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众文化语境中当代小小说的审美趣味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春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76-80,共5页
当代小小说由于其显著的趣味性特征而深受读者喜欢,也使之成为大众文化语境中繁荣的文学体类;究其原因乃在于大众文化语境里现实生活的多元性为小小说的丰富提供了多种可能,以及小小说具有审美倾向上的娱乐幽默、语言的精练和情节结构...
当代小小说由于其显著的趣味性特征而深受读者喜欢,也使之成为大众文化语境中繁荣的文学体类;究其原因乃在于大众文化语境里现实生活的多元性为小小说的丰富提供了多种可能,以及小小说具有审美倾向上的娱乐幽默、语言的精练和情节结构的反转等元素特征;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某些小小说作家对"趣味"的过分追崇也导致着该文体发展呈现狭隘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语境
小小说
趣味性
幽默
反转
精练
审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通俗小说到《低俗小说》——论大卫·波德维尔的“谋杀诗学”
2
作者
詹少尉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3期83-93,F0002,共12页
波德维尔在著作《谜题情节:通俗叙事与谋杀诗学》中,借用“中庸现代主义”一词说明高雅与通俗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悬疑小说便以其在叙事形式上的创新和对观众认知能力的挑战标识自身的艺术品性。悬疑小说的叙事核心,在于引导读者...
波德维尔在著作《谜题情节:通俗叙事与谋杀诗学》中,借用“中庸现代主义”一词说明高雅与通俗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悬疑小说便以其在叙事形式上的创新和对观众认知能力的挑战标识自身的艺术品性。悬疑小说的叙事核心,在于引导读者对谜题情节的推理;由此,该类型小说的三大流派分别形成了各自的谋杀诗学,并逐渐走向融合。与此同时,悬疑作家也在不断借鉴电影中的形式技巧,而以希区柯克、昆汀为代表的电影导演们则试图通过鲜明的风格致力于谋杀诗学的跨媒介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德维尔
谋杀诗学
通俗小说
《低俗小说》
谜题情节
跨媒介转换
原文传递
后现代主义小说:情节不定的艺术
3
作者
王业昭
《皖西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7-99,共3页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高举“篇篇怪”的大旗,热衷于写作技巧的实验创新。他们离经叛道,以不确定性为创作原则,向传统小说写作模式发起冲击。情节作为小说的核心,解构情节的确定性自然就成为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要义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高举“篇篇怪”的大旗,热衷于写作技巧的实验创新。他们离经叛道,以不确定性为创作原则,向传统小说写作模式发起冲击。情节作为小说的核心,解构情节的确定性自然就成为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要义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小说就是情节不定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小说
情节
不确定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小说中的两种叙事结构模式的叙事艺术
4
作者
夏玲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26-29,共4页
中国传统经典小说中叙事到明清时代,以几部重要的经典小说而完成小说叙事模式建构,即单体叙事结构、连缀叙事结构和网状叙事结构。单体叙事结构是以几个主要人物贯串故事始终,各阶段的故事在时间上有前后因果关系。连缀叙事结构表现为...
中国传统经典小说中叙事到明清时代,以几部重要的经典小说而完成小说叙事模式建构,即单体叙事结构、连缀叙事结构和网状叙事结构。单体叙事结构是以几个主要人物贯串故事始终,各阶段的故事在时间上有前后因果关系。连缀叙事结构表现为由几个角色贯连形成一个文本主旨统领的集合连缀叙事结构,在叙事上这两种叙事结构,尤其是在人物塑造上形成某种独到的叙事魅力。本文以"三国"和"水浒"为范本对这种叙事结构的叙事奥妙作点文本细读论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情节
单体结构
连缀结构
叙事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文学中的巧合
被引量:
10
5
作者
陈广兴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9年第1期315-329,共15页
巧合是两个或数个随机事件,形成某种引人注目且具有叙事功能的联系。按照巧合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结构巧合、辅助巧合、哲学巧合和日常巧合;而根据涉及的人和物,可以将其分为事件巧合和人物巧合。巧合的叙事功能包括故事层面的功能和叙...
