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椭圆的中国经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315
1
作者 赵璐 赵作权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9-986,共8页
根据克鲁格曼的"两个自然"理论,运用空间统计SDE方法,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中国国土空间特征椭圆系列——国土均衡分布椭圆、国土地形分布椭圆、人口分布椭圆等,在空间上定量刻画了中国经济空间分异的基本特征,并为分析经... 根据克鲁格曼的"两个自然"理论,运用空间统计SDE方法,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中国国土空间特征椭圆系列——国土均衡分布椭圆、国土地形分布椭圆、人口分布椭圆等,在空间上定量刻画了中国经济空间分异的基本特征,并为分析经济空间分异提供了新的方法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在"两个自然"的分异作用下,中国经济空间分异主要以东-西方向为主。相对于国土均衡分布椭圆,国土地形分布椭圆明显偏西,长、短轴均明显减小,这反映出中国高地势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中国人口空间分布靠近东部地区,其椭圆长、短轴长度均显著减小,充分表现出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聚集特征;2国土地形等"第一自然"要素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作用显著。人口分布椭圆对于地形分布椭圆的空间分异系数为89.55%,其93%的空间展布范围位于胡焕庸线的东南,且分布轴线基本与胡焕庸线平行;3在"第二自然"聚集机制的作用下,中国城市体系人口、GDP主体集中在胡焕庸线东南方约20%的大陆国土面积上,且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从"第一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异和控制作用来看,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特别是西北侧地区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较弱。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聚集机制的空间差异性,区域发展的过程也呈现不平衡的特征。从兼顾效率和公平的角度出发,可通过重点培育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中西部经济增长极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向中西部发展;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人口向GDP分布椭圆北部地区流动、聚集,发挥人口的红利作用,推进经济增长由南向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空间分异 第一自然 第二自然 标准差椭圆 中国
下载PDF
开放环境下的中国经济地理重塑——“第一自然”的再发现与“第二自然”的再创造 被引量:22
2
作者 尹虹潘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30,共13页
针对当前中国地区差距较大的现实,本文从沿海—内陆开发开放联动的新视角出发,对各地区"第一自然"(先天条件)进行全新的"再发现",认为在中国扩大向西、向南开放的背景下,中西部内陆原本远离东部沿海的劣势地理区位... 针对当前中国地区差距较大的现实,本文从沿海—内陆开发开放联动的新视角出发,对各地区"第一自然"(先天条件)进行全新的"再发现",认为在中国扩大向西、向南开放的背景下,中西部内陆原本远离东部沿海的劣势地理区位可能转化为新的优势经济区位。应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第二自然"条件进行"再创造"(重新改造),加快发展沿海次级城市,培育内陆中心城市及经济圈以提升内陆的相对区域经济地位,并在承认地区发展客观差距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地区间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缩小,逐步形成更加协调发展的中国经济地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地理 对外开放 第一自然 第二自然
原文传递
产业空间集中影响因素探究——基于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32个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江曼琦 张志强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利用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32个产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影响产业空间集中和分散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规模、技术效率、跨国公司等因素对于产业的空间集中均有正的效应,但是导致产业空间集... 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利用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32个产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影响产业空间集中和分散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规模、技术效率、跨国公司等因素对于产业的空间集中均有正的效应,但是导致产业空间集中的若干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产业的空间集中的关系呈负相关,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空间上布局是趋于分散的。从而间接证实了新经济地理理论所阐述的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质 第二性质 产业空间集中 天津滨海新区
下载PDF
文学形象翻译与“第二自然”创造 被引量:11
4
作者 谢建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本文阐释了何谓文学形象翻译的“第二自然”,并论证了文学形象翻译“第二自然”创造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准则,认为只有在原文的制约下,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使译语尽可能的以最切近最自然最完整的方式重组再现原语的形象信息,才能... 本文阐释了何谓文学形象翻译的“第二自然”,并论证了文学形象翻译“第二自然”创造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准则,认为只有在原文的制约下,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使译语尽可能的以最切近最自然最完整的方式重组再现原语的形象信息,才能成功地创造文学形象翻译的“第二自然”。文章指出注重文学形象语言的表层结构意义和深层结构意义是确保文学形象翻译“第二自然”创造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形象 '第一自然' '第二自然'创造
原文传递
生产条件与第二重矛盾——论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被引量:7
5
作者 彭学农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2,共5页
