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纳米Cu固体材料性能的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楚广 刘伟 +4 位作者 罗江山 唐永建 黎军 师红丽 杨天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01-1704,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XRD,MHV2000型显微硬度计(数显)和基于浮力原理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压制压力、保压时间、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自悬浮定向流-冷压法制备纳米Cu固体材料性能(晶粒大小、密度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晶粒度而言...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XRD,MHV2000型显微硬度计(数显)和基于浮力原理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压制压力、保压时间、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自悬浮定向流-冷压法制备纳米Cu固体材料性能(晶粒大小、密度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晶粒度而言,退火温度是显著性影响因素,同时表明纳米Cu固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密度而言,压制压力是显著性影响因素;对显微硬度而言,退火时间是显著性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u固体 自悬浮 冷压 正交试验 硬度 热稳定性
下载PDF
TiAl合金纳米粉末的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江山 李喜波 +1 位作者 唐永建 舒远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6-288,共3页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方法制备了TiAl合金纳米粉末,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能谱仪(EDS)对TiAl合金纳米粉末进行表征,并考察熔球蒸发温度对纳米粉末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iAl合金纳米粉末基本上呈球形,平均颗粒尺...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方法制备了TiAl合金纳米粉末,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能谱仪(EDS)对TiAl合金纳米粉末进行表征,并考察熔球蒸发温度对纳米粉末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iAl合金纳米粉末基本上呈球形,平均颗粒尺寸小于100 nm,Ti/Al原子比(43:57)接近设计值(48:52),主要成分为Ti3Al相。TiAl合金纳米粉末的颗粒尺寸和相组成受蒸发温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TIAL合金 纳米粉末 自悬浮定向流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ngle-phase nanocrystalline Ag_2Al particles 被引量:2
3
作者 CHEN Shan-jun LI Xi-bo +5 位作者 NIU Gao YI Zao CHEN Yan LUO Jiang-shan TANG Yong-jian SUN Wei-guo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34-138,共5页
Single-phase Ag2Al intermetallic nanoparticles, and Ag and Al metallic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flow-levitation (FL) method. Measurements of d-spacings from X-ray diffraction and electron diffraction co... Single-phase Ag2Al intermetallic nanoparticles, and Ag and Al metallic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flow-levitation (FL) method. Measurements of d-spacings from X-ray diffraction and electron diffraction confirmed that the intermetallic nanoparticles had the hexagonal Ag2Al structure. The morphology, crystal 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g2Al nano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and induction-coupled plasma spectroscopy. A thin amorphous coating was formed around the particles when exposed to air. Based on the XPS measurements, the surface coating of the Ag2Al nanoparticles could most likely be aluminum oxide or silver aluminum oxide. Therefore, the single-phase nanocrystalline Ag2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 particles can be produced by adjusting som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in F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TALLICS Ag2Al nanoparticles Ag2Al-oxide (AgAlO2) flow-levitation method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pper-Nickel Bulk Nanocrystals
4
作者 吴小强 TANG Yongjian +3 位作者 WANG Lan AN Xuguang YI Zao 孙卫国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606-611,共6页
Copper-nickel nanoparticle was directly prepared by flow-levitation method (FL) and sintered by vacuum sintering of powder (VSP) method. Several characterizations, such a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Copper-nickel nanoparticle was directly prepared by flow-levitation method (FL) and sintered by vacuum sintering of powder (VSP) method. Several characterizations, such a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X)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epared nanostructur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FL method could prepare high purity Cu-Ni nanocrystals of uniform spheres with size distribution between 20 and 90 nm. After sintering the bulk nanocrystalline copper-nickel has obvious thermal stability and the surface Webster hardness increases with the rising sintering temperature. At the temperature of 900 ℃, the specimen shows higher surface Webster hardness, which is about two times of traditional materials. When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arrives at 1 000 ℃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bulk nanocrystals can reach 97.86 percent. In this paper, 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porosity, phase and particles size of bulk along with the changing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have been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lk nanocrystals flow-levitation method surface Webster hardness vacuum sintering of powder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eAl nanoparticles by flow-levitation method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善俊 陈艳 +4 位作者 唐永建 罗炳池 易早 韦建军 孙卫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845-850,共6页
