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龙栖山森林群落林窗边缘效应研究 被引量:60
1
作者 洪伟 吴承桢 +1 位作者 林成来 赖建明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3-38,共6页
运用Shannon 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标以及边缘效应强度指数 ,对龙栖山森林群落林窗的边缘效应现象进行了研究。 2 7个林窗样地不同部位上述指标的测定表明 ,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的林窗边缘效应强度值为 0 6~ 2... 运用Shannon 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标以及边缘效应强度指数 ,对龙栖山森林群落林窗的边缘效应现象进行了研究。 2 7个林窗样地不同部位上述指标的测定表明 ,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的林窗边缘效应强度值为 0 6~ 2 5左右 ;而用生态优势度值测定的林窗边缘效应强度值为 0 4~ 1 3左右。研究表明林窗边缘区由于边缘效应的作用有增大物种多样性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林窗 物种多样性 边缘效应 福建龙栖山
下载PDF
森林景观斑块密度及边缘密度动态研究——以关帝山林区为例 被引量:57
2
作者 张芸香 郭晋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1,共4页
Based on the air photos of four stages since 1959 in Guandishan forest region,and assisted by other forest survey information,four stages of landscape element patch digital maps were generated in ARC INFO.By analyzing... Based on the air photos of four stages since 1959 in Guandishan forest region,and assisted by other forest survey information,four stages of landscape element patch digital maps were generated in ARC INFO.By analyzing the patch density and edge density of landscape,dynamic laws of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patch characters were comprehensively explor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tch density and edge density both could be used to study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its dynamic character.The outline of patch transformation and patch character changes during forest restoration in the study area were expounded in the paper.Some principl proposals were also provided in the end for the planning of forest restoration in similar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景观 斑块密度 边缘密度
下载PDF
落叶阔叶树种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对林缘不同光环境光能和水分的利用 被引量:48
3
作者 郭志华 张旭东 +2 位作者 黄玲玲 巨关升 ChenJiquan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7-1056,共10页
由于砍伐、林火等形成的林缘是典型的生态过渡区,并以高生物多样性和快速变化的光环境为最显著特征。研究植物在林缘附近不同光环境下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特征有利于在个体层次揭示林木更新、森林群落动态的生理生态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砍伐、林火等形成的林缘是典型的生态过渡区,并以高生物多样性和快速变化的光环境为最显著特征。研究植物在林缘附近不同光环境下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特征有利于在个体层次揭示林木更新、森林群落动态的生理生态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蒙古栎是长白山地区落叶阔叶林及阔叶红松林中的常见阳性树种。通过对长白山白桦林林缘及附近蒙古栎的野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①林冠对林缘光照等的影响随距离林缘远近的不同而不同。林缘及附近区域的光环境存在巨大差异,温度和水分条件等也有显著变化。②蒙古栎光合的日进程为单峰型,净光合速率的高峰值达20μmolCO2·m-2·s-1,未见明显午休;林外蒙古栎的净光合速率及日光合总量均大于(或远大于)林缘和林内的净光合速率及日光合总量,表明蒙古栎在林外强光下生长最快;此外,对低光的高效利用显示蒙古栎可在林内低光环境正常生长。③蒙古栎在不同光环境下蒸腾速率的日进程为单峰型,林外最高可达近8mmolH2O·m-2·s-1。虽然蒙古栎在林外的蒸腾速率、日蒸腾量及水分利用率均较高,但与林内弱光环境相比,水分利用率增加的趋势略有降低,这是蒙古栎对林外强光环境的一种适应。④蒙古栎叶片的气孔导度随光照的增加而增大,这有利于植物在强光下增加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有利于植物在强光下快速生长。另外,蒙古栎的叶片胞间CO2浓度从早至晚呈增加趋势;随日PAR总量的增加,蒙古栎的叶片胞间CO2浓度呈降低趋势。弱光环境下胞间CO2浓度的增加,有利于植物固定CO2、增加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缘 光环境 光能利用 水分利用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下载PDF
片断化森林的边缘效应与自然保护区的设计管理 被引量:31
4
作者 渠春梅 韩兴国 苏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0-167,共8页