巧合是两个或数个随机事件,形成某种引人注目且具有叙事功能的联系。按照巧合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结构巧合、辅助巧合、哲学巧合和日常巧合;而根据涉及的人和物,可以将其分为事件巧合和人物巧合。巧合的叙事功能包括故事层面的功能和叙事层面的功能。巧合在故事层面能够改变人物的命运,决定情节的发展方向;在叙事层面则能够在读者心中引发悬念和强烈的感情共鸣。现实主义文学经常利用人物巧合来制造悲剧或喜剧结局;现代主义小说排斥人物巧合,转而采用相似性巧合;而后现代小说中的巧合在表现形式和叙事功能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出现众声喧哗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巧合
发现
悬念
小说情节研究
叙事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小说中主题物的象征性与情节性
被引量:
6
6
作者
沈广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49-54,共6页
明代戏曲习用道具为剧目。此类道具以随意拈来,偶然入戏者为多。男女主人公为之魂牵梦萦,其实也只是移情作用。明代小说中的物品却常与主题思想丝丝相扣或互为表里,对人物塑造亦有内在规律可循、深层意义可求。本文分析三言两拍中“珍...
明代戏曲习用道具为剧目。此类道具以随意拈来,偶然入戏者为多。男女主人公为之魂牵梦萦,其实也只是移情作用。明代小说中的物品却常与主题思想丝丝相扣或互为表里,对人物塑造亦有内在规律可循、深层意义可求。本文分析三言两拍中“珍珠衫”、“百宝箱”、“夜明珠”的象征性和情节性,并进而论证明代小说之佳作根植于深厚的市民生活的土壤,已视经商致富为成功标志,个人幸福为合理追求。其主角或长途贩运,或小本经营,或举案齐眉,或红杏出墙,都过着真实而丰富的感情生活,不落才子佳人的俗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明代
物品
象征性
情节性
主题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沙家浜》与样板戏《沙家浜》比较谈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秀英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比较分析了小说《沙家浜》与样板戏《沙家浜》 ,针对众多批评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从小说体裁、人物形象重塑、情节的设计等角度分析了小说《沙家浜》的得与失。既指出其重塑的阿庆嫂、郭建光形象的失败之处 ,也肯定了阿庆、许三爷这两...
比较分析了小说《沙家浜》与样板戏《沙家浜》 ,针对众多批评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从小说体裁、人物形象重塑、情节的设计等角度分析了小说《沙家浜》的得与失。既指出其重塑的阿庆嫂、郭建光形象的失败之处 ,也肯定了阿庆、许三爷这两个全新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小说情节的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沙家浜》
“样板戏”
人物塑造
意识形态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南汉文小说使华故事的情节类型研究
8
作者
吕小蓬
《国际汉学》
CSSCI
2023年第4期99-106,157,158,共10页
使华故事是越南古代汉文小说的重要题材,也是越南使华文学的组成部分,反映了越南民间在对华邦交上的集体想象。“急智斗胜”“骋才登科”“羁留迫害”是使华故事的三种主要情节类型,以程式化的方式对东亚邦交场域、中越邦交关系做出文...
使华故事是越南古代汉文小说的重要题材,也是越南使华文学的组成部分,反映了越南民间在对华邦交上的集体想象。“急智斗胜”“骋才登科”“羁留迫害”是使华故事的三种主要情节类型,以程式化的方式对东亚邦交场域、中越邦交关系做出文学形塑和文化反馈,显示出对华心态上自我优越感与屈辱感的复杂交织、受仰慕的与受迫害的自我形象的矛盾叠加。使华情节类型受到民间文学的孕育,存在衍生与置换形态,但牢固的中越宗藩关系促成了情节类型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汉文小说
使华故事
情节类型
中越宗藩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越情节诗学的审美创新:中国现代小说的回旋叙事
9
作者
杨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19-24,共6页
中国现代小说的回旋叙事通过叙事要素的回旋复现,形成了具有向导作用的意义标志。一是以情节的回旋复现为基础,保留了传统回旋叙事的特点;二是以意象为基础,具有现代意象化叙事特征。回旋叙事构建了一种潜在叙事进程,并在中国现代小说...
