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钾肥对饲用稻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唐湘如 余铁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2-377,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和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磷肥 (过磷酸钙 )和钾肥 (氯化钾 )对饲用杂交稻威优 5 6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 ,增施磷肥和钾肥能提高叶片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谷氨酰胺合成酶 (GS)、蔗糖磷酸合... 采用盆栽试验和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磷肥 (过磷酸钙 )和钾肥 (氯化钾 )对饲用杂交稻威优 5 6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 ,增施磷肥和钾肥能提高叶片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谷氨酰胺合成酶 (GS)、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 ,以及籽粒的蔗糖合成酶 (S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ADPGP)和GS的活性 ;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 ,籽粒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以及叶片和籽粒的蛋白氮及全氮含量 ,而降低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 ;从而提高糙米蛋白质含量、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饲用稻 产量 蛋白质含量 影响 机理 过磷酸钙 酶活性 磷肥
下载PDF
施钾对青引1号燕麦草产量及根系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文辉 周青平 +1 位作者 贾志锋 梁国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9-424,共6页
在缺钾地区,开展了不同施钾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 cv. Qingyin No.1)干物质产量和根系的影响,找出最佳施钾量,为青海省燕麦种子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施N 54.75 kg/hm2和施P2O551.75 kg/hm2的基础上,施K2O 40 kg/hm2,青引1号... 在缺钾地区,开展了不同施钾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 cv. Qingyin No.1)干物质产量和根系的影响,找出最佳施钾量,为青海省燕麦种子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施N 54.75 kg/hm2和施P2O551.75 kg/hm2的基础上,施K2O 40 kg/hm2,青引1号燕麦开花期收获时可获得最高的干物质产量和蛋白产量,分别为29575.0和2099.8kg/hm2,二者均符合Y=a+bK+cK2函数变化。施K2O 40 kg/hm2,青引1号燕麦株高、总分蘖数、根长和根数最大,分别为184.5 cm、3.22个/株1、5.90 cm和26.17条/株;施K2O 20 kg/hm2时,植株茎粗和根量达最大,分别为0.585cm和0.540 g/株。各产量性状、地下生物量以及饲草和蛋白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引1号燕麦 钾肥 饲草产量 根系
下载PDF
饲用苎麻生长动态及其饲用品质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曾日秋 洪建基 +1 位作者 卢劲梅 李跃森 《热带农业工程》 2009年第3期20-24,共5页
2007~2008年,连续2a对7个饲用苎麻新品系的生长动态、草产量及其饲用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系再生能力均极强,年均刈青10次,单兜分蘖数随刈青次数增加而增加,年均单兜分蘖数最高的达28株;草产量主要集中在4~10月,年鲜草和... 2007~2008年,连续2a对7个饲用苎麻新品系的生长动态、草产量及其饲用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系再生能力均极强,年均刈青10次,单兜分蘖数随刈青次数增加而增加,年均单兜分蘖数最高的达28株;草产量主要集中在4~10月,年鲜草和粗蛋白产量均以1号饲用苎麻品系最高,分别达318.8t/hm2和12.15t/hm2,与其他品系差异达极显著,2号品系次之;7个参试品系在平均草层70cm的粗蛋白含量达20%以上的有5个,相对饲用价值均可达100%以上;综合评价为1号和2号2个品系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苎麻 产量 生长动态 饲用品质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发酵青贮玉米饲料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元甲 宋鹏 +1 位作者 任付平 陈五岭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3期493-496,共4页
以全株玉米为底物,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青贮,制成复合微生物发酵青贮玉米饲料。以复合微生物发酵青贮玉米饲料替代原青贮粗料进行奶牛饲喂试验,由于热激效应,对照组的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降低了8.1%、0.5%和6.7%,奶牛体细... 以全株玉米为底物,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青贮,制成复合微生物发酵青贮玉米饲料。以复合微生物发酵青贮玉米饲料替代原青贮粗料进行奶牛饲喂试验,由于热激效应,对照组的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降低了8.1%、0.5%和6.7%,奶牛体细胞数增加了45.5%,而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率分别只降低了2.1%、2.6%,乳脂率增长了5.43%,奶牛体细胞数减少了23.6%。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发酵青贮玉米饲料替代奶牛饲喂中的原青贮粗料后,能有效的缓解试验期间高温条件下的热激效应,提升青贮饲料的质量,降低饲料的成本,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发酵饲料 饲喂 产奶量
