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女的故事》中的权力和抵抗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苹 张建颖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7,共6页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著名畅销小说之一。本文结合福柯的权力微观物理学的理论,探讨《使女的故事》中基列国的权力策略,揭示权力与身体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抵抗,如女性箝制与主体的追寻以及女性书写与语言的颠覆力...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著名畅销小说之一。本文结合福柯的权力微观物理学的理论,探讨《使女的故事》中基列国的权力策略,揭示权力与身体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抵抗,如女性箝制与主体的追寻以及女性书写与语言的颠覆力等主题。全面理解《使女的故事》可以促使我们保持高度警觉,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阿特伍德 畅销小说 女性书写 追寻 颠覆 悲剧 警觉 语言 保持
原文传递
当代女性文学与精神分析学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树勤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4-100,共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弗洛伊德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复归并取得辉煌的成绩,首先应归功于女性作家,她们在性别意识觉醒的同时找到了弗洛伊德主义作为自己最为契合的理论资源。当代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黑暗大陆&q...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弗洛伊德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复归并取得辉煌的成绩,首先应归功于女性作家,她们在性别意识觉醒的同时找到了弗洛伊德主义作为自己最为契合的理论资源。当代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黑暗大陆"的守梦者;创伤经验与童年固结;变态心理的艺术聚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 精神分析学
下载PDF
朱天文:女性主义的书写与后世俗思考
3
作者 刘晓宇 田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2-109,共8页
朱天文的女性主义话语本质上生成于叛逃世俗的欲望,与对现代性的批判紧密关联。她的女性主义写作呈现出世俗性与神性的双重维度,尤其以女性的世俗精神对抗理性霸权的父姓社会,昭示着她敏感捕捉到了后世俗社会的出现。同时,强调后世俗社... 朱天文的女性主义话语本质上生成于叛逃世俗的欲望,与对现代性的批判紧密关联。她的女性主义写作呈现出世俗性与神性的双重维度,尤其以女性的世俗精神对抗理性霸权的父姓社会,昭示着她敏感捕捉到了后世俗社会的出现。同时,强调后世俗社会中神性的隐现,正是朱天文想象救赎的一种方式,是她激进女性主义思考的结果。作为“被压抑物的回归”,后世俗女性主义是朱天文写作的必然终点,对世俗与神性的关注潜伏于她写作的始终,并成像和表征为四个阶段的不同写作议题,使得她的写作在整体上呈现出贯连性与革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天文 女性主义话语 女性主义写作 后世俗 女性主义
下载PDF
关于女性文学及其批评理论的当前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钱虹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42-46,共5页
从文学与性别的视角追溯、梳理关于"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理论在当今世界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以此来说明"世界华文女作家丛书"在当下出版的意义。就女性写作的历史而言,其文学创作受到过歧视甚至是蔑视绝非孤立现... 从文学与性别的视角追溯、梳理关于"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理论在当今世界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以此来说明"世界华文女作家丛书"在当下出版的意义。就女性写作的历史而言,其文学创作受到过歧视甚至是蔑视绝非孤立现象。一般被批评家认为是女性作品的缺点或短处,如果采取一个新的角度,就可以视为恰恰是女性文学中带有普遍性的某种特色。随着越来越多的女作家在作品中描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经验并形成其创作特色,恰恰丰富和更新了已有的文学传统。"女性阅读"与"女性写作"具有不同的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华文女作家丛书”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阅读 女性写作
下载PDF
一葩独秀——论女性主义文学翻译的加拿大特色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喜荣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1-105,共5页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针对女性主义文学翻译研究所独具的加拿大特色,系统分析了女性主义文学翻译在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国家政治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突出了与之关联的翻译研究于90年代率先在加拿大兴起的必然性,旨在探讨女性主义文学翻...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针对女性主义文学翻译研究所独具的加拿大特色,系统分析了女性主义文学翻译在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国家政治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突出了与之关联的翻译研究于90年代率先在加拿大兴起的必然性,旨在探讨女性主义文学翻译研究在中国开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翻译 加拿大特色 政治特色 双语制 女性主义写作
下载PDF
从《简·爱》看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简·爱》的诞生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带来了黎明 ,但它同时也反映了夏洛蒂·勃朗特女性观的局限。长期的男权话语的浸染 ,使女性作家不自觉地套用男权文化结构标准来要求自身 ,从而丧失了真正的自我。女性作家只有充分认识到妇女... 《简·爱》的诞生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带来了黎明 ,但它同时也反映了夏洛蒂·勃朗特女性观的局限。长期的男权话语的浸染 ,使女性作家不自觉地套用男权文化结构标准来要求自身 ,从而丧失了真正的自我。女性作家只有充分认识到妇女在男权社会中被隐蔽了的受压迫地位 ,才能使女性写作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男权话语 女性写作
下载PDF