奥康纳认为,唯物史观的第一重矛盾理论缺乏自然维度。通过自然、文化和劳动范畴的融合,奥康纳建立了以生产条件为核心范畴的第二重矛盾理论,对资本通过危机而积累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资本积累、生态危机、经济危机之间的内在联... 奥康纳认为,唯物史观的第一重矛盾理论缺乏自然维度。通过自然、文化和劳动范畴的融合,奥康纳建立了以生产条件为核心范畴的第二重矛盾理论,对资本通过危机而积累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资本积累、生态危机、经济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预示了对生产条件进行社会主义式重建的趋势。以第二重矛盾理论为基础,奥康纳反思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生态运动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重矛盾 自然 第二重矛盾 生产条件 生产性正义
下载PDF
以人为本与高校德育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海波 陈祖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以人为本作为高校德育的一种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人性即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为本。现行的高校德育普遍存在着忽视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现象。高校德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正确引导并努力实现大学生的需要作为德育... 以人为本作为高校德育的一种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人性即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为本。现行的高校德育普遍存在着忽视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现象。高校德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正确引导并努力实现大学生的需要作为德育的立足点,实现“学校人”与“社会人”的同构,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其主体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自然性 社会性 主体性 高校德育
下载PDF
资本至上与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
7
作者 王洁 谭天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28,共11页
西方式现代化荆棘丛生,在以巨大物质财富彰显人类理性力量的同时,也召唤出脱缰于人类控制的“魔鬼”,滋生出人性与物性互丧、财富与贫困共生、解放与奴役相伴的三重悖论。资本增殖本性的先天存在、资本剥削关系的长期存续和资本主义精... 西方式现代化荆棘丛生,在以巨大物质财富彰显人类理性力量的同时,也召唤出脱缰于人类控制的“魔鬼”,滋生出人性与物性互丧、财富与贫困共生、解放与奴役相伴的三重悖论。资本增殖本性的先天存在、资本剥削关系的长期存续和资本主义精神的普遍遮蔽是造成这些悖论的根本病因,它们构成了西方式现代化“资本至上”的逻辑,昭示出资产阶级国家“成也资本,败也资本”的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体现在“人民至上”的内生优势上,它是以人民利益驾驭资本增殖、以共同富裕打破剥削关系、以人民幸福摒弃资本精神的现代化新路,开创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崭新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式现代化 资本至上 超越性 人民至上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佩成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年第8期5-9,共5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条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既包括第一自然也包括第二自然。人类的任务是使对自然的自觉改造与其规律相符合。以人水关系为例,在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主流。随着人类活动的激化,人与自然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条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既包括第一自然也包括第二自然。人类的任务是使对自然的自觉改造与其规律相符合。以人水关系为例,在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主流。随着人类活动的激化,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突出地表现出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和谐相处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需求。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水和地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面,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重视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应加深理解"报应规律"和"易毁原理",坚持决策的严肃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三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 第一自然 第二自然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只能立足于人的在场性——答我的两位商榷者 被引量:2
9
作者 何中华 《晋阳学刊》 CSSCI 2011年第6期43-49,共7页
所谓"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性",在哲学的范围内是一个假问题。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仅仅在科学视野内有效。实践本体论批评者大都未曾超出一种外在式的思考方式,即设定外在于实践的视角,从而有所谓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和属人的自... 所谓"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性",在哲学的范围内是一个假问题。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仅仅在科学视野内有效。实践本体论批评者大都未曾超出一种外在式的思考方式,即设定外在于实践的视角,从而有所谓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和属人的自然界的匹分。这一匹分恰恰先行地解构了使本体论赖以成立的逻辑条件即视野的绝对性,从而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逻辑矛盾。马克思哲学不仅在本体论意义上确立了第一原因,而且在现代本体论意义上把这一终极的原初基础奠基于人的存在——实践,从而为人的实存与本质的历史分裂和历史统一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实践 本体论 第一原因 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下载PDF
自然状态的双重含义——《政府论上篇》疏解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建松 《政治思想史》 2012年第4期72-87,197,共16页