原文传递
坡地打结垄沟集雨对水土流失、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富春 王琦 +3 位作者 张登奎 刘青林 张恩和 陈瑾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7-156,161,共11页
为寻求半干旱区控制水土流失和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的最佳坡地垄沟集雨种植方式,以传统平作为对照,在坡度5°和10°的坡地布置大田试验,研究打结方式(无打结垄和打结垄)对土壤贮水量、小区径流效率、径流量、泥沙流失量、紫花苜... 为寻求半干旱区控制水土流失和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的最佳坡地垄沟集雨种植方式,以传统平作为对照,在坡度5°和10°的坡地布置大田试验,研究打结方式(无打结垄和打结垄)对土壤贮水量、小区径流效率、径流量、泥沙流失量、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坡度5°时,与平作相比,无打结垄和打结垄的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9.3,15.0mm,紫花苜蓿实际干草产量分别提高20.4%,8.9%,WUE分别提高4.78,4.58kg/(hm2·mm),而径流量分别降低21.9%,41.2%,泥沙流失量分别降低80.8%,83.3%。在坡度10°时,与平作相比,无打结垄和打结垄的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11.2,16.2mm,紫花苜蓿实际干草产量分别提高22.4%,9.0%,WUE分别提高4.89,4.06kg/(hm2·mm),而径流量分别降低24.8%,36.4%,泥沙流失量分别降低74.5%,82.0%。采用平均径流法,坡度5°时,平作、无打结垄和打结垄的小区径流效率分别为11.6%,9.2%,6.7%;坡度10°时,平作、无打结垄和打结垄的小区径流效率分别为14.1%,10.0%,7.8%。就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平均值而言,坡度5°的平均土壤贮水量比坡度10°增加4.3mm,坡度5°的净干草产量、实际干草产量和WUE与坡度10°相差不明显。坡度10°的径流量、泥沙流失量和小区径流效率均是坡度5°的1.2倍。无打结垄和打结垄集雨种植具有较好水土保持和增产效果,其中无打结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打结垄水土保持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 打结垄沟集雨 水土流失 紫花苜蓿 干草产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间作豆科牧草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海明 游永亮 +3 位作者 武瑞鑫 翟兰菊 宋凤格 李源 《草学》 2020年第5期25-31,共7页
在4种不同种植密度处理(6.75、8.25、9.75、11.25万株/公顷),以及间作4种豆科牧草(拉巴豆、秣食豆)试验基础上,从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方面,研究了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种植密度以及间作豆科牧草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 在4种不同种植密度处理(6.75、8.25、9.75、11.25万株/公顷),以及间作4种豆科牧草(拉巴豆、秣食豆)试验基础上,从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方面,研究了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种植密度以及间作豆科牧草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度8.25万株/公顷处理下,青贮玉米产量最高,结构较为合理,显著高于6.75万株/公顷和9.75万株/公顷(P<0.01),而在高密度处理下(11.25万株/公顷),表现为茎秆比重高、穗比重低,生育期推迟2~3d,茎秆变细,倒伏率增加。间作豆科牧草与对照(玉米单作)的青贮玉米产量、产量结构无显著差异;间作群体于玉米蜡熟期收获时,间作拉巴豆鲜草总产量、干草总产量、净收入、土地当量比均显著高于对照(P<0.01),分别提高了33.4%、22.1%、33.6%和0.57,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综上所述,在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种植密度为8.25万株/公顷,其与拉巴豆间作为最佳间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种植密度 间作 拉巴豆 秣食豆 产草量
下载PDF
不同玉米及饲用甜高粱复播试验 被引量:9
7
作者 哈斯亚提.托逊江 哈丽代.热合木江 +1 位作者 阿不力克木.买买提 艾比布拉.伊马木 《草食家畜》 2013年第5期48-50,共3页
利用4个复播玉米品种和饲用甜高粱(大力士)在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进行生产力和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饲用甜高粱的鲜草产量最高,达135 258.9 kg/hm2,石玉901复播玉米产量高达70 642.6 kg/hm2,其次新玉29号(65 136 kg/hm2)、承担3号... 利用4个复播玉米品种和饲用甜高粱(大力士)在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进行生产力和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饲用甜高粱的鲜草产量最高,达135 258.9 kg/hm2,石玉901复播玉米产量高达70 642.6 kg/hm2,其次新玉29号(65 136 kg/hm2)、承担3号(54 433.35 kg/hm2)、新玉905号(52 026 kg/hm2)。饲用甜高粱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复播玉米品种,而且营养成分含量与其它玉米品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甜高粱 饲料玉米 复播 产草量