森林片断化引起了森林边缘物理环境与生物的变化。从森林边缘向林内,光辐射、温度、湿度、风等因素发生改变,这些反过来对边缘上和边缘附近的生物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有些研究表明,生物与非生物存在明显的边缘-核心的变化梯度,而有些... 森林片断化引起了森林边缘物理环境与生物的变化。从森林边缘向林内,光辐射、温度、湿度、风等因素发生改变,这些反过来对边缘上和边缘附近的生物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有些研究表明,生物与非生物存在明显的边缘-核心的变化梯度,而有些则没有。除了影响边缘效应的客观因素(如边缘的取向、地势、年龄等)外,主观因素对边缘效应也有影响。边缘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影响因片断化森林的面积、形状以及与其他森林片断连接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故边缘效应的研究对自然保护区的设计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片断化 边缘效应 设计管理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机器学习法的干旱区典型农作物分类 被引量:34
5
作者 黄双燕 杨辽 +1 位作者 陈曦 姚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69-3176,共8页
当前,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开展农作物分类研究,对于确保干旱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机器学习方法,采用时间序列Sentinel 2A遥感数据提取农作物分类信息,通过引入地块基元和红边特征,探讨了不同分类特征组合对机... 当前,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开展农作物分类研究,对于确保干旱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机器学习方法,采用时间序列Sentinel 2A遥感数据提取农作物分类信息,通过引入地块基元和红边特征,探讨了不同分类特征组合对机器学习分类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分类器可以有效集成光谱和植被指数等多维向量的优势,将其应用于干旱区典型农作物分类上的精度均在89%以上,分类组总体精度最高可达94.02%。地块基元点集支持下的分类特征提取方法能够提高机器学习效率和农作物分类精度,使光谱组及指数组的分类精度分别提高3.13%和4.07%,并能有效解决"椒盐"效应及耕地边缘廓线模糊等问题。红边光谱和红边指数的引入分别使随机森林分类器总体精度提高2.39%和1.63%,并使春、冬小麦的识别能力显著提高,表明红边特征能够帮助分类器更敏感地捕捉不同作物特有的生长特性及物候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为机器学习方法及Sentinel 2A卫星在干旱区农业遥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农作物分类 地块基元 红边波段
下载PDF
边缘效应及其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6
作者 田超 杨新兵 刘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84-2192,共9页
边缘效应是生态学和生物保护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研究生态系统尺度和景观生态系统尺度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等生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边缘效应的内涵、特征、定量评价(包括定量分析基础、强度、影响区、模型等)、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 边缘效应是生态学和生物保护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研究生态系统尺度和景观生态系统尺度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等生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边缘效应的内涵、特征、定量评价(包括定量分析基础、强度、影响区、模型等)、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边缘效应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边缘效应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研究方向,以期为森林经营、保护区管理等生产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边缘效应 林缘
原文传递
秦岭北坡不同生境栓皮栎实生苗生长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7
作者 马莉薇 张文辉 +2 位作者 薛瑶芹 马闯 周建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6512-6520,共9页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林区的主要建群种,也是重要的栲胶、软木资源树种。为了阐明栓皮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种子成苗、实生苗生长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对秦岭北坡栓皮栎林3种生境中...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林区的主要建群种,也是重要的栲胶、软木资源树种。为了阐明栓皮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种子成苗、实生苗生长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对秦岭北坡栓皮栎林3种生境中(林窗、林缘、林下)的栓皮栎种子库中种子数量、实生苗的存活数量、生长情况及生物量分配进行了研究,对影响实生苗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林下、林窗和林缘的种子库中种子数量差异显著(P<0.05),3种生境中能够萌发形成1a苗的种子数量少,种子能否萌发明显受枯枝落叶层厚度、光照强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栓皮栎种群有充足的苗库,其中较大年龄实生苗数量是种群能否持续更新的关键,林下、林窗和林缘中8a苗分别占该年龄实生苗总量的22.53%、45.60%和31.87%,林窗中较大年龄实生苗的数量比林下和林缘多,林窗为栓皮栎实生苗的定居提供了有利条件;栓皮栎实生苗的生长与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显著负相关,林窗中实生苗的生长状况和生物量积累均优于林缘、林下。林窗对栓皮栎种群更新有利。在今后的栓皮栎林的经营过程中,可以适当间伐,增加林窗数量,为种群可持续发育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林下 林窗 林缘 环境因素
