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河口演变(Ⅰ)——(一)河口水文特征 被引量:19
1
作者 庞家珍 姜明星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3年第3期1-13,共13页
本文利用20世纪后半个世纪的完整实测资料,研究了河口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变化,自50年代至90年代呈明显递减。对黄河口的水文特征:水情、沙情、断流、离子流量、滨海潮汐、潮流、余流、温、盐度分布、风暴潮、拦门沙与盐水楔等作出定性和... 本文利用20世纪后半个世纪的完整实测资料,研究了河口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变化,自50年代至90年代呈明显递减。对黄河口的水文特征:水情、沙情、断流、离子流量、滨海潮汐、潮流、余流、温、盐度分布、风暴潮、拦门沙与盐水楔等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论述。对断流的危害、成因及缓解对策作出分析。河口淤积、延伸、改道对黄河下游的影响也作出时空上的定量分析。对1855年以来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作出了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河口 演变 水文特征 径流 泥沙 海岸线
下载PDF
孤岛地区馆陶组河流沉积地层的高分辨层序地层样式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建民 李阳 +2 位作者 关振良 乔明全 姚光庆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1-32,44,共3页
在对孤岛地区上第三系馆陶组河流沉积体系空间展布及垂向演化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 ,分析并建立了该区馆陶组河流沉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模型。认为孤岛地区馆陶组河流沉积层序总体上是一个完整向上变细的正旋回序列 ... 在对孤岛地区上第三系馆陶组河流沉积体系空间展布及垂向演化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 ,分析并建立了该区馆陶组河流沉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模型。认为孤岛地区馆陶组河流沉积层序总体上是一个完整向上变细的正旋回序列 ,且其演化是脉冲式的 ,其中馆 33、馆 35、馆 42 、馆 44 、馆 53、馆 63砂体厚度大 ,分布面积广 ,是本区最好的一类油层 ;基底沉降速率与沉积物沉积速率或供给速率的平衡关系是控制砂体空间展布的根本原因 ;馆陶组地层对应 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 (三级 ) ,即馆上段和馆下段 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 (四级 ) ,即下部 (馆 7、馆 8)、中下部 (馆5、馆 6)、中上部 (馆 3、馆 4)和上部 (馆 1+2 ) ;短期旋回基本上与油砂体规模的地层单元相当 ,可用于解释油砂体的叠加和迁移。图 3参 2 (刘建民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孤岛地区 馆陶组 河流沉积地层 层序地层
下载PDF
黄河河口演变(Ⅱ) kl——(二)1855年以来黄河三角洲流路变迁及海岸线变化及其他 被引量:18
3
作者 庞家珍 姜明星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3年第4期1-13,共13页
Using the observations mad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ary, the variation of runoff and sand transport of the Yellow River is studied, and it is found that both have progressively decreased during the period ... Using the observations mad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ary, the variation of runoff and sand transport of the Yellow River is studied, and it is found that both have progressively decreased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the 1950’s and 1990’s. The water stoppage is analysed with regard to its perniciousness, its cause of formation, and alleviation measures. Also analysed in the influence brought to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by its estuarine eposit, its extension and course change. Finally, the variation of the coast line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since 1855 is discussed quantita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黄河三角洲 渤海 大清河 人为因素 历史文献 历时 黄河河口 流路
下载PDF
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以湘江衡阳段为例 被引量:26
4
作者 唐文清 刘利 +3 位作者 冯泳兰 曾荣英 许金生 张幸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5-59,共5页
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影响着河流底泥环境和健康质量。本文以湘江(衡阳段)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区内18个监测点底泥的7个指标(Cu、Zn、As、Hg、Cd、Cr、Pb)进行监测调查,参照国内有关标准,建立了适合该区域的底泥污染评价标... 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影响着河流底泥环境和健康质量。本文以湘江(衡阳段)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区内18个监测点底泥的7个指标(Cu、Zn、As、Hg、Cd、Cr、Pb)进行监测调查,参照国内有关标准,建立了适合该区域的底泥污染评价标准,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对检测结果进行污染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湘江衡阳段底泥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28.456,达到5级,为重度污染,其中松柏断面的底泥污染最为严重,说明河流底泥重金属含量与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化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底泥 重金属 污染 评价 湘江