下载PDF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集雨垄径流、土壤水热和红豆草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登奎 王琦 +4 位作者 周旭姣 王小赟 赵晓乐 赵武成 雷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2-285,共14页
为探索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垄沟集雨种植的可持续性,寻求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的适宜生物炭覆盖类型和最佳垄宽,采用随机区组大田试验,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不同集雨垄覆盖材料[土壤结皮(土垄)、玉米秸秆炭土壤结皮(玉米秸秆垄)和牛粪炭土... 为探索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垄沟集雨种植的可持续性,寻求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的适宜生物炭覆盖类型和最佳垄宽,采用随机区组大田试验,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不同集雨垄覆盖材料[土壤结皮(土垄)、玉米秸秆炭土壤结皮(玉米秸秆垄)和牛粪炭土壤结皮(牛粪炭垄)]和不同垄宽(30 cm、45 cm和60 cm,沟宽均为60 cm)对径流系数、土壤水热、红豆草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垄、玉米秸秆炭垄和牛粪炭垄的平均径流系数分别为29.7%、26.2%和25.1%。垄沟集雨种植增加根系层土壤含水量和垄上表层土壤温度,缓和沟中表层土壤温度极值,尤其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与传统平作相比,土垄、玉米秸秆炭垄和牛粪炭垄的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25.1 mm、24.7 mm和19.4 mm,垄上表层土壤温度分别增加1.4℃、2.0℃和2.0℃。同一覆盖材料下,集雨垄径流系数、土壤贮水量和表层土壤温度均随垄宽增加而增加。与传统平作相比,土垄显著降低实际干草产量,玉米秸秆炭垄和牛粪炭垄显著增加实际干草产量,垄宽30 cm、45 cm和60 cm土垄的干草产量分别减少6.5%、12.1%和13.8%,玉米秸秆炭垄的干草产量分别增加19.7%、24.4%和22.5%,牛粪炭垄的干草产量分别增加8.0%、8.9%和6.8%。玉米秸秆炭和牛粪炭覆盖种植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与传统平作相比,玉米秸秆炭垄和牛粪炭垄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8~9.7 kg·hm^-2mm^-1和4.4~4.8 kg·hm^-2mm^-1。玉米秸秆炭垄的实际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牛粪炭垄;同一覆盖材料下,不同垄宽对实际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当玉米秸秆炭垄宽49 cm(沟宽为60 cm)与牛粪炭垄宽为41 cm(沟宽为60 cm)时,红豆草的实际干草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因此,在半干旱地区,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具有较好的增产效益,尤其秸秆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集雨 红豆草 生物炭覆盖 土壤结皮 径流系数 干草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青贮玉米与秣食豆混作对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马垭杰 张贞明 +4 位作者 权金鹏 甘辉林 王鹏 宋福超 安晓娟 《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4期20-24,共5页
为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有效解决日益突出的优质饲草料供给不足的矛盾,试验将青贮玉米新品种和秣食豆混作,以探索其混作比例对群体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试验显示,青贮玉米和秣食豆混作在1∶2的比例下群体地上生物产量最高,... 为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有效解决日益突出的优质饲草料供给不足的矛盾,试验将青贮玉米新品种和秣食豆混作,以探索其混作比例对群体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试验显示,青贮玉米和秣食豆混作在1∶2的比例下群体地上生物产量最高,群体地上生物产量亩均增产231.69kg;干物质产量亩均增加362.3kg;粗蛋白含量平均提高0.5%;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平均降低0.06%、4.82%、5%和9.75%;产出效益平均达到1 964.15元/hm^2,平均亩产出效益多增加71.33元。其中正德305和豫青贮23在所有品种中无论是混作效果、群体地上生物产量、营养价值、饲料品质和经济效益等都表现的较为突出。结果表明,青贮玉米与秣食豆混作不仅影响群体地上生物产量,并可大幅度提高混作群体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饲用品质,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秣食豆 混作 群体产量 饲用品质
下载PDF