下载PDF
秦岭北坡不同生境栓皮栎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动态 被引量:24
8
作者 吴敏 张文辉 +2 位作者 周建云 马闯 马莉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807-2814,共8页
为了阐明栓皮栎种子雨和种子库动态,以秦岭北坡林下、林窗、林缘3种生境栓皮栎天然林为对象,采用离地和地面收集种子的方法,连续定位观测了栓皮栎种子雨、种子库的数量、质量动态,以及幼苗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栓皮栎种子雨从8月中旬开始,... 为了阐明栓皮栎种子雨和种子库动态,以秦岭北坡林下、林窗、林缘3种生境栓皮栎天然林为对象,采用离地和地面收集种子的方法,连续定位观测了栓皮栎种子雨、种子库的数量、质量动态,以及幼苗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栓皮栎种子雨从8月中旬开始,9月中旬到10月上旬达到高峰期,11月上旬结束;3种生境种子雨降落历程、发生时间和组成不同;林下种子雨强度最大,为(39.55±5.56)粒·m-2,林窗种子雨降落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种子活力最高,而林缘成熟种子占其种子雨的比例最大,达58.7%.从种子雨降落结束到翌年8月,土壤种子库总储量均以林下最大,林缘最小;各生境的土壤种子库中成熟、未成熟、被啃食种子数量和种子活力均随时间变化呈递减趋势,而霉烂种子数量则相反.各生境的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均主要集中在枯落物层,其次为0~2cm土层,2~5cm土层中只有极少量种子存在.3种生境中栓皮栎幼苗的密度差异显著,林窗幼苗最多,林缘次之,林下最少.说明林窗更适合栓皮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在栓皮栎林的经营中,通过适当间伐、增加林窗数量,可以促进栓皮栎林的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林下 林窗 林缘 种子雨 土壤种子库
原文传递
鼎湖山森林道路边缘效应 被引量:16
9
作者 周婷 彭少麟 林真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3-437,共5页
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群落由于道路而引发的边缘效应,探讨林内公路对森林的影响。以鼎湖山一条6m宽的盘山公路两旁的群落为研究对象,离道路两侧0、10、20和30m等不同距离处设置30m×5m样带,进行植被调查,并对样带内的土壤... 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群落由于道路而引发的边缘效应,探讨林内公路对森林的影响。以鼎湖山一条6m宽的盘山公路两旁的群落为研究对象,离道路两侧0、10、20和30m等不同距离处设置30m×5m样带,进行植被调查,并对样带内的土壤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紧邻道路两边样带的乔木总生物量略高于群落内部,表现出边缘的正效应。道路坡下边缘土壤的pH值较高,全氮含量最低,边缘效应为负效应。而植被多样性组成和土壤含水量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边缘效应。总的来说,道路的修建对森林群落的完整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位于道路旁边的群落边缘效应有多方面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保护区中要进行道路合理规划,综合考虑土壤、植被等因素,尽量减小道路对森林群落造成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斑块 道路 边缘效应
原文传递
南京城市边缘次生林主要乔木种群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谢春平 方彦 +1 位作者 袁永全 赵颖中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1,17,共6页
以物种重要值为生态位计算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公式、Hurtlbert公式、Pianka公式和Schoener公式,对分布于南京城市边缘次生林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的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该次生林群落... 以物种重要值为生态位计算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公式、Hurtlbert公式、Pianka公式和Schoener公式,对分布于南京城市边缘次生林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的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该次生林群落中,朴树、马尾松、短柄枹栎和构树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它们的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指数值分别为0.594、0.581、0.560、0.481和0.463、0.414、0.391、0.341。②Pianka生态位重叠值表明,NO<0.5的种对共有34对,占总数的75.56%,这说明了群落物种对资源的偏向性和生态位分化趋势的存在。③从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来看,Cih≥0.5的种对有10对,仅占全部种对的22.22%,说明物种之间对资源的需求趋同性不高。④从生态位各指数的结果可以看出,群落将由初期的马尾松林演替至落叶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主要乔木树种 次生林 城市边缘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林窗边缘效应对樟和红椿凋落叶难降解物质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艳 张丹桔 +4 位作者 李勋 刘华 张明锦 杨万勤 张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6-1124,共9页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以四川低山丘陵区马尾松人工林人工砍伐形成的7个不同面积的林窗边缘(100、225、400、625、900、1225、1600 m^2)为研究对象,以林下为对照,研究了2种乡土树种——樟和红椿凋落叶难降解物质(木质素、纤维素、总酚、缩...