随着洛克研究的深入展开,曾经备受冷落的《政府论上篇》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政府论上篇》不仅不是无足轻重的批判性论述,而且这部文献的整体结构体现了洛克对自然状态的深刻洞见;自然状态具有两种含义——个人之间的自然状态和国... 随着洛克研究的深入展开,曾经备受冷落的《政府论上篇》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政府论上篇》不仅不是无足轻重的批判性论述,而且这部文献的整体结构体现了洛克对自然状态的深刻洞见;自然状态具有两种含义——个人之间的自然状态和国家之间的自然状态。这一洞见为解读《政府论下篇》提供了恰当的线索。洛克在残留的《上篇》中更多地致力于阐述个人之间的自然状态。《下篇》偏重于自由义,《上篇》则偏重于平等义,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在此意义上,《上篇》的研究是完整理解洛克政治哲学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论》 自然状态 平等
下载PDF
论伦理学的公理与公设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海明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9,共9页
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虽然都是人制定的、约定的;但是,只有那些恶劣的、不科学的道德规范才可以随意制定、约定。反之,优良的道德规范决非可以随意制定,而只能通过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从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制定出来:所制... 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虽然都是人制定的、约定的;但是,只有那些恶劣的、不科学的道德规范才可以随意制定、约定。反之,优良的道德规范决非可以随意制定,而只能通过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从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制定出来:所制定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之优劣,直接说来,取决于对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价值判断之真假;根本说来,则一方面取决于对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规律的事实判断之真假,另一方面取决于对道德目的的主体判断之真假。这就是优良道德规范依据道德价值判断和行为事实判断以及道德目的判断之真理的推导和制定的过程,这就是优良道德规范的推导和制定之方法,这就是优良道德规范的发现和证明之方法,这就是伦理学的优良道德规范推导公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属性 关系属性 第一性质 第二性质 第三性质
下载PDF
马克思自然观的三重意蕴
12
作者 李慧芳 《城市学刊》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实践自然观,是自在自然、人化自然和历史自然的统一,呈现出客观自在性、实践中介性、社会历史性等特征。自在自然时间上的先在性、空间分布的复杂性、生物进化的规律性等决定了其对人类的制约和限制,承认自然的客观自...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实践自然观,是自在自然、人化自然和历史自然的统一,呈现出客观自在性、实践中介性、社会历史性等特征。自在自然时间上的先在性、空间分布的复杂性、生物进化的规律性等决定了其对人类的制约和限制,承认自然的客观自在性是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前提。人类实践活动的创造性和“为我”性促成并重构了人化自然,强调主体能动性在“人化自然”生成与发展中的中介作用,是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践特质;历史就是自然的不断人化和人的不断自然化的过程,自然构成了历史的基础和原点,向自然(自由)的复归也是人类历史的最高目标,历史的自然是马克思自然观的最高价值旨趣。基于理论前提、实践特质和价值指向三个视角对马克思实践自然观进行再考察,对于厘清现代化进程中引发的生态危机问题以及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理论指引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特质 自在自然 人化自然 历史自然
下载PDF
自然、呼吸、参与:创设幼儿学习环境的关键遵循——基于“儿童优先”理念
13
作者 李辉 孙延永 何婧 《滁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17-122,共6页
儿童优先是新时代下党领导和发展教育的重要原则,尤其在面对信息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快速且复杂易变的社会环境下,营造并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生长环境显得异常重要。幼儿作为儿童关键主体之一,其所处生长环境的友好创设是教育关注的... 儿童优先是新时代下党领导和发展教育的重要原则,尤其在面对信息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快速且复杂易变的社会环境下,营造并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生长环境显得异常重要。幼儿作为儿童关键主体之一,其所处生长环境的友好创设是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儿童优先的理念出发,结合幼儿学习特点与学习品质等发展要求,简析当前幼儿园学习环境创设存在的不足,认为应为其创设自然、呼吸、参与的生活学习与游戏环境,是幼儿园当前及未来教育发展中学习环境创设的关键遵循。据此,笔者提出具体的环创策略与建议,以期创设适宜于幼儿自己的环境,能够让幼儿走向喜欢的、每天充满期待的幸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优先 幼儿园学习环境 自然 呼吸 参与
下载PDF
规划之时也是被规划之日——规划作为一级学科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华晨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2-65,共4页
探讨规划学科成为一级学科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其存在的缺陷并论证其特征。通过继承乌托邦思想的学科遗产,发展能够应对动态目标的技术方法,优化定性推理的手段,积极克服学科的缙绅化倾向,以形成规划学科特征的专属性。提出规... 探讨规划学科成为一级学科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其存在的缺陷并论证其特征。通过继承乌托邦思想的学科遗产,发展能够应对动态目标的技术方法,优化定性推理的手段,积极克服学科的缙绅化倾向,以形成规划学科特征的专属性。提出规划学科可以包含任何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和方法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学科 一级学科 特征分析
下载PDF
Analogical Mentality and Aquinas’ Way of Thinking
15
作者 Antonio Olmi 《宗教与历史》 2018年第2期3-23,共21页