青贮玉米和秣食豆混播比例对群体生产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姜胜男 张淑艳 刘殿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6期38-40,43,共4页
[目的]研究青贮玉米和秣食豆混播比例对群体生产机能的影响。[方法]以青贮玉米科多八号和秣食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混播比例处理对混播群体生产机能的影响。[结果]玉米与秣食豆2∶0处理的玉米株高、茎粗略低,显著高于玉米常规单播处理... [目的]研究青贮玉米和秣食豆混播比例对群体生产机能的影响。[方法]以青贮玉米科多八号和秣食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混播比例处理对混播群体生产机能的影响。[结果]玉米与秣食豆2∶0处理的玉米株高、茎粗略低,显著高于玉米常规单播处理,但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随着混播比例的增加,玉米的茎粗、叶面积呈下降趋势。各混播处理的玉米干物质积累在生育后期均高于单播处理,其中以混播处理2∶2、2∶3较高;不同混播处理群体中玉米的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是对玉米+秣食豆的群体总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混播处理2∶2产量最高,显著高于混播处理2∶0和对照,产量分别提高10.86%和9.01%。[结论]该研究为青贮玉米高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秣食豆 混播 产量
下载PDF
5种禾本科牧草产量及营养品质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瑞富 李凤山 +2 位作者 杨恒山 孙德智 刘海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3期74-75,90,共3页
2002年5月-9月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水浇地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刈割方式下5种禾本科牧草的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鲜草草产量健宝、苏波丹二次刈割高于一次刈割,甜格雷兹、润宝、大力士一次刈割高于二次刈割;各品种干草草产量... 2002年5月-9月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水浇地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刈割方式下5种禾本科牧草的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鲜草草产量健宝、苏波丹二次刈割高于一次刈割,甜格雷兹、润宝、大力士一次刈割高于二次刈割;各品种干草草产量均以一次刈割高于二次刈割;受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粗蛋白质产量健宝、苏波丹、大力士二次刈割高于一次刈割,甜格雷兹、润宝、一次刈割高于二次刈割,综合产量及品质认为,健宝、苏波丹以二次刈割青饲喂利用为宜,甜格雷兹、润宝以一次刈割青贮利用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牧草 产量 营养品质 刈割方式
下载PDF
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水热效应及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旭姣 王琦 +4 位作者 张登奎 尹鑫卫 李晓玲 刘青林 贾生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0-74,共15页
为探索和解决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的可持续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布置大田试验,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垄覆盖材料(土壤结皮、生物可降解地膜和塑料地膜)和不同沟垄比[沟宽(cm)∶垄宽(cm)分别为60:30、60∶45和60:60... 为探索和解决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的可持续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布置大田试验,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垄覆盖材料(土壤结皮、生物可降解地膜和塑料地膜)和不同沟垄比[沟宽(cm)∶垄宽(cm)分别为60:30、60∶45和60:60]对垄沟集雨种植土壤水热效应、紫花苜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连续种植第4和5年,深度0~3.0 m土壤含水量随紫花苜蓿生育期和生育年限增加而降低,排列次序为塑料膜垄>生物可降膜垄>土垄>传统平作,土壤含水量随集雨垄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垄沟集雨连续种植第4和5年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各处理表层(0~1.2 m)土壤处于干旱胁迫状态,随生育期和生育年限延伸,干旱胁迫程度加剧,尤其传统平作。不同处理之间沟中土壤温度差异不明显,垄上土壤温度差异明显,随集雨垄宽度增加而增加。与传统平作相比,MCS30、MCS45、MCS60、BF30、BF45、BF60、PF30、PF45和PF60(MCS、BF和PF分别代表土垄、生物可降解膜垄和塑料膜垄,下标分别表示垄宽为30、45和60 cm)的2年垄上平均土壤温度分别增加0.68、0.99、1.49、2.49、3.05、3.44、3.44、4.03和4.29℃。垄沟集雨种植具有调温保墒的作用,促进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传统平作相比,MCS30、MCS45、MCS60、BF30、BF45、BF60、PF30、PF45和PF60的2年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平均实际干草产量分别增加7.77%、7.30%、2.11%、32.23%、29.95%、22.47%、40.88%、38.44%和28.37%,WUE分别增加17.94、26.16、29.57、17.35、19.47、17.85、20.99、22.66和20.63 kg·hm^-2·mm^-1。