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煤分选方法评述 被引量:11
1
作者 梅国民 王全强 刘焕胜 《煤炭技术》 CAS 2005年第12期60-62,共3页
分析了进行细粒煤分选的必要性,介绍了浮选、重介质旋流器、高效离心分选机、振动流化床、液固流化床等目前比较常用的细粒煤分选方法、分选原理及其发展现状。
关键词 细粒煤 浮选 旋流器 离心分选机 流化床 摩擦电选 干法磁选 液固留化床
下载PDF
淮北选煤厂Φ610-GT型煤泥旋流器应用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孟祥民 王小春 《选煤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54-57,共4页
根据物料颗粒的受力情况,分析了煤泥旋流器直径、入料压力和矿粒直径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对Φ610-GT型、SDMC500-1型煤泥旋流器进行单机检查试验,得到了二者浮沉试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两种设备的降灰效果;此外,还对两种设备... 根据物料颗粒的受力情况,分析了煤泥旋流器直径、入料压力和矿粒直径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对Φ610-GT型、SDMC500-1型煤泥旋流器进行单机检查试验,得到了二者浮沉试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两种设备的降灰效果;此外,还对两种设备的可能偏差进行了计算,得出Φ610-GT型煤泥旋流器在现有条件下拥有更好的分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旋流器 旋流器直径 入料压力 矿粒直径 可能偏差 分选精度
下载PDF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直径与处理量和入料压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正权 《选煤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23-26,31,共5页
为了提高煤泥重介质旋流器设计计算和选型的便捷性,分别推算出旋流器直径与处理量、入料压力关系的表达式。采用国内常见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设计参数拟合出对应的线性回归方程,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对旋流器直径与处理量的关系式进行验证;... 为了提高煤泥重介质旋流器设计计算和选型的便捷性,分别推算出旋流器直径与处理量、入料压力关系的表达式。采用国内常见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设计参数拟合出对应的线性回归方程,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对旋流器直径与处理量的关系式进行验证;推算出旋流器直径与入料压力关系式的常数项,并通过工业性试验对旋流器直径与入料压力的关系式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推算的旋流器直径与处理量关系式、拟合的线性回归方程基本一致,可以较好地预测处理量;在试验条件下,依据推算的关系式调整入料压力,煤泥分选效果提高,故可以作为煤泥重介质旋流器设计计算和选型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 旋流器直径 入料压力 处理量 煤泥分选效果
下载PDF
临涣选煤厂粗煤泥分选工艺改造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亿 郭崇涛 +3 位作者 杨晓鸿 金亮 朱金波 刘海增 《选煤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26-33,共8页
针对粗煤泥在现有分选工艺中存在的重复分选的问题,临涣选煤厂从实际出发,采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精煤泥弧形筛”工艺对粗煤泥进行回收,使煤泥有效分选下限降低至0.1 mm,避免了煤泥的重复分选,降低了浮选入料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针对粗煤泥在现有分选工艺中存在的重复分选的问题,临涣选煤厂从实际出发,采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精煤泥弧形筛”工艺对粗煤泥进行回收,使煤泥有效分选下限降低至0.1 mm,避免了煤泥的重复分选,降低了浮选入料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煤泥分选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 精煤泥弧形筛 煤泥分选下限
下载PDF
淮北选煤厂粗煤泥设备与工艺优化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孟祥民 赵晴 《选煤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72-74,77,共4页
针对淮北选煤厂粗精煤灰分偏高的问题,阐述了粗精煤回收工艺,并从工艺环节及设备方面对粗精煤灰分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善设备管理、完善工艺环节等系列措施后,粗精煤中<0.25 mm高灰细泥的含量明显降低,避免了重介精煤背灰,... 针对淮北选煤厂粗精煤灰分偏高的问题,阐述了粗精煤回收工艺,并从工艺环节及设备方面对粗精煤灰分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善设备管理、完善工艺环节等系列措施后,粗精煤中<0.25 mm高灰细泥的含量明显降低,避免了重介精煤背灰,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煤泥分选 粗煤泥回收工艺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 高灰细泥 重精背灰
下载PDF
无烟煤选煤厂分选工艺及设备技术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新民 蓝超 王永宏 《选煤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45-49,共5页
针对晋城矿区无烟煤选煤厂加工品种多、工艺相对复杂的现状,总结了煤炭加工利用分公司专业重组以来在块煤预排矸、柔性脱粉、重介质旋流器改进、煤泥浮选、狭窄空间高效筛分、块煤品种细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提升洗选效率和经... 针对晋城矿区无烟煤选煤厂加工品种多、工艺相对复杂的现状,总结了煤炭加工利用分公司专业重组以来在块煤预排矸、柔性脱粉、重介质旋流器改进、煤泥浮选、狭窄空间高效筛分、块煤品种细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提升洗选效率和经济效益、适应市场变化起到的积极推进作用,为今后无烟煤选煤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分选 块煤预排矸 柔性脱粉 重介质旋流器 块煤品种细化