中国现代小说的回旋叙事通过叙事要素的回旋复现,形成了具有向导作用的意义标志。一是以情节的回旋复现为基础,保留了传统回旋叙事的特点;二是以意象为基础,具有现代意象化叙事特征。回旋叙事构建了一种潜在叙事进程,并在中国现代小说中担当了故事情节的安排者、叙事速度的掌控者和情感旋律的演奏者。中国现代小说中回旋叙事“超越情节诗学”的审美创新,既来自域外小说的刺激,也与传统叙事的创造性转化相关。多层回旋叙事在由传统的情节中心叙事向现代风格、情调叙事过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
回旋叙事
审美创新
情节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都市小说北京叙事的特征
10
作者
王月
《济宁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2-35,共4页
新都市小说北京叙事具有非理性的特征,这种或渗透或深潜着的非理性精神是其现代性表征的彰显。它的非理性叙事策略主要表现为:叙事情感的麻醉化,叙事情节的偶然化和叙事语言的工具化。
关键词
新都市小说
北京叙事
叙事情感
叙事情节
叙事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佛教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影响
11
作者
闫博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2-34,共3页
侠义公案小说是清代颇为流行的一种小说体裁,这类小说的创作深受佛教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词曰"、"有诗为证"之类的外在形式上,而且在主题思想、情节设计及人物塑造中亦有所反映。具体表现在,如"劝善&q...
侠义公案小说是清代颇为流行的一种小说体裁,这类小说的创作深受佛教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词曰"、"有诗为证"之类的外在形式上,而且在主题思想、情节设计及人物塑造中亦有所反映。具体表现在,如"劝善"和"因果报应"的主题思想设计,"因果报应"的叙事模式建构以及具有佛教色彩的清官、侠客、僧尼等的人物形象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佛教
主题思想
情节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众文化语境中当代小小说的审美趣味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春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
出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76-80,共5页
文摘
当代小小说由于其显著的趣味性特征而深受读者喜欢,也使之成为大众文化语境中繁荣的文学体类;究其原因乃在于大众文化语境里现实生活的多元性为小小说的丰富提供了多种可能,以及小小说具有审美倾向上的娱乐幽默、语言的精练和情节结构的反转等元素特征;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某些小小说作家对"趣味"的过分追崇也导致着该文体发展呈现狭隘与局限。
关键词
大众文化语境
小小说
趣味性
幽默
反转
精练
审美
Keywords
the
context
of
popular
culture
micro-
fiction
taste
of
interest
humor
complex
plot
refined
language
aesthetics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通俗小说到《低俗小说》——论大卫·波德维尔的“谋杀诗学”
2
作者
詹少尉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3期83-93,F000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国际传播视域下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2XXW001)。
文摘
波德维尔在著作《谜题情节:通俗叙事与谋杀诗学》中,借用“中庸现代主义”一词说明高雅与通俗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悬疑小说便以其在叙事形式上的创新和对观众认知能力的挑战标识自身的艺术品性。悬疑小说的叙事核心,在于引导读者对谜题情节的推理;由此,该类型小说的三大流派分别形成了各自的谋杀诗学,并逐渐走向融合。与此同时,悬疑作家也在不断借鉴电影中的形式技巧,而以希区柯克、昆汀为代表的电影导演们则试图通过鲜明的风格致力于谋杀诗学的跨媒介转换。
关键词
波德维尔
谋杀诗学
通俗小说
《低俗小说》
谜题情节
跨媒介转换
Keywords
David
Bordwell
The
Poetics
of
Murder
Popular
fiction
Pulp
fiction
puzzling
plot
transmedia
conversion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后现代主义小说:情节不定的艺术
3
作者
王业昭
机构
皖西学院外语系
出处
《皖西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7-99,共3页
文摘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高举“篇篇怪”的大旗,热衷于写作技巧的实验创新。他们离经叛道,以不确定性为创作原则,向传统小说写作模式发起冲击。情节作为小说的核心,解构情节的确定性自然就成为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要义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小说就是情节不定的艺术。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小说