多年生深根性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的根系层土壤干燥化机理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垄沟集雨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10份饲用燕麦品种在北疆平原荒漠区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荟荟 梁维维 +4 位作者 张学洲 朱昊 李学森 王赞 热娜 《草食家畜》 2020年第1期31-35,共5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于平原荒漠区种植的高产燕麦新品种,在呼图壁旱生牧草种子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10份饲用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各燕麦品种6月下旬进入抽穗期;收获时,太阳神、美达和牧乐思的株高均在106 cm... 为了筛选出适宜于平原荒漠区种植的高产燕麦新品种,在呼图壁旱生牧草种子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10份饲用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各燕麦品种6月下旬进入抽穗期;收获时,太阳神、美达和牧乐思的株高均在106 cm以上,它们的鲜草产量也均达到3 000 kg/666.67 m^2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但由于受干鲜比影响,大汉的干草产量最高为781.90 kg/666.67 m^2,其次是太阳神。经综合评价,太阳神的株高、鲜干草产量均较高,且其干鲜比低,适口性好,生育期居中,表现优良,适宜在北疆平原荒漠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燕麦 产量 生产性能
下载PDF
几个早籼新品种(组合)的饲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魁根 青先国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3,共3页
通过5个不同生态点的品比试验,分析了5个早籼新品种(组合)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结合田间抗性以及室内测定的出糙率、糙米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提出近期内适于作饲料稻开发的早籼良种为威优56。
关键词 籼稻 品种 新组合 饲料稻
下载PDF
饲用红麻产量及品质研究初报 被引量:5
15
作者 洪建基 曾日秋 +1 位作者 吴松海 林国容 《中国麻业科学》 2007年第5期276-278,285,共4页
为了筛选适于我国南方栽培的饲用红麻品种,在闽南地区对8个饲用红麻品种进行产量、品质、适口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供试饲用红麻品种1号和6号综合表现较好,其鲜茎叶产量分别达25.4t/hm2和23.6t/hm2;粗蛋白含量分别达19.42%和22.84%;... 为了筛选适于我国南方栽培的饲用红麻品种,在闽南地区对8个饲用红麻品种进行产量、品质、适口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供试饲用红麻品种1号和6号综合表现较好,其鲜茎叶产量分别达25.4t/hm2和23.6t/hm2;粗蛋白含量分别达19.42%和22.84%;鲜茎叶饲喂肉牛适口性一般,青贮后外观品质属中等偏上青贮料,饲喂肉牛适口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红麻 产量 粗蛋白 适口性
下载PDF
Yield and quality of maize stover: Variation among cultivars and effects of N fertilization 被引量:3
16
作者 LIANG Ming-yuan WANG Gui-yan +4 位作者 LIANG Wei-li SHI Peng-fei DANG Jing SUI Peng HU Chun-sh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8期1581-1587,共7页
Biomass yiel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crude protein(CP), ether extract(EE), 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 acid detergent fiber(ADF), and crude fiber(CF) were analyzed for five cultivars of summer-sown maize(... Biomass yiel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crude protein(CP), ether extract(EE), 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 acid detergent fiber(ADF), and crude fiber(CF) were analyzed for five cultivars of summer-sown maize(Zea mays L.) stover grown in field trials at three rates of N fertilization, and sampled immediately after grain harvest.The results revealed differences in yiel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s according to stalk height and hence harvest portion among the cultivars.N application greatly increased biomass yield and CP, especially in upper stalks and to a lesser extent, EE.Concentrations of NDF and ADF decreased as N rate increa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stovers from all local popular maize cultivars are suitable as animal fodder and that moderate N application improves feed quality of sto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STOVER fodder quality yield CULTIVAR nitrogen