下载PDF
基于介质流程定量解析重介选工艺的若干热点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卫中宽 《选煤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48-52,56,共6页
针对重介质选煤技术中,尤其是大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方面常见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维持分选密度稳定的前提下,应遵循介质循环量中煤泥含量保持动态平衡的原则,保持此动态平衡是保证重介质系统始终稳定运行的决定性... 针对重介质选煤技术中,尤其是大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方面常见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维持分选密度稳定的前提下,应遵循介质循环量中煤泥含量保持动态平衡的原则,保持此动态平衡是保证重介质系统始终稳定运行的决定性因素。通过流程计算中的定量分析,解析了泵的能耗与节能措施、不脱泥无压与脱泥有压及脱泥无压三种入料方式的比较、分流的目的与作用、粗煤泥分选的意义、浅槽重介高密度排矸脱泥工艺的选择等重介选的若干热点问题,以期促进选煤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选 煤泥含量动态平衡 介质流程 能耗 脱泥 无压 分流 粗煤泥分选 排矸
下载PDF
唐山矿选煤厂煤泥精细化生产工艺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子海 《选煤技术》 CAS 2018年第6期150-154,共5页
为了实现唐山矿选煤厂煤泥的高效处理,在对精煤、中煤、矸石的磁选尾矿及中煤、矸石的合介段筛下物粒度特性、密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煤泥精细化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主选重介质旋流器对煤泥分选不够充分,精煤磁选尾矿以0. 25 mm... 为了实现唐山矿选煤厂煤泥的高效处理,在对精煤、中煤、矸石的磁选尾矿及中煤、矸石的合介段筛下物粒度特性、密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煤泥精细化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主选重介质旋流器对煤泥分选不够充分,精煤磁选尾矿以0. 25 mm分级后,> 0. 25 mm粒级可作为精煤,> 0. 125 mm粒级中煤、矸石的磁选尾矿再选后可回收部分精煤,并制定了精煤泥两段分级和中煤煤泥重介再选的精细化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处理 煤泥特性 两段分级 重介再选 精细化生产
下载PDF
补连塔选煤厂末煤分选系统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斌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8,共4页
以补连塔选煤厂末煤生产工艺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末煤分选系统工艺流程优缺点,提出了工艺流程优化方案,通过分析末煤系统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改造,解决了系统存在的问题,实现了选煤厂生产能力... 以补连塔选煤厂末煤生产工艺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末煤分选系统工艺流程优缺点,提出了工艺流程优化方案,通过分析末煤系统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改造,解决了系统存在的问题,实现了选煤厂生产能力最大化,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煤分选工艺 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有压给料
下载PDF
细粒煤重介分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申克忠 李金岩 张力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27-130,共4页
为了探究新型煤泥重介旋流器的对细粒煤的分选效果,并探索较为合理的旋流器结构参数及工艺参数,分别采用传统的圆锥型煤泥重介旋流器和新型圆筒型煤泥重介旋流器对0.5~0.25mm粒级的细粒煤进行分选试验,通过原煤、精煤、中煤分组化验,对... 为了探究新型煤泥重介旋流器的对细粒煤的分选效果,并探索较为合理的旋流器结构参数及工艺参数,分别采用传统的圆锥型煤泥重介旋流器和新型圆筒型煤泥重介旋流器对0.5~0.25mm粒级的细粒煤进行分选试验,通过原煤、精煤、中煤分组化验,对两种结构的旋流器分选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圆筒型煤泥重介旋流器的分选效果优于圆锥型重介旋流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煤 圆筒型煤泥重介旋流器 数量效率 可能性偏差
下载PDF
煤泥磨矿分级浮选及高岭土回收试验研究
11
作者 田立新 李守山 任瑞晨 《选煤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为提高浮选精煤质量和产率,充分利用煤系伴生矿物,通过对林西矿选煤厂浮选入料进行磨矿解离和浮选试验研究,制定了“浮选入料磨矿+旋流器分级脱泥+旋流器底流浮选+旋流器溢流磁选”提纯回收高岭土工艺流程。该工艺控制浮选入料磨矿细度... 为提高浮选精煤质量和产率,充分利用煤系伴生矿物,通过对林西矿选煤厂浮选入料进行磨矿解离和浮选试验研究,制定了“浮选入料磨矿+旋流器分级脱泥+旋流器底流浮选+旋流器溢流磁选”提纯回收高岭土工艺流程。该工艺控制浮选入料磨矿细度为>0.0374 mm占60%,对解离后的浮选入料依次采用Ф150、Ф75、Ф50、Ф10 mm的小锥角旋流器进行分级脱泥,旋流器底流进行浮选,旋流器溢流进行1.3 T高梯度磁选提纯,并对提纯产物采用980℃温度煅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方法,既可以使煤泥中细粒级黏土得到有效分离,为煤泥浮选创造有利的条件,提高煤泥浮选效率和精煤质量,又可回收高岭土,从而为高灰超细煤泥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磨矿 小锥角旋流器 高岭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