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武岩纤维对油井水泥石韧性改善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凡斌 张浩 《科技视界》 2015年第1期12-13,共2页
为解决油井水泥石脆性大的缺点,使用玄武岩纤维对油井水泥石进行增韧改性及性能评价,以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冲击性能来评价玄武岩纤维的增韧性能。室内评价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对油井水泥石具有很好的增韧效果,掺入纤维后,不同温度... 为解决油井水泥石脆性大的缺点,使用玄武岩纤维对油井水泥石进行增韧改性及性能评价,以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冲击性能来评价玄武岩纤维的增韧性能。室内评价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对油井水泥石具有很好的增韧效果,掺入纤维后,不同温度下养护的水泥石抗折强度、抗冲击性能均有所提高,但抗压强度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水泥 韧弹性 纤维改性
下载PDF
纤维改性电磁吸波集料混凝土的吸波特性和机械性能
2
作者 朱毓豪 杨朝山 +4 位作者 陈辉国 穆锐 曾超 任俊儒 雷屹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8-2136,共9页
普通混凝土电磁防护能力弱,传统水泥基吸波材料力学性能不足、耐久性差,为此提出电磁吸波陶粒和纤维组分结合的混凝土设计方法.将碳纤维(CF)、玄武岩纤维(BF)和聚丙烯纤维(PF)作为增韧和改善混凝土电磁参数的材料,在不同纤维种类和体积... 普通混凝土电磁防护能力弱,传统水泥基吸波材料力学性能不足、耐久性差,为此提出电磁吸波陶粒和纤维组分结合的混凝土设计方法.将碳纤维(CF)、玄武岩纤维(BF)和聚丙烯纤维(PF)作为增韧和改善混凝土电磁参数的材料,在不同纤维种类和体积掺量下,通过实验研究纤维改性电磁吸波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性能等机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种纤维均改善了电磁吸波集料混凝土的吸波特性,特别是在高频率Ku波段(12~18 GHz),当反射率小于-7 dB时,宽度大幅拓宽,反射率峰值下降明显.BF和PF显著提升了电磁吸波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BF对早期强度贡献较大,PF在各龄期持续优化强度.3种纤维均使电磁吸波集料混凝土抗折强度较基础组提高超过50%,3种纤维均优化了电磁吸波集料混凝土抗冻性能.试件经历150次冻融循环后,较基础组减少质量损失均超过50%,相对动弹性模量提升了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改性 电磁吸波集料混凝土 吸波特性 机械性能 冻融循环
下载PDF
短切柔性纤维对密实型沥青混凝土断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庆林 王红雨 +1 位作者 高颖 杨邯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5377-5382,共6页
纤维对沥青混凝土的改性效果已得到道路工程界的广泛认可,为探讨不同纤维对沥青混凝土断裂特征的影响,以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圆抗拉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半圆试件的全场位移与应变进行实时测量。通过分析极... 纤维对沥青混凝土的改性效果已得到道路工程界的广泛认可,为探讨不同纤维对沥青混凝土断裂特征的影响,以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圆抗拉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半圆试件的全场位移与应变进行实时测量。通过分析极限抗拉强度、极限破坏应变、模量、裂缝缝嘴张开位移、临界断裂能、断裂韧性等指标,探讨了不同纤维对沥青混凝土抗裂性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两种纤维均能有效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极限强度与破坏延性,纤维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峰后持荷能力,在沥青混凝土开裂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承载能力。玻璃纤维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更高的临界断裂能量和断裂韧性,基于所选指标建议在工程应用中短切纤维长度不宜超过1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改性沥青混凝土 短切纤维 半圆抗拉试验 数字图像相关 路面施工材料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特性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贺玲玲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8-30,共3页
为研究不同生产工艺和规格的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优化混合料设计方法,以木质素纤维作为参照,对3种不同规格的SCBF短切玄武岩纤维进行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BF短切玄武岩纤维的物理性能优于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6 m... 为研究不同生产工艺和规格的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优化混合料设计方法,以木质素纤维作为参照,对3种不同规格的SCBF短切玄武岩纤维进行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BF短切玄武岩纤维的物理性能优于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6 mm长玄武岩纤维稳定度高于3 mm长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纤维长度越大搭接效果越好;同掺量下玄武岩纤维单丝直径越小网状结构更密集,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越高;同掺量下玄武岩纤维单丝直径越小抗冻涨能力越差,水稳定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玄武岩纤维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下载PDF
隧道复合式路面层间抗裂性能研究
5
作者 谭剑 金瑞 +2 位作者 陈钰 杨朝红 侯曙光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0-337,共8页
反射裂缝是隧道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一大突出问题,严重影响路面使用性能。本文采用加纤改性沥青作为层间抗裂材料,成型了基层预设接缝的复合试件,基于室内弯曲试验和轮碾试验研究其层间抗裂性能,并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探究加纤改性沥青对复... 反射裂缝是隧道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一大突出问题,严重影响路面使用性能。本文采用加纤改性沥青作为层间抗裂材料,成型了基层预设接缝的复合试件,基于室内弯曲试验和轮碾试验研究其层间抗裂性能,并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探究加纤改性沥青对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应力分布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纤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层间抗裂性能,能够增强复合试件的抗弯曲能力,减缓反射裂缝的发展,延长复合试件疲劳寿命;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加纤改性沥青能够有效吸收沥青面层底部因基层接缝导致的集中应力,大大降低沥青面层底部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研究成果可为加纤改性沥青层间抗裂材料在隧道复合式路面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复合式路面 反射裂缝 加纤改性沥青 抗裂性能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纤维改良黄土力学性能研究