Is there such a thing as 'natural reason? 'From a realistic point of view,it seems hardly disputable to admit the existence of a common human nature:otherwise,how could we speak about mankind as a whole? How c... Is there such a thing as 'natural reason? 'From a realistic point of view,it seems hardly disputable to admit the existence of a common human nature:otherwise,how could we speak about mankind as a whole? How could we identify a human being,when we meet one? The most relevant and distinctive quality of human nature is reason: 'natural'reason,because it belongs to everyone,whatever their place of birth,their culture,and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ir life. The universal validity of natural reason is founded on an intuitive grasp of the so-called 'first principles of knowledge';and,in order to draw from them logically and ethically coherent conclusions,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an appropriate mode of thought-an appropriate 'menta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culture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four 'mentalities': the 'analytical'mentality,the 'synthetic'mentality,the ' dialectic ' mentality, the ' analogical ' mentality. Univocal mentalities( especially analytical and dialectical) have not led the West to the attainment of wisdom,but rather have distorted and diverted the Western quest for truth;the real greatness of the Western culture can only be appreciated through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an intense practice of the analogical mentality,the best example of which is to be found in the work of St. Thomas Aqui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nature Natural REASON first PRINCIPLES of KNOWLEDGE
原文传递
浅析两种性质学说——读洛克的《人类理解论》
16
作者 郭佩惠 刘化军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12,共5页
 长期以来,国内的很多理论工作者对洛克的两种性质学说作过不少的研究,但他们思考的视角大都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向度,该文则从另一个角度即从客观性角度来考虑两种性质学说,并结合量子力学中的客观性问题对洛克的两种性质学说...  长期以来,国内的很多理论工作者对洛克的两种性质学说作过不少的研究,但他们思考的视角大都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向度,该文则从另一个角度即从客观性角度来考虑两种性质学说,并结合量子力学中的客观性问题对洛克的两种性质学说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对其客观性问题及后来的发展趋势做大致的描述和简要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人类理解论》 书评 观念 性质学说 认识论 主体 客体 量子力学
下载PDF
麦克道威尔第二自然的自然主义疏论
17
作者 陈四海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4,125,共6页
从中世纪隐秘的自然观向现代科学的自然观的转变是时代的进步,但是现代科学把自然描绘成由因果律支配的领域,由此造成了人的机体和心灵、理性和自然的分裂。麦克道威尔的第二自然的自然主义试图通过对感受性的概念性和自发性的自然性的... 从中世纪隐秘的自然观向现代科学的自然观的转变是时代的进步,但是现代科学把自然描绘成由因果律支配的领域,由此造成了人的机体和心灵、理性和自然的分裂。麦克道威尔的第二自然的自然主义试图通过对感受性的概念性和自发性的自然性的论证,来说明由于自发性的卷入,我们的自然和动物单凭本能获得的自然相比是独特的,但是自发性是通过教育进入我们的生活的,是和感受性一样自然的潜能。第二自然是人类唯一拥有的自然,我们拥有理性但仍在自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 感受性 第一自然 第二自然
原文传递
后发地区的优势再造——以新疆西南地区为例
18
作者 付金存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47,共4页
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后发地区优势的再塑。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两性自然"的分析框架,在明确新疆经济地理格局的基础上,探寻新疆西南地区发展落后的基本成因及其优势再塑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在开放环境下,新疆西南地区... 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后发地区优势的再塑。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两性自然"的分析框架,在明确新疆经济地理格局的基础上,探寻新疆西南地区发展落后的基本成因及其优势再塑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在开放环境下,新疆西南地区原本劣势的地理区位(第一自然)可能转化为新的优势区位,"第二自然"(经济地理)的"再创造"将使其优势更加明显。基于此,新疆西南地区优势的再塑应注重发掘隐性优势,并辅之于包容性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自然 第二自然 后发地区 优势再塑
下载PDF
党报理论传播“第一印象”论
19
作者 崔同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8,共4页
打开党报理论版,或者看见报纸上某篇理论文章的标题,马上就想读,——这是受众对党报理论传播"第一印象"好。易读性"三变量"决定党报理论传播的"第一印象"。我们应从加强文本的易读性、加强版面的易读性... 打开党报理论版,或者看见报纸上某篇理论文章的标题,马上就想读,——这是受众对党报理论传播"第一印象"好。易读性"三变量"决定党报理论传播的"第一印象"。我们应从加强文本的易读性、加强版面的易读性、加强"读者表现"调研这三方面着手,强化受众对党报理论传播的"第一印象",增强党报理论传播的吸引力、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报 理论传播 第一印象 易读性
原文传递
美丽总是愁人的——浅析沈从文笔下的三位少女形象
20
作者 冯俏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0年第3期130-133,共4页
沈从文在他湘西作品中对少女形象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翠翠、萧萧、三三,三位美丽的少女是其中的代表。三位少女懵懂的初恋中的细微感受展示了美好生活,但是结局却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并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阴差阳错的命... 沈从文在他湘西作品中对少女形象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翠翠、萧萧、三三,三位美丽的少女是其中的代表。三位少女懵懂的初恋中的细微感受展示了美好生活,但是结局却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并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阴差阳错的命运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 少女 初恋 人性 挽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