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牙周健康状况与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
作者 赵蕾 吴亚菲 +2 位作者 杨禾 孟姝 欧阳玉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在牙周健康人群和慢性牙周炎人群中的分布,探讨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与成人牙周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牙周健康组(136例)和慢性牙周炎组(115例)的龈下菌斑样本,采用16SrRNA... 目的分析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在牙周健康人群和慢性牙周炎人群中的分布,探讨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与成人牙周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牙周健康组(136例)和慢性牙周炎组(115例)的龈下菌斑样本,采用16SrRNAPCR法检测P.gingivalis,并根据各fimA基因型(Ⅰ~Ⅴ和Ⅰb)的特异性引物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菌株的分布,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结果牙周健康组和慢性牙周炎组龈下菌斑样本中P.gingivalis阳性率分别为22.1%和81.7%,多数样本中只检测到1种fimA基因型。牙周健康组中ⅠfimA型的检出率最高(占66.7%);慢性牙周炎组中则为ⅡfimA基因型(占43.6%),其次为Ⅳ和ⅠbfimA基因型。慢性牙周炎的发生与P.gingivalis的关系密切(OR=16.36),Ⅰ、Ⅰb、Ⅱ、Ⅲ、Ⅳ、ⅤfimA基因型P.gingivalis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的OR值分别为0.97、13.26、36.62、4.57、22.86、1.19;ⅡfimA基因型P.gingivalis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最强,其次为Ⅳ和Ⅰb型。结论P.gingivalis菌株的fimA基因型存在差异,特异性fimA基因型P.gingivalis可能与成人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基因型 fima基因 牙周炎
下载PDF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分布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永华 吴亚菲 +3 位作者 刘天佳 肖晓蓉 周斌 周雪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 分析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分布状况。方法 收集10 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采用常规培养法和16SrRNAPCR检测P .gingivalis,并根据各fimA基因型的特异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 分析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分布状况。方法 收集10 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采用常规培养法和16SrRNAPCR检测P .gingivalis,并根据各fimA基因型的特异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菌株的分布。结果 16SrRNAPCR检测P .gingivalis阳性检出率为88 1%。大多数受检牙龈下菌斑中只检测出一种fimA基因型菌株(6 5 1% ) ,各fimA基因型的总检出率:ⅠfimA为2 4 7% ;ⅡfimA为4 3 8% ;ⅢfimA为15 7% ;ⅣfimA为4 0 4 % ;VfimA为3 4 %。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存在fimA基因多态性,ⅡfimA和ⅣfimA基因型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牙龈卟啉单胞菌 基因型 fima基因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fimA基因型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唐路 薛栋 +4 位作者 白雨豪 王鹏程 陆夏 周维 曾红燕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321-325,共5页
目的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不同fimA基因型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分布。方法选取需要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47例,收集术中分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患者龈下菌斑,用16S rRNA PCR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不同fimA基因型的分布... 目的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不同fimA基因型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分布。方法选取需要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47例,收集术中分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患者龈下菌斑,用16S rRNA PCR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不同fimA基因型的分布。结果在47例患者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龈下菌斑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2.3%和46.8%,在同一患者同时检出率为40.4%。Type Ⅱ fimA在龈下菌斑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6.4%和81.8%;其次为Type Ⅳ fimA,检出率分别为50%和40.9%;这两种基因型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Type Ⅴ fimA基因型在龈下菌斑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均未检出。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不同fimA基因型同时在龈下菌斑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被检出,Type Ⅱ和Ⅳ 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作为主要的定植菌,可能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型 牙周炎