情节
不确定性
Keywords
postmodern
fiction
plot
indeterminacy
分类号
I109.9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小说中的两种叙事结构模式的叙事艺术
4
作者
夏玲
机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26-29,共4页
文摘
中国传统经典小说中叙事到明清时代,以几部重要的经典小说而完成小说叙事模式建构,即单体叙事结构、连缀叙事结构和网状叙事结构。单体叙事结构是以几个主要人物贯串故事始终,各阶段的故事在时间上有前后因果关系。连缀叙事结构表现为由几个角色贯连形成一个文本主旨统领的集合连缀叙事结构,在叙事上这两种叙事结构,尤其是在人物塑造上形成某种独到的叙事魅力。本文以"三国"和"水浒"为范本对这种叙事结构的叙事奥妙作点文本细读论析。
关键词
小说情节
单体结构
连缀结构
叙事模式
Keywords
fiction
plot
monomer
structure
connection
structure
narrative
mode
分类号
I207.4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文学中的巧合
被引量:
10
5
作者
陈广兴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出处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9年第1期315-329,共15页
文摘
巧合是两个或数个随机事件,形成某种引人注目且具有叙事功能的联系。按照巧合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结构巧合、辅助巧合、哲学巧合和日常巧合;而根据涉及的人和物,可以将其分为事件巧合和人物巧合。巧合的叙事功能包括故事层面的功能和叙事层面的功能。巧合在故事层面能够改变人物的命运,决定情节的发展方向;在叙事层面则能够在读者心中引发悬念和强烈的感情共鸣。现实主义文学经常利用人物巧合来制造悲剧或喜剧结局;现代主义小说排斥人物巧合,转而采用相似性巧合;而后现代小说中的巧合在表现形式和叙事功能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出现众声喧哗的局面。
关键词
巧合
发现
悬念
小说情节研究
叙事功能
Keywords
coincidence
recognition
suspense
study
of
fiction
's
plot
narrative
function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小说中主题物的象征性与情节性
被引量:
6
6
作者
沈广仁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49-54,共6页
文摘
明代戏曲习用道具为剧目。此类道具以随意拈来,偶然入戏者为多。男女主人公为之魂牵梦萦,其实也只是移情作用。明代小说中的物品却常与主题思想丝丝相扣或互为表里,对人物塑造亦有内在规律可循、深层意义可求。本文分析三言两拍中“珍珠衫”、“百宝箱”、“夜明珠”的象征性和情节性,并进而论证明代小说之佳作根植于深厚的市民生活的土壤,已视经商致富为成功标志,个人幸福为合理追求。其主角或长途贩运,或小本经营,或举案齐眉,或红杏出墙,都过着真实而丰富的感情生活,不落才子佳人的俗套。
关键词
小说
明代
物品
象征性
情节性
主题物
Keywords
fiction
,Ming
Dynasty,Symbolic
plot
of
Subject
Matter
分类号
I207.409 [文学—中国文学]
I207.4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沙家浜》与样板戏《沙家浜》比较谈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秀英
机构
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文摘
比较分析了小说《沙家浜》与样板戏《沙家浜》 ,针对众多批评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从小说体裁、人物形象重塑、情节的设计等角度分析了小说《沙家浜》的得与失。既指出其重塑的阿庆嫂、郭建光形象的失败之处 ,也肯定了阿庆、许三爷这两个全新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小说情节的安排。
关键词
小说
《沙家浜》
“样板戏”
人物塑造
意识形态
文学评论
Keywords
fiction
Sha
Jia
Bang
Model
play
Sha
Jia
Bang
Character
recreation
The
rebuild
of
the
plot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I207.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南汉文小说使华故事的情节类型研究
8
作者
吕小蓬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国际汉学》
CSSCI
2023年第4期99-106,157,158,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越南汉文使华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7BWW09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使华故事是越南古代汉文小说的重要题材,也是越南使华文学的组成部分,反映了越南民间在对华邦交上的集体想象。“急智斗胜”“骋才登科”“羁留迫害”是使华故事的三种主要情节类型,以程式化的方式对东亚邦交场域、中越邦交关系做出文学形塑和文化反馈,显示出对华心态上自我优越感与屈辱感的复杂交织、受仰慕的与受迫害的自我形象的矛盾叠加。使华情节类型受到民间文学的孕育,存在衍生与置换形态,但牢固的中越宗藩关系促成了情节类型的稳定。