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以四川低山丘陵区马尾松人工林人工砍伐形成的7个不同面积的林窗边缘(100、225、400、625、900、1225、1600 m^2)为研究对象,以林下为对照,研究了2种乡土树种——樟和红椿凋落叶难降解物质(木质素、纤维素、总酚、缩合单宁)在不同大小林窗边缘的降解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林下与不同大小林窗边缘相比较,红椿凋落叶中除纤维素外,其余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以及樟凋落叶木质素降解率均显著高于林下.在全年分解过程中,2种凋落叶4种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总体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其中,缩合单宁降解最快,其次是总酚和纤维素,而木质素降解最慢.随林窗面积的增大,红椿凋落叶除纤维素外,其余难降解物质在中型林窗边缘(400、625 m^2)具有相对较高的降解率,而樟凋落叶的木质素在625 m^2林窗边缘时也表现出较高的降解率.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难降解物质降解率与凋落叶袋内温度和凋落物质量均呈显著相关.中型林窗(400~625 m^2)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难降解物质的降解具有更显著的边缘效应,而这种边缘效应与物种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窗 边缘效应 难降解物质 马尾松人工林
原文传递
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林林窗的物种构成和边缘效应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苏闽 何东进 +3 位作者 覃德华 游巍斌 肖石红 刘进山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96,共8页
在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 W.C.Cheng)纯林和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中选择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24个林窗,对各林窗中心区、边缘区和非林窗区的物种数、个体数、ShannonWiener指数(D)和Simpson指数(C... 在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 W.C.Cheng)纯林和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中选择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24个林窗,对各林窗中心区、边缘区和非林窗区的物种数、个体数、ShannonWiener指数(D)和Simpson指数(C)进行分析,并据此对各林型林窗的边缘效应指数ED和E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林型林窗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均随林窗的发育进程逐渐增加,且在林窗的不同区域也有一定差异,总体上在林窗边缘区最高、在非林窗区最低;混交林林窗各区域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均高于长苞铁杉纯林。2种林型林窗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区域间的D和C值存在一定差异;2种林型林窗的中心区和非林窗区的D值均随发育进程逐渐增大,而林窗边缘区的D值则在发育前期最高,且各发育阶段林窗中心区和边缘区的D值均高于非林窗区;纯林林窗不同区域的C值在发育中期最低,发育前期和后期略高;而混交林林窗中心区和非林窗区的C值则随发育进程逐渐减小,林窗边缘区的C值则随发育进程逐渐增大。2种林型林窗的ED值均随发育进程逐渐减小,EC值则随发育进程逐渐增大;其中,林窗发育前期的ED和EC值与发育中期和后期的ED和EC值差异显著(P<0.05),且混交林林窗不同发育阶段的ED值均高于纯林,而其EC值则低于纯林。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长苞铁杉纯林和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的林窗均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且边缘效应的强度与林窗面积和林型相关;混交林林窗的边缘效应一定程度上高于纯林,表明混交林的林窗更有利于林分更新和树木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苞铁杉 林型 林窗 物种构成 物种多样性 边缘效应
下载PDF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岛状林植物多样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亮 邢福 +3 位作者 于丽丽 许坤 孙忠林 吕宪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2-590,共9页
基于QuickBird影像选择样地区域,采用样方法进行群落学调查。选取丰富度指数(R)、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w)测度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19个岛状林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40种,隶属于44科,102属,与相... 基于QuickBird影像选择样地区域,采用样方法进行群落学调查。选取丰富度指数(R)、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w)测度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19个岛状林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40种,隶属于44科,102属,与相邻的洪河自然保护区内的同类型群落相比较有些物种已经消失。山杨林(Ass.Populus davidiana)、白桦林(Ass.Betula platyphylla)和杨桦林(Ass.P.davidiana+B.platyphylla)3种群落类型多样性指数在灌木层之间差异显著(p<0.05)。岛状林总体3个层次之间的R、D、H′大小顺序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3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岛状林斑块的物种丰富度与斑块面积(r=0.591,p<0.01)、周长(r=0.674,p<0.01)和形状指数(r=0.584,p<0.01)极显著相关,而D、H′、Jsw与周长、面积和形状指数相关均不显著。受到一定人为干扰的岛状林群落仍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其中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占有重要地位。林窗干扰是导致林下植物多样性较高的重要原因。边缘效应可能是引起群落斑块物种丰富度随着斑块面积、周长和形状指数的增大而增加的重要原因。岛状林群落斑块对于维持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岛状林群落 植物多样性 斑块 边缘效应 林窗
