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近年来学术界对“封建”及“封建社会”问题的反思 |
黄敏兰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7
|
|
2
|
“封建社会”再认识(专题讨论)——泛化“封建”观有悖马克思的封建论 |
冯天瑜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3
|
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 |
单有方
|
《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03 |
9
|
|
4
|
“时”的农业伦理学诠释 |
任继周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5
|
中日文化差异的社会根源探究——以儒家“忠孝观”视角 |
毕艳红
刘平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6
|
|
6
|
中国历史分期与秦至清社会形态命名 |
冯天瑜
罗福惠(点评)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7
|
从《丸经》的版本看中国古代捶丸的演变 |
王家仕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8
|
值得重新体味的清民之际的“封建”观 |
冯天瑜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9
|
礼失而求诸野——论“京派”文学创作的人性寻租 |
周泉根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3
|
|
10
|
中西方封建社会妇女命运的比较文化学考察 |
邓丽亚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1
|
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及法治的缺失 |
孙光妍
马金芳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12
|
中国封建社会秘密侦查史略考 |
谢佑平
邓立军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3
|
悲剧咏叹调——《乔家大院》人物悲剧论 |
肖志远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6 |
2
|
|
14
|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政治参与 |
万斌
张燕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5
|
不同社会制度下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费聿辉
李纪岩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6
|
7~14世纪中国与西欧封建社会发展比较新论 |
钱金飞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7
|
中国封建社会亲属相盗立法的伦理分析 |
鲁昕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8
|
马克思思想中的“过渡问题”——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 |
兰洋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
2021 |
3
|
|
19
|
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
张晓光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07 |
3
|
|
20
|
封建统治集团的重要舆论机制:朝议 |
侯东阳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