The synthesis of high purity intermetallic FeAI nanoparticles using the flow-levitation (FL) method was reported. Iron and aluminium droplets were levitated stably at about 2 230℃. The morphology, clystal structure... The synthesis of high purity intermetallic FeAI nanoparticles using the flow-levitation (FL) method was reported. Iron and aluminium droplets were levitated stably at about 2 230℃. The morphology, clystal 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eAI nano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high-resolution TEM, X-ray diffraction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these nanoparticles is about 34.5 nm. Measurements of the d-spacing from X-ray diffraction and electron diffraction studies confirm that the intermetallic nanoparticles have the same crystal structure (B2) as the bulk FeA1. A thin oxidation coating is formed around the particles when being exposed to air. Based on the XPS measurements, the surface coating of the FeAI nanoparticles is composed of Fe2O3 and FeAl2O4. Besides, hysteresis curve reveals that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Ms) of FeA1 is 1.66 A/m2, and the coercivity is about 1.214×10^3 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tallic compound FeA1 nanoparticles flow-levitation method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nano-structured Ag solid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 to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被引量:1
6
作者 易早 陈艳 +5 位作者 陈善俊 谭秀兰 牛高 罗江山 唐永建 易有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877-1882,共6页
Silver nano-particles with average diameter of about 60 nm were compacted in a high-strength mold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at 523 K to produce nano-structured Ag solid materials.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 of t... Silver nano-particles with average diameter of about 60 nm were compacted in a high-strength mold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at 523 K to produce nano-structured Ag solid materials.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nano-structured Ag solid materials (NSS-Ag) were studi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Raman spectrometer. The NSS-Ag could be used as highly efficient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active substrates. The common probe molecules Rhodamine 6G (R6G, 1×10-10 mol/L) were used to test the SERS activity on these substrates at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SERS enhancement ability is dependent on the density of NSS-Ag. When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NSS-Ag is 83.87%, the materials reveal great SERS sig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tructured Ag solid material flow-levitation method relative density Rhodamine 6G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下载PDF
一种金属纳米微粉制备装置的设计及实验
7
作者 李恺 罗江山 +2 位作者 罗炳池 谭秀兰 牛高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02-407,共6页
以自悬浮定向流技术为理论基础,研制了一种金属纳米微粉制备装置.该装置由高频电源、走丝部分、管路部分、颗粒分级收集部分等组成,可制备粒径范围为15~150 nm的金属或金属间化合物纳米微粉.粉末的基本结构为球形,粒径呈近似正态分布,... 以自悬浮定向流技术为理论基础,研制了一种金属纳米微粉制备装置.该装置由高频电源、走丝部分、管路部分、颗粒分级收集部分等组成,可制备粒径范围为15~150 nm的金属或金属间化合物纳米微粉.粉末的基本结构为球形,粒径呈近似正态分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纯度高.通过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粒径大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流流速、气流压强越大粒径越小,而走丝频率越快粒径越大.在原有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了开放式金属粉末制备装置,纳米粉末直接浸润在液体中,实现了粉末的原位封装,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悬浮定向流 装置 金属纳米微粉 粒径 原位封装
下载PDF
纳米铜粉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33
8
作者 楚广 唐永建 +3 位作者 刘伟 罗江山 黎军 杨天足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本文综述了纳米铜粉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介绍了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铜粉方法。对液相法制备纳米铜粉中存在Cu2O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对纳米铜粉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铜粉 液相法 自悬浮定向流法 制备
下载PDF
自悬浮定向流纳米金属粉末制备的理论模拟 被引量:18
9