下载PDF
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的雅鲁藏布江水系发育和河流地貌特征 被引量:26
5
作者 余国安 王兆印 +2 位作者 刘乐 黄河清 巩同梁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3-169,共7页
雅鲁藏布江(雅江)水系发育和河流地貌演变受新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通过野外调查,结合SRTM(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数据分析和Google Earth三维地图功能,对雅江河网形态及河流地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EH4电磁成像系统测量了雅江及... 雅鲁藏布江(雅江)水系发育和河流地貌演变受新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通过野外调查,结合SRTM(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数据分析和Google Earth三维地图功能,对雅江河网形态及河流地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EH4电磁成像系统测量了雅江及其支流宽谷河道淤沙深度。研究发现,雅江河网呈现格状水系特点,同时具有枝状河网的拓扑性质,这主要是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河网发育过程中受到南北向挤压和东西向拉伸所至。青藏高原阶段性不均匀抬升形成了宽窄相间的藕节状河道形态,宽阔河段河道为辫状河型,而窄深河段为深切的V型河谷、单一顺直河型,纵剖面上构成裂点。裂点河段地块相对上升较快,阻滞了水流和泥沙,上游河段大量卵石和泥沙在河谷里淤积深达800多米,形成了平整而宽阔的U型河谷。整个雅江宽谷段泥沙淤积量约0.9万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地貌 泥沙淤积 Horton比 U型河谷 V型河谷 雅鲁藏布江
下载PDF
我国江河治理与泥沙研究展望 被引量:19
6
作者 胡春宏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0-52,共3页
水资源和泥沙的不均匀分布,特别是北方河流的泥沙问题,使我国江河治理的工作异常复杂,江河治理工作必须结合考虑水资源、泥沙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人类剧烈活动对河流的来水来沙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河床演变规律发生了巨大的... 水资源和泥沙的不均匀分布,特别是北方河流的泥沙问题,使我国江河治理的工作异常复杂,江河治理工作必须结合考虑水资源、泥沙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人类剧烈活动对河流的来水来沙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河床演变规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提高江河治理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加强江河治理中的科技创新,将是 21 世纪我国江河治理与泥沙研究中科技发展的趋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1)泥沙作为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泥沙与区域环境演变及其治理;(2)将泥沙作为一种资源,研究水沙资源综合利用与调控;(3)人类剧烈活动影响下的河床演变、河道整治及工程泥沙研究;(4)加强学科交叉和高新技术应用的泥沙基础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江河治理 泥沙 水资源
下载PDF
石英ESR测年信号衰退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春茹 尹功明 Rainer Grün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30,共7页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法是第四纪地质年代学的重要测试方法之一,其测年范围广,特别是对于20万年至百万年尺度的第四纪样品有着重要意义。准确测量古剂量是影响ESR测年法精度和可信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掌握ESR信号衰退特征及机制是获得...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法是第四纪地质年代学的重要测试方法之一,其测年范围广,特别是对于20万年至百万年尺度的第四纪样品有着重要意义。准确测量古剂量是影响ESR测年法精度和可信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掌握ESR信号衰退特征及机制是获得准确、可信古剂量的重要前提。ESR测年法适用的地质样品种类较多,如热液石英脉、地质断层泥、水系沉积物等,不同样品的ESR信号衰退特征和机制有较大差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地质样品中石英ESR信号的衰退特征和机制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室模拟和野外观测研究,取得了诸多新认识。回顾了近年来在石英ESR信号衰退特征领域取得的进展,特别是水系沉积物石英ESR信号的衰退特征,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未来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R测年法 水系沉积物 石英 信号衰退
原文传递
河南西峡盆地上白垩统河流及湖泊沉积中的遗迹组构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国成 郭卫星 曾玉凤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4-441,共8页
