份(钢95144 1),占2 0%;抗病品种15份,占34 1%;中抗品种19份,占43 2%;中感品种3份,占6 8%;感病品种4份,占9 1%;高感品种2份,占4 5%。提出可做为抗灰斑病育种抗源利用的免疫及抗病品种共16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大豆灰斑病 抗性鉴定
下载PDF
东北大豆杀菌剂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顾鑫 杨晓贺 +7 位作者 姚亮亮 高雪冬 张茂明 刘伟 邱磊 申宏波 马迎 丁俊杰 《农学学报》 2020年第8期28-32,共5页
为了解决东北大豆产区杀菌剂选择混乱、剂量偏大及施用方法不当等诸多问题,试验于2018年进行,分为3个处理。减施增效处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核心,采用根瘤菌剂与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控大豆根腐病,采用自发研制的大豆叶面遮盖剂防治... 为了解决东北大豆产区杀菌剂选择混乱、剂量偏大及施用方法不当等诸多问题,试验于2018年进行,分为3个处理。减施增效处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核心,采用根瘤菌剂与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控大豆根腐病,采用自发研制的大豆叶面遮盖剂防治大豆灰斑病,与常规化学药剂处理和不施药处理进行大面积比对试验。随机取点调查根腐病、大豆灰斑病病情指数及产量等性状,计算效益。结果表明:减施增效处理的根腐病及灰斑病病情指数均为最低,分别达17.96%和27.18%。根腐病的防效为64.08%,极显著优于化学药剂处理,大豆灰斑病的防效为72.97%,显著优于化学药剂处理。减施增效处理产量最高,达3914.40 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其增收效益为1067.70元。减施增效处理,既减少了杀菌剂的施用量,又提高了产量,获得收益也有所增加,为国家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大豆根腐病 大豆灰斑病 根瘤菌剂 抗病品种 减施增效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绍江 王金陵 +1 位作者 杨庆凯 章元寿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3-236,共4页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iumsojina(Hara)Liu&Guo]可以产生有毒代谢物。滤液透析及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毒素可以穿过半透膜,为较小分子化合物并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该菌培养物浸提液经浓缩,硅...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iumsojina(Hara)Liu&Guo]可以产生有毒代谢物。滤液透析及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毒素可以穿过半透膜,为较小分子化合物并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该菌培养物浸提液经浓缩,硅胶柱层析可得粗毒素。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毒素对大豆幼苗及叶片具有致萎作用。针刺叶片可产生类似真菌感染的病斑。浸渍处理后,可使叶组织失绿、萎蔫最后坏死,同时毒素对抗性不同的品种有鉴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毒素 纯化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监测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丁俊杰 文景芝 +5 位作者 胡国华 姜翠兰 陈庆山 刘春艳 顾鑫 杨晓贺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8-180,共3页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及类型,采用自行筛选的鉴别寄主对采自17个不同大豆产区的30份灰斑病菌进行生理小种监测鉴定。已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1号、4号、6号、7号、8号、9号、11号)和4个未知生理小种。结果表...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及类型,采用自行筛选的鉴别寄主对采自17个不同大豆产区的30份灰斑病菌进行生理小种监测鉴定。已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1号、4号、6号、7号、8号、9号、11号)和4个未知生理小种。结果表明:1号生理小种仍是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39%,较2006年下降了9%;其次是7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28%,较2006年上升了7%。对黑龙江省56份主栽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鉴定出高抗品种4个,垦丰16号、垦丰18号、绥农22号、绥农25号,抗病品种1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生理小种 品种抗病性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RAPD标记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学敏 惠东威 +1 位作者 张明厚 陈受宜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8-133,共6页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发生于中国东北的大豆发斑病菌(Cercosporidiumsojinum)的10个生理小种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用13个10-核苷酸随机引物共计获得了111个RAPD标记,其中86.5%...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发生于中国东北的大豆发斑病菌(Cercosporidiumsojinum)的10个生理小种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用13个10-核苷酸随机引物共计获得了111个RAPD标记,其中86.5%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确定了供试小种间的亲缘关系。试验证明,RAPD技术分析大豆灰斑病菌遗传变异可提供大量分子标记,综合分析13个随机引物的扩增谱带可将供试菌株清楚分开。RAPD技术是一项操作简单、快速和灵敏的方法,极具对病菌群体遗传分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菌 生理小种 大豆灰斑病 RAPD标记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文慧 陈庆山 +6 位作者 杨庆凯 李文滨 王文辉 刘春燕 陈立君 刘海燕 单继勋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9-173,共5页
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 1号生理小种 ,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 4 0 5 6 6为母本 ,以感 1号生理小种的品种东农 4 1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 ,杂交得到F2 代后连续自交 3代得到F5代群体。该群体经人工接种灰斑病 1号生理小种后 ,利用BSA法对... 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 1号生理小种 ,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 4 0 5 6 6为母本 ,以感 1号生理小种的品种东农 4 1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 ,杂交得到F2 代后连续自交 3代得到F5代群体。该群体经人工接种灰斑病 1号生理小种后 ,利用BSA法对 5 0 0个SSR标记进行筛选 ,其中 3个标记Satt5 6 5、SOYGPATR和Satt396在抗、感池间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 ,并且在F2 代个体中表现出抗性与多态性协同分离的趋势。这 3个标记与抗性基因的连锁顺序为Satt5 6 5 -SOYGPATR-Hrcs1-Satt396 ,它们与抗性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 12 .7cM、6 .5cM、14 .7cM。推测抗大豆灰斑病 1号生理小种的基因可能位于C1连锁群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抗性基因 SSR标记 品系 杂交组合