作者 唐永建 韦建军 +2 位作者 李朝阳 吴卫东 王朝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331-2336,共6页
叙述了自悬浮定向流纳米金属粉末的制备原理 ,建立了在惰性气体介质中金属液滴表面蒸发形成悬浮微粒过程的数学模型 .描述了蒸发金属液滴表面层的热流动、物质迁移、热扩散、凝聚相初始核的形成、金属蒸气在粒子表面的凝聚、粒子相互凝... 叙述了自悬浮定向流纳米金属粉末的制备原理 ,建立了在惰性气体介质中金属液滴表面蒸发形成悬浮微粒过程的数学模型 .描述了蒸发金属液滴表面层的热流动、物质迁移、热扩散、凝聚相初始核的形成、金属蒸气在粒子表面的凝聚、粒子相互凝聚等过程 ,考虑了物质迁移系数等动力学参数对温度的依赖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悬浮定向流 纳米金属粉末 制备 理论模拟 金属液滴 蒸发 物质迁移系数
原文传递
ICF物理实验用纳米Cu块体靶材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楚广 唐永建 +4 位作者 罗江山 刘伟 杨天足 黎军 洪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29-1834,共6页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了金属纳米粉体并采用真空手套箱专利技术和冷压法在高压(1.5GPa)作用下保压40 min后,成功制备出了相对密度达97%和显微硬度达1.85 GPa的金属Cu纳米晶材料。经XRD分析,其晶粒大小为20 nm。正电子湮没(PAS)实验结...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了金属纳米粉体并采用真空手套箱专利技术和冷压法在高压(1.5GPa)作用下保压40 min后,成功制备出了相对密度达97%和显微硬度达1.85 GPa的金属Cu纳米晶材料。经XRD分析,其晶粒大小为20 nm。正电子湮没(PAS)实验结果表明,其空隙大小和数量与采用惰性气体冷凝法原位压制(IGC)的样品相比,空位簇数量较多,微空隙的大小和数量基本相当。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模拟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Cu块体材料靶的激光转换效率比常规Cu材料靶高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晶体 纳米Cu块体 惯性约束聚变靶材料 自悬浮定向流法 显微硬度
下载PDF
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Cu粉的微结构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12
11
作者 楚广 熊志群 +1 位作者 刘伟 韦建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3-628,共6页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Cu粉;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差示扫描量热-热重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纳米Cu微晶的形貌、粒度、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体积分数为10%He和90%Ar混合气流中和在Ar气...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Cu粉;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差示扫描量热-热重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纳米Cu微晶的形貌、粒度、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体积分数为10%He和90%Ar混合气流中和在Ar气流中制备的纳米Cu粒子形貌呈球形,平均粒度分别约为45和60 nm;在590 nm左右有1个很强的吸收峰;纳米Cu粒子表面Cu和O元素的摩尔比为94.88:5.12,有少量氧化亚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存在,但在其表面未发现Ar和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粉 微结构 自悬浮定向流法 X射线光电子能谱
下载PDF
纳米Al粉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11
12
作者 楚广 唐永建 +3 位作者 楚士晋 韦建军 李朝阳 刘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7-230,共4页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金属纳米A l粉。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AX)、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 is)和差示扫描量热-热重法(DSC-TG)对纳米微晶形貌、粒度、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A l粉的平...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金属纳米A l粉。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AX)、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 is)和差示扫描量热-热重法(DSC-TG)对纳米微晶形貌、粒度、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A l粉的平均粒径为50 nm,颗粒基本为球形,放置半年后含氧量为8.2%,最大的吸收峰出现在波长为253 nm处。在Ar气流中,在780℃时纳米铝粉增重约20%,熔化峰位置为654.8℃,熔化吸热为136 J.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纳米铝粉 性能 热分析 自悬浮定向流法
下载PDF
纳米金属间化合物Cu_4Al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韦建军 唐永建 +2 位作者 李朝阳 吴卫东 杨向东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1-384,共4页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了Cu-Al合金纳米复合微粒,对样品进行TEM和XRD分析表明该纳米复合微粒主要由纳米金属间化合物Cu_4Al构成,粒径分布在30-50nm之间,并结合自悬浮定向流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制备过程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对...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了Cu-Al合金纳米复合微粒,对样品进行TEM和XRD分析表明该纳米复合微粒主要由纳米金属间化合物Cu_4Al构成,粒径分布在30-50nm之间,并结合自悬浮定向流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制备过程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对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复合微粒的一般规律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合金 纳米复合微粒 自悬浮定向流法 ICF靶材料 TEM XRD 制备 结构表征 金属间化合物
原文传递
物理掺杂用纳米Fe粉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栋 韦建军 +3 位作者 唐永建 吴卫东 罗江山 孙卫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4-246,共3页
根据惯性约束聚变靶材料研究的需要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技术制备了金属纳米Fe粉,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研究了颗粒的形貌、粒度和相组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Fe粉为规则的球状颗粒,其粒径分布在30~70nm之间,在空... 根据惯性约束聚变靶材料研究的需要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技术制备了金属纳米Fe粉,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研究了颗粒的形貌、粒度和相组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Fe粉为规则的球状颗粒,其粒径分布在30~70nm之间,在空气中颗粒表面有氧化膜生成,其氧化产物为Fe3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粉 物理掺杂 自悬浮定向流法 相结构 ICF靶材料
下载PDF
纳米Cu固体材料的X射线衍射与正电子湮没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楚广 罗江山 +3 位作者 刘伟 唐永建 雷海乐 杨世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0-164,共5页
