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oxygen transfer parameters of fine-bubble aeration system in plug flow aeration tank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被引量:6
1
作者 Xiaohong Zhou Yuanyuan Wu +1 位作者 Hanchang Shi Yanqing S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95-301,共7页
Knowledge of the oxygen mass transfer of aerators under operational conditions in a full-scal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WTP) is meaningful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WWTP, however, scarce to best of our knowledge. ... Knowledge of the oxygen mass transfer of aerators under operational conditions in a full-scal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WTP) is meaningful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WWTP, however, scarce to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rough analyzing a plug flow aeration tank in the Lucun WWTP, in Wuxi, China, the oxygenation capacity of fine-bubble aerators under process conditions have been measured in- situ using the off-gas method and the non-steady-state method. The off-gas method demonstrated that the aerators in different corridors in the aeration tank of WWTP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xygen transfer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the aerators in the same corridor shared almost equal oxygen transfer performance over the course of a day. Results measured by the two methods showed that the oxygen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fine-bubble aerators in the aeration tank decreased dramatically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lean water. The loss of oxygen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over 50% under low-aeration conditions (aeration amount 〈 0.67 Nm 3 /hr). However, as the aeration amount reached 0.96 Nm 3 /hr, the discrepancy of oxygen transfer between the process condition and clean water was negligible. The analys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non-steady-state and off-gas methods resulted in comparable estimates of oxygen transfer parameters for the aerators under process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bubble aerator off-gas method non-steady-state method oxygen transfer parameters
原文传递
气泡去除夹杂物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建华 张杰 李康伟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14,共10页
利用气泡去除钢中夹杂物是洁净钢生产中重要的精炼手段之一。气泡去除夹杂物机理表明,通过气泡碰撞粘附夹杂物上浮和气泡尾流携带夹杂物上浮是气泡去除夹杂物的两种主要方式,微小气泡具有优异的粘附去除钢中夹杂物效果已成为共识。对钢... 利用气泡去除钢中夹杂物是洁净钢生产中重要的精炼手段之一。气泡去除夹杂物机理表明,通过气泡碰撞粘附夹杂物上浮和气泡尾流携带夹杂物上浮是气泡去除夹杂物的两种主要方式,微小气泡具有优异的粘附去除钢中夹杂物效果已成为共识。对钢包吹氩、钢包长水口吹氩、反应诱发微小异相技术、中间包气幕挡墙、增压减压法、超声空化法、増氮析氮法和微小氢气泡法等气泡去除夹杂物的去除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钢中生成小尺寸气泡对夹杂物去除效果优于大尺寸气泡。利用弥散微小气泡去除钢中夹杂物技术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冶金工作者的重视,部分新技术已被开发并趋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钢 气泡 夹杂物 夹杂物去除 微小氢气泡法
原文传递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3
3
作者 荣国强 刘炯天 +2 位作者 刘莉君 王永田 曹亦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64,共3页
浮选柱液位的控制是直接影响回收率及精矿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控制策略的确定、液位探测与传感装置的比较、执行机构的选择、管路的设计等方面对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矿浆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 液位 自动控制
下载PDF