原文传递
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FimA基因型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定明 周学东 天野敦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38-339,共2页
目的 :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 A基因型在牙周患者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 PCR技术对 40例牙周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患者的牙周袋内检出率为 87.5%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 A各基... 目的 :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 A基因型在牙周患者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 PCR技术对 40例牙周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患者的牙周袋内检出率为 87.5%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 A各基因型在牙龈卟啉单胞菌携带者的检出率分别为 : 型2 2 .9% , 型 60 .0 % , 型 17.1% , 3 7.1% , 型未检出 ;基因 型在牙周袋内未单独检出 ,与基因 型混合感染。结论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 A基因 型和 型是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病损部位的主要定植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型 牙周病 PCR技术
下载PDF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彦君 潘亚萍 +1 位作者 李琛 陈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查具有不同粘附、侵入能力的各fimA基因型P.gingivalis菌体表面结构特点。方法选取临床培养的经PCR鉴定、筛选的fimA基因Ⅰ、Ⅱ和Ⅳ型P.gingivalis野生菌株,制备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菌体表面结构观察。结果fimA基因Ⅰ、Ⅱ... 目的探查具有不同粘附、侵入能力的各fimA基因型P.gingivalis菌体表面结构特点。方法选取临床培养的经PCR鉴定、筛选的fimA基因Ⅰ、Ⅱ和Ⅳ型P.gingivalis野生菌株,制备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菌体表面结构观察。结果fimA基因Ⅰ、Ⅱ和Ⅳ型P.gingivalis的菌毛存在差别:Ⅰ型和Ⅱ型菌体表面有放射状菌毛,Ⅱ型略显致密,Ⅳ型表面未见明显菌毛。同时也观察到各型荚膜存在差别:Ⅰ型荚膜最厚,Ⅳ型荚膜较薄,Ⅱ型荚膜最薄。结论fimA基因Ⅰ、Ⅱ和Ⅳ型P.gingivalis的菌毛和荚膜存在较大差别,推测其粘附、侵入或其它致病能力的差异可能不仅与菌毛有关,还与荚膜或其它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咻单胞菌 菌毛 fima基因型 超微结构 透射电镜
下载PDF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永华 吴亚菲 +3 位作者 刘天佳 张静宜 肖晓蓉 赵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P.gingivalis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的关系。方法P.gingivalis ATCC 33277(Ⅰ型fimA)、W83、47A-1(Ⅳ型fimA)和KB... 目的比较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P.gingivalis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的关系。方法P.gingivalis ATCC 33277(Ⅰ型fimA)、W83、47A-1(Ⅳ型fimA)和KB细胞ATCC CCL-17共同孵育24h,以未受刺激的KB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在1、3、6、24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RT-PCR检测KB细胞IL-8m RNA的动态表达,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8的动态变化。结果2种fimA基因型菌株刺激1h,KB细胞IL-8mRNA的表达上调至峰值,高于对照组,3~24hIL-8m RNA的表达水平接近对照组;P.gingivalis感染细胞后3~24h,上清液中的IL-8水平低于对照组,Ⅳ型菌株低于Ⅰ型菌株;IL-8mRNA及其蛋白表达不完全一致,提示IL-8的表达存在转录后水平的调节。结论fimA基因型与口腔上皮细胞IL-8的表达水平相关,提示P.gingivalis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型 口腔上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感染根管中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畅 唐子圣 +7 位作者 漆正楠 毛骁俊 何剑亮 诸晓丹 邹岩 黄正蔚 何智妍 朱彩莲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8-21,33,共5页
目的研究根尖周炎患牙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不同fimA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0例感染根管内样本,经DNA抽提后使用16S r DNA PCR方法检测P.gingivalis。在P.gingivalis检出阳性样本中,根据各fimA基因型的特异引物... 目的研究根尖周炎患牙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不同fimA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0例感染根管内样本,经DNA抽提后使用16S r DNA PCR方法检测P.gingivalis。在P.gingivalis检出阳性样本中,根据各fimA基因型的特异引物,采用PCR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菌株的分布,并通过Pearsonχ2检验对不同fimA基因型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感染根管中P.gingivalis的检出率为48%,其中79例样本只检测到1种fimA基因型P.gingivalis菌株(82.3%);12例样本检测到2种或2种以上fimA基因型P.gingivalis(12.5%)。各fimA基因型P.gingivalis的检出情况:Ⅰ型29.2%、Ⅰb型8.3%、Ⅱ型37.5%、Ⅲ型14.6%、Ⅳ型19.8%。各型fimA基因与临床症状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感染根管内P.gingivalis的fimA基因存在基因多态性,其中以fimAⅡ型P.gingivalis菌株检出率最高,其次为Ⅰ型和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感染 感染根管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 被引量:3