采用自悬浮-冷压法,在不同压力下制得纳米Cu固体材料并对其在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下进行退火,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AS)分析对材料的结构和微观缺陷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压制而得的样品晶粒度为20 nm,低于300℃退火... 采用自悬浮-冷压法,在不同压力下制得纳米Cu固体材料并对其在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下进行退火,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AS)分析对材料的结构和微观缺陷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压制而得的样品晶粒度为20 nm,低于300℃退火3 h后并未发现晶粒显著长大;PAS分析表明,压制后的样品缺陷主要为单空位和空位团,大空隙很少,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退火时间的延长,单空位通过扩散结合成空位团,大空隙也在温度较高时分解为空位团,导致空位团的含量增加,而单空位和大空隙的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悬浮-冷压法 纳米Cu X射线衍射(XRD) 正电子湮没谱(PAS)ICF靶材料
下载PDF
单相纳米金属间化合物AlNi的制备及其结构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韦建军 吴栋 +2 位作者 唐永建 吴卫东 雷海乐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65-968,共4页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单相金属间化合物AlNi的纳米微粉,通过TEM、XRD和元素化学分析等检测手段对微粒材料的显微结构、相组成和成分构成进行研究。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呈规则球形,粒径分布在10~40nm之间,样品中的Al、Ni原子比为49:5...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单相金属间化合物AlNi的纳米微粉,通过TEM、XRD和元素化学分析等检测手段对微粒材料的显微结构、相组成和成分构成进行研究。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呈规则球形,粒径分布在10~40nm之间,样品中的Al、Ni原子比为49:51,颗粒基本由单相A1Ni组成。实验证实,通过控制气相反应的工艺条件可有效避免单质Al和Ni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i 金属间化合物 纳米材料 自悬浮定向流法
下载PDF
银团簇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吸收谱性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喜波 唐永建 +4 位作者 雷海乐 罗江山 王红艳 朱正和 杨向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91-2096,共6页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技术制备银团簇纳米颗粒,理论分析了银团簇的成核机理与影响因素,实验研究了制备条件和工艺。结果表明:惰性气体的冷却效率、气体流速和压强、金属熔球的温度和大小是控制颗粒尺寸大小及分布的关键条件,制备粒径小于10...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技术制备银团簇纳米颗粒,理论分析了银团簇的成核机理与影响因素,实验研究了制备条件和工艺。结果表明:惰性气体的冷却效率、气体流速和压强、金属熔球的温度和大小是控制颗粒尺寸大小及分布的关键条件,制备粒径小于10 nm的团簇颗粒须采用氦气为载流气体;团簇颗粒流速越大,颗粒粒径越小,尺寸分布越窄,但颗粒生成数量越少。性能表征说明:制备的颗粒呈较规则的球形,为面心立方结构,分散均匀,表面纯净无氧化,粒径分布窄。理论与实验研究了银团簇纳米颗粒的光学吸收谱性质,证明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与颗粒的尺寸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吸收峰将发生宽化和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悬浮定向流技术 银团簇纳米颗粒 光吸收谱 靶材
下载PDF
纳米Ag粉的显微结构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楚广 唐永建 刘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1-275,共5页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Ag粉。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AX)、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纳米微晶形貌、粒度、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He气和Ar气流中制备的纳米Ag...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Ag粉。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AX)、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纳米微晶形貌、粒度、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He气和Ar气流中制备的纳米Ag粉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5 nm和80 nm;颗粒基本为球形,贮存在未密封的广口瓶中1 a后含氧量为1.04%,最大的吸收峰出现在波长为283 nm处,熔化焓为93.55 J/g,熔点为959.70℃,比粗晶银的熔点(961.93℃)低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g粉 自悬浮定向流法 性能 显微结构
下载PDF
纳米结构Cu固体材料的低温热容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洪亮 雷海乐 +3 位作者 唐永建 罗江山 李恺 邓晓臣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1-475,共5页
采用真空热压技术在高真空和温度为523K的情况下,通过不同压力将直径平均大约为45nm的Cu纳米粉末压制成纳米结构Cu固体材料,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物性测试仪(PPMS)相结合,研究了低温下纳米结构Cu固体材料的比热容随温度和材料密度的... 采用真空热压技术在高真空和温度为523K的情况下,通过不同压力将直径平均大约为45nm的Cu纳米粉末压制成纳米结构Cu固体材料,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物性测试仪(PPMS)相结合,研究了低温下纳米结构Cu固体材料的比热容随温度和材料密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比热容随着纳米结构Cu固体材料密度的降低而升高;纳米结构Cu固体材料的低温比热容大于粗晶Cu,其增加率在10K左右达到极大.基于缺陷的热振动效应,探讨了这些现象的物理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Cu固体材料 自悬浮定向流技术 缺陷 热容
原文传递
Cu-Al系纳米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4
20
作者 韦建军 唐永建 吴卫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5-108,125,共5页
根据ICF靶材料研究的需要,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技术制备了Cu9Al4、CuAl2和Cu4Al等金属间化合物纳米微粒,通过TEM和XRD研究颗粒的形貌、粒度和相组成。结果表明,颗粒为球形结构,粒径尺寸在20~60 nm之间。颗粒主要为IMC-Al的双相复合结构,在... 根据ICF靶材料研究的需要,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技术制备了Cu9Al4、CuAl2和Cu4Al等金属间化合物纳米微粒,通过TEM和XRD研究颗粒的形貌、粒度和相组成。结果表明,颗粒为球形结构,粒径尺寸在20~60 nm之间。颗粒主要为IMC-Al的双相复合结构,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蒸发源金属与所制备IMC相的原子比例有对应关系,可根据需要通过调配蒸气中金属原子比例得到所期望的IMC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粉 金属间化合物 ICF靶材料 自悬浮定向流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