6
作者 郑瑞 李峥 康楠 《工程勘察》 2023年第8期5-10,共6页
为进一步探究纤维对改良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以改良黄土为研究对象,基于离散元方法模拟了改良黄土直剪试验,研究了纤维长度以及纤维掺入比等对纤维改良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聚丙烯纤维后,纤维改良黄土的粘聚力提... 为进一步探究纤维对改良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以改良黄土为研究对象,基于离散元方法模拟了改良黄土直剪试验,研究了纤维长度以及纤维掺入比等对纤维改良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聚丙烯纤维后,纤维改良黄土的粘聚力提升了将近两倍,内摩擦角增加了约10°,说明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提升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随着纤维掺入比从0.05%增加到0.20%,内摩擦角增加了不足5°,而粘聚力增加了30kPa,说明纤维掺入比对粘聚力有较大的影响。模拟结果还表明,纤维长度对改良黄土的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该研究成果对工程实践中黄土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的防治和改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改良黄土 离散元模拟 纤维长度 纤维掺入比 直剪试验
下载PDF
加味承气汤结合无纤维饮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胡霜桔 王慧 孙晶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39-1040,共2页
目的探讨加味承气汤结合无纤维饮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LC术前行肠道准备的216例患者随机分为番泻叶组和承气汤组。番泻叶组102例,予泡服番泻叶行肠道准备;承气汤组114例,术前2d予无纤维饮食、加味承... 目的探讨加味承气汤结合无纤维饮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LC术前行肠道准备的216例患者随机分为番泻叶组和承气汤组。番泻叶组102例,予泡服番泻叶行肠道准备;承气汤组114例,术前2d予无纤维饮食、加味承气汤加减行肠道准备。对两组肠道准备的有效率、术后次日炎症反应(WBC和CRP)、肠道内容物培养菌落数、术后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承气汤组有效率优于番泻叶组(P<0.05),且次日炎症反应轻(P<0.05),肠内容物菌落数前者明显少于后者(P<0.01);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承气汤结合无纤维饮食用于肠道准备,效果满意,术后炎症反应轻,可作为LC术前肠道准备的一种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番泻叶 无纤维饮食 加味承气汤 肠道准备
下载PDF
复合热障涂层掺杂改性用陶瓷纤维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艳 刘嘉航 吕哲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54-261,307,共9页
随着涡轮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陶瓷材料的热障涂层存在严重问题。陶瓷材料力学性能较差,会降低热障涂层的断裂韧性,削弱涂层在高温环境下的热循环寿命,甚至降低涡轮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的服役可靠性。因此,优化陶瓷材料在高温环境... 随着涡轮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陶瓷材料的热障涂层存在严重问题。陶瓷材料力学性能较差,会降低热障涂层的断裂韧性,削弱涂层在高温环境下的热循环寿命,甚至降低涡轮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的服役可靠性。因此,优化陶瓷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至关重要。本文阐述陶瓷纤维对热障涂层的增韧机理,综述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YSZ纤维的性能特征、制备方法,以及纤维掺杂对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对未来纤维掺杂在热障涂层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纤维掺杂改性 纤维制备 增韧机理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双变性纤维印染废水处理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闫国伦 陈亚萍 张亚权 《化工时刊》 CAS 2016年第3期35-38,共4页
采用碱法从小麦秸秆纤维中提取植物纤维,用磷酸氢二钠与磷酸二氢钠混合盐对植物纤维进行阴离子改性,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植物纤维进行阳离子改性,制备了双变性植物纤维,通过正交分析法对阳离子改性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将产品用... 采用碱法从小麦秸秆纤维中提取植物纤维,用磷酸氢二钠与磷酸二氢钠混合盐对植物纤维进行阴离子改性,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植物纤维进行阳离子改性,制备了双变性植物纤维,通过正交分析法对阳离子改性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将产品用于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未改性纤维、阴离子纤维、阳离子纤维,双变性纤维表现出更高的脱色能力,且脱色后双变性纤维可以快速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纤维 双变性 印染废水
下载PDF
兔毛皮染整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凤 刘鹏浩 +1 位作者 张宗才 何有节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26-28,36,共4页
随着国内兔毛皮产品需求的增加及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改善兔毛纤维染色的性能,在兔毛纤维的改性中应用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新型染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提高了兔毛制品品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兔毛纤维的改性和染整技... 随着国内兔毛皮产品需求的增加及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改善兔毛纤维染色的性能,在兔毛纤维的改性中应用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新型染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提高了兔毛制品品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兔毛纤维的改性和染整技术方面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毛皮 纤维改性 染整技术
下载PDF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asphalt mixtures containing various fibers
11