8
作者 赵蕾 吴亚菲 +2 位作者 杨禾 欧阳玉玲 李从华 《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565-568,606,共5页
目的调查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在牙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136例牙周健康者的龈下菌斑样本,采用16S rRNAPCR法检测P.gingivalis;并根据各fimA基因型特异性引物,用PCR法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 目的调查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在牙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136例牙周健康者的龈下菌斑样本,采用16S rRNAPCR法检测P.gingivalis;并根据各fimA基因型特异性引物,用PCR法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的分布。结果136例牙周健康者的龈下菌斑样本中携带P.gingivalis的阳性率为22.1%。大多数受检者龈下菌斑中只检测到1种fimA基因型P.gingivalis菌株(80.0%);5例样本检出了2种fimA型P.gingivalis(16.7%),且均为ⅠfimA型与其它fimA型P.gingivalis的联合检出。各fimA型P.gingivalis的检出情况:Ⅰ型(66.7%)、Ⅰb型(6.7%)、Ⅱ型(6.7%)、Ⅲ型(10%)、Ⅳ型(6.7%)、Ⅴ型(16.7%)。Ⅰ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各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fimA型P.gingi-valis间的检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条件下ⅠfimA型P.gingivalis在牙周健康人群中检出例数最高,提示:我国牙周状况不同人群携带的P.gingivalis菌株fimA基因型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基因型 fima基因 牙周状况
下载PDF
维吾尔族慢性牙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fimA毒力基因型的分布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晓涛 钟良军 +2 位作者 阿斯娅.牙生 杨柯 李泽慧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1-773,共3页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fimA毒力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52例维吾尔族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采用16S rRNAPCR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并根据菌毛fimA毒力基因型的特异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fimA毒力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52例维吾尔族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采用16S rRNAPCR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并根据菌毛fimA毒力基因型的特异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Ⅱ型fimA和Ⅳ型fimA菌株的分布。结果:16S rRNAPCR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龈下菌斑中阳性检出率是76.9%。牙周袋PPD>6mm位点龈下菌斑标本的P.gingivalis检出率高于4<PPD≤6mm采样的位点,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fimA毒力基因型在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者的检出率分别是:ⅡfimA型为37.5%,ⅣfimA型为22.5%。结论:维吾尔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有较高的检出率。牙龈卟啉单胞菌存在fimA毒力基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维吾尔族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 基因型
下载PDF
两种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ICAM-1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永华 吴亚菲 +1 位作者 刘天佳 肖晓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241-243,共3页
目的比较2种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ICAM-1的表达水平。方法实验组用P. gingivalis ATCC 33277(I型菌毛组),W83(IV型菌毛组),47A-1(IV型菌毛组)分别与KB细胞(ATCC CCL17)... 目的比较2种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ICAM-1的表达水平。方法实验组用P. gingivalis ATCC 33277(I型菌毛组),W83(IV型菌毛组),47A-1(IV型菌毛组)分别与KB细胞(ATCC CCL17)共同孵育24h;对照组为未受P. gingivalis刺激的KB细胞。分别在1h、3h、6h和24h收集细胞,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KB细胞膜上ICAM-1的动态表达。结果P. gingivalis刺激细胞后3h、6h和24h,实验组ICAM-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种fimA基因型P. gingivalis调节KB细胞表达ICAM-1的方式相似,IV型菌毛组的调节作用强于I型菌毛组。结论P. gingivalis上调口腔上皮细胞表达ICAM-1的水平与其fimA基因型相关,提示P. gingivalis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型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相关蛋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琨 安婕 +3 位作者 董素阁 崔丽丽 刘蕾 李婷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3043-3047,共5页