微曝氧化沟气液两相传质模型构建及传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凤霞 李永强 +2 位作者 许晓飞 董鑫 刘志军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6-684,共9页
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建立了微曝氧化沟气–液两相流动和溶解氧输运模型,对比不同工况下氧体积传质系数的实验测量值和模拟结果,误差在7%以内。采用验证可靠性的模型模拟研究了气泡直径、曝气量和横向流动速度对微曝氧化沟内氧传质的影... 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建立了微曝氧化沟气–液两相流动和溶解氧输运模型,对比不同工况下氧体积传质系数的实验测量值和模拟结果,误差在7%以内。采用验证可靠性的模型模拟研究了气泡直径、曝气量和横向流动速度对微曝氧化沟内氧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直径由1.5 mm增至3 mm时,氧体积传质系数由15.80 h^-1降低至5.83 h^-1;曝气量由0.5 m3/h增大至2m3/h时,氧体积传质系数由4.21 h^-1增至14.15 h^-1,减小气泡直径和增大曝气量能明显提高氧体积传质系数。微曝氧化沟内气–液相间传质及溶解氧的分布受横向流动影响,开启单台和两台推流泵时,氧体积传质系数分别比无横向推流工况增大27.7%和42.4%,横向流动能有效提高气泡羽流内的气含率,增强氧传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传质 数值模拟 气含率 微孔曝气 横向流动
原文传递
长期运行期间微孔曝气系统氧传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污染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云辉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6期28-34,61,共8页
微孔曝气因其较高的氧传质效率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中最常用的曝气技术之一。文中综述了影响微孔曝气氧传质效率的因素,包括工艺条件、污水水质条件、环境因素等。但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微孔曝气器的污染成为对氧传质... 微孔曝气因其较高的氧传质效率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中最常用的曝气技术之一。文中综述了影响微孔曝气氧传质效率的因素,包括工艺条件、污水水质条件、环境因素等。但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微孔曝气器的污染成为对氧传质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文中对累积于微孔曝气器表面及气孔内的生物污染、有机污染和无机结垢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总结,探讨其污染机理,以期为微孔曝气系统在污水处理厂的优化运行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曝气 氧传质效率 曝气器污染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小气泡水的流动特性及用于洗涤的可能性 被引量:3
6
作者 Keiko AMAKI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8年第11期70-75,共6页
本文研究了小气泡水(微泡水和纳米泡水)的特征。结果发现:在剪切流和垂直流的情况下,小气泡水比普通的离子交换水具有更小的压力损失,这种举动与表面活性剂溶液非常类似,比水更容易进入纤维的狭小空间。通过对布染色的研究,特别是在植... 本文研究了小气泡水(微泡水和纳米泡水)的特征。结果发现:在剪切流和垂直流的情况下,小气泡水比普通的离子交换水具有更小的压力损失,这种举动与表面活性剂溶液非常类似,比水更容易进入纤维的狭小空间。通过对布染色的研究,特别是在植物染色工艺中,小气泡水的染色次数比用水染色的次数少,就可达到理想的染色效果,小气泡水对高效用水、降低能耗和降低环境负荷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剂 小气泡水 压降 减阻 植物染色
下载PDF
青岛某污水处理厂微孔曝气系统更新应用实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飞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S02期53-59,85,共8页
青岛市某污水处理厂因生物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微孔曝气器老化,导致曝气系统整体氧转移效率下降,造成污水处理厂运行单耗升高。针对该问题,开展了曝气池微孔曝气系统更新改造工程,阐述了曝气系统更新改造过程,总结了工程经验,对比了曝气系... 青岛市某污水处理厂因生物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微孔曝气器老化,导致曝气系统整体氧转移效率下降,造成污水处理厂运行单耗升高。针对该问题,开展了曝气池微孔曝气系统更新改造工程,阐述了曝气系统更新改造过程,总结了工程经验,对比了曝气系统更新改造前后的氧转移效率和系统运行能耗变化。结果表明:更换新曝气器后,试验廊道微孔曝气系统的平均氧转移率从18.41%提高到49.84%;在出水水质均达标的前提下,相比旧曝气系统,新曝气系统的气水比、单耗分别降低32.5%、31.6%,整个污水处理厂的能耗降低8.9%以上。实践表明,当曝气设备达到运行年限时,及时更换微孔曝气器,对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和节能降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微孔曝气器 氧转移率 节能降耗 更新改造 工程管理
下载PDF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运行及污泥硝化性能恢复
8
作者 许松 韩芸 +3 位作者 董涛 王显耀 王斌帆 彭党聪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5,共5页
采用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中试系统处理城市污水,研究其对氮、磷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及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对COD、氨氮、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96%、81%和94%。系统中存在明显的反硝化除磷现象,... 采用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中试系统处理城市污水,研究其对氮、磷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及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对COD、氨氮、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96%、81%和94%。系统中存在明显的反硝化除磷现象,活性污泥中的DPBs占PAOs的比例为61%。针对试验期间由于回流系统故障引发的污泥浓度低、硝化细菌数量大幅减少、出水氨氮浓度高的现象,采取降低进水量、加大曝气量、减少排泥量等措施恢复污泥的硝化能力,调试100 d后,污泥硝化性能完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 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硝化性能恢复