下载PDF
垄沟集雨覆盖种植对红豆草根系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张登奎 吕陇 +2 位作者 张晓娟 周旭姣 王琦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目的】为选择集雨垄的环境友好型覆盖材料,提高中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降雨利用效率。【方法】通过随机区组大田试验,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3种材料(土壤结皮、生物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垄的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水热条件、红豆草根... 【目的】为选择集雨垄的环境友好型覆盖材料,提高中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降雨利用效率。【方法】通过随机区组大田试验,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3种材料(土壤结皮、生物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垄的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水热条件、红豆草根系特征、根瘤特征、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垄沟集雨种植显著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增加红豆草根系和根瘤特征值。土壤结皮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显著提高红豆草水分利用效率,但降低红豆草干草产量;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显著提高红豆草的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传统平作相比,土壤结皮、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的土壤贮水量分别提高10.64、9.36和2.09 mm,垄上表层土壤温度分别增加2.0、3.4和4.2℃,红豆草根干重分别提高27%、72%和87%,有效根瘤数分别增加2.1、9.1和12.4个,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9、23.3和30.0 kg/(hm^(2)·mm)。土壤结皮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的红豆草干草产量比传统平作降低13%,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的红豆草干草产量比传统平作分别提高11%和23%。由于普通地膜残留极易导致土壤结构恶化和环境污染,不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结论】在我国半干旱地区,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可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农业节水生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地膜 红豆草 根瘤 干草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鲁南地区耐低温饲用燕麦秋播和春播生产性能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庄克章 吴荣华 +4 位作者 张春艳 夏伟 杨勇 邵鹏 陈洪福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05-108,共4页
为明确鲁南地区秋播和春播燕麦生产性能的差异,以耐低温品种"枪手"为试验品种,比较第一年秋播和第二年春播对其生长特性、产草量、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第二年春播相比,第一年秋播在株高、单株叶面积、鲜草... 为明确鲁南地区秋播和春播燕麦生产性能的差异,以耐低温品种"枪手"为试验品种,比较第一年秋播和第二年春播对其生长特性、产草量、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第二年春播相比,第一年秋播在株高、单株叶面积、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穗、叶片中粗脂肪含量,茎、穗中粗蛋白含量,整株中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在鲁南地区适宜利用冬季农闲田发展饲用燕麦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燕麦 播期 产量 分蘖率 鲁南地区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对饲料甜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华君 王燕飞 +3 位作者 张立明 高卫时 李承业 杨洪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23-425,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饲料甜菜产量有一定影响。饲料甜菜块根产量及根茎叶总产量均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当施肥量达到480 kg/hm2,饲料甜菜块根产量可达到146.1 t/hm2,根茎叶总产量可达到172.4 t/hm2,但其投入产出比较高,经...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饲料甜菜产量有一定影响。饲料甜菜块根产量及根茎叶总产量均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当施肥量达到480 kg/hm2,饲料甜菜块根产量可达到146.1 t/hm2,根茎叶总产量可达到172.4 t/hm2,但其投入产出比较高,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适合饲料甜菜的施肥量应控制在410 kg/hm2左右,在此施肥水平条件,饲料甜菜块根产量可达到145t/hm2,根茎叶总产量可达到170.6t/hm2,经济效益最高达19 472.5元/hm2(只除去化肥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甜菜 施肥水平 产量