背景: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是近年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但不同fimA基因型的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能力不同,积极探明牙龈卟啉单胞菌高危菌株对于完善动脉粥样硬化诊疗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不同fimA基因型... 背景: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是近年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但不同fimA基因型的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能力不同,积极探明牙龈卟啉单胞菌高危菌株对于完善动脉粥样硬化诊疗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厌氧条件下对Ⅳ、Ⅱ、Ⅰ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进行培养,应用感染复数值为100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同时设阳性对照组为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阴性对照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仅加细胞培养液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培养2,6,24 h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结果与结论: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4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一氧化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逐渐增高,且ⅣfimA基因型刺激组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高于Ⅱ、ⅠfimA基因型刺激组及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5);ⅡfimA基因型刺激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高于Ⅳ、ⅠfimA基因型刺激组、阴性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机制存在一定差异,Ⅱ、ⅣfimA基因上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一氧化氮分泌能力较强,可能在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型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白细胞介素6 内皮素1
下载PDF
两种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永华 吴亚菲 +1 位作者 刘天佳 肖晓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249-251,共3页
目的比较2种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白介素-6(Interlukin-6,IL-6)的表达。方法以未受P.g刺激的上皮细胞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用P.g ATCC 33277(I型菌毛组)和W83、47A-1(IV型菌毛组)分... 目的比较2种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白介素-6(Interlukin-6,IL-6)的表达。方法以未受P.g刺激的上皮细胞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用P.g ATCC 33277(I型菌毛组)和W83、47A-1(IV型菌毛组)分别与口腔上皮细胞孵育24 h,于1、3、6、24 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检测KB细胞IL-6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6的变化。结果 1~24h实验组IL-6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6h IV型菌毛组IL-6mRNA表达高于I型菌毛组(P<0.05),IL-6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不一致,3~24h I型菌毛组IL-6蛋白水平高于IV型菌毛组和对照组(P<0.05),提示IL-6的表达存在转录后水平的调节。结论 P.g菌毛基因型与上皮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水平相关,IV型菌毛的调节作用强于I型菌毛,提示P.g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菌毛基因型 口腔上皮细胞 白介素-6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中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的检出率和基因型分布
13
作者 袁林超 李智涛 +2 位作者 詹煜慧 教杨 高社干 《食管疾病》 2019年第4期30-33,64,共5页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在食管癌患者和牙周健康人群口腔中的检出率和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74例食管癌患者和135例牙周健康者口腔牙龈标本,PCR扩增fimA基因并测序,结果与标准菌株进行比对分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在食管癌患者和牙周健康人群口腔中的检出率和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74例食管癌患者和135例牙周健康者口腔牙龈标本,PCR扩增fimA基因并测序,结果与标准菌株进行比对分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内fimA基因PCR扩增结果为:食管癌组阳性52例(70.27%),牙周健康组阳性56例(41.48%)。食管癌组检出率明显高于牙周健康组(P<0.01)。食管癌组fimA基因测序成功49例,各型分布为:Ⅰ型2例(4.08%),Ⅰb型7例(14.29%),Ⅱ型31例(63.27%),Ⅲ型7例(14.29%),Ⅳ型2例(4.08%),Ⅴ型未检出。牙周健康组测序成功53例,各型分布为:Ⅰ型2例(3.77%),Ⅰb型14例(26.42%),Ⅱ型27例(50.94%),Ⅲ型6例(11.32%),Ⅳ型3例(5.66%),Ⅴ型1例(1.89%)。两组人群中均以fimAⅡ型占比最高,但两组人群fimA基因各型别之间构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9)。结论食管癌患者口腔中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牙周健康人群,但两组人群fimA基因各型别之间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型