下载PDF
林窗边缘效应对马尾松和香樟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勋 张丹桔 +4 位作者 张艳 张健 宋思梦 周扬 刘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0-578,共9页
为了解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不同面积林窗边缘凋落叶分解的养分释放规律,采用凋落袋分解实验,以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人为采伐形成的马尾松人工林7种不同大小林窗(G1:100 m^2;G2:225 m^2;G3:400 m^2;G4:625 m^2;G5:900 m^2;G6:1... 为了解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不同面积林窗边缘凋落叶分解的养分释放规律,采用凋落袋分解实验,以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人为采伐形成的马尾松人工林7种不同大小林窗(G1:100 m^2;G2:225 m^2;G3:400 m^2;G4:625 m^2;G5:900 m^2;G6:1 225 m^2;G7:1 600 m^2)为研究对象,以林下为对照,探讨马尾松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和养分释放率.结果表明:除钾释放率外,林窗边缘两种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和养分释放率均显著高于林下.在1.5年分解过程中,两种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和碳释放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分解前90 d,两种凋落叶的质量损失速率和养分释放速率最快;分解90-360 d后,部分林窗出现氮和磷的富集现象;180-270 d和1.5年后,部分林窗出现钾的富集现象.随林窗面积增大,除钾释放率外,两种凋落叶在中型林窗边缘(400、600和900 m^2)具有较高的质量损失率和养分释放率.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质量损失率和碳、氮释放率与土壤含水率均呈显著正相关.中型林窗(400-900 m^2)对凋落物的分解具有更显著的边缘效应,而这种边缘效应与物种有一定关联.因此,在马尾松低效林改造过程中,可利用中型林窗(400-900 m^2)边缘这一显著作用,引入乡土阔叶树种加速马尾松人工林的物质循环,维持林分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窗 边缘效应 凋落叶 质量损失 养分释放 马尾松 香樟
原文传递
海南岛尖峰岭次生热带山地雨林的边缘效应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世能 王伯荪 李意德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3-699,共7页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采伐迹地次生林及周围的保留林进行了群落调查,组建了一个基于分割线段模型的边缘效应测度公式:Y=a+e0[1-(D Dmax)](式中Y为与边缘垂直距离D处的测定指标值,e0为边缘效应强度的最大值,Dmax为边缘效应作用的...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采伐迹地次生林及周围的保留林进行了群落调查,组建了一个基于分割线段模型的边缘效应测度公式:Y=a+e0[1-(D Dmax)](式中Y为与边缘垂直距离D处的测定指标值,e0为边缘效应强度的最大值,Dmax为边缘效应作用的最大距离,a为常数),研究了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的边缘效应,结果表明:(1)用组建的测度公式来分析热带山地雨林采伐迹地边缘的次生林及保留林的边缘效应强度及其作用距离,结果是有效和可靠的;(2)热带山地雨林采伐后形成的边缘,其效应的作用距离一般都不超过15m;(3)边缘对保留林和次生林的效应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尖峰岭次生林 热带山地雨林 边缘效应 分割线段模型 森林破碎化
下载PDF
中国热带静风区林缘水平热力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一平 马友鑫 +1 位作者 刘玉洪 张克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利用我国热带静风区西双版纳橡胶林西南向边缘 1月的温度观测资料 ,探讨了昼间林缘区域热力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林缘存在着明显的热力效应 ;对地面温度的影响深度可至林内约 13m处 ,地面温度在林外 4.5m处达最高 ,气温则... 利用我国热带静风区西双版纳橡胶林西南向边缘 1月的温度观测资料 ,探讨了昼间林缘区域热力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林缘存在着明显的热力效应 ;对地面温度的影响深度可至林内约 13m处 ,地面温度在林外 4.5m处达最高 ,气温则在林缘 ( 0m)出现最大 ;林缘附近热量的输送在数值和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 ,即林外热量从地面向空中输送 ;林内在午后与林外相反 ,热量由上 (林冠 )向下 (地面 )输送 ;林缘附近则在不同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缘 热带 地面温度 热力效应 小气候 静风区
下载PDF
林区TM图像消除噪声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立海 赵正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79,共3页