河南西峡盆地上白垩统马家村组沉积厚度巨大 ,达 196 0m ,由辫状河沉积、曲流河沉积和湖泊沉积组成。在河流与湖泊沉积中 ,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 ,共 6种类型 ,分别为Skolithoslinearis、Cylindricumichnosp 、Palaeophycustubularis、“... 河南西峡盆地上白垩统马家村组沉积厚度巨大 ,达 196 0m ,由辫状河沉积、曲流河沉积和湖泊沉积组成。在河流与湖泊沉积中 ,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 ,共 6种类型 ,分别为Skolithoslinearis、Cylindricumichnosp 、Palaeophycustubularis、“J”形潜穴、垂直分枝潜穴和垂直螺旋潜穴。从形态分析 ,大多数为居住迹 ,按照遗迹化石产出岩层的岩性、扰动特征和残留遗迹等总体特征 ,将所发现的遗迹化石层划分为两类遗迹组构 ,即软底组构和僵底组构。前者主要发育在纹层状极细砂岩和粉砂岩中 ,潜穴密度大 ,属种单一 ,包括Skolithos组构和Palaeophy cus组构 ;后者主要发育在厚层泥岩中 ,潜穴密度较大 ,类型稍多 ,包括由Cylindricumichnosp 、垂直分枝潜穴、J形潜穴和垂直螺旋潜穴所组成的遗迹组构。与报道过的其他地区陆相遗迹化石的对比表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 ,河流沉积中的组构特征在白垩纪有明显变化 ,而浅湖沉积中的遗迹组构表明造迹生物的扰动能力显著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 遗迹组构 上白垩统 盆地 纹层 陆相 白垩纪 遗迹化石 西峡 属种
下载PDF
江苏典型地区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污染来源 被引量:15
9
作者 廖启林 任静华 +5 位作者 姜丽 张珣 范健 朱伯万 李文博 汪子意 《地质学刊》 CAS 2018年第4期651-661,共11页
通过对河流沉积物等地表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等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了江苏典型地区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点与规律:江苏局部地区河流沉积物中,Cd、Pb、Zn、Cr、Cu、Ni、Hg等相对富集趋势明显,Cd最大富集倍... 通过对河流沉积物等地表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等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了江苏典型地区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点与规律:江苏局部地区河流沉积物中,Cd、Pb、Zn、Cr、Cu、Ni、Hg等相对富集趋势明显,Cd最大富集倍数> 100;不同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元素分布存在差异,与其污染来源密切相关;工业排放是导致河流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使用含Cd的颜料作为调色剂导致部分河流出现严重Cd污染;与土壤等其他地表沉积物相比,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更不均衡。查明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元素分布可为相关农产品安全性预测、确定重金属污染来源、追踪涉重产业的发展历程、防治局部耕地重金属污染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分布 河流沉积物 污染来源 江苏
下载PDF
Hyperconcentrated flows as influenced by coupled wind-water processes 被引量:8
10
作者 XU Jiongxin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5年第11期1990-2000,共11页
Using data from more than 40 rivers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basin, a study has been made of the influence of coupled wind-water processes on hyperconcentrated flows. A simple “vehicle”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 Using data from more than 40 rivers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basin, a study has been made of the influence of coupled wind-water processes on hyperconcentrated flows. A simple “vehicle”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describe hyperconcentrated flows. The liquid phase of two-phase flows is a “vehicle”, in which coarse sediment particles are carried as solid-phase.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yperconcentrated flow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liquid-phase and solid-phase. Surface materials and geomorphic agents of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basin form some patterns of combination, which have deep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 and solid-phases of hyperconcentrated flows. The combination of high percentages of relatively coarse material with low percentages of fine material appears in the area predominated by the wind process, where the supply of rela-tively coarse sediment is sufficient, but the supply of relatively coarse sediment is not. The com-bination of low percentages of relatively coarse material with high percentages of fine material appears in the area predominated by the water process, where the supply of fine sediment is sufficient, but the supply of fine sediment is not. In the area predominated by coupled wind-water processes appears the combination of medium percentages of coarse and fine materials, and thus both coarse and fine sediments are in relatively sufficient supply.