作者 叶群山 吴少鹏 +1 位作者 陈筝 刘至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333-336,共4页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iber-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were investigated.Cellulous fiber,polyester fiber and mineral fiber were used as additives for asphalt mixture,and the dosages were 0.3%,0.3%,0.4%,respecti...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iber-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were investigated.Cellulous fiber,polyester fiber and mineral fiber were used as additives for asphalt mixture,and the dosages were 0.3%,0.3%,0.4%,respectively.Dynamic modulus test using superpave simple performance tester(SPT) was adopted to study the dynamic modulus and phase angle for the control mixture and fiber-modified ones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and frequencies.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can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y the addition of various fibers.The dynamic modulu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requency,and the phase angl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requency.When various fibers are used,the dynamic modulus increases and phase angle decreases at each frequency.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tiffness and the elastic portion of fiber-modified asphalt mixtures can be enhanced when various fibers are used,which results in the change of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mixtures.The creep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strain and the permanent strain of asphalt mixtures during load-unload cycle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which results in the improvement of resistance to permanent deformation for asphalt mixtures containing various fiber additives.The Burgers model can be employed effectively to illustrate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fiber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HALT MIXTURE fiber modified RHEOLOGICAL PROPERTY dynamic MODULUS RHEOLOGICAL model
下载PDF
竹纤维的粘胶竹浆粕生产技术及其纺织品 被引量:20
12
作者 沈望浩 陈夏生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39,共3页
分析了竹纤维的结构特征,对竹纤维的付浆粕生产工艺,特别是将造纸竹浆粕变性成粘胶竹浆粕的二步法蒸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付纤维及其纺织品的优良性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竹纤维 粘胶竹浆粕 变性生产工艺 纺织品 蒸煮技术
下载PDF
聚酯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叶群山 吴少鹏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7-40,58,共5页
采用粘度试验、动态剪切试验和动态蠕变试验研究了聚酯纤维对沥青胶浆流变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聚酯纤维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纤维掺入后能增大沥青胶浆的粘度,当纤维掺量超过0.5%时增粘效果明显;聚酯纤维沥青胶浆的复合剪切模... 采用粘度试验、动态剪切试验和动态蠕变试验研究了聚酯纤维对沥青胶浆流变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聚酯纤维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纤维掺入后能增大沥青胶浆的粘度,当纤维掺量超过0.5%时增粘效果明显;聚酯纤维沥青胶浆的复合剪切模量增大并且相位角降低,表明纤维发挥增强作用的同时,还能增加沥青胶浆的弹性性质;高温时聚酯纤维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明显高于基准样,并且在蠕变试验加载过程中产生的总应变和永久应变大幅度降低,表明聚酯纤维能有效改善沥青胶浆与混合料抗永久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聚酯纤维沥青胶浆 流变特性 粘度 主曲线 永久应变
下载PDF
基于界面理论纤维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庆权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3-288,共6页
基于表面能理论研究不同种类纤维与集料之间的接触角、粘附功以及接触角差,研究结果可为完善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改善机理以及更合理运用纤维的改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纤维改性沥青 接触角 粘附功
下载PDF
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安静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7-251,共5页
基于MMLS3加速加载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小梁弯曲试验、APA疲劳试验分别研究了聚酯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疲劳性能,并将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纤... 基于MMLS3加速加载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小梁弯曲试验、APA疲劳试验分别研究了聚酯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疲劳性能,并将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纤维的添加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聚酯纤维的加入虽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但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其改善效果并不明显,综合考虑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工程的经济性,最终推荐了聚酯纤维的合理掺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下载PDF
CDP/PET剥色回修的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葛海荣 《印染》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26,共2页
通过烧碱 -保险粉、烧碱 -漂水、冰醋酸 -漂水对 CDP/ PET面料染后剥色能力的小样试验 ,并进行生产大样试难 ,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剥色工艺 ,解决了 CDP/ PET面料色花、色渍和严重色差等染疵的回修难题。
关键词 剥色回修 染色 阳离子染料 分散染料 混纺织物
下载PDF
抗剥落剂和纤维对热(温)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及抗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董吉福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87,共8页
