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坏血酸在β-环糊精/二茂铁甲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7
1
作者 阚显文 张文芝 +3 位作者 邓湘辉 陶海升 李茂国 方宾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73-1576,共4页
利用主客体化学反应将二茂铁甲酸包络在β-环糊精聚合物的空穴中,用新鲜蛋清作交联剂制成β-环糊精聚合物/二茂铁甲酸化学修饰玻碳电极,用电化学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 利用主客体化学反应将二茂铁甲酸包络在β-环糊精聚合物的空穴中,用新鲜蛋清作交联剂制成β-环糊精聚合物/二茂铁甲酸化学修饰玻碳电极,用电化学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氧化有很好的催化活性,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2×10-6~5.0×10-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0.4375+0.0301C(ip:μA,C:μmol/L),相关系数r=0.9982,检出限为1.0×10-6 mol/L.抗坏血酸和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于不同的电位(ΔE=490 mV)被氧化,可用于多巴胺存在下选择性测定抗坏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甲酸 Β-环糊精聚合物 修饰电极 新鲜蛋清 抗坏血酸 多巴胺 选择性测定 电化学行为 化学修饰玻碳电极 电化学氧化
下载PDF
二茂铁甲酸的合成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新 徐玉明 张海英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2年第5期39-40,共2页
以二茂铁为起始原料,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通入二茂铁的甲苯溶液进行羧基化反应,合成二茂铁甲酸。考察反应中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压力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茂铁的收率可达55%,纯度在98%以上。
关键词 二茂铁甲酸 合成 二茂铁 起始原料 三氯化铝 催化剂
下载PDF
二茂铁甲酸原位接枝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岩 高国新 +1 位作者 韩婷婷 郑元锁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11年第1期78-80,99,共4页
选用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进行二茂铁甲酸(FcCA)接枝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EHTPB)的合成研究。合成产物的红外光谱和1H-NMR显示,在1 714和1 276 cm-1处表现出明显的羧酸酯基团特征吸收峰,在1 139和823 cm-1处表现出茂环特征吸收... 选用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进行二茂铁甲酸(FcCA)接枝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EHTPB)的合成研究。合成产物的红外光谱和1H-NMR显示,在1 714和1 276 cm-1处表现出明显的羧酸酯基团特征吸收峰,在1 139和823 cm-1处表现出茂环特征吸收峰,在4.2 ̄4.9处显示茂环上9H的核磁共振谱带。化学分析表明产物含铁质量分数为1.75%,平均接枝率为2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甲酸 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 原位接枝
下载PDF
二茂铁甲酸/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谢友斌 刘红英 +2 位作者 邓湘辉 阚显文 方宾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258-261,共4页
实验制备了二茂铁甲酸/L-半胱氨酸自组装金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予以表征,研究了该电极在磷酸氢钾—磷酸氢二钾溶液(pH=7.0)中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介质、酸度对修饰电极伏安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该电极对抗坏血酸(AA)的电... 实验制备了二茂铁甲酸/L-半胱氨酸自组装金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予以表征,研究了该电极在磷酸氢钾—磷酸氢二钾溶液(pH=7.0)中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介质、酸度对修饰电极伏安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该电极对抗坏血酸(AA)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对AA进行了测定,其氧化电流于AA的浓度在2.52×10-5-6.31×10-3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1,检出限为1.30×10-6mol 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甲酸 自组装修饰电极 抗坏血酸 循环伏安法 示差脉冲伏安法
下载PDF
二茂铁甲酸封端不饱和聚酯的固化及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白亚飞 吕建 +1 位作者 王冰 雷圆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30,34,共4页
以乙二醇、反丁烯二酸为原料合成的不饱和聚酯作为主链,二茂铁甲酸(FCA)作为封端剂,合成了含二茂铁基的不饱和聚酯(RFc),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SC及TGA研究了不同二茂铁甲酸含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性能和热稳定性... 以乙二醇、反丁烯二酸为原料合成的不饱和聚酯作为主链,二茂铁甲酸(FCA)作为封端剂,合成了含二茂铁基的不饱和聚酯(RFc),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SC及TGA研究了不同二茂铁甲酸含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茂铁甲酸含量的增加,RFc树脂固化反应活性减弱,热稳定性下降。其最高放热峰温度在171~173℃,且具有比较宽的加工温度范围(152~195℃),符合模塑料固化工艺要求。树脂的耐热性较好,初始热分解温度约为340℃,N2气氛下600℃残炭率可达1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甲酸 不饱和聚酯树脂 固化反应活性 热稳定性
原文传递
Sensitive Voltammetric Determination of Captopril Using a Carbon Paste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Nano-TiO_2/Ferrocene Carboxylic Acid 被引量:6
6
作者 Jahan Bakhsh RAOOF Reza OJANI Mehdi BAGHAYERI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85-1692,共8页
A carbon paste electrode (CPE) modified with ferrocene carboxylic acid (FcCA) and TiO2 nanoparticles was constructed by incorporating TiO2 nanoparticles and ferrocene carboxylic acid into the carbon paste matrix. The ... A carbon paste electrode (CPE) modified with ferrocene carboxylic acid (FcCA) and TiO2 nanoparticles was constructed by incorporating TiO2 nanoparticles and ferrocene carboxylic acid into the carbon paste matrix.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captopril (CAP) at the surface of the modified electrod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electroanalytical methods. The modified electrode showed excellent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oxidation of CAP in aqueous solutions at physiological pH values. Cyclic voltammetric curves showed that the oxidation of CAP at the surface of the modified electrode reduced its overpotential by more than 290 mV. The modified electrode was used for detecting captopril using cyclic voltammetry and square wave voltammetry techniques. A calibration curve in the range of 0.03 to 2400 μmol/L was obtained that had a detection limit of 0.0096 μmol/L (3?)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modified electrode was successfully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aptopril in pharmaceutical and biological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ATALYSIS modified electrode NANO-TIO2 ferrocene carboxylic acid captopril cyclic voltammet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