下载PDF
利用与大豆灰斑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SR标记构建大豆品种(系)的分子身份证 被引量:21
14
作者 丁俊杰 姜翠兰 +7 位作者 顾鑫 杨晓贺 赵海红 申宏波 仕相林 刘春燕 胡国华 陈庆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06-2216,共11页
以黑龙江省29个大豆育种单位的103份已鉴定大豆灰斑病3个生理小种抗性的大豆品种(系)为材料,选择与大豆灰斑病抗病基因连锁的19个SSR标记检测,获得等位变异数86个,每个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分布在2~6个之间,平均为4.4个。应用遗传... 以黑龙江省29个大豆育种单位的103份已鉴定大豆灰斑病3个生理小种抗性的大豆品种(系)为材料,选择与大豆灰斑病抗病基因连锁的19个SSR标记检测,获得等位变异数86个,每个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分布在2~6个之间,平均为4.4个。应用遗传统计软件(Genetics Statistics 3.0)分析表明,标记的多样性指数介于0.198~0.751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606。品种(系)特异指数差异较大,介于46.592~481.541之间,平均为87.415。根据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使用ID Analysis1.0软件分析表明,利用与大豆抗灰斑病基因连锁的7个SSR标记(Satt565、Satt547、Satt431、Sct_186、SOYGPATR、Satt244、Sat_151)就能有效区分各品种(系),因此利用这7个标记构建了供试品种(系)的分子身份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生理小种 SSR 分子身份证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叶部病斑严重度的分级标准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学敏 李长友 张明厚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30-334,共5页
根据单个叶片病斑面积总和与整个叶片面积的比值,以及自然侵染的最高病斑/叶面积比,将大豆灰斑病叶部病害的严重度划分为0~6七个级别,并制出各级别标准图片和绘出模式图。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病叶 分级标准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潜育期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学敏 张明厚 谢仲秋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4,共6页
通过人工接种试验证明,在品种和小种组合一定时,大豆灰斑病的潜育期主要是由温度决定的,利用有效积温可以预测潜育期的动态变化。本文供试3个品种的日显证率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可以用Gompertz模型描述,并获得了3个品种的显症率预测式。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温度 潜育期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转几丁质酶和核糖体失活蛋白双价基因大豆的获得与抗病性鉴定 被引量:9
17
作者 郭玉双 张艳菊 +5 位作者 朱延明 李杰 柏锡 张淑珍 吴书音 李海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41-1847,共7页
以东北地区4个主栽大豆品种为试材,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2个抗真菌病基因,即几丁质酶基因和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构建在同一植物表达载体上,对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经Southern检测同时整合双价基因的T0代转基因大豆植株,转化频率为0... 以东北地区4个主栽大豆品种为试材,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2个抗真菌病基因,即几丁质酶基因和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构建在同一植物表达载体上,对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经Southern检测同时整合双价基因的T0代转基因大豆植株,转化频率为0.5%。将T0代转基因大豆植株扩繁至T2代,并进行了大豆疫霉根腐病和大豆灰斑病的抗性检测,4个株系的抗性均比对照有明显提高。分子生物学验证及RT-PCR检测表明,2个外源基因在4个株系中均进行了转录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几丁质酶基因 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 大豆疫霉根腐病 大豆灰斑病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和资源与本省大豆灰斑病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淑梅 李宝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2-325,共4页
本试验采用黑龙江省灰斑病菌株30个,分别测定本省70个主要推广品种、品系和资源,直接研究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认为,在品种、品系和资源中都有感病、抗病和中间类型的材料.在已推广品种和试验品系中发现有合丰27、29、32、3... 本试验采用黑龙江省灰斑病菌株30个,分别测定本省70个主要推广品种、品系和资源,直接研究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认为,在品种、品系和资源中都有感病、抗病和中间类型的材料.在已推广品种和试验品系中发现有合丰27、29、32、34号及绥86-5345这5个品种(系)上菌株的毒力频率低,说明它们的抗病性能好.同时在这5个品种、品系中分析了2个以上品种的联合抗病性,为培育抗病品种和品种的合理搭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灰斑病菌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抗大豆灰斑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文慧 杜吉到 +2 位作者 陈庆山 王文辉 闵丽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22-26,共5页
从抗灰斑病育种、抗性资源筛选和抗灰斑病基因分子标记三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抗大豆灰斑病育种的研究进展,为抗灰斑病育种者提供可参考的相关信息。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育种 抗源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流行动态预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学敏 张明厚 +2 位作者 李本宁 张运权 胡国华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2-227,共6页
1989-1992年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6个国营农场田间大豆灰斑病进行系统调查,共获得了130余组田间病害流行数据资料,利用5种生长模型对其进行拟合检验,通过比较绝对系数(R2)和回归误差(SS),认为Logistic... 1989-1992年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6个国营农场田间大豆灰斑病进行系统调查,共获得了130余组田间病害流行数据资料,利用5种生长模型对其进行拟合检验,通过比较绝对系数(R2)和回归误差(SS),认为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大豆灰斑病田间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对影响田间发病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t1时病情(Xt1)、日均温度(T)、日均相对湿度(RH)、叶面湿润时数(WP)及雨日数(RD)是对大豆灰斑病发展影响较大的因子,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大豆灰斑病田间增长速率的预测式,并对田间病害动态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侵染速率 动态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