为了改善高RAP掺量热再生和温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抗疲劳耐久性,基于沥青表面能测试和黏附功计算,研究了老化沥青、温拌剂、纤维、抗剥落剂对沥青-集料黏结强度的影响,进而采用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循环试... 为了改善高RAP掺量热再生和温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抗疲劳耐久性,基于沥青表面能测试和黏附功计算,研究了老化沥青、温拌剂、纤维、抗剥落剂对沥青-集料黏结强度的影响,进而采用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循环试验和四分点加载疲劳试验研究了纤维和抗剥落剂对热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和抗疲劳耐久性的影响,并揭示了纤维和抗剥落剂对热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导致热再生和温拌再生水稳定性较低的原因是沥青老化后表面能的降低,掺加温拌剂降低了沥青的表面能,降低了沥青-集料界面的黏结强度;掺加抗剥落剂、纤维剂纤维与抗剥落剂复合改性剂可显著改善沥青表面能、增大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功,提高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将抗剥落剂与纤维复配可显著改善热(温)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纤维与抗剥落剂不仅显著提高了热(温)再生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和水稳定性,也延缓了冻融循环作用下热(温)再生混合料劈裂强度的衰变历程;掺加抗剥落剂、纤维剂纤维与抗剥落剂复合改性剂均可显著改善热(温)再生混合料的弯曲劲度模量和抗疲劳寿命,,纤维与抗剥落剂复合改性热再生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建议优先采用玄武岩与抗剥落剂复配方案来改善高RAP掺量热(温)再生混合料的耐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抗剥落剂 纤维改性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水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抗疲劳性能
下载PDF
纤维增强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修山 周恒宇 +1 位作者 沈森杰 董博闻 《公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59,共6页
为弥补单一外掺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不足,以聚酯纤维和热塑性树脂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新型复合改性材料纤维增强聚合物(FRMP)。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和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不同掺量FRMP对沥青混合料路... 为弥补单一外掺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不足,以聚酯纤维和热塑性树脂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新型复合改性材料纤维增强聚合物(FRMP)。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和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不同掺量FRMP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并与聚酯纤维和SBS对比。结果表明:加入外掺剂提升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相比聚酯纤维改性和SBS改性,通过FRMP复合改性的效果更明显,并且随着FRMP掺量增加,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不断增强,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先升高后降低、于0.3%掺量时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材料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室内试验 纤维增强聚合物
原文传递
杂化纤维与高模量剂复合改性宽温域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丽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9-226,共8页
为了满足极端气候条件下重载、渠化交通对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高低温和疲劳性能的特殊要求。基于直接剪切试验优化出了复合纤维改性沥青中最佳的木质素和聚酯纤维掺配比例,同时基于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及四分点加载疲... 为了满足极端气候条件下重载、渠化交通对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高低温和疲劳性能的特殊要求。基于直接剪切试验优化出了复合纤维改性沥青中最佳的木质素和聚酯纤维掺配比例,同时基于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及四分点加载疲劳试验研究了杂化纤维及高模量剂与杂化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抗疲劳耐久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直接剪切试验峰值剪切强度确定杂化纤维组分掺配比例是合理可行的,用于复合纤维改性沥青中的最佳木质素掺配比例为0.1%,聚酯纤维的掺配比例为0.25%;复合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产生叠加效应,复合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及高模量剂与杂化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可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媲美,掺加高模量剂极大提高了杂化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抗疲劳耐久性;掺加高模量剂后杂化纤维改性沥青的混合料路用性能更加均衡,且高温性能、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优异,为路面薄层罩面材料改性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 高模量剂 薄层罩面 宽温域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下载PDF
ED/Au/I^-复合物修饰电极在细胞色素C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民 施国跃 +1 位作者 刘敏 金利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73,共6页
 该文报道了一种采用纳米材料制备修饰电极的新方法,制作了乙二胺 Au溶胶 I-(ED Au I-)复合物修饰的碳纤维微柱电极,并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微电极对细胞色素C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特性,在6.5×10-7mol L~1.2&...  该文报道了一种采用纳米材料制备修饰电极的新方法,制作了乙二胺 Au溶胶 I-(ED Au I-)复合物修饰的碳纤维微柱电极,并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微电极对细胞色素C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特性,在6.5×10-7mol L~1.2×10-5mol L浓度范围内,还原峰电流与细胞色素C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检测限为3.2×10-7mol L;同时,该微电极具有选择性高,体积小和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为细胞凋亡的病理、药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溶胶 碳纤维修饰微电极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