下载PDF
Runoff and nutrient losses in alfalfa(Medicago sativa L)production with tied-ridge-furrow rainwater harvesting on sloping land 被引量:3
20
作者 Qi Wang Fuchun Li +11 位作者 Xiaole Zhao Wucheng Zhao Dengkui Zhang Xujiao Zhou David JSample Xiaoyun Wang Qinglin Liu Xiaoling Li Guang Li Heling Wang Kai Zhang Jin Chen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308-323,共16页
Ridge-furrow rainwater harvesting(RFRH)is known to be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and increasing soil moisture and crop yield in semiarid regions.However,it can cause water-logging,ridge overt... Ridge-furrow rainwater harvesting(RFRH)is known to be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and increasing soil moisture and crop yield in semiarid regions.However,it can cause water-logging,ridge overtopping,and harvest failure if not properly designed.A four consecutive-year field trial was carried out to assess the impacts of various slope gradients and tillage practices on soil moisture,runoff,sediment yield,associated soil nutrient losses,fodder yield,and water use efficiency(WUE)of alfalfa in the Loess Plateau,China.The trial adopted a split-plot design,taking slope gradient(5and 10)as main plot treatment and tillage practice(traditional tillage,open-ridging,and tied-ridging)as split-plot treatment,from 2015 to 2018.There were greater variations in runoff,sediment yield,and associ-ated soil nutrient losses than in fodder yield and WUE.Tied-ridging and open-ridging resulted in decreased runoff and reduced sediment transport and associated soil nutrient losses,and increased soil moisture,fodder yield,and WUE.Runoff,sediment transport,and associated soil nutrient losses inclined with increasing slope;while fodder yield and the WUE declined.For slopes of 5and 10,the average decrease in runoff,sediment yield,total nitrogen,total phosphorus,and organic matter losses for open-ridging were 47.7e56.2%,91.0e92.7%,90.4e93.1%,90.1e92.2%,and 88.9e90.2%,respectively,while these for tied-ridging were 62.4e68.4%,94.5e96.4%,93.6e95.5%,93.9e95.9%,and 93.0e94.9%,over 4 years a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illage.The mean annual runoff,sediment,total nitrogen,total phosphorus,and organic matter losses for slopes of 10were 1.31,1.96,1.87,1.99,and 1.64 times great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slopes of 5,respectively.The increase of fodder yield and WUE for open-ridging and tied-ridging was 40.1e45.6%and 16.0e17.5%,and 3.66e5.99 and 1.35e2.50 kg ha^(-1)mm^(-1),respectively,for slopes of 5and 10.The average fodder yield and WUE for slopes of 5were 1.19 and 1.23 times greater than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sl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OFF Sediment Nutrient loss Alfalfa fodder yiel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