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mean annual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of liquid- and solid-phases vary with total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s different. With the increased total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mean annual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f liquid-phase increased to a limit and then remained constant; however, mean annual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of solid-phase in-creased continuously. Thus, the magnitude of total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depends on the supply conditions of relatively coarse sediment and the ability of the flow to car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VER sediment hyperconcentrated flows liquid-solid two-phase flows WIND process fluvial process YELLOW RIVER
原文传递
50年来泥沙研究所主要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韩其为 胡春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70-182,共13页
50年来,泥沙研究所几代科技人员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对我国工程泥沙问题进行了大量针对性的研究,为一些重大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三门峡、小浪底和三峡水库上下游的泥沙问题解决,黄河和长江等河道演变研究和治理、黄河口演变和治理等,... 50年来,泥沙研究所几代科技人员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对我国工程泥沙问题进行了大量针对性的研究,为一些重大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三门峡、小浪底和三峡水库上下游的泥沙问题解决,黄河和长江等河道演变研究和治理、黄河口演变和治理等,无不包含着我所职工的心血。不少科研人员,在所里组织和个人自觉开展相结合的形式下,不间断地开展泥沙运动基本理论研究,经过一批研究人员的艰辛努力,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如浑水异重流、泥沙运动随机理论、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高含沙水流、水库淤积及河床演变等理论成果,其中一些达到了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为将我院提升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 河床演变 河道治理 水库 工程泥沙
下载PDF
Non-capacity transport of non-uniform bed load sediment in alluvial rivers 被引量:7
12
作者 CAO Zhi-xian HU Peng +1 位作者 PENDER Gareth LIU Huai-h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377-396,共20页
Rivers often witness non-uniform bed load sedim ent transport. For a long tim e, non-uniform bed load transport has been assum ed to be at capacity regime determined exclusively by local flow. Yet whether the capacity... Rivers often witness non-uniform bed load sedim ent transport. For a long tim e, non-uniform bed load transport has been assum ed to be at capacity regime determined exclusively by local flow. Yet whether the capacity assumption for non-uniform bed load transport is justified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Here, the relative time scale of non-uniform bed load transport is evaluated and non-capacity and capacity models are compared for both aggradation and degradation cases with observed data. As characterized by its relative time scale, the adaptation of non-uniform bed load to capacity regime should be fulfilled quickly. However, changes in the flow and sedim ent inputs from upstream or tributaries hinder the adaptation. Also, the adaptation to capacity regime is size dependent, the finer the sediment size the slower the adaptation is, and vice versa. It is shown that the capacity model may entail considerable errors compared to the non-capacity model. For modelling of non-uniform bed load, non-capacity modelling is recommended, in which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 required for adaptation are explicitly appreci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vial process sediment transport Bed deformation Non-uniform bed load Capacity transport