下载PDF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黏附和侵入口腔上皮细胞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雳 吴亚菲 +3 位作者 苗棣 赵蕾 孟姝 王洁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2-345,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临床分离的不同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菌株黏附和侵入KB细胞的能力,探讨不同fimA基因型魄菌株之间致病力差异的原因。方法应用培养法和抗生素保护法测定不同fimA型Pg菌株黏附和侵入KB细胞... 目的通过比较临床分离的不同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菌株黏附和侵入KB细胞的能力,探讨不同fimA基因型魄菌株之间致病力差异的原因。方法应用培养法和抗生素保护法测定不同fimA型Pg菌株黏附和侵入KB细胞的能力,扫描电镜观察不同fimA型Pg对KB细胞的黏附情况。结果所有菌株均可黏附和侵入KB细胞,黏附率为0.523%~37.125%,侵入率为0.017%~3.750%;各fimA型Pg菌株之间黏附和侵入KB细胞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株Pg之间、4株Ⅱ型菌株之间、5株Ⅳ型菌株之间,黏附和侵入KB细胞的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g的fimA型与其对KB细胞的黏附和侵入能力无相关性,提示可能存在其他影响不同fimA型Pg致病力差异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单胞菌 上皮细胞 细胞黏附 firnA基因型
原文传递
菌毛蛋白V型与正畸患者牙龈炎性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菲 李淑香 +2 位作者 王琳 张丽 肖水清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菌毛蛋白(FimA)V亚型基因表达与正畸患者牙龈炎性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61例正畸治疗前牙龈健康的患者,分别收集患者正畸治疗前和戴入矫治器后3个月的龈沟液,用PCR技术检测临床样本中的P.g和FimA V...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菌毛蛋白(FimA)V亚型基因表达与正畸患者牙龈炎性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61例正畸治疗前牙龈健康的患者,分别收集患者正畸治疗前和戴入矫治器后3个月的龈沟液,用PCR技术检测临床样本中的P.g和FimA V型。结果正畸治疗前与戴入矫治器后3个月的P.g检出率分别是26.23%、73.77%,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FimA V型的检出率分别是9.84%、26.23%,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畸患者在戴入矫治器3个月后,P.g和FimA V型的检出率都与牙龈指数呈现正相关,牙龈指数升高,且FimA V型检出率也随之增加,FimA V型可以引起正畸患者的牙龈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 V型 牙龈炎
原文传递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亚菲 郭永华 +4 位作者 刘天佳 肖晓蓉 赵蕾 孟姝 吴爱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04,108,共5页
目的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我国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采用P.GINGIVALIS16S RRNA和5种FIMA基因型的特异引物,用PCR法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 目的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我国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采用P.GINGIVALIS16S RRNA和5种FIMA基因型的特异引物,用PCR法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的分布;记录取样牙六个位点(近颊、颊正中、远颊、近舌、舌正中、远舌)的牙周临床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探诊出血。结果16S RRNA PCR,P.GINGIVALIS检出率为88.1%。大多数受检牙龈下菌斑只检测出一种FIMA基因型(65.1%),FIMA的总检出率最高为43.8%,其次为FIMA,检出率为40.4%;FIMA型和FIMA型P.GINGIVALIS在轻中度和重度牙周组的检出率均最高。结论FIMA型和FIMA型P.GINGIVALIS是我国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优势菌株,表明FIMA型和FIMA型P.GINGIVALIS与我国人群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牙龈卟啉单胞菌 基因型 fima 牙周临床指标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型在高原和平原地区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分布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邓舒婷 吕俊 +2 位作者 谭颖徽 蔡俊 张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33-1638,共6页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Fimbrilline(fimA)基因分型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高原人群(海拔3 700 m,高原组)和平原人群(海拔400 m,平原组)...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Fimbrilline(fimA)基因分型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高原人群(海拔3 700 m,高原组)和平原人群(海拔400 m,平原组)各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16S rRNA PCR法分别检测高原和平原组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P.gingivalis,应用fimA基因引物特异性的PCR方法对P.gingivalis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高原组检测出P.gingivalis77例,平原组检测出70例,高原组检出率高于平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组牙周炎P.gingivalis各fimA基因型总检出率:Ⅰ型27例(35.1%),Ⅰb型24例(31.2%),Ⅱ型66例(85.7%),Ⅲ型10例(13.0%),Ⅳ型16例(20.8%),Ⅴ型未检出,其中,ⅡfimA型的检出率最高,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原组样本中,Ⅰ型13例(18.6%),Ⅰb型21例(30.0%),Ⅱ型39例(55.7%),Ⅲ型8例(11.4%),Ⅳ型19例(27.1%),Ⅴ型未检出,其中,ⅡfimA型的检出率最高,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平原组ⅡfimA型基因的检出率比较,高原组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高原组龈下菌斑中P.gingivalis的fimA基因型以Ⅱ型为主,且检出率高于平原组,但同时存在多态性,可能与高原地区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型 高原 慢性牙周炎