原文传递
我国微细气泡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兆军 杜浩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5-663,共9页
微细气泡有很多优异性能,如比表面积大、停留时间长、界面ζ电位高、自身增压溶解、产生自由基、强化传质效率等,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在胶片制作、医学、浮选、污水处理、采油及冶金工业等方面也有应用,特别是将微气泡用于强... 微细气泡有很多优异性能,如比表面积大、停留时间长、界面ζ电位高、自身增压溶解、产生自由基、强化传质效率等,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在胶片制作、医学、浮选、污水处理、采油及冶金工业等方面也有应用,特别是将微气泡用于强化钒渣氧化浸出,在常压反应条件下钒和铬的转化率可分别达90%和85%以上,并已成功用于万吨级全湿法钒渣清洁生产示范工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微细气泡技术缺乏系统性,微细气泡发生器的研发和生产仍是薄弱环节.建议有关组织建立相应的学/协会或工作委员会,以有效推动微细气泡技术在我国的研发和应用,助力中国制造业升级.对国际微细气泡技术及标准化工作也作了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气泡 微细气泡技术 综述
原文传递
反应诱发微小异相去除钢液中细小夹杂物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唐复平 李镇 +2 位作者 王晓峰 刘万山 陈本文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8-32,共5页
提出一种反应诱发微小异相去除钢液中细小夹杂物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该种功能的复合球体,开展了工业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诱发微小异相去除钢液中细小夹杂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夹杂物去除工艺,可以显著降低钢液中非金... 提出一种反应诱发微小异相去除钢液中细小夹杂物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该种功能的复合球体,开展了工业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诱发微小异相去除钢液中细小夹杂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夹杂物去除工艺,可以显著降低钢液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反应诱发微小气泡与渣滴的尺寸可以通过复合球体CaCO3粉末的大小进行控制。复合球体中w(CaCO3)/w(CaO)比值大小对钢液中的夹杂物作用较大。多次、少量的投入能够有效提高复合球体的利用率。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技术具有方便易行、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采用该技术对钢液进行处理后,铸坯中氧化物夹杂的数量明显减少,尺寸变小,钢的全氧质量分数最低可达6×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外精炼 复合球体 小气泡 渣洗 夹杂物 爆炸
原文传递
中间包微气泡冶金技术发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硕 刘建华 +1 位作者 苏晓峰 李巍 《连铸》 2021年第5期34-42,共9页
中间包中生成微小气泡可显著促进夹杂物上浮去除。对中间包微气泡精炼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研究较为深入的长水口吹氩技术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中间包中钢液湍动能破碎气泡可形成高效去除夹杂物技术,一些新技术... 中间包中生成微小气泡可显著促进夹杂物上浮去除。对中间包微气泡精炼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研究较为深入的长水口吹氩技术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中间包中钢液湍动能破碎气泡可形成高效去除夹杂物技术,一些新技术正在研发过程中,长水口吹氩技术具有良好前景;"冷钢片沾钢"工业试验表明,中间包长水口吹氩可在中间包钢液中生成弥散细小氩气泡,生成的绝大部分氩气泡尺寸小于2mm;长水口吹氩生成微小气泡的过程可分为气泡在长水口壁孔脱附和脱附气泡在湍急钢流中被剪碎成微小气泡两个阶段,其中钢液湍动能对氩气泡的剪切破碎作用十分明显;长水口吹氩技术水模型研究较多,数值模拟研究相对较少,工业试验研究才刚刚开始,有待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微小气泡 夹杂物 长水口吹氩 冷钢片粘钢
原文传递
浮选旋流器矿化过程的特点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占贤 《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1-14,共4页
简要论述了浮选旋流器的矿化过程与机理。基于离心力场作用的浮选旋流器,气泡矿化是以非碰撞矿化过程为主、碰撞矿化为辅的综合作用过程。离心力场强化了细粒级的选择性矿化,加快了浮选速度。
关键词 旋流器 浮选旋流器 矿化过程 特点 选矿
下载PDF
微细气泡技术标准体系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兰 李兆军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75-87,共13页