下载PDF
山区河流准三维水沙输运与河床演变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根伟 《山地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07-212,共6页
在渠道水力学和河流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 ,对不规则河流形态下的纵向流速分布和弯道水流进行了讨论 ,并分析了任意断面和垂线位置的流场计算公式。在综合各种泥沙动力学研究成果基础之上 ,探讨了在天然河流中的悬移质输沙能力与沉积条件 ... 在渠道水力学和河流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 ,对不规则河流形态下的纵向流速分布和弯道水流进行了讨论 ,并分析了任意断面和垂线位置的流场计算公式。在综合各种泥沙动力学研究成果基础之上 ,探讨了在天然河流中的悬移质输沙能力与沉积条件 ,分析了河床质起动的控制性因素及推移质输沙方程。提出了受冲淤影响的河床质粒径组成和动态递推公式。结合这些流场与泥沙计算方法及河床形态调整技术 ,作者提出一个准三维河流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只需要河流几何形状、入流条件以及泥沙级配参数 ,能够模拟出不规则几何形态的河道断面流速分布及平面流场分布 ,并且对于弯道水流特征与泥沙输送 -沉积特征也能得到较好的表现。该模型是对有关河流演变理论和实验成果的综合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演变 泥沙输送 流场计算 数字模拟
下载PDF
河流泥沙学科几个方面发展跟踪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庆超 曹文洪 +1 位作者 陈建国 方春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34-140,共7页
河流泥沙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技术科学,它是研究泥沙在水体中的输移、冲刷和淤积的规律,是水利学科的理论基础之一,包括泥沙运动力学、河床演变学、工程泥沙、航道与港口治理、高含沙水流与泥石流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在查阅浏览大... 河流泥沙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技术科学,它是研究泥沙在水体中的输移、冲刷和淤积的规律,是水利学科的理论基础之一,包括泥沙运动力学、河床演变学、工程泥沙、航道与港口治理、高含沙水流与泥石流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在查阅浏览大量研究资料基础上,着重从泥沙运动、河床演变、水库泥沙和数值模拟技术等几个方面对泥沙学科的历史进程、重要成果和发展动态进行了跟踪,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水平,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新方向和值得关注的议题,对我国河流泥沙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发展 河流泥沙 河床演变 工程泥沙 数值模拟技术
下载PDF
水库拦沙对黄河下游河床演变的影响
15
作者 申冠卿 张原锋 +1 位作者 王平 张广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484,共10页
为充分认识水库拦沙对其下游河道河床演变及防洪的影响,基于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拦沙期水沙及断面观测资料,研究了黄河下游河槽冲淤、洪水冲刷效率、河槽几何特征、排洪能力等规律。结果表明:水库拦沙期,黄河下游沿程河槽均发生了不... 为充分认识水库拦沙对其下游河道河床演变及防洪的影响,基于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拦沙期水沙及断面观测资料,研究了黄河下游河槽冲淤、洪水冲刷效率、河槽几何特征、排洪能力等规律。结果表明:水库拦沙期,黄河下游沿程河槽均发生了不均衡冲刷;河床粗化明显,粗化后床沙中值粒径最大值为冲刷前的2.1~2.5倍;高村以上河段同水位过洪能力增加明显,冲刷后较大的河槽容积可为小浪底水库排沙提供暂时的滞沙;河床粗化后细泥沙和中泥沙补给能力不足,河槽冲刷效率随冲刷历时的增加衰减明显。由于水库多年调节水沙过程及下游相对完善的河道整治工程约束,小浪底水库拦沙期黄河下游河槽冲刷重心下移,河床粗化程度增加,冲刷效率明显降低。研究成果可为水库水沙调控技术指标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河床粗化 冲刷效率 泥沙调节 水库拦沙期 黄河下游
下载PDF
气候环境变化的河流响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厚云 高全洲 +1 位作者 朱照宇 郭国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1-85,共5页
通过综述前人及笔者的已有研究工作 ,指出气候环境变化可能引发各种河流地貌过程 ,如河流的侵蚀与加积、河口的溯源侵蚀与溯源堆积等 ;流域气候环境变化在河口沉积物的矿物和元素组成上也得以反映 ,如SX97孔中的粘土矿物和石英的含量变... 通过综述前人及笔者的已有研究工作 ,指出气候环境变化可能引发各种河流地貌过程 ,如河流的侵蚀与加积、河口的溯源侵蚀与溯源堆积等 ;流域气候环境变化在河口沉积物的矿物和元素组成上也得以反映 ,如SX97孔中的粘土矿物和石英的含量变化都与该孔孢粉资料所揭示的气候环境演化规律相吻合 ,也与早期对华南海岸沙丘和海滩岩的研究所揭示的区域气候环境演化一致 .但由于局部因素的干扰 ,气候环境变化的河流响应体系可能变得较为复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环境变化 河流响应体系 河流地貌过程 河流沉积物 古气候学 侵蚀 堆积
下载PDF