介绍了几种消除噪声滤波方法的数学基础,并结合吉林省汪清林业局数据,分别用低通滤波、统计滤波、增强型自适应滤波、均值平滑滤波、中值滤波方法对研究区TM遥感图像进行滤波消噪处理,并以平滑指数FI、边缘保持因素T和峰值信噪比PSNR为... 介绍了几种消除噪声滤波方法的数学基础,并结合吉林省汪清林业局数据,分别用低通滤波、统计滤波、增强型自适应滤波、均值平滑滤波、中值滤波方法对研究区TM遥感图像进行滤波消噪处理,并以平滑指数FI、边缘保持因素T和峰值信噪比PSNR为评价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统计滤波(D=1)和增强型自适应滤波用于林区TM图像消除噪声的滤波器中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图像 消除噪声 林区 边缘保持 增强型自适应滤波 滤波器
下载PDF
九龙山林缘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因素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余海 辛学兵 +5 位作者 裴顺祥 吴迪 吴莎 法蕾 马淑敏 郭慧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6期191-198,共8页
文章以九龙山林缘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9月和10月北京九龙山林缘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研究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和林缘、林内海拔梯度变化。通过观测空气温度、湿度、风速、饱和水汽压、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 文章以九龙山林缘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9月和10月北京九龙山林缘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研究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和林缘、林内海拔梯度变化。通过观测空气温度、湿度、风速、饱和水汽压、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等指标的平均值、极大值和极小值,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定量化研究气象因素和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九龙山林缘地区10月空气负离子浓度平均值比9月的空气负离子浓度高80%; 9月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10月上旬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上升趋势,10月中旬和下旬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为幂函数曲线型,整体为下降趋势;(2)林缘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比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高4%,林缘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海拔变化成波浪形,对应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着海拔梯度变化成显著单峰型,变化趋势与林缘地区相反;(3)在所有气象因素指标中,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提取空气湿度最低值,饱和水汽压最低值和空气温度最低值进行通径分析,其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064,-0.817和0.468。因此空气湿度最低值是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最大直接因素。空气温度最低值通过空气湿度最低值和饱和水汽压的作用,成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最大间接影响因素。通过研究林缘地区空气负离子情况并与林内进行对比,揭示了林缘地区在森林康养规划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缘 空气负离子 通径分析 相关性
下载PDF
斑块边缘效应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宇峰 周国模 《华东森林经理》 2007年第2期1-8,共8页
边缘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它在研究群落景观的能量流、物质流和有机体流等生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边缘格局特征的相互作用显著,是景观生态学理论探讨的热点之一。对边缘效应的概念与内涵、研究的相关领域、影响因素、定量评... 边缘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它在研究群落景观的能量流、物质流和有机体流等生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边缘格局特征的相互作用显著,是景观生态学理论探讨的热点之一。对边缘效应的概念与内涵、研究的相关领域、影响因素、定量评价方法及其意义方面进行了一些阐述。随着森林破碎化程度的加深,边缘效应影响范围和深度也随之增加;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将不断促进边缘效应生物机制的研究和发展。对边缘效应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森林经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斑块 森林破碎化 边缘效应 综述
下载PDF
结构森林边缘检测与渗流模型相结合的混凝土表面裂缝检测 被引量:9
20
作者 瞿中 鞠芳蓉 陈思琪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8-291,311,共5页
针对现有混凝土表面裂缝检测方法对不同环境下采集的裂缝图像集检测效果鲁棒性不强的问题,引入基于结构森林的学习框架来提取裂缝边缘,并融合改进的快速渗流算法检测裂缝,以保证检测精确率和效率。使用分段函数对彩色图像进行线性变换... 针对现有混凝土表面裂缝检测方法对不同环境下采集的裂缝图像集检测效果鲁棒性不强的问题,引入基于结构森林的学习框架来提取裂缝边缘,并融合改进的快速渗流算法检测裂缝,以保证检测精确率和效率。使用分段函数对彩色图像进行线性变换以增强裂缝,根据包含裂缝块的局部结构特征及彩色图像积分通道特征,利用结构森林边缘检测器快速提取裂缝边缘,同时结合改进的渗流模型快速渗流边缘并去噪。最后,利用形态学方法,连接较小断裂并填充孔洞。在收集的各类裂缝图像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处理速度快、鲁棒性好,且裂缝提取的精确度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森林 边缘检测 渗流模型 去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