微细气泡技术是面向未来、绿色可持续的技术。气泡尺寸小到微纳米级的微细气泡技术快速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矿物浮选分离、超声造影剂、污水处理、工业清洗和精细剥离、日用清洗和护肤、农业种植以及水产养殖、盐碱地改良和土壤... 微细气泡技术是面向未来、绿色可持续的技术。气泡尺寸小到微纳米级的微细气泡技术快速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矿物浮选分离、超声造影剂、污水处理、工业清洗和精细剥离、日用清洗和护肤、农业种植以及水产养殖、盐碱地改良和土壤修复等诸多领域,微细气泡技术均颇有建树。但是,就像其他新兴技术发展初期一样,伴随着微细气泡的研究和应用,在学术界和市场上尚存在诸多争议和未解难题;微细气泡功能、效果等背后的机理还没有充分和完善的科学解释;应用走在机理理论研究的前面,市场的发展需要标准化,且亟需加快标准化的相关工作。文中介绍了微细气泡技术的发展背景、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从相关组织、技术动向和标准化对象3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国际标准化的发展情况。结合目前产业的发展、标准化工作的需求,调研现有的标准化基础,包括已制定的标准和已开展的相关标准化工作项目、微细气泡检测表征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从标准的类型、专业领域、功能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基础、生成技术及设备、测量方法和应用4个板块的微细气泡标准体系,详细说明了该体系的分类原则、标准体系结构图、各构成部分的内容、各部分的标准化发展方向和需求。为便于指导标准项目的具体开发,还从标准化文件的表现形式、使用者、标准化对象、目的和功能等方面对各板块对应内容做了分析和引导,梳理了各板块已开发和开发中的标准化成果。最后,展望了未来的标准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气泡 微细气泡技术 标准化 微细气泡技术标准体系
下载PDF
同轴式微通道壁面润湿性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规律
14
作者 汪琴 孙丽霞 +3 位作者 张玉峰 张其久 宁宏阳 黄智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0-697,共8页
微细气泡的生成时间和大小对污水处理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微通道壁面润湿性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采用两相流水平集的方法模拟研究不同接触角下微细气泡的生成过程。以接触角为主变量,液体流量、气体压强和气体类型为次变量... 微细气泡的生成时间和大小对污水处理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微通道壁面润湿性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采用两相流水平集的方法模拟研究不同接触角下微细气泡的生成过程。以接触角为主变量,液体流量、气体压强和气体类型为次变量,探究次变量对微细气泡生成时间和脱离体积的影响。设计并制造了同轴式微流控芯片,开展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试验。结果表明接触角在0~180°递增时,微细气泡的生成时间总体呈下降趋势,脱离体积先增加后减小,其中90°接触角为生成时间的分界点和脱离体积的峰值点。此外,3个次变量中液体流量的变化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尤为显著,液体流量越大,其生成时间和脱离体积越小。实测值与仿真值的偏差在正负百分之十以内,验证了微通道壁面润湿性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气泡 润湿性 接触角 生成时间 脱离体积
下载PDF
钢包保护套管中弥散微小气泡的生成机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复平 刘建华 +1 位作者 包燕平 杨天钧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5,共4页
向钢包保护套管中吹入惰性气体,利用套管中湍急的注流,可将气体离散为弥散微小气泡.通过计算套管中注流的能量分散强度,得出了套管中弥散微小气泡的最大尺寸,并采用伯努利方程分析了套管中注流的压力分布.理论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及实验... 向钢包保护套管中吹入惰性气体,利用套管中湍急的注流,可将气体离散为弥散微小气泡.通过计算套管中注流的能量分散强度,得出了套管中弥散微小气泡的最大尺寸,并采用伯努利方程分析了套管中注流的压力分布.理论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及实验室水模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包保护套管 弥散微小气泡 生成机理 最大尺寸 压力分布 能量分散强度 伯努利方程 夹杂物
下载PDF
Novel Concept of Cleansing the Liquid Steel by the Fine In-Situ Phase Due to the Composite Ball Explosion Reaction in RH Ladle 被引量:2
16
作者 TANG Fu-ping, LI Zhen, WANG Xiao-feng, FEI Peng, LIN Yang (Ans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mpany, Anshan 114000, Liaoning, China)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S2期153-158,共6页
The production of high purity steel is a major task for the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in the 21st centur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eel products and produce the cleanness steel, the key technique is to control inc... The production of high purity steel is a major task for the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in the 21st centur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eel products and produce the cleanness steel, the key technique is to control inclusions in the molten steel.