下载PDF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青春期龈炎患者中的分布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彦君 潘亚萍 +2 位作者 陈旭 李琛 程睿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在青春期龈炎患者和青春期牙周健康者中的分布。方法:收集51例青春期龈炎患者和46例青春期牙周健康者的龈下菌斑,采用16SrRNA PCR检测P.gingivalis,并根... 目的:分析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在青春期龈炎患者和青春期牙周健康者中的分布。方法:收集51例青春期龈炎患者和46例青春期牙周健康者的龈下菌斑,采用16SrRNA PCR检测P.gingivalis,并根据各fimA基因型的特异引物,用PCR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菌株的分布。结果:龈炎组各fimA基因型P.gingivalis的总检出率:Ⅰ型34.2%,Ⅱ型55.3%,Ⅳ型18.4%,Ⅲ型和Ⅴ型未检出;另有7例(占18.4%)未分出型别。健康组各fimA基因型P.gingivalis的总检出率:Ⅰ型14.3%,Ⅱ型85.7%,Ⅲ型14.3%,Ⅳ型28.6%,Ⅴ型未检出;另有2例(占14.3%)未分出型别。结论:青春期龈炎和青春期牙周健康者龈下菌斑中的P.gingivalis存在fimA基因多态性。fimA基因Ⅱ型是其主要存在的基因型,其次是Ⅰ型和Ⅳ型,Ⅲ型和Ⅴ型较少或不能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菌毛 fima基因 青春期龈炎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fimA基因型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的分布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路 曹日丹 曾红燕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不同fimA基因型在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根管内的分布状况。方法收集因牙周损害导致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43例,开髓揭髓顶后用纸尖采集根管内组织液,提取DNA。采用16SrRNA PCR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不同fimA基因型在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根管内的分布状况。方法收集因牙周损害导致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43例,开髓揭髓顶后用纸尖采集根管内组织液,提取DNA。采用16SrRNA PCR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并根据各fimA基因型的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菌株的分布。结果 16S rRNA PCR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率76.7%。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各基因型在牙龈卟啉单胞菌携带者的检出率分别为:TypeⅠfimA为24.2%;TypeⅠb fimA为27.2%;TypeⅡfimA为75.8%;TypeⅢfimA为9.1%;TypeⅣfimA为48.5%;TypeⅤfimA未检出;同时检测出TypeⅠ和Ⅰb fimA为3.0%;TypeⅡ和ⅣfimA为39.4%;TypeⅠ、Ⅰb和ⅡfimA为21.2%。TypeⅡ和ⅣfimA基因型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结论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存在fimA基因多态性。TypeⅡ和Ⅳ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株是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管内的主要定植菌,可能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型
下载PDF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上皮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永华 吴亚菲 +2 位作者 刘天佳 肖晓蓉 张静宜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水平。方法P.gingivalis ATCC33277(IfimA),W83(ⅣfimA),47A-1(ⅣfimA)分别与KB细胞ATCCCCL17共同孵育6h,在3h和6h收集... 目的比较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水平。方法P.gingivalis ATCC33277(IfimA),W83(ⅣfimA),47A-1(ⅣfimA)分别与KB细胞ATCCCCL17共同孵育6h,在3h和6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KB细胞IL-8,IL-6,IL-1β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8,IL-6,IL-1β的变化。结果3h时,ⅣfimA组IL-6蛋白水平低于IfimA组(P<0.05),6h时,ⅣfimA组IL-6和IL-8蛋白水平均低于ⅠfimA组(P<0.05);IL-8,IL-6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不一致,提示存在转录后水平的调节。3h,6h时,IL-1β对P.gingvalis刺激不敏感,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很低。结论P.gingivalis fimA基因型与上皮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水平相关,提示P.gingivalis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型 口腔上皮细胞 白介素-8 白介素-6 白介素-1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