南方故事的两种讲法——张欣和张梅小说新论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岱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在当代中国小说创作中 ,广州作家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两位女作家张欣与张梅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 ,审美趣味异中见同 ,前者热衷于长中篇的叙述 ,后者擅长小中篇。她们的小说实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把握中国女性写作的一种视角 ,而且也向我... 在当代中国小说创作中 ,广州作家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两位女作家张欣与张梅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 ,审美趣味异中见同 ,前者热衷于长中篇的叙述 ,后者擅长小中篇。她们的小说实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把握中国女性写作的一种视角 ,而且也向我们敞开了认识当代中国小说实践的一扇窗口。通过她们笔下的“南方故事” ,我们能够进入到当代中国的诗性文化的氛围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欣与张梅 南方故事 女性写作
下载PDF
重构女性神话:阿特伍德的《珀涅罗珀记》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娟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38-242,共5页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古希腊神话和传说是站在男性中心的立场上书写出来的。因此,女性作家往往故意偏离宏大叙事主题,大胆地对神话加以重构,重新赋予古老的神话鲜明的现实意义。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近作《珀涅罗珀记》通过...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古希腊神话和传说是站在男性中心的立场上书写出来的。因此,女性作家往往故意偏离宏大叙事主题,大胆地对神话加以重构,重新赋予古老的神话鲜明的现实意义。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近作《珀涅罗珀记》通过对叙事方式和叙事视角进行颠覆和置换,体现了在当代社会语境下,女性作家是如何策略性地解构男权社会的神话传统,颠覆男权思想,重构女性神话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伍德 奥德赛 珀涅罗珀记 神话 女性书写
下载PDF
论彝族女作家李纳的女性写作 被引量:1
9
作者 阿洛秀英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0-13,32,共5页
作为当代彝族文学的第一个女作家,经历了革命战争洗礼的李纳为当代彝族女性文学扛起了首开先河的重任。通过对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剖析,进而探究其隐含在文本之内的女性意识的发展及变化。最后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李纳的女性写作经历了... 作为当代彝族文学的第一个女作家,经历了革命战争洗礼的李纳为当代彝族女性文学扛起了首开先河的重任。通过对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剖析,进而探究其隐含在文本之内的女性意识的发展及变化。最后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李纳的女性写作经历了一个从浅到深、从觉醒到爆发的崎岖之路,从最初的关照现实、鲜有女性话题到革命年代与男权时代束缚下的女性意识,再到冲破革命时代与男权时代的压抑,展现全新的女性意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文学 李纳 女性意识 女性写作
下载PDF
当代香港女性主义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小琪 赵坤 《华文文学》 2008年第2期30-36,43,共8页
美国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在文化涵义上常常被建构成一个自由、包容、理性的乌托邦。早期的香港文学中所建构的美国形象,女性通常享有和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经济地位和话语权。然而,异国形象的产生终究无法完全割断形象与产... 美国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在文化涵义上常常被建构成一个自由、包容、理性的乌托邦。早期的香港文学中所建构的美国形象,女性通常享有和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经济地位和话语权。然而,异国形象的产生终究无法完全割断形象与产生形象的外部现实世界的渊源关系。随着对美国认识的逐渐深入和女性意识的普遍崛起,美国形象在香港女性主义作品中,呈现出自由与自由的中空、文明的包容与野蛮的占有、理性的秩序与无情的冷漠的二极对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女性主义作品 美国形象
下载PDF
在通向自我认同的途中——中国现当代女性写作的主体变迁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艳芳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90,共5页
五四至新时期女性写作中的主体性变迁呈现为自我发现、自我失落、自我寻找和自我建构的认同过程,这表明女性写作中的自我认同是一个连贯性和永恒性的命题,女性的自我认同是对外奴役的挣脱和主体自由的寻求,其意义在于自我行动的动力过程。
关键词 女性写作 自我 主体性 性别认同 身体认同
下载PDF
论萧红小说的“女体书写”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依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5,共9页
埃莱娜·西苏的"女体书写"理论是在法国当代思潮背景下提出的新兴观点,在女性文学研究领域提供了一种视野独特的论调。而民国女作家萧红创作的主要特点,则表达了一种女性主义对女性躯体、身份与话语突围的思想,与西苏的... 埃莱娜·西苏的"女体书写"理论是在法国当代思潮背景下提出的新兴观点,在女性文学研究领域提供了一种视野独特的论调。而民国女作家萧红创作的主要特点,则表达了一种女性主义对女性躯体、身份与话语突围的思想,与西苏的理论有不谋而合之处。论文以西苏的"女体书写"理论为论据支撑,以萧红小说作为研究的对象,将萧红"女体书写"分为"丑怪描写""苦难现象""动物拟态"和"生育行为"四个维度,从而验证西苏的"女体书写"观点与萧红小说相适应的特征,体现理论与文本相结合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埃莱娜.西苏 女体书写
下载PDF
张爱玲:悖逆语境下的女性自赎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丽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5-86,共2页
张爱玲的写作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意识 ,她始终处于一种与时代语境和自我理想相背离的话语状态中 ,但这种背离却是她关注女性命运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特方式。
关键词 语境 女性写作 文学评论 张爱玲 女性主义文学 小说创作 自我
下载PDF
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审美品格