关键词
越南
汉文小说
使华故事
情节类型
中越宗藩关系
Keywords
Vietnam
fiction
written
in
Chinese
the
stories
about
Vietnamese
envoys
in
China
plot
types
Sino-Vietnamese
suzerain-vassal
relation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越情节诗学的审美创新:中国现代小说的回旋叙事
9
作者
杨艳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19-24,共6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现代小说的回旋叙事研究”(21NDQN246YB)
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浙教办函[2022]352号)
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QR202209)。
文摘
中国现代小说的回旋叙事通过叙事要素的回旋复现,形成了具有向导作用的意义标志。一是以情节的回旋复现为基础,保留了传统回旋叙事的特点;二是以意象为基础,具有现代意象化叙事特征。回旋叙事构建了一种潜在叙事进程,并在中国现代小说中担当了故事情节的安排者、叙事速度的掌控者和情感旋律的演奏者。中国现代小说中回旋叙事“超越情节诗学”的审美创新,既来自域外小说的刺激,也与传统叙事的创造性转化相关。多层回旋叙事在由传统的情节中心叙事向现代风格、情调叙事过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
回旋叙事
审美创新
情节诗学
Keywords
modern
Chinese
fiction
involutionary
narrative
aesthetic
innovation
plot
poetics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都市小说北京叙事的特征
10
作者
王月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济宁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2-35,共4页
文摘
新都市小说北京叙事具有非理性的特征,这种或渗透或深潜着的非理性精神是其现代性表征的彰显。它的非理性叙事策略主要表现为:叙事情感的麻醉化,叙事情节的偶然化和叙事语言的工具化。
关键词
新都市小说
北京叙事
叙事情感
叙事情节
叙事语言
Keywords
New
urban
fiction
Beijing
narrative
narrative
sensibility
narrative
plot
narrative
language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佛教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影响
11
作者
闫博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出处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2-34,共3页
文摘
侠义公案小说是清代颇为流行的一种小说体裁,这类小说的创作深受佛教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词曰"、"有诗为证"之类的外在形式上,而且在主题思想、情节设计及人物塑造中亦有所反映。具体表现在,如"劝善"和"因果报应"的主题思想设计,"因果报应"的叙事模式建构以及具有佛教色彩的清官、侠客、僧尼等的人物形象塑造。
关键词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佛教
主题思想
情节设计
Keywords
chivalrous
detective
fiction
in
Qing
Dynasty
Buddhism
theme
plot
分类号
I2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众文化语境中当代小小说的审美趣味
张春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通俗小说到《低俗小说》——论大卫·波德维尔的“谋杀诗学”
詹少尉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4
0
原文传递
3
后现代主义小说:情节不定的艺术
王业昭
《皖西学院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传统小说中的两种叙事结构模式的叙事艺术
夏玲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文学中的巧合
陈广兴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明代小说中主题物的象征性与情节性
沈广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小说《沙家浜》与样板戏《沙家浜》比较谈
张秀英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越南汉文小说使华故事的情节类型研究
吕小蓬
《国际汉学》
CSSCI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超越情节诗学的审美创新:中国现代小说的回旋叙事
杨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新都市小说北京叙事的特征
王月
《济宁学院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佛教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影响
闫博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