环渤海湾盆地主要河流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及其物源示踪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旭 刘静 +2 位作者 吴中海 岳保静 董延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在环渤海湾盆地的汇入河流碎屑沉积中寻找理想的物源示踪指标,对理解和认识渤海湾盆地以及中国东部陆架海的物质扩散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对渤海湾盆地周缘主要河流的碎屑锆石进行微区原位U-Pb... 在环渤海湾盆地的汇入河流碎屑沉积中寻找理想的物源示踪指标,对理解和认识渤海湾盆地以及中国东部陆架海的物质扩散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对渤海湾盆地周缘主要河流的碎屑锆石进行微区原位U-Pb年龄分析,对比前人已经报道的研究结果,发现辽河和滦河同时接受中亚造山带和燕山山脉的物质供给,永定河、滹沱河和漳河的物质分别来自燕山和太行山。黄河汇集了上游的祁连山、秦岭和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克拉通南部的物质信号。渤海湾盆地南部的鲁中山区和胶东半岛的碎屑锆石峰值年龄组成与燕山、太行山、黄河流域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利用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能很好地区分近源的滦河、永定河、滹沱河、漳河、大清河、胶莱河和远源黄河的物质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锆石 U-PB年龄 物源示踪 渤海
下载PDF
阿根廷米纳毕戈塔斯地区1:250000地球化学数据集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玉明 陈秀法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83-92,200-211,共11页
米纳毕戈塔斯地区(Mina Pirquitas)地处阿根廷西北部的安第斯山区,位于阿根廷西北部的新生代铜(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内,是安第斯成矿带的组成部分。该区的岩性多样,火山岩、侵入岩发育,地质构造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阿根廷最主要的铜... 米纳毕戈塔斯地区(Mina Pirquitas)地处阿根廷西北部的安第斯山区,位于阿根廷西北部的新生代铜(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内,是安第斯成矿带的组成部分。该区的岩性多样,火山岩、侵入岩发育,地质构造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阿根廷最主要的铜金等金属矿产资源的分布区。2010-201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阿根廷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1:250 000地球化学示范研究,在米纳比戈塔斯地区采集了2470件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样品,采样粒级为-10目^+60目,平均采样密度1.01个/4 km^2。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离子质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发射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等分析了39种元素和氧化物,编制了单元素地球化学图和综合异常图,最终形成阿根廷北部米纳毕戈塔斯地区1:250 000地球化学集,包含有2 470件样品×39种元素(氧化物)的原始分析数据表格一个,地球化学图集一套(含有1张地质图、一张采样点位图和39张元素(氧化物)地球化学图)。新发现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487处,综合异常52处,并圈出了具进一步工作价值的找矿远景区。这些数据和图件对该区的找矿、基础地质研究和环境工程等具有重要参考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 米纳毕戈塔斯 地球化学 水系沉积物 数据集
下载PDF
赣江河漫滩沉积物的粒度分形特征及其对洪水的指示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向明 万智巍 +3 位作者 贾玉连 方淑华 郑丽匀 李晓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3-86,10,共5页
基于赣江河漫滩相沉积序列的415个样品,利用分形理论分析了沉积物的粒度分形特征,并对比了平均粒径等传统粒度指标重建的洪水事件序列。研究结果表明,无标度区范围相关系数R2的平均值由0.75提升至0.82,沉积物分维值D的平均值为2.34,说... 基于赣江河漫滩相沉积序列的415个样品,利用分形理论分析了沉积物的粒度分形特征,并对比了平均粒径等传统粒度指标重建的洪水事件序列。研究结果表明,无标度区范围相关系数R2的平均值由0.75提升至0.82,沉积物分维值D的平均值为2.34,说明沉积物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较好。分维值D与传统粒度指标中的平均粒径、偏态、粘土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砂和粗粉砂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在洪水期,沉积物的粒度偏大,砂的含量较多,分维值D偏小,非洪水期正好相反。在辨识出的18个洪水年份中,分维值D可辨识出15个洪水年份,达到了83.3%,这表明了粒度的分维值D在基于河漫滩沉积序列的古洪水重建中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漫滩沉积 粒度特征 分形理论 洪水事件 赣江
下载PDF
樊家川油田河流相储层砂体沉积模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行运 高云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1-634,共4页
目的建立樊家川油田河流相储层砂体的沉积模式。方法在油层沉积体系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地面露头及井下岩心精细描述,并通过井网砂体追踪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河流相储层砂体的非均质特征。结果建立了辫状河砂体“泛连通体”、曲流河砂体... 目的建立樊家川油田河流相储层砂体的沉积模式。方法在油层沉积体系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地面露头及井下岩心精细描述,并通过井网砂体追踪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河流相储层砂体的非均质特征。结果建立了辫状河砂体“泛连通体”、曲流河砂体“半连通体”的储层砂体沉积模式。结论辫状河砂体形成“拼合板状”储层结构形式,曲流河砂体形成“迷宫状”储层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砂体 沉积模式 非均质性 储层结构型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