14
作者 唐晴川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21,共4页
纵观 19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 ,可以看到女性写作已不再停留在社会的、自然的层面上 ,而是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性别自觉和话语自觉 ,在更高的层面上触及和深入到女性解放这一时代使命 ,并在艰难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审... 纵观 19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 ,可以看到女性写作已不再停留在社会的、自然的层面上 ,而是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性别自觉和话语自觉 ,在更高的层面上触及和深入到女性解放这一时代使命 ,并在艰难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审美品格。本文通过对 90年代女性写作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个案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写作 审美品格 形而上意义 审丑意识 悲剧意识
下载PDF
女性写作:社会认同与自我救赎
15
作者 王艳芳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4-156,共3页
新时期女性写作在自我的行为规范、情感理念、生存困境及其解决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某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充分验证了女性自我对男性中心文化的反抗、无奈和绝望,其对女性自我精神困惑与分裂的展示是女性自我救赎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 女性写作 社会认同 自我救赎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狂欢化写作
16
作者 王传满 《柳州师专学报》 2006年第4期23-26,共4页
80年代末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与文学思潮,加快了对传统现实存在及精神意义的消解。90年代的女性开始重新审视男性和反省自身,一些女作家在小说文本中,对既定的男女世界进行颠覆、审丑、呓语、戏仿,实施了多样的解构策略。
关键词 女性写作 狂欢化 解构主义
下载PDF
马华文学:论商晚筠的女性书写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启平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85,共5页
商晚筠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一位重要作家,在商晚筠的小说创作中,作家总是喜欢利用女性角色的视角去展开叙事。商晚筠善于刻画女性的命运,了解女性的艰难,细腻地勾勒出她们的心理转变。她的女性书写策略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已被众多评者/... 商晚筠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一位重要作家,在商晚筠的小说创作中,作家总是喜欢利用女性角色的视角去展开叙事。商晚筠善于刻画女性的命运,了解女性的艰难,细腻地勾勒出她们的心理转变。她的女性书写策略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已被众多评者/读者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晚筠 马华文学 女性书写 策略
下载PDF
男权规范与女性主义纠结下的双重文化镜像——论第三代女性诗歌的文化悖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平乔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以翟永明、唐亚平、伊蕾等诗人的诗歌为代表的"第三代女性诗歌",一方面以清醒的女性意识揭露了男性中心社会和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在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施虐",以对女性自身生命原真状态的揭示建构起妇女解放的新话... 以翟永明、唐亚平、伊蕾等诗人的诗歌为代表的"第三代女性诗歌",一方面以清醒的女性意识揭露了男性中心社会和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在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施虐",以对女性自身生命原真状态的揭示建构起妇女解放的新话语,另一方面又以对传统女性精神的返顾与留恋,显示着甘愿回到"传统女性"的倾向。她们的诗歌以对男性显性层面的反抗与隐性层面的依恋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悖反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女性诗歌 女性主义写作 男性话语霸权 传统女性精神
下载PDF
隐性对峙:论贝思·亨利的女性主义书写 被引量:1
19
作者 莫詹坤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89,共12页
1981年普利策戏剧奖获得者贝思·亨利的戏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书写特征。然而,国外学界在"贝思·亨利是否可以定义为具有强烈女性主义特色的南方戏剧家"这一命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以《贝思·亨利戏剧集I:1... 1981年普利策戏剧奖获得者贝思·亨利的戏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书写特征。然而,国外学界在"贝思·亨利是否可以定义为具有强烈女性主义特色的南方戏剧家"这一命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以《贝思·亨利戏剧集I:1980—1989》中的五部剧作为文本基础,笔者认为,她的剧作遵循一显一隐两条共时性创作线索:规训、荒诞、荣耀、缺席构成的明线背后,对应隐藏着剧作家对女性无罪、毁损、逃离、无权的愤慨控诉;这种隐性对峙的创作手法,体现了贝思·亨利强烈的女性主义倾向,由此,本文就四组隐性的对峙展开论述,详尽阐述具有贝思·亨利特色的女性主义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思·亨利 女性书写 隐性对峙 南方 荒诞 权力
原文传递
从意识与技巧之争看海内外文学观念差异——以张爱玲的女性写作为例
20
作者 吴宏娟 《华文文学》 2009年第3期58-63,共6页
着眼于张爱玲研究中的意识与技巧之争,从张爱玲的女性写作切入,探讨海内外学者在意识与技巧关系问题上的差异:大陆学者多是就意识而谈意识,将张爱玲甘于"第二性"弱者的女性立场,以"补充"的姿态"纳入"中... 着眼于张爱玲研究中的意识与技巧之争,从张爱玲的女性写作切入,探讨海内外学者在意识与技巧关系问题上的差异:大陆学者多是就意识而谈意识,将张爱玲甘于"第二性"弱者的女性立场,以"补充"的姿态"纳入"中国新文学女性文学传统;海外华人学者在重视技巧的同时,将技巧联系意识,借张爱玲的女性写作技巧对中国男性主流文学传统进行破坏和颠覆。在双方文学观念冲突的背后,则是其各自文学研究方法——社会历史批评与文化研究方法的历史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大陆学者 海外华人学者 女性写作 文学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