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a novel fine inclusion removal technology due to the dispersed in-situ phase induced by the composite ball explosion reaction was put forward. A composite ball with this function has been designed and the industri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was also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eeding composite ball in RH ladle is a novel technology and the inclusion in the molten steel can be removed effectively.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inclusion removal technology, the number of the oxide inclusion can be decreased to a lower level and the inclusion size becomes much finer. Using this novel technology, the total oxygen in the as-cast slab can approach to 6ppm and the steel production cost for per ton can be reduced by 5 -12 RMB. This novel technology can be achieved without special facility and be realized in most steelmaking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ball fine bubble slag infiltration inclusion removal explosion reaction
原文传递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循环特性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亚红 彭党聪 +2 位作者 李磊 郑阳光 韩芸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36-1340,共5页
氧化沟工艺被广泛应用于脱氮除磷系统,其沟宽和流速均相等,这使得缺氧段和微孔曝气段因水流连续性均有相同的不沉降水平流速,造成曝气区流速高,推进能耗大。基于节能理念,为验证氧化沟变速的可行性,对中试变速氧化沟进行实际流速测定,... 氧化沟工艺被广泛应用于脱氮除磷系统,其沟宽和流速均相等,这使得缺氧段和微孔曝气段因水流连续性均有相同的不沉降水平流速,造成曝气区流速高,推进能耗大。基于节能理念,为验证氧化沟变速的可行性,对中试变速氧化沟进行实际流速测定,结果表明,变速氧化沟在沟宽0.4 m处,其断面平均流速约为0.15 m/s;在沟宽1.2 m处,其断面平均流速约为0.07 m/s,上述2种沟宽实际流速比值与其对应的理论流速比3∶1相比较小,但该结论验证了氧化沟变速的可行性。另外,对沟内易沉降点不同水深处沉降比和SS分布进行测定,未出现较大的差值,结合长期工艺表面观察未发现泥水分离和泥块上浮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 微孔曝气 变速 污泥沉降比 污泥浓度
原文传递
文丘里串联结构气泡发生器气液混合和发泡特性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云霞 蔡小垒 +1 位作者 李爽 邢宇涵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50-1358,共9页
高效紧凑型微细气泡发生技术和粒径调控技术是微细气泡技术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前提和基础。通过CFD数值模拟手段和试验测试手段测试两级文丘里串联结构气泡发生器内气液两相混合发泡特性,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和... 高效紧凑型微细气泡发生技术和粒径调控技术是微细气泡技术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前提和基础。通过CFD数值模拟手段和试验测试手段测试两级文丘里串联结构气泡发生器内气液两相混合发泡特性,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和交互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两级文丘里串联结构气泡发生器成泡粒径影响最大的参数主要是二级喉管管径,其次为一级喉管管径和二级扩张角,一级扩张角的影响最小。相同工况条件下,单级文丘里管气泡发生器所生成的气泡群中位粒径为543.64μm,粒径小于100μm的微细气泡数量占比为8.6%;两级文丘里管串联气泡发生器所生成的气泡中位粒径为515.99μm,微细气泡数量占比提升至12.1%。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水流流量和改变文丘里串联数量实现气泡粒径从毫米级别到微米级别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气泡 文丘里 CFD数值模拟 响应曲面法 气泡特性
下载PDF
酸性电解水和精细泡沫融合的高效杀菌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平野裕司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6年第11期14-20,共7页
本文介绍了酸性电解水和精细泡沫的特点,以及融合了两种技术的电解水装置"Aqua fine premium~?酸性"的技术特征,最后评价了"Aqua fine premium~?酸性"在食品厂的杀菌性能。
关键词 杀菌剂 酸性电解水 精细泡沫 杀菌技术 “Aqua fine premium酸性”
下载PDF
微气泡钢水净化技术在铝镇静钢的试验
20
作者 陈本文 栗红 +2 位作者 苏春霞 康伟 付超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37,43,共4页
介绍了向钢液中引入超细固体颗粒诱发微小气泡去除夹杂物一种工艺方法,并在铝镇静钢生产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降低钢液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该技术对钢液进行处理后,铸坯中氧化物夹杂的数量明显减少... 介绍了向钢液中引入超细固体颗粒诱发微小气泡去除夹杂物一种工艺方法,并在铝镇静钢生产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降低钢液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该技术对钢液进行处理后,铸坯中氧化物夹杂的数量明显减少,而且尺寸变小,铸坯的平均w(T.O)可达0.000 7%,有效地提高了钢液的洁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杂物 微气泡 复合球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